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基训教案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5篇)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86d87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c.png)
古典舞基本功教案(5篇)第一篇:古典舞基本功教案古典舞基本功教案一、指导思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四、授课地点:音乐教室五、内容安排:第1-2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第3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型第4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第5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位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习舞蹈队活动计划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
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
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训大学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训大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f38d2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5.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技巧和节奏;2.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表现力;3. 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2. 技巧训练;3. 节奏训练;4. 舞蹈组合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二、基本动作训练1. 教授头部、肩部、手臂、腰部、腿部等基本动作;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三、技巧训练1. 教授跳跃、旋转、翻身等技巧;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逐步提高技巧水平。
四、节奏训练1. 教授舞蹈节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提高舞蹈节奏感。
五、舞蹈组合练习1. 教授舞蹈组合,让学生熟悉舞蹈动作;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逐步提高舞蹈表现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基本动作、技巧和节奏;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舞蹈组合练习1. 教授新的舞蹈组合,让学生熟悉舞蹈动作;2. 学生跟老师一起练习,逐步提高舞蹈表现力。
三、舞蹈表演1. 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2. 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动作规范、技巧掌握、节奏感等;2. 观察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通过学生的舞蹈表演,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教学中的不足;2.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fdef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7.png)
古典舞基训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古典舞基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舞的历史、特点和发展;2.学习古典舞的基础动作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古典舞的基本动作;2.均衡舞姿和优雅的手臂动作;3.轻盈的步伐和舒张的身体控制。
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典舞的体验和表现;2.古典舞的动作细节和技术要求;3.在古典音乐的节奏下,达到舞姿的统一和协调。
教学准备:1.教学音乐和音响设备;2.教学场地和镜子,保证学生能够观察自己的舞姿;3.提供适合学生年龄的古典舞服装。
教学过程:课时一:古典舞的历史与特点(30分钟)1.通过给学生播放介绍古典舞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引导学生讨论古典舞的优雅和艺术性,增加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
课时二:古典舞的基本动作(40分钟)1.手臂动作:教学古典舞中常见的手臂动作,如圆圈、斜线、弧线等;2.身体控制: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呼吸和核心肌群的运动,实现身体的舒张和优雅;3.独立练习: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独立练习古典舞的基本手臂动作和身体控制。
课时三:古典舞的基本步伐和技巧(40分钟)1.基本步伐:教学古典舞中常见的基本步伐,如步点步、步点步、步步点等;2.转体技巧:教学古典舞中的转体技巧,如转体、转体跳等;3.搭配音乐:将学习到的基本步伐和技巧,搭配音乐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课时四:整合练习和创作(5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舞的整合练习,将学习到的基本步伐、手臂动作和转体技巧进行综合运用;2.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小组合作舞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课时五:古典舞的表演和展示(5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舞的整合练习和创作舞蹈的再次排练,达到更高的舞蹈水平和表现力;2.安排学生进行古典舞的表演和展示,给予学生充分的舞台展示机会;3.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表演,展现个性和艺术美。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e13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c.png)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美素养。
3. 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步伐和身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舞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古典舞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4. 古典舞的基本步伐5. 古典舞的身韵及表现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步伐和身韵。
2. 难点:古典舞的动作协调性和舞台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动作要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纠正法: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准确掌握。
4. 小组练习法: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舞台实践法:模拟舞台表演,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基本手型、手势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手型、手势。
4. 基本步伐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步伐。
5. 身韵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古典舞的身韵。
6.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所学内容。
8. 总结与反馈:教师点评,学生总结收获。
9.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10. 舞台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舞台实践,提高舞台表现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动作掌握:评估学生对古典舞基本手型、手势、步伐和身韵的掌握程度。
3. 舞台表现:评价学生在舞台实践中的表现力和舞台感。
4.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古典舞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动作要领。
2. 视频资料:播放古典舞表演视频,供学生欣赏和模仿。
大学古典基训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古典基训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0611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4.png)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舞基训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和审美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脚背、腿部软开度的加强,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擦地时脚的动作完满和控制,腿部、胯部的外开保持。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内容:一、课堂准备1. 学生着装:穿着舞蹈练功服,准备软底鞋。
2. 教学器材:音乐播放设备、舞蹈把杆、镜子。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运动- 慢跑:5分钟,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肌肉温度。
- 轻松的舞蹈动作:5分钟,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节奏和韵律。
2. 基本功训练- 脚背训练:通过压脚背、踢腿等动作,加强脚背的软开度。
- 腿部训练:通过下腰、压腿、踢腿等动作,加强腿部力量的加强与控制。
- 擦地训练:通过擦地组合,训练脚的动作完满和控制,保持腿部、胯部的外开。
3. 舞蹈动作学习- 学习《长袖舞》片段,让学生感受古典舞的韵味和表现力。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长袖舞》片段,巩固舞蹈动作。
2. 基本功训练- 加强脚背、腿部训练,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舞蹈组合练习- 学习《剑舞》片段,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加强基本功训练。
2. 观看中国古典舞表演视频,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和审美能力。
3. 加强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提高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338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6.png)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和审美特征。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的兴趣和热情。
3. 训练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舞姿。
4.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舞概述: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特点和审美特征。
2. 基本手型和手势: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如兰花指、OK指等)和手势(如云手、划水手等)。
3. 基本脚型和步法: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脚型(如平足、弓足等)和步法(如平步、八字步等)。
4. 基本舞姿: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如沉肩、含胸、提腰等)。
5. 组合训练:结合基本手型、脚型和舞姿,进行组合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手势、脚型和步法。
2. 教学难点:准确地表现出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和韵味。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2. 示范法:示范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组合,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纠正法: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确保动作准确。
4. 反馈法:让学生展示训练成果,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和关节活动,准备舞蹈训练。
2. 基本手型和手势训练:讲解并示范基本手型和手势,让学生跟随练习。
3. 基本脚型和步法训练:讲解并示范基本脚型和步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4. 基本舞姿训练:讲解并示范基本舞姿,让学生跟随练习。
5. 组合训练:将基本手型、脚型和舞姿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6. 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训练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对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手势、脚型和步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组合训练中的表现力和舞姿准确性。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精选五篇)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6f4b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8.png)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教学对象:10级19班教学内容:把杆训练——腰组合(复习课)教学目的:本节课以复习为主,巩固新教的学习内容把杆训练—腰组合,严格、细致地要求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里完成和体现动作的性质。
教学难点:学生连接动作的能力不够以及手脚的配合不够准确,移动性运动过程中后背松懈、腿部力量的不足,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也不连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2、简单介绍本节课内容:复习上节课腰组合,重点是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地讲解,使学生达到熟练、规范。
3、热身运动(给学生3分钟自己练习)开肩、压腿、踢腿(扶杆上)二、复习把杆训练——腰组合1、同音乐配合,集体进行练习2、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的讲解(教师讲解及示范)3、把单一动作通过节奏变化反复练习,直到熟练、规范3、动作与音乐配合阶段(学生互相讨论练习)4、抽学生进行示范、练习(教师点评)三、结束教学:总结本堂课内容,要求在课后复习,熟悉动作和节奏,更好的把组合内涵表现出来。
第二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本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巩固新教的学习内容(把上部分、把下部分、跳跃部分及技巧部分),严格、细致地要求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里完成和体现动作的性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一位擦地时注意节奏的变化,通过各种变化,使学生更加好的掌握双腿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处理。
(2)4拍和1拍完成半蹲的不同发力点,4拍的松弛以及1拍的瞬间松紧感,更好的训练到学生膝盖的控制能力。
(3)五位擦地除了动作变化外,重点做四位回转时的稳定性,为把下技巧打好基础。
(4)做旁腿变后腿时要保持上身体态,特别是腿的控制力,腿尖、膝盖要使上劲,千万不能向下掉,感觉腿的延伸感。
(5)做小弹腿时,加上半脚尖的动作,更好的训练到脚腕的能力,以及膝盖、小腿的灵活性。
大学古典舞基础训练教案
![大学古典舞基础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8aec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7.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2. 通过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3. 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高舞蹈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
2. 身体的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1. 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的正确掌握。
2. 身体的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的提高。
教学内容:一、上肢训练1. 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 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 腰部:弯腰、涮腰、耗腰。
二、下肢训练1. 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环动、向外环动。
2. 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 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4. 胯部:趴青蛙、小胯、大胯。
三、地面训练1. 蹲: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 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 小涮腰、横拧组合。
4. 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 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四、把杆训练1. 擦地: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 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 前后摆动并环动。
4. 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 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 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运动1. 呼吸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呼吸,提高身体软开度。
2. 身体各关节活动:头部、肩部、腰部、腿部、脚踝等。
二、上肢训练1. 头部、肩部、腰部的柔韧性训练。
2. 手型、脚型的规范训练。
三、下肢训练1. 脚踝部、腿膝部、腿部的柔韧性训练。
2. 腿部的稳定性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上节课所学动作,巩固训练成果。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指导。
二、地面训练1. 蹲的训练: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 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 小涮腰、横拧组合。
古典舞技术基训教案
![古典舞技术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445f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e.png)
古典舞技术基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2.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和舞蹈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古典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舞蹈形式,起源于欧洲宫廷舞厅,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古典舞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2.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是学习古典舞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包括站姿、跳跃、转身、臂部动作等,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3.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古典舞是一种需要配合音乐节奏的舞蹈形式,学生需要培养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古典舞的韵律美和舞蹈魅力。
4.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古典舞通常是由多人组成的舞蹈团队共同完成的,学生需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和舞蹈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古典舞的表演和演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传授古典舞的表演技巧和舞蹈技能。
2.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演示古典舞的表演技巧和舞蹈技能,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古典舞的表演要领和舞蹈技巧。
3.练习法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古典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练习,培养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1.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古典舞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大学古典舞基训教案
![大学古典舞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59e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b.png)
课时:2课时教学班级:舞蹈专业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良好的舞蹈感觉。
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舞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站姿、手位、步位训练2. 古典舞基本步伐练习3. 古典舞基本舞姿练习4. 古典舞组合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运动,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学生进行关节活动,如手腕、脚踝等。
二、基本站姿、手位、步位训练1. 教师讲解基本站姿的要求,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讲解基本手位、步位的要求,学生跟学并练习。
三、基本步伐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步伐组合练习,如“小八字步”、“大八字步”、“点步”等。
四、基本舞姿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舞姿的动作要领,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姿组合练习,如“云手”、“鹤步”、“探海”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站姿、手位、步位、步伐和舞姿。
2. 学生进行动作展示,教师点评。
二、组合练习1. 教师讲解组合动作,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组合练习,如“孔雀开屏”、“霸王卸甲”等。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基本站姿、手位、步位、步伐和舞姿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动作要领。
2. 针对所学动作,进行自我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大学古典舞基训上课教案
![大学古典舞基训上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c157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1.png)
课时:2课时教学班级:舞蹈专业本科班任课教师:张晓晴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2. 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 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训练2. 古典舞手位、脚位练习3. 古典舞手臂基本姿态练习4. 古典舞组合动作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基本手型、脚型训练1. 教师讲解基本手型、脚型的要领,并示范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型、脚型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手位、脚位练习1. 教师讲解古典舞手位、脚位的基本动作和变化,并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位、脚位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手臂基本姿态练习1. 教师讲解手臂基本姿态的要求,并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手臂基本姿态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古典舞组合动作训练1. 教师讲解组合动作的要求,并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组合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基本姿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组合动作训练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和提问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教学难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5bfe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9.png)
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内涵。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中国古典舞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并详细讲解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常见舞蹈动作。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练习,学生将掌握古典舞的技巧,提升舞蹈表现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增进对古典舞的认识和理解。
2. 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感和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3. 学习古典舞的常见舞蹈动作,如转身、跳跃、起落等,提升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4.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舞蹈编排和演出。
三、教学内容1. 古典舞的历史渊源在教学开始前,介绍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和传承,引导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爱。
2. 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1)身体柔韧性训练:学生进行基本的身体拉伸、伸展操练习,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蹈动作的灵活性。
(2)平衡感培养:运用平衡球等道具进行平衡练习,提高学生的平衡感和舞台表现力。
3. 古典舞的常见舞蹈动作(1)转身:学生学习古典舞的常见转身动作,如单脚转、双脚转等,通过反复训练,提升转身的稳定性和流畅度。
(2)跳跃:教授基本的跳跃技巧,如小跳、大跳等,重点训练跳跃的高度、姿态和起落动作。
(3)起落:学生学习古典舞的常见起落动作,包括站起、落地等,通过动作练习,提升起落的稳定性和舞姿优美度。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古典舞的基本技巧和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实践练习与反复演练: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反复练习古典舞的基本功和舞蹈动作,逐渐提升技巧水平。
3.个人指导与团队合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和问题,并组织小组合作,完成舞蹈编排和演出。
五、教学评估通过考核学生的舞蹈表演和技能展示,评估学生对古典舞基本技巧和动作的掌握情况。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ef8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c.png)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概念介绍2.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身韵、手法、步法、身法等3. 古典舞表演技巧:表情、情感、节奏、风格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和掌握,古典舞表演技巧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爆发力的培养,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地面平整,配备音乐播放设备。
2. 教学道具:把杆、镜子、音乐光盘或U盘。
3. 学生着装:舞蹈服、舞蹈鞋,要求舒适、便于运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功训练(1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包括身韵、手法、步法、身法等。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表演技巧教学(10分钟)教师讲解古典舞的表演技巧,包括表情、情感、节奏、风格等。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段古典舞音乐,运用所学的动作和技巧进行组合练习。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加强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爆发力的培养。
7. 课堂延伸(可选)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展示所学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老师观摩,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评估学生在古典舞基训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包括动作技能、表演能力、课堂参与度等。
2. 评价方法:观察法:教师在课堂中实时观察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表现力。
古典舞基训课素质训练教案
![古典舞基训课素质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fd4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1.png)
古典舞基训课素质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舞蹈表现力和舞蹈技术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舞蹈感染力。
3.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功训练。
(1)踢腿、伸腿、转体、跳跃等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
(2)手臂、手指、头部等部位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姿美感。
2. 舞蹈技巧训练。
(1)基本舞步的训练,包括步伐、转身、跳跃等动作的规范训练。
(2)舞姿的训练,包括手臂、腿部、身体的协调训练。
3. 舞蹈表演训练。
(1)音乐表现力的训练,包括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2)舞蹈情感的表达训练,包括情感的抒发和角色的演绎。
4. 舞蹈综合训练。
(1)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古典舞的历史、流派、名家等知识的了解。
(2)舞蹈团队合作的训练,包括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引导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和技巧。
2. 指导训练法,教师通过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和技巧。
3. 情感表达法,教师通过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舞蹈情感和角色的演绎。
4. 团队合作法,教师通过团队合作训练,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训练,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训练,包括拉伸、放松、呼吸等训练。
2. 基本功训练,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踢腿、伸腿、转体、跳跃等训练。
3. 舞蹈技巧训练,学生进行舞蹈技巧训练,包括基本舞步、舞姿训练等训练。
4. 舞蹈表演训练,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训练,包括音乐表现力和舞蹈情感的表达训练。
5. 舞蹈综合训练,学生进行舞蹈综合训练,包括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团队合作训练。
6. 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
古典舞基训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舞基训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e5e3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9.png)
一、课程名称:古典舞基训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2. 通过基础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对象:古典舞初学者四、教学课时:8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手型训练:讲解手型、手位的基本要求,进行实操练习。
3. 基本脚型训练:讲解脚型、脚位的基本要求,进行实操练习。
4. 手臂基本姿态训练:讲解手臂的基本姿态,进行实操练习。
第二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基本步伐训练:讲解步伐的基本要求,进行实操练习。
第三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结合所学动作,编排简单的舞蹈组合。
第四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提高难度,编排更复杂的舞蹈组合。
第五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加入跳跃、旋转等技巧。
第六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提高技巧难度,加入更多舞蹈元素。
第七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进行完整的舞蹈表演。
第八课时:1. 基本手型、脚型巩固训练。
2. 手臂基本姿态巩固训练。
3. 舞蹈组合练习:进行舞蹈表演,总结学习成果。
六、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学习。
2. 实操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组合法:将所学动作进行组合,形成舞蹈。
4. 演示法: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 动作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及手臂基本姿态的掌握情况。
古典舞基训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舞基训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cf59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b.png)
一、课程名称:古典舞基训二、课时安排:40分钟/一课时三、教学对象:古典舞爱好者或学员四、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舞蹈表现力。
五、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站立姿势训练2. 手型、手位训练3. 脚型、脚位训练4. 基本动作组合训练5. 舞蹈呼吸训练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舞蹈基本站立姿势、手型、手位、脚型、脚位。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感、舞蹈表现力。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生问好,简短介绍本节课内容。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准备进入课堂学习。
二、舞蹈基本站立姿势训练1. 教师示范舞蹈基本站立姿势,学生跟学。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手型、手位训练1. 教师讲解手型、手位的基本要求,学生跟学。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脚型、脚位训练1. 教师讲解脚型、脚位的基本要求,学生跟学。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基本动作组合训练1. 教师示范基本动作组合,学生跟学。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舞蹈呼吸训练1. 教师讲解舞蹈呼吸的基本要求,学生跟学。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与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加强练习。
2. 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有序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功,提高舞蹈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舞蹈素养。
古典舞基训组合教案大学
![古典舞基训组合教案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5e585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4.png)
教学对象:大学舞蹈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舞蹈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动作:蹲、踢、压、转等。
2. 古典舞组合动作:蹲组合、踢组合、压组合、转组合等。
3. 古典舞的呼吸和身体协调性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压腿:前后腿、旁腿、后腿。
2. 踢腿:前后腿、旁腿、后腿。
3. 腰腹肌训练:转腰、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4. 压肩、开胸、勾绷脚等地面训练。
二、基本动作训练1. 蹲:学习蹲的基本姿势,练习蹲的稳定性。
2. 踢:学习踢的基本姿势,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
3. 压:学习压的基本姿势,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4. 转:学习转的基本姿势,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
三、组合动作训练1. 蹲组合:练习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踢组合: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3. 压组合: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4. 转组合: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蹲、踢、压、转等基本动作。
2. 复习蹲组合、踢组合、压组合、转组合等组合动作。
二、呼吸和身体协调性训练1. 学习古典舞的呼吸方法,掌握慢吸慢呼、快吸慢呼的运用。
2. 练习身体协调性,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三、组合动作完整训练1. 蹲组合:练习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2. 踢组合: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3. 压组合: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4. 转组合: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组合动作中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大学古典基训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古典基训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7565b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5.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舞蹈表演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提高舞蹈审美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舞蹈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提高舞蹈审美水平。
三、教学内容1. 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包括脚位、手位、身位等。
2. 古典舞的基本技巧:包括跳跃、旋转、平衡等。
3. 古典舞的表演风格:包括舞姿、表情、眼神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典舞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播放一段古典舞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教学(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跟学。
(2)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3. 基本技巧教学(1)教师示范基本技巧,学生跟学。
(2)教师对学生的技巧进行纠正和指导。
4. 古典舞表演风格教学(1)教师讲解舞姿、表情、眼神等表演要素。
(2)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教师指导。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工具1. 古典舞音乐2. 录音设备3. 舞蹈教室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提高舞蹈审美水平。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课后作业1. 学生自行练习所学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观看古典舞表演视频,分析舞者的表演风格。
3. 准备下周课程的小组表演。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古典舞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古典舞基础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84903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b.png)
一、课程名称:古典舞基础训练二、教学对象:舞蹈爱好者、舞蹈初学者三、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
2. 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姿态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
4.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1. 古典舞概述2. 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3. 古典舞基本步伐与组合4. 古典舞基本技巧与组合5. 古典舞身韵训练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1. 古典舞概述2. 古典舞基本手型、脚型第二周:1. 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2. 古典舞基本步伐第三周:1. 古典舞基本技巧2. 古典舞基本组合第四周:1. 古典舞身韵训练2. 古典舞综合训练第五周:1. 古典舞成品舞学习2. 古典舞汇报演出六、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等。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动作要领。
4. 比较法: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比较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等。
5. 激励法: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动作要领:教师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作用、要领等。
3. 示范动作:教师亲自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4.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5. 比较与纠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6. 综合训练:将所学动作进行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
7. 身韵训练:通过身韵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8. 成品舞学习:学习古典舞成品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9. 汇报演出:举办古典舞汇报演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舞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典舞基本动作、姿态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606b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2.png)
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第一篇: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古典舞基训教案强化舞姿转组合一、导言中国古典舞基训的主要训练目的: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本节课就是基于学生在结束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
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第三部分综合运用中的第三节中旋转短句舞姿短句进行拆解和重组进行训练的,教材本身讲解的是舞姿性的复合转(都已一次性的复合转),强调技术技巧的华美性,同时辅以身韵的抹手、分手、摇臂、燕子传林等元素进行连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作与旋转技术的衔接,心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再有就是突出组合的抒情性,使感情融合到动作与技术当中,增强组合的表现力。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授课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男班,该学期内的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基本的基础规范,在身体能力、旋转技术技巧控制、舞姿规范、身韵连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比较好的完成单一的训练元素。
所以在教授组合之处初,重点是先放在对以往单一的舞姿旋转做常规性的训练与恢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复合旋转组合中的单一舞姿,为即将开始的组合教授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1、通过该组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将单一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使之形成复合单一性的复合转,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表演能力。
2、让学生学会动作与技术技巧的连接,做到不留痕迹、顺畅、自然,同时能将组合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融进去,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重点1、旁腿转的连接、后腿转的舞姿控制、旁腿转接旁提后腿舞姿转2、起到连接动作与技术技巧作用的身韵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系(部)艺术系教研室舞蹈组课程名称基训
任教专业年级、班级 2016级舞蹈表演小2班任课教师陈晴
授课时间 2017 年 11月 30 日第 13 周
知识目标:通过身体各个部分的基本能力训练和专项训练,主要从
头、上肢、躯干、下肢几方面训练,改造学生自然条件达到舞蹈专业
要求的柔韧性。
技能目标:通过掌握擦地的动作要领训练脚下的基本功及腿、胯的外
开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
对身体重心控制力的基本训练以及基本姿
态的掌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修养和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艺
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情感。
教学时间: 40分钟/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全体更换舞鞋进入教室
2.行上课礼
3.宣布本次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宣布本学期学校内容及上课要求
一、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开肩(单手、双手)
2.行进踢腿(前、旁)
3.把上拉腰
(二)导入新课
教学提示: a.注意五位时的站姿和上身的控制。
b.注意姿态的极至伸展。
c.注意胯的固定与擦地的开度。
五位擦地:单手扶把
⑴前擦3次
⑵后擦3次
⑶旁擦2次立脚踝出后擦1次
⑷后擦出划2圈收前五位。
⑸双脚立收大四位单脚立转一圈。
⑹同上反转一圈经收回后做划线造型。
同样做反向
踮脚提胯
教学提示注意膝盖的夹紧
准备双手扶把一位站立。
预备拍 5—8 双脚立
⑵左右交替慢落
⑵反复
⑶左脚立右脚收至其小腿处落后五位。
(4) 同上落前五位。
⑸—⑹同上做右脚。
组织教法:
1.情景启发、练习法、讲解、示范、纠偏
2.单一擦地动作的练习,逐渐融入组合节奏的变化。
3. 分组讨论法:以小组形式相互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二、组合复习
1.中间练习
A.头和肩的练习
[面向、视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眼看几点(即视向)”时,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8点”,即脸和视线均朝8点。
B.脆亮相组合
[亮相]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
通过这个舞姿动作顿挫到位,或甩头、凝视等使表达的神情更明朗、强烈,此种造型即亮相。
1.把上练习
A.蹲(一位,二位,五位)
从髋关节,到大胯小胯要求开,下蹲时尾椎垂直点是双脚后跟的中心,再到地面。
下蹲时要绵长,像是水中的皮球,要有韧性,不能蹲死了,因为蹲是跳的准备。
动作要求:
1、身体保持直立,半蹲时膝盖对脚尖、开胯,臀部对脚跟
2、重心放在两脚上,五指着地。
3、全蹲必须经过半蹲过程。
起时先落脚跟,经半蹲再伸直
4、半蹲的过程中要连贯柔韧性,往下半蹲时腿、腹部肌肉要有一种对抗力,起时强调腹部、腿和臀部肌肉收紧。
易犯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