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病毒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抗原性: 抗体能抑制酶的水解作用,抑制病毒释放与扩散,但不能中 和病毒感染性
(二)分型与抗原变异
分型
▪ NP抗原性 M蛋白抗原性
甲、乙、丙三型
▪ HA和NA抗原性:甲型再分为若干亚型-易突变
(H1-H15、N1-N9)
乙型、丙型未发现亚型
命名 型别/宿主种名/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 (HA与NA亚型号)
风疹病毒
小RNA病毒 鼻病毒
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 腺病毒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 SARS 小儿肺炎
第一节 正粘病毒 (Orthomyxoviriade)
▪ 正粘病毒
✓ 对人或某些动物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 亲和性
✓ 有包膜 ✓ RNA病毒,基因组分节段 ✓ 仅流感病毒一个种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出疹前2-4天至出疹后 2-5天,传染性极强
局部粘膜上皮炎症
全身中毒症状
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
2.免疫性
细胞免疫:CD4+/CD8+ T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sIgA、抗-HA中和抗体
三、微生物学检查
▪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 抗原检测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分节段的RNA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复合体 呈螺旋对称 ▪ 包膜
分节段的单负链RNA

NA


M1
M2
HA

1 2 34 5 6 7 8


PB2
PB1
RNA多聚酶

PA
RNA
核蛋白(NP)
重配 变异
➢核心 单负链 分节段 RNA
➢核蛋白(NP):型特异性、抗原稳定
核糖核蛋白 (RNP)=核衣壳:
红细胞凝集试验(血凝试验)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血凝抑制试验) ▪ 辅助检测和鉴定流感病毒
▪ 血凝试验
✓ 将含有血凝素的病毒接种鸡胚或感染 细胞后 ,收集其鸡胚羊膜腔液、尿囊 液或细胞培养液,加入动物红细胞后 可出现红细胞凝集。
✓ 定量检测病毒颗粒含量:将病毒悬液 做不同稀释度,以血凝反应的最高稀 释度作为血凝效价。
▪ 分型鉴定 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
四、流感的防治
▪ 增强抵抗力 ▪ 药物治疗
* 对症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症
▪ 接种疫苗 * 灭活病毒疫苗,定期注射
* 病毒亚单位疫苗:血凝素
第二节 副粘病毒 (Paramyxovir源自文库ade)
▪ 副流感病毒 ▪ 麻疹病毒 ▪ 呼吸道合胞病毒 ▪ 腮腺炎病毒 ▪ 尼派病毒 ▪ 人偏肺病毒
与正粘病毒一样,螺旋对称,有包膜, 单负链RNA,血凝作用,同时又有自 己的特点: ✓ 病毒体积大,种类多 ✓ (-)ssRNA不分节段,变异频率相对 低 ✓ 包膜表面刺突有:血凝素,(神经氨 酸酶)和融合蛋白 ✓ 抗原相对稳定,致病力相对弱,主要 感染婴幼儿及儿童,但具高传染性
一、麻疹病毒(单一血清型)
腮腺炎病毒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 小RNA病毒科:鼻病毒 ▪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 ▪ 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 ▪ 腺病毒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及其引起的主要疾病

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甲乙丙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疾病
流感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婴幼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批膜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有甲(人和动物)、乙(人和猪,致病性低)、丙 (人,不明显或轻微的上感)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 流行的重要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形态:多为球形(直径80-120nm ), 初次分离病毒有时呈丝状或杆状;有 包膜,表面有刺突
▪ 结构: ▪ 核衣壳(RNP)
▪ 血凝抑制试验
✓ 具有血凝素的病毒能凝集鸡、豚鼠、 人等的红细胞,称血凝现象。这种现 象能被相应抗体抑制,称血凝抑制试 验。
✓ 辅助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鉴定病毒 型别
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
NA的功能
▪ 酶活性: 参与病毒释放:水解受染细胞神经氨酸, 促使成熟病毒芽生释放 促进病毒的扩散:破坏细胞膜表面的病毒特异受 体,使病毒从细胞上解离
▪ 引起麻疹---儿童期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一)生物学性状
包膜表面有两种刺突:血凝素HA:参与病毒吸附, 仅凝集猴红细胞
溶血素HL:溶血、细胞融合 抗原性:产生的抗体均具有保护作用 嗜酸性包涵体:胞浆/胞核内 多核巨细胞
麻疹病毒引起的细胞融合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病毒的传播: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全部 发病
螺旋对称排列
➢ RNA多聚酶复合体(PA、PB1、PB2)
包膜:
内层:基质蛋白(MP): 型特异性、抗原稳定
外层:脂蛋白(LP)
刺突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是分亚型的依 据;抗原性易 变异
血凝素( HA)——呈柱状
HA的功能:
❖ 与红细胞表面受体 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 ❖ 介导病毒吸附 于宿主细胞(唾液酸受体) ❖ 抗原性
呼吸道感染病毒
呼吸道感染病毒
▪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 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 官病变
▪ 据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 毒引起。
▪ 传染源: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
如:A/Hong Kong/1/68(H3N2) A/马/黑龙江/1/89(H3N8)
流感病毒表面抗原的变异
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量变。即亚型内变异。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 由点突变和人群免疫力选择造成,引起局部小 型流行。
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 质变。在自然流行条件下,甲型流感病毒HA或 NA的基因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或基因重组、 或动物来源引起导致新亚型的出现,由于人群 普遍缺少免疫力,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三)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了解)
▪ 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初次分离接种鸡 胚羊膜腔,传代 尿囊腔
▪ 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 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