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7.11•【字号】郑政[2002]14号•【施行日期】2002.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意见的通知(郑政〔2002〕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市政府同意《郑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二年七月十一日郑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意见(郑州市工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二○○二年六月)一、郑州市工业经济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九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全市工业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发展,使工业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工业经济结构现状2001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344.7亿元,较上年增长9.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0.1亿元,较上年增长9.9%;工业产品销售率完成97%;实现利税68.8亿元,较上年增长5.2%;实现利润26.7亿元,较上年增长0.2%;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4.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的亏损额7.6亿元,同比上升32.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4.9亿元,同比上升51.6%。

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1.9%。

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汽车、铝工业、食品3大产业已初具规模。

2001年3大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7.6%。

2001年轻工业与重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7.6:72.4(规模以上口径);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2001年高出8.1个百分点。

产品结构优胜劣汰,优势产品快速成长。

初步形成了一批在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市场形象、实现利税等方面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品牌。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郑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郑州市概况 (2)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5)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7)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一、战略定位 (11)二、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11)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4)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5)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1)一、明确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方向 (21)二、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2)三、加强县(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25)第六章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27)一、严格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27)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28)三、合理利用和保护其他农用地 (29)第七章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31)二、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 (32)三、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 (33)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5)一、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35)二、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 (35)三、中心城区布局安排 (35)四、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外土地利用控制 (38)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保护 (39)一、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9)二、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 (40)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42)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2)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4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 (48)二、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48)三、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49)四、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49)附表 (51)附图 (60)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郑州市实际,郑州市人民政府编制了《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

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一、规划概况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

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

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08.03.07•【字号】郑开管办[2008]7号•【施行日期】2008.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郑开管办[2008]7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跨越式发展领导小组和省市大项目办的安排,2008年分解给我区跨越式发展目标共32个项目,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共17个。

经管委会领导研究,现将项目任务分解如下,请抓紧组织安排,将细化分解方案于3月15日前报目标考核督查办公室,并请各责任部门和单位于每月5日前报上月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考核督查办公室将以此作为日常督查及年终考核的依据,在内网上公布目标进展情况。

联系人:李桦,联系电话:67981105。

二〇〇八年三月七日附件2:高新技术开发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进度目标涉及到郑州高新区的项目共计17项,其中直管项目6项,过境项目11项。

一、郑州高新区直管项目:(总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局)1.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年产200吨冷轧精密带钢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200万吨冷轧精密带钢,总投资170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0000万元,10月底前开工。

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2.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线IPTV系统及终端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线IPTV系统及终端,总投资10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000万元,年底形象进度为开始进行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完成基于AVS标准的机顶盒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完成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完成基于H.264标准的机顶盒成果转化;达到年产70万线的产能。

责任部门:中部软件园3.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斗高精度时频应用系统项目,建设规模为北斗二代卫星接收机、运控系统授时测试终端等产品的研制,总投资8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1000万元,年底形象进度为完成北斗/GPS综合时钟源的系统测试及产品化设计;完成BD-2卫星接收机研发;完成CDMA基站北斗时钟研发,并进行产业化建设。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10•【字号】郑政办〔2023〕38号•【施行日期】2023.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3〕38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0月10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推进郑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使郑州成为富有活力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打造100家市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10个市级以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产教融合教育集团(联盟)、15个校企合作示范性产业学院、30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50个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50个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项目,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达60%以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专利导航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专利导航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专利导航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3.24•【字号】郑政文〔2015〕68号•【施行日期】2015.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专利导航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郑政文〔2015〕68号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专利导航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14—2018年)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5年3月24日专利导航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14—2018年)一、形势与需求(一)加快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引入专利导航新机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着眼提质增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升级版。

发达经济体的创新发展实践证明,作为市场化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制度,专利制度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提升产业创新层次,促进创新要素流动,提高产业创新效率,对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分重要,不可或缺。

专利制度的运行原则是以专利信息的公开换取专利权利的保护。

一方面,信息公开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发明创造成果的90%至95%公开在专利文献中,利用专利信息可以缩短约60%的研发时间和节省40%的研发费用。

另一方面,专利权利保护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持续的驱动力保障。

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机制是有效运用专利制度两大功能,以产业的视角,对专利包含的技术、法律和市场等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把握产业链中关键领域的核心专利分布,明晰产业发展方向、格局定位和升级路径,引导企业进行专利布局、储备和运营,实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 〔2017〕31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 〔2017〕31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2017〕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扶持建筑业骨干企业发展的意见》(豫建建〔2014〕64号)精神,推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为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经市人民政府研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市场培育以及资金激励等手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我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建筑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建筑业产值增速保持10%以上,建筑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

建筑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达到15家,年产值超百亿建筑企业达到10家,超十亿建筑企业达到100家,培育出一批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建筑企业。

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装配式建筑、BIM 技术应用等建设方式全面推广,建筑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建设成中部地区建筑强市。

三、主要任务(一)强化政府引导,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1.规划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08.06.01•【字号】郑开管[2008]51号•【施行日期】2008.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郑开管[2008]51号)各局、办,石佛、沟赵办事处,各有关单位:《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已经党政联席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六月一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郑政文〔2007〕17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征收范围和标准第一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下简称城市配套费)是指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为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所收取的费用。

第二条凡在高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含临时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本办法缴纳城市配套费。

具体包括:(一)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项目,按建筑面积征收。

(二)享受减免城市配套费优惠政策的建设项目若发生用途改变,按改变用途后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征收。

(三)经行政执法部门处罚后予以保留的违章建设项目,应当按规定补缴城市配套费。

第三条根据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情况的实际差别,按区域分为两种征收标准:高新区建成区(即东区)范围内按市定标准每平方米170元收取;西四环以西区域(即西区)供热能力和燃气配套目前不具备条件,暂按每平方米85元标准收取。

待今后供热和燃气具备配套条件时,再按规定收取该两项配套费用。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22•【字号】郑政办〔2024〕17号•【施行日期】2024.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郑政办〔2024〕17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落实《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及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0部门《关于落实〈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豫建科〔2022〕164号),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我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范绿色建筑活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乡生态宜居水平,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范围全市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继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

其中下列建筑应当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1.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应当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等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2.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等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鼓励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等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3.鼓励超高层建筑、超限高层建筑、纪念性建筑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

二、重点任务(一)加强绿色建筑规划管理1.编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资源规划、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配合,共同编制本行政区域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按程序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与相关规划做好衔接。

2.规范相关审批内容。

一是在项目立项、投资审核过程中,发展改革部门重点审查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或申请报告中是否明确绿色建筑等级要求;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财政部门将绿色建筑费用计入项目投资。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规划管理,打造特色工业区,实现产城融合,集约利用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5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工业类项目详细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

三、工业用地分类工业用地分类包括普通工业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仓储物流用地1、普通工业用地普通工业用地根据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污染干扰的程度不同,分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

经开区工业用地规划原则上以一类、二类工业用地为主,控制三类工业用地,京珠高速以西地区不设三类工业用地。

2、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企业用地,标准化厂房用地是指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主要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用地。

创新型产业用地原则上不得分割转让。

3、仓储物流用地工业仓储用地范围内严禁建造成套住宅、宾馆、专家楼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四、工业项目选址1、工业用地规划应相对集中成片,与居住用地相邻尽量布置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2、项目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应与居住、医院、学校等生活性用地保持防护距离,防护距离根据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五、规划指标控制1、普通工业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0,不得高于2.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40%,绿地率不得超过20%;2、创新型产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6,不得高于3.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60%,绿地率不得超过20%;3、仓储物流用地容积率一般不得低于1.6,不得高于2.0,建筑密度一般不得低于60%,绿地率不得超过20%;4、工业、仓储用地所需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宜超过项目总用地面积的5%;5、建筑高度:生产性建筑不得高于40米,生活性建筑不得高于80米;6、特殊项目需要突破有关指标限制可结合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要求进行论证,论证可行的,经批准后执行。

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郑州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2.25•【字号】郑办〔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各区县(市)党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企业和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2月25日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申报条件第三章组织实施第四章支持措施第五章组织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郑发〔2020〕14号),广泛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团队,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人才支撑,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创新创业团队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国内外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能够引领我市相关产业发展,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郑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团队。

第三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应创新路径清晰、创业成果显著、预期效益明显。

围绕我市现代产业发展和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数字经济产业领域,优先支持重点产业配套项目、产业化成熟项目、本土企业合作项目、投资机构进资项目。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四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分为三个类别:高端创业团队项目、创业领军团队项目、创新领军团队项目。

第五条高端创业团队项目申报条件:(一)团队带头人应达到河南省或郑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标准的A类或B 类,能够全程指导项目实施。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14•【字号】郑政办〔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郑政办〔2024〕12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3月14日郑州市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农计财发〔2023〕6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指导意见》(农计财发〔2023〕10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设施农业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3〕541号)等有关部署,加快郑州市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菜篮子”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优化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升级改造老旧设施为重点,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三大工程,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菜篮子”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郑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郑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郑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需求不断增长,传统建材产业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对环保、节能、高性能等方面的需求。

为应对这一挑战,新型建材产业应运而生,并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

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郑州具有明显的地理、交通、市场和产业优势,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目标3.绿色发展:新型建材产业能源消耗降低20%,污染物排放减少30%,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1.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新型建材产业结构,发展高性能、环保、智能型建材产品,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2.强化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

3.提升质量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打造国际知名的新型建材品牌。

4.拓展市场空间:加强国内外市场调研,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郑州新型建材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5.促进绿色发展:强化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6.加强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四、政策措施2.资金扶持:加大对新型建材产业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税收优惠:对新型建材产业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发展动力。

4.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产业人才素质,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新型建材产业的认知度,推广新型建材产品应用。

五、组织实施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郑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产业发展。

2.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方案,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3.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督促检查。

郑州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发展。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1•【字号】郑政〔2023〕18号•【施行日期】2023.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郑政〔2023〕18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郑州市人民政府2023年8月21日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是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的必经之路,是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应对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竞争战略,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是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

城市国际化和对外开放总体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现代高端产业带动力不足、核心创新能力不强、城市国际化宜居程度不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一、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特征、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内涵,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以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开放体系为保障,走好“枢纽+开放”的道路,着力打造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对外开放高地和参与国际合作高地。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人才汇集为主要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形成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

目录第一章总则.......................................................................................................................1-11.1规划背景..............................................................................................................1-11.2编制依据..............................................................................................................1-21.3评价思路..............................................................................................................1-61.4评价对象和评价年限..........................................................................................1-61.5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1-71.6评价因子筛选......................................................................................................1-81.7评价标准..............................................................................................................1-91.8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1-151.9评价方法与评价重点........................................................................................1-181.10工作程序..........................................................................................................1-20第二章规划概述及协调性分析.........................................................................................2-12.1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发展规划调整方案情况说明............................................2-12.2《郑州新材料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修编)(2019~2035年)》概述.........2-22.3本次规划与集聚区原规划对比分析................................................................2-292.4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342.5与相关政策及管理要求的协调性分析............................................................2-68第三章回顾性评价及园区开发现状...............................................................................3-13.1园区原规划实施情况回顾..................................................................................3-13.2原规划方案实施情况........................................................................................3-103.3原规划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363.4园区建设取得成果及完善内容........................................................................3-39第四章规划区域环境调查及现状质量评价...................................................................4-14.1规划区域环境调查..............................................................................................4-1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0第五章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15.1环境影响识别........................................................................................................5-15.2制约因素分析........................................................................................................5-45.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5-6第六章资源承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6-16.1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6-16.2水资源承载力分析..............................................................................................6-26.3能源承载力分析..................................................................................................6-76.4水环境容量分析..................................................................................................6-76.5大气环境容量分析............................................................................................6-116.6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结论........................................................................6-15第七章规划区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及评价...............................................................7-17.1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7-27.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217.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337.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357.5固体废物处置方式与影响分析........................................................................7-447.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7-477.7环境风险分析....................................................................................................7-49第八章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及优化调整建议...................................................................8-18.1规划选址环境合理性分析..................................................................................8-18.2规划定位合理性分析..........................................................................................8-68.3规划规模合理性分析........................................................................................8-118.4规划布局合理性分析........................................................................................8-148.5规划基础设施合理性分析................................................................................8-208.6规划实施的环境效益分析................................................................................8-248.7规划调整建议汇总............................................................................................8-25第九章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及三线一单...................................................................9-19.1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9-19.2环境指标可达性分析........................................................................................9-179.3三线一单............................................................................................................9-269.4拟入区项目环评简化建议................................................................................9-36第十章环境管理与跟踪评价.........................................................................................10-110.1园区环境管理..................................................................................................10-110.2环境监测..........................................................................................................10-610.3跟踪评价........................................................................................................10-10第十一章公众参与及社会影响.....................................................................................11-1第十二章评价结论.........................................................................................................12-112.1规划概述及协调性分析..................................................................................12-112.2区域环境质量状况..........................................................................................12=212.3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分析..................................................................................12-412.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512.5规划合理性分析..............................................................................................12-612.6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12-1012.7公众参与........................................................................................................12-1112.8环境管理与跟踪评价....................................................................................12-11第一章总则1.1规划背景《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5-2025)于2016年3月7日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以郑政办函[2016]1号文予以批复。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2.27•【字号】郑政[2007]32号•【施行日期】2007.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郑政〔2007〕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市城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郑州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郑州跨越式发展主题,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强化创新主体,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水平和效益,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使城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实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到2010年,使城区成为我市重要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自主创新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在中西部城市前列。

1.力争实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1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3%以上;力争实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递增30%以上,占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左右。

2.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

3.年专利申请量突破4000件。

4.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达60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0亿元企业5家,超百亿元企业力争达到3家。

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领域加大科技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力度,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构建加强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30•【字号】郑政[2011]95号•【施行日期】2011.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郑政〔2011〕9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现对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工作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要求招商引资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龙头项目落地带动配套企业跟进。

按照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省内外资源有整合力”的三力要求,重点引进郑州市四大战略支撑产业项目(汽车及装备制造、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和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国内外500强企业和央企项目、行业龙头企业项目。

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对一、点对点跟踪。

二、招商引资项目入驻程序在符合招商引资项目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项目对接、项目评审、项目谈判、合同签订、项目落实等程序,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一)项目对接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市政府各部门要积极开展招商活动,与意向投资方进行对接,介绍本区域投资环境、投资条件;听询对方意见;对投资方的投资能力、资信、投资规模、投资要求等情况进行了解。

通过承接地政府引领投资方进行实地考察,在符合该区域产业定位和城市规划、片区设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环境综合评价等条件下,进行项目选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29•【字号】郑政办[2010]46号•【施行日期】2010.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郑政办〔2010〕46号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郑文〔2009〕179号),设立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将市人民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行政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

(二)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

重点拟订和组织实施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提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统筹服务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三)统筹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发展,负责发展政策制定,指导规划编制实施,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四)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县(市、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18•【字号】郑政[2011]104号•【施行日期】2011.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郑政〔2011〕10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新材料产业是郑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为指导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特编制本规划,作为2011-2015年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

一、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一是新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迅猛发展。

近年来,新材料市场需求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二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借助其雄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纷纷抢占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

三是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联合发展态势明显。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跨越多个相关部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和规模在不断扩大。

四是发展驱动力由军事需求转变为经济需求,新能源开发、信息处理和应用、生态环境保护、卫生医疗保健等将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一是产业组织呈现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态势。

规模大、研发能力强、产业链完善的跨国公司通过战略联盟、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制定产业技术和市场标准等方式,在竞争中形成优势甚至垄断地位。

二是新材料产业整合重组趋势加剧,上下游产业进一步融合,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和互相包容的趋势。

三是高性能、低成本、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趋势明显。

项目建议书案例

项目建议书案例

项目建议书案例项目建议书案例项目建议书案例就在下面,欢迎大家阅读!项目建议书案例: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议书20XX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XX—20XX 年)》,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20XX年现代农业再次写入1号文,现代农业已成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华景项目咨询受客户委托,现场考察该观光园后出具项目建议书。

该观光园位于新乡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规划区域内土地平坦肥沃,多种农作物适合在这里生存。

大沙河、清河、百泉河等河流在这里汇聚,共渠、卫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表径流量较大,地貌优势比较明显。

但长期以来,分散的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脱节,农业效益偏低,鼓励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相关配套政策已比较完善。

规划区域内花卉、园艺林木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亩,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计划发展至一万亩,种植繁育面积已达800亩,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生态农业种植100多亩,优势明显。

该项目集种植养殖、生产生活、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购物、运动健身等于一体,以农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以高科技、高转化为特征,融现代工程设施体系、高新技术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于一体,为该区域具有先导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项目内容涉及有机蔬菜,水果、畜牧养殖、肉牛养殖、土鸡,野鸡养殖、药材种植、观光园发展及旅游等。

对此项目,华景项目咨询出具以下建议:此项目占地面积大、周期长,耗资大,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创造条件,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通过招商投资,能够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大力促进就业,促进河南的快速发展,望政府和相关部分对招商投资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

项目承建单位应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配备专人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抓好项目的考察、论证、申请立项、资金筹措、工作人员培训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稳定实施,如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新材料产业是郑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为指导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特编制本规划,作为2011—2015年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

一、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一是新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迅猛发展。

近年来,新材料市场需求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二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借助其雄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纷纷抢占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

三是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联合发展态势明显。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跨越多个相关部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和规模在不断扩大。

四是发展驱动力由军事需求转变为经济需求,新能源开发、信息处理和应用、生态环境保护、卫生医疗保健等将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一是产业组织呈现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态势。

规模大、研发能力强、产业链完善的跨国公司通过战略联盟、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制定产业技术和市场标准等方式,在竞争中形成优势甚至垄断地位。

二是新材料产业整合重组趋势加剧,上下游产业进一步融合,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和互相包容的趋势。

三是高性能、低成本、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趋势明显。

新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将使新材料产品实现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新材料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新材料产品标准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三)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一是新材料产业逐渐形成,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全国有近500家科研院所和大学、40多万人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近几年新材料产品的年均市场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部分新材料产品市场增长率超过20%。

二是科研投入不断增加,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材料领域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在15%—30%之间。

三是新材料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四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区域特色逐渐形成。

宁波、大连、洛阳、金昌、广州、宝鸡和连云港等7个城市建设了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多个省市建立了50多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了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一是下游行业继续带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三网融合、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等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是产品界定即将统一,产业发展有据可依。

新材料界定专家组对我国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界定,规范了对新材料产业的认识,为新材料产业统计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三是资本运作逐渐盛行,产业整合稳步推进。

新材料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增长。

二、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初步统计,郑州市涉足新材料企业有200多家,实现销售收入约300亿元,近几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主要特点:一是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聚。

如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基地、上街绿色新材料园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新密市和巩义市耐火材料企业集群等,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

二是新材料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超硬材料及制品、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产业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企业。

如华晶金刚石、富耐克超硬材料、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新亚复合超硬材料、四方达超硬材料、中铝河南分公司、豫联能源、登电集团、明泰铝业、登峰熔料、通达中原耐火材料、华威耐火材料公司等。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基础。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拥有5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多个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铝郑州研究院、郑州机械研究所等承担了大量新材料领域的科研、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

(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领域狭窄,企业规模偏小。

产品主要集中在超硬材料及制品、铝合金材料、耐火材料、微粉材料等领域,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龙头企业较少,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或与高校院所合作,自主研制的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是产业集聚度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除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外,新材料企业地域分布比较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带,大部分新材料企业以生产中间产品为主,后续精深加工不足。

三、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为契机,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方向,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深化产学研合作,追踪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建设,把郑州市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亚洲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多元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发展思路立足发展现状,瞄准前沿科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具有产业基础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等四大新材料产业领域,积极培育具有市场潜力的电子信息材料、汽车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三大新材料产业领域,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优势产品,创建一批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全方位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1.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成为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2.培育大企业目标到2015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2家,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企业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20家左右,形成一批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产业链完善的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聚区。

3.技术创新目标力争新材料产业领域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达到40家以上,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生产装备水平明显提升,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新材料产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质量控制、应用开发的人才队伍。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一)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1.产业发展:到2015年,超硬材料及制品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发展带动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

2.重点产品:高品级金刚石单晶、多晶、纳米级微粉材料;高档立方氮化硼单晶和大单晶;光伏产业专用微米钻石线;金刚石有序排列锯片;高档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高性能复合超硬材料;各种原辅材料以及各种专用设备仪器等。

3.关键技术:金刚石微粉在电沉积液中的分散技术;金刚石在线锯表面的均匀性排布特性研究;金刚石微粉在线锯表面露出高度一致性技术;金刚石线锯的疲劳特性研究;提高金刚石单晶尺寸、晶形、强度和硬度的技术;人造金刚石设备合成腔体的大型化和工艺化技术等。

4.重点企业: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卡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5.重点项目:重点支持郑州华晶金刚石公司高品级人造金刚石、微米钻石线及金刚石微粉项目;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立方氮化硼及高速切割刀具产业化项目;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聚晶金刚石拉丝模片、复合片和聚晶立方氮化硼整体刀片产业化项目;郑州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专用切割机刀具项目等。

6.产业集聚:以郑州高新区为主体,涵盖郑州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超硬材料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金刚石品级及其产出率,研发高性能复合超硬材料,基本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使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7.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原工学院和华晶金刚石公司等骨干单位,积极建设“精密超硬材料制品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和“先进超硬材料工具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加快华晶公司“三中心一基地”(超硬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培训中心、孵化基地)项目建设。

(二)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产业(包括铝、镁、钛等轻金属合金)1.产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逐步形成以铝精深加工为龙头,以特种合金材料为基础,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支撑,上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有色金属合金产业集群。

2.重点产品:新型高纯、高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可焊接的铝基合金材料,包括航空、汽车与建筑用新型铝型材及其制品、新型与节能的民用及工业铝型材、铝板、铝带、铝箔、铝轮毂、铝铸件、铝塑复合管等铝基合金及复合材料。

3.关键技术:高纯净度铝合金材料熔铸工艺;超薄铝箔箔轧技术;超大规格板材、挤压型材、模锻件的成型工艺;与合金对应的焊接材料的开发与工艺探索等。

4.重点企业:中铝河南分公司、豫联能源集团(中孚实业)、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登封电厂集团公司、河南永登铝业股份公司、林肯电气合力(郑州)焊材有限公司等。

5.重点项目:重点支持豫联能源集团高性能铝合金特种铝材项目;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印刷铝板基材项目;河南永登铝业有限公司铝电解产能置换生产低钛铝合金项目;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特种氧化铝项目;中国华电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项目;林肯电气合力(郑州)焊材有限公司烧结焊剂、焊丝生产线项目等。

6.产业集聚:围绕上街区、巩义市和登封市,打造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上街区以绿色新材料园区为基地,全力提升新型铝合金材料、焊剂焊丝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绿色新材料的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巩义市以巩义产业集聚区和豫联工业园区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新型铝合金材料项目,向特种铝材和铝深加工延伸;登封市加快发展高压电器铸件、铝合金轮毂、电子铝箔、印刷用铝合金PS基板及CTP 板基等高附加值、高端铝精深加工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