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地图学实习报告
地大毕业实习报告
![地大毕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5bb9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a.png)
地大毕业实习报告地大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简介我所实习的单位是一家知名的地质工程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质调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程项目。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设备,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工程服务。
在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了地质调查部门,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勘探工作。
二、实习目标和计划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际工作的经验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技巧。
具体计划如下:1. 学习并掌握地质勘探的基本知识:了解勘探流程、常用工具和方法。
2. 参与实际项目的勘探工作,学习如何进行现场勘探,熟悉勘探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
3. 学习和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为勘探结果的评估和报告撰写提供基础。
4. 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同事和领导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 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三、实习过程及成果3.1 实习过程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了一项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中。
这个项目是为了规划一个新的商业区,我所在的团队负责收集土壤、地下水和地下岩石等各种地质数据,并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每一项具体任务,例如使用钻机进行土壤取样、地下水采样,利用地质雷达和地电雷达进行地下岩石的勘探,使用GPS仪器进行坐标测量等。
在整个过程中,我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技能。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室内工作,例如对收集到的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学习和运用了多种数据处理软件,如AutoCAD和ArcGIS等,将分析结果绘制成图表,为项目报告提供支持。
3.2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期间的努力学习和实践,我取得了一些实习成果。
首先,我对地质勘探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技巧。
其次,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现场工作,熟悉了实际勘探的全过程,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常见的勘探任务。
此外,我还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估。
地大毕业实习报告
![地大毕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75a4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1.png)
一、实习单位及实习时间实习单位:XX地质勘探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二、实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习不仅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我未来职业生涯的初步探索。
实习过程中,我将学习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实践技能,以及行业规范,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阅读了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手册,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组织架构、业务范围以及实习期间的主要任务。
同时,我还对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准备。
2. 实习过程(1)地质勘探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地质勘探的基本知识,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划分、岩性描述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地质勘探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野外勘探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多个野外勘探项目。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测斜仪等工具,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取样、记录等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地质勘探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3)室内分析在实习后期,我参与了室内分析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使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镜等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了解了不同地质样品的成分、结构等信息。
(4)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野外勘探、室内分析等环节,我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完成了多个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习成果(1)完成了多个野外勘探项目,掌握了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2)参与了室内分析工作,学会了使用相关设备;(3)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对地质勘探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1. 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地图学实习报告参考模板
![中国地质大学地图学实习报告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8d4b7c6bec0975f565e2bc.png)
地图编制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2009 年 9 月9日用MAPGIS编制1:10万地形图一、目的通过实习,让我们熟悉用MAPGIS编制地图的全过程及基本方法,了解MAPGIS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
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采用1:5万地形图为基本资料,其图名图号分别为高家堰镇H49E009013 ,猇亭区H49E009014,长阳土家族自治县H49E010013,枝城的市H49E010014。
采用等大编绘法,两位学生合编上述1:5万地形图中的一幅(即1/4幅1:10万的地形图),编好后,八位学生将相邻的四幅1:5万地形图拼成一幅1:10万地形图(H49D005007)。
三、步骤1、在草图上进行制图综合各要素的综合原则及指标规定如下:a. 控制点图上的控制点,包括三角点、水准点及埋石点全部选取。
其高程注记精确至0.1米。
b. 独立地物优先选取表示第一类高大的方位物如烟囱、水塔、塔形建筑物、科学测站、电视发射塔、气象站、纪念碑、亭等。
对于没有方位意义的地物符号可大量舍去,如露天设备、棚房、窑、水磨房、水车、旧碉堡、旧地堡、敖包、麻尼堆等。
c. 高程点高程点选取指标为:5个/100cm2。
高程注记精确至1米。
选取原则:选取有控制意义的独立山头、山顶或重要地物的高程;选取全图最高点和最低点;每块山体的最高点;有山峰名称的高程点;一、二类方位物上的高程点;线状物体交叉点等。
选取后要求分布均匀。
d. 水系及附属物资料图上的单线仍以单线表示,线粗为0.1~0.4mm。
图上宽度不足0.8mm时,应以单线表示。
选取长度≥14mm的河流;选取图上面积≥16mm2的湖泊、水库;河宽、河深、河底性质及桥的说明注记均不表示。
e. 居民地街区式居民地图形均以其轮廓形状来表示。
其轮廓形状可作较大的概括。
农村式散列式或街区周围独立房屋的选取指标约为1/2。
地图学实习报告_2
![地图学实习报告_2](https://img.taocdn.com/s3/m/d5a2b3f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a.png)
地图学实习报告一.前言• 1.实习地点: 陕西省蓝田县汤峪镇;时间: 7月3日—7月6日• 2.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部, 县域东部和南部为秦岭山地, 北部为断块低山丘陵, 西部为白鹿塬。
全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塬面平缓, 氵产河、灞河谷地纵穿中部。
汤峪镇即位于氵产河上源, 西距西大南校区约25KM, 介于109°8′13 " ~109 ° 17′19" E和 33 ° 6′05"_34 °5′39" N之间。
北与西安市长安区为邻、南与商洛柞水县一岭之分、西接蓝田县史家寨乡、东连蓝田县焦岱镇, 依山傍水, 风景秀丽, 是西安乃至西北地区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
度假区所在汤峪镇是西安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全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 辖26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2.6万人。
汤峪镇交通方便, 境内有汤法一级公路、汤横公路、汤槐公路直通310国道, 眉县南环公路横穿全镇腹地。
镇区电力充足, 邮政电讯四通八达。
• 3.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大家对地图学知识的理解, 增强大家的读图能力, 掌握图上作业的方法与技能。
培养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实习内容:1:2.5万地形图设计路线、考察与“图实对照”练习地形图定向、定点方法练习、1:10000地形图阅读、遥感影像分析, 全面了解实习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特点。
利用1:10000地形图进行指定区域的内容要素更新, 编制地物要素分布图。
图上坐标、长度、面积量算, 勾绘汇水面积, 绘制地势剖面图。
要求:遵守纪律, 注意安全。
二.图上量算地面点坐标量算方法与例证——量算1: 2.5万地图上白家圪塔东南角的点位坐标(附图)要求算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首先先找到白家圪塔东南角的位置, 确定其所在方里网格的左下方格网点的平面坐标值(x, y): x=3768, y=19335, 再量算出白家圪塔东南角到下端和左端方里网格的距离, 分别为l=14.2mm和k=26.5mm, 白家圪塔西南角所在方里网格的矩形沿横坐标方向长为40mm, 沿纵坐标方向长为40mm, 计算l, k对应的实地长度L,K。
地图实习报告
![地图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5828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b.png)
地图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地图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理解空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为了更好地掌握地图学的知识和技能,我参加了一次地图实习,通过实践操作,对地图的制作、应用和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这次地图实习的地点选择在了一个具有丰富地理特征和多样人文景观的区域。
实习的主要任务包括地图数据的采集、地图的绘制以及地图的应用分析。
在地图数据采集阶段,我们使用了多种测量工具和技术。
首先是传统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等,通过这些仪器,我们能够精确地测量出地形的高程和角度等数据。
同时,我们也运用了现代的 GPS定位系统,它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数据采集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为了获取更全面的地理信息,我们还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记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物分布、道路状况等。
数据采集完成后,便进入了地图绘制的环节。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绘图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化,绘制出了各种类型的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
在绘图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地图符号的重要性。
合理准确的地图符号能够清晰地传达地理信息,让使用者一目了然。
同时,地图的色彩搭配也需要精心设计,既要美观,又要符合地图的主题和用途。
在地图的应用分析中,我们通过对所绘制地图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例如,通过对交通图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城市的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对土地利用图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供依据。
这次地图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它让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地图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通过亲自动手采集数据、绘制地图和进行分析,我对地图的构成要素、投影方式、比例尺等概念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其次,实习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数据采集和地图绘制过程中,我们需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4篇
![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95f1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土地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本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土地地理学一、实习概述作为一名土地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次实习我到某地政府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
二、实习目标和工作内容1.实习目标:- 了解土地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掌握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和流程;-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工作内容:- 参与土地资源调查活动,包括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包括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研究和撰写。
三、实习经历和收获1.土地资源调查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中,我学习到了如何使用各种调查方法和工具,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收集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信息,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这对我加深了对土地地理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了我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2.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中,我参与了一个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项目,从规划方案的研究到撰写报告,全程参与其中。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且在团队讨论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见解。
这次实习不仅深化了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与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个月的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土地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提高了自己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实际的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项目,我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要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此外,实习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我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工作环境。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土地地理学专业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将来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土地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土地资源管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一些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地调查中对某些工具和方法的不熟悉,以及在团队讨论中发表意见不够准确和有力。
地图学实习报告4篇
![地图学实习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5d1eda7375a417876f8f66.png)
地图学实习报告4篇地图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了解地形测量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
2、熟练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测量工具的操作使用。
3、明确地形特征点的选择。
4、掌握距离、角度、高程测量的方法。
5、根据实测地形点勾绘等高线图。
6、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7、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8、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工作素质。
二.实习内容:学会综合熟练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钢尺等工具,进行高程测量、方位角测量、控制测量等工作;对学校白马湖及其周围地形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按1:500比例尺转绘到图纸上;接着扫描,导入MapGIS软件进行数字化,最后进行整饰,包括图例,标题,比例尺等;导出成果,打印装订在实习报告中。
(一)准备工作:水准仪×1,水准尺×2,尺垫×2,经纬仪×1、钢尺×1、平板仪×1,平板仪脚架,铅笔,图纸,大头针,橡皮,记录板,计算器等测量工具及辅助工具。
(二)水准点的选设: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
选点时要求通视条件良好,能够测到尽可能多的地形特征点,就地把水准点标记为A,B,C,D,E,F,G,H。
(三)用水准仪测量相邻控制点的高差。
要求高程闭合差不超过±12√L。
(四)水准路线长度丈量:用钢尺往返丈量水准路线的长度,相对精度要求小于1/20__。
(五)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h=∑h测-∑h理(2)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h≤±40√L,L的单位是km。
(3)调整:反符号按比例分配。
(六)导线控制点的选设: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
选点时要求通视条件良好,能够测到尽可能多的地形特征点,就地把主要角点逆时针标记为A,B,C,D,E,F,G,H。
(七)导线边长丈量:用经纬仪或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的边长,丈量精度要求小于1/20__。
地图学实习报告
![地图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a8d913c281e53a5902ff0d.png)
实习目的及任务1)通过野外认识实习,巩固和扩充课堂学习的地图知识,提高读图能力;初步了解野外工作方法,掌握野外定向定点的简易方法,运用罗盘、GPS等设备进行基本的定位定线工作,面对野外的复杂地形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处理与运用。
2)通过参观煤航航测遥感局和陕西测绘局,初步了解地图制图的相关程序步骤,加深对地图制图工作及过程的了解,了解遥感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联系,了解遥感技术的操作及处理过程。
3)运用地图学实验课所学习的内容,对地图矢量图进行符号化,熟悉地图符号化及相关处理的方法步骤。
实习内容1)野外实习:野外实习主要是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对地形图及土地利用专题地图进行读图的工作及相关仪器(罗盘,GPS)的使用,具体包括地形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外业定向、确定站立点点位以及进行地图图解分析等内容。
地形图的阅读,主要是对地形图基础要素的阅读以及通过已知高程点对等高线的推算。
罗盘与GPS作为地图读图中的两各重要仪器,其在地图定向、坡度及方位角测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形图的外业定向是通过罗盘以及地物地貌对地形进行分析,从而在地图中标定位置的工作;站立点点位主要是运用实物定位、后方交会法定位以及GPS定位等方法确定自己站立在图上的位置;图解分析主要运用是新增点位,即运用前方交汇法确定新增点位的位置,对新增点位在地图上进行标定。
2)参观实习参观实习主要是对煤航航测遥感局和陕西测绘局进行参观,了解遥感工作的步骤及应用,对遥感有粗略的认识,同时了解地图制图的相关程序步骤,对地图的制图过程有大致的了解,明确未来的学习目标及方向,为下阶段的学习提供概况。
3)操作实习操作实习是通过地图学实验课所学习的内容,对地图学的软件应用进行联系,主要是进行地图矢量图的符号化以及出图等工作,加深对于地图学的认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符合相关标准的地形图的制图模式,仿照进行制图。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70d7e6b52acfc788ebc99b.png)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篇: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②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利用直长地物此次实习我们首先是用罗盘测定水库旁边的水文台的方向,是W245° 即北偏西15°. B. 利用罗盘确定两个地图和实地都有的明显标志物的方向,然后利用建立坐标的方法来确定我们所在地在图上的位置,即是利用已知明显地物来确定所在地。
A. 通过地形图与实地地物的对照,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山顶、山脊、谷地,然后再顺着 4 山脊、谷地的方向,根据方向、距离、高程及关系位置对照山顶,鞍部、山背、山谷等地形细部。
a) 先通过罗盘确定地图的真北方向; b) 确定观测点在图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该点; c) 向实地目标(中国移动塔)瞄准,并沿尺边向前画方向线。
利用相同方法绘出黑板冲大桥桥墩与观测点之间的方向线。
村子旁边分布着蔬菜地,村子里还种有柿子树。
公路为一般的两车道,沿着水库堤坝呈东北--西南的走向,为村民的出入带来了方便。
在地图上原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北部,现在在村子的南部也有分布,有继续延伸的趋势。
由于建设公路,使得小山丘与原来山体分隔开。
5 山丘上的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及很少的乔木幼苗,由于季节已进入冬天,草本植物大部分都开始枯萎。
山丘旁边到水库堤坝边上地势相对陡。
从山
丘东侧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实习过程的路线,从华泰旅游度假中心东北公路拐弯处、养鸡场(原豆腐厂)以及大松子园,我们环绕小山丘走了一圈。
在山丘与原来山体相连的一侧,我们看到了山丘从顶到底部的土壤层分布,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在底部的母岩,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覆盖着一层风化物。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320b77998fcc22bcd10da8.png)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和要求1、目的地形图是野外地理调查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对地理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从根本上说,地形图野外应用是一种技能,并且只有通过野外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读图、用图和填图的实践,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形图知识,并且还可以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地形图野外应用的技能。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地理野外工作,地理考察时使用地形图打下一定的基础。
并通过野外实习的具体行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2、要求根据野外实习计划,实习的时间为1-2 天,在实习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地图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地形图的识图、用图和填图的基本方法,并达到有较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要求每组填绘一张地形利用现状图和野外实习小结。
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1、地形图每小组领一份1 : 1万比例尺《松茂》地形图。
2、使用仪器与工具罗盘、直尺、橡皮、图板、三角板、铅笔、望眼镜、高度计、GPS胶布、图钉三、实习内容与方法步骤1 、识图1)熟读地形图上各类地物符号2)通过实习观察,通过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了解制图综合的特点。
3)在实习区内,熟悉地形的六种基本形态。
(植被、地貌、水文、人文、居民、交通)2、地图与实地对照(1 )标定地图①利用指北针标定: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磁北方向线(磁子午线、PP/连线)上标定,在地图的南、北内图廓线上,各绘有的一个小圆圈①”,并分别以磁南(P)磁北(P/ )表示,有的地图P/在北图廓外的分度尺上,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本图幅的方向线。
标定时,使指北针直尺边切于磁北方向线,准星朝向地图的上方,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准指标,地图即以标定。
②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利用直长地物(如直长的的铁路、公路的路段、河渠)标定地图,应先在地图上找到这段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形与实地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转动地图,使图上直长地物符号与实习直长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即以标定。
地图学实习报告
![地图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67e44752d380eb62946d66.png)
地图学实习报告姓名:授课老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6月实习一 投影变换我们知道,正轴方位投影适合极地区域的投影,而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适宜于沿纬线伸展的地区,特别是正轴圆锥投影适宜于中纬度地区,正轴圆柱投影最适宜于低纬度和赤道地区。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区,根据投影位置的选择特点,最适宜采用圆锥投影;(注意对于个别省区,比如广东省,南海诸岛及南中国海域,它位于根,Φ0:长度比最小的纬度; M 0:比例尺分母。
二:制图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图=⋅=ωn m p αrU n m ==三:程序的实现和代码的编写:下面粘贴上部分代码和界面的截图:下面一部分是投影转换的代码:下面是通过输入输出流打开MIF文件的代码,将MIF文件中的数据读取;上面一部分是读取画笔参数和画刷参数的代码,下面一部分是实现画图的主代码:最后的绘图成果展示:实习心得:本题目对编程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实习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当时最后通过询实习二等高线提取、绘制实习目的:(1)理解等高线的基本概念。
(2)掌握等高线的电子绘制方法(3)掌握使用C++语言读入等高线数据资料的方法实现方式:根据老师给定的数据,利用C++编程语言,数据库的读入方法读入数据,并且采用MFC成图,在相关的窗口上显示出来。
等高线的选择,与实习一的方法。
内容说明: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同高程的等高线不重叠也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距离相等——同图等距;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实现过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把每一条线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相应的属性设置。
用CpenCbrush等对象对相应的对象进行绘图和上色。
代码截图:一、实习内容:河系的制图综合。
基本资料图比例尺为1:50万;新编图比例尺为1:100万。
二、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同学掌握小比例尺地形图河系的化简原则和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实习报告(共6篇)
![中国地质大学实习报告(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86528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1.png)
中国地质大学实习报告(共6篇)篇:地质实习实习报告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言本次实习野外路线观察时间为7天,具体时间为7月8-14日,早上7点30分从润洁公寓上车,晚上5点前回来本次主要观察路线有9条线路1:下苇甸寒武-奥陶纪地层观察;线路2:野溪构造地质观察线路3:延庆燕山天池西侏罗纪碎屑岩、火成岩特征观察线路4:延庆燕山天池东侧地质构造观察线路5:十三陵天池-三合村岩性、构造观察线路6:沟崖水库-十三陵水库地层接触关系、现代河流沉积作用观察线路7:房山太平山南坡石炭-二叠系岩性组成、接触关系观察线路8、房山燕山晚期侵入岩特征观察线路9:周口店遗址参观自然地理概况北京的整个地形和山势的骨架,基本形成于距今6000-7000万年的燕山凿山运动。
北京的西部山地,从南口的关沟至拒马河一带,统称为西山。
它是由一系列成北东—南西走向,并且大致平行的褶皱山脉所组成,属太行山脉。
北京北部的山地,统称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这是一个镶嵌着若干个山间盆地的断块山地。
在地势上,则是由平原呈阶梯逐级上升,尔后进入蒙古高原。
北京市地理坐标为:北纬经度39°28′—41°05′,东经117°30′—115°25′,南北跨纬度约1°37′,东西跨经度约2°05′。
**地理坐标为:北纬39°54′27″,东经116°23′17″,是北京的标准中心坐标点。
**广场海拔高度为44.4米。
第二章地层一、太古界在线路6,沟崖水库西侧有一组太古界变质岩,细观察可看到片麻岩,麻砾岩,可以看到的矿物有斜长岩、角闪岩,所以可命名为斜长角闪片麻岩。
颜色灰白,其表面有重结晶现象,岩石致密,有定向排列的特点。
说明这个岩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高压环境,生成了新的矿物。
和下层的元古界石英砂岩存在地层缺失,且两个岩层的倾向不同,可判断出地层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地图实习报告6篇
![地图实习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43051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f.png)
地图实习报告6篇地图实习报告篇1开学两个月以来,我们学习了旅游制图其应用、地图概括、旅游地图符号与色彩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着重学习了地形图方面的知识,如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三北方向、分幅编号。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长安集》包括求算点的位置、地面点的高程、圈定汇水面积并计算、量算长度等方面的室内量测任务。
在各方面理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前往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图学实习。
11.11日上午,我们乘校车到达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下午2点准时开始定向越野比赛。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鹫峰1:10000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单元、如何通过直长地物进行读图对照,然后大家分三组开始开始分头行动。
我所在的第二组抽到的点号为0-1-2-27-24--20-21-22--26-0。
我们首先对各点位置进行了分析。
其中0号点为原点,2、1、26、22、21沿京张铁路从北向南分布,27、24、20分布在东部居民区。
我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在2139423-2139424之间。
所以,我们首先北上利用铁路定向,很快找到了1号点的位置。
但是因为距离计算不对的缘故我们顺着铁路走过了2号点,走上公路的准备返回的时候,才又发现了2号点。
秉着有路不越野的原则,我们返回1号点,从1号点向东沿公路前进标准地图学实习报告模板标准地图学实习报告模板。
但是居民区地形复杂,岔路繁多,我们凭着对路的大致方向感,在指北针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四十七中,并小憩了一下,补充了能量,然后继续向对的方向前行,我们找到了我们心中的27号点。
在此途中,我们看见了一名党员户和邮局,农家乐、飞机场、凤凰关爱残疾人疗养院、47中、阳台山养老院、部分果园林地边界等要素,并测量出了居民区中三条明显的东西走向的主干道。
并对景点普照寺进行了量测。
体会到了这里人们的淳朴。
后来继续在整洁的小巷子中穿梭。
凭借着方向感,我们不知不觉的经过了24、20号点吧。
一路西行我们走上了铁路,沿铁路顺利找到了21,22,26号点的准确位置,此时天色已晚,我们加速返回,最终5点之前回到驻地。
地大实习报告4篇
![地大实习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a932a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9.png)
地大实习报告4篇地大实习报告4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大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地大实习报告1今年暑假我们班级很多同学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前几天我们班级留下的同学集体来到高速公路建设工地现场实习,令我们大开眼界,长了很多的见识。
随着时间的不断的推移,我们队工地的各种情况逐渐有了更为熟悉的了解,我们在结束实习后,久久不能够平静!一、实习目的:通过对西柞高速公路、永咸高速公路的实地实习认识,使我们对高速公路的路基处理、沥青路面的施工、道路的设计、公路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其它公路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二、实习时间:20xx年7月27日—8月1日三、实习地点:西柞高速公路、永咸高速公路的部分施工工地西安至柞水高速公路起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南段曲江互通式立交,止于柞水县九里湾,路线全长64。
714公里。
永寿至咸阳公路是国家规划的西部大通道银川至武汉高速公路在陕西省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陕西省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12条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
本项目是在建的凤翔路口至永寿高速公路向东延伸段,已建成的西安至咸阳高速公路向西延伸段,途经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四、实习内容:路基部分路基的实习主要在永咸高速公路的部分施工工地包括了地基处理、路堤、桥涵等内容。
1。
路基处理:该路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处理办法就是换填土法。
就是将上面80公分路床范围内的多余的土全部挖掉,然后分层回填上50公分的素土,上面是沙粒。
但是这种情况很不好的一点就是沙粒遇到水之后,水还会下渗到路基的黄土上,破坏了了其稳定性。
于是对原设计进行了变更,就是将原来80公分的土挖掉,先进行全段碾压,碾压后回填上40cm素土,再上面40cm 5%的石灰土,然后在两侧设计盲沟。
地大实习报告内容
![地大实习报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734d3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8.png)
地大实习报告1. 引言地大实习报告是我在某公司进行的实习期间的总结和反思。
本文旨在介绍我在实习过程中所经历的学习和成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 实习准备在实习开始之前,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仔细研究了公司的背景和业务领域,以便更好地理解我的角色和职责。
其次,我学习了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工具,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最后,我与导师进行了沟通,明确了实习期间的目标和期望,以便更好地规划我的实习计划。
3.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公司项目的前端开发工作。
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根据项目需求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并进行功能测试和修复。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常见的前端开发工具和框架,如HTML、CSS和JavaScript。
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践,我深入了解了前端开发的流程和技术,提高了自己的编码能力。
4. 遇到的挑战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我之前对前端开发的经验有限,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其次,我在团队合作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沟通和协调。
然而,通过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交流和支持,我逐渐克服了这些挑战,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5.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前述的挑战,我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司内部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其次,我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合作。
最后,我保持了积极的心态和学习态度,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习惯。
6.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前端开发和团队合作的知识和经验。
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其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7. 展望和计划基于这次实习的经验和收获,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计划。
首先,我会继续深化我的前端开发技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框架和工具。
其次,我计划进一步加强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地形图实习报告三篇
![地形图实习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90ed69bceb19e8b9f6ba33.png)
地形图实习报告三篇地形图实习报告篇1实习的第一天也就是xx年8月31日,上午宋老师给我们具体介绍了这次实习的内容和一些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注意事项。
我们被分成14个小组,每组11个人,实习的内容就是每个小组完成一个1:500比例尺、范围200×200m 的地形图一张。
领到器材之后,大家便兴致饱满地开赴实习场地,位置在我们所住的生活区。
分头找到D组的十个控制点之后,大家商讨了一下测量的任务分配和方法,很快便在D10点开始了我们控制点高程测量的工作。
我们这次四等水准测量采用的方法是双面尺法,我负责的任务是后四站的数据记录、计算与检核工作。
因为所用的仪器是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之后就可直接读数,简单方便。
记录数据的同时便要进行计算,看本站的测量是否有效。
比如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得超过10m。
双面尺法的观测顺序是“后—前—前—后”,测得的数据比较多,数据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清楚。
尺子红、黑面有常数差K,两把尺子红面的起点不一样,计算时有固定的公式。
其中比较容易混淆的是数据(17)和平均高差的计算,需要加(减)100mm,以消除红面起始点不同造成的影响。
10站测完之后我便做了平差计算,环线闭合差为—5.5mm,在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范围之内。
下午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便在一起商量着水平角测量(导线网内角)和边长测量的如何操作。
因为有11个组员,所以决定分组进行,我被分到测量水平角。
为了绘制地形图,必须建立导线网,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信息。
我们所要建立的控制网是小区域控制网,水准面可以近似为水平面,可以采用直角坐标系直接在平面上进行坐标的正算和反算。
经纬仪对中的操作我们都没有做过,所以一上来大家有点不知所措,都依据自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做着尝试,为此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我们先在一个控制点上设站,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
因为没有标杆的问题,我们便用两把水准尺代替,虽然问题解决了但还是比较的麻烦。
地图学实习报告三篇
![地图学实习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37ab6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6.png)
一、实习目的:
测量与地图学是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通识课。野外实习与考察环节十分重要。为了让学生掌握测量与地图学的理论与野外作业手段,提高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我们将对该课程涉及到的多方面的内容进行实习工作。
村子旁边分布着蔬菜地,村子里还种有柿子树。公路为一般的两车道,沿着水库堤坝呈东北--西南的走向,为村民的出入带来了方便。在地图上原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北部,现在在村子的的楼房,不难看出村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
在村子观看我们走过的路线,发现周围的植被并不茂盛,而且乔木类型主要为华山松和圣诞树,还有少量的滇油杉、水杉等。在地势低的地方主要种着蔬菜,尤其是水库干涸的部位,村民已将其改为蔬菜地。在菜地旁,稀稀拉拉的种着几棵柿子树(柿子属柿科,高大落叶乔木)。我们实习季节是在冬季,降雨稀少,水库里的水源补给不足,水量储备少。水库里水的面积已不能达到原来水库的最大面积的三分之一。
③利用前方交绘法标绘。当目标较远,不易目测距离时,可在两个站立点上用前方交绘法标绘,其步骤是:
A.根据交会线的交角大于30°、小于150°的原则,在实地选两个站立点。
B.在第一点上标定地图,确定该点在图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该点,向实地目标瞄准,并沿尺边向前画方向线。
C.在第二点上,用与第一点上相同的方法也画出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目标的图上位置,绘出相应的符号即可。
②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利用直长地物(如直长的的铁路、公路的路段、河渠)标定地图,应先在地图上找到这段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形与实地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转动地图,使图上直长地物符号与实习直长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即以标定。
③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先确定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再选定远方一个实地和图上都有的明显物形点(如山顶,独立物等),将直尺边切于图上的站立点和该地形点上,转动地图,通过直尺边照准实地的明显地形点,地图即以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名称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
实习目的熟悉制图软件CorelDRAW12使用,实现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并掌握一定的制图技巧与制图方法,比如质底法、分级统计图表法等。
实习时间第13周—15周、17—18周周三晚6:30至9:30信息楼208实习内容1、实习环境在Window7系统中使用CorelDRAW12进行实习操作2、实习任务及步骤普通地图的编制——永昌市地形图步骤:首先学会并熟练使用该软件,完成对永昌市地形图的编制任务。
其中有以下几项需要解决:设置文件的备份时间,以免丢失成果;学会设置若干的快捷键,方便上下左右移动操作;图层分类,参考文件夹或者国家规范,一般一层为一类,面状放在最下面,点状在上面;窗口下图层管理器的使用;贝塞尔曲线的使用;符号的绘制,组合符号,群组和融合;对符号颜色设置,线划粗细,添加文字;若干的绘图技巧;在以上的基础之上,完成对普通地图的编制。
按地物要素属性进行分层,同一属性的放在同一图层中。
图层位置的安排要符合实际,按等级进行排列,层层分布,比如道路,桥梁实际中式跨过河流,那么绘制道路的图层在水系图层之上。
具体分层与安置如下图:然后开始每个图层的要素绘制。
绘制以国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为依据。
绘制过程中要使用一定的绘制技巧来达到效果。
主要有铁路、堤、成片居民地以及地图符号的建立。
铁路的绘制需要首先使用贝塞尔曲线绘制一条曲线,然后在“对象属性”中设置线的宽度、颜色,颜色设为白色,在原位再复制粘贴,宽度不变,颜色设为黑色,曲线样式选择合适的虚线,通过两个曲线的叠加显示完成铁路的编制。
如下图:堤的编制需要制作字体。
在文字注记编辑里面输入一系列竖分隔符,在文本格式中调整其大小,选择合适的;然后使文本适合路径,选择其适合的方法,从而达到编辑效果。
其中可以将其输出为字体,方便以后的使用。
如下图:成片的房屋的绘制,沿该片区的外围绘制一圈,设置宽度,填充颜色。
然后再绘制其中的街区,其中填充为白色,二者结合,将单独房屋就表示出来,避免了单独房屋的一一绘制,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不影响效果。
如下图:在地图中有很多的独立地物,比如烟囱、亭子、电视塔等独立地物,绘制时需要自己建立符号。
首先使用曲线将该地物绘制出来,填充颜色,然后将组成该地物的所有曲线进行“组合”或者“群组”,然后将该对象新建为符号,这就完成了一个符号的建立。
下次使用时直接从符号库中调用即可。
建立的符号如下:质底法步骤:质底法表示连续分布于整个区域的面状现象。
使用质底法,首先需要按不同性质将制图区域进行分类或分区,制成图例;然后绘出各类现象的分界线;最后给同一区域的现象按图例绘成同一颜色。
该练习前面几部分已给出,只需要对已经分好的区域进行设色。
设色时完成一类之后再操作另一类,不要同时操作,避免设色错误或者漏掉。
同时设色一般尽量选择略浅的颜色,避免太鲜艳,否则视觉效果不佳。
在颜色的选定上,选择该类现象一般的颜色,或者依据一定的规范。
比如:防护绿地为树木的绿色、粮食用地为稻谷丰收的金黄色等。
为具体设色如下:级别底色步骤:该练习为在云南省行政区划图上,根据云南省各地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设色。
首先查看云南省各地人口数据,发现昆明与六库、香格里拉为数据中的极值,并与整体数据分布相离较多,则分别将它们分为一级,>500万(根据我国新的城市规模划分依据,超过500万为特大城市)与<100万(50—100万为中等城市),中间则进行四等分,共分6级。
对应城市具体为:<100万:六库、香格里拉、景洪100—200万:临沧、潞西、丽江200—300万:个旧、玉溪、楚雄、思茅、保山300—400万:昭通、文山、大理400—500万:曲靖>500万:昆明分级完成之后制作图例,并选择颜色,设置级别的颜色。
在设色时可以使用不同色相进行设色;也可以使用同一颜色的饱和度差异,构成等级层次但超过5级时,必须辅以色相的变化。
在图例在制作中存在一个排版的问题,要使其各行各列对齐。
此时可以通过部分“结合”然后对结合后的对象进行“对齐与属性”操作,选择对齐与分布方式,达到美观整齐效果。
图例如下图:最后按照图例中的颜色,对应各级做包含的城市进行填色。
综合练习1任务是首先制作广东省各市森林森林覆盖率的专题地图;然后设计艺术符号表示国营林场;最后以分区统计图表表示各市木材总蓄积量与总消耗量。
步骤:1、以级别底色表示广东省各市森林覆盖率根据给出的数据,分为5级,分别为≥70%、≥60%-70%、45%-60% 35%-45%、<30% ,分级具体对应城市如下:70% 的市:河源市、梅州市60%-70%的市:韶关市、清远市、肇庆市、云浮市45%-60%的市:惠州市、深圳市、茂名市、阳江市、汕尾市、揭阳市、潮州市35%-45%的市:江门市、广州市、汕头市、珠海市<30% 的市:湛江市、中山市、佛山市、东莞市然后制作图例,分5级,图例矩形框采用3×6mm。
在颜色的选择上,因为表示森林覆盖率,所以选择绿色表示,以饱和度的变化差异表示等级层次。
但饱和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后面2项的效果,产生混乱,颜色太重给人以压迫感。
图例如下:2、以艺术符号表示国营林场重点是艺术符号的设计。
符号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图案化、象征性、清晰性、系统性、适应性、生产可行性。
首先对该对象进行图案化出来,使其成为简单的规则图案;然后还要使其有象征性,使读者可以自然而然的接受,立马联想到实际并理解含义,最后是符号的生动活泼。
国营林场分为大、中、小型。
顺其自然的使用树的符号来表示林场,并用树木的多少表示林场的规模,一棵树表示小型林场、两颗树木表示中型林场、三棵树表示大型林场。
同时为了美观与统一,三个符号大小相同。
具体符号设计如下:符号设计完成之后,将其对应放置于市政版图内的合适位置。
3、以分区统计图表表示各市木材总蓄积量和木材总消耗量该任务采用分区统计图表表示各市木材总蓄积量和木材消耗量,是在各市行政区划单元内,按照统计数据的即各市的木材总蓄积量和木材消耗量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反映统计现象的数量。
选择采用柱状的统计图表方式来表示。
具体为总蓄积量:蓝色、底宽4mm、高度与总蓄积量比例1mm:200万m3的柱体总消耗量:红色、底宽2mm、高度与总消耗量比例1mm:5万m3 的柱体由于总蓄积量与总消耗量数据不在同一量级,若取同一比例表示,则会出现过高与过低的柱体,表示效果较差,故二者取不同比例,并且柱体的底宽不同,意味二者比例的不同。
选择蓝色表示总蓄积量是仓库的颜色,而红色表示总消耗量醒目,有一种警示人类节约木材的感觉。
选好表示方式之后,根据具体数据按比例得出每个地区的表示柱体的高度,然后置于该区划单位内。
但是柱体只是表示了一个定性的关系,具体数量无法得知。
那么把每项的具体数据置于柱体的顶部,使信息完整,满足读者的要求。
具体效果如下图:综合练习2任务是制作一幅上海市人口状况的专题地图,其中需要表示的有各区人口人数、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五项信息。
并根据板式组合设计为一幅地图。
步骤:首先计划如何表示。
设计为两幅专题地图,分别为“人口数与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其中“人口数与人口密度”使用分级统计图表法表示各区的人口密度,分为5级,分别设色;使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各区的人口数量,用柱体表示,柱体高度与人口数量比例关系为1mm:10万。
“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使用分级统计图表法表示各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为5级,分别为<-4‰、-4‰—2‰、-2‰—0‰、0‰—1‰、>1‰,正增长率为一个色系,负增长率为一个色系,分别设色;使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各区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其中出生率用蓝色柱体表示,死亡率用灰色柱体表示,柱体高度与其比率比例关系为1mm:1‰。
但是其中需要将不同的地图导入到一起,进行组合排版,在给定的版式内排版,然后操作编制,形成最终产品。
3、实习结果普通地图——永昌市地形图质底法级别底色综合练习1综合练习2实习总结在学习了《地图学》的课程之后,我们进行了历时6周,5次上机实习,从开始对地图制图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可以利用CorelDRAW进行简单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编制,收获还是比较多的。
以前我们都是地图的使用者,经过此次实习之后我们也可以作为编制者来制作地图,使得自己有一种成就感。
主要是首先学会了CorelDRAW软件的操作。
一些基本的软件设置,备份的保存,左右上下移动的快捷键的设置,以及一些快捷键操作,方便绘图,这些都是前提。
在普通地图的绘制中,主要包括各类地物地貌的绘制,按照规范对其进行操作。
但是好多还是需要有绘图技巧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铁路、陡坎、成片居民地等的绘制。
同时一些独立地物需要自行设计符号表示。
符号的设计要简洁明了、生动易于理解,设计中严格按照规范。
对于轮廓线宽度与颜色填充,在绘制中注意参照规范。
技巧与规范并存。
专题地图的编制,让我对于课堂中学习的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质底法、分级统计图表法、分区统计图表法,方法熟悉了之后就可以灵活运用,而且,专题地图的编制个体差异很大,完全取决于自己想法与创意,这就给了大家发挥自己idea 的空间,也就有了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局面。
编制时只要能够正确表达与传递信息就可以,形式多样。
在此之上,尽量达到美观的效果。
但是还是要遵循规范,要多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增强地图的可读性。
同时地图的设色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应该根据实际以及视觉效果来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设置,并且注意饱和度,不易太鲜艳,颜色太重。
地图绘制是一项略繁琐的工作,需要一定保持内心,而且认真投入进入,也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乐在其中。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体会到技巧的重要性,无论是制图还是其他学习,有了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对于地图,还是要遵循国家规范,一切以规范为依据,这是相当严肃的事情,特别是设计九段线等东西。
最后的感觉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地图编制方法可以多样,形式多样,只要正确的将信息表示传递出来就可以,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意,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