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复习题(1-4)1科学(三至四年级复习)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51e2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8.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陆地生物的是:A. 鱼B. 鸟C. 海藻D. 海豚2. 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一个阶段是蛹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具有呼吸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感知外界刺激D. 具有繁殖能力4. 以下属于稻谷的部分是:A. 根B. 叶C. 花D. 种子5. 以下哪一个是非恒温动物?A. 蜥蜴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4. 请解释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5. 简要描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小明喜欢在花园里观察各种昆虫。
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一些昆虫,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蜜蜂:刺毛细长,集体生活,采集花蜜。
问题:蜜蜂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蜜蜂的特征。
2. 蚂蚁:头部大,有触角,善于运输食物。
问题:蚂蚁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述蚂蚁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食物的。
3. 蝴蝶:身体覆盖彩色鳞片,有触角,通过吸食花蜜获取能量。
问题:蝴蝶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蝴蝶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B4. D5. B解答题:1.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没有。
动物能够主动寻找食物并逃避危险,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制造食物并不能活动。
2.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蜘蛛、蚂蚁和蜈蚣。
蜘蛛有八只腿,能制造蜘蛛网捕捉食物;蚂蚁有头部大,有触角,能够用蚁群的力量运输食物;蜈蚣长有很多腿,能够快速爬行并捕食其他昆虫。
3.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入水体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升温上升到高空,然后冷却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流入地面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循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4100de376baf1ffd4fad71.png)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1、植物的共同特点:(1)需要水、空气(2)能产生氧气(3)身体分为几个部分(4)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5)能生长,死亡(6)能繁殖后代(7)自己能制造养料2、动物共同特点:(1)需要水、空气(2)能运动(3)身体分为几个部分(4)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5)能生长,死亡(6)能繁殖后代(7)要依靠食物才能维持生命动物分类:通过观察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蜻蜓六种动物,我们把动物分成哺乳类动物、鸟类动物、鱼类动物、爬行类动物、两栖类动物、昆虫类动物等六类动物。
3、植物怎样生存:海尔蒙实验证明:植物的食物是自己制造的。
1、植物中的水和养料是由(绿叶)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吸收后,通过植物的()输送到叶和植物其他部分。
2、植物在制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每片绿叶背面有一些小的(气孔),是植物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4、植物的根茎土壤中的水和养分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
所有植物的茎的相同作用是(固定植物体)。
动物通常用(肺)呼吸,植物叶上的(气孔)类似于肺的呼吸功能。
5、形形色色的植物植物的一生一般经历种子、芽、花苗、开花、结子5个过程。
植物的身体一般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植物的两大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第二单元溶解1、加快物体溶解的办法是(搅拌)、(加热)、(切碎)。
将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杯子里,通过搅拌、加热、切碎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第三单元天气1、人们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2、(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3、我们要知道天气情况的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五大要素。
由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天气预报中增加了空气质量、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标、紫外线强度四个指标。
13、在我国古代2000多年前,人们利用一种磁性石头,做成了一种仪器,名叫司南。
小学科学各年级复习资料很全的
![小学科学各年级复习资料很全的](https://img.taocdn.com/s3/m/b5d9a8ded1f34693daef3eae.png)
小学科学各年级复习资料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三---五单元基础复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三---五单元基础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894452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7.png)
四年级上册科学三~五单元基础复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能用来接通电路的是()A、塑料尺B、铁钉C、铅笔芯2.在修理电器前()。
A.拔掉插头B.插上插头C.不管插头3.要让灯泡变亮我们可以()。
A.用大灯泡B.用大电池C.用新电池4.区别导体和绝缘体主要看这个物体()。
A.是不是金属B.是否容易导电C.是否能够传热5.下列材料中()是导体,()是绝缘体。
A.各种金属B.自然界的水C.塑料D.人体E.塑料梳子F.铅笔芯G.橡胶手套H.玻璃茶杯I.陶瓷J.湿木头6.要检测电路暗箱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箱里可能连着()。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D.一个开关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A1.5V B.10V交流电 C.220V交流电8.用电路检测器解电路暗箱,连接A-B时小灯泡发光,连接B-A时小灯泡不发光,这说明暗箱中可能有()A小灯泡B、电池C、开关9.我们平时吃的豆腐在制作的时候有的需要()来帮忙。
10.A.萤石 B.滑石 C.石膏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岩石和矿物的是()A萤石B、石膏C、玻璃12.外表看上去呈铁黑色,触摸有滑腻感,用来制作铅笔芯,这种矿物是()A、铁矿B、石墨C、黑云母13.一般能制作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A、萤石B、石英C、白云母14.下列岩石和矿物具有金属光泽的是()A滑石B、石膏C、黄铜矿15.下列不能作为观察岩石的方法的是()A、用放大镜看B、用手摸岩石的表面C、用嘴尝岩石的味道16.一名同学在观察一块岩石时,做出以下记录:岩石呈花斑状,由粉红、半透明、黑等颜色组成;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比较粗;用小刀不能刻画出痕迹。
(1)这块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A、1种B、3种C、多种(2)这块岩石的硬度是()A、软B、较软C、硬(3)这块岩石可能是()A、花岗岩B、大理石C、砂岩17.家中炒菜的铁锅的材料来自()A、黄铜矿B、方铅矿C、赤铁矿18.下列矿物可用于骨折治疗的是()A、石英B、石膏C、石墨19.骑行一段时间的车胎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主要是()导致的。
小学科学复习题(1-4)1科学(三至四年级复习)
![小学科学复习题(1-4)1科学(三至四年级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834515c281e53a5802ffde.png)
三年级上册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事。
3、科学家的工作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四个步骤。
4、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竿是为了保持平衡。
5、重心越低,物体越平衡。
6、哪些现象能说明动植物有生命?答:它们能繁殖、能够长大、能够呼吸、需要营养等现象能说明。
7、树叶的生长方式有:对生、互生、轮生三种。
8、冬虫夏草,它既不是虫,也不是草,是菌藻类生物。
9、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10、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11、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12、水的特点: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透明的液体。
13、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向“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如: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根等都是毛细现象。
14、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如: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溢出来就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
15、在同一个瓶上分别钻有上、中、下三个大小一样的小孔,装满水后底部水喷得最远,上面喷得最近。
16、曹冲称象,利用的是水的浮力的原理。
17、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18、用搅拌、加热的方法,可以使物质溶解得快点。
19、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冰川、湖泊、地下暗河等地方。
20、地球上,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
2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97%),只有极小量是淡水(3%)。
22、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3、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4、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含答案】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e5d7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f.png)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蜻蜓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是固体?A. 水B. 盐C. 酒精D. 空气4. 地球有几颗卫星?A. 一颗B. 两颗C. 三颗D. 四颗5. 下列哪种动物是爬行动物?A. 鸟类B. 蜘蛛C. 蛇D. 鲸鱼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可以在水下游泳。
()2. 植物需要呼吸。
()3.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4. 人类的DNA和香蕉的DNA有相似之处。
()5. 冰融化成水是一个化学变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年是测量________的单位。
2. 植物的________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3.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体是________。
4. 人类需要的氧气主要来源于________的释放。
5.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什么是生态系统?3.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4. 什么是光合作用?5.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一个10N的力,求它的加速度。
2. 如果一个植物叶子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100个单位的氧气,那么它消耗了多少个单位的二氧化碳?3. 如果一个水壶里有2升水,加热到沸腾需要多少热量?4.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是10m/s,它运动了5秒,求它运动的距离。
5.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3V,通过它的电流是2A,求它的功率。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地球有四季变化。
2. 分析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地球的自转。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综合题试题(含答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综合题试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7544cf555270722182ef731.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试题(含答案)(1)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1.我们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把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答案】解:主要是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若电路检测器不能正常工作,那么用它进行检测所得到的结果都是错误的。
【解析】【解答】因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检测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只有电路检测器可以正常工作,才能检验灯泡能否发光。
【分析】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首先要保证电路检测器可以正常工作。
2.写出并联电路的特点。
【答案】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解析】【解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至少有两条路径,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因为支路上有各自的开关,使用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分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
3.生活中的开关。
看图,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什么?图中的开关有什么特点?三根不同导线代表通过不同的灯,有什么作用呢?【答案】这是生活中道路上常见的红绿信号灯,图中的开关一分为三,分别控制三个不同的颜色的信号灯,使得三个信号灯不会同时亮起。
【解析】【解答】这是生活中道路上常见的红绿信号灯,图中的开关一分为三,三个开关分别控制三个不同的颜色的信号灯,使得三个信号灯不会同时亮起,节省了资源。
【分析】本题考查开关类型。
4.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答案】电话机、电脑、电视遥控器、电风扇等等,其中电话机、电视遥控器是用电池作为电源的。
【解析】【解答】家庭中,不仅使用电插座为电源的,而且也有使用电池为电源的,比如有电话机、电视遥控器、计算器等等。
【分析】本题考查电池的使用广度。
5.想一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
【答案】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6600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d.png)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答案)一、填空类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振动辐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辐度越小,声音越(弱)。
2、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
3、皮筋吉,振动(快),收到的声音(高)。
皮筋很紧,振动(慢),收到的声音(低)。
振动快慢用(音高)则表示,音高的单位就是(hz)。
4、人体的各个相同部分在展开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边缘化)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5、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6、(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7、(气温)、(云量)、(风向)、(风速)都就是天气日历中的关键的数据。
8、一杯水里不断加到食盐直至再也不能溶解食盐年才,这种食盐溶液叫作食盐的(饱和状态)溶液。
9、胶水或洗发液倒入水中,它们在水中是(悬浮)的,是(均匀)的向水中扩散,最后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分散在水中。
而醋和酒精沉入水中直接(迅速)地向水中扩散。
10、酒精灯的火焰分成(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低,(焰心)的温度最高。
点燃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
1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碰到物体时,可以并使物体产生(振动)。
12、我们的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膨胀)和(新陈代谢)。
13、人体须要的氧气由(肺)排出后步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传输至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搜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泄体外。
14、声音的高低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同意的;音高就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同意的。
15、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的。
16、我们利用_(烘烤)、(冷却)、(磨碎)三种方法去大力推进食盐在水中的熔化。
17、气象学家根据云的特点,将云分成了(积云)、(层云)、(卷云)三种类型。
18、测量降雨量的工具就是(雨量器),来衡量降雨的多少必须搜集(24)小时的雨水。
19、食盐在水中会变成微小的颗粒,在水中分布(均匀),不能用(过滤)、(自行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20、测量风向的仪器就是(风速仪),箭头指向(风)的方向.。
3-4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3-4年级科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a57af1ef18583d04964596a.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1、五官兄弟有眼、鼻、口、耳、手。
其中手有时还能代替眼睛。
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手能摸出物体的光滑和粗糙。
鼻子能闻出几千种气味,舌只对酸、甜、苦、咸四种味道感兴趣。
2、人们发明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清楚看到的细小的东西,我们还见过老花镜、近视镜、望远镜等能帮助感官的仪器。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是:用来观察肉眼无法清楚看到的细小的东西。
)3、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五颜六色的?答:在植物的叶子里有一批色素“化妆师”,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等,叶绿素使树叶变绿,它喜欢较高的温度,所以在春天和夏天里,树叶多数是绿色的。
到了秋天,天气凉爽了,使树叶变红的花青素和使树叶变黄的叶黄素起作用,把树叶染的五颜六色的了。
4、空气的温度叫气温。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5、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答:①手持温度计的上端,保持气温计竖直②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6、使用温度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答:①将温度计挂在室外走廊上,或其它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②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
③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
8、果实的共同特征:都有果皮和种子。
9、果实的分类:①肉果和干果②裂果和闭果。
10、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队足,有的还长着两对翅膀的动物,称为昆虫。
11、动物的过冬方式有:冬眠(有熊、青蛙、蝙蝠、蛇,刺猬)、备粮(蚂蚁、松鼠)、南飞(大雁、杜鹃、黄鹂、燕子)、换毛(猫、狐狸、狗、鹿)。
1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查阅书籍、请教大人、上网搜索和观察、实验等。
13、蚯蚓喜欢居住在松软潮湿的土层中。
14、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还有小动物和植物、腐殖质。
15、土壤的种类:(1)含粘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2)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3)沙和黏土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16、蚯蚓最喜欢壤土,其次是黏质土。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6b39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9.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科学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学科,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复习科学知识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复习题:一、植物的生长过程1. 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2. 种子是如何发芽的?3. 描述一下植物的根、茎、叶的功能。
二、动物的分类1. 根据生活环境,动物可以分为哪些大类?2. 哺乳动物有哪些特征?3.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三、物质的状态变化1. 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是什么?2. 描述一下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换过程。
3. 什么是升华和凝华?四、力和运动1. 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 描述一下重力和摩擦力。
3. 什么是惯性?五、地球和宇宙1. 描述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什么是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是如何形成的?3. 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六、水循环1. 描述一下水循环的过程。
2. 什么是蒸发、凝结和降水?3. 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七、能量的转换1. 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形式?2. 描述一下太阳能是如何被植物利用的。
3. 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八、科学探究方法1.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2. 描述一下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
3.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这些问题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他们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科学考试。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024新编)复习资料填空题100题(含答案)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024新编)复习资料填空题10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88f4b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1.png)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024新编)复习资料填空题100题(含答案)1.空气主要由______、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答案:稀有气体2.水在______摄氏度时会开始结冰。
答案:03.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__动物和______动物。
答案:脊椎;无脊椎4.植物的根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答案: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5.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6.土壤由矿物质、______、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
答案:有机质7.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保护色、拟态、______等。
答案:警戒色8.人体通过______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呼吸9.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
答案: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10.______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答案:天平1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由高温的______和等离子体组成。
答案:气体1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13.______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
答案:刻度尺14.水是一种______的液体。
答案:无色无味透明15.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答案:水16.动物冬眠时,体温会______,心跳和呼吸都会减慢。
答案:下降17.磁铁能吸引含______的物质。
答案:铁18.植物的茎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答案:支撑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养料19.地球是一个______的球体。
答案:近似球形20.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答案:真空21.植物的叶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答案: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22.______是构成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
答案:氮气和氧气23.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有关。
答案:频率24.人体中负责思考、记忆和控制身体活动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大脑25.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天。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期末复习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期末复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bd6d1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0.png)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1、我们在、和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即。
3、小草的根很,这是因为根可以。
4、挖小草时不能伤到小草的。
5、大部分植物的总是牢牢地抓住土壤,从土壤里吸收营养和水分。
6、常见的土壤的颜色有、、。
7、晴朗干燥的时候挖泥土,表层的土壤颜色,挖下去的深层土壤颜色。
8、土壤由、、和组成。
9、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等。
10、通过对土壤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土壤里有什么?2、了解土壤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了,说明土壤里有。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层:上层颗粒的物质是,下层颗粒的是,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闻到,说明土壤中含有。
5、土壤是一种,研究土壤时,我们发现土壤由、、、和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在观察土壤时,我们可以借助来进行观察。
6、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大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
7、土壤按照可以分为、、三类。
8、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细小颗粒为。
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含量特别多的是,含量特别多的是,而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
9、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
10、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2)用手捻一捻:;(3)和点水握一握:。
11、下例三幅图是用放大镜观察的土壤颗粒,请在图下填出它是哪种土壤中的颗粒。
(1)中的颗粒(2)中的颗粒(3)中的颗粒 1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1)的渗水性(2)的渗水性(3)的渗水性结论: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
3、肥沃的土壤1、土壤通常是分层的,最上面的一层是,能找到、和,之下是,它可能,在下层土之下是,再往下就是坚硬的。
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土壤中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很丰富,土壤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含答案】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a93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6.png)
小学4年级科学试卷和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猫咪C. 鲨鱼D. 蜗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哪个环节的水变成了云?A. 蒸发B. 降雨C. 汇入河流D. 地下水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5. 下列哪个器官属于人体的呼吸系统?A. 心脏B. 肺C. 肝脏D. 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冷血动物。
()2.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3.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
()4. 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影响。
()5.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2.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3.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______和流入海洋。
4.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5.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2. 解释声音的传播。
3. 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4. 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
5.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养了一只狗,请描述狗的特征,并说明狗属于哪种动物类别。
2. 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中,有哪些环节?请简述每个环节的作用。
3. 请列举三种节约能源的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4. 请描述人体的呼吸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5. 请画出一个简单的食物链,并解释其中的关系。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2. 分析食物链中,如果某一环节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对整个食物链产生什么影响。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全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1c1b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1.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苏教版三年级起点)复习资料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会流动)、(要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4、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②给篮球打气。
③玩空气枪。
④公共汽车的门。
⑤喷雾器。
5、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大,说明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6、往篮球里充入气体,再用手按一按篮球,你的感觉是(篮球很硬),把篮球抛出后篮球(弹起很高),这是因为(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2、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即热空气(上升);空气受冷会(向下)流动,即冷空气(下降)。
2、三国时,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3、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热气球)是最早的飞行器。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制冷空调和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下沉,较快降低室内温度;而取暖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方),让热空气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温度。
6、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答: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在自然界中,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即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精)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精)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112b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b.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的现象?A.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 季节变化C. 地球公转D. 潮汐现象2.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公转的现象?A.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 季节变化C. 地球自转D. 潮汐现象3.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公转的原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轨道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引力4.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的原因?A. 地球公转B. 地球公转轨道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引力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A. 地球自转是地球公转的副产品B. 地球公转是地球自转的副产品C. 地球自转和公转相互独立D. 地球自转和公转相互影响6.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A. 地球自转使地球产生日夜变化B. 地球公转使地球产生四季变化C.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气候D.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昼夜长短7.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的影响?A. 地球自转使生物产生生物钟B. 地球公转使生物产生季节性迁徙C.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D.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生物的繁殖行为8.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A. 地球自转使地球产生风B. 地球公转使地球产生潮汐C.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气候D.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海洋环流9.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A. 地球自转使地球产生赤道鼓起B. 地球公转使地球产生极地扁平C.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形状D.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海洋环流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磁场的影响?A. 地球自转使地球产生磁场B. 地球公转使地球产生磁场C.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磁场D.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气候小学四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77410964bcf84b9d57b16.png)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及答案2009 年区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复习题例答案一、填空1.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
3.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气体。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声音是由物体_振动__产生的,以__波__的形式传播。
6.从外形上,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7.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___声带__振动产生的。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9.人体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10.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的。
11.我们的肢体活动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12.食物中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里被吸收的。
13.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14.我们的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二、选择1.下列物质中,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B 。
A、食盐和水B、面粉和水C、冰糖和水D、高锰酸钾和水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C 增多了,B 减少了。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3.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口子,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A 。
A、高B、低4.降水量是指24 小时内降的雨量,它的计量单位是B 。
A、毫升B、毫米C、厘米5.做过滤实验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C 滤纸的边缘。
A、相平于B、高于C、低于6.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 B 个等级。
A、11 B、12 C、137.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声,B 发出的声音高。
A、长铁管B、短铁管8.要分离食盐和水可以用 B 的方法。
A、过滤B、蒸发C、振动9.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方时,当时的风向是 A 风。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1]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f4b949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c.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能举例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如一空杯塞进一团纸垂直倒扣进装满水的水槽内, 结果纸不会湿;像书上P2那样对瓶内吹气球, 气球吹不大都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内(瓶内)的空间, 使得其他物体无法进入杯内(瓶内)(2)把杯口朝下压入水中, 在慢慢倾斜, 空气在水中向上“跑动”说明空气比水轻。
(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两个气球)(4)空气能够被压缩, 压缩空气有弹性。
举例说明其应用: 如空气枪利用了压缩空气原理;皮球、排球、足球、篮球都冲进了压缩空气;自行车胎冲打气也是压缩空气。
(5)空气与水比较都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没有一定形状、会流动、要占据空间。
但空气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6)证明空气的存在的方法: 注射器在水中压出空气和用塑料袋装空气。
(7)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透明的, 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一定的质量, 压缩后有弹性的混合气体。
(8)空气具有流动性, 总是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
2热空气和冷空气(1)如书上6页在纸蛇下方点上蜡烛, 纸蛇会转起来, 这是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变轻上升带动了纸蛇转动。
(2)空气流动的规律是热空气上上升, 冷空气下降。
如冬天空调热风应向下吹才能让整个屋内的温度上升, 而夏天空调应该将冷风向上吹;冰箱内的冷气总是向下飘的。
(3)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 热汽球(1783年法国人发明), 孔明灯(三国时发明)等。
(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发明了“孔明灯”, 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4)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所以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因此会往上升, 冷空气重就下沉, 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 造成空气冷热不均, 导致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
(5)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 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阳光加热地面, 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 暖空气从地面上升, 越升越高, 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一至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一至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ac0c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8.png)
一至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一至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科学是一门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学科。
通过学习科学,孩子们能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一至三年级学生的科学复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1. 植物的生长过程a) 描述种子的生长过程。
b) 什么是光合作用?为什么光合作用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c) 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和土壤?d) 画出一个植物的生长周期图。
2. 动物的特征和习性a) 描述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它的外貌特征是什么?b) 动物有哪些基本的需求?c) 什么是食物链?画出一个简单的食物链。
d) 你觉得为什么保护动物是重要的?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 描述一下水的性质。
b) 什么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给出一个例子。
c) 画出一个简单的水的循环图。
d) 什么是溶解?举一个溶解的例子。
4. 地球与太阳a) 地球是如何绕太阳运动的?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b) 什么是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c) 什么是四季?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d) 什么是日食和月食?它们是如何发生的?5. 健康与卫生a)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列举几个例子。
b) 为什么我们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c) 描述一下正确的洗手方法。
d) 为什么我们需要锻炼身体?6. 环境保护a) 什么是环境污染?列举几个例子。
b)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环境?c) 你能给出几个保护环境的方法吗?d)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举一个例子。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孩子们可以回顾和巩固他们在一至三年级下册学习的科学知识。
这些问题涵盖了植物、动物、物质、地球与太阳、健康与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孩子们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除了回答这些问题,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巩固科学知识。
例如,他们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简单的实验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或者参与环保活动来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事。
3、科学家的工作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四个步骤。
4、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竿是为了保持平衡。
5、重心越低,物体越平衡。
6、哪些现象能说明动植物有生命?答:它们能繁殖、能够长大、能够呼吸、需要营养等现象能说明。
7、树叶的生长方式有:对生、互生、轮生三种。
8、冬虫夏草,它既不是虫,也不是草,是菌藻类生物。
9、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10、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11、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12、水的特点: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透明的液体。
13、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向“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如: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根等都是毛细现象。
14、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如: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溢出来就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
15、在同一个瓶上分别钻有上、中、下三个大小一样的小孔,装满水后底部水喷得最远,上面喷得最近。
16、曹冲称象,利用的是水的浮力的原理。
17、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18、用搅拌、加热的方法,可以使物质溶解得快点。
19、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冰川、湖泊、地下暗河等地方。
20、地球上,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
2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97%),只有极小量是淡水(3%)。
22、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3、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4、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5、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6、人造材料的原材料是天然材料。
27、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之一。
28、纸是利用天然材料做成的,纸的主要原材料是木材,用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29、是纯羊毛标志。
30、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31、金属具有: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等性质。
32、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不易分解(腐烂),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
33、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答:①堆积如山,占用土地;②威胁海洋生物;③影响市容等。
34、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的代表著作是《昆虫记》。
三年级下册1、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有臭味,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2、人们根据沙粒、粉粒、黏粒的不同,将土壤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4、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5、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答:因为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6、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为植物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栖息地。
7、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有:①喷洒农药;②抛撒垃圾;③开窑烧砖;④开山毁林等。
8、保护土壤的方法有:①植树造林;②少用或不用农药;③垃圾回收利用;④环保宣传等9、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等。
10、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养料。
11、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类。
12、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
13、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14、一朵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15、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16、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17、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昆虫和风力传粉。
18、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如:桃花、油菜花等。
19、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如:玉米、水稻等。
20、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成。
21、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
22、将一小瓶的红颜色的热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会看到红色热水向上流动形成树枝状。
23、潜水艇的沉浮是利用改变物体的重量来使物体的沉浮。
24、死海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可以躺在水面上看书。
25、描写天气的谚语:蜻蜓低飞要下雨;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6、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表示。
27、用来测气温的温度表又叫寒暑表。
28、用雨量器来测量雨的大小时,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在“0”刻度。
29、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用风向标测量。
30、风的大小叫风力,用风力计测量。
31、漏刻和沙漏是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32、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33、李时珍写出了《本草纲目》;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34、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
四年级上册1、空气的性质有:占据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质量,会流动,压缩空气有弹性。
2、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被浸湿,因为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
3、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4、孔明灯、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来的。
5、制冷空调应安放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7、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占78%。
还有少量(1%)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
8、把二氧化碳慢慢倾倒于装有两支点燃的蜡烛的瓶中,下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9、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温度用摄氏度(℃)表示。
11、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①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③要在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数,并且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12、一杯热水逐渐变凉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13、热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
1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方式称为“传导”。
15、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16、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如: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17、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答:①看:先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
(打开瓶帽,灯帽要竖放在灯旁)。
②点:用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③用:用灯火的外焰部分加热。
(因为外焰部分温度最高)④灭: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不能用嘴吹灭)1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干冰的固体。
19、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2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出了温度计。
21、使瘪瘪的乒乓球变圆、弯曲玻璃管、预留铁轨缝隙等都是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22、冰箱后面的散热板被漆成黑色,因为黑色物体散热快。
23、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因为白色物体吸热慢。
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汽变成的。
(水的化身)25、液体的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汽,这种现象叫蒸发,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及空气的流动(风)有关。
26、水蒸汽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7、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单位是分贝。
3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32、食物由若干种基本营养成分组成,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3、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34、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35、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油、盐、糖每天不超过25克。
36、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m长的消化系统。
37、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8、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两类。
39、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
40、怎样注重食品安全?答:①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②多清洗,多浸泡;③少吃腌腊食品;④多吃绿色食品。
4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42、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43、整理信息常用的方法有:排序和分类。
四年级下册1、我们把全身的骨头分成四个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2、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的支架(骨骼)。
3、一只手上的骨头竟有27块。
4、和其他动物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6、人的大腿骨比花岗岩还硬。
7、骨骼更大的作用是支持运动,还有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8、骨与骨相连接活动的地方叫关节。
9、关节分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三类。
10、骨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1、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12、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放松,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13、连接着两块骨头的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14、我们的身体有600多块肌肉。
15、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