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理论成就》教学案例分析.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有引力理论成就》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万有引力理论成就》一节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万有引力的重点章节,用直接、简单的方式告诉学生有关结论,很难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迁移。本文在教学中采用典型例题的方式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
一、案例背景
2.地位及意义。本章主要在讲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本章教材内容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第1节―第3节),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 第二单元(第4节―第5节),列举说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一是理论成就,“称量地球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等,二是实践成就,航天事业的发展及其巨大成果; 第三单元(第6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4节和第5节是本章的重点,其中第4节中的理论成就“称量地球的质量”是本章的教学及考查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很纠结,“重力是万有引力产生的,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本案例将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二、教学过程
本案例采用“提出问题――学生具体计算(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为例)――教师拓展引导(其他星球)――得出结论”四步教学法。
思考: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是什么呢?
1.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一心二用”,一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另一部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具体讲授)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维持圆周运动需要受指向圆心(圆心位于地球的自转轴上)的向心力作用,此向心力由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在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提供。而万有引力的另一分力,即物体所受的重力G=mg,如下图所示。
F=GMmR2,F向=mrω2
物体位于赤道时,向心力指向地心,三力同向,均指地心,满足F= F向+G赤,即F=GMmR2=mRω2+mg赤。
(学生具体计算)
已知:R=6400km,ω=πT,T是地球自转周期,大小为24小时,代入下面的式子中,有:
a向=4π2T2R
=
0.034m/s2
g赤=9.78m/s2
a向是g赤的千分之三,所以在粗略计算中,可以忽略地球的自转。通过学生的具体计算,比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和赤道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加深印象。
当物体在地球的南北两极时,向心力为零,F=F极,即GMmR2=mg极。
当物体从赤道向两极移动时,根据F向=mRω2知,向心力减小,则重力增大,只有在两极时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才等于重力。从赤道向两极,重力加速度增大,即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而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并不指
向地心,只有在赤道和两极,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
2.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所受的万有引力跟重力相同。若考虑地球自转,则由于向心力很小,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即在地球表面可近似认为:GMmR2≈mg。
3.如果星球自转角速度较大,则不能认为赤道上物体所受的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
(教师讲解)
题目:有一个球形天体,其自转周期为T(s),在它的两极处,用弹簧秤称得某物体重为P(N);在它的赤道处,称得该物体重为0.9P(N)。则该天体的平均密度是多少?(引力恒量用G表示)
分析:
此题的题眼就在0.9倍上。为什么赤道上的重力比两极的重力少了10%?
在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mr2=mg。
解得:ρ=30πGT2。
三、案例分析
这节课我主要关注两点。
一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己计算,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学生不能懒,教师也不要替。教师往往为节省教学时间而简单、直接地告诉学生有关结论。与公式相关的基本原理,学生应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在遇到变化的情况时,才能得心应手,不至于犯错误。
在上题中,若认为赤道上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就错了。因
为这儿和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地球赤道上向心加速度只有引力加速度的千分之三,上例中赤道处的向心加速度是引力加速度的百分之十,所以不能认为赤道处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对于GM=gR2,要知道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不能不管已经变化的情况,而机械地代入公式运算。
二是教师给出典型例题,提升学生的思维。
为了能使学生彻底搞清楚,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地给予指导。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上例中,如果没有把地球拓展到其他星球,不分析它们自转的快慢是否真的一样,学生学到的知识还是浅层次的、机械的,在遇到已经变化的题目时。很难将所学知识灵活迁移运用。特别是有些看是“形似而神不似”的情景,必须画出情境图,建立模型,认真分析、推理,养成一个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