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范文(三篇)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范文1. 引言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工具,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保养和修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范本,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保养、修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维护。
2. 设备保养2.1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经过一段固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工作。
定期保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各部件的磨损情况、紧固螺丝、清理滤网等。
定期保养的时间间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而定,通常为每季度或每半年。
定期保养工作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保养登记表上。
2.2 预防性保养预防性保养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转期间,提前对设备进行一定的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和停机的情况。
预防性保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清理滤网、更换易损件等。
预防性保养工作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保养登记表上。
3. 设备修理3.1 故障维修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维修工作,以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故障维修的具体步骤包括:排除故障原因、检修设备、更换故障部件、调试设备等。
故障维修工作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维修登记表上。
3.2 大修计划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大修工作。
大修计划包括设备大修项目、工期、预算等。
大修工作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维修登记表上。
4. 设备检测设备检测是为了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备检测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运行状态检查、设备性能测试等。
设备检测由设备运行人员负责,并记录在设备检测报告中。
5. 维修备件管理为保证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维修备件的管理工作。
维修备件管理包括备件的采购、入库、分类存放、领用和库存管理等。
维修备件管理工作由设备维修人员和仓库管理员共同负责,并记录在维修备件管理记录表中。
6. 结论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三篇)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和修理事宜,目的是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机械设备的使用:1. 使用人员应遵守相关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设备;2.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3. 不得擅自修改机械设备的结构、参数或使用方式,如有需要,必须事先征得设备管理人员同意;4.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1.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保养工作;2.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工作;3. 保养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配件;4. 在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时,必须按照设备管理人员的指导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擅自操作或修理设备。
三、机械设备的修理:1. 发现机械设备的重大故障或无法修复的损坏,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并停止使用设备;2. 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委托专业维修单位进行修理;3. 修理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技能和证书的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士进行修理;4. 修理完成后,需进行设备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四、设备使用记录和报废处理:1. 使用人员应按规定填写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2.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保管设备的使用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3. 设备因严重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而需要报废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并按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报废处理。
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
违反本制度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和纪律处分。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二)一、概述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修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流程和措施。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制度(3篇)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制度为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安全正太啊,确保机械设备对环境影响达标,延长使用寿命,应对机械设备实行单级或多级的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时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1) 设备的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守设备各组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条件,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2) 定期保养一般分为例行保养和分级保养:分级保养分二级保养,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
(3) 例行保养是由机械操作工或设备使用人员在上下班或交接时间进行的保养,重点是清洁、润滑检查,并做好记录。
(4) 一级保养由机械操作工或机组人员执行,主要以润滑、紧固为重点,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图表加注润滑脂,加添润滑油,或更换滤芯。
(5) 二级保养由机管员,协同机操工,、机修工等人员执行,主要以紧固调整为重点,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外,还应检查电气设备、操作系统、传动、制动、变速和行走机构的工作装置,以及紧固所有的紧固件。
(6) 各级保养均应保证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规定或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如期执行,不应有所偏废。
(7) 项目部机管员应每月督促操作工进行一次等级保养,并保存相应记录,这里汇总后备查。
(8) 机械设备的修理,按照作业范围可分为小修、中休、大修和项目修理:1) 小修:小修是维护性修理,主要是解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局部损伤,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尽可能按功能结合保养进行并做好记录。
2) 项目修理:以状态检查为基础,对设备磨损接近修理极限前的总成,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恢复性的修理,延长大修的周期。
3) 中休:大型设备在每次转场前必须进行检查与修理,更换已,磨损的零部件,对有问题的总成部件进行解体检查,整理电气控制部分,更换已损的线路。
4) 大修:大多数的总成部分即将到达极限磨损的程度,必须送生产厂家修理或委托有资格修理的单位进行修理。
(9) 通过定期保养,减少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强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及时清理回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5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1、机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
凡执行操作证的设备,必须实行“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
多班作业时,必须有交接班制度。
2、大型设备(多人或多班组作业)要委任司机机长,一般设备要委任责任司机。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本机情况,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查排除故障。
4、在用的机械设备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失修”或“带病”的机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5、严格执行日常保养、换季保养、走合期保养、停放保养制度。
加强机械设备在作业前、运行中、作业后所进行的“清洁、牢固、调整、润滑、防腐”十字作业,保持设备的应有效能,消除事故隐患。
6、大型机械设备要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归档备查。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2)是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制度。
下面是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的一般内容:1. 设备使用准则:明确机械设备的使用规定,包括使用地点、使用环境、操作要求等,以确保设备在正常条件下运行。
2. 操作程序:详细描述设备的启动、停机、操作和调整等步骤,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减少设备的损坏或故障的发生。
3. 设备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包括清洁、润滑、调整、检查等内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延长设备的寿命。
4. 维修管理:明确设备故障处理的流程,包括设备故障的报修、维修人员的派遣和设备维修的跟踪等,以保证设备故障能够及时处理和修复。
5. 安全防护要求: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并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6. 设备备件储备:制定合理的备件储备计划,保证设备备件的及时供应,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7. 设备培训与考核: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操作要求,制定操作人员的考核标准,以提高设备操作的技能水平。
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一)、内容和适用范围机械设备保养的目的、要求、定期保养内容,分级保养计划编制、保养机构、保养质量检验等工作要求。
(二)、设备保养的目的设备保养实行定期保养和项修制度,定期保养分为单级或多级保养。
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其效能。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非正常磨损或损坏。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燃、润滑油料的正常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延长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
(三)、设备保养的要求定期保养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业内容主要是: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作业的范围、深度和周期,因设备类型、运行条件、材料品质的差异而不同,作业项目按周期长短分级定期执行。
各级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循设备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条件,参照出厂说明书要求制定。
为了切实贯彻定期保养制度,各单位必须做好下列各项技术措施。
必须建立机械管理责任制和机械操作责任制。
必须制定不同机型的保养规程。
必须配齐随机工具和保养专用工具,按时供应润滑油及必要的备品、备件。
必须正确及时提供机械统计资料,认真填写机械运转记录和各级保养执行情况的记录。
必须设置相应的保养机构,配备一定的保养力量,并对操作、保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保养作业的技术能力。
必须处理好保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安排生产时,要考虑机械设备保养和所需的时间,在进行保养作业时,要尽量利用非生产时间或少占生产时间,以减少对施工生产的影响。
(四)、定期保养的分级和内容定期保养包括每班例保和按规定的分级保养。
结构复杂的大型内燃机械实行项修制,汽车实行三级保养制,中小型机械实行一级或二级保养制,定期保养作业范围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
每班保养又称例行保养,是操作人员在上下班和交接班时间进行的保养工作,重点是检查、清洁、润滑,每班保养分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进行。
一级保养以润滑、紧固为中心,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周期规定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清洗滤清器等。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4篇)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机械设备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故障、磨损和老化等问题,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建立健全的保养、修理制度。
一、保养制度1. 定期保养对于常用的机械设备,需要制定定期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制定保养周期。
一般情况下,每月保养一次,对于大型设备,可以每季度或半年保养一次。
2. 清洁保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积灰、积尘或粘附油污,这些杂质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会产生影响。
因此,保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设备进行清洁,包括内外表面的清洁、零部件的清洗等。
清洁保养可以防止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润滑保养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需要定期进行润滑,以减少磨损和摩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和润滑方式进行润滑。
需要注意的是,润滑油要定期更换,防止油质变质和污染对设备的影响。
4. 调整保养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材料疲劳、磨损、变形等,会导致设备的工作精度下降。
因此,定期进行设备的调整和校准是必要的,特别是涉及到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
5. 记录保养保养工作需要做好记录,包括每次保养的具体内容、日期、维护人员等信息,以便于及时了解设备的保养情况和下一次保养的计划。
二、修理制度1. 预防性修理预防性修理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预防性修理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停工和生产损失。
2. 应急修理应急修理是指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修理,以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急修理需要设立专门的维修队伍和应急维修设备,以确保能够及时高效地进行修理。
3. 大修、改造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需要进行大修或改造。
大修主要是对设备的主要零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以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改造是指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改进,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奖惩制度

机械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及奖惩制度公司的机械设备包括拌和站机械设备、泵车、装载机、公司通勤车、客货车为加强上述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定本制度。
一、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1、每日对机械设备进行一次清洁和擦试,经常清扫拌和站操作室,清洁电脑和操控台。
2、拌和站、泵车、装载机连续作业期间,除自动润滑外,每一个工作日加注一次润滑油;每完成一次生产任务,必须进行清理主机、调整紧固螺栓和加注润滑油、清洁空滤等。
3、每周五对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养。
4、设备在作业时,当班操作手要集中精力,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维修人员要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操作手和修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仪表,发现异常及时处置,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5、不准用机械设备做与公司生产任务无关的事项。
6、认真填写设备履历书,做好每次检查、保养、维修的记录工作。
7、保管好工器具和相关资料,丢失照价赔偿。
二、奖惩制度生产部要不定时对所有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并依据检查情况进行奖惩。
1、凡能够按本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保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无中、小修,没有给生产造成任何损失的,每半年奖500元。
2、能认真学习相关机械知识,技术业务精湛,独立完成机械设备中、小修,并为公司节约维修、维护费用的奖500元。
3、检查发现机械设备脏、乱、差,不按时清洁擦试的,第一次提出批评警告,第二次对当班责任人扣工资10元,责任不明确,扣使用该设备人员每人工资10元。
累计三次每人扣工资50元,屡教不改者,停止工作,向公司建议调换工种或解雇。
4、检查发现不按时加注润滑油的,机械设备螺栓松动的,不按时清洁空滤的,第一次提出批评警告,第二次对当班责任人扣工资50元,责任不明确,扣使用该设备人员每人工资50元。
累计三次扣每人工资150元,屡教不改者,停止工作,向公司建议调换工种或解雇。
5、因违章启动和操作机械设备,泵车、装载机超速行驶,转弯过猛,急停急驶等人为因素造成机械设备损坏的,由机械设备使用人承担维修、配件费用,并扣工资500元。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范文(3篇)

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增强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管理。
二、机械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领用a. 设备领用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设备的使用权限,并按规定填写领用单,由设备管理员进行盖章确认。
b. 领用设备的人员必须接受设备管理员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要求。
2. 设备操作a.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事先核对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完好,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b.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3.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a.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安排,并进行记录。
b.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等。
c. 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
4. 设备故障处理a. 设备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报告设备管理员。
b. 设备管理员负责协调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故障排查和处理,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1. 维修保养计划a. 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保养要求制定年度维修保养计划,并报告相关部门审核。
b. 维修保养计划应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周期及责任人等。
c. 维修保养计划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确保设备维修保养按计划进行。
2. 维修保养记录a. 设备管理员负责维修保养记录的管理和归档。
b. 维修保养记录包括维修保养内容、时间、人员、耗材等信息,并应及时进行记录。
c. 维修保养记录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进行追溯和评估,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3. 维修保养质量管理a. 维修保养工作完成后,设备管理员应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相关情况。
b. 如发现维修保养存在问题或不合格,应及时通知责任人进行整改,并进行记录。
四、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 安全操作规程a.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并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范文(4篇)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大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大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
第二章维修保养工作职责和责任第三条维修保养工作由维修保养部门负责,负责制定和执行维修保养计划、组织维修保养工作并完成维修保养任务。
第四条维修保养部门应保证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岗位素质,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维修保养工作流程第五条维修保养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和使用年限制定维修保养周期。
第六条设备出现故障时,相关人员需及时向维修保养部门报告,并按照维修保养部门的安排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
第七条维修保养部门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八条维修保养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并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以备查阅和参考。
第四章设备维修保养质量管理第九条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保证维修保养的质量。
第十条维修保养部门负责对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条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安全要求,合理选择维修保养材料和工具。
第五章安全和环境保护第十二条维修保养部门对使用的维修保养材料和工具必须符合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和工具。
第十三条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十四条维修保养部门应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对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和处置。
第六章奖惩制度第十五条对维修保养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和部门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对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或出现失误的人员和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六条维修保养部门应定期对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评估和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对本制度的任何修改和补充,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并进行公告。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三篇)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1. 引言大型机械设备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企业大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 职责和权限2.1 设备维修保养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和协调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制定具体的维修保养计划和预算,并安排专人进行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2.2 设备维修保养专员应负责具体的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执行维修保养计划,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2.3 设备使用部门应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管理,按照维修保养负责人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设备的使用记录和故障情况。
3. 维修保养管理流程3.1 设备巡检:设备维修保养专员应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巡检工作,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和问题。
3.2 设备保养:设备维修保养专员应根据设备的保养手册和厂家要求,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按时对设备进行保养工作,并记录保养情况。
3.3 设备故障维修: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维修保养专员应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对设备进行维修。
需要更换部件时,应按照采购管理制度进行采购,并记录维修情况。
3.4 设备故障统计:设备维修保养负责人应定期对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常见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5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和预算的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负责人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和预算,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4. 维修保养记录和档案管理4.1 设备维修保养专员应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巡检情况、保养情况、故障情况和维修情况。
4.2 设备维修保养负责人应负责设备维修保养的档案管理,将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进行归档,并按时整理和汇总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
5. 设备维修保养培训为了提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维修保养技能和管理水平,企业应定期组织设备维修保养培训,并邀请专业人士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5篇)

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一、操作人员必须执行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参见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
项目部的安全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大型设备的司机应按照规定认真填写《施工起重机械运行记录》,记录每班作业试验情况,各安全装置,电气电路检查情况,设备作业情况,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同时将具体情况填写记录存档。
三、大型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日常保养,保持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和安全经济运行,大型机械设备零件松动,运行有异响,振动及漏油,漏水现象,要及时维修,由安全员,机械操作工,电工负责人,填写机械设备检维修保养记录。
四、外租的机械设备由外租单位负责维修保养,并交项目部安全资料管理存档。
五、机械设备的大修和中修必须到经国家认证与相应资质的维修厂进行,项目部要和其签订合同保证修理质量。
六、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工作时间后进行的停工检修工作。
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2)是为了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现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制度的范例:一、机械设备的维护责任:1. 项目经理/工地主管负责制定和执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并委托具备相应技术和经验的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2.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设备的运行监控和简单维护,及时反馈设备异常情况,确保机械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3. 专职维修人员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二、机械设备的维护计划:1. 每台机械设备应有一份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内容和维护频率。
2. 维护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来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三、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1. 每天开始工作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润滑油、液位、制动器、电气线路等。
2.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和维护人员的要求,及时添加润滑油、清洁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检查。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

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一、引言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工作效率和品质至关重要。
然而,机械设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磨损、故障和机械性能下降等。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建立一套科学的保养修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保养制度1.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在机械设备正常使用期间,按照一定的时期间隔进行的预防性维护措施。
这种保养主要包括清洗、润滑、紧固和调整等操作。
定期保养能够有效地防止机械设备因长时间运行而导致的磨损和故障,并且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清洗清洗是机械设备保养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清除机械设备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清洗的方法和工具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有所差异,一般包括水冲洗、溶剂清洗和高压气吹等。
清洗的频率和方式应该按照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环境因素来确定,以保证清洗的效果和安全性。
3. 润滑润滑是机械设备保养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它可以减少机械设备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降低能耗和噪音。
润滑的方式和材料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要求有所不同,常见的润滑方法包括油润滑、脂润滑和固体润滑等。
润滑的周期和方式应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工作强度来确定,以保证润滑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紧固紧固是机械设备保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结构牢固和零部件的正常运作。
紧固的对象包括螺栓、螺母、法兰和连接件等,紧固的方式和力度应该根据设备的要求和规范来确定,以保证紧固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调整调整是机械设备保养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可以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工况来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和性能。
调整的对象包括传动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调整的方法和过程应该按照设备的说明书和规范来进行,以保证调整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修理制度1. 预防性修理预防性修理是指在机械设备正常使用期间,根据预防性维护计划和设备的使用情况来进行的修理工作。
工程机械保养和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保养和管理制度一、保养制度1.定期保养(1)建立工程机械保养计划,根据设备型号和使用频率,合理确定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
通常大型设备每月保养一次,小型设备每季度保养一次。
(2)定期检查机油、润滑油和冷却液等润滑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和补充。
保证机械运转中的润滑情况良好。
(3)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查看轮胎、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重要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2.日常保养(1)注意设备的日常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如发现异常声音、异味或漏油等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排查。
(2)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时间和负荷,避免长时间高负荷工作造成设备过度磨损。
(3)清洁机械设备表面和发动机内部,避免灰尘和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害。
二、管理制度1.设备管理(1)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型号、品牌、购买时间、保养记录等信息。
并对每台设备进行编号,以便管理和查询。
(2)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工作时长、工作地点、作业内容等。
根据统计结果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计划。
(3)制定严格的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责任人和使用要求。
禁止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
2.人员管理(1)建立专业的设备保养和维护团队,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
确保团队成员均具备相关技术和培训资质。
(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设备维护和保养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保养意识。
(3)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机制,对设备保养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制定奖惩措施。
三、应急维修1.建立应急维修队伍,确保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恢复正常运转。
2.建立应急维修配件库,储备常用维修配件和工具,方便维修人员快速处理故障。
3.建立应急维修流程,对故障设备进行及时排查和处理,减少停机时间。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机械保养和管理制度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只有做好设备的定期保养、日常保养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维修技术水平,建立应急维修机制,才能确保工程机械设备在工地上的稳定运行和良好维护。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范文(4篇)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三条机械设备指公司内使用的各种工业机械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第四条保养维修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按照制度的要求配合工作。
第二章保养维修内容第五条机械设备保养维修按照计划进行,包括定期的保养工作和突发的维修工作。
第六条定期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计划。
第七条日常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等工作。
第八条定期维护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具体内容包括:关键零部件的检查、润滑剂更换、紧固件的检查、各种参数的测量等。
第九条突发维修工作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紧急修复的情况。
第十条突发维修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维修小组进行,根据故障的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级处理。
第三章维护保养计划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维护保养计划应明确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维护保养内容、责任部门、保养时间、保养周期等信息。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章保养维修标准第十三条保养维修工作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工作质量。
第十四条保养维修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十五条保养维修工作人员应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日常的清洁、润滑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十六条维修工作人员应做好故障的分析和记录,及时归档,为以后的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第五章维修保养记录第十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在每次保养维修后及时记录工作情况,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维修工作人员的姓名、维修日期、维修内容和维修结果等。
第十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维修保养记录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归档工作。
第六章责任和奖惩第十九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保养维修工作,定期检查和评估相关工作。
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5篇)

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人为的机械事故,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特作如下规定。
一、教育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爱护自己所开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二、项目部所有施工用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三、所有机械设备在出车前,运行中,收车后都必须认真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紧固润滑,特别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走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必须定期更换柴油滤芯、空气滤芯、机油转子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施工用机械设备必须定期进行二级保养。
六、项目部要适时安排机械设备进行车辆大修。
七、机械设备交接班时上班要对下班讲清机械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该处理的问题所在。
八、严禁带故障出车。
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作业。
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2)是组织和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一套规范和流程,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值,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的一般内容:1. 制度目的:明确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的目标和重要性,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责任与权限: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主体和相关人员的权限范围。
3.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维护保养周期、内容、方法和工作责任人等。
4. 设备检查:制定设备检查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
5. 故障处理:明确设备故障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包括故障报告、评估、修复和记录等。
6. 预防性维护:制定预防性维护措施,包括定期更换易损件、润滑、清洗和校准等工作。
7. 维护保养记录:建立维护保养记录和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故障信息、维修记录、维护工作量等。
8. 绩效评估: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机械设备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保养制度维修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的合称,通常维护称为保养。
“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有效措施。
1 维护保养1.1 机械设备保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规程要求和机械零件的磨损规律、作业条件、使用维修水平等因素确定保养级别和保养周期。
1.2 机械设备保养内容主要是:清洁、紧固、调整、润滑和防腐,简称“十字作业”。
2 例行保养:属于正常使用管理工作,不占用机械设备的运转时间。
2.1 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或停机前后进行。
2.2 主要内容有:保持机械设备清洁、检查运转情况、检查安全装置、防止机械设备腐蚀,按技术要求添加润滑剂、紧固松动的螺栓,调整各部位不正常的行程和间隙等。
3 强制保养:按机种的一定周期分级停工进行的保养。
3.1 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按时间隔进行停机保养。
3.2 主要内容:按各机种的维护保养项目进行。
3.3 保养周期:根据各机种的磨损规律、作业条件、操作维修水平以及经济四个主要因素确定。
4 维护保养分级作业4.1 汽车吊、塔吊等大型机械应进行一至四级保养;4.2 一级保养和中小型机械的二级保养由机长带领机械操作人员在现场进行,必要时机修人员参加;4.3 三、四级保养应由机修工进行.5 特殊情况下的保养5.1 试运转保养是新机械设备或大修后的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初期进行的一种磨合性保养。
内容是加强检查了解机械设备的磨合情况,也叫走合期保养。
5.2 换季保养是每年入夏入冬前进行的一种适应性换油保养,一般在五月初和十月下旬进行。
5.3 停用保养是机械设备暂时停用,但不需要封存的一种整理、维护性保养。
作业内容以“十字作业”为重点,具体内容根据机形、机况、当地气候与实际需要制定。
机械设备日常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日常保养制度一、制度目的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工具,保养机械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稳定性,减少故障率,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二、保养内容1.定期保养:按照设备制造商的保养手册或相关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
包括设备的润滑、清洁、检查和调整等工作。
2.日常保养: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日常保养计划,并设定保养责任人。
日常保养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螺丝、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响、异常震动等,并及时进行处理。
3.特殊保养:对于一些特殊的机械设备,如高温设备、高压设备等,需要特殊的保养措施,必须制定相应的特殊保养计划,并由专人负责。
三、保养责任人2.保养人员:按照保养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日常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保养记录1.定期保养记录:每次定期保养完成后,保养人员应填写保养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2.日常保养记录:每次日常保养完成后,保养人员应填写保养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3.异常情况记录:如发生设备故障、异响、异常震动等情况,保养人员应立即记录,并及时汇报设备负责人。
五、保养工具和材料1.保养工具:保养人员应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种保养工具,如扳手、扳钳、润滑脂注射器等。
2.保养材料:保养人员应按照保养计划所需,准备好各种保养材料,如润滑脂、清洁剂、擦拭布等。
六、工作程序1.制定保养计划:设备负责人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生产需要,制定保养计划,并进行相应调整。
2.保养工作安排:设备负责人根据保养计划,安排保养人员进行保养工作,并确定保养时间。
3.保养工作实施:保养人员按照保养计划和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4.保养记录填写:保养人员在保养完成后,及时填写保养记录,并将记录交给设备负责人进行审批和归档。
七、制度执行和监督1.设备负责人负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工作,并对保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5篇)

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一、使用:(一)、使用前的检查: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的明显变形;2、架体各结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3、附墙件、缆风绳、地锚位置和安装情况;4、架体的安装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5、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6、卷扬机的位置是否合理牢固;7、电气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性;8、信号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清晰;9、钢丝绳及绳卡、滑轮组的固接情况;钢丝绳的磨损情况;10、提升机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情况;(二)、定期检查。
定期组织检查一次,由公司设备科、安全科和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参加,检查内容包括:1、金属结构有无开焊、锈蚀、永久变形;2、扣件、螺栓连接的紧固情况;3、提升机构磨损情况及钢丝绳的完好性;4、安全防护装置有无缺少或失灵;5、缆风绳、地锚、附墙架等有无松动;6、电气设备的接地或接零情况;7、断绳保护装置的灵敏度试验。
(三)、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由项目安全员在班前进行,在确认提升机正常时,方可投入作业。
检查内容包括:1、地锚与缆风绳的连接有无松动;2、空载提升吊篮做一次上下运动,验正是否正常,并同时碰撞限位器和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3、在额定荷载下,将吊篮提升至地面1-2m高度停机,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架体的稳定性;4、安全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的可靠性;5、吊篮运行通道内有无障碍物。
(四)、使用提升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物料在吊篮内应均匀分布,不得超出吊篮。
当长料在吊篮中立放时,应采取防滚落措施;散料应装箱或装笼。
严禁超载使用。
2、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和乘吊篮上下;3、闭合主电源或作业中突然断电,应将所有开关板回零位。
在重新恢复作业前,应在确认提升机动作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4、使用中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和滑轮工作情况。
如发现磨损严重,必须按规定及时更换;5、装设摇臂把杆的提升机,作业时,吊篮与摇臂把杆不得同时使用;6、作业后,将吊篮降至地面,各控制开关扳至零位,切断主电源,锁好箱门。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1一、责任分工1、使用后的机械设备交回时,由物资设备部维修车间检验员填写“机械设备入库验收单”,与使用方设备员共同签字认可,验证设备除正常磨损外,是否有总成及零配件,仪表、附件等缺损,以便分清责任。
2、从工地交回的机械设备,由维修车间负责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再次投入使用时运转正常。
3、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确定修理类别并填写《施工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其正常费用摊入项目成本。
由于违反设备维修保养规程,非正常使用而造成的机械设备损坏,其修理费用由使用方承担。
4、凡是已出库投入工地使用的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由操作工负责,经常性修理由使用单位的设备员及机修班负责。
5、维修后的设备出库时,由物资设备部与使用方共同签字认可,并填写《施工设备、机具器材需用表》,不合格设备不准出库使用。
6、设备出库后,日常保养及经常性修理等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遇有无力维修保养项目,可委托物资设备部维修车间修理,所发生的费用由使用单位负责。
二、修理类别及方法1、大修:机械设备的大修间隔只有一个参考依据,是否需要大修主要看其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大修技术条款来确定。
需大中修的要填写《施工设备大中修计划》报物资设备部审批。
A、机械设备需大修的技术条件如下:1)发动机a.动力性能显著下降(一般降低20%以上)b.有严重烧机油现象(机油消费量超过定额1倍以上)c.发动机走热后,气缸压力过低(达不到标准的60%)2)机械部分a.传动机构的主要零件达到极限磨损程度,使机械设备在运转达中有偏摆、异响或撞击抖动现象。
b.转向操纵机构磨损,间隙过大,操纵失灵。
c.变速箱齿轮轴磨损严重换档困难或经常跳档。
d.机架主体严重变形或开裂。
e.行走机构磨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
f.制动机械磨损严重,操作失灵,制动能力下降或失效,无法调整。
g.工作装置磨损严重,操作失灵,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量或者作业精度达不到要求。
上述各种情况,均已无法利用调整和小修的方法消除,继续使用将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只有解体大修,才能恢复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式起重机使用及维护保养及管理
制度
工程名称:齐齐哈尔万达广场
维护单位:深圳市海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日期: 2013年 06月08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一,定期保养的目的与要求。
1,公司机械设备定期保养实行单级保养与多级保养结合的机械,保养是为了保证机械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防止不应有的损坏。
2,公司机械设备定期保养要求达到的标准:
2.1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充分发挥其效能。
2.2 在合理使用条件下,不致因意外损坏而引起事故影响施工进度。
2.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燃、油、润料的正常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2.4延长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
3,定期保养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业内容主要是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作业范围、深度和周期,根据设备类型,运行条件,材料质量的差异不同,按作业周期长短分保养级别定期执行。
4,各级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严格按照机械设备各总成及零部件的磨损规律、故障曲线,结合使用条件、环境,并参照原厂说明书规定制度。
5,贯彻定期保养制度,应采取以下技术组织措施。
5.1严格遵守机械管理责任制,机械操作责任制。
5.2严格遵守公司不同机理的保养规程。
5.3配备操作人员随机工具,保养工具,确保油料及备品备件的供应。
5.4加强并配备相应的保养机构,培训、配备一定的保养力量,加强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保养作业的技术水平。
5.5认真处理保养与生产的关系,在安排生成时,要保证机械设备保养所需的时间;保养执行人在进行保养作业时,要尽量利用班前、班后,少占生产时间,要减少对工程施工或生产的影响。
二,定期保养的分级和内容
1,定期保养包括每班保养和按规定的周期分级进行。
大型内燃机械实行多级保养制,结构简单或电动中小型机械实行一级、二级保养制。
2,每班保养(例行保养)
2.1例保工作在操作人员每天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进行,按例保的项目,要求进行检查,重点时检查清洁、润滑、安全,使达到设备整洁,预防故障和事故。
2.2例保工作的检查由使用单位机管员负责进行。
2.3例保范围按公司分机种维修保养规定执行。
3,一、二级保养
3.1 一级保养以紧固、调整为中心,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按润滑周期图表加注润滑脂,加添润滑油,清洗滤清器或更换滤芯等。
3.2二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进行,维修人员辅导、辅助,按计划对机械进行局部与重点部位拆卸、检查;电器部分的保养工作由电工负责进行。
主要内容使检查电器元件、仪表反映灵敏性。
4,三级保养
4.1三级保养以消除隐患为目的。
作业内容除执行一、二级保养作业项目外,可对部分总成进行解体检查,对调正后不符合性能的零部件,可酌情更换,并对机身进行除锈、补片整容作业,但作业范围不宜任意扩大,以免形成变
相修理。
4.2三级保养由使用项目机管员编制计划,由各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原则上可由单位机修班进行,亦可委托公司材料设备科进行。
5,各级保养均有其系统、完整性,必须按照保养规程规定的周期和作业项目,深度按期进行,不应偏底,禁止强调高级保养,忽视低级保养。
6,其他保养
6.1停放保养:机械设备使用一个月以上,使用前应进行相应一级作业内容的保养、检查。
6.2走合期保养:新机械或经大修的机械,按照走合期规定执行,由操作人员进行,大型内燃机械修理人员配合。
6.3换季保养:机械设备在进入冬、夏季之前进行季节性保养,主要内容应包括更换适合季节的润滑油,采取防寒降温措施,这项保养应尽可能结合定期保养进行。
三,保养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1,保养计划是组织机械设备近日保养的依据,各单位在安排生产计划及设备使用计划同时,必须安排保养计划,作为生产作业计划的组成部分,各项目机管员抓好保养计划的按期执行。
2,在机械到达保养周期时,要及时通知操作工或机修班组进行保养,如因生产任务原因必须延期执行时,须经公司材料设备科同意。
3,保养任务完成后,执行人应认真填写保养记录,并将资料存档。
四,保养机构与保养组织
1,组织机械保养人员应面向现场,服务到现场,尽量利用施工间隙和非生产时间;在组织临时故障抢修时,必须全力以赴,努力缩短停休期,确保设备完好、利用率。
2,当机械设备由分管人员保修时,操作工应随同参加保修作业,这样既可提高操作人员维修技能,又能对维修质量了解。
3,公司、办事处两级保养机械要严格质量检验制度,遵守工艺规程,做到质量好、建设快、成本低。
4,各单位要创造条件,实行保修服务到现场,组织流动修理组,进行现场保养和小修。
五,保养质量检验要求
1,清洗:保养前应将机械清洗干净。
总成解体检查时,应清洗拆下的零部件,铲除积炭、结胶、锈斑,保证油、水和通气管道畅通。
2,润滑:按照润滑图表和规定牌号的润滑脂、润滑油,对缺少的油沮、油杯和通气塞配齐,并更换润滑油或按规定补充。
3,紧固:保养前,应将各部紧固件等按顺序拧紧,如有短缺应配齐。
4,调整:各部间隙应按规定数据进行调整,压力、直空度自由行程等技术性能数据亦应通过测试、调整,使其性能符合要求。
5,保养作业不得漏项、漏保,也不得任意扩大保养范围,发现超范围项目,另行收费。
6,为保证保养质量,各单位应明确职责。
6.1公司材料设备科经常对保修质量进行全面督促检查,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经常总结保养经验,积累资料。
6.2使用单位负责对设备进保前鉴定和保养后检验作出记录。
同时,保证的油、材料的供应。
6.3保修机构要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保修任务,保证生产需要。
6.4各单位要加强对保修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强化质量意识,保修人员对质量全面负责,按质量管理办法进行自检。
6.5各级保养任务完成后,全部保养资料(包括保养级别,附加修理项目,主要零部件更换记录)由使用单位机管员审查,存入设备档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