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必修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知识点复习

高一政治必修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知识点复习

高一政治必修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知识点复习高一政治必修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知识点复习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3)地位: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4)内容:①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②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注意: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它不仅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而且拥有自治权。

③自治权A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B内容:①立法自治权;②经济自治权;③文化管理自治权;④变通执行权;⑤其他自治权。

C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具体表现为:①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决定的:我国具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它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我国现在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③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原因: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共14张PPT)

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共14张PPT)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前提和基础
≠居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领导下,各少数
民族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行使
的制度。
核心内容
2.地位: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自治地方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相当于一般地方 省 市 县
4.实行民族自治制度的原因
(1)必要性
① 根本原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
② 具体原因:历史特点 和现实情况
统一多民族国家
大杂居、小聚居
③ 政治基础: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4.实行民族自治制度的原因
(2)优越性
①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中央和地方)
②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自治权)
注意: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2)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注意: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3.民族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3)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① 含 义 :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
、 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等。
194 9
195 4 198 4
200 1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宪法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 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 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 关的自治权
广东广省东清省远清市远连市山连壮族南瑶瑶族族自自治治县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其他的自治权
立法自治权
——宁夏部分自治条例
2000年11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 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管理条例》, 2002年11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 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工程管理条例》, 还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禁毒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 „ „ „ „ „
立法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内容 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其他自治权
符合国情的民 族区域自治制 度
适合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显著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看视频“我们新疆好地方”
探究:
从新疆的变化谈你对民 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 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蓬勃发展。
知识体系
回顾我国民族区 域自治的法制化 进程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 情况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 自治权 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我国国情的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课件制作:钱小琳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D
(2009·全国II)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 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 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由少数民族 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 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权 限 一定的自治权
范 围
相 同 点
5个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一个地方 行政区域,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二、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必要性)
A. 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B.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 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历史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 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二、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优越性)
A.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B.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 C.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 勃发展。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为前提和基础的 B.其内容是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自治地 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 繁荣的原则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
关。
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 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8.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8.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8.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着优越性。

二。

教材分析本课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内容。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保障。

这些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内容及优越性,从情感价值观上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识。

所以,本节课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着优越性。

二)、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各族人民利益,各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

3.公共参与: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积极参与的维护民族关系的实践中。

4.政治认同: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习民族政策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949年7月20日,我 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 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 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 夕,在北京召开了有多 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 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 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解放后,我国 先后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 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的民族达到44个。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实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 领 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是中央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有 机结合。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吗?
民族区域自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由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的人民对本 民族自治地方的事务当家作主; 另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政权 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
A.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和法院 B.自治地方的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C.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 D.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民族矛盾成为当代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当代的国际争端和地区性冲突,基本上是由民族矛盾引起的。这里 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西方 强势民族与东方和其他地区后起民族之 间的矛盾,这就是霸权主义和 反霸权主义的矛盾,这个矛盾由来 已久,今后还会长期存在,解决的办法是强势民族转变霸 主意识, 加强平等观念,后起民族增强实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等对话;一 种是地区性的民 族矛盾和冲突,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波 黑地区的穆、克、塞各族之间的冲突,伊拉 克 和伊朗、科威特的 冲突,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冲突,独联体中亚美尼 亚与阿 塞 拜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等等,其特点是土地相邻、利益 相左、宿怨积累、互相排斥,解决的 办法只能是摈弃斗争哲学, 实行民族和解,学会和平共处,做到利益共享;一种是某些国家 内部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的矛盾,如美国白人与黑人的矛盾,欧美 白人与国内其他有色人种 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消除种族歧 视,不仅从法律上而且从事实上做到民族与种族一律 平等,和睦 相处,亲如兄弟。

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 情况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 自治权 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适合国情
内容
立法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其他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显著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学习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 学习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知识体系
回顾我国民族区 域自治的法制化 进程
符合国情的民 族区域自治制 度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随堂小测试
测试说明: • 本测试共分六题,第一至第三题主要是课本
内容的简单回顾。第四题开始为拓展延伸 题。其中第六题可进行小组讨论完成答案, 其他各题都自己完成. • 本测试提供了一些资料,可作为答题时参 考. • 题形多样,看清题目,仔细答题.
士一边说着一边念动咒语。这时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变成的巨大幽灵枪心圣也怪吼一声!只见幽灵枪心圣扭动浓绿色领章一样的眼睛,嚎,一道墨灰色 的玉光狂傲地从普通的褐黄色球杆造型的下巴里面滚出!瞬间在巨幽灵枪心圣周身形成一片暗青色的光栅!紧接着巨大的幽灵枪心圣像暗绿色的三肚海 滩虾一样怒笑了一声,突然搞了个倒地狂舞的特技神功,身上瞬间生出了五十只活像扣肉般的乳白色眉毛……最后幽灵枪心圣转动傲慢的青远山色的细 小牛肝一样的羽毛一声怪吼!只见从天边涌来一片一望无际的戈壁巨浪……只见一望无际的沙海轰鸣翻滚着快速来到近前,突然间无数的菜农在一个个 小幽灵枪心圣的指挥下,从轰鸣翻滚的沙海中冒了出来!无比壮观的景象出现了,随着海潮和戈壁的高速碰撞!翻滚狂舞其中的所有物体和碎片都被撞 向十几万米的高空,半空中立刻形成一道杀声震天、高速上升的巨幕,双方的斗士一边快速上升一边猛烈厮杀……战斗结束了,校霸们的队伍全军覆灭 ,垂死挣扎的水牛雁肾怪如同蜡像一样迅速熔化……双方斗士残碎的肢体很快变成金币和各种各样的兵器、珠宝、奇书……纷纷从天落下!这时由妩勃 奥学员和另外四个校霸怪又从地下钻出变成一个巨大的壁灯杖角怪!这个巨大的壁灯杖角怪,身长四百多米,体重一百多万吨。最奇的是这个怪物长着 十分完美的杖角!这巨怪有着暗紫色香蕉一样的身躯和墨紫色细小钢条似的皮毛,头上是淡白色木偶造型的鬃毛,长着紫红色木盒一样的长椅麒灵额头 ,前半身是深紫色圆规一样的怪鳞,后半身是闪光的羽毛。这巨怪长着暗灰色木盒一样的脑袋和纯黑色海马一样的脖子,有着纯灰色木偶般的脸和淡灰 色新月一样的眉毛,配着暗黑色柠檬造型的鼻子。有着暗白色马鞍般的眼睛,和水红色字典一样的耳朵,一张暗白色漏斗一样的嘴唇,怪叫时露出墨黑 色冰灯一样的牙齿,变态的深紫色玉笋似的舌头很是恐怖,墨紫色木头模样的下巴非常离奇。这巨怪有着极似香蕉一样的肩胛和很像闪电造型的翅膀, 这巨怪柔软的亮紫色狮子似的胸脯闪着冷光,仿佛牛肝造型的屁股更让人猜想。这巨怪有着酷似竹节一样的腿和深黑色海星一样的爪子……古怪的淡白 色玉米似的三条尾巴极为怪异,淡红色怪石一样的菱角云舞肚子有种野蛮的霸气。亮紫色叉子造型的脚趾甲更为绝奇。这个巨怪喘息时有种暗黑色兔子 似的气味,乱叫时会发出深灰色井盖般的声音。这个巨怪头上纯黄色天鹅造型的犄角真的十分罕见,脖子上如同手杖造型的铃铛似乎有点顽强却又透着 一丝迷离!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见情况突变,急忙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果盘玉喉圣!这个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课程分析新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材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整课中乃至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在解决、处理民族问题上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该制度的落实切实关系到我国利益,特别是民族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贯彻落实合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上一次课的延续和巩固。

本框总共分三目,第一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第二目“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明确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二、学情分析由于河源市东源县本地有个畲族民族乡,所以讲民族方面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抽象的问题就具体化了,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同时上次课学习了民族关系,学生对民族和民族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时事关注度高,乐于思考,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活跃。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还不够扎实,仍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因此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

三、设计理念《政治生活》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为基础,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以教学这门功课的指导思想是诱思探究教学模式。

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因果层次关系去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目的。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通过“走进西藏”“了解西藏”两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通过“高原思考”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通过“东江学子精神”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思考: 思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区域自治制度?
2009年9月,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 年 月 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 西藏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开幕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开幕。 西藏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开幕。展 览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的一次生 动展示,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是( 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是 ) 动展示,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是 ①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 ②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人民政 府 ③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④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949年 年 共同纲领
地位: 地位:基本民族政策
1954年 年 第三条
法律保障
1984年 年
基本法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
2001年 年
地位: 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法 法 律 保 1. 障 民族区域自治法
2.地位: 地位: 地位
立法自治权 经济自治权 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其他自治权
《自治区信息化 促进条例》 促进条例》
立法自治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 民政府办公厅发出通 开斋节放假1天 知 :开斋节放假 天 古尔邦节放假3天 古尔邦节放假 天 开斋节的喜悦 古尔邦节的小吃 变通执行权
2.简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2.简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民族 治制
(二)符合国情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 1.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 2.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 2.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 比如建立民族乡。 治,比如建立民族乡。 3.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 3.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检察院可以行使自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 治权。 治权。 4.自治机关的职权就是行使自治权。 4.自治机关的职权就是行使自治权。 自治机关的职权就是行使自治权

高中政治必修2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2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 者 有 何 香港特别 不 行政区 同 ? 西藏民族 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和联系?
民族自治区 解决问题 不 同 点 社会制度 自治程度 设立地区 相 同 点 特别行政区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 一定的自治权 5个民族自治区 资本主义制度 拥有高度自治权 港、澳、台地区
eg:在税收方面,全 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 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 税收优惠政策,而且 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 种税费;
eg:在金融方面, 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 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 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 率政策。
eg:1984年后, 在西藏农牧区实行 “土地归户使用,自 主经营,长期不变”、 “牲畜归户,私有私 养,自主经营,长期 不变”的政策。 极大调动了农牧 民的生产积极性,使 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 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 发展和提高。
随堂练习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B ) A.让少数民族人民自己行使自治权 B.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2.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 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D) ①人民法院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 代表大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自治地区的事务当家
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这一 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执
行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
(3)题中观点把民族自治仅仅理解为少数民族 自己管理自己是不科学的。

8.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优质课件)

8.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优质课件)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处、,建互立助了、水和乳交谐融的、社同会甘共主苦义、民同主舟共关济系的深厚情谊。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形成三次较大规 模的集中建设。20世纪80年代和90年 代国家投资分别完成43项和62项重大 工程。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 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的蓬勃发展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变通执行 自治权利
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解放前西藏农奴的悲惨生活
藏族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总人口84.7万,其 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汉族占 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 的主要聚居区。在抗震救灾中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
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
低保险费率政策。 经济自治权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 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 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 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 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龄分别降低两岁。 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婚姻关 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
2 变通执行权
3 经济自治权
4
文化管理 自治权
5 其他自治权
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 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高中思想政治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探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一: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二:通过情境分析,归纳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澄清误区,全面深刻理解民族区域自治。

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学习目标三: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增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感,实际行动中主动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四、教学方法调查法:课前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展开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调查研究,充分参与实践,参与生活。

小组合作探究法:围绕问题,小组间进行合作探究,增强合作性。

情境探究法:教师出示情境材料与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五、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框是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七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第二框内容。

而本框的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具有承前启下的作用。

(2)教材内容本框题总包括三个目题,分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进程,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六、学情分析(1)针对本框在教材中是第二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民族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本框的难点,通过对概念的分解加深学生的理解;(3)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本框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来突破,以老师启发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4)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同样是本框的重点,可以结合前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含义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公开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公开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0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创新。
弘扬民族精神
02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可以更加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文
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
0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推动中
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
强化国家认同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1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可以在平等、团结、互 助的基础上共同繁荣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不断向前发展。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索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
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治理

第 制族
一 章
度区 概域 述自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 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基石,体现 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 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地方工业、乡镇企业, 健全民族自治地方的市场体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二) 能力目标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教师启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量,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PPT 展示:——邓小平 1984 年(二) 进行新课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PPT教师点评: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

PPT 展示民族自治分布图:了解我国的自治区(5 个)提问:①我们这里是否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②民族区域自治是不是不要中央的领导?国家统一领导③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它的职权与普通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普通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量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返回
返回
(08全国)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 08全国)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 全国 历史 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 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 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 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 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 宪法。 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 开放以来, 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治制度?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 解决民族问题, 解决民族问题 共和国联邦制,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和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邦制,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 们认为这个制度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们认为这个制度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邓小平 1984 邓小平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 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 和现实情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 和现实情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②坚持民族区域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 坚持民族区域制度, 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 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 合起来。已载入《 合起来。已载入《中华人民共民族区域制度 和国宪法》 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法行事。 法行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自治权的内容是广泛而真实的。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阶段
1949 1954 1984 2001
年份
共同纲领明 确规定:各 少数民族聚 居的地区, 应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 民 区 自 被 入 法 族 域 治 载 宪 颁布民 族区域 自治法
修改民族区域自治 法,正式确立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作为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的地位,扩大了民 族自治地方自治机 关的自治权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
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 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 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 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 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西藏自治区成 立以来,先后6任(含现任在内)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 任和7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 民政府主席均为藏族公民。此外, 还有一批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 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 的还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 务 。
在税收方面,全国只 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 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 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 收各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 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 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BACK
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 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 到 2003 年 底 , 西 藏 已 有 各 级 各 类 学 校 1011 所 , 教 学 点 2020 个,在校学生达 45.34 万人, 小学入学率达 91.8% ;文盲率下 降至 30% 以下。 1985 年以来,中 央政府在内地 21 个省市建立了 西藏班(校),为西藏培养了 大中专毕业生近万人。
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
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 地位有双重性。它的 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 职权具有双重性,在行使 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 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年份
1949 1954
1984
2001
共同纲领 明确规定: 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 地区,应 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
民族 区域 自治 被载 入宪 法
颁布民 族区域 自治法
修改民族区域自 治法,正式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作为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的地位, 扩大了民族自治 地方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
D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包括 (
)
A.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和法院
B.自治地方的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C.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
D.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2017年7月18日为穆斯林群众的传统节日——肉孜 节,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的通 知,各族群众放假调休3天。这说明民族自治地方 的自治机关( ) A.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B.具有立法自治权 C.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高度自治权 D.可根据本地实际依法行使文化管理自治权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分别是什么?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3、民族地方是如何设置的? 4、民族自治机关具体是什么? 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6、民族自治权有哪些? 7、为什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民族区域自治有哪些优越性? 9、比较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传统 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 分布特点
③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 依存的民族关系
(三)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 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 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 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 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蓬勃发展。
3、自治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注: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双重地位:既是地方国家机关, 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双重职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 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
4、自治权: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含义: 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 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注:自治权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而 不是完全或高度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 治
4、自治权:
(3)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 化和社会各个方面。
(4)具体内容:P教材76相关链接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 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 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等等。
D
(三)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的民族政策
2、它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三)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必然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 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 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决定的。 (2)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 础。
扩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
(1)区别: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 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 同繁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 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2)联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制定民族政策的依据;民族政策体现 民族原则
扩展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民族自治区
省一级 设区的市级
县一级
2、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5个)
省一级
(1)三级 自治州(30个)
设区的市级
自治县(旗) (120个)
县一级
(2)双重地位 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一方面 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
注意:民族乡(镇)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 族自治地方。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 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④ 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特别行政区
目 的
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
祖国和平统主义制度
民族自治权
资本主义制度 高度自治权
范 围
5个民族自治区
港、澳

同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央和地 点 方关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
教材P75:综合探究: 第1、2、3问: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 (2)宪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以下权力:民族自治 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 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 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民族自 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 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 文化;等等。 (3)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 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 展。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地位
我国基本政治制 度基本的民族政 策
(二)内容 1、含义
前提和基础
注意:不是各民族、居住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的制度。
注意:不是完全自治或高 度自治
2、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5个)
(1)三级 自治州(30个) 自治县(旗) (120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