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弹力》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同步习题 《弹力》基础题(整理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同步习题 《弹力》基础题(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6772a489eb172ded63b7b4.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同步练习题《弹力》基础题弹力同步练习1一、选择题1.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C.书所受到的重力 D.桌面所受到的重力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只要是接触的,必定会产生弹力。
B、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C、放在桌面上的皮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之后产生的。
D.绳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沿绳的收缩方向。
3.物体静止在水平桌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A、就是物体的重力B、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D、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4.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木箱和地面受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箱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箱也发生了弹性形变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箱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也发生了弹性形变D.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也发生了弹性形变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物体形变以后都会产生弹力B.只有弹簧被拉长以后才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性物体形变之后才会产生弹力D.只有弹性物体不发生形变的时候,才产生弹力6.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3N ,分别画成下图中的四种样子,其中哪个图是正确的7.关于弹力的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弹力,其大小都跟形变量大小成正比B .弹簧的弹力,其大小跟形变量大小成正比C .一切弹力都跟形变量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就越大D .弹力大小跟形变量大小没有关系8.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C .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9.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500 N/m ,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有一500Kg 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A. 1mB. 10mC. 2mD. 5m10.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条形磁铁A 、B ,它们的质量均为m ,将它们竖直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 ,若弹簧秤上的读数为m g ,则B 与A 的弹力F 1及桌面对B 的弹力F 2分别为:A.mg F F ==21,0B. 0,21==F mg FC.mg F F <>21,0D. mg F F =>21,0,二、填空题11.一根弹簧竖直悬挂10N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5cm ,则竖直悬挂15N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_______________cm.。
高一物理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
![高一物理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f35a1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6.png)
高一物理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C.只要物体发生运动就一定受弹力作用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2、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弹力方向;同自身形变方向相同 B.物体所受弹力方向;同自身形变方向相反C.绳中的弹力方向沿着绳 D.轻杆中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3、关于静摩擦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静摩擦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4、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同一点产生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6、一个弹簧挂30N的物体时;弹簧伸长1.2cm;若改挂100N的物体时;弹簧的总长为20cm;则弹簧的原长是A.12cmB.14cmC.15cmD.16cm7、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8、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2mg B.μ1MgC.μ1m+Mg D.μ2mg+μ2Mg9、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条形磁铁按图示方法叠放在质量为M的水平木板C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对A的支持力力等于mg B.C对B的支持力大于2mgC.A对B的压力大于mg D.C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g+2mg11、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面上;不计摩擦;则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A.Mg;M-mg B.mg;MgC.M-mg;0 D.mg;M-mg12、如图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像图正确的是二、填空、作图题13、按下列要求画出弹力的方向:①搁在光滑竖直墙与水平地面间的棒在A;B两处受到的弹力图1;②搁在光滑半球形槽内的棒在C;D两处受到的弹力图2;③用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图314、如图所示;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15、重2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牛水平力能使它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和地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滑动摩擦系数为_________..三、计算题16、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例题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例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f17d66edb6f1afe001f24.png)
一、对形变和弹力的理解例1 下列有关物体受外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C.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D.一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解析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会发生形变,故 B 项错误;发生形变后的物体,当撤去外力后,有些能完全恢复原状,有些不能完全恢复原状,A项错误,D项正确;不管是硬物体还是软物体,只要有力作用都会发生形变, C 项错误.答案D(1) 对于弹性形变,当力撤去后可以恢复原状.(2) 若两个物体在直接接触的同时,也存在弹性形变,则两个物体间有弹力的作用.(3) 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对于接触面情况一定的前提下,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二、弹力有无的判断例2 如图3-2-9所示,细绳下悬挂一小球D,小球与光滑的静止斜面接触,且细绳处于竖直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对 D 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B.D对斜面的压力竖直向下C.D与斜面间无相互作用力D.因D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定斜面对 D 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对 D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D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绳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其中有无弹力可用假设法.假设去掉斜面, D 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可判断出 D 与斜面间无相互作用力.答案C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①假设法;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三、弹力方向的分析例 3 作出图3-2-10中物块、球、杆等受到各接触面作用的弹力示意图.图3-2-10解析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接触面,对于点—面接触,面—面接触类问题容易确定,这里出现的面即为接触面;对于点—弧面接触,过接触点的弧面的切面即为接触面.各物体所受弹力如下图所示.答案见解析图四、弹力大小的计算图3-2-11例 4 如图3-2-11 所示,A、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3 N,G B= 4N.A 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 B 放在水平面上,A、 B 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 2 N,则细线中的张力F T及 B 对地面的压力F N的可能值分别是( )A.5 N和 6 N B.5 N和 2 NC.1 N和6 N D.1 N和2 N解析弹簧如果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它将有收缩到原状的趋势,会向下拉A,向上提B,则B 正确;如果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将向两边恢复原状,会向上顶A,向下压B,则 C 正确,故选B、 C.答案BC判断弹簧弹力的方向时,要注意弹簧是被拉伸还是被压缩,或两者均有可能,计算弹簧弹力大小的方法一般是根据胡克定律,有时也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细杆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答案CD解析由弹力的概念可知,发生形变的桌子,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木块产生了力的作用,即木块受到弹力是由于桌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是木块自己发生形变引起的,同理,木块受到细杆作用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所以选项A、B 是错误的;用绳悬挂物体时,对物体的拉力是因为绳子发生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故绳对物体的拉力是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所以C、D 是正确的,应选C、D.2.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体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答案ABC解析需要注意的是杆对物体产生的弹力可能沿杆方向,也可能不沿杆方向,这点与绳是不同的.3.如图3-2-12 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为G,平衡时球在A 位置,今用力F 将小球向下拉长x 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图3-2-12A.kx B.kx +GC.G-kx 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此题很容易误解而选A项,但选项A是错误的.其原因是x 不是弹簧变化后的长度与未发生形变时弹簧长度的差值(即不是弹簧的总形变量),球在 A 位置时弹簧已经伸长了(令它为Δ x),这样球在B位置时,F弹=k(Δx +x)=kx +kΔx. 因为球在A位置平衡,有G=kΔx,所以F弹=kx+G.故选项B 是正确的.4.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 1 000 N 时就会被拉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都是600 N 时,则绳子()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D.要是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零,绳子永远不会断答案B解析因为绳子内的弹力处处相等,假设将绳子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拉力大小为600 N,小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1 000 N,所以绳子图 3- 2- 135.如图 3-2-13所示,绳下吊一铁球,则球对绳有弹力, 绳对球也有弹力, 关于两个弹力的产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对绳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 力作用于绳的B .球对绳的弹力,是绳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绳的C .绳对球的弹力,是绳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球的D .绳对球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球的答案 AC解析 绳和球发生了弹性形变, 由于要恢复原状, 从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 生弹力作用,故 A 、C 正确.6.如图 3-2-14 所示,各接触面光滑且物体 A 静止,画出物体 A 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图 3- 2- 14答案 如图所示.试由图线确定:定不会断裂.7.如图 3-2-15 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 l 和弹力 F 大小的关系图象,图 3- 2-15(1) 弹簧的原长;(2) 弹簧的劲度系数;(3) 弹簧长为0.20 m时弹力的大小.答案(1)10 cm (2)200 N/m(3)20 N解析读懂图象是求解本题的关键:(1) 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由图可知原长l 0=10 cm.(2) 当弹簧长度为15 cm时,弹力大小为10 N,对应弹簧的伸长量为Δl =-2(15 -10) cm=5×10-2 m由胡克定律F=kx 得:F 10k=ΔF l=5×1100-2 N/m=200 N/m.(3) 当弹簧长为0.20 m时,弹簧伸长量为:Δl ′=(0.20 -0.10) m=0.10 m由胡克定律F=kx 得:F′=kΔl ′=200×0.10 N=20 N.8.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1) 请你在图3216 F x图3-2-16(2) 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x 用m作单位) .(3)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已有数据选好坐标轴每格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多少,是作好图象的关键,作图象的方法: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将坐标纸上的各点连接起若是来,直线,应使各点均匀分布于直线两侧,偏离直线太大的点,应舍弃掉.(1) 将x 轴每一小格取为 1 cm,F 轴每一小格取为0.25 N,将各点点到坐标纸上,并连成直线,如下图所示.(2) 由图象得:F=20x.(3) 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表示使弹簧伸长( 或压缩)1 m所需的拉力为20 N.。
高中物理 专题3.2 弹力(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专题3.2 弹力(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15562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3.png)
3.2 弹力1.如下列图,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答案】C2.如下列图,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假设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是:〔〕A.40N B.30NC.20N D.35.6N【答案】B【解析】由胡可定律可知,80N能使弹簧伸长40个刻度,伸长一个刻度对应的拉力是2N,假设要指针正对刻度20,需要弹簧伸长15个刻度,此时的弹力应为30N,B正确。
3.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答案】B【解析】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由图可知,A、D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AD错误;B图中的两个小球由于绳子的作用,而相互挤压,从而产生了相互作用的弹力;B正确;C图中的小球与斜面间无挤压,无弹力作用,应当选B。
【名师点睛】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对于微小形变的物体,不易看出形变情况,可以用假设法,即假设这个弹力存在,看其所处状态是否与题给情况一致,假设产生矛盾,如此说明这个弹力不存在。
如此题的C答案,如果斜面对小球存在弹力,如此方向为垂直斜面向上,悬挂小球的细绳不能竖直,说明斜面对小球无弹力。
4.关于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F,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F就是物体的重力B.F是由于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F的作用点在物体上D.F的作用点在支持面上【答案】D【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弹力的理解,要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对抗形变的力,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注意要搞清弹力而产生形变的物体;当物体静止与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而不能说就是重力.5.如下列图,细绳下悬挂一小球D,小球与光滑的静止斜面接触,且细绳处于竖直状态,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斜面对D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B.D对斜面的压力竖直向下C.D与斜面间无相互作用力D .因D 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定斜面对D 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C【解析】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根据平衡条件,由于细绳处于竖直状态,故小球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应当选C.【名师点睛】此题采用假设法分析斜面的弹力是否存在,这是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常用的方法,也就是说假设斜面对小球有弹力,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将向左上方运动,与题设条件矛盾。
高一物理弹力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物理弹力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8aa441ed9ad51f01df234.png)
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C.只要物体发生运动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解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A、C中都只有弹力产生的一个条件,故A、C都不一定能产生弹力.B中只说“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一定能产生弹力.D项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答案: D2.如右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力为G,平衡时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答案: B3.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解析: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它们必定相互接触且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形变,故A、B错.铅球对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而不是铅球,D错.只有C项正确.答案: C4.如下图为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的示意图,有明显错误的是( )解析:P对Q物体的压力应作用在Q物体上且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Q物体,故B、C、D均是错误的.答案:BCD5.如右图所示,两人分别用100 N的力拉弹簧秤的秤钩和拉环,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A.50 N B.0C.100 N D.200 N解析:答案: C6.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解析:图象的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B正确,C错误,图象不过原点,D错误.答案: B7.如下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5 N,当装置稳定时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 )A.5 N,0 B.5 N,10 NC.5 N,5 N D.10 N,5 Nw解析:弹簧秤的示数即为弹簧秤所承受的力的大小,图中无论弹簧秤的右端是固定在支架上还是挂上重物,其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弹簧秤承受的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 C8.如右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0.2 kg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为( )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解析:球受重力G和弹力F,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大小F=G=mg=2 N,故D正确.答案: D9.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解析:弹簧长度的增加量即形变量的增量,由F=kx得ΔF=kΔx,故B对;k=ΔFΔx=200 N/m,C正确.答案:BCD10.如右图a所示,将G=50 N的物体静止悬挂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伸长了2.0 cm,弹簧的弹力是多大?将弹簧从挂钩处摘下,在O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50 N的拉力,如图b所示,物体仍然静止,那么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解析:物体静止,由二力平衡可得弹簧的弹力F=G=50 N.在O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50 N的拉力,与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的情况相同,弹簧的伸长量仍为2.0 cm.答案:50 N 2.0 cm11.如下图所示,各接触面光滑且物体A静止,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答案:如下图所示.12.如右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象,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时弹力的大小.解析:读懂图象是求解本题的关键.(1)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由图可知原长l0=10 cm.(2)当弹簧长度为15 cm时,弹力大小为10 N对应弹簧的伸长量为Δl=(15-10) cm=5×10-2 m,由胡克定律F=kx得k=FΔl=105×10-2 N/m=200 N/m.(3)当弹簧长为0.20 m时,弹簧伸长量为Δl′=(0.20-0.10) m=0.10 m由胡克定律F=kx得F′=k•Δl′=200×0.10 N=20 N.答案:(1)10 cm (2)200 N/m (3)20 N。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b75cd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0.png)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C.D.【答案】C【解析】由胡克定律得 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F1=k(l-l1),F2=k(l2-l),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
所以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了胡可定律。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F,等弹簧再压缩x距离后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也不相同【答案】AD【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A正确;产生弹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发生形变,但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反作用力是由受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给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不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C选项错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如向心力,可以是绳子的拉力,也可以是电场力,还可以是其他性质的力,D选项正确.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块,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现想使物块在静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的距离。
【答案】【解析】末态时物块受力分析,其中F1′与F2′分别是弹簧k1、k2的作用力,物块静止有F1′+F2′=mg初态时,弹簧k2(压缩)的弹力F2=mg末态时,弹簧k2(压缩)的弹力F2′=mg弹簧k2的长度变化量△x2==由F1′+F2′=mg,F2′=mg 得F1′=mg初态时,弹簧k1(原长)的弹力F1=0末态时,弹簧k1(伸长)的弹力F1′=mg弹簧k1的长度变化量△x1==所求距离为△x1+△x2=【考点】本题考查胡克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3.2 弹力 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3.2 弹力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f35b4b910ef12d2bf9e722.png)
3.2弹力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8分)1.如图,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极限法 B.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2.(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F =kx 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 成正比B .由k =Fx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 的大小无关D .所有弹簧的劲度系数都是相同的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必定有弹力的作用 B.压力和支持力总是跟接触面垂直C.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弹性形变B .存在弹力的甲乙两物体一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了形变C .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 .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了形变而产生C. 观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D.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6.图1,一个球形物体O 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 、B 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A 点的弹力B .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C .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D .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 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7.(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B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体 C.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产生的弹力大 D .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8. (多选)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相同、伸长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相同 B .劲度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相同C .知道弹簧的劲度,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D .劲度和拉力、伸长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9.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 物体叠放在A 、B 上;D 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的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 的重力B. B 对A 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C. 斜面对D 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D. D 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10、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沿v1的方向B. 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C. 沿v2的方向D. 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11、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正确的是( )A.细线可能对小球没有拉力作用B.小球受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若细线对小球有拉力,则这个拉力是细线发生形变引起的D.斜面对小球一定有弹力12、如图甲所示,建筑工地上有三根木头堆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工人将另一根木头P 搁在上 面,便于将木头P 锯断,如图乙,关于木头P 在支撑点M 、N 处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下面哪个图是正确的( )A:B:C:D:13.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 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轻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沿轻杆向上,大于2 N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80 NC.小球对轻杆的作用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D.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14.如图所示是以燃烧蜡烛为动力的玩具小船,船头设置一块耐高温材料制作的倾斜帆板,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对倾斜帆板产生作用力,使船前进,热气流对倾斜帆板产生作用力的方向是( )A.水平向前B. 竖直向上C.垂直于倾斜帆板向上D. 沿倾斜帆板向下15.如图,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 处,使弹簧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kxB、kx+GC、G-kxD、以上都不对16.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A.L0=0.02 m k=500 N/m B.L0=0.10 m k=500 N/mC.L0=0.02 m k=250 N/m D.L0=0.10 m k=250 N/m17.如图所示,两个重量均为10N的相同木块a、b和两根劲度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细线连接,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b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中,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不计摩擦,弹簧q的上端始终在滑轮下方)A、2cmB、4cmC、6cmD、8cm18.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20 N拉力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所受的拉力为40 N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D.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19.(多选)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小球静止,绳1、3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可能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例题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例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d82f7360cba1aa811daaa.png)
一、对形变和弹力的理解例1 下列有关物体受外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C.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D.一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解析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会发生形变,故B项错误;发生形变后的物体,当撤去外力后,有些能完全恢复原状,有些不能完全恢复原状,A项错误,D项正确;不管是硬物体还是软物体,只要有力作用都会发生形变,C 项错误.答案D(1)对于弹性形变,当力撤去后可以恢复原状.(2)若两个物体在直接接触的同时,也存在弹性形变,则两个物体间有弹力的作用.(3)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对于接触面情况一定的前提下,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二、弹力有无的判断图3-2-9例2 如图3-2-9所示,细绳下悬挂一小球D,小球与光滑的静止斜面接触,且细绳处于竖直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对D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B.D对斜面的压力竖直向下C.D与斜面间无相互作用力D.因D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定斜面对D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对D进行受力分析可知,D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绳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其中有无弹力可用假设法.假设去掉斜面,D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可判断出D与斜面间无相互作用力.答案C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①假设法;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三、弹力方向的分析例3 作出图3-2-10中物块、球、杆等受到各接触面作用的弹力示意图.图3-2-10解析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接触面,对于点—面接触,面—面接触类问题容易确定,这里出现的面即为接触面;对于点—弧面接触,过接触点的弧面的切面即为接触面.各物体所受弹力如下图所示.答案见解析图四、弹力大小的计算图3-2-11例4 如图3-2-11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3 N,G B=4 N.A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2 N,则细线中的张力F T及B对地面的压力F N的可能值分别是( )A.5 N和6 N B.5 N和2 NC.1 N和6 N D.1 N和2 N解析弹簧如果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它将有收缩到原状的趋势,会向下拉A,向上提B,则B正确;如果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将向两边恢复原状,会向上顶A,向下压B,则C正确,故选B、C.答案BC判断弹簧弹力的方向时,要注意弹簧是被拉伸还是被压缩,或两者均有可能,计算弹簧弹力大小的方法一般是根据胡克定律,有时也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细杆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答案CD解析由弹力的概念可知,发生形变的桌子,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木块产生了力的作用,即木块受到弹力是由于桌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是木块自己发生形变引起的,同理,木块受到细杆作用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用绳悬挂物体时,对物体的拉力是因为绳子发生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对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故绳对物体的拉力是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所以C、D是正确的,应选C、D.2.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体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答案ABC解析需要注意的是杆对物体产生的弹力可能沿杆方向,也可能不沿杆方向,这点与绳是不同的.3.如图3-2-12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为G,平衡时球在A 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图3-2-12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此题很容易误解而选A项,但选项A是错误的.其原因是x不是弹簧变化后的长度与未发生形变时弹簧长度的差值(即不是弹簧的总形变量),球在A 位置时弹簧已经伸长了(令它为Δx),这样球在B位置时,F弹=k(Δx+x)=kx +kΔx.因为球在A位置平衡,有G=kΔx,所以F弹=kx+G.故选项B是正确的.4.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被拉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 )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D.要是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零,绳子永远不会断答案B解析因为绳子内的弹力处处相等,假设将绳子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拉力大小为600 N,小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1 000 N,所以绳子一定不会断裂.图3-2-135.如图3-2-13所示,绳下吊一铁球,则球对绳有弹力,绳对球也有弹力,关于两个弹力的产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球对绳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绳的B.球对绳的弹力,是绳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绳的C.绳对球的弹力,是绳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球的D.绳对球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球的答案AC解析绳和球发生了弹性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从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故A、C正确.6.如图3-2-14所示,各接触面光滑且物体A静止,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图3-2-14答案如图所示.图3-2-157.如图3-2-15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象,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时弹力的大小.答案(1)10 cm(2)200 N/m(3)20 N解析读懂图象是求解本题的关键:(1)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由图可知原长l=10 cm.(2)当弹簧长度为15 cm时,弹力大小为10 N,对应弹簧的伸长量为Δl=(15-10) cm=5×10-2m由胡克定律F=kx得:k=FΔl=105×10-2N/m=200 N/m.(3)当弹簧长为0.20 m时,弹簧伸长量为:Δl′=(0.20-0.10) m=0.10 m由胡克定律F=kx得:F′=kΔl′=200×0.10 N=20 N.8.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弹力:F/N0.5 1.0 1.5 2.0 2.5弹簧的伸长量:x/cm 2.6 5.0 6.8 9.8 12.4(1)请你在图3-2-16中的坐标纸上作出F-x的图象.图3-2-16(2)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x用m作单位).(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已有数据选好坐标轴每格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多少,是作好图象的关键,作图象的方法: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将坐标纸上的各点连接起来,若是直线,应使各点均匀分布于直线两侧,偏离直线太大的点,应舍弃掉.(1)将x轴每一小格取为1 cm,F轴每一小格取为0.25 N,将各点点到坐标纸上,并连成直线,如下图所示.(2)由图象得:F=20x.(3)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表示使弹簧伸长(或压缩)1 m所需的拉力为20 N.。
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同步练习(带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同步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8ed01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4.png)
弹⼒同步练习1 下列关于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的⽅向总是垂直于接触⾯并指向使其发⽣形变的物体B 弹⼒的⽅向总是竖直的C 弹⼒的⽅向总是与形变的⽅向相反D 弹⼒的⽅向总是与形变的⽅向⼀致2 ⽊箱重G1,⼈重G2,⼈站在⽊箱⾥⽤⼒F向上推⽊箱,如下图所⽰,则有( )A ⼈对⽊箱底的压⼒⼤⼩为(G2+F)B ⼈对⽊箱底的压⼒⼤⼩为(G2—F)C ⽊箱对地⾯的压⼒⼤⼩为(G2+ G2—F)D ⽊箱对地⾯的压⼒⼤⼩为(G2+ G2)3 关于压⼒和⽀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和⽀持⼒都是弹⼒B 压⼒和⽀持⼒是⼀对平衡⼒C 压⼒是物体对⽀持物的弹⼒,⽅向总是垂直于⽀持⾯⽽指向⽀持物D ⽀持⼒是⽀持物对被⽀持物体的弹⼒,⽅向总是垂直⽀持⾯⽽指向被⽀持物4 如下图,A和B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N/m)两球重均为G(N),弹簧质量可不计,则两弹簧的伸长长度之和为( )A 2G/kB G/kC 3G./kD G/2k5弹簧原长10cm,若它的下端挂500g的重物,则弹簧的长度为12.5cm(未超过弹性限度),若把重物取去200g,弹簧的长度是( )A 4cmB 9cmC 10.5cmD 11.5cm6 画出下图各种情况下物体所受弹⼒的⽅向。
7 举出⼏个⽇常⽣活中物体发⽣形变的例⼦。
8 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所测的⼏组数据:弹⼒F/N 2 5 8 10 14 弹簧伸长x/m 0.10 0.24 0.41 0.50 0.71 (1)请你在右图的坐标线上作出F—x图线。
(2)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式。
(x⽤m单位)(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9 如下图所⽰,质量为m的物体A压在放在地⾯上竖直轻弹簧B上,现⽤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平位置且右端位于a点时,它没有发⽣形变。
已知弹簧B和弹簧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和摩擦。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弹力》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弹力》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169f06ff00bed5b9f31def.png)
《弹力》练习题1.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钢筋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足球和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v1的方向B.沿v2的方向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图1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4.将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到的重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书能静止,是由于书受到的重力大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5.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程度都无关6.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2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图2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方法技巧题组]7.如图3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8.如图4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图4A.1 N,0 B.0,1 NC.2 N,1 N D.1 N,1 N9.如图5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C.弹簧的原长为6 cm 图5D.弹簧伸长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10.在图6中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图611.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图7(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F?(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是多少?1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没有悬挂重物时,其自由端B正对着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挂上100 N重物时,正对着刻度20,试问:(1)当弹簧分别挂50 N和150 N重物时,自由端B所对刻度尺的刻度是多少?(2)若自由端B所对刻度是18,这时弹簧下端挂了多重的重物?图8答案1.C2.CD3.D4.BC 5.B 6.BC7.C8.D9.BC 10.如图所示11.(1)1 500 N/m(2)300 N(3)100 cm12.(1)1030(2)90 N。
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587448ddccda38376bafa1.png)
2.弹力(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分册装订!)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 .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C .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D .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解析: 相互接触且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产生弹力,若接触处发生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也不能产生弹力;弹力随形变产生而产生,随形变消失而消失,无先后关系.答案: D2.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F =kx 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 成正比B .由k =Fx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 的大小无关D .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解析: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遵守胡克定律F =kx ,故A 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及x 无关,故C 对,B 错;由胡克定律得k =Fx ,可理解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受到的弹力的值与k 相等,故D 正确.答案: ACD3.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 .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 .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弹性形变D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解析: 产生弹力的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发生了弹性形变,这两者缺一不可.若有弹力,肯定同时具备了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A 、C 错误;并不是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 错误;两物体不接触,肯定不会有弹力产生,故B 正确.答案: B 4.台球以速度v0与球桌边框成θ角撞击O点,反弹后速度为v1,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θ,如图所示.OB垂直于桌边,则下列关于桌边对小球的弹力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沿OA方向B.一定沿OB方向C.可能沿OC方向D.可能沿OD方向解析:台球与球桌边框碰撞时,受到边框的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应与边框垂直,即沿OB方向,故选B.答案: B5.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C.桌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支持力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桌面产生形变解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于桌面,是弹力,而物体的重力作用于物体,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不能说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A错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于桌面,使桌面发生形变,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故B、D均错误,C正确.答案: C6.下列表示P物体对Q物体压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解析: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P对Q的压力作用点在Q物体上,故选项B、D错误;P对Q压力的方向应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故选项A正确,C错误.答案: A7.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A.L=0.02 m,k=500 N/m B.L=0.10 m,k=500 N/mC.L=0.02 m,k=250 N/m D.L=0.10 m,k=250 N/m解析:根据胡克定律,15=k(0.16-L),20=k(0.18-L),解以上两式得L=0.10 m,k=250 N/m,D项正确.答案: D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 =5 N ,当装置稳定时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读数分别为( )A .5 N,0B .5 N,10 NC .5 N,5 ND .10 N,5 N解析: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弹簧测力计所承受的力的大小,图中无论弹簧测力计的右端是固定在支架上还是挂上重物,其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承受的力都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答案: C9.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 N 和5 N 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 (1)这只弹簧测力计3 N 和5 N 刻度线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2)这只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解析: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值应与该刻度线到零刻度线的距离成正比.(1)设3 N 、5 N 刻度线到零刻度线的距离分别为x 1、x 2,劲度系数为k .根据胡克定律F =kx 可得x 1x 2=35①又x 2-x 1=2.5②由①②得x 1=3.75 cm ,x 2=6.25 cm(2)由F 1=kx 1可得k =F 1x 1=33.75×10-2 N/m =80 N/m答案: (1)3.75 cm 6.25 cm (2)80 N/m10.如图所示,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 和N ,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P .用力压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增大,P 上移B .F 增大,P 下移C .F 减小,P 下移D .F 减小,P 上移解析: 本题考查微小形变的放大法.当力F 增大时,两镜面均向里倾斜,使入射角减小,经两次累积,使反射光线的反射角更小,光点P 下移;反之,若力F 减小,光点P 上移.所以,选项B 、D 正确.答案: BD1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2-F 1l 2-l 1B.F 2+F 1l 2+l 1C.F 2+F 1l 2-l 1D.F 2-F 1l 2+l 1解析: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l 0. 当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时,由胡克定律得 F 1=k (l 0-l 1)①当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时,由胡克定律得 F 2=k (l 2-l 0)② 由①②解得k =F 2+F 1l 2-l 1,故C 正确. 答案: C 12.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 和b ,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 的原长比b 的长B .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大C .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小D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解析: 由胡克定律知F =k (l -l 0),其中k 为劲度系数,在Fl 图象上为直线的斜率.由图象知k a >k b ,即a 的劲度系数比b 的大,B 正确,C 错误;a 、b 两图线与l 轴的交点为弹簧的原长,则a 、b 的原长分别为l 1和l 2,从图象看出l 1<l 2,故A 错误;弹力F 与弹簧的长度l 是线性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故D 错误.答案: B 13.如图所示,球A 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 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A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解析:球A受重力竖直向下,与竖直挡板和斜面都有挤压,斜面给它一个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挡板给它一个支持力,水平向右,故选项C正确.答案: C14.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时弹力的大小.解析:读懂图象是求解本题的关键.(1)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由图可知原长l0=10 cm.(2)当弹簧长度为15 cm时,弹力大小为10 N对应弹簧的伸长量为Δl=(15-10) cm=5×10-2 m由胡克定律F=kx得k=FΔl=105×10-2N/m=200 N/m(3)当弹簧长为0.20 m时,弹簧伸长量为Δl′=(0.20-0.10) m=0.10 m由胡克定律F=kx得F′=k·Δl′=200×0.10 N=20 N答案:(1)10 cm(2)200 N/m(3)20 N。
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摩擦力练习题(word文档+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摩擦力练习题(word文档+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21be23376baf1ffd4fad0c.png)
高一物理第三章弹力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②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③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④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4.如图1—4所示,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B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D.A和B的重力5.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4①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②弹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③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被拉物体的平面④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沿绳子的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如图1—5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5A.A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A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二、非选择题1.(8分)画出图1—6中物体A静止时所受到的弹力、重力.图1—62.(6分)如图1—7所示,小球用细线悬于天花板上,同时小球还与光滑斜面接触,此时悬线处于竖直位置.试说明斜面对小球是否存在作用力,并说明理由.图1—7弹力有无的判断:一、直接判断:1、两物体是否相互接触。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23af1081c758f5f71f67f5.png)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1.下列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光滑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是一足球,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的示意图如图。
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D.丁球(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答案】 C【解析】对甲乙丙三球运用假设法和平衡法,假设甲球受斜面的弹力则甲球就不能平衡了,假设乙球受右面球的弹力,乙球将向左运动,假设丙球不受由侧球的弹力则丙球将向右下方滚动,故A,B均错C正确;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和二力平衡以及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原来弹簧上弹力大小等于重力G,后来继续加压力,弹簧的压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则所加弹力又增大,所以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弹簧特点。
3.一轻质弹簧原长10cm,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在两端反向拉弹簧,其长度变为12cm,若将弹簧一端固定,由甲一人用100N的力拉,则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___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
【答案】12cm, 5000 N/m【解析】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力在两端反向拉弹簧,此时弹簧弹力为100N;若将弹簧一端固定,由甲一人用100N的力拉,此时弹簧弹力仍为100N,两种情况下弹簧长度均为12cm,弹簧劲度系数【考点】考查了胡克定律的应用4.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C.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汽车,故是汽车发生弹性形变对地面的力,AB错误;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施力物体是地面,故是地面发生弹性形变对汽车的力,C正确,D错误;【考点】考查了弹力形成的原因,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受力物体的力.5.(10分)如图所示,用一劲度系数k=100N/m的轻质弹簧秤水平拉着质量m=1kg的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示数F=2N。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4735c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1.png)
高一物理弹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桌面向下发生了形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不能说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和受力情况不同,A错误;力的一个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对桌面有向下的压力,使桌面发生形变,向下发生了弯曲,B正确;物体的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支持力也是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的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考点】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原因,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2.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D.物体间互相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桌面弹力的方向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所以方向向上.故A错误;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弹力的方向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所以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错误;轻绳受到物体的作用而发生拉伸形变,由于弹性要恢复原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沿着绳子收缩方向的弹力,所以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物体所受绳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所以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C错误;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接触面.故D正确.【考点】弹力3.(6分)某同学要利用身边的粗细两种弹簧制作弹簧秤,为此首先各取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1)(2分)较细的甲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N/m,较粗的乙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2分)若用甲、乙两根弹簧分别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则这两个弹簧秤的量程分别不能超过________N和________N。
高一物理必修一 弹力 同步练习
![高一物理必修一 弹力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5798c6bf5335a8102d22066.png)
形变与弹力同步练习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②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③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④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4.如图1—4所示,A、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A.A和B 对地面的压力之和B.B 对地面的压力C.B 的重力D.A和B 的重力图1—45.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②弹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③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被拉物体的平面④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沿绳子的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如图5,G A=100N,G 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
8.画出图1—6中物体A静止时所受到的弹力方向.图1—69(1)如a所示,小球用细线悬于天花板上,同时小球还与光滑斜面接触,此时悬线处于竖直位置.试说明斜面对小球是否存在作用力,并说明理由.(2)画出b中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a b10、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弹力》练习题
1. 关于弹力, 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 物体发生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
C. 物体间存在摩擦力时必定存在弹力
D. 物体间弹力虽然是成对产生的, 但在时间上存在先后
2. 一根原长为50 cm, 劲度系数是200 N/m 的弹簧被拉长为70 cm, 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A. 40 N
B. 140 N
C. 240 N
D. 400 N
3. 一根劲度系数为103
N/m 的弹簧, 在受到500 N 的压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为33 cm, 当不受外力作用时, 弹簧的长度为
A. 28 cm
B. 38 cm
C. 83 cm
D. 13 cm
4. 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胡克定律可写成k = f
x
, 由此可知弹力越大, 劲度系数越大 B.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拉长一些后, 劲度系数变小 C. 在弹性限度内, 无论弹簧拉长或缩短劲度系数都不变 D. 将弹簧截去一段后, 剩下的部分弹簧的劲度系数比原来大
5. 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 在未挂重物时, 指针正对刻度5. 在弹性限度内, 当挂上80 N 重物时, 指针正对刻度45. 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 应挂重物的重力为 A. 40 N B. 30 N C. 20 N D. 无法计算
6. 关于弹力,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B. 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杆所在直线上
C.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产生
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7. 如图所示, 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A. 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B. 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C. 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D. 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8. 在下图中, a 、b 表面均光滑, 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 、b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D.
C.
9. 如图所示, 光滑的硬杆固定, 杆上穿一个小球. 轻绳一端系在小球上, 在另一端用力F 竖直向下拉, 小球沿杆向下运动, 则 A. 杆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
B. 小球只受重力和杆对小球的弹力作用
C. 小球受重力、杆对小球的弹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D. 小球受重力、杆对小球的弹力、细绳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F 四个力作用
10. 如图所示, 光滑“∠”形架POQ 水平固定, 在杆上各套一个轻
质小圆环. 两个小圆环A 、B 用橡皮条相连. 开始时A 、B 静止, 橡皮条处于自然长度. 今在小环B 上施加一个平行于OQ 方向的拉力,
两环重新处于静止时, 拉力大小为F . 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两环
位置关系及受力情况的是
11. 如图所示, 斜面的倾角θ = 37°, 质量为2.0 kg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 则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_,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_________. (g 取10 m/s 2
, sin θ = 0.6, cos θ = 0.8)
12. 如图所示, 弹簧A 的上端固定, 下端挂一个质量为5.0 ㎏的小球, 并压在弹簧B 上, 平衡后弹簧A 伸长了1.0 cm, 弹簧B 缩短了2.0 cm. 已知, 弹簧A 的劲度系数为2 200 N/m, 求弹簧B 的劲度系数.
弹 力
11. 20 N, 16 N.
12. F B = mg - kx A = 28 N k B = 282×10-2 = 1.4×103
N/m
P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