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2做一位小科学家》(2)-附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科学是……》教学目标: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

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

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附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附教案)

三部分,头上长着触角 、复眼 口和器
;胸上
长着三对足
;腹部上环节和细小的毛


触角
口器
复眼
三对足
腹部
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06动物、植物、人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0月15日
目录
头脑风暴比赛:在3分钟的时间里说出兔子和萝
卜的不同之处。
• 外形不同、生活空间不同····· • 兔子会运动,萝卜不会运动
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02做一位小科学家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0月15日
目录
科学是什么? 科学一般来说是怎样研究问题的?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 据——得出结论
我们探究让纸鹦鹉保持平衡的秘密 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
程有什么相似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有些甚至到现在都没 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兔子和萝卜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它们都能长大,都需要水、阳 光、空气、都要呼吸、繁殖后 代、需要食物······
汇集兔子、萝卜的异、同点 用图表示出来
兔子
能运动,所需食 物外部供给 ......
萝卜
都能长大,需要水、
阳光、空气,需要 呼吸,能繁殖,会
不能运动,生
死亡、对外界的刺 活在土壤里,
激作出反应...... ......
四、阅读《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琴纳是个什么样的人? 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
2、开始他有什么发现?后来又做了些什么 事情?
五、同学们认识下面这些科学家吗?
琴纳
霍金
爱因斯坦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课后作业
1.观察周围的生活,看一看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观察生活中压缩空气运用的例子。
板 书
设 计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1、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可以被压缩
运用广泛
课 题
2、空气有质量吗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用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有质量的。
2.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回形针等物体和皮球里空气的质量,来证明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
2.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升是多少吗?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一升的概念:小瓶矿泉水,一瓶为500毫升,两瓶就是一升;我们平常喝的盒装牛奶,一盒为220毫升,4盒多一点,就是一升。
大家又知道1.29克是什么概念吗?
一般来讲,一枚一元硬币大约为6克,三枚回形针大约就是1.29克。
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放了,因为粉笔盒已经被放满了,没有地方再放粉笔了。
2.教师再出示一杯满满的水,问学生:还能往水杯里倒水吗?
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因为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再倒就漫出来了。
教师引导:同学们,粉笔盒满了,就不能再放粉笔了,水杯里的水满了,就不能再加水了。粉笔盒和水杯都是有一定的空间的,而粉笔盒和水都是占据空间的,当这个空间被占满了,就不能再往里面放东西了。
3.水和粉笔,都是占据空间的,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周围的空气占据空间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
板书:1、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教师引导:我们想要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就先动手做几个小实验。
1.实验一:水会漏下去吗?
出示实验操作图和实验步骤,学生看一看,读一读,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2字词梳理及运用(讲义+试题)二升三年级语文(含答案)部编版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02字词梳理及运用(讲义+试题)二升三年级语文(含答案)部编版

【暑假衔接】专题02 字词梳理及运用在小学三年级,要学习的新汉字相对二年级要少一些,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要培养自己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对字词的掌握我们要做到以下四点:1.掌握汉字的常用笔画。

笔画就是构成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条,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8种:横、竖、撇、捺、折、点、提、钩,经过变化后大致又共有24种笔画:横(一)竖(丨)撇(丿)捺()提()撇点(ㄑ)竖提()竖钩(し)竖弯钩(乚)斜钩()横钩(乛)横折弯钩()横撇弯钩()等……2.汉字笔顺规则。

汉字的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有一定的顺序。

这种笔画的书写顺序叫做笔顺。

写字不依照笔顺,就会感到不方便,不自然。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还有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等。

笔顺是在人们长期写字实践中形成的。

掌握了字的笔顺,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容易写得清楚整齐,也容易写得快。

3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

(1)要记住学过的多音字的几种读音,并会根据不同读音组词。

(2)对于学过的同音字,要能够辨析它们的意义及使用的范围。

(3)形近字是指字形相近的字,主要有四种类型:①笔画的长短不同;②笔画的多少不同;③部首偏旁不同;④个别部件不同。

(4)多义字是指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汉字。

多义字必须放在具体的句子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才能最恰当。

4.掌握所学的词语。

了解词语的构成,能正确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

能借助词典以及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会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一定的标准给词语归类。

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三年级对字词的读音音、字形、字词的意义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一、引言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中,学生将通过实践、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包括观察和感知、物体与材料、生活中的力、生物和生物元素等几个方面。

二、观察和感知1. 观察和感知的意义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观察和感知。

通过观察和感知,我们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提出问题,并进一步进行实验和研究。

2. 观察和感知的方法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会使用各种科学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进行观察和感知实验,了解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三、物体与材料1. 物体的性质学生将学习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性质,了解不同物体的特点,并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归纳总结物体的一般性质。

2. 材料与用途学生将学习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了解金属、塑料、纸、布等常见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培养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四、生活中的力1. 力的概念学生将学习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力的种类,如推力、拉力、重力等,了解力对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影响。

2. 力的测量学生将学习力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力的测量实验,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增强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五、生物和生物元素1. 生物的特点和分类学生将学习生物的基本特点,包括生长、发育、自我繁殖等,并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分类方式,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互动关系。

2. 种子的成长学生将学习种子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培养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理解。

六、结语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了解物体与材料、生活中的力,以及生物和生物元素等内容。

通过实践与思考,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成为探索自然的小科学家。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6动物、植物、人》(3)-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6动物、植物、人》(3)-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动物植物人教学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动物植物人第 1 课时教材分析这一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把植物、动物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里面暗含着让学生找出生命的共同特征,本科教学内容有两个层次:一是找出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以兔子和萝卜为例进行比较,引出动植物生长的共同需求: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了解动植物之间虽然在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有许多不同,但有时生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相互依存。

二是找出植物、动物、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一环节实际是本单元的总结。

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让学生知道人类也是生物,也具有作为生物的生命特征和需求;最后用集合图的形式表达出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人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

2.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

科学探究: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2.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有关黑猩猩和其它类人猿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师: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今天,我们来研究动物与植物相互之间的关系。

2.揭题。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自主学习:1.找出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师讲说一个关于兔子与萝卜的故事。

(2)请小朋友帮助小兔子找找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3)再看看P22的图,说说萝卜和兔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4)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讨论的情况。

(5)全班交流: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要求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A.不同之处:a .植物一般固定在一个地方,而动物一般能到处活动。

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图文

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图文

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图文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1.画一位我知道的科学家。

学生可以找画册,如果图方便,也可以在语文书上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当我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此题不要让学生答案统一,可以随便让学生写。

科学家进行的农业研究、航天探索、试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机器人,纳米技术,等等2.做一名小科学家我发现能使各种物品“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品会站起来。

(可以提到重心,答案不要完全统一。

)单元测试题:你喜欢或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名字:我喜欢或者知道的科学家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等等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此处让学生自己去写,不要统一答案。

(探索太空,未知星球,未知生命,新型能源、医疗领域等)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我寻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的名称及发现的地点。

(此题动物植物皆可,但不要统一,学生在校园里肯定能发现很多生命,各种小虫子,蜻蜓,青蛙,小草,杨树,梧桐,竹子,广玉兰,小鸟等等)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小组讨论意见。

共同特征:它们需要养料;它们都能长大;它们都会死亡;它们都能繁殖后代;它们都要呼吸;它们对刺激有都反应认为最重要的打对号(这个让学生自己选,并写出自己的理由)2022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答案解析2.校园里的植物观察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

外形特征(大小,形状比较)高矮(很高,很矮,比较高,比较矮等)叶子(颜色不一样可以比较颜色,大小不一样比较大小,形状不一样,比较形状,互生、对生、轮生落叶或不落叶)花(颜色、大小开放时间等)生长环境:(可以写清具体位置或其它环境即可)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需要营养、对刺激有反应。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单元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肯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汲取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聚: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天空中的云〕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觉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枯燥,水蒸发越快;③外表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

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二、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肯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当加热到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时就是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水沸腾时温度为 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设定的。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酒精灯的使用:②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⑥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⑦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马上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一、物质与能量
1. 物质的性质
-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体积。

-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状态的改变与温度有关系。

- 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等是物质的性质。

2. 物质的分类
- 物质可以分为自然界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

- 自然界的物质又可分为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3.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 物质和能量是宇宙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

- 物质可以储存和释放能量。

二、生物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呼吸、运动、繁殖和生长发育。

- 生物要依靠食物来生存。

2. 动物
- 动物是具有感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生物。

-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3. 植物
- 植物是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生物。

- 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类。

三、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
1. 水的性质
- 水是常见的液体,具有透明、无色、可溶性等性质。

- 水有三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

2. 空气的性质
- 空气是气体的一种,无色、无味、无形。

- 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成分,对生物生存非常重要。

3. 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以上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练习二(2)》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练习二(2)》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练习二(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练习二(2)》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如忘记进位、错位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进位和错位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准备:学生练习册、计算器、学习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34乘25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如34乘25,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点,思考计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做一名小科学家》设计人单位及姓名:许拥斌肥城师范附小学校:班级:姓名:一、学习指南学习达成目标1、通过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习方法建议课前动手制作多种卡纸模型,比如鹦鹉,龙虾,小丑等,为课中的实验做好准备。

学习过程预告课前自主学习:一、认真读完《学习任务单》。

二、仔细阅读课本7-8页。

三、观看微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

四、完成自测题。

课堂合作学习: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三、进阶深学,活动体验四、交流讨论,拓展延伸五、梳理困惑,畅谈收获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二、学习任务课前自主学习:一、认真读清《学习任务单》中的全部内容和学习流程。

二、仔细阅读课本7-8页,完成7页中的问题,学习制作纸鹦鹉,观看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尝试让纸鹦鹉站立的方法。

三、完成自测题。

1、纸鹦鹉为什么能够站立?课堂合作学习: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提问自测题的内容,同时小组内检查各自制作的多种物品。

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1、结合课前观看的微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及以上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试验并总结鹦鹉站立的秘密的原理。

①制作纸鹦鹉。

②填写活动记录三、进阶深学,活动体验1、更换多种物品再实验,观察是否能站立起来。

①组长带领组员再了解实验过程。

②准备好实验材料。

③组长协调,分工协作,完成制作。

④测试那种物品能站立起来,并记录下来。

我们小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四、交流讨论,拓展延伸请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让多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的方法,并推选出最好的设计作品,准备展示。

五、梳理困惑,畅谈收获1、梳理困惑2、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推送下一节的任务单和微视频。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导语】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的实践活动,它是通往预期⽬标的桥梁,也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果实累累的季节 教学⽬标: 1、根据物体特征进⾏简单分类 2、对植物的果实进⾏分类 3、了解蟋蟀的⽣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 教学要点: 这⼀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

通过学⽣全⾯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准备果实,⽑⼱或餐⼱纸。

教师准备⼩⼑,盘⼦。

教学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 先评⽐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组内评⽐,每个⼩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点评,并在“⼩科学家成果展⽰栏”⾥展⽰⼀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各异的叶⼦。

除了叶⼦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 2.果实展⽰会 ⼤家拿出⾃⼰带来的果实,开⼀个展⽰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

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样吗? (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样吗? 学⽣⼩组内进⾏观察。

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

把观察到的问题存⼊“问题银⾏”。

3.趣味活动——找“星星” 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从不同的⽅向⽤⼩⼑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 注意事项: (1)使⽤⼩⼑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更不能伤害到他⼈; (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纸等要及时清理; (3)⼩⼑、盘⼦、⽑⼱要及时清洗⼲净。

4.分类:找果实 ●把⽔果分⼀类,蔬菜分⼀类; ●把桔⼦分⼀类,苹果分⼀类; ●根据能否⽣吃进⾏分类; ●按照果实的颜⾊分类; 科学⾃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

观察⽔⽣植物 【学习⽬标】 科学概念: 1.⽔葫芦叶柄部位膨⼤的海绵体充满空⽓是浮在⽔⾯上的原因。

2.⽔⽣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长需要⽔分、阳光和空⽓。

流程与⽅法: 1.⽤简图画出⽔⽣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式。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8观察水》(2)-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8观察水》(2)-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观察水一、教学目标:知道认识物体可用看、闻、尝、摸等方法。

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让学生知道,不了解的液体,不要轻易摸,也不要轻易尝。

二、教学重点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不的各种性质。

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越洗越脏?(水)学生猜测,教师引导。

出示四个装满液体的杯子,分别装有牛奶、醋、糖水和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水?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本组方法。

小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先用眼睛看,再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烦恼伤害。

(二)观察水,描述水观察实验:仔细观察桌上这杯水是什么样的,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和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强调看哪一组选用的方法最多,对水的描述最详细。

师生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三)认识液体的特征观察实验:用一个有洞的塑料口袋装水,水从破口处流出。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水在流动)实验:让塑料袋里的水流进容器中,再把容器中的水分别倒入其他形状的容器中。

提问:水可以变成哪些形状?水有固定的形状吗?讲解: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水就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四)填写练习册,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水,把自己发现的水的神奇之处记下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单元知识点1.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 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 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3)-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3)-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第二课时教学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第2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3.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

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事先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常见的动物植物图片各两张。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寻找了有生命的物体,你们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2.学生汇报,教师将学生汇报的情况记录在黑板上并及时引导。

二、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谈话:同学们真的很棒,发现了这么多,但是,你们怎么就说他们都是有生命的呢?有什么理由呢?2.学生分组讨论,做好记录。

3.谈话:都想到了些什么理由呢?我们来说一说。

学生的获取是丰富的,让学生充分地讲,在汇报中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到劳动收获的喜悦。

教师引导的重点是把内容进行扩展,把认识进行延伸,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会有好处。

探究是在问题的驱动下走向深入的,适时的抛出问题,能让学生不断地增添动力,增强探究的欲望。

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4.小组汇报.交流,适时评析.反问。

(师生共同归纳到生命物体具有的几点特征:能够生长.能够繁殖后代.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等)三、小结全课1.谈话: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有生命的物体有一些共同之处,因为有这些共同的特征,有这些共同的需要,我们说他们是有生命的。

你又知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2.学生回答,列举.判断: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山涧中的流水;机器人;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3.谈话: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通常把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把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2《空气有质量吗》(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2023秋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1-2《空气有质量吗》(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实验分析:
在平衡棍两端分别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平衡棍保持平衡,说明两个充气的气球质量相等。将其中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平衡棍失去平衡,向充气气球的一端倾斜,说明充气的气球比没有充气的气球质量大。
实验结论:
因为空气有质量,但是很轻。所以平衡的细长棍会不平衡。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4)把气针插入皮球的气孔中,挤压皮球,把里面的空气尽量排净,重复试验几次。
实验现象:充气前的皮球比充气后的皮球质量小。
实验分析:
第一次电子天平称量的数值是皮球自身的质量。
第二次电子天平称量的数值是皮球自身的质量和它里面空气的质量的和,所以第一次称量的数值要比第二次小。
实验结论: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说明空气有质量。
学生交流。
拿出2瓶500ml水、2个带盖500ml空瓶。
解说:阅读材料中提到“1升”,1升是多大的空间呢?就是2个500ml矿泉水瓶子内的空间,2瓶空气空气有多重呢?材料盒里每人取3枚回形针,掂一掂,1升空气的重量就和3枚回形针的重量差不多。
学生感知3枚回形针(1升空气)的重量。
拿出2瓶水,要求:再掂一掂1升水的重量。
科学观念
1.空气的基本性质有:无色、透明、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
2.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科学思维
通过交流、分析、概括等,总结出空气是有质量的,在实验过程中收集证据,培养学生根据证据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
1.运用实验的方法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
2.能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对象,详细的记录,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
增强探究空气奥秘的兴趣,乐于参加探究活动。养成有计划严谨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愿意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让同学们更好的信息数学,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7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40个课时)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40个课时)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40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一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内容涵盖了自然、生命、物质、能量、技术等多个方面。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2-4个课时,总共40个课时。

二. 学情分析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对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在科学实验和探究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科学家精神,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实验操作、探究方法等。

2.教学难点: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

2.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显微镜、放大镜、实验仪器、植物标本等。

3.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趣味科学实验、科学故事、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9神奇的水》-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9神奇的水》-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神奇的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

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教学准备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

三、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1.讲科学家的故事:(1)同学们相互讲;(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2)学生相互交流;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分组研究;(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

科学就是这样的。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1)学生观察研究;(2)师生讲座后得出: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

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单元知识点1.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 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 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5.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 按一下“ 归零” 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

(3) 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6. 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 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

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

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 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 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9. 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 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 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 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单元知识点1. 可以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来研究。

在挖土的时候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水边。

2.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 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等。

4. 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

5. 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6. 三种土中,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芝麻、花生等。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等。

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等。

7. 土壤按从上到下分成三层: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

8. 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

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3. 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形成腐殖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吃和排泄食物,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 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10. 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11.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柄息地。

土壤与人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息息相关。

12.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上千万年的时间。

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知识点1.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 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它们和原来一样都还是固体。

3. 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粉末状,但还是固体。

4. 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5. 我们可以用量简测量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比较两种液体的质量。

6.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7. 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8. 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

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

9. 用水平仪可以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

10. 生活中有许多情况需要把不同的固体混合在一起,如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等。

11. 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颗粒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体积会发生改变。

12. 生活中需要分离混合物的例子:将建筑垃圾中的铁分离,将大米和稻壳分离等。

13. 把沙子和盐分别放入冷水中,发现沙子会沉入杯底,盐慢慢溶解在水中。

14. 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15. 在测量100 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时,每次要加相同质量的盐;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次加盐;当盐溶解得很慢时,一点一点地加;当盐无法再溶解时,停止加盐,计算这杯水溶解盐的克数。

16. 沉在杯底不能溶解的盐,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使盐继续溶解。

17. 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18.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解物。

19. 自来水厂的水出厂前需要进行多次过滤。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单元知识点1. 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城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

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2. 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往模拟地形“ 降水” 可以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3. 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4. 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 。

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5. 中国有400 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

如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等。

6. 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发苦发咸所以不能直接饮用。

7. 用滴管取1 毫升海水滴入金属勺中,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干后勺中的物质就是盐。

8.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2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 。

9. 海洋里生活着20 余万种生物,其中90% 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

10. 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11.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为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人们想到了各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12. 农田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

循环用水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

新型抽水马桶能产生耗水量少、旋转快的强劲水流。

13. 家庭中的节水措施有:刷牙时关水龙头、预备收集废水的大桶等。

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单元知识点1. 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

3. 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

咽候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4. 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

5. 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6. 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7. 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

8. 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用不完。

9. 运动前呼吸比较平缓,运动后呼吸会加快。

10.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 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 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 毫升以上。

11.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12. 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气;经常用淡盐水漱口;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等。

13. 各消化器官的作用: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传送食物至胃;肝脏,产生胆汁;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胆囊,储存胆汁;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14. 消化道是通过端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15.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