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沈秀芹纪念馆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400字
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400字
郭永怀纪念馆是一座富有教育意义的纪念馆。
我在参观过程中对郭永怀的崇敬之情倍增,感受到了他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首先,郭永怀纪念馆深刻地展示了郭永怀的一生。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郭永怀的成长历程,从初涉军旅到参与革命,再到获得独立自主的国家军队的掌控权,郭永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展陈的文献、图片和实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事迹和斗争精神。
其次,郭永怀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示了郭永怀的家族背景和家庭情况。
我们了解到郭永怀是一个爱国热血的革命家,他的先辈们也是爱国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过巨大贡献。
这个展览让我们明白了郭永怀的英雄本色不是偶然的,而是来自于他出身家族的烙印。
此外,郭永怀纪念馆也展示了郭永怀与其他革命先烈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展示郭永怀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领袖的信件和照片,我深切感受到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而携手并进的情谊,也意识到了郭永怀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我在观看纪念馆中的纪录片时被深深感动。
片中展示了郭永怀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艰辛历程,他不畏艰险,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
这让我对他的事业更加钦佩和敬仰。
总的来说,郭永怀纪念馆是一个具有很高教育价值的纪念馆。
通过参观,我深刻了解到郭永怀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所作出的贡献,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在革命斗争中,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郭永怀的思想和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
我相信,在郭永怀纪念馆的启发下,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
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郭永怀,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
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以下是小编收集有关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1968年12月5日,周恩来总理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外宾,一个消息传来,首都机场附近一架民航飞机在着陆时失事。
当悲从中来的周总理听到一位遇难乘客的名字时,当场痛哭失声。
这个让周总理泪洒当场的名字,叫郭永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郭永怀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郭永怀观后感范文一昨天晚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厅观看了音乐剧《爱在天际》,那讲的是“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之一郭永怀教授。
华美的多媒体效果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现场,荡气回肠的音乐旋律烘托出郭永怀教授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对学生无限的爱,感人至深的剧情和演员们倾情的演绎感动了所有的观众,优美的唱腔和台词是那么的感人至深,现场多次响起了掌声。
音乐剧《爱在天际》观后感郭永怀教授早年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回到了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
在大西北荒凉的戈壁滩,又是三年困难时期,吃不上,喝不够,在搭的帐篷里工作,而就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们成功的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原子。
郭永怀教授的夫人李佩先生将一条披肩改成两条围巾贯穿了整个剧情,分居三地的一家人,彼此看不见却能感受到无言的牵挂,永恒的爱。
能感到远在天际的爱。
原子弹发射成功的时候,大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甚至还在对自己的“蘑菇云”表示惊奇。
他们以自己的家庭幸福为代价,为了祖国能够挺起脊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郭永怀观后感范文二在人民大会堂“共和国的脊梁”晚会上,看到描写九位科学家的节目片断。
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让人肃然起敬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别是,在舞台上,又见到了我的研究生导师郭永怀先生的高大形象,更令我浮想联翩,心潮难平。
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在回京汇报工作途中的空难夺走了他正在华年的生命,而在空难发生的那一刹那,他与他的警卫员用生命护卫了国家的机密,留下了永世流芳的时代印记!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充分诠释了郭永怀对祖国的深爱、对科学的热爱、对亲人的挚爱,正如剧中人郭永怀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到达的。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有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有感郭永怀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军队的英勇将领郭永怀而建立的。
我有幸参观了郭永怀纪念馆,深深感受到了他的伟大历史功绩和崇高精神。
进入郭永怀纪念馆,我首先看到的是郭永怀的肖像,他穿着军装,目光坚定而深邃,给人一种威严和勇敢的感觉。
接着,我走进了展厅,里面陈列着许多与郭永怀相关的历史文物和照片。
展厅的一侧是郭永怀的个人生平和家庭背景介绍。
据介绍,郭永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卫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作出了巨大贡献。
郭永怀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
展厅的另一侧是郭永怀的军事生涯和战斗经历。
我看到了郭永怀参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照片,他带领人民军队打败了敌人,解放了广大的土地。
我看到了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他率领中国志愿军,与美军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平和安宁而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看着那些照片,我感受到了他战斗时的英勇和坚决,他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毫不畏惧地与敌人作斗争。
郭永怀的纪念馆还陈列了他的一些书信和手稿。
我读了他写给家人的信,深深感受到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事业的无私奉献。
他在信中写道:“我深深地爱着祖国,深深地爱着人民,我愿为他们付出一切。
”这一句话让我深受震撼,他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感到十分敬佩。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让我不仅对郭永怀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郭永怀在枪林弹雨中坚守信念,无怨无悔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郭永怀的精神是伟大的,他始终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为人民的利益而奉献一生。
他的一生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让我深受启发,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的人。
参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有感
参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有感参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有感豪情树丰碑,细雨缅故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有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参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有感一:今天(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2周年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为壮大国防事业、维护国家安全、铸就国家脊梁,无数科研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之中,出生于荣成、被授予烈士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同志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铭记那段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他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荣成市历时三个多月建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并于今日正式开馆。
郭永怀出生于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
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
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2010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
近年来,又与中科院力学所等单位密切联系,为建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打下了基础。
今年结合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将展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组织专业力量,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到北京、四川绵阳、梓潼与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怀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有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
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拟划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荣成之子潜心”“驰名海外毅然归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著”“儒家情怀大师风范”“献身科学壮烈殉国”“怀瑾佩瑜爱在天际”“高山仰止永远怀念”以及多媒体教育厅。
内容涵盖了郭永怀的出生、外出求学、归国、从事力学和国防科学研究,直至牺牲的完整人生轨迹。
党性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一体会范文
党性教育基地学习心得体会2018年**16日至18日,部机关、直属单位和省民主党派机关党总支45名党员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耿汝新同志的带领下,赴**(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民族复兴,增强党性意识。
在三天的学习中,围绕着学习教育主线“梦碎、梦醒、筑梦、圆梦”,在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威高集团和金猴集团、荣成沈秀芹纪念馆、郭永怀事迹纪念馆等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视频、展板、实物、文史资料等形式,充分展现了革命前辈一心向党、不怕牺牲、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党性教育第一站,是北洋水师基地之一——刘公岛。
从甲午战争陈列馆,到北洋海军提督署。
这里曾驻泊着当年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却写下甲午海战全军覆灭的悲壮;这里是扼守渤海、拱卫京畿的门户,却由此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打断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向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历史选择展馆,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陈列,展示了鸦片战争以来,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有识之士对救国之路的艰难探索,“人无精神不立、回答了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导致灭亡、国无精神不强”,通过一幅幅浩瀚的历史画卷,为我们展示了甲午战败后华夏儿女前赴后继的救亡图存之路。
历史无情,民心是秤,共产党为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懈奋斗,最终赢得了多数人的拥戴,赢得了历史的选择。
在随后的两天里,陆续参观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威高集团和金猴集团、荣成沈秀芹纪念馆、郭永怀事迹纪念馆,各馆内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重现场景让所有人肃然起敬,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郭永怀事迹纪念馆。
1909年,郭永怀同志出生在**省荣成县滕家镇西滩郭家村;1939年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1941年,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一举突破“声障”这个世界级难题,蜚声中外;1946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执教,成为该校航空研究院三大创立者之一,并创立了国际上公认的方法。
郭永怀先进事迹感想精选8篇范文
郭永怀先进事迹感想精选8篇范文郭永怀先生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在回京汇报工作途中的空难夺走了他正在华年的生命,而在空难发生的那一刹那,他与他的警卫员用生命护卫了国家的机密,留下了永世流芳的时代印记!以下是由本人为大家整理的郭永怀先进事迹感想精选8篇范文,欢迎阅读。
郭永怀事迹感想(一)郭永怀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弹模型捐赠给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当天,中物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田东风,中物院型号总指挥、科协主席谭志昕,荣成市委副书记吕劭伟,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卫伟等参加活动。
郭永怀出生于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
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
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XX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
近年来,又与中科院力学所等单位密切联系,为建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打下了基础。
今年结合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将展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组织专业力量,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到北京、四川绵阳、梓潼与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怀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XX平方米,有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
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拟划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荣成之子潜心求学驰名海外毅然归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著儒家情怀大师风范献身科学壮烈殉国怀瑾佩瑜爱在天际高山仰止永远怀念以及多媒体教育厅。
内容涵盖了郭永怀的出生、外出求学、归国、从事力学和国防科学研究,直至牺牲的完整人生轨迹。
通过对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场景的复原,让人们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怀的儒家风范和大师情怀,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
郭永怀纪念馆研学感悟
郭永怀纪念馆研学感悟在参观郭永怀纪念馆的研学活动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
郭永怀纪念馆以其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讲解,向我们展示了郭永怀先生的杰出贡献和伟大精神。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对郭永怀的事迹和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郭永怀纪念馆研学中得出的几点感悟。
首先,我深受郭永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所打动。
在展览中,我了解到郭永怀是一位为了国家和人民奋斗终生的伟大人物。
他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卫国家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郭永怀的故事让我深感爱国情怀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励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
其次,我深受郭永怀的坚韧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感染。
郭永怀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惧困难和艰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思,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最后,我深受郭永怀对教育的重视所触动。
在郭永怀纪念馆中,展示了他在教育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并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了解郭永怀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我认识到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的重要手段,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志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才。
总之,郭永怀纪念馆的研学活动让我对郭永怀先生和他的事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他的故事,我深深感受到了爱国情怀、坚韧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育对于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我将以郭永怀为榜样,不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有感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有感参观郭永怀纪念馆有感现在看得很清楚,郭先生回国有更大的理想和决心,他要把自己全部的身心献身于祖国,他不论什么事,只要祖国需要,便全心全意地去做好;他把自己当作铺路石子,以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的使命。
国家的前途就是他自己的前途,别无他求。
在中科院力学所他不仅和钱先生一起筹划和领导力学所全面的工作,而且承担很多难免有时是枯燥的组织工作,其中包括科研业务,图书馆,学会和学报等等一系列部门。
钱所长和郭副所长都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听取研究室主任的工作汇报,有时甚至是研究组组长的汇报,听取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给以指导。
在这些场合,有时还会做出调整乃至改变研究方向的决定。
后来钱所长来所的时间少了,中科院力学所的重担便全都落到了郭先生身上。
我们只见他全心全意,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地工作,全然不顾个人的得失。
在我看来他这样做完全出于自觉,出于对祖国需要的责任感。
这也是为了实现他回国时为自己确定的使命。
郭先生的工作并不限于中科院力学所。
仅就我所知,他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的主任;承担三峡大坝抗核武器攻击的研究并进而为工程兵策划建立防护工程研究基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我国防护工程研究的奠基人;他又是西南工程物理院的副院长,参加核武器的研制,研究核武器的投放并负责建设该院的结构力学实验室。
郭先生还就国家需要,不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60年代初,中科院力学所承担的2040任务就是在郭先生建议下由军委下达的。
在这些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只要是他人在北京,每周末他都要亲自步行到中科院力学所与研究生讨论工作。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不论是盛夏或严冬,不论是不是刮风下雨,一位身体瘦长,头戴鸭舌帽,低头沉思着,大踏步地来往于中科院力学所大楼和中关村15楼之间的那位学者。
郭先生就是这样默默而高效的工作着。
郭先生不善言辞,但他那片对工作、对同志、对国家的忠心和爱心是人人能感觉到的。
他对工作的要求十分严格,对同志十分平易近人。
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
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郭永怀,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
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以下是收集有关郭永怀纪念馆观后感1968年12月5日,周恩来总理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外宾,一个消息传来,首都机场附近一架民航飞机在着陆时失事。
当悲从中来的周总理听到一位遇难乘客的名字时,当场痛哭失声。
这个让周总理泪洒当场的名字,叫郭永怀。
下面是整理的郭永怀观后感0月19日起,集团公司及各产业集团分批组织近千名职工参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学习郭永怀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党员、应届大学生、行管人员以及中层管理干部等积极参加该活动。
在陈列馆,学员们从少年求学、海外成名、报效国家、甘为人梯、为国牺牲、爱在天际等六个方面详细了解了郭永怀的人生历程和光辉事迹,并实地观摩了“两弹”模型。
当观看了郭永怀“以身许国、壮烈牺牲”的事迹资料后,很多学员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烈士英雄的敬仰之情,树立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用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以及部分视频,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儒家情怀和大师风909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9岁。
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
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
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感动中国郭永怀观后感
感动中国郭永怀观后感看了关于郭永怀的事迹后,我真的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啊!郭永怀这个名字,以前我可能只是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或者资料里看到过。
但是当真正去深入了解他的故事后,才发现他是一个多么伟大、多么令人崇敬的人物。
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执着,真的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时候的条件那么艰苦,不管是设备还是环境,都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
可是郭永怀呢,他就一心扑在科研上,没有丝毫的退缩。
我就在想啊,要是换做我,在那样的环境里,我能坚持下来吗?估计够呛。
而且他对国家的忠诚,那更是没得说。
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就回来了。
要知道,国外当时的科研条件对他来说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可他就是这么坚定。
这一点,真的值得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去学习。
现在的生活好了,有时候我们反而在一些小的利益面前就犹豫了,和郭永怀比起来,真的是差太远了。
他为了保护科研资料,在飞机失事的那一刻,还紧紧地抱住那些文件。
这一幕我光是想想就觉得震撼无比!这得是一种多么强烈的使命感啊。
他把那些资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就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吧。
我在想,他当时心里可能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这些心血成果,绝不能让国家的科研事业受到损失。
看完之后我就一直在想,我们现在的社会,太需要像郭永怀这样的人了。
他不仅仅是在科研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他让我们知道,人活着,是要有信仰、有追求的,不能仅仅只考虑自己的得失。
你看了他的事迹后,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吗?如果还没了解过,真的推荐你去看看啊!这真的会让你对人生的意义有新的思考呢!。
最新郭永怀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郭永怀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四篇模板
最新郭永怀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郭永怀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四篇模板郭永怀先进事迹心得感悟1纪念导师郭永怀先生逝世20周年的短文《当好铺路石子》中写道:“郭永怀教授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他的高风亮节、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声容笑貌长留在我们心间。
作为他生前最后一批学生之一,我永远深切地怀念他,永远真诚地奉他为人生的楷模。
他教导我们:“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我将以此为座右铭,兢兢业业地当好铺路石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贡献出一切微薄的力量,也许这是纪念他的最后的实际行动。
”我清楚地记得1962年10月4日郭永怀教授对我和李家春说这番话时的情景。
作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和国防尖端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好“铺路石子”。
在为在中科院力学所,他是实际上的常务副所长。
从制订规划、确定研究方向、进行学科建设、组织学术讨论、推动科学研究,到设计兴建大楼、改善职工伙食,他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当我坐在所图书馆的灯光明亮的书桌上的时候,有朋友告诉我,图书馆的总体布局乃至灯光设计,他都亲力亲为,处处渗透着他的心血。
在九院,他和他的同伴不断攀登研制两弹一星的高峰。
在实验室里制订方案,在戈壁滩上身体力行。
那时,我们研究生作为“小不拉子”,对于他具体在忙些什么不大清楚,许多事情是后来逐渐了解到的,但在日常接触中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对年青一代的殷切期望和细致关怀。
刚进力学所大门时就听说,郭先生很严厉,对学生有点“凶”,令我们几个有点忐忑不安,而实际接触下来,满不是那回事儿。
他的确不苟言笑,我至今唯一记得的一次幽默是他开讲“边界层理论”课程时,先介绍他的助教呼和敖德,在黑板上写下“呼和”二字,说“这是“零级近似”,你们可以叫她呼和老师”,接着写了“敖德”,说“那是“一级近似”,至于“二级近似”,我也搞不清楚”,这番话引来哄堂大笑。
后来在私底下我请教过呼和她的姓名的“二级近似”,她告诉我一长串音节的姓氏,我至今也没记住。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
本文为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自10月19日起,集团公司及各产业集团分批组织近千名职工参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学习郭永怀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党员、应届大学生、行管人员以及中层管理干部等积极参加该活动。
在陈列馆,学员们从少年求学、海外成名、报效国家、甘为人梯、为国牺牲、爱在天际等六个方面详细了解了郭永怀的人生历程和光辉事迹,并实地观摩了“两弹”模型。
当观看了郭永怀“以身许国、壮烈牺牲”的事迹资料后,很多学员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烈士英雄的敬仰之情,树立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XX平方米,用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以及部分视频,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儒家情怀和大师风范。
作为我省首个院士纪念馆,这里将成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郭永怀于1909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9岁。
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
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
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郭永怀先进事迹观看心得范文5篇 郭永怀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00字
郭永怀先进事迹观看心得范文5篇郭永怀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000字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
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郭永怀先进事迹观看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郭永怀先进事迹观看心得1郭永怀,1909年出生于山东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
他从小放牛拾柴,因家境贫寒9岁才上学,先后在石岛镇明德小学、青岛大学附中就读。
他成绩一直拔尖,受到校方特殊对待和奖励,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
一个农民的孩子能够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在当时社会极为罕见,因此他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于1933年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毕业后,他被着名光学专家饶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
1937年,卢沟桥炮声响起后,郭永怀与北大师生们一起南迁,历尽艰苦跋涉到达昆明,在新建的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
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
在上海登船前,他发现领到的护照竟是由日本政府所签发,怒不可遏,毅然放弃这次机会。
八个月后,郭永怀接到加拿大的留学通知,进入多伦多大学。
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接着便选择了空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题目。
因导师认为这一课题难解,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向航空大师冯·卡门请教,并与在那里学习的钱学森、钱伟长等结为好友。
1945年,郭永怀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不久就担任了副教授、教授。
1956年,郭永怀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携全家回到祖国。
经先期回国的钱学森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郭永怀在回国后的12年间,一直追求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把稿酬作为党费上交,并将从国外带回的电动计算机、排风扇交给公家使用。
1960年,中央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后,105位科学家组成了一支特殊的科研群体。
永怀故居感悟
永怀故居感悟
20xx年6月21日下午,我和很多领导、朋友一起有幸参观了郭永怀纪念馆。
郭老师经常给我们念叨郭永怀的事迹,可是我听得不细心,也没有往心里去。
而这天,我和很多领导、朋友一起参观了郭永怀纪念馆,并且有专业的老师给我们进行讲解,我的精神得到了洗礼。
两个小时的参观,我不能自已,数次落泪,同去的很多同事也同样落泪。
参观完毕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郭永怀因为飞机失事而牺牲,为了保住珍贵绝密的国防科技资料,他和自己的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两人中间夹的就是绝密资料。
飞机的大火烧焦了烈士,却保住了珍贵绝密的国防科技资料。
郭永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那个成语《以身许国》。
郭永怀同志在美国取得了骄人的学术成就,有着丰厚的收入,有着优越的生活。
可是,他却毅然放弃了这些,辞掉工作,卖掉房子家产,回到了积贫积弱的祖国。
他把卖房子和家产所得的所有钱,全部捐给了国家,自己和爱人靠着每月微薄的工资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位为祖国的核弹、导弹、卫星等国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放
弃了自己的业余爱好,隐姓埋名默默奉献。
现实中,我就这样孤独的行走着。
我知道,若干年后会有很多和我同样的人。
或许,我本来就不是孤独者,因为我把郭永怀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书房的墙壁上,贴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
郭永怀那张露着牙齿的笑脸,时刻提醒着我,我们的精神一路同行。
观看郭永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模板5篇
Whoever you admire most in your heart, don't have to become that person, but use that person's spirit and methods to become yourself.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观看郭永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模板5篇观看郭永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中科院院士郭永怀,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两弹一星”元勋。
1968年12月5日,他在飞机降落失事坠毁中牺牲。
牺牲的时候,他把装有数据的皮包紧紧抱着,数据才得以保留了下来。
他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他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为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核事业尖端技术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付出了生命。
他就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
研究空气动力学驰名世界郭永怀出生于山东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
193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在新建的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
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时,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
接着他选择了空气动力学最难的课题“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作为博士论文题目。
1941年5月,他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工作。
1946年,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
于是,郭永怀成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主持人之一。
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郭永怀很快就驰名世界。
当时人类虽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理想。
声障是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的难关。
郭永怀事迹观后感
郭永怀事迹观后感为继承和发扬郭永怀他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荣成市历时三个多月建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下面聘才XX 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
欢迎大家阅读!!郭永怀事迹观后感(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弹”模型捐赠给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当天,中物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田东风,中物院型号总指挥、科协主席谭志昕,荣成市委副书记吕劭伟,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卫伟等参加活动。
郭永怀出生于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
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
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XX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
近年来,又与中科院力学所等单位密切联系,为建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打下了基础。
今年结合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将展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组织专业力量,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到北京、四川绵阳、梓潼与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怀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XX平方米,有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
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拟划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荣成之子潜心求学”“驰名海外毅然归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著”“儒家情怀大师风范”“献身科学壮烈殉国”“怀瑾佩瑜爱在天际”“高山仰止永远怀念”以及多媒体教育厅。
内容涵盖了郭永怀的出生、外出求学、归国、从事力学和国防科学研究,直至牺牲的完整人生轨迹。
通过对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场景的复原,让人们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怀的儒家风范和大师情怀,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
当天捐赠的模型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沈秀芹纪念馆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参观沈秀芹纪念馆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
2016年10月9日下午,根据单位的安排,我们参观了成山林场的沈秀芹纪念馆和荣成博物馆的郭永怀纪念馆,这次参观学习收获很大,既开阔了眼界,又长了知识。
活动中,我们首先参观了位于成山林场的沈秀芹烈士事迹展览馆,集中观看了沈秀芹烈士事迹专题片,追忆沈秀芹当年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
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弘扬沈秀芹烈士那种对党特别忠诚、对群众特别关爱、对事业无私奉献、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沈秀芹纪念馆的参观学习的同时我们利用当地的会议室组织了一次党员大会,会上党员们针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交流学习,党员们深受教育,表示要以活动为契机,对照榜样找差距,在工作中无私奉献、勇于进取,把沈秀芹精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做贡献。
参观完沈秀芹纪念馆,我们又有到达位于博物馆的郭永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郭永怀他是20世纪世界着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人类实现了超越声速的飞翔。
他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专家,被誉为中国核武器早期研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他满怀报国热忱,回国参加建设,十二年后飞机失事,以身殉职。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发现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他的缅怀将日益深切,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卓越贡献,不会忘记他为国家富强、科学进步而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对郭永怀以身报国忠于革命忠于党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思想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更坚定了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信心。
这次的参观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沈秀芹和郭永怀无私报国的精神,努力作出像他们一样的事业。
我们的祖国是个有潜力的国家,中国的未来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必须充实自己的头脑,
担负起这份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国家,为人民尽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