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讲义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a3a0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4.png)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匀速运动,产生刚性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分段匀变速运动,产生柔性冲击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余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正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按照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按照给定的急回特性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传动角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05 凸轮机构及其设 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的应用
自动机械、操纵控制、传动装置等
凸轮机构的分类
重要性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 ,对于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 动、力和能量传递过程具有重要 意义。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包括机构、传动、控制等 方面。
研究内容
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 、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等。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发展历程
从简单机械到复杂机械系统,从经验设计到基于科学计算的设计。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中力的 传递、转换和效应的基本规律和 原理的学科。
具有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和 传动角等特性,这些特性对机构的运 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机械原理ppt课件完整版
![机械原理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212d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c.png)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包括选择齿轮类型、确定齿轮模 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进行 齿轮强度校核等。
齿轮传动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 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
链传动的设计与分析
链传动的类型
包括滚子链传动、齿形链传动等。
链传动的设计步骤
包括选择链条类型、确定链条节距、链轮齿 数等参数,进行链条强度校核等。
定义与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机械系统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及其与力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 关注机械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变化规律。
基本术语与概念
包括力、质量、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等,这些术语和概念是描述机械系统运动状态的 基础。
动力学原理
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是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它们揭示了机械系统 运动的基本规律。
命和可靠性。
检测装备
包括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等,用 于对加工过程中的产品精度和质 量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产品符
合设计要求。
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简介
数控技术
机器人技术
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机床等加工装备,实现 自动化、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过程。
应用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2023
PART 03
机械传动与驱动
REPORTING
机械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摩擦传动
螺旋传动
利用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方 式,如带传动、摩擦轮传动等。其特 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传动效 率较低且易磨损。
利用螺旋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方 式,如螺旋千斤顶、螺旋压力机等。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自锁性好,但传 动效率较低。
孙桓《机械原理》考研考点讲义
![孙桓《机械原理》考研考点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18ce2e0f8c75fbfc77db29a.png)
目 录考研分析1第一章 绪论7 第1讲 机械原理概述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9 第1讲 运动副及自由度计算初步9 第2讲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13 第3讲 机构运动简图与平面机构组成17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 第1讲 速度瞬心法21 第2讲 矢量方程图解法及综合法25 第3讲 矢量方程图解法中需说明的问题28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33 第1讲 构件惯性力以及运动副中总反力33 第2讲 考虑摩擦时机构受力分析39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43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48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53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9 第1讲 平面连杆机构基础知识60 第2讲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一)65 第3讲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二)68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73 第1讲 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凸轮机构设计73 第2讲 凸轮机构设计中几个问题78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84 第1讲 齿轮相关定理等理论知识点85 第2讲 齿轮相关定理等理论知识点习题专练89 第3讲 齿轮的切制与变位修正91 第4讲 齿轮参数计算95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101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机构107考研分析教材说明 《机械原理》作 者:孙桓,陈作模,葛文杰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次:第七版其他参考书目:书名出版社作者机械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申永胜机械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杨家军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邹慧君张春林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知行刘廷荣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安子君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试卷分析1.考试形式:①单考机械原理:以大题为主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合考时:机械原理部分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作图题方面分值分布较为均匀。
侧重于基础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灵活运用的考核2.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题型单考机械原理时分值分布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时机械原理部分分值分布选择题35分左右15~20分左右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20分左右10分左右计算题50分左右20分左右作图题30分左右20分左右设计综合分析题15分左右与机械设计结构分析交叉出题3.考试内容及分值分布:章节重点难点必考点考试题型分值1绪论填空选择2机构的结构分析√√√计算填空选择问答15~25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作图填空10~204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作图填空10~205机械的效率和自锁√√计算填空10~156机械的平衡√计算选择10~157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计算填空选择问答10~208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作图计算问答15~309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作图填空10~1510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计算填空选择15~2011齿轮系及其设计√√√计算15~2012其他常用机构√填空选择设计104.考试题型及题型考核点分析题型考核点涉及章节备注计算题自由度计算2-2,2-6注意与轮系等组合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机械效率5-1,4-3,4-4机械自锁条件5-2注意与第四章联合出题刚性转子平衡条件6-2飞轮转动惯量计算7-4等效转动惯量计算7-2,2-3齿轮机构参数计算轮系传动比计算10-4,10-5,10-8,10-9,10-10,11-2,11-3,11-4,11-7与《机械设计》中齿轮受力分析联合出题作图题瞬心法作机构速度分析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3-2,3-2,3-4注意综合法的运用运动副中摩擦力和支反力的分析4-3,4-4平面四杆机构的作图法设计8-4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轮廓曲线的设计9-3,9-4齿轮机构啮合区域作图10-5设计分析综合题机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2-3,2-41.自由度是否为零2.虚约束设计是否合理机构级别的确定2-71.机构拆分2.机构综合续表题型考核点涉及章节备注设计分析综合题用间歇机构、常用机构组合进行方案设计8-1,8-2,8-3,12-1,12-2,12-3,12-5,12-8,12-9,12-101.熟练掌握各种机构运动特点,注意四杆机构各种变形。
机械原理经典版课件
![机械原理经典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b92c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3.png)
机构与机器的运动学分析
总结词
运动学分析是研究机构和机器中构件运动规律的方法,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详细描述
通过运动学分析,可以确定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 而为机器的动态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基础。在分析过程中,通常采用坐标系 和参数方程来描述各构件的运动状态,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表达。
提高机械稳定性的措施
总结词:提高机械稳定性的措施包括优化结构设计、 增加阻尼材料、合理配置支撑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 高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
详细描述:为了提高机械稳定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优化结构设计是关键,通过改进机械部件的形状 、尺寸和连接方式等,可以提高其刚度和质量分布的均 匀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其次,增加 阻尼材料可以有效吸收振动能量,降低系统的振动幅值 ,从而提高其稳定性。此外,合理配置支撑也是重要的 措施之一,它可以减小机械部件的变形和振动,从而提 高其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措施来提高机械稳定性。
动力学模型
动态优化设计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机械系统的动 态特性,包括运动方程、力矩方程等 。
根据机械系统的性能要求,优化设计 机械系统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
动态分析方法
通过求解动力学模型,分析机械系统 的动态响应,包括位移、速度、加速 度等。
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应用实例
车辆动力学
研究汽车、火车等车辆的动力学 特性,包括悬挂系统、转向系统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机等。
PART 02
机构与机器
孙恒《机械原理》课件讲义
![孙恒《机械原理》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7ce14019b6648d7c1c74686.png)
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机构的组成 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 及结构分析
§2-1 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1、研究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 ; 2、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类。
2)确定机架 3)确定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副种类
“两两分析相对运动” 4)代表回转副的小圆,其圆心必须与相对运动
回转中心重合。代表移动副的滑块,其导路 方向必须与相对运动方向一致。 5)比例、符号、线条、标号
§2-5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1.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运动。 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
2. 要除去局部自由度( F' ) 局部自由度: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3. 要除去虚约束( p' ) 虚约束:在机构运动中,有些约束对机构自由度的影响
是重复的。
3. 要除去虚约束( p' ) 虚约束:在机构运动中,有些约束对机构自由度的影响
是重复的。 •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发生在下列情况:
1)如果转动副联接的是两构件上运动 轨迹相重合的点,则该联接将带入 1个虚约束。
本章结束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机构的组成;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 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能绘制常用机构的 运动简图;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对平 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重 点:运动副和运动链的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 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机构自由度 的计算。
难 点:在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中有关虚约束的识别及 处理问题。
2024版机械原理教程全套课件pdf
![2024版机械原理教程全套课件pdf](https://img.taocdn.com/s3/m/fd6edb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0.png)
空间连杆机构的特点
空间连杆机构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灵活、能够实现复杂空间运动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制造 困难、装配调整复杂等缺点。
2024/1/28
空间连杆机构的应用
空间连杆机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汽车等领域,如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机器人 手臂关节等。
24
06
凸轮机构
Chapter
2024/1/28
摩擦轮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包括传动平稳、噪音小、结构简单等;缺点 包括传动效率低、磨损严重、需要定期维护等。
2024/1/28
13
带传动
2024/1/28
带传动的原理和特点 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或啮合来传递 运动和动力,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音小等特点。
带传动的应用和分类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根据带的形状和传动原 理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等。
研究机械系统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性能的科学。
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包括机构、机器、机器人等各种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振动、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2024/1/28
18
机械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01
02
03
运动方程的建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达朗 贝尔原理,建立机械系统 的运动方程。
2024/1/28
01 02 03 04
滑块机构
由连杆与滑块通过移动副连接而 成,如曲柄滑块机构、正弦机构 等。
特性
平面连杆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 造方便、工作可靠、承载能力强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 备中。
22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机械原理讲义全套
![机械原理讲义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b5e053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0.png)
机械原理讲义全套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相互作用、运动和结构行为。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套机械原理讲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机械原理的概述1.1机械原理的定义和作用1.2机械原理的研究内容1.3机械原理的研究方法1.4机械原理的发展和应用第二章:受力分析2.1力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2力的合成和分解2.3力的平衡与条件2.4力的作用点和作用线第三章:刚体力学3.1刚体的定义和性质3.2刚体平衡的条件3.3刚体平衡的实例分析3.4刚体平衡的应用第四章:运动学基础4.1机械原理中的运动学概念4.2匀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3加速度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4.4运动学中的一些常用公式第五章:动力学基础5.1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5.2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加速度的关系5.3动力学中的一些常用公式5.4动力学中的实例分析第六章:动力学应用6.1动力学中的斜面问题6.2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6.3绳索和滑轮在动力学中的应用6.4动力学中的摩擦力分析第七章:静力学应用7.1静力学中的平衡问题7.2静力学中的力矩和杠杆7.3静力学中的悬挂问题7.4静力学中的摩擦力分析第八章:激光原理8.1激光的定义和性质8.2激光的产生和传播8.3激光的应用第九章:机械传动原理9.1机械传动的概念和分类9.2齿轮传动的原理和计算9.3带传动的原理和计算9.4万向节传动的原理和计算第十章:机械结构原理10.1机械结构的定义和分类10.2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10.3机械结构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0.4机械结构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这套机械原理讲义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机械原理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机械原理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通过学习这套讲义,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原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套讲义能够对大家学习机械原理有所帮助。
机械原理全套ppt课件
![机械原理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ac72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5.png)
机械传动系统
轴系零部件
熟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传动方 式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
了解轴承、轴、联轴器、离合器等轴系零部 件的结构、功能及选用原则。
机械原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价值
1 2
指导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为机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指导设计师 进行科学合理的机构选型、传动方案制定和零部 件设计。
获得综合性能最优的连杆机构方案。
多目标优化
在给定设计空间和约束条件下,寻求连杆机构材料的 最优分布,以实现轻量化设计和提高机构的整体性能 。
04 凸轮机构设计与 分析
凸轮机构类型及特点
盘形凸轮
凸轮为绕固定轴线转动且有变化 直径的盘形构件,具有结构简单 、紧凑的特点,适用于较小行程
的场合。
移动凸轮
等因素。
07 轮系设计与分析
轮系类型及特点
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均固定不变,适 用于简单、低速的传动系统。
混合轮系
由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组合而成,兼 具两者的特点,适用于复杂、高速的 传动系统。
行星轮系
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其他齿 轮的几何轴线转动,结构紧凑、承载 能力大、传动效率高。
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
06 蜗杆传动设计与 分析
蜗杆传动类型及特点
蜗杆传动类型
包括圆柱蜗杆传动、环面蜗杆传动和锥蜗杆传动等。
蜗杆传动特点
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小、自锁性好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 效率低、发热量大、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蜗杆传动参数选择与强度计算
参数选择
包括蜗杆头数、蜗轮齿数、模数、压 力角、螺旋角等参数的选择,需根据 传动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确定。
机械原理课程目标与要求
机械原理课件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2800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2.png)
THANK YOU
机械平衡的内容
研究机械系统在各种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分析平衡状态下系 统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特性,以及探讨实现平衡的方法和措施。
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
01
刚性转子平衡设计的原则
根据转子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平衡方法,确定平衡精度
等级和校正量,以保证转子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2 03
刚性转子平衡设计的方法
采用静平衡或动平衡方法,通过测量转子的不平衡量,对其进行相应的 校正,使转子达到平衡状态。其中,静平衡方法适用于低速、小直径的 转子,而动平衡方法适用于高速、大直径的转子。
刚性转子平衡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转子平衡设计时,需要考虑转子的结构刚度、转速、轴承类型等 因素对平衡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的正确 性。
刚性转子平衡试验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转子平衡试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和测量方法,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 还需要注意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07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 动的调节
机械运转过程及驱动力、阻力矩
01
02
03
机械运转过程
机械运转是指机械设备中 各个零部件之间通过相互 作用和传动,实现预定的 运动和功能的过程。
利用速度瞬心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求 解效率。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1 2
矢量方程的建立
根据机构中各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建立矢量方 程。
矢量方程的解法
运用几何方法求解矢量方程,得到机构的速度和 加速度。
3
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应用 适用于平面机构中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具有直 观、形象的特点。
经典课件机械原理(课件)
![经典课件机械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e81f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8.png)
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等效动力学模型的概念
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方法
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等效动力学模型是指将复杂的机械系 统简化为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动力学模 型,以便于分析和计算。通过等效动 力学模型,可以方便地研究机械系统 的动态特性,如振动、稳定性等。
建立等效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有多种, 如集中参数法、分布参数法、有限元 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将复杂的机械系 统简化为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动力学模 型,以便于分析和计算。
经典课件机械原理(课件)
目录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 机械的平衡 •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中力的传递、转换和效应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重要性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力和能量 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使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 和方法。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02
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组成与分类
机构组成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机构分类
按组成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机构可分为平面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圆 柱齿轮机构等)和空间机构(如空间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机构运动简图及表示方法
机构运动简图
自锁
当驱动力作用于机构的某一构件上, 若不能使机构产生运动,则称该机构 处于自锁状态。自锁条件与机构的受 力情况、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
05
机械的平衡
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内容
要点一
机械原理讲义
![机械原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85a5a2876a20029bc642dd0.png)
机械原理讲义第一章绪论机器特征:一、多个构件人为组合而成二、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能减轻或代替人类的劳动或者实现能量的转换同时具备三个特征的即为机器,具备前两个特征的为机构;机构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基本要求: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4、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重点: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2、机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难点:1、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2、正确判别机构中的虚约束。
本章口诀诗:活杆三乘有自由,两低一高减中求;认准局复虚约束,简式易记考无忧。
本章作业:2-8(要求用五个方案改进)、2-10、2-12、2-142-15(a)、2-16(b)、2-17、2-19§2-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一、机构及其组成1、机构的两大类型:平面机构、空间机构2、机构的两组成要素:①构件②运动副3、构件类型:①活动构件②固定构件(又称机架)二、运动副及其分类1、活动构件的自由度与约束自由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可能的独立运动数约束:对物体运动自由度的限制2、运动副及其分类定义:构件间的可动联接。
类型:高副、低副。
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1、定义及意义定义: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符号分别代表构件和运动副、用以表示各构件之间相对位置和相互运动关系的图形。
意义:方便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便于技术出差时很快画出你所感兴趣的机器或机构的结构与运动特点。
2、绘制步骤从原动件开始、顺藤摸瓜(构件为藤,运动副为瓜)依次用线条和符号表示之(按尺寸比例)。
总结:低副产生两个约束即限制两个自由度。
高副,限制沿公法线方向的移动,但可沿切向移动和绕接触点转动。
§2-2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一、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平面机构自由度公式的推导N个构件,1个机架,n=N-1为活动件数低副包括移动副和转动副自由度计算公式: F=3n—2Pl—Ph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F≥1二、自由度计算时的注意事项:1、认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1)复合铰链:多构件在同一处用回转副联接时,真正的回转副个数等于构件数—1。
机械原理课件试讲ppt
![机械原理课件试讲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6f39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2.png)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机器的特征: 1. 它们是由零件人为装配组合而成的实物体; 2. 各实物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 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化机械能。 机构的特征:机构具有机器特征中的前两个特征。 机器与机械的共有特征决定了机器与机构可以统称为机械。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1. 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 2. 机构的运动分析 3. 机器动力学 4. 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5. 机构的选型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介绍对已有机械进行 结构、运动和动力分析的方法,第二是探索根据运动和动力性能方面的要 求设计新机械的途径。
2. 局部自由度 在有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局部运动,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 动。我们把这种局部运动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如图所示。在计算机 构的自由度时,应从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 对于图示凸轮机构自由度为
F=3×3-(2×3+1)-1=1
凸轮机构三维实体图
图2-12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 虚约束 在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带入的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实际上不起约束作 用,我们把这类约束称为虚约束。在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时应将这类虚约束 除去。 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发生在下列情况: 1) 在机构中如果两构件用转动副联接其联接点的运动轨迹重合,则该 联接将带入1个虚约束。如图2—14所示的机构简图。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机械原理完整ppt课件
![机械原理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f4d6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f.png)
微器等。
04 连杆机构与凸轮机构
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设计方法
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包括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运动特 性和应用场合。
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根据给定的运动规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杆机构形式,并通过几何关系、 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计算等方法,确定机构的尺寸、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机械原理完整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构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 机械传动与驱动 • 连杆机构与凸轮机构 • 间歇运动机构与组合机构 • 机械系统动力学与平衡 •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运动、 力和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
01
链传动应用
适用于机床、起重机械、农业机械等需要较大传动比和较高效率的场合
。
02
带传动应用
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的传动系统中,如缝纫机、皮带运
输机等。
03
螺旋传动应用
常用于机床进给机构、千斤顶、螺旋压力机等需要直线运动或升降运动
的场合。同时,在精密仪器和微调装置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精密螺旋测
中的重要性。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02
讲解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包括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
件等要素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优化算法与实例分析
03
介绍常用的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法、遗传算法等,并通过实
例分析展示如何在机械设计中应用这些算法进行优化。
可靠性设计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
介绍可靠性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阐述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
![电梯机械原理培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f959d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8.png)
03.99
6
电梯的分类
• 按运行速度分:
– 低速梯:V≤1.0m/s
– 快速梯:1.0m/s<V<2.0m/s (10层以上)
– 高速梯:2.0m/s≤V<3.0m/s (16层以上)
– 超高速梯:V≥3.0m/s ~ 10.0m/s – 试验用梯>10m/s
行业术语:
• 低层: 20 层以下
中层: 21-40 层
• 组成:对重和对重块及重量补偿装置。
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其重量与轿厢满载时的重量成一定比例,与 轿厢间的重量差具有一个恒定的最大值,又称平衡重。
对重重量=轿厢重量+K*额定载重量(K=0.4- 0.5)
重量平衡装置:补偿轿厢与对重侧曳引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衡设计影响的装 置,一般有平衡链和平衡钢丝绳。
大楼的底层站。
03.99
28
电梯基本知识
顶层端站 建筑物中电梯的最高停站
基站 轿厢无指令运行时停靠的层站,此层站一般为主基站,出入人数最多,目 前电梯均有自动返回基站的功能,特别是群控梯。
平层 电梯在接近层站正常停靠时的慢速动作过程。
03.99
29
电梯基本知识
平层区 轿厢停靠站上、下方的一段有限距离,在此区域内,电梯平层控制装
03.99
26
电梯基本知识
拖动方式:电梯采用的动力类型,有交流电力拖动、直流电力拖动及液力拖动 三种。
控制方式: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的方式,即手动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 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
轿厢尺寸:指轿厢内部尺寸和外廓尺寸,以深×宽表示,内部尺寸由梯种和额 定载重量决定,外廓尺寸则关系到井道的设计
03.99
2
电梯起源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讲义第一章绪论机器特征:一、多个构件人为组合而成二、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能减轻或代替人类的劳动或者实现能量的转换同时具备三个特征的即为机器,具备前两个特征的为机构;机构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基本要求: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3、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4、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重点: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2、机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难点:1、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2、正确判别机构中的虚约束本章口诀诗:活杆三乘有自由,两低一高减中求;认准局复虚约束,简式易记考无忧。
本章作业:2 —8(要求用五个方案改进)、2 —10、2 —12、2 —142— 15 (a)、2 — 16( b)、2 — 17、2 — 19§2-1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一、机构及其组成1、机构的两大类型:平面机构、空间机构2、机构的两组成要素:①构件②运动副3、构件类型:①活动构件②固定构件(又称机架)二、运动副及其分类1、活动构件的自由度与约束自由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可能的独立运动数约束:对物体运动自由度的限制2、运动副及其分类定义:构件间的可动联接。
类型:高副、低副。
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1、定义及意义定义: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符号分别代表构件和运动副、用以表示各构件之间相对位置和相互运动关系的图形。
意义:方便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便于技术出差时很快画出你所感兴趣的机器或机构的结构与运动特点。
2、绘制步骤从原动件开始、顺藤摸瓜(构件为藤,运动副为瓜)依次用线条和符号表示之(按尺寸比例)。
总结:低副产生两个约束即限制两个自由度。
高副,限制沿公法线方向的移动,但可沿切向移动和绕接触点转动。
§2-2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一、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平面机构自由度公式的推导N个构件,1个机架,1为活动件数低副包括移动副和转动副自由度计算公式:32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FA1二、自由度计算时的注意事项:1 、认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1)复合铰链:多构件在同一处用回转副联接时,真正的回转副个数等于构件数-1 。
2)局部自由度:一般高副联接出现等径滚子的场合。
3)虚约束(消极、多余):将虚约束及其构件(或运动副)去掉2、虚约束的三种情况1)两构件间形成多个移动副或多个回转副。
2)对称情形。
3)轨迹重合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2-3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杆组及其级别1、机构组成的两大部分自由度为原动件所独有,从动件系统无独立自由度1)原动件与机架部分:F>=12)从动件系统(从动件运动链):02、杆组及其级别、咼副低代将所有高副用低副代替以便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用速度瞬心法求机构速度。
2、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重点:1、速度瞬心法及其应用。
2、矢量方程。
3、相对运动图解法。
4、图解法作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难点:1、科氏加速度2、加速度图解法3、构件异化(构件改形及简化解题过程)本章口诀诗:1、矢量图解法(同时适用于运动和力分析):图解分析列方程,等号两端双进军。
多边形里量尺寸,比例乘来信息灵。
2、科氏加速度分析:辨认科氏莫马哈,两种速度相乘加;顺转维阿九十度,箭头直指老哥家.本章作业:3 — 1( c)、3 — 2、3 — 10、3 — 14概述运动分析内涵:从纯几何角度出发,对机构构件某点的位移(轨迹)、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分析运动分析目的:位移分析,用以确定机构运动时构件所占据空间以供设计时定尺寸。
§3-1瞬心法及其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瞬心概念1、瞬心定义与类型定义:相对运动两构件间的同速点(即瞬时回转中心)类型:绝对、相对。
2、平面机构瞬心个数KK= N (1)/2 (N为构件数)3、瞬心的确定1)按定义确定2)用运动副联接的两构件间的瞬心①回转副:回转副中心即为瞬心②移动副:瞬心在垂直于导路中心线的无穷远处③高畐H:位于过接触点所作的公法线上3)三心定理三个构件之间有三个瞬心且共线一一采用审问法求瞬心二、瞬心法的应用示例1、铰链四杆机构2、曲柄滑块机构3、咼副机构高副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铰链四杆机构§3-2 图解法在平面机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求解中的应用一、同一构件不同点间的速度、加速度分析1、矢量方程式速度式;加速度式2、速度影象和加速度影象二、不同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加速度分析1、矢量方程式速度式加速度2、科氏加速度1)存在条件(既有公共转动又有相对移动)2)23)方向(沿转动方向转90°即可)三、运动分析的矢量图解法1、求解原则:等号为界,兵分两路,合兵一处2、应用示例——改变构件形状有利于简化方程之说明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不计摩擦基本要求:1、明确平面机构力分析的任务和目的。
2、掌握确定构件惯性力的方法。
3、能正确进行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重点:1、静定系统2、力平衡分析3、力的多边形图解法4、动态静力分析难点:动态静力分析本章作业:4一12;4-13;4-14概述:1、力参数分析是机械设计的前提。
2、惯性力的分析与计算为在设计阶段预先确定机器的动态特性。
§4-1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一、运动副反力回转副、移动副产生两约束高副产生一个约束二、静力平衡条件从动件系统(运动链):自由为为0原动件加机架:自由为不为01、代数方程组式平衡条件刀0,刀0, XM o(F)=O刀(F)=0,刀(F)=0,刀(F)=O(A、B、C不共线)2、矢量方程式设某静定系统上A、B、C、D ,受力分别为、、、、… 则……=03、特殊构件平衡条件二力构件、三力构件三、机构中构件惯性力的确定1、作平动的构件仅可能有惯性力2、绕过质心轴转动构件仅可能有惯性力偶矩。
3、不绕质心轴转动构件至少有离心惯性力4、作平面运动构件惯性力的确定,可将该构件的运动一分为二:1 )、质心平动2)、绕质心的转动3)、总惯性力的确定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重点1、摩擦角2、当量摩擦系数3、摩擦圆、支反总力、机械及机组效率本章难点:1、回转副支反总力方向与方位的确定2、效率计算新公式及其应用本章作业:5 — 6;5 — 8;5 — 12;5 — 13前言:摩擦学概念、摩擦学发展简史§5-1 运动副中的摩擦一. 移动副中的摩擦1. 平面摩擦2. 槽面摩擦二. 回转副中的摩擦1.径向轴径摩擦2.轴端摩擦3、自锁性——从摩擦角和摩擦圆分析三. 自锁性四. 考虑摩擦时的受力分析1.滑动副受力分析2.回转副受力分析§5-2 机械的效率一. 机械效率的计算式1. 一般计算式2. 新的计算式3.效率计算实例1)滑动副例 2 )回转副例3)综合实例二. 机组效率计算1. 串联机组2. 并联机组3. 混联机组三. 螺旋副的效率1.矩形螺旋副效率2.三角形等螺旋副效率四. 机械的自锁性——从机械效率角度分析第六章机械的平衡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其分类,掌握机械平衡的方法。
2、熟练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方法,了解平衡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3、了解柔性转子的特点及其与刚性转子的主要区别。
重点:1、刚性转子与柔性转子的概念2、单面平衡与双面平衡概念及其试验方法难点:转子的平衡计算与平衡实验。
本章口诀诗:动静平衡两类型,转子短长各不同,光轴刀口单配重,双面称量无离心。
§6—1 预备知识一、刚性转子与柔性转子的概念二、转子质量偏心及危害§6—2 刚性回转体的平衡分析一、静平衡(质量分布在一个平面内的转子)1、静不平衡体刀工02、静平衡条件:3、平衡质量配置位置动平衡(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平面内的转子)1 、动不平衡体,静平衡体不一定是动平衡体,但动平衡体一定是静平衡的。
2、动平衡条件3、动平衡原理:任一不平衡质径积可向任选的两个方向平面分解之。
三、刚性转子平衡实验1、静平衡实验——介绍水泵叶轮的平衡法2、动平衡实验——通过框架式结构简要说明之第七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基本要求:1、了解速度波动类型与调节方法2、了解飞轮调速原理,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重点:1、等效构件及等效参数概念2、机械运转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难点:最大盈亏功与飞轮转动惯量计算本章口诀诗:波动原来有周期,周期转速见高低;高低幅度飞轮定,轮定盈亏是前提。
本章作业:7-4;7-10; 7-10§7—1 等效构件一、等效构件以等效参数标识的构件二、等效参数1、等效力P和等效力矩M机器的总功率(Xu”3 j) 贝U(刀[(UU B)( G3U B)])或(刀[(U3 )(心)])2、等效质量m与等效转动惯量J机器在某一时刻位于某位置时的总动能为(刀1/2[ U j2w j2])贝U(刀[(UU B) 2( 3U B)2])或(刀[(U3 ) 2( 3 3 )2 )]§7—2机器工作过程及速度波动类型一、机器运转的三个阶段启动——稳定运转——停车3?3~ 3、名词术语1、额定转速3 m:3(1/ 0T3 (t))3 1/2( 3 - 3)2、运动不均匀系统S: S =(3 - 3 )/ 3 m3、盈亏功4W三、波动类型与调节方法1、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调速器(机械式飞锤调速器)2、周期性速度波动,飞轮调节§7—3飞轮设计一、飞轮设计的基本问题1、针对性(由S求)2、等效性(—机械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构件总的转动惯量(+ )由于>> J~、3、一个周期内机器等等效驱动力(矩)与阻力(矩)矩的变化趋势二、最大盈亏功的计算1、飞轮转动惯量计算2、讨论1)与S关系;2)与n关系;3)4W与S关系;3、最大盈亏功的计算以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水泵机组说明计算过程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基本要求:1、了解与掌握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与基本概念2、了解四杆机构的的演化及其应用重点:1、平面连杆机构类型、演化、特性2、曲柄存在条件3、图解设计方法难点:透明刚性转板的图解设计方法本章口诀诗:曲柄摇杆铰连成,演化实用无穷尽;若逢三点共一线,快慢轻重看主从.本章作业:8 — 6;8 —8;8— 14;8 — 15;8 — 23;8 — 24;8 — 25;8 — 27§8—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及其基本概念一、基本形式1. 各杆件名称2. 基本形式及其区别3.曲柄存在的条件二、机构的演化1. 偏心轮机构2.曲柄滑块机构(对心、偏置)3.变换机架的机构演化1)针对曲柄摇杆机构2)针对曲柄滑块机构三、基本概念1.压力角与转动角,最小传动角的位置2.死点位置及其应用3. 急回运动1)摇杆极限位置、极位夹角2)行程速比系数(180° +e)/(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