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

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选择题(共15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D.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可能相交于外部一点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在三角形外部交于一点.分析: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中线的交点和高的交点位置.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交于一点.分析: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位置.3.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分为二的线段是()A.高B.中线C.角平分线D.外角平分线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因为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底边相等,高是同一条高,所以,分成的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分析:本题考查了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性质,根据此性质,可以解决很多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的题目,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C的中线AD平分边BCB.△ABC的角平分线BE平分∠ABCC.△ABC的高CF垂直ABD.直角△ABC只有一条高答案:D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可知A,B,C项都正确;D项,直角△ABC 有三条高,且三条高的交点在直角的顶角上,故D错.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5.画△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过点C作边AB的垂线段,即画AB边上的高CD,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分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应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画法.6.如图,AD⊥BC,GC⊥BC,CF⊥AB,垂足分别是D、C、F,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B.△ABC中,GC是边BC上的高C.△GBC中,GC是边BC上的高D.△GBC中,CF是边BG上的高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A项,∵AD⊥BC,∴△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项,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GC不是,故本选项正确;C项,∵GC⊥BC,∴在△GBC中,GC是边BC上的高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项,∵CF⊥AB,∴△GBC中,CF是边BG上的高正确,故本选项错误.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的位置为()A.一定在三角形内B.一定在三角形外C.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D.可能与三角形一条边重合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所以它们的交点的也一定在三角形内.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8.三角形的三条高在()A.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外部C.三角形的边上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与边重合答案:D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①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②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有两条高与两条直角边重合,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分析: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应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9.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B=2BF B.∠ACE=12∠ACBC.AE=BE D.CD⊥BE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CD⊥BE,∠ACE=12∠ACB,AB=2BF,无法确定AE=BE.分析: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根据是熟悉它们的定义和性质.10.如图所示,∠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AD平分∠BAF;②AF平分∠BAC;③AE平分∠DAF;④AF平分∠DAC;⑤AE平分∠BAC.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1=∠2,∴AE平分∠DAF,故③正确;又∵∠3=∠4,∴∠1+∠3=∠2+∠4,即∠BAE=∠EAC,∴AE平分∠BAC,故⑤正确.故选C.分析:由∠1=∠2,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E平分∠DAF;又∠3=∠4,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1+∠3=∠2+∠4,即∠BAE=∠EAC,那么AE平分∠BAC.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重心是其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交于一点C.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一定交于一点D.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A项,三角形的重心是其三条中线的交点,正确;B项,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交于一点,正确;C项,①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②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直角的顶点上;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外面,三条高线没有交点,但它们所在的直线有一个交点;所以,C项错误;D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重心的定义判断A;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判断B;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于性质判断C;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D.12.给出下列说法: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③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④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⑤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位顺次连接作出的图形叫三角形,故①错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故②错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故③错误;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故④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交于一点,这点也在三角形内,故⑤正确;正确的有2个.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角形定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定义进行说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3.一定在△ABC内部的线段是()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B.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C.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D.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A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一定在△ABC内部,故本选项正确;B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故本选项错误;C项,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但三条高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故本选项错误;D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有两条是直角边,不在三角形内部,故本选项错误.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4.下如果AD是△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有()①BD=CD;②AB=AC;③S△ABD=12S△ABC.A.3个B.2个C.1个D.0个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AD是△ABC的中线,∴BD=CD=12BC,故①正确;∵AD与BC不一定互相垂直,∴AB与AC不一定相等,故②错误;设△ABC中BC边上的高为h,则S△ABD=12•BD•h=12•12BC•h=12S△ABC,故③正确..分析: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定义: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分,熟练掌握中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5.如图,在△ABC中,已知点E、F分别是AD、CE边上的中点,且S△BEF=4cm2,则S△ABC的值为()A.1cm2B.2cm2C.8cm2D.16cm2答案:D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由于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ABE、△DBE、△DCE、△AEC的面积相等,∴S△BEC=2S△BEF=8(cm2),∴S△ABC=2S△BEC=16(cm2).分析:由于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可判断出AD、BE、CE、BF为△ABC、△ABD、△ACD、△BEC的中线,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将相应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据此即可解答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三角形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题)16.如图,AD⊥BC于D,那么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个.答案:6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ABC,△ABE,△ABD,△ADE,△ACE,△AC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外,也可以在三角形内,所以确定三角形的高比较灵活.17.如图,在△ABC中,BD=CD,∠ABE=∠CBE,BE交AD于点F.(1)是△ABC的角平分线;(2)是△BCE的中线;(3)是△ABD的角平分线答案:(1)BE (2)DE (3)BF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BD=CD,∴D是边BC上的中点,即AD,DE分别是△ABC和△BCE的中线.∵∠ABE=∠CBE,∴BE平分∠ABC,∴BE是△ABC的角平分线.又∵F在BE上,∴BF是△ABD的角平分线.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熟记定义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8.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已知AB=5cm,AC=3cm,△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答案:2cm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AD是边BC上的中线,∴BD=CD.∵△ABD的周长为:AB+BD+AD,△ACD的周长为:AC+CD+AD,∴△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AB+BD+AD)-(AC+CD+AD)=AB-AC,又∵AB=5cm,AC=3cm,∴AB-AC=2(cm).即△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2cm.分析: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此题的关键是将求△ABD与△ACD的周长之差,转化为求AB与AC的差.19.在△ABC中,∠B,∠C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2°,则∠A=_______度.答案:84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析:解答:∵BO,CO分别是∠B,∠C的平分线,∴∠CBO=12∠ABC,∠BCO=12∠ACB.在△BCO中,∠CBO+∠BCO+∠BOC=180°,∴∠CBO+∠BCO=180°-∠BOC =180°-132°=48°,∴2(∠CBO+∠BCO)=∠ABC+∠ACB =2×48°=96°.∴∠A=180°-(∠ABC+∠ACB)=180°-96°=8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角平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要求∠A,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需要求出∠ABC,∠ACB或者只求出∠ABC+∠ACB即可;再根据三角形的角平线的性质,可知∠CBO=12∠ABC,∠BCO=12∠ACB,即∠CBO+∠BCO=12(∠ABC+∠ACB),从而只要求出∠CBO+∠BCO即可.20.如图所示,在△ABC中,∠1=∠2,G是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点E,F为AB 上一点,CF⊥AD交AD于点H.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②BE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③CH为△ACD的边AD上的高;④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线,其中判断正确的有.答案:③④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①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故此说法不正确;②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知BG是△ABD的边AD上的中线,故此说法不正确;③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知CH为△ACD的边AD上的高,故此说法正确;④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知AH是△ACF的角平分线和高线,故此说法正确.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线段,且都是顶点和三角形的某条边相交的交点之间的线段.透彻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5题)21.已知:△ABC中,AB=AC,BD是AC边上的中线,如果D点把三角形ABC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此三角形各边的长.答案:8厘米,8厘米,11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7厘米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AB=AC,BD是AC边上的中线,∴AB=2AD=2CD,∴AB+AD=3AD.①当AB与AD的和是12厘米时,AD=12÷3=4(厘米),所以AB=AC=2×4=8(厘米),BC=12+15-8×2=12+15-16=11(厘米);②当AB与AD的和是15厘米时,AD=15÷3=5(厘米),所以AB=AC=2×5=10(厘米),BC=12+15-10×2=12+15-20=7(厘米).分析:本题D点把三角形ABC的周长分成两部分(AB+AD)和(BC+CD),题中未说明12cm和15cm分别是哪一部分,因此要分类讨论.22.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中BD边上的高为多少?答案:4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S△ABD=12S△ABC,S△BDE=12S△ABD,∴S△BDE=12×12S△ABC=14S△ABC,∵△ABC的面积为40,∴S△BDE=14×40=10,设△BDE中BD边上的高为x,∵BD=5,∴12×5•x=10,解得x=4.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知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求出△BDE的面积为10,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3.如图,∠BAD=∠CAD,则AD是△ABC的角平分线,对吗?说明理由.答案:错误.因为AD虽然是线段,但不符合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这里射线AD是∠BAC的平分线.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解析:解答: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①平分三角形的一个内角;②是一条线段,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点在这个顶点的对边上.而此题中AD满足①,但点D不在BC边上,故不满足②.所以,AD不是△ABC的角平分线.分析: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内角的对边交于一点,则这个内角的顶点与所交的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为AD上一点,PM∥AC交AB于M,PN∥AB 交AC于N,求证:PA平分∠MPN.答案:见解答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证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CAD,∵PM∥AC,PN∥AB∴∠APM=∠PAN,∠APN=∠PAM,∴∠APM=∠APN,∴PA平分∠MPN.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D=∠CAD,由PM∥AC,PN∥AB,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APM=∠PAN,∠APN=∠PAM,然后经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到∠APM= ∠APN.25.如图,△ABC是某村一遍若干亩土地的示意图,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导下,为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某村决定把这块土地平均分给四位“花农”种植,请你帮他们分一分,提供两种分法.要求:画出图形,并简要说明分法.答案: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第一种分法:取各边的中点,分别取AB,BC,AC的中点D,E,Y,连接DE,EY 和AE,所形成的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第二种分法:在BC边上取BC的中点E,再分别取BE,CE的中点D,F,分别连接AD,AE,AF,所形成的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分析: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关键是运用“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知识去分.。

八年级数学 第十一章 第1节 全等三角形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 第十一章 第1节 全等三角形 人教新课标版

初二数学第十一章第1节全等三角形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找出全等图形。

2. 能叙述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并能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3.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难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要对应写,对应关系要明确。

三、考点分析:本讲所涉及的考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在这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属于了解范畴,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属于掌握范畴,对其性质还要求会运用。

这两个知识点不会单独出大题,只会以小题的形式出现,或在大题中用到。

所以,大家只要在掌握各概念性质的基础上弄清对应关系即可。

1.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ABC≌△A’B’C’(如图1)A’B C ’图1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用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10张一寸照片是全等图形②我国国旗上的4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图形③所有的正方形是全等图形④全等图形的面积一定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图形定义中对“能够完全重合”的理解。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来判断题目中每一句话中所谈到的图形是否能完全重合。

解答过程:用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10张一寸照片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它们是全等图形,所以①正确;我国国旗上的四颗小五角星的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它们也是全等图形;所以②正确;所有的正方形只是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全等图形,故③不正确;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所以面积一定相等,所以④正确。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归纳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重心)、角平分线】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按边分类、三角形的稳定性。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备注:推论和定理一样,可以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式图形。

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

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º。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º。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态度应该包括:
1、主动维持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

3、诚挚尊重学习的对象,整合知识点。

4、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学习复习计划。

5、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

因此,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应该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学有所成者,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与面积PPT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与面积PPT
练习:
小试牛刀
(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探究: 小组活动
问题:园艺工人要将一 块三角形花坛分成三个 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 分别种植三种不同的花 卉,应该如何分配该花 坛?
深入探究
在上述划分方法中有一个 图形不同于其它图形,单独 来研究一下。
A
G
B
C
A
F
E
G
B
D
C
分析:如果我们作三边上的中线, 能否将三角形的面积三等分呢
10/3S△EBC ,求 S△EFG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小结:
(1)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面积等分;
(2)三角形的重心与顶点的连线将三角形面积三等分; (3)三角形的重心将中线分为 2:1 的两部分。
(4)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的六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A
F
E
G
B
D
C
练习:
已知:S△ABC=12,AF、CD、 BE 分别是△ABC 的中 线,则 S△OBD = +S△OEC
D
G
SC
DG CGDC
D
A
F
E
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D
C
猜想:三角形的重心将中线
分即即即即又又又又 GGSSGGGGGGSGSS:SS:::为DDDDDDDDDDGGGGGGGGGGAASAADDS是SSDDSDDDDDD是是是是两GCCGCCGCCCCGCCCCCCCCG12:G12GGG1122G:12:B条:BGBBBBBBGABB1122G=BGA1122G=AA11112222==A1122D=GGSGGSSDGDG线SDGGGCSSSSGSSSSSSSSCCCAC中CAAG中CAAAAGG中中ACACACA段中CAG2CGGGGGCBGGGGGGGGB2GC22CCCCB2:CCCCBBBBCBBBC1B:::的:C1CC11边C1边边边边长的的的的的中度中中中线中有线线线线什么关系

数学八年级上人教版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

数学八年级上人教版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
(A)∠DAB (B) ∠ DBA (C) ∠ DBC (D) ∠ CAD
三、解答题:
1 、 已 知 如 图 △ ABC≌△DFE , ∠A=96º,∠B=25º,DF=10cm。
求 ∠E的度数及AB的长。
A
D
B
CE
F
2 已知如图 CD⊥AB于D,BE⊥AC于E, △ ABE≌△ACD , ∠ C=20º, AB=10 , AD=4,G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 求 ∠EBG的度数及CE的长。
C E
F
A
D BG
3如图:已知△ABC≌△ADE,BC的延长 线 交 DA 于 F , 交 DE 于 G , ∠ ACB=105º, ∠CAD=10º,∠D=25º。 求 ∠EAC,∠DFE,∠DGB的度数。
D
G FC
E
A
B
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
(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4)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 最小的边是对应边; (5)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 最小的角是 对应角;
2、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 如图2,已知△ABC中,AB=AC, D在AB上,E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 BD=CE,DE与BC交于点F. 求 证:DF=EF.
提示:此题辅助线作法 较多,如: ①作 DG∥AE交BC于G; ②作EH∥BA交BC的延 长线于H; 再通过 证三角形全等得DF= EF.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1.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1 如图1,已知△ABC中,AD 是△ABC的中线,AB=8,AC=6, 求AD的取值范围.
提示:延长AD至A',使 A'D=AD,连结 BA'.根据“SAS”易证 △A'BD≌△ACD,得AC =A'B.这样将AC转移 到△A'BA中,根据三角 形三边关系定理可解.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1111三角形三边课件共27张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1111三角形三边课件共27张
2、三角形按照三条边长的大小关系又有哪些三角形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有两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4、三角形都可以怎样进行分类?(与同伴交流)
认识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都叫 腰,另一边叫做 底,两腰的夹 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 底角。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厘米的等腰三角 形吗?为什么?
通过做这道题,你有何体会?
一是分类讨论的思想。 二是确定三角形的边时,要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 三是方程思想的应用。
用一根长为 18厘米的细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 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 解:设底边长为x厘米,则腰长为2x厘米 x+2x+2x=18
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 (1)3、8、10 (2)5、2、7 (3)5、5、11 (4)13、12、20
能组成三角形的有( B )组。
A、1 B、2 C、3 D、4
思考时间还有156781239400 秒
用两根长度分别为4㎝和7㎝的两根木棒,如果 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那么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哪几个数? 解:设第三边长为x厘米,则3<x<11,
又因为周长为偶数, 所以x必为奇数 因此,第三边的长可能是:5、7、9
思考时间还有156781239400 秒
请用所学的数学 知识解释:
.B
为什么经常有行人Biblioteka 斜穿马路而不走人行横道?道横行人
.A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或者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思考时间还有156781239400 秒
B
a
C
c-b<a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的边 -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的边 -

新课讲解
2 三角形的分类
问题1:观察下列三角形,说一说,按照三角形内角 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新课讲解
问题2:如果以三角形边的元素的不同,三角形该如何分类呢? 观察图形回答下面各小题.
(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区别是什么?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记法: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A_B__C__.
新课讲解
边的表示: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
示为_c_、__a_、__b_.
顶点A

边c
边b
角 顶点B

边a
顶点C
三角形的对边与对角:
新课讲解
A
B
C
在△ABC中,
AB边所对的角是: ∠C
∠A所对的边是: BC
再说几个对边与对角的关系试试.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新课讲解
判断: (1)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 )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 ) (3)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一定不相等.( × ) (4)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 (5)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 )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从边上来说,除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样 的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3)根据上面的内容思考:怎样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新课讲解
顶角

腰 底角 底边
底角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1.按是否有边相等分
三角形
不等边 三角形
等腰 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 的等腰三角形

【备考期末】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大全(人教版)

【备考期末】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大全(人教版)

【备考期末】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大全(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5.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第十三章轴对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概念: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基本性质:⑴对称的性质: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3.基本判定: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基本方法: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一、知识框架:第十五章分式一、知识框架:初中物理、英语、数学网课特惠报名立即报名☟☟☟老生都知道的良心网校↓↓↓阅读原文。

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理解“稳定性”
“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这就是说,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拉得动、拉不动”的问题, 其实质应是“三角形边长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当堂练习
1.下列各组图形中,哪一组图形中AD是△ABC 的BC边上的高( D )
(1)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2)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 (3)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DC
二 三角形的中线
问题1 如图,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
AC=BC= AB
2
A
C
B
问题2 如图,如果点D是线段BC的中点,那么线段AD就称为
△ABC的中线.类比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试说明什么叫三角形
的中线?
A
定义:
如图,连接△ABC的顶点A和它所
对的边BC的中点D,所得线段AD
叫做△ABC的边BC上的中线.
B
D
C
想一想:由三角形的中线能得到什么结论?
1
BD=CD= BC
2
画一画:如图,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的三条中线,并观察它们中
E
A F OE
C
AD
D
CA B
A
B
BC B
AD C
B
C
D
A
D
2.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门框ABCD, 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D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A
D.三角形的稳定性

八年级数学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

初二数学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 复习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建立知识系统;2. 使学生总结寻找全等三角形及其全等条件的方法、归纳常见辅助线的作法,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将所学知识科学地组织起来,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难点: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点分析: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研究平面几何的重要工具。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将全等与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式多种多样,为全等这一传统的话题增添了新颖的味道。

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点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SAS SSS HL AAS SAS ASA AAS ASA AAS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第三边找直角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对边 切记:“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例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

求证:ACF BDE ∆≅∆。

思路分析:从结论ACF BDE ∆≅∆入手,全等条件只有AC BD =;由A E B F =两边同时减去EF 得到AF BE =,又得到一个全等条件。

还缺少一个全等条件,可以是CF DE =,也可以是A B ∠=∠。

由条件AC CE ⊥,BD DF ⊥可得90ACE BDF ∠=∠=,再加上AE BF =,AC BD =,可以证明ACE BDF ∆≅∆,从而得到A B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

三角形几何A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几何B级概念:(要求理解、会讲、会用,主要用于填空和选择题)一基本概念: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尺规作图、辅助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勾股数.二常识:1.三角形中,第三边长的判断: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2.三角形中,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分别交于一点,其中前两个交点都在三角形内,而第三个交点可在三角形内,三角形上,三角形外.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3.如图,三角形中,有一个重要的面积等式,即:若CD⊥AB,BE⊥CA,则CD·AB=BE·CA.4.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另两边之和.5.直角三角形能否成立的条件是: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两边的平方和. 6.分别含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AB CED7.如图,双垂图形中,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即: (1) AC ·CB=CD ·AB ; (2)∠1=∠B ,∠2=∠A .8.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但最少有两个外角是钝角.9.全等三角形中,重合的点是对应顶点,对应顶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10.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1.几何习题中,“文字叙述题”需要自己画图,写已知、求证、证明. 12.符合“AAA ”“SSA ”条件的三角形不能判定全等.13.几何习题经常用四种方法进行分析:(1)分析综合法;(2)方程分析法;(3)代入分析法;(4)图形观察法.14.几何基本作图分为:(1)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线段的中垂线;(6)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5.会用尺规完成“SAS ”、“ASA ”、“AAS ”、“SSS ”、“HL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作图.16.作图题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画出草图并标出字母,然后确定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注意:每步作图都应该是几何基本作图.17.几何画图的类型:(1)估画图;(2)工具画图;(3)尺规画图. ※18.几何重要图形和辅助线: (1)选取和作辅助线的原则:① 构造特殊图形,使可用的定理增加; ② 一举多得;③ 聚合题目中的分散条件,转移线段,转移角; ④ 作辅助线必须符合几何基本作图.A BCD 12(2)已知角平分线.(若BD是角平分线)BC的中线)(3)已知三角形中线(若AD是(5)其它。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最全总结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最全总结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最全总结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 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1 )“ 边角边” 简称“SAS”(2 )“ 角边角” 简称“ASA”(3 )“ 边边边” 简称“SSS”(4 )“ 角角边” 简称“AAS”(5 )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

4. 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 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在学习三角形的全等时,教师应该从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出发,引出全等图形进而引出全等三角形。

通过直观的理解和比较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奥妙之处。

在经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等探索中激发学生的集合思维,启发他们的灵感,使学生体会到集合的真正魅力。

第十二章轴对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 对称轴: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 性质:(1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3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 )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4.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AB边上的高为()A.CG B.BF C.BE D.AD A解析:A【分析】在ABC中,过C点向AB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是AB上的高,由此可得答案.【详解】CG解:ABC中,AB边上的高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的含义,掌握钝角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y 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周长是2.已知实数x、y满足|x-8()A.20或16 B.20 C.16 D.18B解析:B【分析】根据绝对值与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出x与y的值.由于没有说明x与y是腰长还是底边长,故需要分类讨论.【详解】由题意可知:x-4=0,y-8=0,∴x=4,y=8,当腰长为4,底边长为8时,∵4+4=8,∴不能围成三角形,当腰长为8,底边长为4时,∵4+8>8,∴能围成三角形,∴周长为:8+8+4=2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非负性的意义,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3.下列四组线段中,不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是( )A .4,5,6B .1.5,2,2.5C .13,14,15D .1,3D 解析:D【分析】计算较小两边的和,与最大的边比较,大于最大的边时三角形存在,依此判断即可.【详解】∵4+5>6,∴能构成三角形;∵1.5+2>2.5,∴能构成三角形; ∵14+15>13, ∴能构成三角形;∵<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线段长判断三角形的存在,熟记三角形存在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两条线段15cm a =,8cm b =,下列线段能和a ,b 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0cmB .7cmC .5cmD .2cm 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 、15+8=23>20,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 、7+8=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C 、5+8=13<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D 、2+8=10<15,不能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但通常不需一一验证,其简便方法是将较短两边之和与较长边比较.5.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35B ∠=︒,60=︒∠DAC ,则ACD ∠的度数为( )A .25︒B .85︒C .60︒D .95︒D解析:D【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AC =∠DAE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D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D 是∠CAE 的平分线,60=︒∠DAC ,∴∠DAC =∠DAE =60°,又∵35B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D =∠DAE−∠B =60°−35°=25°,∴在△ACD 中,∠ACD =180°−∠DAC -∠D =180°−60°−25°=9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已知长度分别为3cm ,4cm ,xcm 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则x 的值不可能是( )A .2.4B .3C .5D .8.5D解析:D【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求解1<x <7,从而可得答案.【详解】 解: 长度分别为3cm ,4cm ,xcm 的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三角形, 43∴-<x <43+,1∴<x <7,x 的值不可能是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1,3,5C .2,3,4D .2,6,10C解析:C【分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 、1+3=4<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 、2+3=5>4,可以构成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 、2+6=8<10,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比较简单,熟记三边关系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如图,在ABC ∆中,80,BAC ∠=︒点D 在BC 边上,将ABD △沿AD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边上的点'B 处,若'20B DC ∠=.则C ∠的度数为( )A .20B .25C .35D .40D解析:D【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B AB 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得'B AB D ∠=∠∵80,BAC ∠=︒∴∠B+∠C=100°又∵'='=20B AB D C B DC C ∠=∠+∠+∠∠,∴∠C+20°+∠C=100°解得:∠C=4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及外角的性质,找准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9.如图,盖房子时,在窗框没有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长方形的对称性C .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D .三角形的稳定性D解析:D【分析】 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则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据此即可判断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详解】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则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D 正确.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通常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是将其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x ay =,则x y =;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⑤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②④⑤A解析:A【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多边形的定义依次判断.【详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①正确;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②正确;③若ax ay =,当0a =时,x 不一定等于y ,故③错误;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故④正确;⑤各角都相等且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⑤错误.∴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理解能力,正确掌握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正多边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1.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将这个n 边形分割成17个三角形,则n =______.19【分析】根据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解析:19【分析】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一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的规律作答.【详解】解:∵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其余各顶点,可以把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n-2=17,n=.∴19故答案为: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多边形顶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关系.12.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图③放置,使三角尺①的长直角边与三角尺②的某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③中的∠1=______°.105【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详解】如图∵∠2=∠3=∴∠4=∠2+∠3=∴∠1=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板的角度计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观察图形掌握各角度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05【分析】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详解】如图,∵∠2=30,∠3=45︒,∴∠4=∠2+∠3=75︒,︒-∠=︒,∴∠1=1804105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板的角度计算,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观察图形掌握各角度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设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x y z ︒︒︒,如果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度数的2倍、那我们称数对(,)()y z y z <是x 的和谐数对,当150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一个,它为(10,20);当66x =时,对应的和谐数对有二个,它们是__________.当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时,请写出此时x 的范围_______.(3876)(3381)【分析】根据和谐数对的定义求出当x=66时的两组数对;再分当时当时当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当时180-66=114则114÷3=3838×2=76此时和谐数对解析:(38,76),(33,81) 060x ︒<<︒【分析】根据“和谐数对”的定义求出当x=66时的两组数对;再分当060x ︒<<︒时,当60120x ︒<︒时,当120180x ︒<︒时,三种情况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当66x =时,180-66=114,则114÷3=38,38×2=76,此时和谐数对为(38,76),或66÷2=33,114-33=81,此时和谐数对为(33,81),若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当06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1803,2)x x ︒-,3(,180)22x x ︒-,180(3x ︒-,2(180))3x ︒-; 当6012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3(,180)22x x ︒-,180(3x ︒-,2(180))3x ︒-, 当120180x ︒<︒时,它的和谐数对有180(3x ︒-,2(180))3x ︒-, ∴对应的和谐数对(,)y z 有三个时,此时x 的范围是060x ︒<<︒,故答案为:(38,76),(33,81);060x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问题.14.七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 解析:360°【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 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七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 15.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铺满地面,一个结点周围有m 块正三角形,n 块正六边形,则m+n =______.4或5【分析】先求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大小然后列出关于mn 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确定mn 的值最后求m+n 即可【详解】解:∵正三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60°120°∴60°m+120°n=360°解析:4或5【分析】先求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大小,然后列出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确定m 、n 的值,最后求m+n 即可.【详解】解:∵正三边形和正六边形内角分别为60°、120°∴60°m+120°n=360°,即m+2n=6∴当n=1时,m=4;当n=2时,m=2;∴m+n=5或m+n=4.故答案为:4或5.【点睛】本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的组合能否进行平面镶嵌,掌握位于同一顶点处的几个角之和能否为360°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6.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BC ,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将FBD ∠沿BF 折叠使BE ,BD 均落在FBC ∠的内部,且BE 交CF 于点M ,BD 交CF 于点N ,若BN 平分CBM ∠,则ABC ∠的度数为_________.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分可得进而可得【详解】解:∵的角平分线为∴又∵与关于对称∴∵与关于对称∴又∵平分∴又∵为折痕∴∵∴又∵∴∴又∵∴故答案为:675°【点睛解析: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FBE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1MBF FBE ∠=∠=∠,NBF FBD ∠=∠,CBA CBF ∠=∠, 再根据BN 平分CBM ∠可得CBN NBM ∠=∠,进而可得318067.58ABC ∠=⨯=. 【详解】解:∵FBD ∠的角平分线为BE ,∴1FBE ∠=∠, 又∵BM 与BE 关于BF 对称,∴1MBF FBE ∠=∠=∠, ∵BN 与BD 关于BF 对称,∴NBF FBD ∠=∠FBE EBD =∠+∠11=∠+∠21=∠,又∵BN 平分CBM ∠,∴CBN NBM ∠=∠,又∵BC 为折痕,∴CBA CBF ∠=∠CBN NBF =∠+∠21NBM =∠+∠,∵NBM NBF MBF ∠=∠-∠211=∠=∠1=∠,∴31CBA ∠=∠,又∵180CBA CBF FBD ∠+∠+∠=,∴3112121180∠+∠+∠+∠=,∴81180∠=,又∵31ABC ∠=∠,∴318067.58ABC ∠=⨯=, 故答案为:67.5°.【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到31808ABC ∠=⨯. 17.如图,在ABC 中,已知66ABC ∠=︒,54ACB ∠=︒,BE 是AC 上的高,CF 是AB 上的高,H 是BE 和CF 的交点,EHF ∠的度数是________.12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的度数再根据CF是AB 上的高得出∠ACF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66°∠ACB=54°∴∠A=60°∵CF 是AB 上解析:12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的度数,再根据CF 是AB 上的高得出∠ACF 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C=66°,∠ACB=54°,∴∠A=60°,∵CF 是AB 上的高,∴在△ACF 中,∠ACF=180°-∠AFC-∠A=30°,在△CEH 中,∠ACF=30°,∠CEH=90°,∴∠EHF=∠ACF+∠CEH=30°+90°=120°.故答案为120°.【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如图,把ABC 折叠,点B 落在P 点位置,若12120∠+∠=︒,则B ∠=______.60°【分析】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得∠3=∠4∠5=∠6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得∠3+∠4+∠1=180°∠5+∠6+∠2=180°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到2∠4+∠1+2∠6=360°把∠1+∠2=120°代入得解析:60°【分析】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得∠3=∠4,∠5=∠6,再利用平角的定义得∠3+∠4+∠1=180°,∠5+∠6+∠2=180°,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到2∠4+∠1+2∠6=360°,把∠1+∠2=120°代入得到∠4+∠6=12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B的度数.【详解】∵把△ABC的∠B折叠,点B落在P的位置,∴∠3=∠4,∠5=∠6,∵∠3+∠4+∠1=180°,∠5+∠6+∠2=180°,∴2∠4+∠1+∠2+2∠6=360°,而∠1+∠2=120°,∴∠4+∠6=120°,∵∠4+∠6+∠B=180°,∴∠B=180°−120°=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数形结合”是关键.19.如图,△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BD:DC=2:3,△ABC的面积为10,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与△ABC等高只需求出BD与BC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积【详解】解:∵BD:DC=2:3∴BD=BC△ABD的面积=BD•h=× BC•h=△ABC的面积解析:4【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出△ABD与△ABC等高,只需求出BD与BC的比值即可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详解】解:∵BD:DC=2:3,∴BD=25BC.△ABD的面积=12BD•h=12×25BC•h=25△ABC的面积=25×10=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根据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能力.20.把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90C=∠=,F∠+∠等于___________度.∠=,则12A∠=,4530D210【分析】由题意得:∠1=∠D+∠DGA∠2=∠F+∠FHB然后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1=∠D+CGH∠2=∠F+∠CHG最后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以算出∠1+∠2的值【详解】解:如图给解析:210【分析】由题意得:∠1=∠D+∠DGA,∠2=∠F+∠FHB,然后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1=∠D+CGH,∠2=∠F+∠CHG,最后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以算出∠1+∠2的值.【详解】解:如图,给两三角板的两个交点标上G、H符号,则∠1=∠D+∠DGA=∠D+CGH,∠2=∠F+∠FHB=∠F+∠CHG,∴∠1+∠2=∠D+CGH+∠F+∠CHG=∠D+∠F+(CGH+∠CHG)=30°+90°+90°=210°,故答案为210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灵活运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对顶角相等的定理求解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于E,已知21.如图,ABC中,AD平分BAC∠,P为AD延长线上一点,PE BC∠=︒,2480ACB∠的度数.B∠=︒,求P解析:28°【分析】在△ABC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AC 的度数,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BAD 的度数,在△ABD 中,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出∠PDE 的度数,再在△P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P 的度数.【详解】解:在ABC 中,80ACB ∠=︒,24B ∠=︒,18076BAC ACB B ∴∠=︒-∠-∠=︒. AD 平分BAC ∠, 1382BAD BAC ∴∠=∠=︒. PDE ∠是ABD △的外角,243862PDE B BAD ∴∠=∠+∠=︒+︒=︒,PE BC ⊥于E ,90PED ∴∠=︒,906228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DC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中,10cm AD =,6cm DC =,点F 是DC 的中点,点E 从A 点出发在AD 上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D 点运动,运动时间设为t 秒.(假定0t 10<<)(1)当5t =秒时,求阴影部分(即三角形BEF )的面积;(2)用含t 的式子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并求出当三角形EDF 的面积等于3时,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过点E 作//EG AB 交BF 于点G ,过点F 作//FH BC 交BE 于点H ,请直接写出在E 点运动过程中,EG 和FH 的数量关系.解析:(1)4522cm ;(2)23302t cm ⎛⎫- ⎪⎝⎭;218cm ;(3)53EG FH = 【分析】(1)由长方形的性质得出10cm BC AD ==,6cm AB DC ==,由5t =得AE=5,DE=10-5=5,根据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即可求解;(2)由题意得AE=t ,DE=10-t ,根据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由12EDF S DE DF =⋅△求出t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3)由长方形ABCD 得AD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EG HF ⊥,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得DE ,AE ,DF ,CF 分别等于,,,EGF EGB EHF BHF △△△△的高,由BEF S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长方形ABCD 中,10cm AD =,6cm DC =,∴10cm BC AD ==,6cm AB DC ==,∵点F 是DC 的中点,∴3cm DF CF ==,当5t =秒时,AE=5cm ,DE=10-5=5 cm ,∵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 =()()()1111066510353222⨯-⨯-⨯-⨯ =156015152--- =4522cm ; (2)由题意得AE=t ,DE=10-t , ∵ABCD BEF BE BCF DEF S S S S S =---△△A △△长方形 =()()1111066103310222t t ⨯-⨯-⨯-⨯⨯- =360315152t t ---+=3302t -, ∴用含t 的式子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302t cm ⎛⎫-⎪⎝⎭;当三角形EDF 的面积等于3时,12EDF S DE DF =⋅△=()13102t ⨯⨯-=3, 解得:8t =, 8t =时,38=30=182S ⨯-阴影2cm ; (3)∵长方形ABCD ∴AD CD ⊥,//,//AB CD AD BC ,∵//EG AB ,//FH BC ,∴EG HF ⊥,,AD EG CD HF ⊥⊥,∴DE ,AE 分别等于,EGF EGB △△的EG 边上的高,DF ,CF 分别等于,EHF BHF △△的FH 边上的高,∴11112222BEF S EG DE EG AE HF DF HF CF =⋅+⋅=⋅+⋅△, ∴()()1122EG DE AE HF DF CF +=+,即EG AD HF CD ⋅=⋅, ∵10cm AD =,6cm DC =,∴106EG HF =,即53EG FH =.【点睛】本题是一个动点问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3.如图,AF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34B ∠=︒,76C ∠=︒,求DAF ∠的度数.解析:21︒【分析】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AC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出∠FAC 的度数,再由DAF DAC FAC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F 是ABC 的高,∴90AFC ∠=︒,∴90907614FAC C ∠=︒-∠=︒-︒=︒,∵180BAC B C ∠+∠+∠=︒,∴180180763470BAC B 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1703522DAC BAC ==⨯︒=∠∠︒, ∴21DAF DAC FA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若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3倍,求边数n .()2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化简:a b c b c a --+--.解析:()18;()22c .【分析】(1)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 c b +>,b c a +>,再根据化简绝对值的方法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18023603n ︒-=︒⨯,解得:8n =.()2∵a ,b ,c 为三角形三边的长,∴a c b +>,b c a +>, ∴a b c b c a --+--()()2a b c b c a b c a a c b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多边形的性质及去绝对值的方法.25.如果一个n 边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它的每一个外角与内角的比为2:5,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 .解析:7【分析】先根据外角与内角的比为2:5,求出每个外角度数,再依据外角和360°求边数n .【详解】解:因为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与内角之和为180°,所以每个外角度数为180°27⨯=(3607)°. 又n 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相等,则每个外角度数也相等, 根据多边形外角和360°,可得n =3603607÷=7.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是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以及多边形外角和,运用外角计算边数是这一类题的通用方法.26.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2|b﹣c﹣a|+|a+b﹣c|.解析:﹣2a+4b﹣2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判定绝对值里的式子的正负值,然后去绝对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a,b,c为ABC的三边,∴a+b>c,b+c>a,a+c>b∴|a﹣b﹣c|﹣2|b﹣c﹣a|+|a+b﹣c|=|a-(b+c)|-2|b-(c+a)|+ |a+b﹣c|=﹣[a﹣(b+c)]+2[b﹣(c+a)]+(a+b﹣c)=-a+(b+c)+2b-2(c+a)+a+b-c=﹣a+b+c+2b﹣2c﹣2a+a+b﹣c=﹣2a+4b﹣2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三边关系定理.27.如图,A、O、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E,OF分别是∠BOC与∠AOC的平分线.求:(1)当∠BOC=30°时,∠EOF的度数;(2)当∠BOC=60°时,∠EOF等于多少度?(3)当∠BOC=n°时,∠EOF等于多少度?(4)观察图形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解析:(1)∠EOF=90°;(2)∠EOF=90°;(3)∠EOF=90°;(4)∠EOF的度数与∠BOC 的大小无关,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是一个直角.【分析】根据∠BOC求得∠AOC,再由∠BOC和∠AOC的角平分线,即可求得;【详解】解:(1)∵∠BOC=30°,∴∠AOC=180°-30°=150°,∵OE平分∠BOC,OF平分∠AOC,∴∠EOC=12∠BOC=15°,∠COF=12∠COA=75°,∴∠EOF=75°+15°=90°;(2)∵∠BOC=60°,∴∠AOC=180°-60°=120°,∵OE 平分∠BOC ,OF 平分∠AOC ,∴∠EOC=12∠BOC=30°,∠COF=12∠COA=60°, ∴∠EOF=60°+30°=90°;(3)∵∠BOC=n ,∴∠AOC=180°-n ,OE 平分∠BOC ,OF 平分∠AOC ,∴∠EOC=12∠BOC=90°-12n ,∠COF=12∠COA=12n , ∴∠EOF=90°-12n+12n=90°; (4)∠EOF 的度数与∠BOC 的大小无关,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是一个直角.【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和规律的总结与归纳,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8.如图,是A 、B 、C 三个村庄的平面图,已知B 村在A 村的南偏西65°方向,C 村在A 村的南偏东15°方向,C 村在B 村的北偏东85°方向,求从C 村观测A 、B 两村的视角ACB ∠的度数.解析:80AC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由已知,265∠=︒,315∠=︒,85DBC ∠=︒∵//BD AE∴1265∠=∠=︒∴41856520DBC ∠=∠-∠=︒-︒=︒在ABC 中18018065152080ACB ABC BA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方向角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数学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的线段(共29张PPT)

人教版初中数学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的线段(共29张PPT)

一、能否构成三角形
1.下列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1cm,2cm,3 cm B、2cm,3cm ,4cm C、6cm,8cm ,15cm D、12cm,3cm,8cm
给出三角形的两条边,判断第三条边长度的 方法:
第三条边大于给出的两边长度之差,小于给出的两 边长度之和。
若给出的两边长度分别为a b,第三边长度为c, 则第三边长度为:a-b<c<a+b
___1_5_或___17__或__1_9。 2
2.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三角形的一边长3, 另一边长5,那么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8 B.11 C.13 D.11或13
3.若一个三角形有两边长为5和2,第三 边长为奇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
4.三角形ABC中,三边均为整数,周长为11, 且有一边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最长边是 ()
解得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厘米,7.2厘米,7.2 厘米。
解:因为长为4厘米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 边,所以需要分情况讨论。
(1)如果4厘米长为底边,设腰长为X厘米, 则4+2X=18,解得X=7.
(2)如果4厘米长为腰,设底边长为X厘米, 则2X4+X=18,解得X=10.
因为4+4<10,出现两边和小于第三边的情 况,所以不能围成腰长为4厘米的等腰三角形。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1三角形的边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使用 三角形的实例你能列举 出来并从图中找出三角 形吗?
二、探究新知
自学教材P2——P3 1.完成导学案预习导学 2.完成自学反馈部分
哪个是三角形? 什么是三角形?
例 说出图中有多少个三角 形,用符号“△”表示,并指 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全国一等奖】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全国一等奖】

11. 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了解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一、自学指导自学:自学课本P6-7页,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完成下列填空.(5分钟)将准备好的木条做成的三角形木架、四边形木架取出进行操作并观察:(1)如图①,扭动三角形木架,它的形状会改变吗?(2)如图②,扭动四边形木架,它的形状会改变吗?总结归纳:由上面的操作我们发现,三角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而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会改变.(3)如图③,斜钉一根木条的四边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想一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总结归纳: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图形,而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1.课本P7页练习题第1题.2.请例举生活中关于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应用实例.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选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探究1 要使四边形不变形,最少需要加1条线段,五边形最少需要加2条线段,六边形最少需要加3条线段……n 边形(n >3)最少需要加(n -3)条线段才具有稳定性.点拨精讲:过一点把一个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最少需要几条线段.探究2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此等腰三角形分成9 cm ,15 cm 两部分,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解: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 cm ,底边长为y cm ,依题意得,当x >y 时,⎩⎨⎧x +12x =15,y +12x =9,解得⎩⎪⎨⎪⎧x =10,y =4;当x <y 时,⎩⎨⎧x +12x =9,y +12x =15,解得⎩⎪⎨⎪⎧x =6,y =12,∵6+6=12,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舍去.∴此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4=24(cm).答: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 cm.点拨精讲:此题用到分类思想,同时要考虑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课本P9页第10题.2.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有(C)A.梯形B.长方形C.三角形D.正方形3.体育馆屋顶的横梁用钢筋焊出了无数个三角形,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4.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中线、高,且AB=5 cm,AC=3 cm,则△ABD与△ADC的周长之差为2_cm;△ABD与△ADC的面积关系是相等.5.如图,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DE∥AC交AB边于E,DF∥AB交AC边于F,且∠ADE=∠ADF.求证:AD是△ABC的角平分线.证明:∵DE∥AC,DF∥AB,∴∠ADE=∠DAC,∠ADF=∠DAB,又∵∠ADE=∠ADF,∴∠DAC=∠DAB,∴AD是△ABC的角平分线.(1分钟)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12分钟)。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及其全等-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及其全等-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及其全等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一、三角形的基础知识1.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4.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4)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二、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4)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考向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时,可以根据两条较短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来判断.典例1 小芳有两根长度为6 cm和9 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__________的木条.A.2 cm B.3 cmC.12 cm D.15 cm【答案】C【解析】设木条的长度为x cm,则9–6<x<9+6,即3<x<15,故她应该选择长度为12 cm的木条.故选C.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cm,5 cm,8 cm B.3 cm,3 cm,6 cmC.3 cm,4 cm,5 cm D.1 cm,2 cm,3 cm考向二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典例2 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E ∠=︒,90C ∠=︒,45°A ∠=,30D ∠=︒,则12∠+∠等于A .150︒B .180︒C .210︒D .270︒【答案】C【解析】如图,∵1D DOA ∠=∠+∠,2E EPB ∠=∠+∠, ∵DOA COP ∠=∠,EPB CPO ∠=∠, ∴12D E COP CPO ∠+∠=∠+∠+∠+∠ =180D E C ∠+∠︒+-∠ =309018090210︒︒︒︒++-=︒, 故选C .2.如图,CE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若3560,B ACE ∠=︒∠=︒,则A ∠=__________.3.如图,在△ABC 中,∠ACB =68°,若P 为△ABC 内一点,且∠1=∠2,则∠BPC =__________.考向三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是三条线段,由三角形的高可得90°的角,由三角形的中线可得线段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得角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注意区分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中线: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条边中点的线段.典例3 在△ABC中,AB=3,BC=4,AC=2,D,E,F分别为AB,BC,AC中点,连接DF,FE,则四边形DBEF的周长是A.5 B.7 C.9 D.11【答案】B【解析】∵D、E、F分别为AB、BC、AC中点,∴DF=12BC=2,DF∥BC,EF=12AB=32,EF∥AB,∴四边形DBEF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BEF的周长=2(DF+EF)=2×(2+32)=7,故选B.【名师点睛】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典例4 在△ABC中,∠BAC=115°,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EAG的度数为A.50°B.40°C.30°D.25°【答案】A【解析】∵∠BAC=115°,∴∠B+∠C=65°,∵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EA=EB,GA=GC,∴∠EAB=∠B,∠GAC=∠C,∴∠EAG=∠BAC–(∠EAB+∠GAC)=∠BAC–(∠B+∠C)=50°,故选A.4.如图,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D点,AB=4,BD=5,点P是线段BC上的一动点,则P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考向四全等三角形1.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有目的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1)已知两边SASHLSSS ⎧⎪⎨⎪⎩找夹角→找直角→找第三边→(2)已知一边、一角AASSASASAAAS⎧⎪⎧⎪⎨⎪⎨⎪⎪⎪⎩⎩一边为角的对边→找另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一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角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3)已知两角ASAAAS ⎧⎨⎩找夹边→找其中一角的对边→2.若题中没有全等的三角形,则可根据题中条件合理地添加辅助线,如运用作高法、倍长中线法、截长补短法、分解图形法等来解决运动、拼接、旋转等探究性题目.典例5 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D,BF=EC.(1)求证:△ABC≌△DEF;(2)若∠A=120°,∠B=20°,求∠DFC的度数.【解析】(1)∵AB∥DE,∴∠B=∠E,∵BF=EC∴BF+FC=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 DB E BC EF∠=∠⎧⎪∠=∠⎨⎪=⎩,∴△ABC≌△DEF.(2)∵∠A=120°,∠B=20°,∴∠ACB=40°,由(1)知△ABC≌△DEF,∴∠ACB=∠DFE,∴∠DFE=40°,∴∠DFC=40°.【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②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③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④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⑤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这几种判定方法解答即可.5.如图,OA=OB,∠A=∠B,有下列3个结论:①△AOD≌△BOC,②△ACE≌△BDE,③点E在∠O的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0 B.1 C.2 D.36.如图,在△BCE中,AC⊥BE,AB=AC,点A、点F分别在BE、CE上,BF、AC相交于点D,BD=CE.求证:AD=AE.1.下列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cm,3 cm,5 cm B.5 cm,6 cm,10 cmC.1 cm,1 cm,3 cm D.3 cm,4 cm,8 cm2.下列图形不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之差为20°,则较大锐角为A.45°B.55°C.65°D.50°4.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点E,DE=1,则BC=A3B.2 C.3 D3+25.如图所示,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补充的条件是A.∠A=∠D B.∠E=∠CC.∠A=∠C D.∠1=∠26.如图,△ABC中,H是高AD、BE的交点,且BH=AC,则∠ABC=__________.7.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2+∠3=__________度.8.如图,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8,CF=5,则BD=__________.9.如图,在△ABC中,AB=AC,∠BAC=90°,BD是中线,AF⊥BD,F为垂足,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交AF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1)∠ABD=∠FAD;(2)AB=2CE.10.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F分别在AB,AC上,CF=C B.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E,连接EF.(1)求证:△BCD≌△FCE;(2)若EF∥C D.求∠BDC的度数.11.如图,操场上有两根旗杆CA与BD之间相距12 m,小强同学从B点沿BA走向A,一定时间后他到达M点,此时他测得CM和DM的夹角为90°,且CM=DM,已知旗杆AC的高为3 m,小强同学行走的速度为0.5 m/s,则:(1)请你求出另一旗杆BD的高度;(2)小强从M点到达A点还需要多长时间?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2,4 B .5,6,12 C .5,7,2 D .6,8,10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A .90︒B .180︒C .270︒D .360︒3.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使得它们的直角边互相垂直,则1∠的度数是A .95︒B .100︒C .105︒D .110︒4.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BE 与CE 相交于点E ,若∠A =60°,则∠BEC 是A .15°B .30°C .45°D .60°5.如图,在ABC △中,ACB ∠为钝角.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B 上确定一点D .使2ADC B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 .B .C .D .6.如图,在ABC △中,90C ∠=︒,8AC =,13DC AD =,BD 平分ABC ∠,则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A .4B .3C .2D .17.如图,DE 是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D 为垂足,DE 交AC 于点E ,且85AC BC ==,,则BEC △的周长是A .12B .13C .14D .158.如图,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 FE =,FC AB ∥,若4AB =,3CF =,则BD 的长是A .0.5B .1C .1.5D .2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D =90°,AD =4,BC =3.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O .若点O 是AC 的中点,则CD 的长为A .2B .4C .3D 1010.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直角顶点C 重合),边AB 与CE 交于点F ,DE BC ∥,则BFC ∠等于A .105︒B .100︒C .75︒D .60︒11.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垂足为F .若∠ABC =35°,∠C =50°,则∠CDE 的度数为A .35°B .40°C .45°D .50°12.如图,在OAB △和OCD △中,,,,40OA OB OC OD OA OC AOB COD ==>∠=∠=︒,连接,AC BD 交于点M ,连接OM .下列结论:①AC BD =;②40AMB ∠=︒;③OM 平分BOC ∠;④MO 平分BMC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4B .3C .2D .113.在△ABC 中,AB =AC ,∠A =40°,则∠B =__________.14.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A ,B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选一点C ,连接AC ,BC ,分别取AC ,BC 的中点D ,E ,测得DE =50 m ,则AB 的长是__________m .15.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都在边BC 上,∠BAD =∠CAE ,若BD =9,则CE 的长为__________.16.如图,△ABC 中,AB =BC ,∠ABC =90°,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且AE =CF ,若∠BAE =25°,则∠ACF =__________度.17.如图,AB CD ∥,AD 和BC 相交于点O ,OA OD =.求证:OB OC =.18.如图,D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 =FE ,FC ∥AB ,求证:ADE CFE △≌△.19.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BD =CE ,BE 、CD 相交于点O .△≌△;求证:(1)DBC ECB.(2)OB OC变式拓展1.【答案】C【解析】2cm+5cm<8cm,A不能组成三角形;3cm+3cm=6cm,B不能组成三角形;3cm+4cm>5cm,C能组成三角形;1cm+2cm=3cm,D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2.【答案】85°【解析】∵∠ACE=60°,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ACD=2∠ACE=120°,∵∠ACD=∠A+∠B,∠B=35°,∴∠A=∠ACD-∠B=85°,故答案为:85°.3.【答案】112°【解析】∵∠1+∠PCB=∠ACB=68°,又∵∠1=∠2,∴∠2+∠PCB=68°,∵∠BPC+∠2+∠PCB=180°,∴∠BPC=180°-68°=112°,故答案为:112°.4.【答案】3【解析】由勾股定理知AD3=,BD平分∠ABC交AC于D点,所以PD=AD最小,PD=3,故答案为:3.5.【答案】D【解析】∵OA=OB,∠A=∠B,∠O=∠O,∴△AOD≌△BOC(ASA),故①正确;∴OD=CO,∴BD=AC,∴△ACE≌△BDE(AAS),故②正确;∴AE=BE,连接OE,∴△AOE≌△BOE(SSS),∴∠AOE=∠BOE,∴点E在∠O的平分线上,故③正确,故选D.6.【解析】∵AC⊥BE,∴∠BAD=∠CAE=90°,在Rt△ABD和Rt△ACE中,BD CE AB AC=⎧⎨=⎩,∴Rt△ABD≌Rt△ACE(HL),∴AD=AE.1.【答案】B【解析】A、3+2=5,故选项错误;B、5+6>10,故正确;C、1+1<3,故错误;D、4+3<8,故错误.故选B.2.【答案】A【解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知,只有选项A不具有稳定性,故选A.3.【答案】B【解析】设两个锐角分别为x、y,由题意得,=90=20x yx y+︒-︒⎧⎨⎩,解得=55=35xy︒︒⎧⎨⎩,所以最大锐角为55°.故选B.4.【答案】C【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DE=1,根据Rt△ADE可得AD=2DE=2,根据题意可得△ADB为等腰三角形,则DE为AB的中垂线,则BD=AD=2,则BC=CD+BD=1+2=3.故选C.5.【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SAS”判定可知,要证△ABE≌△DBC还需补充条件AB,BE与BC,BD的夹角相等,即∠ABE=∠CBD或者∠1=∠2,故选D.6.【答案】45°【解析】∵AD⊥BC,BE⊥AC,∴∠ADB=∠ADC=∠BEC=90°,∴∠HBD+∠C=∠CAD+∠C=90°,∴∠HBD=∠CAD,∵在△HBD和△CAD中,HBD CADHDB CDA BH AC∠=∠⎧⎪∠=∠⎨⎪=⎩,∴△HBD≌△CAD,∴AD=BD,∴∠DAB=∠DBA,∵∠ADB=90°,∴∠ABD=45°,即∠ABC=45°故答案为:45°.7.【答案】135【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C≌△EDC,∴∠3=∠BAC,又∵∠1+∠BAC=90°,∴∠1+∠3=90°,∵DF=DC,∴∠2=45°,∴∠1+∠2+∠3=135度,故答案为:135.8.【答案】3【解析】∵AB∥CF,∴∠A=∠FCE,∠ADE=∠F,又∵DE=FE,∴△ADE≌△CFE,∴AD=CF=5,∵AB=8,∴BD=AB–AD=8–5=3,故答案为:3.9.【解析】(1)∵∠BAC=90°,∴∠FAD+∠BAF=90°.∵AF⊥BD,∴在Rt△ABF中,∠ABD+∠BAF=90°,∴∠ABD=∠FAD.(2)∵CE∥AB,∠BAC=90°,∴∠ACE=90°,在△BAD和△ACE中,∵∠ABD=∠CAE,AB=CA,∠BAC=∠ACE=90°,∴△BAD≌△ACE(ASA),∴AD=CE.∵BD为△ABC中AC边上的中线.∴AC=2AD,∴AC=2CE.又∵AB=AC,∴AB=2CE.10.【解析】(1)∵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E,∴CD=CE,∠DCE=90°,∵∠ACB=90°,∴∠BCD=90°–∠ACD=∠FCE,在△BCD和△FCE中,CB=CF,∵BCD=∠FCE,CD=CE,CB=CF,∠BCD=∠FCE,∴△BCD≌△FCE.(2)由(1)可知△BCD≌△FCE,∴∠BDC=∠E,∠BCD=∠FCE,∴∠DCE=∠DCA+∠FCE=∠DCA+∠BCD=∠ACB=90°,∵EF∥CD,∴∠E=180°–∠DCE=90°,∴∠BDC=90°.11.【解析】(1)如图,∵CM和DM的夹角为90°,∴∠1+∠2=90°,∵∠DBA=90°,∴∠2+∠D=90°,∴∠1=∠D,在△CAM 和△MBD 中,1A B D CM MD ∠=∠∠=∠=⎧⎪⎨⎪⎩,∴△CAM ≌△MBD (AAS ),∴AM =DB ,AC =MB , ∵AC =3m ,∴MB =3m ,∵AB =12m ,∴AM =9m ,∴DB =9m ; (2)9÷0.5=18(s ). 答:小强从M 点到达A 点还需要18秒.1.【答案】D【解析】∵224+=,∴2,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 错误, ∵5612+<,∴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B 错误, ∵527+=,∴5,7,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C 错误, ∵6810+>,∴6,8,10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 2.【答案】B【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故选B . 3.【答案】C 【解析】如图,直通中考由题意得,2454903060∠=︒∠=︒︒=︒,-,∴3245∠=∠=︒,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134105∠=∠+∠=︒,故选C . 4.【答案】B【解析】∵BE 是∠ABC 的平分线,∴∠EBM =12∠ABC , ∵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ECM =12∠ACM , 则∠BEC =∠ECM –∠EBM =12×(∠ACM –∠ABC )=12∠A =30°,故选B .5.【答案】B【解析】∵2ADC B ∠=∠且ADC B BCD ∠=∠+∠,∴B BCD ∠=∠,∴DB DC =, ∴点D 是线段BC 中垂线与AB 的交点,故选B . 6.【答案】C【解析】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8AC =,13DC AD =,∴18213CD =⨯=+, ∵90C ∠=︒,BD 平分ABC ∠,∴2DE CD ==,即点D 到AB 的距离为2,故选C . 7.【答案】B【解析】∵DE 是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85AC BC ==,,∴BEC △的周长是:13BE EC BC AE EC BC AC BC ++=++=+=.故选B . 8.【答案】B【解析】∵CF AB ∥,∴A FCE ∠=∠,ADE F ∠=∠,在ADE △和FCE △中,A FCEADE F DE FE ∠=∠⎧⎪∠=∠⎨⎪=⎩,∴ADE CFE △≌△,∴3AD CF ==,∵4AB =,∴431DB AB AD =-=-=.故选B . 9.【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FC ,则AF =FC .∵AD ∥BC ,∴∠FAO =∠BCO .在△FOA 与△BOC 中,FAO BCO OA OC AOF COB ∠=∠⎧⎪=⎨⎪∠=∠⎩,∴△FOA ≌△BOC (ASA ),∴AF =BC =3,∴FC =AF =3,FD =AD -AF =4-3=1.在△FDC 中,∵∠D =90°,∴CD 2+DF 2=FC 2,∴CD 2+12=32,∴CD 2A . 10.【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45E ∠=︒,30B ∠=︒,∵DE CB ∥,∴45BCF E ∠=∠=︒, 在CFB △中,1801803045BFC B BCF ∠=︒-∠-∠=︒-︒-︒105=︒,故选A . 11.【答案】C【解析】∵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E ⊥BD ,∴∠ABD =∠EBD =12∠ABC =352︒,∠AFB =∠EFB =90°,∴∠BAF =∠BEF =90°-17.5°,∴AB =BE ,∴AF =EF ,∴AD =ED ,∴∠DAF =∠DEF , ∵∠BAC =180°-∠ABC -∠C =95°,∴∠BED =∠BAD =95°,∴∠CDE =95°-50°=45°,故选C . 12.【答案】B【解析】∵40AOB COD ∠=∠=︒,∴AOB AOD COD AOD ∠+∠=∠+∠,即AOC BOD ∠=∠,在AOC △和BOD △中,OA OBAOC BOD OC OD =⎧⎪∠=∠⎨⎪=⎩,∴AOC BOD △≌△,∴OCA ODB AC BD ∠=∠=,,①正确;∴OAC OBD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MB OAC AOB OBD ∠+∠=∠+∠, ∴40AMB AOB ∠=∠=°,②正确;作OG MC ⊥于G ,OH MB ⊥于H ,如图所示:则90OGC OHD ∠=∠=°,在OCG △和ODH △中,OCA ODB OGC OHD OC OD ∠=∠⎧⎪∠=∠⎨⎪=⎩,∴OCG ODH △≌△,∴OG OH =,∴MO 平分BMC ∠,④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B .13.【答案】70°【解析】∵AB =AC ,∴∠B =∠C ,∵∠A +∠B +∠C =180°,∴∠B =12(180°-40°)=70°.故答案为:70°. 14.【答案】100【解析】∵点D ,E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AB =2DE =2×50=100 m . 故答案为:100.15.【答案】9 【解析】∵AB =AC ,∴∠B =∠C ,在△BAD 和△CAE 中,BAD CAE AB AC B C ∠=∠⎧⎪=⎨⎪∠=∠⎩,∴△BAD ≌△CAE ,∴BD =CE =9,故答案为:9.16.【答案】70【解析】∵∠ABC =90°,AB =AC ,∴∠CBF =180°–∠ABC =90°,∠ACB =45°,在Rt △ABE 和Rt △CBF 中,AB CB AE CF=⎧⎨=⎩,∴Rt △ABE ≌Rt △CBF , ∴∠BCF =∠BAE =25°,∴∠ACF =∠ACB +∠BCF =45°+25°=70°,故答案为:70.17.【解析】∵AB CD ∥,∴A D ∠=∠,B C ∠=∠,在AOB △和DOC △中,A D B C OA OD ∠=∠⎧⎪∠=∠⎨⎪=⎩,∴AOB DOC △≌△,∴OB OC =.18.【解析】∵FC ∥AB ,∴∠A =∠FCE ,∠ADE =∠F ,所以在△ADE 与△CFE 中,A FCE ADE F DE EF ∠=∠⎧⎪∠=∠⎨⎪=⎩,∴△ADE ≌△CFE .19.【解析】(1)∵AB =AC ,∴∠ECB =∠DBC ,在DBC △与ECB △中,BD CE DBC ECB BC CB =⎧⎪∠=∠⎨⎪=⎩,∴DBC △≌ECB △.(2)由(1)DBC △≌ECB △,∴∠DCB =∠EBC ,∴OB =O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1 三角形的边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①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3.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例1.小芳有两根长度为4cm和9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的木条.A.5cm B.3 cm C.17cm D.12 c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知:对A,∵4+5=9,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对B,∵4+3<9,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对C,∵4+9<17,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对D,∵4+9>12,12-9<4,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故正确;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例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3,5 B.3,3,6 C.2,5,8 D.4,5,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2+3=5,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3+3=6,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2+5<8,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4+5>6,故,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例3.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能组成三角形的木棒长度分别为:4cm、8cm、10cm;4cm、6cm、8cm 和4cm、8cm、10cm三种情况.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例4.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9cm的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4cmB.5cmC.9cmD.13c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根据这个规律可得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的范围为5<第三边<13,则选择9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例5.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x,则x的取值范围是()A、1≤x≤3B、1<x≤3C、1≤x<3D、1<x<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已知两边,则第三边的长度应是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这样就可以求出第三边长的范围.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2-1<x<2+1即:1<x<3故选D.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例6.如图,在△ABC中,AD、BF、CE相交于O点,则图中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7个B.10个C.15个D.16个【答案】D【解析】根据三角形的概念,最小的有6个,2个组成一个的有3个,三个组成一个的有6个,最大的有一个,则有6+3+6+1=16个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高: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2.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任意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形成的线段;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②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但三角形的高却有不同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恰好是它两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一个三角形中,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与一点,锐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例1.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D.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通过具体作高,发现: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即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一条在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在内部,据此可知:A、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说法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高例2.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三边高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根据题意可知:由OA=OB,可得点A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由OB=OC,可得O 在线段BC上;同理可由OA=OC,可得O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可知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C考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例3.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选项D.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例4.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在三角形中,它的中线、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钝角三角形的高有的在三角形的外部.故选C.考点: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例5.如图,AD⊥BC,GC⊥BC,CF⊥AB,D,C,F是垂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C.△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D.△GBC中,CF是BG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是三角形中,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引的垂线段即为三角形这边上的高,据此可知,A、△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此选项正确;B、△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错误;C、△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正确;D、△GBC中,CF是BG边,正确.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例6.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三条高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选D.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例7.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B=2BF B.AE=BE C.∠ACB D.CD⊥BE【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CD⊥BE,∠ACB ,AB=2BF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 三角形的内角1.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例1.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BFD等于()A.10° B.15° C.30° D.4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B=45°,∠EDC=60°,根据∠EDC=∠B+∠BFD求出∠BFD=60°-45°=15°.考点:角度的计算.例2.如图,在△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A.45° B.55° C.65° D.7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可得∠EDC=2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EDC=2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180°-90°-25°=6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例3.在△ABC中,∠A∶∠B∶∠C=3∶4∶5,则∠C等于()A.45°B.60°C.75°D.9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设∠A=3x°,∠B=4x°,∠C=5x°,则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得3x+4x+5x=180,解方程的可得x=15,因此∠C=5x°=5×15°=75°.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例4.在△ABC中,∠A=40 o,∠B=55 o,则∠C=o【答案】8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180°-∠A-∠B=180°-40 o-55°=85°.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1.2.2 三角形的外角1.三级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2.三角形的外角和:360°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常用来求角度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常用来比较角的大小 例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度,那么它的顶角等于( )A .100︒B .80︒C .8040︒︒或D .8020︒︒或 【答案】D . 【解析】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若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②若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0°=80°,那么顶角=180°-2×80°=20°.故答案选D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2.如图所示,在△ABC 中,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 等于( )A .90°B .80°C .70°D .60° 【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得出ACD B A ∠=∠+∠,代入求得80A ∠=,故选B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例3.已知△ABC 的一个外角为50°,则△ABC 一定是__________ 三角形. 【答案】钝角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BC 的一个外角为50°,所以和它相邻的内角=130°,所以△AB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例4.如图,AD =AB =BC ,那么∠1和∠2之间的关系是 ( )A .∠1=∠2B .2∠1+∠2=180°C .∠1+3∠2=180°D .3∠1-∠2=180°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1=∠2+∠D ,∠B=∠D ,∠1=∠BAC ,根据△ABD 的内角和可得:∠D=(180-∠BAC -∠2)÷2=(180-∠1-∠2)÷2,∴∠1=∠2+(180-∠1-∠2)÷2,∴3∠1-∠2=18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外角的性质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3.1 多边形1.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位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2.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3.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识记)(1)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2)多边形的外角和:360°引申:(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能作(n-3)条对角线;(2)多边形有2)3(-nn条对角线.(3)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能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例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边形.【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得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时,这个多边形是考点:多边形的外角和.例2.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4个外角,若∠A=100°,则∠1+∠2+∠3+∠4= .【答案】280°【解析】试题分析:如图,由∠EAB+∠5=180°,∠EAB=100°,先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出与∠EAB相邻的外角∠5=80°,再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即可求∠1+∠2+∠3+∠4=360﹣80°=28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例3.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设多边形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得360°×2=(n﹣2)•180°,解得n=6.所以则这个多边形是6边形.考点:多边形的外角定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例4.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前进5m,向右转15°,再前进5m,又向右转15°……,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______________m.【答案】120【解析】试题分析:360°÷15°=24,24×5=120m.考点:多边形的外角例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4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答案】10【解析】试题分析:设这个多边形有n条边,根据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4倍,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试题解析:设这个多边形有n条边.由题意得:(n﹣2)×180°=360°×4,解得n=10.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0.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