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精品教育.doc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大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
懂得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以课本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教学重点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难点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原则,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不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什么?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演示板书:第三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板书: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学生活动:阅读课本99页1—4自然段的内容,讨论回答师:请看下面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总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担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2%的人口,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挑战。
过渡: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应该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人认为可以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这两中看法对不对?(学生讨论回答)总结: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而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课件精选教学PPT
产品成本
降低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经济效益
增加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治理污染费用
减少
污染转移
无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有可能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 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 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它既不同于那种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
、投入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传统农业;也不同于那 种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和动力,不顾生态破坏 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商品 化现代常规农业。
原来朋友的前男友是本地人,父母都 有车有 房,自 己每个 月2千元 觉得特 别满足 ,跟朋 友吃饭 的时候 就一直 说:“ 我一个 月赚的 钱够花 了,身 上这件T 恤穿了 四年, 工作四 年攒了 一万二 !”朋 友问怎 么攒的 ,前男 友一脸 得意:“我 随份子 钱随的 ,将来 咱们结 婚就都 回来了 !” 朋友觉得很无语!这跟朋友的生活观 完全不 一样! 如果让 前男友 知道自 己一双 鞋3千元 穿了不 到一年 就不穿 了一定 心疼死 !
夏季下雨之后的路边总会有很多蜗牛 ,我常 常会看 着他们 慢慢的 爬,身 后拖出 长长的 透明液 体的痕 迹。我 羡慕他 们可以 在遇到 危险的 时候将 自己的 软弱躲 在坚硬 的壳里 面。可 以有一 处安放 自己的 地方真 的很好 。 人到中年,最珍惜的时间越来越多的 是自己 独处的 时间, 好像只 有独处 的时候 ,这一 切才都 是自己 的,自 己才是 真实的 。
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
对策、可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 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 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
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2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理由。
1。
通过资料分析,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综合思维)2。
实例分析,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
(地理实践力)3.对比分析,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
(综合思维)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人类的反思认识2.可持续发展(1)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错误!(3)基本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必由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1)消除贫困①原因: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②地位: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2)发展绿色经济①目标{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②我国的探索:(3)提倡可持续消费①基础: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②目标: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特别提醒]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必然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
()(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公平性原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公平。
()(4)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公众对政府起监督作用。
( )(5)与“绿色经济”相对的是()A.红色经济B.黑色经济C.褐色经济D.灰色经济提示:(1)×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认可.(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 生态
业 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 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返回
径
[例2]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
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解析:由于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经济发展和生态退耕 都需占用一部分耕地,所以短期内粮食增产举步维艰。由于 人口基数庞大,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比较多且人口老龄化趋
势日益明显。能源利用的种类随科技进步会不断增加,环境
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问题 使中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庞大压力,这也是中国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其中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 大障碍。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人口数量,实现
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返回
项目
含义
循环 经济
①资源得以再生;②综合效益突出;③实现良性
循环
返回
项目
含义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
实现 工 清洁 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
循环 业 生产 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返回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
)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 )
C.商品率高
示范教案(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从容说课本节教材是全册书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
本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
)教学时可用参考资料中的例子引入对本节课的学习。
然后向学生提供“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供学生讨论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将图6.13及教材100页的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2l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通过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是具体、可操作的。
指导学生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集约型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
P100的活动是对本节第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考。
该活动也可放在本节教学的开始,让学生讨论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辩论。
在教学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以清晰地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关于清洁生产需要强调两点:(1)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自然资源开采到加工;(2)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如果当地有清洁生产企业,也可组织学生参观、访谈。
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
必修二 第六章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 展实践
学习目标: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性; 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重要途径。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99--103的内容,6分 钟后回答下列各题,看哪位同学答得又快又准。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循环经济的概念? 3.清洁生产的含义和效益? 4.生态农业的原理、方式和目的?
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 业 原理 生态系统的观点
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 方式 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 调各层关系 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目的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典例: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
• 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 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 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 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当堂训练〗
1.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 大障碍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解析】 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总量 大、类型齐全,但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 的相对短缺,这是事实。资源短缺,是我国可持 续发展的一大问题,但不是最大障碍。我国资源 的相对短缺,主要是由于人口过多造成的。我国 的环境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而这种环境问题的出 现,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都有一定的关系。 从现实状况看,环境问题还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 的最大障碍。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已成为制约 我国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 最大障碍。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 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对外友好交往频繁,外部 环境不断改善。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 答2~3题。
2.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78页)1.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严重的环境问题C.庞大的人口数量D.不利的外部环境解析:C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 )A.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中国自1978年以来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压力正在消除C.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D.中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解析:C除了人口、资源问题外,我国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环境污染和农村的生态破坏,且它们的影响和范围都有扩大的趋势,故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此我国已制定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
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C.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4.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省B.四川省C.广东省D.河南省解析:3.C 4.D第3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具备玉米产量大、纬度不太高的特点,河南省符合。
5.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科技,多产粮食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C.保护资源,控制生产D.公众参与,搞好协作解析: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2%的人口,人口众多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会造成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程标准】: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学习目标】:1、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2、 联系“21世纪议程”,阐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3、 结合实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自主学习】:概念:既满足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________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____________: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内涵 ____________: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社会持续发展: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康乐和发展为中心,______原则 与子孙后代共享 ( 公平)人与人、国与国间资源分配公平合理( 公平) 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是 的 原则 人类的 活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 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进行________制定各国都可接受的全球性________________ 可持续发展是由 向 阶段推进的过程各国所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 及 也有明显差异可持续发展——从 到_________[探究活动1]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A B C D(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是基础, 是条件, 是目的。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与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 ,更要追求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倡导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以 为目的,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3)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 ②工作、技术人员③铁矿石、煤炭 ④土地、水、空气 ⑤厂长、经理、车间主任 ⑥钢材 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完成下列要求,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1)完成知识联系图,理解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制约因素、实现的首要条件和目标。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课件
3、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 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 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 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 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 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1)原理:_生__态_系__统____的观点
(2)方式:调整原有的__生__产__结_构_____,发展种植业与 _林__、__牧_、__副__、__渔_业___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 (3)目的:形成_生__态_上__和__经__济_上___的良性循环,实现农 业的_可_持__续__发_展___。
跟全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比其他国家都还 要依賴灌溉。美国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作物从依賴灌溉的 农地上收成,而中国从依賴灌溉的农地收成的粮食,則占 了中国所有作物生产的十分之七,甚至更多。每炼一吨钢, 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6千克的水,但在中国 却要23到56千克左右;造紙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 少要用掉456千克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則只需要不 到200千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 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 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世纪议程 》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北京 1994
P100 阅读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 展集约型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 源、环境。
1影响酒精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原: 料
2传统的酒精生产造成什么环境问题 ?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3、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 有什么好处?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 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 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得到 永续利用。 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 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 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②生态农业的模式 生态农业主要模式有: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
“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 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 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 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A.农林立体结构生态型:该类型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使林、 农、药、菌等物种的特点通过合理组合,建立各种形式的立体 结构,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 生产力的目的,又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形式的生 态农业在我国普遍存在,也是一种主要类型,如云南西双版纳 的多层经济林等。 B.生物物种共生生态型:该类型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促进 的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使物种间存在互惠互利,达到共同 增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生物物种共生的 有禽—鱼—蚌、稻—鱼—萍、苇—鱼—禽共生等多种类型,其 中稻田养鱼在我国南、北方都已得到普遍推广。
三产业,各环节之间追求的是协作与统一,考虑其生产的原料
来源、产品性质及技术要求,生态工业园不适宜规划成高新技
术开发区。
【答案】 (1)D (2)A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010年海口模拟)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 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 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1)~(2) 题。
C.生态工业园内应规划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D.生态工业园内各个产业间形成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的态
势
【思路解析】 第(1)题,本题组以生态工业园建设为背景材
料,综合考查中国农业生产分布及生态工业的本质。甘蔗主要
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由此推断出该生态工业园的位置。第(2)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 协调发展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 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 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第 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忽略环境型 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 裕”型转变。
公益性国有企业
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在中央层面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 领域的企业;在地方层面包括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方面的 企业。
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其产品或服务关系到国 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由政府控制,企业并没 有定价权;企业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经常会承受政策性亏损等。
发展要有和谐性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维持人类与自然相和 谐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现代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 的支撑,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 有限了。
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 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优势和利用落后国家急于发展经济的 心态,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把那些科技含量低、 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 把严重的环境问题留在了发展中国家。这在客观上无形中降 低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持续支撑能力,造成了现实发展的不 公平。
2019年人均能源消耗量对比(单位:标准煤)
世界GDP排名
GDP排名 1.美国 2.中国 3.日本 4.德国 5.法国 6.英国 7.巴西 8.意大利 9.俄罗斯 10.印度
2019-2020鲁教版地理必修3 第2单元 第2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内涵。
(重点)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重点) 3.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1)核心:A 人的管理调控。
(2)组成⎩⎨⎧⎭⎬⎫B 经济系统C 社会系统D 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3.基本内涵⎩⎨⎧⎭⎬⎫条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1)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2)核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3)首要条件: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共同性原则(1)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2)表现: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
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1.可持续发展的历程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全球第一个国家级的《2l世纪议程》。
1.只要经济数量增长,就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2.可持续发展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保护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4.“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做法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5.以下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①垃圾分类回收②私家车出行上班③生活用水重复利用④使用一次性筷子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提示:1.×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经济数量的增长,更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
必修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7%的耕地养活 21%的人口
资源名称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占世界总 占世界人均占 量排名 有量的比例 第三 第三 第四 第六 第六 1/3 3/5 1/3 1/4 1/5
资源总量大,需求量大,但人均量小
2、自然资源短缺
资源 农业用水 我国利用情况 有效利用30—40%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为什么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何去实践?
人口总量大
人口素质低 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已达2亿,人口红利 即将进入逐渐收缩时期。到 本世纪中叶将迎来老龄化高 峰,老年人口预计达4.87亿, 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35%
人口老龄化 速度加快
1 、庞大的人口压力
发达国家利 用情况
70—80%
工业用水
矿产
重复利用50%
回采率30—50%
80%
40—80%
能源
利用率30%
40%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浪费、破坏严重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人口总量大 人口素质低 人口老龄化
资源需求量大
人口问题
必然性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严峻
粮食、果品、蔬菜
粪、尿(有机肥)
养殖区
鱼肉蛋奶
饲料及农副产品
留民营——生态第一村
岳西、望江二县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安庆市郊区泉河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 桐城、怀宁和枞阳为省级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县 岳西、潜山、太湖和桐城为无公害茶叶开发基地县
课堂小结
人口压力
中 国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实 践
资源问题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合集5篇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合集5篇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1、课标分析: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存在的学习问题:(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训练: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选择题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解析:第1题,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我国人口总量远高于法国,故水资源总量高于法国。
由表中数据,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5 045立方米)约是美国(514立方米)的10倍;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 200立方米)约占世界平均水平(8 900立方米)的1/4。
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人口数量少。
第2题,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落后,加上节水意识淡薄,使得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耗水量很高。
第3题,针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我们应当加大技术改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答案: 1.B 2.B 3.C《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人口压力B.深刻的环境危机C.资源短缺D.经济发展速度快5.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解析:第4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
第5题,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农业资源得以再生
实现良性循环
综合效益突出
补充材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包括 农产品在内的价值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受阻。” 9月7日,对中国数以万计的菜农和对日出口企业是一个黑色 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日本开始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修 正案。根据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如果发现有残留农药超标问 题,可以预先禁止该食品的进口,这意味着中国对日出口蔬 菜在前一阶段屡屡受阻之后,面临着一个更为严格的贸易壁 垒。
——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参与 国际竞争的需要。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1)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数量众多,每年新增人口多,资源需求量大导致资源短缺,废 (2)资源短缺 弃物排放量多导致环境问题 人口素质较低,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环境意识淡薄,出现环境问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中国资源特点:种类多,数量大,类型全 题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导致环境危机 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占有量少;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 生产技术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中国环境危机加重的表现?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4月28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2005年伏季休 渔制度通告如下:
一、26°30′N(连江县北茭)以南我省海域,6月1日12时 至8月1日12时,禁止拖网、帆张网和大围缯作业;
二、连江北茭以南我省海域,5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 禁止所有张网作业;
三、22°30′N至23°30′N、117°E至120°E海域, 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禁止所有灯光围网、灯光 敷网作业。 四、26°30′N以南我省海域,6月1日12时至7月1日12时, 禁止所有桁杆拖虾作业。 五、所有休渔渔船在休渔期间必须做到“船进港、网入库、 证集中、人上岸”,实现全面休渔。对于违反国家伏季 休渔制度规定的,将依法予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19 年度中国低碳典范高层论坛在京成功举行、共同探寻中国经济转型新价值, 定义行业绿色新标准。
据此回答1〜3题:1. 我国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 但是问题依然突出。
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④环境污染严重, 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A.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 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 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偏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③人口基数过大, 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 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③环境污染局部得到控制, 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④粮食需求增加, 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1.C 2.B 3.D 第1题,我国由于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偏低,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 目前尚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第 2 题, 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是由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以及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所决定的。
第 3 题, 当前我国的人口压力主要表现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净增长, 就业人口压力大; 农业资源日趋紧张, 但尚未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下图为某企业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建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4. 该企业可能位于我国的( )A. 两广丘陵B. 河套平原C .黄土高原 D. 松嫩平原5. 该产业链(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 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C. 主导产业是造纸和发电D .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解析:4.A 5.D第4题,图示该地是以甘蔗为原料进行生产的,甘蔗的主要产地在我国华南地区。
第 5 题, 该产业链甘蔗制糖, 蔗渣发电、造纸, 废糖液造酒精、复合肥, 造纸废液可进行回收产碱和碳酸钙; 这个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废物的回收再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013年1月16日,某网站微博认证用户在该网站微博发起“光盘”行动,该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 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据此回答6〜7题:6. “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降低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生态持续发展B. 经济持续发展C. 社会持续发展D. 生活持续发展7. 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 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解析:6.C 7.C 第6题,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节约粮食,降低浪费体现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进步, 是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 所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持续发展。
第7题, 当今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处在“饥饿”状态, 节约粮食, 体现了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属于公平性原则。
如图是沼气池、鸡舍、厕所和蔬菜日光温室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8. 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可能所在的地区是( )A. 海南岛B. 云贵高原C. 山东半岛D. 江南丘陵9. 此“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所改良的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 积温光照B. 温度土壤C. 土壤水分D. 光照土壤解析:8.C 9.B 第8题,海南岛热量充足,不需要日光温室;南方地区的B D两地主要是要改良土壤。
第9题,温室一一改良温度条件;沼气废液——改良土壤。
(2019 •全国H卷,1〜2)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 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回答10〜11 题:10. 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1 1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解析:10.B 11.C 第10题,根据庄园经济的概念可知,农业资源是庄园经济的关键, 结合该县现代茶庄园的建设可知, 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扩大规模,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才能用企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可以促进茶园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
第11题,传统的茶园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而现代茶庄园则以知名品牌的优质茶为中心,延长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特色山水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对于传统的茶园,现代茶庄园的品牌没有增多,但知名度增加,投入成本增加,产品价格更高。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 读“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B C D E分别表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 ____ ,D _____ ,E _____ 。
这个人工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的主要产品是 ___________ ,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__ 。
(14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
(6分)⑶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10分)解析:本题以“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 为背景,考查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第(1)(2)题答案从图中可读出来。
第(3)题是探究题,可通过讨论、分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只要意思对即可。
答案:(1)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沼气池粮食、果品、蔬菜太阳能(14分)(2)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6分)(3)发展“生态农业”,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不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避免“石油农业”所带来的一些弊病,维持自然界良好的生态平衡。
(10 分)13.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我国赣南某地农业生产流程图。
材料二某工业园区生产链示意图。
(1)材料一图中“市场”(双选题)(4分)()A.出售农产品B.提供技术C.提供信息D.出售沼气(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图中综合利用废弃物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成的产品有 _______ 、________ 等。
(6分)(3)请列举材料一图中技术在农业生产流程中的两种作用。
(6分)(4)材料二工业园区工业生产链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0分)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即可读出答案。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沼气池充分利用了粪便和粪尿,其生产的产品有沼气和沼渣。
第(3)题, 技术在农业生产流程中的作用从对家畜养殖场、沼气池、脐橙园三个角度分析即可。
第⑷题,该工业园区的生产模式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1)AC(4分)⑵沼气池沼气沼渣(沼液)(6分)(3) 培育优良猪的品种; 修建沼气池的技术; 培育优良脐橙的技术等。
( 答出两点即可)(6 分)(4) 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 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10 分)三、挑战题(共10分)14.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
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
读“人工浮岛示意图”,回答(1)〜(2)题:(10 分)(1) 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5 分)(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B.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 抑制藻类生长C. 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2) 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5 分)( )A. 北美五大湖B. 亚马孙河C. 太湖D. 里海解析:(1)B (2)C 第(1)题,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 说明人工生态浮岛可以改善水质,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 抑制藻类生长。
第(2) 题, 北美五大湖水质较好, 水体富营养化不明显; 亚马孙河降水量大, 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里海面积大且有多条河流注入, 故不适宜建人工生态浮岛。
太湖位于亚热带, 水温较高,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