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新版)浙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2.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相关关系。

2.食物链与食物网。

教学难点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的书写。

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设计。

设计思路1.关于对本课时内容的地位认识本课时内容包括两部分,即“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成分与前面生态因素及生态系统的概念等知识密切相关,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也是后面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习的基础。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2.关于重、难点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与将要学习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生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是重点内容。

本节的难点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初级消费者,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等概念以及食物链的书写。

这部分知识学生初学,容易混淆,教师通过典型实例,设计练习,加强巩固。

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教学和食物链教学的建议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教师以“池塘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为例,逐一具体地讲述了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

一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是生产者;三是消费者;四是分解者。

同时一一对应地对各种成分推而广之,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交待的一清二楚,并针对消费者又依据其食性不同分为不同级别。

介绍到此,足以吻合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即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食物链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应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修正出现的错误,明确食物链书写的具体规定,即⑴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不包括分解者。

⑵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从被食者指向捕食者。

⑶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发布者:黄英迈发布日期:2011-06-08 11:14:20.0一、教材分析: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关生物圈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学习的,已经知道了在生物界中影响生物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也具备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

有了以上知识的储备,再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等内容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包括图片、网上的文字资料等),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产者的学习和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小型的水族箱,里面生活着小鱼和水草学生: 收集各种图片或拍摄各种风景照片,记录一周来所食用的食物名称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练习:( ) ⑴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B. 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D. 所有生物组成的( ) ⑵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大明湖中的各种生物B. 泰山林区C.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羊D. 长江里的各种鱼()⑶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A.大米→鼠→蛇→人B.阳光→青草→鼠→人C.青草→鼠→蛇D.营养物质→鼠→蛇→鹰⑷依据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的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编写生态系统的组成知识框架。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浙教科学九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
物。

它们是自养生物。

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其他生物的生存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

视频:生产者
思考与讨论
森林、草原、农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有哪些?
【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草原中的各种草,农田中的各种农作物和杂草,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等都是生产者。


能量流入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

视频:消费者
(2)消费者: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

视频:分解者
(3)分解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如图。

2.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3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

教学过程(一)生态系统1.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水、大气、土壤、阳光。

2.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动物(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

说说鹰、鼬、鼠、小麦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各来自何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能不能从动物开始,为什么?(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的输入形式:太阳能能量的传递途径:食物链能量的散失形式:呼吸热能见p51读图2-22: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思考: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有什么联系?2.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不断减少?思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的流动呢?(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由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的循环过程(右图所示)以碳为例,说说化学元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如何循环流动的。

(1)碳循环的形式:CO2;(2)碳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碳循环的形式CO2和碳酸盐;(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③化工燃料的燃烧读图:1。

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引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2.1 生态系统的定义•定义:生态系统指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包括各种生物和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2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物群落: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不同种类生物形成的特定群体。

•生物栖息地:由于特殊气候、土壤等条件形成适宜于某种或某几种物种进行繁衍及死亡等现象所发为产地。

•确定因子:影响某一地区内某个或几个主要类型植被格局形成与被维系下去程度、力量。

•地球大气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

3. 生态系统的功能3.1 能源转化功能•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其他生物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吸收这些有机物质,并通过呼吸过程进行能量释放。

3.2 物质循环功能•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之间不断循环流动,形成了氮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等。

3.3 水土保持功能•生态系统能够减轻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维护地球表面的稳定性。

3.4 美学享受功能•生态系统提供了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环境,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和安宁感。

4. 实践活动4.1 观察生态系统•带领学生到周围的校园或附近自然环境进行考察,在老师指导下观察和记录所见到的生态现象,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2 制作食物链图•鼓励学生以不同的生物为参考,设计和制作一张食物链图,以展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地球家园。

以上是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_《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2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_《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2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教学目标1、能复述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区别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并能运用概念来判定生态系统。

2、知道生态系统类型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能在具体的生态系统中列举出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说出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导入[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第一课时。

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一条鱼)这是一条生活在大西洋中的蓝尾刺鱼。

[提问]那这又是什么?(一群鱼)那如果这是生活在同一片海域的全部蓝尾刺鱼,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称为是?(种群)很好![板书]种群。

[引导]那如果我们把和这群蓝尾刺鱼生活在同一片海域的所有生物集中到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群落)[板书]群落[过渡]通过这些图片,大家觉得海底的生物多吗?(多)[讲述]其实,真实的海底世界远比这些图片所显示的更绚丽多彩,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一下美丽的海底世界。

[视频]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我们最开始认识的那条蓝尾刺鱼呢就生活在这海底世界中。

大家觉得在这片水域中,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有哪些?请大家先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任务单上,然后与小组成员交流,进一步完善你的答案(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答案,补充板书。

[讲述]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些生物因素就组成了生物群落,那海洋中的生物群落能脱离它们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而独立存在吗?(不能)[引导]那池塘、草原、森林中的生物群落能否脱离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而独立存在呢?(不能)其实,在自然界中每个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生活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它独特的非生物因素。

[引出概念]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整体。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郑桂东普宁市梅林镇南阳中学★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2)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3)通过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形成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2)学会画、找,写食物链。

★教学难点(1)食物链、食物网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食物链数法。

★教具准备图片资料、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复习提问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它的范围有多大?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哪两部分?它们各自包括了哪些?学生认真思考,回答提问: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其生活的环境。

2)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等。

2、引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各自的生态功能,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新课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活动探究】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课本P74页活动)多媒体展示草原生态系统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有关这个生态系统的几个问题,将讨论的问题提出,组织学生讨论:【讨论】(课本P74页活动)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2)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3)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4)尝试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2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2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三、教学难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四、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为什么?2、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成分具有什么功能?构成生态系统需2个因素,既生物和环境,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德曼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二)、创设情境朗诵导入学生朗诵林德曼描述的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之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

螳螂正要品尝美餐,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

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咬住蛤蟆。

正在这时,盘旋在天空中的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攫住蛇。

在大自然里,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场面。

通过朗诵激发学习兴趣,适时提问:1、此场景包含了几种生物?生产者是?消费者是?(介绍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2、各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生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了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2. 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 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教学过程▽▽▽▽▽▽▽▽▽▽▽▽▽▽▽▽▽▽▽▽▽▽▽▽▽▽▽▽▽▽▽▽▽▽▽▽▽▽▽第1课时简案情境引入;(课件:池塘生态系统)问;池塘中有些什么生物呢?池塘中除生物群落还有什么呢?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存在什么关系呢?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强调: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无生命的物质)举例:小草离不开阳光,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小草离不开土壤,因为需要土壤中的养料;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因为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鱼儿离不开水等等。

强调:每种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这个统一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举例: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森林。

练习:在一阴湿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食物链D 食物网通过上述例子指出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小到一堆腐木、一个池塘,大到一片森林,乃至整个地球。

强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视频示上述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析其主要特点:1、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和较湿润地区。

2、主要的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以营树栖和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

3、群落的结构复杂,因而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_《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优教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_《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优教学案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说明生物生物圈的概念;2、讲出生态系统的概念;3、区分生态系统的各大成分。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

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三、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ecosystem)。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biosphere),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2、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类。

前者,又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

后者,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等类型。

3、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的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producer),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4、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consumer)。

那些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如蝗虫、兔等,叫做。

那些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如虎等,叫。

5、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decomposer)。

6、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等。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写出池塘中的物质,并按照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行分类活动二:画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图。

四、巩固练习1、下列各选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雁荡山上所有的树木B.钱塘江中所有的鱼儿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2、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剿灭劣V类水”的动员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这些小微水体属于()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成分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是因为()A.被生产者吸收了B.被消费者吃掉了C.被分解者分解了D.不确定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时作业与学案。

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初中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引言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解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在某一地区内,不同物种的个体集聚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群体。

生物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并且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群落的概念以及生物群落的种类和特点。

2.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群落所处的环境背景,包括土壤、水、空气等。

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受到生物群落的影响和改变。

学生需要了解非生物环境的组成以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角色和功能。

一个生态位包括了一个物种所占据的生存空间、取食方式以及对其他物种的影响等。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生态位的概念和作用。

2. 群落结构群落结构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组织关系。

群落结构可以通过种群数量、种群分布、种群密度等指标来进行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模拟实验来了解和描述不同群落的结构。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地球生物圈的稳定运行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1.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理解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例如,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的重要方式,而一氧化碳的循环与氮的循环则是物质循环的关键。

2.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资源
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七、板书设计
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
八、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卷P48-49,P50-51;
2、预习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生物无机环境
特点。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下册 2.4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

四、教学过程聚焦解决问题"的教学宗旨下,——“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等(一)激活原有知识1.生态系统的组成找出这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说明各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2.在一定的区域内和生物群落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3.地球上的和它们全部生物所生活的环境中的组非生物因素成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4.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等。

(二)展示论证新知思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的是什么生物现象?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例如:草兔狐虎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2.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动动脑:右图所示你能连接多少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右图所示)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的表示方法: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

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

食物链关系的本质是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关系,所以食物链表征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渠道。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5. 教师通过适时提问、引导思考,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化理解,确保重难点的有效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为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为基础,系统地讲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点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知识框架。
2. 思维能力:
学生在分析生态系统案例时,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等,识别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他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解释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 实践技能:
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态学实验操作技能,如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他们能够设计简单的生态系统模型,并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生态学原理。
(2)视频:播放与生态系统相关的科普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在线问答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4)实物模型:展示生态系统的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展示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简短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生态系统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篇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科学探究和生物与环境两个一级主题,同时与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的多样性等主题都有联系。

主要涉及的具体内容标准为:1、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首先从教材的内容地位和特点来看,“生态系统”一节是本章的重点。

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

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与其他单元又有密切的联系。

本节有关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很多,特别是基本概念、名词特别多,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等,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要学生准确地把握,必须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教学语言的科学、严密,而且要注意概念讲解和分析时的准确、科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使学生有明确、正确的理解。

所以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对于农村中学初二的学生,对新鲜事物还保留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学中还应该力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教学就会变得很轻松。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1)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

(l)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

九年级科学下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教学案设计

九年级科学下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教学案设计

2.4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本类型。

2.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4.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5.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6.了解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7.能结合生态系统的特征正确书写出食物链,并知道食物链与食物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区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动。

四、教学过程(一)激活原有知识1.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可分为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它们的生活环境中的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多种环境因素.2.池塘淡水鱼混合放养的依据是()A、鱼类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同B、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不同C.鱼类对阳光的要求不同D.鱼类的食性和栖息水层不同3.思考:若把大鱼缸看成一个体系,其内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水族箱中的植物和鱼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而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也会随植物和鱼的生理活动而变化。

植物为草食性鱼类提供了食物,而鱼的排泄物又为植物提供了生活所需要的养料。

由此可见,水族箱中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

4.思考:草原上的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把它们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还需要阳光、水、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如果没有这些非生物因素,草原上的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5.思考: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一部分草场罩起来,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结果导致加罩区的草场昆虫的大量繁殖,造成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2.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
3.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系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在课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这让我认识到,实践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发现,在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时,我需要更多地给予他们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最后,课后的拓展应用环节,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显示出了一定的兴趣,他们在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去寻找和阅读相关的学习资料。这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意识到,拓展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完善是有帮助的。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点难点◆重点1、食物链与食物网。

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课提问:(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2)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哪两部分?它们各自包括了哪些成分?认真思考,回答提问:(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承上启下,既巩固已学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微生物。

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

导入新课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各自的生态功能,那么,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节课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思考,讨论,进入新课学习。

问题导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食物链和食物网1、活动: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ppt展示:图23-4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不完全)。

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2)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上的植被有什么关系?(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存在着什观察、思考、讨论、回答:(1)草原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利用。

(2)吃与被吃的关系。

(3)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如青蛙捕食蝗虫,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做中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么关系?2、指导学生根据刚才观察、分析的图片资料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图片上用线连接起来。

点拨: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3、教师书写一条食物链:草→蝗虫→青蛙→蛇→猫头鹰。

提问学生:食物链如何书写?师生共同小结食物链的写法:(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级消费者。

(2)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捕食者,直至最高级的消费者。

习题巩固例: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A)A、草→虫→蛙→蛇→鹰B、草→兔→狐狸→腐生细菌C、阳光→草→兔→青蛙则被蛇捕食。

分析图片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画出捕食关系图。

理解食物链的定义。

观察,思考,讨论,尝试总结食物链的写法。

理解和记忆食物链的写法。

思考、作答,产生疑问:食物链能否出现非生物物质(如阳光)和能量以及分解者(真菌、细菌)。

完善食物链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典型例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问题导学,循循善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狐D、草←兔←狼教师进一步小结食物链的写法:(3)食物链不出现非生物物质(如阳光)和能量(如太阳能)以及分解者(腐生真菌、细菌)。

提问: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是不是只被一种其他的动物所食?一种动物是不是只吃一种生物呢?4、应用所学知识,连接食物链。

请同学们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表示出来,并观察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否是孤立的?5、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它们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所画的食物网。

6、小结: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基础。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写法。

认真思考问题。

画出草原生态系统的其他食物链,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渡: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同样,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那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在各种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这是接下来我们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ppt展示:图23-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食物链上各环节的动物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食物链上的生产者(各种绿色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何方?这些植物是怎样获得所需要的能量的?(3)能量如何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中流动?思考,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1)食物链上各环节的动物直接或间接食用各种植物,从植物的有机物中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各种绿色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能量沿食物链在生物中流动。

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

(4)食物链上某一环节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能不能100%传递给下一环节的生物?(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什么特点?点拨:(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2)能量的输入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4)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5)流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流动的这种变化对于生物体的数量有着怎样的(4)不能,因为一部分能量会在流动中损失。

(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思考、记忆、交流。

小组内讨论,表达:(1)在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是单向的。

(2)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时,逐级递减,使得生物体数量也呈现这样的特点。

在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所贮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的能力。

影响?总结:当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每一个环节都要把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

通常,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环节。

这样,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贮存的能量也愈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的关系。

的能量愈少,那么生物体的数量也愈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传递又是遵循怎样的规律?1、活动:分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ppt展示:图23-10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引导学生讨论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几个问题:(1)无机环境中的碳是怎样进入生物体的?(2)与生产者相比思考,讨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使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较,消费者获得含碳化合物的方式有什么特点?(3)生物体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2、指导学生总结碳在生态系统中是怎样循环的、特点是什么?点拨:碳循环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具有往返循环的特点。

3、引导学生概括什么叫物质循环。

4、应用:指导学生根据碳循环的途径和特点,推测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为食,这些有机物进入动物体。

(2)生产者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而消费者只能利用生产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都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在活动中分析讨论问题,结合“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图片,总结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概括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课后探究水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的能力。

11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什么联系呢? 点拨: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共同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能量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讨论、分析。

理解和记忆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习题巩固 例题详见ppt 。

思考、作答。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板书设计23.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食物网 能量流动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物质循环:生物无机环境八、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练习卷P48-49,P50-51;2、预习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