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cae325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6.png)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自唐宋时期开始逐渐成熟发展。
其中,五大名窑是指汝、官、哥、钧、定窑,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经典代表。
它们各具特色,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 汝窑:汝窑产于唐代,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
以“三白”为
特色,即白色胎、白色釉、白色器物,汝窑陶器的造型简洁大方,纹饰稳重,被誉为“以素胜彩、以简胜繁”的代表。
2. 官窑:官窑产于南宋,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
以丰富的色彩和高质量的釉面而闻名于世。
官窑有“官红”、“官绿”、“官青”等多种色彩,其釉面晶莹剔透,具有极高的透明度,让器物看起来具有立体感。
3. 哥窑:哥窑产于南宋,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哥窑陶器以精致
的造型和细腻的绘画技法而著名。
其特别之处在于使用彩料烧制陶器,呈现出许多丰富的色彩,如红、绿、黄、紫等。
4. 钧窑:钧窑产于明代,位于江苏省常州市。
钧窑陶器以独特
的釉色和厚重的器身而著名。
钧窑的釉色主要有天青、石青、玫瑰紫等,釉面厚重,具有独特的质感。
5. 定窑:定窑产于五代十国时期,位于河北省定州市。
定窑器
物通常为白釉,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而著称。
其釉面白皙洁净,柔和细腻,常常使用在皇家宫廷中,是中国陶瓷中的珍品之一。
五大名窑各具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这些传统的制瓷技艺仍在中国陶瓷产业中得
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五大名瓷概览
![中国五大名瓷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1ed440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f.png)
中国五大名瓷概览中国的瓷器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发展,至今仍为世界所称道。
中国瓷器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之一。
在众多的中国名瓷中,有五款备受瞩目和推崇的瓷器,它们分别是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和景德镇瓷。
汝窑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起源于北宋时期。
汝窑的特点是釉面如镜,釉色秀丽,细腻而丰富。
它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制胎、上釉等。
汝窑采用的材料以青料和白料为主,青料以净料为佳,以石磨磨捶得精细,白料以稻草灰、叶子灰为主,经过筛过滤。
汝窑的陶土需在高温下烧制,瓷体透亮而质地致密。
若在釉面上绘山水、人物等纹饰,更显得瑰丽绝伦。
哥窑是另一种备受推崇的中国名瓷,产于北宋时期。
哥窑的特点是釉色莹润如玉,质地坚实细腻,器形端庄典雅。
它的釉色主要以青釉和白釉为主,其中以青釉最具特点和欣赏价值。
哥窑青釉色泽独特,釉面感观清新雅致,显出沁人心脾的质感。
哥窑的烧制工艺也颇为讲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持续烧制,釉面才能达到玉质的效果。
哥窑瓷器的造型多样,既有瓶、罐、碗等日常用器,也有座钟、灯盏等工艺品。
官窑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源自唐宋时期。
官窑的特点是釉色鲜艳、绚丽多彩,加上其严谨精细的制作工艺,使得官窑瓷器备受青睐。
官窑的釉色主要以青釉、黄釉和白釉为主,色彩饱满明亮。
其中,官窑黄釉以其独特的色调和釉面纹理而闻名,给人一种华贵典雅的感觉。
官窑的瓷器质地致密,透声如石,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钧窑是中国名瓷中的佼佼者,兴盛于宋元时期。
它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饰而闻名于世。
钧窑的釉色以青釉为主,其中又以紫罗兰釉最为珍贵。
钧窑紫罗兰釉有着浓郁的宝石色彩,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和透明度。
钧窑瓷器的纹饰精美而别致,常见的有莲花、云纹、梅花等。
钧窑的瓷器造型也多种多样,从日常用品到工艺品皆有涉及。
景德镇瓷是中国名瓷中的瑰宝,起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景德镇瓷器以其造型优美、釉色纯正和纹饰精美而闻名于世。
中国五大名瓷
![中国五大名瓷](https://img.taocdn.com/s3/m/81ed817331b765ce04081403.png)
- 21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2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3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4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5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6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32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33 -
中国五大名瓷
哥 瓷
哥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34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3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1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2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3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4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5 -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6 -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6-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7-
中国五大名瓷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8-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https://img.taocdn.com/s3/m/847b5621647d27284b7351fc.png)
五大名窑一、官窑紫口铁足话官窑宋徽宗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的御用瓷器,称为官窑,所制器物,有鼎、有炉、瓶、觚(饮酒器)等仿古铜器器形,另有陶瓷文具用品如笔筒、水滴、印泥盒等,均属佳品。
图:冰裂纹小茶壶官窑的特色是土质细腻,胎釉俱薄如纸。
色有月白、粉白、粉青、大绿、油质等,当时最受重视为月白,粉青次之。
开片,以冰裂纹为上品,梅花片次之,细碎纹最下。
其中器面有釉斑的。
以鳝血为上,黑纹次之。
可见北宋官窑的制作水准极高。
因金的入侵,汴京破灭,官窑随着北宋消失。
康王高宗在杭州建都是为南宋,宋高宗奠都后,即命邵成章在杭州凤凰山,仿官窑旧朱,建窑烧瓷,称为「内窑」,即是南宋官窑。
内窑比北宋官窑更成熟更精致,釉色以粉色为主,晶莹澄澈,足以比美青瓷,所用瓷土坯,略带亦色,所以露胎处烧成后颜色如铁,烧制时,器口向上釉下,口上的釉极薄,赤土隐隐透出,所以当时称「紫口铁足」。
两京官窑,因温度控制不善,釉中的铁质,氧化不均而产生窑变,呈现出紫红或褐色的斑点,古代民智末开,将窑变瓷器视为鬼怪作崇,不予保留,故迄今窑变传器不多。
故宫这一季展示了宋代文物特展,精品尽出,其中有粉青水仙四方盘号称故宫之宝,另有冰裂荷花器皿也极精美,展期至六月三十日,盼同仁都能拨空参观。
二、汝窑我国青瓷器从魏晋有瓷器以来,就是主要产品。
它釉中所含氧化铁是经过还原焰烧成的(氧化焰与还原焰是烧结过程中的空气控制,让空气氧完全燃烧称氧化,注入新空气称还原)。
若是烧得太过,就会呈现深众绿色,若烧的不过,就呈灰青色,所以氧化与还原是青瓷制造历史上两大技术。
到了宋代,这项技术被充份掌握,它是陶瓷发展史的重大成就,最著名的就是河南窑瓷器,河南生产青瓷的窑址,遍及临汝四乡,而以临汝县为集散地,宋代并在此设汝州窑务以抽税捐。
汝窑青瓷贵重当代,士大士尤其喜欢视为珍品。
有印花、刻花、素面三种,以素面为贵,釉色有天青、粉青、鸭蛋青、虾青、茶青等不同。
纹片有牛毛黄纹,细碎冰裂纹、蟹爪纹等,釉中气泡比官窑稍大,有如满天星斗,清澈度在宋代诸中,堪称第一。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https://img.taocdn.com/s3/m/e8c1d6b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7.png)
一文了解中国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在宋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最辉煌时期,中国五大名窑的出现,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而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五大名窑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一、钧窑背景: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今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
窑址:河南省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器形:钧窑烧制器形有罐、双系壶、花口瓶、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等,而以壶、罐为常见。
北宋后期,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特点:1.窑变,宋瓷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
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
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构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2.蚯蚓走泥纹,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天然活动以加添裂纹,出窑后构成有规则的活动线条,十分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镂空斗笠碗美誉: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落日紫翠忽成岚”赞赏之。
传世作品: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二、汝窑背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窑址: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器形: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多拷贝古代青铜器样式,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五大名窑的内容
![五大名窑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e597c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5.png)
五大名窑的内容
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它们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而闻名于世。
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青瓷闻名。
汝窑的青瓷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釉面温润如玉,釉层薄而均匀,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
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宋官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官窑的瓷器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多种,釉面质感细腻,釉层肥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哥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青瓷和黑瓷为主。
哥窑的瓷器釉面有开片纹理,称为“金丝铁线”,釉色有粉青、灰青、米黄等多种。
钧窑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钧瓷而闻名。
钧瓷的釉色以天青色、月白色、紫红色等为主,釉面有蚯蚓走泥纹、蟹爪纹等独特的纹理。
定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
定窑的白瓷釉色洁白如雪,胎质细腻,器型规整,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美誉。
总之,五大名窑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釉色和纹理而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陶瓷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e5c93a2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b.png)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
中国陶瓷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在古代,中国的陶瓷工艺与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以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作品。
1.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的名瓷,产于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青瓷制作精美,采用高温烧制,色泽青翠润泽,表面光滑细腻,被誉为“瓷中之王”。
2. 官窑瓷器
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的官方瓷器,以唐、宋时期最为盛行。
官窑瓷器制作精美,色泽瑰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有唐代的“三彩”和宋代的“官窑青瓷”。
3. 汝窑瓷器
汝窑瓷器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是中国古代制瓷技艺中的珍品。
汝窑瓷器制作工艺独特,采用独特的红褐色釉料和高温烧制技术,色泽温润深沉,极具收藏价值。
4. 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名砂土制作的茶具,产于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紫砂壶制作精良,造型优美,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5. 青花瓷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制作的一个经典系列,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是中国陶瓷工艺的杰作之一。
青花瓷的制作需要先将白瓷坯烧制成形,
然后在瓷器表面采用青花颜料点缀,再次烧制而成。
代表作品有明代的“万历青花罐”和清代的“康熙青花花鸟纹盘”等。
以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作品,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https://img.taocdn.com/s3/m/d134acc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a.png)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天青釉莲花碗,北宋时烧制,现已失传。
这件瓷器主要装饰有莲花纹,通体满釉,碗口以下有5道细开片,口沿稍残,底足略残,应为民间用瓷。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盘、碗、碟、洗等多为残器。
因此,我们认为宋代瓷器应该是单色釉为主,无纹饰者极少,而且多为皇室用瓷。
只有汝窑在其产品中具备了“五色”,即天青、粉青、月白、天蓝、淡绿;而官窑也仅在天青一种釉色上达到了高度艺术化。
我国古代对于青瓷的称呼多样,如:青瓷、黑瓷、青白瓷、秘色瓷、哥釉等等。
汝窑、官窑、哥窑都属青瓷系统,但因为宋代“汝、官、哥、钧”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将汝、官、哥、钧并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但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应该是指宋代官办和民办两大瓷窑系统,即所谓的“汝、官、哥、钧、定”,而钧窑则不在其内。
我国古代,通常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工艺品称之为“国粹”。
可以说,宋代的瓷器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其造型来说,不但大量烧制酒具,还广泛烧制各式日用品,不仅如此,宋瓷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比如:将梅瓶改变成执壶,在瓶身加以点缀,使得宋代的梅瓶更加别具一格;又比如:杯托的设计也突破了唐朝的传统,发展为杯形托,别致美观;再比如:在饮食器皿中的创新更加值得一提,宋代出现了成套的茶具,如:茶碾、茶罗、茶匙、茶瓶、茶盏等。
哥窑青瓷在我国南方是较为少见的,仅在广东地区有所发现。
它仿造前代名窑中的产品,既追求它的形式,又追求它的质感,更追求器物表现出的意境,甚至还会在花果、瓜果之类上面做一些文章。
除了哥窑外,北宋另一著名青瓷窑——汝窑也是非常精美。
汝窑的胎体薄,而且非常均匀,不会出现大的器物上厚下薄的情况,而且大多数汝窑瓷器都是经过二次烧制而成的。
由于汝窑每一次出土的文物都只有几件或十几件,在宋代文献中也很难查到相关的记载,因此对汝窑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考古学的阶段。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https://img.taocdn.com/s3/m/e1c768f4bb4cf7ec4bfed020.png)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1、汝窑(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5件(台北、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为21和20件,其余20余件分别流落在日、韩、英、美等国家)。
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
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史称“汝窑为魁,天下第一”。
2、官窑(河南开封)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
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
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
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3、哥窑(浙江)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
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4、定窑(河北定州)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
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
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5、钧窑(河南禹州神垕)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
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6、景德镇窑(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早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
![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https://img.taocdn.com/s3/m/24c7701459eef8c75fbfb3a8.png)
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
所谓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指钧瓷、汝瓷、官瓷、定瓷和哥瓷【钧瓷】北宋著名瓷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
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窑鼓钉三足洗
玫瑰紫釉尊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汝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
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
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汝窑莲花式温碗
汝窑盘
汝窑碗
汝窑三足洗
汝窑三足樽
【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
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
官窑圆洗
官窑弦纹瓶
【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孩儿枕
【哥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
釉色以灰青为主。
哥窑八方碗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哥窑葵花洗
哥窑鱼耳炉
哥窑胆式瓶
哥窑碗。
中国十大瓷器的介绍
![中国十大瓷器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be0222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7.png)
中国十大瓷器的介绍1、宋瓷: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宋代瓷器以其特有的超卓的造型艺术、技艺和装饰艺术,得到了古代世界所有民族的赞赏。
宋瓷在形制、釉色和釉面上都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有“天下第一瓷”之称。
宋瓷以白釉瓷器为主,以窑口乾隆窑、官窑等为代表。
2、元瓷:元代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兴盛时期,元瓷以其独特的造型、精巧的技艺,被称为“元瓷之王”,也是中国古代瓷器中最具有历史价值的瓷器。
元瓷以彩釉瓷器为主,以官窑萧家桥窑、精瓷窑为代表。
3、明瓷:明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明瓷以其精致的造型、精巧的技艺、多样的装饰艺术,被誉为“明瓷之王”。
明瓷以彩釉瓷器为主,以官窑活泼的风格为主要特色,以官窑宣德窑、官窑崇禎窑为代表。
4、清瓷: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晚期,清瓷以其精美的装饰艺术、精致的技艺、讲究的工艺,被誉为“清瓷之王”,在古代世界各民族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清瓷以彩釉瓷器为主,以官窑青花窑、官窑三星堆窑、官窑汝窑等为代表。
5、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以蓝色釉料为主要成分而成的特殊釉料,由于其色彩浓艳、图案精美、工艺复杂,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
景泰蓝以官窑为主,以官窑景德镇窑、官窑龙泉窑为代表。
6、五彩瓷:五彩瓷是以彩色釉料为主要成分而成的特殊釉料,由于其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工艺复杂,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
五彩瓷以官窑为主,以官窑汝窑、官窑景德镇窑、官窑白沙窑等为代表。
7、湘绣:湘绣是一种以绣花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特殊瓷器,由于其绣花的精美程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
湘绣以官窑为主,以官窑湘窑、官窑白沙窑、官窑龙泉窑等为代表。
8、磁州窑:磁州窑是由明代皇帝朱棣命令在河北省开窑,以制作瓷器给皇室使用的官窑,由于其精美的造型、精巧的技艺、多样的装饰艺术,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
磁州窑以白釉瓷器为主,以窑口磁州窑、窑口磁州集窑等为代表。
9、琉璃瓷:琉璃瓷是一种以琉璃为主要原料而成的特殊釉料,由于其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工艺复杂,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
(完整版)五大名窑主要特点与代表作品
![(完整版)五大名窑主要特点与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ed08bf5c33d4b14e8424680b.png)
我国宋代五大名窑如果说元青花是一统江山君临天下,明青花是各领风骚火光炸天,那么宋瓷,就是高山仰止卓越千古。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
宋瓷创造了华夏两千年文明历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从思想内核,工艺技巧到艺术形式无不臻至化境,不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倔傲与空茫,可谓高山仰止。
宋瓷艺术以其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与唐瓷的恢宏富丽,恣纵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
众所周知,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汝、官、哥、均、定。
中国五大名窑是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我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今天给壶友们分享一下,宋代五大名窑的各自工艺和作品特点,希望大家不惜赐教,共同探讨!1、宋瓷之冠:汝窑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故名。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特点。
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被历代称颂,有“名瓷之首”,“宋瓷之冠”美誉。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不足70件珍贵非常。
2、紫口铁足:官窑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称“郊坛下官窑”,又称南宋官窑。
此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
五大名瓷
![五大名瓷](https://img.taocdn.com/s3/m/f3a6d69f6529647d272852c7.png)
曾 召 《 格 古 要 论 》
亦浓旧 有淡哥 紫不窑 口一者 铁 足
__
哥窑
稀世珍宝
嘉 靖 四 《十 七五 修年 类刊 稿刻 续 稿 》
以为章以为生弟章南皆哥 地龙生名哥一兄生宋此窑 名泉二故窑所各二时处与 也 所也 陶主 有州龙 陶 者一 章龙泉 者 窑 生泉窑 一县
——
哥窑
稀世珍宝
金丝铁线 哥窑胆式瓶
钧窑关键词: 两次烧成 窑变 蚯蚓走泥纹
钧窑 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
钧瓷分两次烧成,第一次为低温素烧,第 二次为高温釉烧。素烧后的坯体吸水力增 强,提高了吸釉能力,更可以将釉层施的 很厚。
钧窑玫瑰紫釉盆托
钧窑 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
窑变: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 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整个器物红紫相映、青白相 间,釉色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 各异的窑变,是钧瓷一大特色。
定窑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
刻花 划花 印花
在瓷坯上用刀刻出花纹 用木刀等尖状工具浅浅划出的线条状花纹 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在尚未干透的 胎上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 坯,使胎上留下花纹
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
刻花梅瓶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定窑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后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哥窑
稀世珍宝
哥窑菊口盘,宋代瓷器,因其面釉非常独特,肌理 被称为“白圾碎”。非常珍贵,价值百万以上。其 原址至今未被发现。
小结
1、“哥官不分”开片大为官窑,开片小为哥窑 2、同属青瓷系,既有釉色美,又有开片美。 3、官窑和哥窑代表着宋代官窑最高审美标准。
哥窑关键词:灰青、文武片、金丝铁线 官窑关键词:粉青、大开片、紫口铁足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钧、汝、定、哥、官)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钧、汝、定、哥、官)](https://img.taocdn.com/s3/m/2c9e8e0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c.png)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钧、汝、定、哥、官)中国古代五大名瓷(钧、汝、定、哥、官)【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
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釉刻花折腰碗【哥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哥窑八方碗宋代五大名瓷加书签收藏下载跳至底部↓阅读:1038次大小:7KB(共7页)宋瓷有民窑、官窑之分、有南北地域之分。
宋瓷窑场首推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后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
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官窑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北宋官窑主要烧制青瓷,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哥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https://img.taocdn.com/s3/m/b4725ac14028915f804dc249.png)
随即使用专门配制的玲珑釉填满孔内, 经干燥修坯后再施釉烧成的。 由于镂空处透光度高,有玲珑剔透之 感,故称为玲珑。 • 当玲珑器物配以釉下青花时,称为青 花玲珑; • 当玲珑器物配以釉上彩施时,又称为 玲珑加彩。
• 玲珑器物一般较薄,厚度为1~1。 5mm,似蛋壳一样。 • 青花玲珑瓷以玲珑剔透、晶莹雅致
镇陶瓷艺术成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宝 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 景德镇在宋代以前叫做新平,又
叫昌南镇,到北宋真宗时,此地 生产的瓷器,博得了真宗皇帝的 赏识,于是所烧的御用瓷器底部 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 真宗的年号,从此此镇改名为景 德镇。
景德镇瓷的特点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
镜”是景德镇瓷享有的美誉。
是新型高档细瓷。
1、滑石瓷的特点
• 瓷质洁白细腻、半透明度高、釉面光
润柔和、高贵雅致、吸水率低,机械 强度高;烧成范围窄 (1280~1290℃)、工艺控制难度大, 适合于制造高档餐具、高档工艺美术 品。
滑 石 质 瓷
• 中
餐 具
滑 石 瓷
粉 彩 瓶
(四)骨质瓷
• 是以磷酸盐为熔剂的“磷酸盐-高龄 土-长石-石英”系统瓷。二次烧成 温度在1220~1230℃。 • 在1978年河北唐山首次研制。是新
郎窑红扁肚瓶
清康熙年 间 (1822~ 1722) 底径
12.7cm
美人醉太白尊
窑 变 花 釉
-1
窑 变 花 釉
-2
窑 变 花 釉 -3
(二)汝 窑
• 汝窑在中国是名气最大,而且传
世稀少,弥足珍贵的皇家锻造的 窑。 • 窑址在今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宋 时在汝洲,故得名“汝窑”。
汝窑器产品特征
南京博物院_文物鉴赏_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特征及鉴定要领(组图)
![南京博物院_文物鉴赏_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特征及鉴定要领(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73f62e4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1.png)
南京博物院_文物鉴赏_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特征及鉴定要领(组图)宋代的单色釉瓷取得了很大成就,名窑遍布全国,其中最著名的为:“汝、钧、官、哥、定”。
五大名窑。
1、汝窑汝窑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宋时为汝州地,故名。
汝窑除烧青瓷外,兼烧黑瓷、酱釉瓷和钧釉瓷,以青瓷最为精致。
汝窑青瓷的胎质细密,呈深浅不同的“香灰色”。
与同期官窑器很相似,釉色以粉青为主,另有天青和卵青。
釉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均有。
釉青一般都呈一种内蕴的木光。
开片是汝窑的一个重要特点,无纹片的很少。
纹片深浅长短交错排列,密而不乱。
器物尺寸都很小,造型以盘、碟、洗为多,其中椭圆四足盆是汝窑的特有造型。
汝窑的烧制时间很短,存世品不足百件,非常珍贵。
从明宣德开始有仿制品出现,清初雍正已能仿得相当好,近年河南省也有新仿汝窑器。
2、钧窑钧窑产地在今河南禹县,因与汝窑有密切关系,历来有“汝钧不分”之说。
钧窑始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金、元时继续烧造,影响扩展到河北、山西两省,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钧窑体系。
钧窑有两大特色,即乳光釉和窑变。
钧窑的基本釉色是深浅不同的各种青色,可分为天蓝、天青、月白三类。
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有玫瑰红、砂珠红、海棠红、茄皮紫、胭脂红、鸡血红许多种。
整个器物红紫相映、青白相间,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青瓷的另一特色。
钧釉中的紫色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各种紫色是由于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
钧瓷釉面上有一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
后人在仿制宋代钧瓷时就无法烧出同样效果,因而是否有“蚯蚓走泥纹”成为鉴定宋钧瓷的重要依据。
宋钧瓷另一特征是器外底普遍刷一层芝麻酱色釉。
钧窑凡为宫中定烧的陈设瓷,底部均刻有一、二、三……的编号,编号越小,器物越大。
因钧窑瓷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3、官窑官窑专指北宋汴京(开封)官窑和南宋杭州修内司及郊坛下官窑,因专烧宫廷用器,产量很小,传世品也极少。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58c8d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3.png)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其中五大名窑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的代表。
它们分别是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和哥窑。
1. 汝窑:汝窑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宋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汝窑的特点是采用青灰色胎土,釉面厚重而沉稳,釉色分为青、白、紫、黑等。
汝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古朴大气,给人以深沉内敛的感觉。
2. 官窑:官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是唐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官窑的特点是釉色丰富、变化多样,有天蓝、海蓝、葱绿、绛红、紫色等。
官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花器等为主,造型精美细腻,以官窑白釉为底的“定窑白”被誉为瓷器中的“白玉”。
3. 定窑:定窑位于河北省唐县,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的特点是以白色、青色和黑色为主色调,釉面洁白润泽,具有一定的透明感。
定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极具时代特色。
4. 钧窑:钧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是元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钧窑的特点是釉色温润,变化丰富,有天蓝、青绿、鹅黄、紫色等。
钧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精美,釉面有一定的流淌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5. 哥窑:哥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明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哥窑的特点是釉色艳丽,变化多端,有鲜红、翡翠绿、紫罗兰、黄色等。
哥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灵动秀美,给人
以柔和雅致的感觉。
总体来说,五大名窑各有特点,但它们都以精湛的工艺、细腻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人所称赞。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陶瓷艺术史上的珍品。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03a82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3.png)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中国十大名窑指的是:越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以及德化窑。
以下是它们的简介:1. 越窑:主要生产青瓷,窑址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等地。
越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其瓷质造型和釉色深受饮茶者的喜爱。
2. 汝窑:官府经营的瓷窑,以青瓷为主,形制和纹饰都极简雅。
传世珍品“汝窑青瓷莲花碗”、“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等,胎质细腻,釉色温润,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3. 官窑:宋代著名的官办瓷窑,其产品胎质厚重,釉色润泽,造型古朴。
著名的官窑有北宋的汝窑和南宋的官窑。
4. 哥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温润如玉的釉质和精美的造型而著名。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胎质厚重,釉面布满开片,造型古朴。
5. 钧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独特的釉色和繁复的纹饰而著名。
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色多变,有天青、月白、玫瑰紫等色,且常有流淌的纹理。
6. 定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为主,其产品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如玉,造型规整。
7. 磁州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白地黑花瓷为主,胎质粗糙,釉色白中带灰,装饰手法多样。
8. 耀州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青瓷为主,釉色深翠,造型古朴。
耀州窑的刻花和印花技术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9. 龙泉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青瓷为主,其产品胎质厚重,釉色深翠,造型古朴。
龙泉窑的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0. 德化窑:明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著名,其产品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如玉,造型多样。
德化窑的观音像等宗教艺术品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五大名窑之首
![五大名窑之首](https://img.taocdn.com/s3/m/b937100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1.png)
五大名窑之首
一、中国瓷器的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哥窑、定窑、官窑、钧窑。
1.汝窑:位于现河南省汝州市内的张公巷,属瓷器五大名窑的首位。
烧制瓷器的时间始于宋朝初期,北宋晚期达到了汝窑烧制瓷器的鼎盛时期。
2.哥窑:哥窑至今查找不到所在的地址位置。
对于哥窑的烧造年代,目前仍然是有所争议的,有些认为是在宋代进行烧造的,有人又认为是在元代烧造的。
3.定窑:位于河北曲阳,为北宋宫廷专门烧造御用瓷器的最早窑场。
4.官窑:官窑于宋代由官府营建,有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之分。
至今为止,北宋官窑的具体地址仍然没有被发现,于北宋末年,北宋官窑才开始烧造瓷器。
南宋官窑位于今杭州。
为了更好的区分,称北宋官窑为“旧官”,南宋官窑为“新官”。
5.钧窑:位于河南禹州市,分为钧官窑与钧民窑。
二、拓展
1.中国瓷器的三大国宝?
中国瓷器的三大国宝是: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大罐、元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
2.瓷器有哪些种类?
瓷器大体可分为两类:单色釉瓷、彩绘瓷。
单色釉瓷又可以分为素瓷、色釉瓷。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特点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fca7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1.png)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摘要:一、概述宋代五大名窑二、钧窑特点:釉色独特,五彩斑斓三、汝窑特点:釉色青翠,质地细腻四、官窑特点:端庄大气,皇家风范五、哥窑特点:釉色厚实,纹理清晰六、定窑特点:釉色洁白,工艺精湛七、总结:宋代五大名窑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正文: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宋代五大名窑堪称巅峰之作。
它们分别是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和定窑。
这五大名窑各具特色,共同引领了我国瓷器工艺和审美潮流。
钧窑以其独特的釉色闻名于世。
其釉色丰富多样,五彩斑斓,色彩交融,变化万千。
钧窑瓷器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重又不失灵动的感觉。
汝窑的瓷器以青翠的釉色和细腻的质地著称。
汝窑瓷器选料讲究,制作工艺精湛,堪称巧夺天工。
其器型多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端庄典雅,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官窑作为皇家专用窑,以端庄大气、皇家风范为特点。
官窑瓷器工艺精湛,器型规整,图案精美。
其釉色以青、白为主,展现出高贵、庄重的气质。
哥窑瓷器釉色厚实,纹理清晰。
哥窑的釉色多为青色,釉面伴有细腻的开片纹理,给人一种古朴、庄重之感。
哥窑瓷器的器型多样,有瓶、罐、盘、碗等,皆为实用器。
定窑瓷器以洁白釉色和精湛工艺著称。
定窑瓷器多为白瓷,釉色洁白如玉,质地细腻。
其器型丰富多样,有瓶、罐、盘、碗等,尤以定窑白瓷盘最为著名。
定窑瓷器的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我国瓷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总之,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各具特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它们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瓷器工艺的繁荣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五大极品名瓷
【钧瓷】北宋著名瓷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
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窑鼓钉三足洗
玫瑰紫釉尊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汝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
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
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汝窑莲花式温碗
汝窑盘
汝窑碗
汝窑三足洗
汝窑三足樽
【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
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
官窑圆洗
官窑弦纹瓶
【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孩儿枕
【哥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哥窑八方碗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哥窑葵花洗
哥窑鱼耳炉
哥窑胆式瓶
哥窑碗【钧瓷】北宋著名瓷窑之一。
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
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钧窑鼓钉三足洗
玫瑰紫釉尊
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汝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磁器名窑。
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
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汝窑莲花式温碗
汝窑盘
汝窑碗
汝窑三足洗
汝窑三足樽
【官瓷】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
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葵瓣洗
官窑圆洗
官窑弦纹瓶
【定瓷】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
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孩儿枕
【哥瓷】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哥窑八方碗
哥窑八方贯耳扁瓶
哥窑葵花洗
哥窑鱼耳炉
哥窑胆式瓶
哥窑碗转载自:张雄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