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
【教案】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一、课程标准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是地球运动的第二部分内容。
地球的公转涉及到的知识有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现象。
方向和周期是学生能基本理解的知识,可以结合自转去理解。
但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于学生来说会比较难理解,需要通过生活经验去给学生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
三、学情分析地球的公转这一节课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需要通过空间思维去想象地球公转时,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而七年级学生对这些知识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需要在课堂中不断演示地球公转以此理解公转的季节变化,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每个季节每天昼夜长短的不同。
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区域认知)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地理现象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2.难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六、教学方法读图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插画,说说:不同季节,人们做了哪些活动?为什么会产生季节的变化?学生:春季的时候,农民播种耕作;夏季的时候,人们穿上的凉爽的短袖吃西瓜;秋季的时候,农民收割稻谷;冬季的时候,人们穿上了棉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地球的公转,探索地球公转的奥秘。
【讲授新课】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一)概念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并阅读课文第23页第一段文字,说说: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绕转中心是太阳。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3节《地球的运动》课时2 课件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07:32 16:52
(三)揭秘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现象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个地区太阳高度最高 的时刻为正中午。
观察一天中太阳高度什么时候最高?你的家乡有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三)揭秘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现象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 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 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 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 66.5°S、66.5°N是出现极昼、 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以把这 两条纬线称为极圈。
(三)揭秘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极昼
(三)揭秘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极夜
(三)揭秘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在下图中的A、B、C三点,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多?哪一 点获得热量最少?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直射
斜射
A点获得热量最多,C点获得热量最少
规律: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热量越少。 (2)光线直射获得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热量多?
直射:获得热量多;
斜射:获得热量少
30°
60°
90°
(二)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
时间
太阳直射 点位置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3月21日 赤道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次递减
6月21日 北回归线
23.5°N及其以北达 一年最高
9月23日 赤道
12月22 日
南回归线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次递减
现象1:昼夜长短的变化
观察春分、秋分光照图,分析完成如下表内的现象探究。
太
阳 昼夜等长
1.3地球的运动
练习3:已知A(30°E,20°N)地的地方时是4:00,求B (60°W,40°N)地的地方时?
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18:00
昏 线
0:00
N
晨 线 6:00
12:00
1.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12时 2.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0时 3.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6时 4.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18时
4.时区和区时
时区的划分
时区 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 =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
有关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知经度,求时区数: 时区数=已知经度÷15° 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 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1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远日点
5.黄赤交角
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赤道面:地球赤道所在平面; 23.5º (23º 26') ; 黄赤交角:______________ 66.5º (66º 34') 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 ____________ 。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 南北移动
夏至(6.22) ● ● 春分 (3.21) 秋分 ● (9.23) ● 冬至(12.22) 春分 ●(3.21)
23 26 ' N 0
。
。
23 26 ' S
。
读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 次直射,南北回回线上 1.在一年里,南北回归线之间有___ 1 次直射,其他地区有___ 0 次直射。 有___
5.日期变更线
1.1.3 地球的运动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多长? 5.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太阳光线与地轴的夹角的变化,
尝试画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图,判断直射点的纬度。
点拨精讲
太阳直射点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直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地心
北极星
北极
平
直射点
行
直射光线 太 阳
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例:6月1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再往什么方向移动? 5月期间太阳直射点再往什么方向移动
③给出日期,推算直射点纬度 例: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
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
练一练
1. 根据我们绘制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夏至 23°26′N
次年夏至 北回归线
2. 在下列两幅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分别标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 向,并把二分二至日标注到公转轨道的相应位置上。
春分日
N
春分日
S
N
N
S
S
夏至日
N
冬至日 冬至日
S
夏至日
方法秋指分日导 地球公转运动图的判读秋技分日巧
① 公转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从北极俯视呈_逆___时针方向,从南 极俯视呈_顺___时针方向。
5.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太阳光线与地轴的夹角的变化, 尝试画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图,判断直射点的纬度。
阅读课本16页第一自然段并结合图1.18填写下表,然后画 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参见16页活动题)。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日期
节气 (北半球)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地球公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内容要点说明【地球的公转】1.教材图1.21是地球公转的示意。
它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包括轨道、方向、地轴倾斜状态和与太阳相对位置等。
第二,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同一纬度地带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图中显示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地球所处的位置与日期。
其中,夏至日的日期在2010—2050年这段时间里多数为6月21日,因此教材上夏至日的日期写的是“6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运动,季节就不断更替。
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2.由于季节变换的情况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的生活也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教材图1.22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场景作为对话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其中,在农业方面常见的影响有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时间;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有不同季节的穿衣变化、出行游玩的季节安排等。
3.教材图1.23是地球上的五带,此图便于学生认识五带的范围,以及每个温度带的特点。
地球公转,以及相关的季节变换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问题都比较复杂,往往要涉及黄赤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等一系列内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能力,尽可能做到在符合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简化内容,重现象描述,轻原理解析。
4.此标题下的“思与学”栏目围绕地球仪上的回归线和极圈展开,说明回归线和极圈的特殊性、它们是如何被命名的和具有的特殊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节_地球的运动_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6、22
3、21
• 视角是?
• 北京和广州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
• 从元月1日到2月1日,太阳直射点
自
地球的自转
转 的 速 度
地球的公转
活动: 活动: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有什么特点?
“夸父追日”的思考
夸父是炎帝的后裔,耳垂黄蛇,手持金杖。夸父身材高大,如山 夸父是炎帝的后裔,耳垂黄蛇,手持金杖。夸父身材高大, 岳耸峙,缺很天真富于幻想,他一心想追上西沉的太阳, 岳耸峙,缺很天真富于幻想,他一心想追上西沉的太阳,希望阻 止太阳落山。为了这个理想,夸父不断地奔跑,追近太阳。 止太阳落山。为了这个理想,夸父不断地奔跑,追近太阳。 (1)如果夸父追日真的发生,夸父奔跑的方向是什么? (2)如果夸父沿着北纬60度追日,速度刚好与太阳“同步”, 那么他的速度是多少? (3)要想轻松追日,是低纬度还是高纬度?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自转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
绕地轴自西向东(判断侧视图、两极俯视图的自转方向) (2)自转的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地球的公转
(3)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均为15°/h, 1°/4min 15 线速度: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二)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二)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的方向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
(2)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地球的公转
(3)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角速度:近日点=61′/d>远日点=57 ′/d 线速度:近日点=30.3 km/s>远日点=29.3 30.3 km/s
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的运动(共47张PPT)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 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 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23º26´N
夏至
0º 春分
秋分
春分
23º26´S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以南和北回归线以北:没有太阳直射
昼弧和夜弧长短变化
昼弧和夜弧
太阳直射点
日期
3月21日~ 6月22日
6月22日~ 9月23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12月22日~ 3月21日
太阳直射的 太阳直射点移
半球
动的方向
北半球
由南向北
北半球
由北向南
南半球
由北向南
Hale Waihona Puke 南半球由南向北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N 太
阳
光
线 S
太阳直射 日期 纬线
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86天,
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
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月21日前后
远日点
近日点
9月23日前后
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运动 旋转 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公转
地轴 太阳
自西 向东
北逆 南顺
自西 向东
1个恒 星日( 23h56 min4s)
安排 午饭休息
读报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课外活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晨线、昏线判别的三种方法 依据 方法 晨线 类型 自转法 顺地球自转方向, 由夜入昼的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 6 时的那条昼夜 时间法 分界线 夜半球东侧(昼半球的西侧)的昼夜 方位法 分界线
昏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 18 时的那条昼夜分 界线 夜半球西侧(昼半球的东侧)的昼夜分 界线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2.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
)
A.自转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 . . C.昼夜长短相同 . D.自转角速度相同 .
解析:B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同一条纬线上的各地,自转线速度、 角速度、昼夜长短相同。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两条日期界线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上人为规定原则上以 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时 “ ” “ ” 间自然推进中 0:00(或 24:00)所在经线也是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国际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界线 180°经线,固定不变 不固定, 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时间 不固定,从 0 时~24 时 固定,0 时或 24 时 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 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 日期 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西侧,为旧的一天
计算方法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 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 24 个 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关于时 区的划分,如图所示: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第一章 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目 录
CONTENTS
01 知识清单 02 1星题 基础练 03 2星题 中档练 04 3星题 提升练
知识清单
1. 地球公转的特征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绕转中心 方向 太阳 自西向东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年
季节的变换;昼夜长 短的变化;五带的划 分;正午物体影子长 短的变化
归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真实情境】[2024年1月泰州期末]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国旗每天与太阳一起升降,下表为2023年部分日期天安门广 场国旗升降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
日期 3月21日 6月22日 10月1日 12月22日 升旗时间 06:18 04:46 06:10 07:33 降旗时间 18:27 19:47 17:58 16:53
图1-3-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下列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 地轴是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
C. 地球公转的实际周期是一年
D. 地球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图1-3-16
点拨:地球公转的实际周期是一年,即一个太阳直射点的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创新题】涵涵同学发现北京市路灯开关的时间会随着 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时间发生变化。读图1-3-19,完成 10~12题。
D. 南温带
点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
象,即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热带。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第2课时)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2)理解及正确判读晨昏线
(3)区分地方时和区时并会简单计算
(4)理解并会应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正确判断晨昏线,建立空间思维。
比较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正确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地方时
三、教学难点
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准备
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练结合法
七、学情分析
通过对地球运动一般特征的学习,学生初步接触了空间概念,但还没建立空间思维,对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及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难度较大。
八、教学过程
A
B
由于地球的自转,同一纬度的东面总是比西面先看到日出,因此东面地点总是比西面地点时刻早。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地球自转一周3600用24小时,那么地
小时经度相差多少呢?
要准确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就需要掌握
九、课后反思。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第2课时)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体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总结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等;2.通过地球公转的相关视频,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利用示意图,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四季的变化、昼夜长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现象的内在联系。
评估任务1.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公转动画,说出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总结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2.结合公转视频和相关示意图,归纳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四季的变化、昼夜长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现象之间的规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估要点环节一新课导入我们知道地球是在自转的,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提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那么,公转是怎么样的呢?能够结合自己的常识判断地球的形状。
环节二新课讲授活动探究1.观察公转动画,阅读教材,说出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观看视频,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观察太阳直射点示意图,明确太阳直射点。
4.观察太阳直射点移动动态图和教材图1.21(二分二至日),辨认不同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
理解记忆北半球的四季月份,以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5.观察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示意图,并自主动手绘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
理解记忆不同区域,一年中太阳直射次数。
6.观察二分二至昼夜分布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动态图。
回答相关问题,并归纳总结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之间的规律。
出示动画,演示地球公转。
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和周期是什么?播放视频:地球公转。
回想一下,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昼夜长短、影子长短的变化。
追问: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呢?出示太阳直射点示意图。
(说明太阳高度角与太阳直射点)补充:太阳直射的热量更集中,辐射更强。
1.出示太阳直射点移动动态图和教材图1.21(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不断的移动位置。
春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天逆时针,南天顺时针) 公转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公转速度——近日点(每年1月初)最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最慢
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P21-22,完成以下任 务(7分钟)
1.什么是黄赤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回归运动)?
冬至日(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太阳 直射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的变化
比较 图中 昼夜 弧的 长短
春、秋分 直射 点 位置 北半 球 赤道
昼夜等长
夏 至
冬 至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
昼短夜长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南半 球
四 季 的 划 分
近圆的椭圆轨道,太阳 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3 公转的周期
公转一周360º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
4 公转的速度
近日点速度快(一月初) 远日点速度慢(七月初)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南极倾向于太阳 远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北极倾向于太阳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速度) 2.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昼夜长短变化
(3)四季更替
(5)五带划分
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P20-21,完成以下任 务(3分钟)
1.公转的轨道? 2.公转的方向?
3.公转的周期?
4.公转的速度?
1 公转的轨道
太阳
远日点
3.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度数是怎样确定的? 4.怎样划分五带?
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P21-22,完成以下任 务(7分钟)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时差和偏转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方法技巧】 1.图示法求时间
即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 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如下图所示: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 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 取两数之和。
A、经度原则:地方时计算只看经度,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B、15°一小时原则: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 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在计算经度差时,一般是“同减 异加”,即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两者相减的差为经度差。 如果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两者相加,和值在不大于180°情 况下即为经度差;若和值超过180°,则用360°减去和值,得到 的差就是经度差。
大越在东;同是 西经,数值越大
A
越西;一个在东
经,一个在西经,
N
和值不超过180°
的,东经在东,
西经在西;和值
C
超过180°,东经 在西,西经在东。
145ºE
B 145ºW
11
例1:我国最东端约在135ºE,最西端在73ºE,当 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E E
两地经度差=135-73=62度 两地时差=4小时08分 最西端地方时=8:00-4:08=3:52
2.时区、时区中央经线和区时的推算或计算
时区的推算
时区中央经线 的推算
区时的计算
X÷15°=n+△(X为已知的某地经度,中央经线=n×15°(n为已知 公式
Tm=Tn±m、n两地的时区差(Tm、Tn
n为求得的整数,△为余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三节2 地球的运动之昼夜交替和时差
太阳光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4课 昼夜交替和时差 眼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教学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及地方时产生的额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2、知道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重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昼夜交替1、晨昏线的概念及判断晨昏线是 半球的分界线。
首先它是一个大圆,相对于太阳来说是不动的,只是因为地球自转,相对于地球而言运动,所以晨昏线的更替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即自 向 更替。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要牢牢抓住地球自转方向,如果晨昏线的西侧是夜半球,东侧是昼半球,则为 线;反之,晨昏线的西侧是昼半球,东侧是夜半球,则为 线。
2、晨昏线(圈)的运动过程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 向 运动。
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 ,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 和 之间摆动,如图所示:AB 为晨昏线(圈)(阴影部分为黑夜)3、晨昏线、昼夜半球与太阳高度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③直射点A 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 的纬度之和等于90º;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º26´N )时,切点B 的纬度为66º34´N 或66º34´S 。
当太阳直射在20ºS 时,切点B 的纬度为70º´N 或70ºS 。
4、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 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即 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不断地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 日即 小时。
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但地球不自转有昼夜更替现象吗?合作探究在下图中的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二、地方时1、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
1.3《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与第1课时“巴黎奥运
会”进行联系,通过直观的视
觉刺激,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
新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
展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和动画,让学生结合书本内容,找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旋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设计自学
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学习
4.极昼极夜现象
图片展示极昼极夜的图片。
5.五带的划分
根据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
南寒带。
拓展:二十四节气
自主描述四幅图片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的变化。
利用教具
进行直观演示
和详细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课堂参与感。
与导入新
课时的巴黎美
景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抽
象的地理概
念,突破教学难点。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 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结合二十四节气知识,选择一个你所感兴趣的节气,制作一枚节书签.书签上需要包含节气的名称、日期、特点或相关习俗,并配以相应的色彩或诗词、文字。
资源,增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课讲授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师:随着季节的转换,学校可能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下学的时间。在冬季,学校可能会提前放学,避免学生在黑
暗中回家。而在夏季,可能会延长上课时间或推迟时间放学。这是由于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不同季节位置不同,从而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2.二分至日太阳照射情况
1.3地球运动(二)
地球的运动(二)自转的地理意义班级姓名学号★课前自学案★【自学目标】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交替、地方时的产生、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等。
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会时间的计算及其应用。
【自主学习】课本P16-18知识点一昼夜更替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把手电筒打开,照向地球仪,观察下列情况:地球仪不动,会产生现象用地球仪模拟自转,会出现现象,1、地球是一个的球体→昼夜现象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昼夜交替2、周期:小时(1太阳日)3、晨昏圈的特点与判断:知识点二产生时差1、地方时:(1)概念:(2)计算:2、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2)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的地方时作为本区区时.(3)北京时间和国际标准时间:3、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界线:(2)自然日界线:知识点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和物体运动速度呈正相关。
3、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北右南左)4、偏转规律: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不偏转。
【小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1、2、3、【自我检测】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B .地球的自转C .黄赤交角的存在D .地球的公转2.当北京(东八区)时间为10月1日8点时,西二区的区时( )A .10月1日18点B .10月1日10点C .9月30日22点D .9月30日2点3.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课内探究案★探究知识点一 昼夜更替【例1】 判断图中的晨昏线,并画出太阳光线AB 为 (晨、昏)线 CD 为 (晨、昏)线 N A N sBCDRP 为 (晨、昏)线 MS 为 (晨、昏)线 地方时、区时及日期变更计算【例2】:北京时间2009年2月18日20时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动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体育馆隆重开幕。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运动有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1、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N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S
2、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概括称为一日(天)。
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周期有所不同。选择 遥远的一恒星做参照物,称为一恒星日,时间 为23时56分4秒;选择太阳为参照物,称为一太 阳日,时间为24小时。
而冬半年地球运行在近日点半圆,速度快,用 时短;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半球为__北__(南、北)半球。 (2)A、B、C三处中线速度最大的一处为__A__处; (3)图中C转到D需__2__小时,从E转到B需_2__小时。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 化(图乙),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例2:下图表示地球一年内公转速度的变化,则M
点表示的是__近___(近、远)日点。
速度
M
日期
深度思考 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半圆) 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图中近日点
所在半圆)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
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答案:
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行在远日点半圆,速度慢, 用时长;
深度 思考 同纬度地区,自转的线速度是否一定相同呢? 同纬度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不一定相同。 海拔高的地区线速度大,海拔低的地区线速度小。
例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 90°W 89°S
B、80°E 40°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分
速度 渐快
冬至
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 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
思考:下面节日,太 阳直射点的位置?此 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方向?公转速度快慢? ①今天 ②元旦 ③儿童节
今天
儿童节
元旦
第一章第二节
展示
1-5 6-10 七组4号 四组4号
点评
一组1号 三组1号
第一章第二节
7、[单选]夏至日,某地(32°N, 121°E)为使太阳能热水器有最好的 效果,则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 α应调整为 A、23.5° B、35.5° C、8.5° D、55.5°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公转 速度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夏至
速度 渐慢
春分
近日点
秋分 夏至
远日点
春分
冬至 秋分
节气
直射点位置
运动趋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 南 南 北
12月22日
第一章第二节
3、[单选]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变大,那么 A、热带范围变大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 D、五带范围不变
第一章第二节
4、[单选]自春分至秋分,正午物体的 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第一章第二节
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
第一章第二节
一、黄赤交角的特点
第一章第二节
黄赤交角
“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一轴”指 : 地轴 “两面”指: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指: 黄赤交角为23.5°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5°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指: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 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5°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指: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 射的点也不同
第一章第二节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
第一章第二节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日期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1-14
二组4号
八组1号
第一章第二节
课堂小结: 1、黄赤交角的度数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