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7年高考天津卷古诗词鉴赏部分考题
2017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天津语文高考试题答案
![2017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天津语文高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e8f36af01dc281e53af068.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C2.D3.D4.B二、(9分,每小题3分)5.A6.C7.D三、(15分,每小题3分)8.A 9.C 10.A 11.C 12.B四、(21分)13.(8分)(1)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
(2)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
(3)沉迷于阅读古文,乐于听闻不同的言论。
14.(8分)(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15.(5分)(1)羁鸟恋旧林(2)樯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以孝悌之义五、(21分)16.(4分)B E17.(3分)合乎题旨。
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18.(5分)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19.(9分)(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内容表达六、(12分)20.(9分)(1)例:2006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赏;2016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
2017年天津语文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天津语文高考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31095a0116c175e0e4804.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2017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7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551c5d58fafab069dc027b.png)
2017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一、(12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3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真与美就_____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4.(3分)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二、(9分)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7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7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9dc8ab561252d381eb6e30.png)
一、(12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溯.(sù) 隽.(jùn)永 忙不迭.(dié) 返璞.(pú)归真
B.信笺.(qiān) 洗漱.(shù) 一溜.(liù)烟
恪.(kè)守不渝
C.收敛.(liǎn) 蕴藉.(jiè)
二、(9 分) 5.(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 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 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一刹.(chà)那 敷衍塞.(sè)责
D.整饬.(chì) 框.(kuàng)架 肇.(zhào)事者 心无旁鹜.(wù)
Hale Waihona Puke 2.(3 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的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
要_____,真与美就_____了。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
_____的程度。( )
A.观点 内含 劳燕分飞 同日而语 B.观念 涵义 天南海北 平分秋色 C.理念 涵养 南辕北辙 相提并论 D.心目 内涵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3.(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 居的城市形象.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 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 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详解(2)
![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详解(2)](https://img.taocdn.com/s3/m/58a4ff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6.png)
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详解(2)(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21-22题。
(7分)鹊踏枝(五代)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①?穿帘海燕②又飞去。
满眼游丝③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①细钿: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②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
③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
21.上阕中“六曲阑干偎碧树”的“偎”字富有特色,请作赏析。
(2分)22.结合“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两句,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5分)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23. 这段话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24. 根据这段话,分析“格物”与“致知”的关系。
(3分)(四)古诗文默写。
(6分)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①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② 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③ 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④ 有如此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⑤ 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天津卷](https://img.taocdn.com/s3/m/7498a939482fb4daa58d4bd9.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__ 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 ____,真与美就___ ___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_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7a6248aeaad1f347933f4a.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如骛:追求。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近3年(2017,2018,2019)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近3年(2017,2018,2019)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d19def240c844769eaeef4.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_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_,真与美就______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_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ec87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3.png)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通过语文高考试卷,教育者们考查应试者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汉语言的认知表达能力、使用优美汉字的书写能力,以及对中华文化的通会本领。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共 36 分)一、(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肇事者穿流不息棱(léng)角蓦(mù)然回首B.明信片通货膨胀不啻(chì) 弱不禁(jīn)风C.雷震雨见风使舵稽(qǐ)首不着(zháo)边际D. 挖墙脚相形见拙瓜蔓(wàn)暴殄(tiǎn)天物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雾霾骂”是地方民众的公共诉求,治理雾霾应该大而化之,强调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能尽一份力。
B.从假手机、假移动电源、假移动硬盘到假欧元硬币,淘宝上的假货可谓应有尽有,也难怪大家都称之为“万能的淘宝”。
C.陈老先生长期致力于国内民俗学研究,如今他已80岁高龄,还亲临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这种精神令人感佩。
D.人的善行要是这么自然而然,那就真是从善如流了,但在道德学步的阶段,搞点“吾日三省吾身”,还是极为必要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判断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是否主要由消赀所驱动,不仅要看消费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还要观察城乡居民的消赀需求结构和消费习惯。
B.对于人工智能,人们既欣喜又恐惧,欣喜于智能的强大,而恐惧,与其说来自围棋高手的集体败北,不如说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本身还很陌生。
C.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对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艰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更为迫切。
D.新近建成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助力落实广东省珠西战略,促进珠江西岸和粤西地区发展,构建珠江西岸、东岸两翼齐飞,协同发展。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及语文质量检测试题(2)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及语文质量检测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34e8d09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0.png)
2017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及语文质量检测试题(2)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行信字信甫。
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
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
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
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
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
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
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
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
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
”书再上,不报。
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
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
又言:“自兵兴以来,将帅甚难其人,愿陛下令重臣各举所知,才果可用,即赐召见,褒显奖谕,必有奋命报国者。
昔李牧为赵将,军功爵赏皆得自专,出攻入守不从中覆,遂能北破大敌。
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
”上善其言。
时方擢任王守信、贾耐儿者为将,皆鄙俗不材、不晓兵律。
行信惧其误国,上疏曰:“《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
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非贤智莫能。
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参预机务,甚无谓也。
”于是上皆罢之。
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
"诏报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
"(节选自《金史•张行信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B.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C.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D.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监察御史从隋代始设立,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低而权限广。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7b7adfaf45b307e9719714.png)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专项300练】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专项300练】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分类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4ab00133687e21af45a94e.png)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柳(唐)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杨花即________,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
(2)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体现“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
【答案】(1)柳絮;拟人(2)“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飘动,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自然,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借此启示珍惜春光,不失时机。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高绪。
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解析】【分析】(1)本题中杨花就是柳絮,是晚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诗人常用杨花入诗,表现春景,表达愁绪,惜春之情。
这两首诗都用了杨花这一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把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来写,写杨花“无才思”“惹春风”。
(2)本题要求根据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来鉴赏情景关系。
《晚春》中“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理解为“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杨花榆英都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景,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
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9f0608ebb4cf7ec4bfed00b.png)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目录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 (1)(2017.山东卷) (1)(2017.浙江) (2)(2017.天津) (3)(2017 新课标Ⅲ) (4)(2017.新课标Ⅱ) (4)(2017 .江苏卷) (5)(2017.上海) (6)(2017北京) (7)(2017 新课标Ⅰ) (8)(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鉴赏诗歌的话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意思是“江水回旋,两边的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乌云笼罩,太阳隐去,群峰攒聚”。
“斗”字生动地描写了崖石耸峙对立的陡峭、峥嵘之势。
“攒”字刻画了光线不明,群蜂好像连在一起的密集、重叠之态。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
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解析: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青不开对整首诗的理解。
而理解诗歌需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
由首联中“旷然”和尾联中“此行为知己”可以看出本诗的主题不是表达蜀道的艰险,而是诗人把自己将要见到知己的愉悦之情赋予蜀道的崇山峻岭之间。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 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288b3cb84ae45c3b358c97.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 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 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 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真与美就_____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的程度。
()A. 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 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 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 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B.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D. 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B. 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C. 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D. 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09年高考语文古诗,带问题及全诗解析
![09年高考语文古诗,带问题及全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60770a844769eae009edbf.png)
09年高考语文古诗,带问题及全诗解析最佳答案一、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jianghu,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简答题目要点】①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②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③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尽量确切,作答要尽量流畅、完美;④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备考答案]这首七言绝句《次石湖书扇韵》描绘了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周边——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
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有机组合构成的。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评分答案示例]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天津语文高考试题(word版,有答案)AlMUKA
![天津语文高考试题(word版,有答案)AlMUKA](https://img.taocdn.com/s3/m/703025f0a45177232f60a2b1.png)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1至6页,第n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追遡(s®隽(j in)永忙不迭.(di a返璞(P®归真B .信笺(qi 洗漱(sh u)一溜(li ®烟恪(k e)守不渝C.收敛(li肌蕴藉(ji e—刹(ch q)那敷衍塞.(s e责D .整饬(ch)框(ku m g)架肇(zh co)事者心无旁鹜(w u)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 .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 .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 .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 .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 左右C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 •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天津市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1359adce2f0066f5332283.png)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中/华-资*源%库【名师点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如骛:追求。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
参考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
参考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困境之美、闲适之情。
2015年
雨过至城西家①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①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
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2014年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么描写桃花的?(2分)
3两首诗都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体现在三月花凋,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2)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②动静结合。
(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2013年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凤。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凤。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3分)
【参考答案】:
(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2012年
野菊
【宋】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3)尾联化用了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参考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心的高洁。
(2)示例: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
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2011年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第二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
(3)有人说,本诗最后一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示例一:不好。
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诗的艺术效果。
示例二:好。
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任选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2010年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时节:暮春。
意象: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3)①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
②不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2009年
严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公,即严武,受封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