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总结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的《溶解》一章。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溶解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溶解的过程,并能够观察和分辨溶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解的概念和溶解的过程。
难点:如何用准确的词汇描述溶解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溶解演示仪、固体溶质、液体溶剂、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实验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饮水机,引导他们发现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引出溶解的概念。
2. 知识讲解:通过溶解演示仪,让孩子们直观地观察溶解的过程,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溶解的概念。
3. 实验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固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过程,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溶解现象。
4. 随堂练习:孩子们根据实验观察,用彩色笔在实验记录表上绘制溶解过程,并用准确的词汇描述溶解的现象。
5. 作业布置:让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并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溶解: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记录生活中的一种溶解现象。
答案:例如:我在家里看到了盐放入水中溶解的现象,盐消失在水中,水变得咸咸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了溶解的概念和溶解的过程。
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积极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但在描述溶解现象时,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带来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进行分享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设计思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
“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
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
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先通过游戏法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紧着,由教师示范溶解这一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让幼儿掌握搅一搅的方法,并在搅一搅的过程中去观察物体的溶解;最后,让每个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观察溶解这一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观察溶解活动准备透明的塑料杯 100 个、勺子 40 个方糖、果珍、盐、砂糖、奶粉黄豆、大米、绿豆塑料框 16 个、温水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今天,吴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一遍说一遍揭开罩布)对,是一杯水!不过,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哟!(故弄玄虚)那是什么水呢?(稍作停顿,让幼儿猜想片刻)我请一个乖宝宝来尝尝吧。
(请幼儿尝一尝)某某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 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吴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 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站位:回到桌子前面了)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教案信息:课题:溶解授课对象:幼儿园中班课时:40分钟授课内容:什么是溶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溶解与温度的关系。
授课方式: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具准备:蓝色草莓糖、红色酸梅糖、1杯温水、1杯冷水、2个玻璃杯、1个温度计、1个电子显微镜、1本幼儿园科学教材。
教学目标:1.认得溶解的概念,并了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
2.通过对水溶性糖果的试验,帮忙幼儿们理解什么是溶解。
3.通过察看不同温度的水对糖果溶解效果的影响,激发幼儿们的探究爱好。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带着幼儿们一起看一看电子显微镜,了解它的用途,然后与幼儿们交流一下涉及到化学的常见物质,例如糖、盐、土等,帮忙幼儿们建立相关的世界学问。
2.讲解(15分钟)解释什么是溶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
然后向幼儿们呈现蓝色草莓糖和红色酸梅糖,并问他们这些糖果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
随后,将蓝色草莓糖放入一杯温水中,红色酸梅糖放入一杯冷水中,让幼儿们察看这些糖果在水中的反应。
3.试验(10分钟)将蓝色草莓糖和红色酸梅糖一一放入玻璃杯里,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记录温水和冷水的温度。
随后,将一杯温水和一杯冷水分别倒入不同的玻璃杯中,察看水温对溶解的影响。
4.讨论(5分钟)让幼儿们共享他们对溶解试验的感受,帮忙他们总结出溶解的本质,然后让他们讨论他们在试验中得出的结论,并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5.巩固(5分钟)再次强调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并提示幼儿们注意一下有关的化学现象,例如作者提到的溶解,让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6.拓展(5分钟)提出一些问答,例如“你有没有见过一种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等问题,以激励幼儿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溶解。
反思:这节课讲得相当合理,目标清楚明确,而试验环节也很杰出。
不过,作为一节幼儿园科学公开课,上课内容还需从幼儿学习的自然环境启程,供给更多互动和趣味性。
同时,老师也应了解幼儿的生态学习需求,采纳多样化的授整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同时也帮忙幼儿更好易讲解上下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溶解》是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的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物质的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培养观察、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验操作,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认识溶解现象,探索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沙子、水)、多媒体课件、黑板。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糖,让幼儿观察糖的外观。
随后将糖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2. 讲解溶解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溶解的定义和过程,让幼儿对溶解有初步的认识。
3. 实验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幼儿理解溶解现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回答。
如:“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溶解的概念2. 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3. 实验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常见的物品,哪些能在水中溶解?2. 答案:盐、糖、味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和记录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要在水中加盐等。
鼓励幼儿进行家庭小实验,观察其他物质的溶解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word版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溶解》含反思教案吧。
阶段:一教学目的: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课前准备:1、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1、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小客人请进,请喝水。
2、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T:小朋友水好喝吗?C:水甜甜的很好喝。
C:老师我的水是咸的不好喝。
T:怎么有的小朋友说水是甜的有的是咸的呢?C:因为甜的水里有糖。
T:糖在哪呢?C:对啊,糖在哪呢?C:糖在水里不见了。
C:我知道,糖溶了。
T:那咸的水呢?C:是盐。
C;盐也是不见了,溶了。
T:小朋友说甜的水和咸的水里放了糖和盐,那糖和盐在哪呢?是不是溶了呢?现在老师做个实验。
3、老师示范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T:小朋友看,老师把糖放进水里糖在吗?C:在,糖在水底呢?C:怎么糖不会不见呢?C:有一点糖不见了。
老师你摇一摇C:用筷子搅动,妈妈做糖水给我就是用筷子搅动的T:好,我用筷子来搅一搅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溶解”。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中物体形态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观察溶解过程中物体形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糖、盐、色素等)、教学PPT、板书材料。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每组一份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糖块的玻璃杯,倒入热水,让幼儿观察糖块的变化。
引导幼儿讨论糖块为什么会消失,引出溶解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溶解的定义、特点以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通过PPT展示,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溶解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实验器材,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让幼儿观察糖、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4. 分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分析溶解现象的原因。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溶解2. 内容:(1)定义: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特点:不可逆、均匀分布。
(3)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糖、盐在水中溶解,药片在水中溶解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观察家里有哪些溶解现象,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
(2)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2. 答案:(1)观察记录见幼儿实际观察结果。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溶解”现象。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基本原理,并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的基本原理,能够描述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溶解原理的理解,观察描述溶解过程。
2. 教学重点:掌握溶解的概念,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糖、沙子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烧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可以溶解哪些物质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溶解的概念、原理以及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食盐、糖、沙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内容:溶解: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
溶解原理:分子间作用力使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溶液。
溶解过程:观察、记录、描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厨房中的食盐溶解现象,记录溶解过程。
(2)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有些物质不能溶解?2. 答案:(1)略。
(2)物质是否能溶解取决于其分子结构、溶剂性质以及温度等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和原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主要围绕“溶解”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二节“奇妙的溶解”,详细内容为:介绍溶解现象,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实验、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实验材料(盐、糖、面粉、小苏打、水、杯子、勺子等)、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台、记录表等。
幼儿准备:观察记录本、画笔、实验操作台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放入水中消失、盐放入水中变淡等),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并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实验材料,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溶解2. 内容:溶解现象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溶解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常见物质的溶解现象。
答案示例:物质:糖溶解情况:糖在水中溶解,水变甜溶解原理:糖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使糖均匀分布在水中。
2. 作业题目:与家人分享溶解现象,探讨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但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幼儿对溶解原理的理解仍较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其他物质的溶解性,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主要涉及溶解的概念和简单现象。
教材章节为《溶解》。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1. 溶解的定义;2. 溶解的过程;3. 溶解的常见现象;4. 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溶解现象。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
难点: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实验器材(如盐、糖、水、玻璃棒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杯盐水,提问:“大家看,这杯盐水有什么特点?你们能找出盐水中的盐吗?”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 理论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溶解的概念、过程及常见现象。
3. 实验操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用玻璃棒搅拌,让学生感受溶解现象。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让学生描述溶解过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5. 生活实例分析: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粉、饮料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溶解的概念、溶解过程、溶解现象及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实验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 举例说明生活中溶解的应用。
3. 思考溶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环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溶解的概念、过程和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在生活实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溶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如在家中尝试制作糖水、盐水等,观察溶解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教学内容充实
课程中涵盖了溶解的定义、原理、实验步骤及结 果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全面且深入。
教学方法多样
采用了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多种 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表现评价
学习态度积极
01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
教学目的
帮助幼儿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 趣和习惯。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溶解的定义和过程, 认识常见的可溶物质。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水 中的溶解现象,进行简单 的溶解实验索欲望。
课程安排与时间
科学原理阐述
阐述溶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如分子运动论、相似相溶原 理等。
延伸思考与应用
提出延伸思考的问题,如如何 改进实验方法、如何将实验结
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等。
05
知识拓展与应用
溶解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溶解起着重 要作用,如糖的溶解于饮料、盐
的溶解于汤等。
医药领域
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对于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 糖在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说明糖在水中溶解了 。
• 沙子在水中不消失,水变浑浊,说明沙子在水中没 有溶解。
• 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 幼儿可以初步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培养他 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实 验安全,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化学实验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溶解》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溶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溶解》一节。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溶解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材料(糖、盐、面粉、水)、实验器材(烧杯、勺子、搅拌棒)、投影仪。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糖和水,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糖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吗?”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实验过程,讲解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和面粉在水中是否能溶解,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溶解现象及其应用。
5.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除了糖、盐、面粉,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引导幼儿思考、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板书内容:溶解: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
实验结果:糖、盐能溶解在水中;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洗涤剂、洗发水等用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溶解现象,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实验细节,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
课后,教师可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其他物质的溶解现象,将科学探究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的问题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溶解”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认识溶解现象,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理解溶解现象;2. 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 通过实验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难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糖、盐、水、色素等)、演示文稿、卡片;2. 学具:实验器材(糖、盐、水、色素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放入一块糖,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现象;(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糖会消失?它去哪里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演示文稿和卡片,讲解溶解的概念和现象;(2)结合实验,让幼儿观察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并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预测不同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4. 实验操作(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溶解过程,锻炼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内容:溶解: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溶解过程:盐、糖、色素等在水中逐渐消失;溶解条件:溶剂、溶质、温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里的一些物品,看看哪些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在水中;尝试向水中加入不同颜色的色素,观察颜色变化。
2. 答案:可以溶解的物品:糖、盐、洗衣粉等;不能溶解的物品:沙子、石头等;色素加入水中,颜色会变得均匀。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溶解》是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的内容,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神奇的溶液”。
本节课将围绕溶解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理解溶解现象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现象的概念,观察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掌握溶解现象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色素、水)、投影仪、白板、板擦。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糖水,提问:“你们知道这杯水是怎么变甜的吗?”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现象,引出溶解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讲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填写记录表。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5. 课堂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引导幼儿思考和举例。
六、板书设计1. 溶解2. 内容:溶解的定义溶解的特点常见的溶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 答案:(1)实验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盐、糖、色素在水中逐渐消失,水变浑浊、变甜等。
(2)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糖溶解在水中制作糖水,盐溶解在水中制作盐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幼儿掌握了溶解现象的基本概念,但在引导幼儿举例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时,部分幼儿表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三节“溶解”。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溶解过程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的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达溶解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杯子、勺子、糖、盐、水、色素等)、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糖加入水中,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提问:糖为什么会不见了呢?它去哪儿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溶解现象,让幼儿了解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2)讲解溶解的基本原理,让幼儿知道溶解是固体分子进入液体中,与液体分子混合。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记录实验过程,引导幼儿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让幼儿分享实验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讨论:为什么有的东西能溶解,有的东西不能溶解?5. 情景再现(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饱和盐水中的盐晶体分离出来。
(2)提问:盐晶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这里?六、板书设计1. 溶解现象: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
2. 溶解原理:固体分子进入液体,与液体分子混合。
3. 实验记录: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记录实验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洗涤剂、洗衣粉、糖、盐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观察记录,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涉及的主题是“溶解”。
教材的章节为《有趣的实验》,详细内容包括:什么是溶解,溶解的现象,以及简单的溶解实验。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糖、盐、水、搅拌棒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颗糖,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说出糖的味道。
(2)教师将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观察糖不见了,水变甜了。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溶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溶解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
(2)教师示范简单的溶解实验,如将盐放入水中搅拌,让幼儿观察盐消失的过程。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盐会消失?盐到哪里去了?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 拓展延伸(5分钟)(1)教师出示其他可溶解的物质,如糖、咖啡等,让幼儿预测哪些能溶解,哪些不能溶解。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板书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的现象(3)简单的溶解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溶解的观察记录表。
(2)请幼儿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溶解现象。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中溶解物质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奇妙的科学》第四章《变化中的物质》,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溶解”。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体验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糖、盐、水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糖和水的玻璃杯,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杯子里会发生什么现象吗?”(2)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尝试将糖放入水中,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现象。
(2)教师解释溶解的概念,让幼儿理解溶解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
3. 随堂练习(1)教师分发实验器材,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糖、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
(2)幼儿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并与同伴分享。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溶解现象吗?”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的特点(3)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的溶解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收集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 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如糖、盐、咖啡、茶叶等。
3. 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饮料、清洁剂等。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溶解”现象。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探索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观察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溶解过程。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糖、沙子、色素等),PPT。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瓶盐水,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瓶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 讲解溶解概念(5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解释溶解的概念,并引导幼儿观察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如食盐、糖在水中容易溶解,沙子不易溶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盐、糖、沙子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食盐、糖容易溶解,而沙子不易溶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在水中溶解,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内容:溶解的概念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要求:回家后观察哪些物品可以在水中溶解,记录下来。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为什么食盐、糖容易溶解,而沙子不易溶解?答案:食盐、糖的分子结构与水分子相似,容易与水分子结合,从而溶解。
沙子的分子结构不同于水分子,不易与水分子结合,因此不易溶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探索溶解现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大胆动手实验并会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对“溶解”和“饱和”现象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幼儿对"溶解'和"饱和'现象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2、幼儿能够大胆动手实验并会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3、让幼儿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幼儿亲手做实验和做记录活动准备:1、实验用品:白砂糖、记号笔、搅棒(一次性筷子)、教师用记录纸、一次性透明杯若干。
2、幼儿对溶解现象有初步的接触。
活动过程:活动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桌面上都有什么东西。
幼儿:有杯子、白砂糖。
(让幼儿猜白砂糖)师:对,我们的桌面上有水杯、白砂糖和筷子。
那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要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实验游戏。
一会小朋友们拿到杯子后排队接水,接水的时候接这么多就可以了(老师示范接水的过程),接完水后轻轻地晃一晃,注意晃动的时候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了,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幼儿操作并充分感受溶解的现象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幼儿:糖化了师:对,这些一粒一粒的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白砂糖被水吃掉了。
就像小朋友吃掉米粒一样, 水也把白砂糖吃掉了。
2、幼儿继续操作并感受饱和师:如果我们继续往水里加糖,小朋友们看会怎样呢?幼儿:会化掉。
师:老师继续往杯子里放白砂糖,小朋友们又会看到什么呢?(老师继续往孩子里的被子里放白砂糖,并让幼儿继续操作)幼儿:化掉了。
师: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吗?幼儿:还剩下一点点。
师:大家觉得白砂糖还能够完全化到水里吗?请小朋友们继续晃动,亲手试一试。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活动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溶解的秘密”。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探索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变化,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溶解,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探究欲望。
3. 让幼儿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质和溶剂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糖、盐、色素、水等)、教学课件、挂图。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溶解在水中,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 生活应用(5分钟)介绍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药品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6. 情感教育(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的秘密2. 板书内容: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均匀分布的现象。
溶质:糖、盐、色素等。
溶剂:水、酒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溶解现象,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溶解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组织幼儿参观化工厂,了解溶解在生产中的应用。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情感教育的融入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互动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针对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溶解概念的直观传达和溶质溶剂关系的理解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含总结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溶解”和“饱和”现象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2、幼儿能够大胆动手实验并会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3、让幼儿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
幼儿亲手做实验和做记录
活动准备:
1、实验用品:白砂糖、记号笔、搅棒(一次性筷子)、教师用记录纸、一次性透明杯若干。
2、幼儿对溶解现象有初步的接触。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桌面上都有什么东西。
幼儿:有杯子、白砂糖。
(让幼儿猜白砂糖)
师:对,我们的桌面上有水杯、白砂糖和筷子。
那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要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实验游戏。
一会小朋友们拿到杯子后排队接水,接水的时候接这么多就可以了(老师示范接水的过程),接完水后轻轻地晃一晃,注意晃动的时候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了,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幼儿操作并充分感受溶解的现象
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糖化了
师:对,这些一粒一粒的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白砂糖被水吃掉了。
就像小朋友吃掉米粒一样, 水也把白砂糖吃掉了。
2、幼儿继续操作并感受饱和
师:如果我们继续往水里加糖,小朋友们看会怎样呢?
幼儿:会化掉。
师:老师继续往杯子里放白砂糖,小朋友们又会看到什么呢?(老师继续往孩子里的被子里放白砂糖,并让幼儿继续操作)
幼儿:化掉了。
师: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吗?
幼儿:还剩下一点点。
师:大家觉得白砂糖还能够完全化到水里吗?请小朋友
们继续晃动,亲手试一试。
我们可以用小棒搅拌一下,搅拌可以让白砂糖化得更快。
(请另一位老师帮忙发搅棒) 幼儿:白砂糖无法继续化在水里了
师:为什么化不了了呢?请小朋友举手回答
幼儿:糖太多了
师:就像小朋友的胃吃饱了以后就再也吃不下东西了,所以,水吃饱以后就再也无法吃下更多的白砂糖了。
小结:白砂糖放到水里化掉,水把白砂糖吃掉的现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溶解,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说一遍,“溶解”。
3.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了一个关于溶解的实验,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知道了白砂糖会溶解到水里,如果继续往水里加白砂糖的话,水呢就会饱和。
但是,科学家做实验的时候对于实验的结果需要记录下来,以便让其他人也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所以老师想把我们的发现白砂糖会溶解的现象记录下来。
谁能够帮助老师想个办法,用一个符号表示白砂糖呢?
幼儿:用点点,用圆圈,用方块
师:谢谢你们的想法,老师觉得白砂糖是白色的,所以用小白圆圈来表示白砂糖。
(老师在白板上画小的圆圈)当然,小朋友们可以用其他方式记录。
师:老师还有一个困难需要小朋友们帮忙,那就是,老师用什么符号表示溶解呢
幼儿:用对号、用笑脸······
师: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对号来表示吧。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记录过程)
4.小游戏
师:在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呢
幼儿:糖、药粉、果维
师:石头和沙子会溶解吗
幼儿:不会。
师:小朋友们的知识真丰富,那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吧。
当老师说道一个溶解的东西时,例如老师说道白砂糖的时候,小朋友们回答“溶解”并趴到自己的椅子上装作化掉了。
当老师说到一个不溶解在水里的东西时,例如沙子,小朋友们说“不溶解”,然后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5.结束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了溶解和饱和的科学实验,颗粒跑到水里不见了的现象叫做什么呢?(幼儿回答)当继续往水里加东西,水吃不掉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跑到水外面去的现象叫什么呢?(幼儿回到)请小朋友们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今天学到的溶解和饱和的知识。
活动总结: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
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