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1. 引言1.1 介绍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在学生学习数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分数作为数学中的基础概念,贯穿了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之一。
而分数应用题则是将分数这一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构建阶段,因此分数应用题教学尤为关键。
通过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应用题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1.2 分数应用题教学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在教学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学生对于分数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在涉及到分数的运算和应用时。
许多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分子和分母的概念,导致计算错误或无法理解题目。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他们需要掌握不同运算方法和技巧,而且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将分数与实际生活结合的能力也是学生需要提升的,他们需要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这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分数的化简与通分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他们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来正确化简和通分。
教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需要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2. 正文2.1 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分数可以帮助我们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几等份的情形,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
高一数学必修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高一数学必修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在高一数学的必修课程中,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挑战。
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并掌握有效的突破策略,对于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一、函数概念与性质函数是高一数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重点:理解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掌握常见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难点:对于抽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
突破策略:通过大量的实例来理解函数的概念,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等。
对于抽象函数,可以通过具体的函数模型进行类比和分析。
在学习函数性质时,要结合函数图像进行直观理解,多做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部分内容是函数的重要拓展。
重点: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理解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难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算,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突破策略:熟练掌握指数和对数的运算规则,通过绘制函数图像,观察其特点,如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
在实际应用方面,要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函数的知识进行求解。
三、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难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恒等变换以及解三角形。
突破策略:利用单位圆来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周期性和对称性来记忆函数的性质。
对于诱导公式,要通过推导和反复练习来掌握。
在解三角形问题中,要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
四、向量向量为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重点:向量的概念、线性运算和数量积。
难点:向量的共线、共面问题以及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突破策略:从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引入向量,理解向量的几何意义和代数运算。
通过练习来熟悉向量的运算规则,对于共线、共面问题,可以通过向量的线性表示来解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突破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突破重难点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
学习兴趣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制约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1)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材中部分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重复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过度依赖公式和定理: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习惯于套用公式和定理,缺乏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探索。
(2)题海战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采用大量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忽略了思维发展。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很好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影响了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概念教学过于简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的引入和解释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刻。
(2)缺乏有效的概念巩固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概念的巩固和应用,导致对概念的理解逐渐模糊。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首先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 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大家在学习数学科目的过程中,还在苦苦寻找数学教学中解答难题的方法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篇1一、抓住强化感知参与,运用直观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地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们要接触并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直观正是解决从具体到抽象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新知、获得表象,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量、折叠、剪拼几何图形,做一些立方体模型,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形成过程、特征和数量关系。
如学生在用圆规画圆时,通过固定一点、确定不变距离、旋转一周等操作,对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特征和怎样画圆就会有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二、抓住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
”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并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我们都知道“利息”知识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我在教学“利息”时,让学生通过5000元存入银行,计算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五年期,体会到期后会取得多少利息等。
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了有关利息、利率、本金的含义,体会了数学的真实。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小学数学中,分数应用题是一个相对来说较难的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突破这些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分数应用题。
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例如食物的分配、时间的计算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分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通过直观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分数应用的兴趣和认知。
我们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地呈现分数应用题。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逐步增加难度。
首先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计算和分析,逐渐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然后再逐步引入一些复杂的情况,例如混合运算、比较大小等。
通过逐步提高难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应用题。
将分数应用题用图形表示出来,例如画图、用图形模型等,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视觉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图形化的表示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
不仅可以进行书面练习,还可以结合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使用教学软件、数学应用题集、互动课件等,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习资源和过程,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针对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引入、从简单到复杂呈现、图形化表示、多种形式的练习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等策略,帮助学生突破分数应用题的重难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策略简析
、
确 定教 学重 点和 难点 应 注意 的几个 要点
1 . 根据教 材 的知识 结构 , 从知识 点 中梳 理 出重点 。
理 解知 识点 , 先是要 理 解这部 分 内容 整体 的 知 首
由于学 生原 有数 学 认 知 结构 与 学 习新 内容 之 间 的矛 盾 而产生 的 。把新 知 识纳入 原 有 的数学认 知 结构 , 从 而扩 大原 有 数学认 知 结构 的过程 是 同化 。 当新知 识 不 能 同化 于 原 有 的数 学认 知结 构 ,要 改 造数 学认 知结 构 , 新 知识 能适 应这 种结 构 的过程 是顺 应 。从 学生 使
生 明 白替 换 问题 的特 点 :在 和 一定 的数 量关 系下 , 将
一
是 否 有效 的基本 标准 。笔 者 以苏教 版小 学数 学 ( 二 第
学 段 ) 册 教材 中“ 决 问题 的策略 ” 例 , 教 学 中 单 解 为 就
如 何 突出 重点 、 突破 难点 谈一 些体悟 。
一
种数量 替换 成 另一 种数量 。 2根 据 学生 的认 知 水平 , 重点 中确 定好难 点 。 . 从 数学 教 学重 点和难 点 与学 生 的认 知 结构 有关 , 是
略— — 替换 ” 为例 , 本课 的知 识 点 有 : 1 掌 握解 决 问 ()
题的一般步骤 , 能按步骤解决问题 ; ) ( 会用“ 2 替换 ” 的 策 略理 解 题 意 、 分析 数 量 关 系 ;3 学 会检 验 , 握 检 () 掌
验 的方 法 ;4 明 白替换 问题 的特点 : () 在和 一定 的数量
师 , 文教 师 是课 程 资 源 的 开发 者 , 程 资 源 的 利 用 语 课 者, 同时 他 自身也 是重 要 的课程 资源 。他 可 以去 开发
小学数学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
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应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及时了解当堂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信息得到立即反馈,避免“亡羊补牢”。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的设计关键在于“精”,即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新知识的能力,围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多形式,多层次地练习,在练习中理解、巩固,在练习中转化、运用,以此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整数之间的“夹心”数。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明白分数就是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的一部分。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分割食物、计算时间等,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 教学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学生在学习分数时,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这是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运算规则,学生才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得当。
3. 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如相同分母时,分子大的数值大;相同分子时,分母小的数值大,等等。
通过不同方式的比较训练,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1. 确定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分数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涉及多种运算和逻辑推理。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能够确定解题策略,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和逻辑推理方式。
这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
在分数应用题中,学生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进行求解。
这是一个较难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帮助和引导。
三、教学突破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如购物、做菜、分果实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分数的应用,并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题策略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策略,如确定问题类型、分析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分数应用题的挑战。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破重难点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愿意花时间复习,长期以往,数学成绩难以提高。
(1)原因分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解决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情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竞赛等,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重视结果记忆,忽视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灵活思考和解决问题。
(1)原因分析: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分数,导致教师和学生过分关注结果;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
(2)解决策略: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无法准确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
(1)原因分析:教师对概念的讲解不够透彻,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缺乏对概念的巩固和运用,学生容易遗忘。
(2)解决策略:教师应深入剖析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刻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超越传统的知识点传授,关注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学习新课标后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学习新课标后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策略
一、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
1、函数概念的认识:函数的概念是新课标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理解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掌握函数的分类、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2、几何图形的认识:几何图形在新课标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要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掌握图形的分类、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3、数列的认识:数列是新课标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掌握数列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理解数列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掌握数列的分类、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4、概率论的认识:概率论是新课标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掌握概率论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理解概率论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律,掌握概率论的分类、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二、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突破策略: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内容较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降低,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2、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内容较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掌握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内容。
3、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内容较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实践教学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掌握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内容。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是衡量数学教学水平的基本标准之一。
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尝试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
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
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
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
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
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
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
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
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要学生通过同化或顺应去实现的,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出现教学难点。
由于难点与重点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内容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形成难点,还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较为困难的学习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常常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分数应用题成为了数学教师们共同面临的教学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重难点和突破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小学阶段,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基础和关键的一环。
由于分数的抽象性,学生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分数的概念。
尤其是在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以及分数的大小关系上,学生容易产生歧义和混淆。
2.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
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且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许多学生在分数的加减乘除中依然存在困难,尤其是在多步运算和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3.分数的应用题分数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察学生分数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对于分数应用题的解决常常存在困难,他们往往无法正确理解问题的意思,更难以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突破策略1.通过具体形象的例子进行分数的认识和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例子来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利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的图形来表示分数,通过图形形象地解释分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刻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用。
2.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
比如可以通过食物的分享、商品的购买等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数运算,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从而加深对分数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3.引导学生进行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来提升分数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分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数学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数学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每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落实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往往是使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结合笔者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点突破重难点方法,以供大家参考:一、直观演示,强化感知。
所谓的“直观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实物,来进行知识的传播,它能够使无形化为有形,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去观,用鼻去嗅,用耳去闻,调动所有的感官。
我们所面对的小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较少,知识面窄,学习起来会感到十分困难。
而利用直观演示法则能够突破难点,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例如在讲解“角”的意义及分类时,我用自制的教具进行了直观演示,学生自然就很快地明白了角的度数的概念,并以此类推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的概念;又如在教学“四边形”的时候,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对手中的四边形学具的观察,很容易就知道了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而对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个特性学生却没有很好的阐述,这时候我就带着学生进行魔术表演,学生很快便得出了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个特性。
这种直观演示可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
二、游戏活动,对症下药。
小学生的特点是贪玩好动、好问好奇、好胜上进,他们对新鲜事情以及游戏等有很大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
此时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较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
如:学习“乘法”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记口诀。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小学数学的分数应用题是对学生加减乘除基本技能的考察,也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验。
由于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有不同的教法和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具体选取以下几个重难点和突破策略来讲解。
一、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应用题中最为重要的概念。
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大小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例如,同分母比大小,分数的约分和通分等。
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分数线的位置来判断,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非常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例如,将分数化成相同的小数,或者将分数化成相同的真分数再进行比较。
二、分数的加减运算在教学中,加减法和乘除法应该分开讲解,先从加减法开始。
加减法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还需要注意分数的通分和约分。
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1.先从整数加减开始讲,再逐步引入分数的加减。
2.引导学生找到分数的共同部分,然后通分。
3.通过举例子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操作方法,例如,半斤苹果加一斤半苹果等。
4.利用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钱币的加减、食物的分配等。
在教学中,乘法和除法应该分开讲解,先从乘法开始。
分数的乘法和整数的乘法类似,需要掌握分子分母的分别相乘,并进行约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带入一些举例子,例如,将分数当成图形来看,画出相应的图形进行计算,或者将分数用排列组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分数的除法需要借助倒数的概念,也是需要掌握分母的通分和约分。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除法:1.先从实际生活中举例,例如,将蛋糕平均分给几个人,或者将食物按比例分给不同的人。
2.将分数的除法转换成乘法,例如,将一个分数与另一个分数的倒数相乘。
3.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和提高,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渐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小学数学中,分数是一个难点,而分数应用题更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痛。
因为分数不同于整数,它的大小与分母有关,寻找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
以下是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一、教学重点1.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大小关系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3.分数的四则运算和运算法则。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5.分数的转化与分数与整数的转换。
三、教学策略1.引入法如何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是个难点,我们可以从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切入。
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分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习惯。
例如:售卖1/3的苹果和1/4的梨子,哪个盈利更多?这道题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关于分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疑惑。
2.形象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个形象化的认识。
例如,使用图形模型,让学生通过模型来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及运算法则。
3.分类教学分数的应用题也是同样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分门别类进行教学。
例如,先从计算角度教孩子分数的套路。
学会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后,再教孩子如何通过分数的加减乘除帮助我们解决类似“每人应得蛋糕2/5个,请问5个人应得几个蛋糕?”这类实际问题。
这样的分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掌握更为简单,防止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混乱。
4.巧用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巧用策略让学生更为容易且快捷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关系时,可以通过与人民币背后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来进行讲解。
即:在人民币缩写“元”的右上角请鸟,鸟表示大,元表示数值。
使用这个理念将会把深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很容易让学生记住。
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感,进而有兴趣去学习和探究分数有趣又实用的应用理论。
总之,分数作为小学数学的一个子点,应用题更是实际生活中使用到分数的必须内容。
教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形象化理解,通过分类教学和巧用策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分数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活动重难点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活动中的重难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二、小学数学活动重难点概述1. 基础知识掌握(1)数的认识与运算数的认识与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包括数的概念、数的分类、数的顺序、数的运算等。
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以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几何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主要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几何体的特征、图形的变换等。
学生需要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等概念,以及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等概念。
2.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1)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包括归纳、演绎、类比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包括对几何图形的直观感知、空间关系判断等。
教师应通过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等。
学生需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数据分析与统计数据分析与统计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数据分析与统计能力。
三、小学数学活动重难点具体分析1. 数的认识与运算(1)整数运算整数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掌握整数运算的基本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
(2)小数运算小数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近似数等。
学生需要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运算的法则,并能进行小数四则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所谓教学重点,可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教学重点是学科知识中的飞跃,学生认识中的转折。
狭义的理解是指某部分中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知识点,也就是学生认识中的生长点。
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所确定的,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困难的知识点。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呢?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
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
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不仅纵的有这样的联系,还有横的联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
解,融会贯通。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
正因如此,自己在教学中运用了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1.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某一个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中则要突出“演变点”,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础。
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
教学时,不但复习能整除的验算方法,还以127÷6为例要复习有余数的除法,其中重点追问:“这道题中127÷6,商21是平均分的127吗?那么平均分了多少?验算时只用商和除数相乘行吗?应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大家讨论”。
这样就能顺利地掌握新规律和验算方法。
2.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的,教学中则通过突出“连接点”这一途径,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如“异
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新知识前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是旧知识,并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为什么它们能为什么?这时又可用旧知识——通分来代替,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并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讨论此题的计算步骤,抓住规律“化异为同”,沟通新旧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3.若一个新知识可以看作与某一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教学时则要突出“共同点”,进而突破重点难点: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多位数除法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分层次逐步推进,突破各个难点,学好试商的方法。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
但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教学时,先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复习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从而启发学生明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试商方法同一位数除法相同,进而再研究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总结归纳出除数是一、二、三位数的除法都是从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除到哪一位够除,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这就抓住了
一类知识的共同点,仿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再把新知归为旧知识。
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为学好多位数的试商,达到正确地迅速地求出商,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是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又一途径。
三、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
自己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认真选择突出重点的板书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并力求做到板书的形式新颖、布局合理、有层次、别具一格,突出重点。
例如:在备“正反比例应用题对比练习课”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把突破口放在板书设计上:如下:正反比例应用题对比练习课不同点:等式:商=商积=积
相同点:意义:x变、y随x变
步骤:相同
从板书的内容上看体现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板书的形式上看,比较直观,对比性强,学生便于比较,对学生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于是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总结归纳正反比例
应用题的异同点是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板书内容的沟通,学生便从正反比例的意义上、解题思路上、条件方法上总结出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异同点。
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重点难点的途径之一。
四、强化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几何部分中的概念及有关知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要突破这些难点,教学中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的直观教学手段,强化感知,突破难点。
如圆柱与圆锥底面积、高、体积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内在联系是六年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教学时自己采用直观教学与代入求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反复观察分析,做法分为如下三步:
1.将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即底面积12.56平方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体。
板书:已知:r=2 h=5 求S=?(12.56)V=?(62.8)
2.再将这个圆柱体捏成一个以12.56平方厘米为底的圆锥体(学生先想象这个圆锥体的形象,再按要求做)想算结合:什么没变?什么变了?与原来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V不变、S不变、形变、H变)
板书:已知:V=62.8 S=12.56 求h锥=?(15)
15÷5=3
3.把圆锥体捏回圆柱体,再捏成以圆柱高5厘米为锥高的圆锥
体;想算结合: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V没变、H没变、S变)与原来圆柱体又有什么关系?
板书:已知:h=5 V=62.8 求S锥=?(37.68)
37.68÷12.56=3
通过直观教学和计算相结合,学生发现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学生自己动手,直观教学,对所学内容,容易接受,记忆深刻,并通过教具、学具的应用,实际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感知经表象到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以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学生是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谓精心设计练习,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指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重点——新知识点。
围绕知识重点多层次一套一套地让学生练习。
例如:“三位数乘多位数”新课知识重点是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积是多少个百,乘得的积的末位要写在积的百位上。
这一个新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一、两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法则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设计新课练习,要紧紧围绕新课知识重点,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设计以下练习题:
1.完成下列各题计算:
①314 ②5371570 2148
目的:集中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本节课重点上。
2.计算下列各题:
(1)541×632 (2)712×431
目的:a:乘数个位、十位上数字小,节省时间。
b:重点放在本节课上。
c:独立完成三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
3.选择教材上练习题:
目的:通过在前两套计算题目的基础上总结。
4.思考题:
(1)5379×8641 (2)735×1324
目的:a:起到知识渗透、迁移的作用
b: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因而,要突出教学重点,还应在设计授新课的练习题上下功夫。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每备一节课,都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