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审美能力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

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

古典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为此,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的出发点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熔铸健全的审美人格。然而,当前的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由于过分注重翻译、分析、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与讲解,致使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严重,失去了美感。本文尝试从吟诵感悟、理性渗透、想象与联想、思想熏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探讨如何在中学古典诗词教育中渗透审美人格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感悟理性渗透想象与联想审美人格

引言

在倡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容。

一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育所面临的任务

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是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容,其人文教育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大量繁琐机械的知识讲解和训练,将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变成了僵化繁琐的解题技巧和训练。要解决当前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依靠这种比较注重心灵塑造的审美教育来解决,以此来改变语文教育现状。

审美教育是包含文学等各门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容和途径。因为“文学教育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从而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想、人生的信仰等。古典文学在语言上有着现当代文学所不具备的特殊力,其微言大义更能让今天的学生领会汉字的原初意义。不论是先的散文,还是《史记》中的选章,还是唐诗宋词,通过阅读,我们都可从中感受那种特有的审美效果,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1] 这表明文学教育是具有其它教育容和手段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所以,它更能显出健全人格的特殊价值,特别是古典诗词,它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2]“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3]

正是因为古典诗词凝结着传统思想、文化和精神等,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提出的教学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典作品的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4]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给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较好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二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迫于生存的需要,自然而然会主“实用”至上,视语文为工具,那么,作为母语教育的语言教育必然会失掉它自身独特的人文性。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把古

典诗词的教学目标简单地归结为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翻译诗词大意、把握作品主旨……

“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是非常注重诵读的,信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注重用法‘涵咏',强调的是整体感悟,其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去领略品评诗意、诗味,体验高远的意境和诗人丰富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冶,这种富有人文教育功能的古典诗词教学恰恰被现代语文教学冷落了,遗忘了。”[5]试想,当我们忽略了诗词中的思维因素和情感因素,只是扫清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清照《声声慢》)”的字词障碍,并把握一下诗词大意,学生怎能理解作者因国破家亡而感到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古人之所以重视诵读和整体感悟,目的是要学生反复体会优秀诗歌中那种难以言说的诗情、诗味。”[6]为此,现在的一些人对待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思想就是多背,广采博收,增加积累。这一方法,不无道理,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背,无疑能增加学生的文学积淀。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多背,那么,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为,诗歌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更为严谨、纯粹和精微。试想,学生就是把煜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背得烂熟,恐怕也难以理解其中凄凉的滋味。

为解决这一理解诗意的问题,在日常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往往是过于简单化地把文言诗翻译成白话散文,在此基础上再介绍一下作者以及创作背景便完事大吉,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是否体味到浓浓的诗意。试想,当我们把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简单地拆解成为:

孤独的船,蓑衣和竹笠,一个老人。

钓着鱼,冰冻的河,雪。

然后,再翻译成“一个穿着蓑笠的老年人,独自驾着一只小船在寒冷飘雪的江面上,钓着鱼”时,原诗中的诗情画意和那丝丝禅意,袅袅无穷的余味便在这白如开水的白话中丧失了。虽然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由“孤独的船、蓑衣和竹笠、一个老人、钓着鱼、冰冻的河、雪”等意象(景色片断)所组成,但是诗的意义不是这些部分的简单相加,不是几个意象(景色片断)的简单堆砌,而是各个部分互相交融、渗透,是蕴含着寂寞、寒冷、孤傲、清高的氛围和情韵,所要展现是一幅凄美的寒江独钓图,而白话翻译的教学在无形中就消释了古典诗词浓郁的情味。

经过白话的翻译之后往往会详细、精确地解析作品,之后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种主题定论归纳教学的结果是破坏了诗歌丰富性和美感,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诗词就会变成了僵化空洞的观念,学生的想象空间就会被无形地剥夺。接受美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作者完成后的作品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需要在读者的阅读中去进一步建构。”[7]这一观点充分显示了读者在阅读、赏析作品中的主动性,也表明读者在赏析中想象的重要性。在古典诗词中,其开放性是表现得尤为突出的,许多诗人在创作中故意“留白”,使其意境深远,让读者去想象,去体味。创作上的“留白”即是古人论诗词常强调的“空灵”,指诗词必须给读者留下大片想象的空间,以激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作的热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题目叫《秋思》,句中却没有一个“思”字,更没有游子的心理描写,作者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极具典型萧瑟秋天特色而又富有独特感情涵的审美意象的巧妙叠加,再加上“断肠人”远离故乡流落“天涯”这一孤独痛苦心情的诉说,从而创造了一种既含蓄深沉又悲怆欲绝的艺术审美意境,寄寓了诗人极其深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