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鉴赏】陶瓷纹释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一、综述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装饰图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本文旨在通过对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象征意义以及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凤纹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的凤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
随着历史的推移,凤纹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陶瓷装饰中的重要元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凤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优雅的美感。
在唐宋时期,凤纹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当时陶瓷装饰的主流图案之一。
元明清时期,凤纹继续发展壮大,与其他图案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陶瓷装饰风格。
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凤作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人们常以凤为图腾,祈求神灵保佑国家安宁、家庭幸福。
其次凤作为皇室的象征,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在封建时代,凤被视为皇帝的专属图案,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此外凤还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高贵,因此在古代女性的服饰、饰品中也常常出现凤纹图案。
在现代陶瓷设计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装饰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设计师将传统凤纹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陶瓷作品。
同时凤凰图案也被运用到建筑、家居等领域,为现代生活增添了一抹古典韵味。
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使其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其装饰技艺也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陶瓷装饰图案,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文化内涵方面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因此对凤纹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陶瓷的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以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凤纹有助于揭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技艺特点和审美价值。
举例说明陶器上的装饰纹样
举例说明陶器上的装饰纹样陶器上的装饰纹样是陶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不同的图案、纹饰和色彩,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下面列举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陶器装饰纹样。
一、太阳纹:太阳纹是古代文化中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它通常以太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光芒,象征着光明和生命的力量。
二、龙纹:龙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纹样,它通常描绘了龙的形象,龙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吉祥、权威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三、莲花纹:莲花纹是佛教文化中常见的纹样,它以莲花为主题,莲花在佛教中被赋予了纯洁、高尚和慈悲的象征意义。
四、凤凰纹:凤凰纹是古代中国文化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描绘了凤凰的形象,凤凰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幸福和荣耀。
五、鱼纹:鱼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通常以鱼的形象为主题,鱼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裕、吉祥和团圆。
六、花卉纹:花卉纹是陶器上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各种花朵的形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展现出花朵的美丽和生机。
七、云纹:云纹是中国传统装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云的形象为主题,通过流畅的线条和变化的形状,表达出云的轻盈和变幻无穷的特点。
八、山水纹:山水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山水的形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静谧的色彩,展现出山水的壮美和宁静。
九、人物纹:人物纹是陶器上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人物的形象为主题,通过精细的描绘和生动的表情,展示出人物的形态和情感。
十、动物纹:动物纹是陶器上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各种动物的形象为主题,通过生动的造型和细腻的纹理,展现出动物的特征和活力。
以上是十个具有代表性的陶器装饰纹样,它们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这些纹样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表达。
通过陶器上的装饰纹样,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卓越。
明清瓷传统纹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明清瓷传统纹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古代陶瓷的纹饰,反映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值得大家去探讨研究,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憧憬。
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
这些纹饰反应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解读古代陶瓷的纹饰特征及寓意,了解传统文化及典故,继而更好的去欣赏那些不同时期涌现的光彩熠熠的精美之作。
喜欢真正野生好沉香的朋友请加下面微信免费领取:《破解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一路连科图】一路连科是科举时代对赶考学生的祝颂语,谓此行可以连中三元。
科,是指程度、等级,科举制取士的规格和年份称登科。
科举考试分乡式、会试、殿试三等,乡试列为首者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夺魁称状元。
清代瓷器上绘一只鹭鸶和莲花,寓“一路连科”之意。
此外,绘一只鹭鸶和芙蓉,称“一路荣华”,绘一只鹭鸶和牡丹,称“一路富贵”,绘一只鹭鸶和花瓶,称“一路平安”,这些题材不仅是对赶考学生的祝福,也是对人们美好未来的希翼。
明宣德青花一路连科纹蟋蟀罐标本清十八至十九世纪青花釉里红一路连科纹罐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大纵横》【八仙图】“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相传他们学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
八仙所持之物:张-鱼鼓、吕-宝剑、汉-扇子、韩-花篮、铁-葫芦、何-笊篱、蓝-横笛、曹-阴阳板,被称为“暗八仙”。
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装饰题材之一,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清初仍较流行。
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清康熙矾红彩八仙祝寿纹碗-北京故宫藏【八吉祥】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时期。
八吉祥图案为: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
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
古代中国陶瓷纹样
古代中国陶瓷纹样
古代中国陶瓷纹样种类繁多,其中一些常见的纹样包括:
1.龙纹: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皇权和权威。
龙纹是古代陶瓷中最为常见的纹样之一,包括螭龙、云龙、龙凤呈祥等图案。
2.凤纹: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鸟,象征着美丽和高贵。
凤纹
也是古代陶瓷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包括单凤、双凤、凤穿牡丹等图案。
3.鱼藻纹:鱼藻纹是古代陶瓷中寓意富足和繁荣的纹样,常以鱼、
荷花、水草等形象表现。
4.人物纹:古代陶瓷中也有许多表现人物形象的纹样,如婴戏纹、
麻姑献寿、吹箫引凤等。
5.云雾纹:云雾是古代陶瓷中常见的装饰元素之一,常用于表现
山水、神仙等场景,给人以飘逸、神秘之感。
6.花卉纹:花卉是古代陶瓷中常见的装饰元素之一,包括牡丹、
莲花、梅花等,常用于表现吉祥、美好的寓意。
7.锦地纹:锦地纹是一种以各种锦纹、几何图案等组成的综合性
装饰纹样,其特点是图案繁复、色彩艳丽。
这些纹样在古代陶瓷中广泛应用,不仅美化了陶瓷器皿的外观,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
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
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
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
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鉴。
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就是瓷器中的植物纹饰,欢迎大家指点,整理不易,喜欢请收藏转发。
莲花纹莲花纹,也称为“荷花纹”,是一种典型的传统陶瓷器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
南北朝至唐代,作为主题纹饰,当时盛行佛教,莲花被视为佛门的“圣花”。
宋代莲花纹开始变为辅助纹饰。
期间佛教逐渐世俗化,文人墨客开始最求莲花的高洁、典雅、美好的特有品质。
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与动物纹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莲瓣纹以莲花花瓣为主题装饰纹样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
宋代以后,莲花图案占主流,莲瓣纹退居角落。
元明清瓷器上所绘莲瓣纹或变变形莲瓣纹,就是以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上。
晋青釉宋耀州窑清顺治黄釉宝相花纹通常是指将某些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变成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
它的灵感来自于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清雍正青花明成化斗彩牡丹纹牡丹纹,主要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
其种类繁多,以色彩绚丽、芳姿艳丽、天然娇美被冠以“花中之王”,更享有“国色天香”的盛誉。
唐代人们开始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
宋代既有细密繁缛之风,又有粗率简约之气,可见牡丹纹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元明清三代牡丹纹久盛不衰。
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菊花纹菊花是“长寿”之花,据传朱儒子常饮用甘菊花和梧桐子泡的茶,后成了神仙。
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
清代瓷器传统纹饰-花瓶
道光山水纹饰
图案缺少层次变化,构图趋于疏 朗,比较平淡,用笔纤细,花卉描画 不活泼,人物有形无神。常见题材有: 缠枝莲、鸳鸯荷莲、菊花、石榴、佛 手、缠枝桃、缠枝八宝、折枝花、牡 丹勾莲、三果、云龙、团龙、云鹤、 云凤、夔凤、松竹梅三友图、蕉叶、 雀梅、松鹤、八仙、宝相花、蟠螭、 蝠寿、凤牡丹、海水异兽、婴戏、瓜 蝶、松石人物、竹蝶、花鸟、山水风 景、婴戏、仕女、八仙、鱼藻、博古、 八宝、三羊开泰、蝠狮纹等。还有一 些用文字作装饰,如“万寿无疆”、 梵文“寿”字、戒烟歌等,尤以戒烟 歌最具时代特征。
光绪山水纹饰
青花的颜色,只有1一2个层次,在同治末期环出现了一种兰紫色的青花。 同治以后堆粉青花比较少了,这时青花下面的堆粉极薄,颜色淡浅。
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此种色彩不含粉
质,具有彩料薄,颜色淡之特征。它是光绪 末期,宣统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种色彩。 纹饰以绘画为主,但绘画日趋草率,缺乏章 法,表现得极不形象,也不精美。绘画人物, 比较呆板无生气。绘画花鸟,禽兽没有生气 活泼之感。
早期延续乾仍书写乾隆御题华物柄杯及动物形盒隆时期风格有些粉彩瓷器时期瓷器品种多延续博中杯托盘水丞纹上甚至仍书写乾隆御题莲蝠折枝华的对象都可以诗句清宫造办处活计高足杯等不看华中灰坚硬性减清档中记载嘉庆时期烧制彩瓷器嘉庆时期仍中博纹饰题材等方面的瓷器还有的落乾隆款有象耳尊物中型为仿明代的
清代瓷器传统纹饰
创新缠枝纹
.创新缠枝纹 康熙时期的创新缠枝纹有许多较 有创意色彩,其中有根据明初转 枝牵牛花(又称喇叭花、朝颜) 纹转化、演变而成的缠枝牵牛花 纹,还有将蝙蝠、葫芦和缠枝纹 结合在一起,构成缠枝葫芦蝙蝠 纹的制品。由于“蝠”与“福” 谐音,葫芦除表示子孙绵延外, 还与“禄”谐音,两者再与缠枝 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层寓 意的吉祥纹饰。其它创新纹饰中 还出现将缠枝纹与桃纹结合,甚 至与桃纹、如意纹结合的复杂缠 枝纹
超全汇总!63种青花瓷常见纹饰解析,对于爱瓷的你一定见过
超全汇总!63种青花瓷常见纹饰解析,对于爱瓷的你一定见过中国瓷器发展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在这个途中它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拥有几个民族的特色,因此,青花瓷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青花瓷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从抽象的集合图案,到对自然万物的艺术描绘,或清雅浅淡或浓郁古朴,以单色呈现无边魅力。
01元青花纹饰元青花纹饰主要包括人物、动物、植物等,一般的云龙、鹿、凤、鹤、麒麟、狮子、松石梅、海棠、牡丹、菊、瓜果、八宝纹等独立形象都是装饰在瓷器的中段、腹部等比较醒目的位置。
01莲花纹、牡丹纹、菊花纹元青花中的花卉纹饰非常多见,但最常见的还是莲花纹、牡丹纹、菊花纹。
这三种植物的画法都是基本固定的:莲花花叶呈带双翅的葫芦形:牡丹花叶饱满肥硕,为尖瓣形;菊花花叶为五叉叶片。
三种花朵都自然留出白边,不填满色02变形莲花瓣纹俗称“八大码”,适用于圆形瓷器。
图案为八片莲花瓣,每片花瓣内又加绘朵花、朵云、火焰、杂宝等。
元代青花瓷图案上的莲花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线,花瓣之间不连接。
其他部位装饰一些植物类的辅助纹,如卷草纹、锦地、钱纹、莲瓣、缠枝纹、芭蕉纹、云纹、水波纹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海怪纹02明青花纹饰永乐青花图案多样,纹饰秀丽、自然,给人清秀感。
花卉纹饰以缠枝花卉多见,花大叶少,枝蔓清秀,呈现出古朴飘逸的色彩,动物纹饰为龙凤纹,还有少量的麒麟、海兽等。
宣德年间的纹饰特点就是造型夸张的写意的麒麟纹。
永宣青花受西域文化与宗教影响,模仿西亚地区金属、陶器的制品,有的外域风格比较明显,青花瓷器上出现大量伊斯兰教、道教、佛教纹饰,如几何纹、花枝纹等,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03清三代青花纹饰清代瓷器就是清朝的瓷器。
中国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
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瓷器的经典纹饰13:夔龙、夔凤与常见龙凤纹的不同
瓷器的经典纹饰13:夔龙、夔凤与常见龙凤纹的不同龙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图腾之一已是几千年不争的事实。
不论是青铜、家具、瓷器还是玉器、漆器、织锦,很多材质上展现的龙纹都成为统治者专有的纹饰。
皇帝以龙子、龙体自诩,穿龙袍、睡龙床;百姓以望子成龙为最高愿望。
特别是元明清三代的瓷器中,龙纹更成为帝王权贵专有的标志符。
然而在很多器物上,龙的展现形式又有多种多样,比如按龙的形态可分为正龙(正脸)、升龙(龙头在上)、降龙(龙头在下)、行龙(横向行走的全身龙)、顾首龙(行走中回头的龙)、团龙(圆形之内的龙纹),另外还有搭配式的龙纹——双龙和龙凤:除了展现龙的体态变化,还有龙与衬托龙势的背景所组合的龙纹,可分为龙与凤、龙与海水、龙与荷塘、龙与云、龙与花等:总之,这些龙纹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的。
但其中有一种常用的纹饰“夔龙”,与之对应的还有夔凤是很多朋友感到困惑的一种“龙”。
其实“夔[kuí]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一种与龙类似的抽象神兽,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
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
没有深入研究过,不知道从何时起,夔字与龙凤搭配,出现了夔龙、夔凤之说,估计是此种组合赋予了龙与凤更多的神奇与威力。
我理解,在看到龙与夔龙、凤与夔凤,区别他们的简单经验:龙凤都是我们已熟知的那种具体的样子,而夔龙、夔凤是艺术化之后具有装饰效果的抽象图案。
夔龙没有明显的龙爪龙鳞,夔凤也没有明显的凤头翎和凤尾。
夔龙、夔凤纹更像是剪纸效果,隐约之中可以看出来夔龙的长嘴和夔凤的鹦鹉嘴、夔龙的鹰爪夔凤的翎毛(插图3)仔细看看夔龙有多呆萌:仔细看看夔凤有多可爱:关于瓷器上龙纹在各朝代的不同特点,可以参看以前写过的一篇《瓷器的经典纹饰12:各朝代龙纹比较(多导图、长图)》我们最熟悉的那些龙纹。
中华瓷纹饰—— 花鸟纹
中华瓷纹饰——花鸟纹清康熙·五彩花鸟纹盘花鸟纹简介: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上,宋代则主要见于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及耀州窑青釉刻花瓷器上。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彩瓷上盛行花鸟纹装饰,如明宣德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描绘绶带鸟正在啄食枇杷的生动图象,成为彩瓷花鸟纹的代表作。
成化时期瓷器上花鸟题材,比宣德时更为普遍,鸟的种类更多,大多栖于枝头,形态活泼有生气。
清康熙瓷器上的花鸟纹更多地揉进中国画工笔画法,使所绘花鸟更加生动逼真。
民国粉彩花鸟盖罐一对。
高35公分。
居仁堂制红款。
黄地绿彩花鸟纹碗黄地绿彩花鸟纹碗另面黄地绿彩花鸟纹碗底款黄地绿彩花鸟纹碗,清宣统,高6.5cm,口径12.4cm,足径5.3cm。
碗直口微敞,深腹,上腹较直,圈足。
内外均施黄釉,里光素。
外壁黄釉地上以绿彩绘两株桃树和四只飞鸟,近口沿处饰绿色环线一周,足墙浅刻双环线一周,所有绿彩图案下的胎上均有与花纹相同的刻划轮廓线。
外底墨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楷书款。
黄地绿彩是低温色釉釉上彩品种之一,以黄色釉为地,用绿色在锥刻好的暗纹上施以彩绘。
这种装饰方法在盘、碗上较为常见。
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底部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清宣统三年(1911年),高30.3cm,口径6.3cm,足径6.3cm。
瓶撇口,细长颈,长圆腹,圈足。
瓶内外通施白釉。
胎体轻薄。
以釉下五彩绘花鸟纹,色彩淡雅。
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外围绿彩双圈。
湖南瓷业公司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熊希龄(1870—1937年)在湖南创立。
在我国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窑釉下五彩瓷在制作技术和装饰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堪称陶瓷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底款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之盖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清光绪,通高8.8cm,口径11cm,足径4.4cm。
碗圆盖,抓钮,口微撇,弧腹,圈足。
以粉彩为饰,盖口沿涂金线一周,碗内壁施白釉,盖面及碗外壁施绿釉,其上绘飞鸟和花卉纹。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一)
中国传统瓷器的纹饰(一)几何纹是一种原始的装饰纹样,以点线面组成多种规则的几何图形而得名,商周时期几何纹在陶器上的表现十分突出,吴越地区的几何印纹硬陶文化尤其发达,秦汉以后各代,几何纹始终是陶瓷器常见的图案与辅助纹饰。
一、编织纹泛指竹、苇、藤、麻等编织物遗留在器物上的印痕,以及后来摹拟这些印痕的装饰性纹样,是一种具有浓厚传承性的原始装饰纹样。
编织纹始见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陶器。
在商周时期,编织纹在原始青瓷、印纹硬陶及灰陶器上已作为常用装饰。
纹样有:席状、人字状、米筛状、叶脉状、方格状等。
汉代陶瓷器承袭了这一传统纹饰。
自唐代至清代,编织纹一直流行不衰,常用作器物的地纹或边饰,也有作为主题纹饰的。
二、网纹又称“网格纹”、“方格纹”,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
图案是:将方格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边疆形式展开似鱼网,有直线网格、斜线网格和曲线网格之分。
网纹的出现正是新石器时代渔猎经济生活在原始制陶及其审美意识上的反映。
网纹的表现方法有刻划、拍印、压印、镂孔、彩绘等多种形式,以彩陶上的彩绘网纹最为生动。
三、条纹又称“条形纹”、“线纹”,一种原始的陶瓷装饰纹样,由较短的相对独立的线条构成,有竖线、横线、斜线、弧线、宽线、窄线、单线、复线等多种形状。
篮纹也可视作一种条纹。
条纹有的单独成立,也有与圆点纹、漩涡纹等组成复合纹样的。
表现技法主要是刻划、压印、拍印、彩绘等。
四、篦纹因其是用篦状工具刻、压出篦状纹而得名的一种装饰纹样。
商周陶器上多见,瓷器上大量采用则是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瓷窑,青瓷和青白瓷器物上最为多见。
用戳刺方法形成的成片点状纹样,习惯上称“篦点纹”;用划花方法形成的细密平行线条纹,习惯上称“篦划纹”。
篦纹还有栉齿纹、梳篦纹、篦线纹等多种别称。
五、剔刺纹也称“刺剔纹”、“锥刺纹”、“针刺纹”、“戳刺纹”等,一种原始的陶瓷装饰纹样,因其是用工具在器坯上成片剔刺而成,故得名“剔刺纹”。
用指甲剔刺而成的纹样,旧称“指甲纹”,也应归入剔刺纹类属。
古代陶瓷纹样中的吉祥寓意
古代陶瓷纹样中的吉祥寓意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独具特色,纹样中所蕴含的吉祥寓意也是其独特之处。
每一个陶瓷纹样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陶瓷纹样及其吉祥寓意。
一、莲花纹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被誉为“花中君子”。
在陶瓷纹样中,莲花纹常被用来装饰器物,寓意纯洁、高雅、吉祥。
莲花的开放过程,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
无论是莲花的全开、半开还是盛开,都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龙纹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尊贵和吉祥。
在古代陶瓷纹样中,龙纹常常被用来装饰各种器物。
龙纹的细腻和华丽,给人一种庄重而威严的感觉。
龙纹还常常和云纹相结合,寓意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龙纹陶瓷器物也常被用来作为贵重礼品,用以表达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祝贺。
三、鱼纹鱼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富贵和余庆。
在古代陶瓷纹样中,鱼纹常常被用来装饰盘、碗等器物。
鱼的形象在纹样中多种多样,有的是单独的鱼纹,有的是鱼儿游动的姿态。
这些鱼纹给人一种活泼、生动的感觉,也寓意着生活的丰富和幸福。
鱼纹陶瓷器物常被用来作为婚嫁礼品,寄托了人们对新婚夫妇幸福美满生活的祝愿。
四、福字纹福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吉祥符号之一。
在陶瓷纹样中,福字纹常常被用来装饰各种器物。
福字的形状各异,有的是镂空的福字,有的是实心的福字。
福字的纹样既简洁又富有变化,给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感觉。
福字纹陶瓷器物常被用来作为年货和节日礼品,寓意着对家庭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百鸟朝凤纹百鸟朝凤纹是古代陶瓷纹样中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具华丽和繁复的纹样之一。
百鸟朝凤纹常常被用来装饰盘、碗等器物,寓意着繁荣和吉祥。
纹样中的鸟儿形象栩栩如生,树木花卉也繁茂欣欣向荣。
百鸟朝凤纹陶瓷器物常被用来作为贵重礼品,寄托了人们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祝贺。
陶瓷纹样中的吉祥寓意丰富多样,每一种纹样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鉴赏:中国历代陶瓷精美纹饰(完整版)
鉴赏:中国历代陶瓷精美纹饰(完整版)瓷器上的纹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明、清官窑瓷器纹样较之民窑的严谨工整。
它们都以物言志,画必有意,表达着皇族对世界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企盼,同时也是他们宣传封建意识的工具。
在明、清官窑瓷器纹样中,龙纹、花卉纹是其大宗,婴戏纹、狮子纹常用。
明成化斗彩高士图杯-北京故宫藏纹饰的画面依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如气势磅礴的寿山福海纹,明代宣德朝的含蓄典雅,而清康熙朝的则加绘鹿、松树、月亮、蝙蝠、云朵等点缀物,尽力将对吉祥的企盼表露。
清代官窑瓷画特别讲究吉祥图案的运用,寓福禄寿之意的尤甚。
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描金缠枝莲卷缸,2,645,000元成交,2015-06-06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01PART人物纹①八仙传说中的道教神仙。
画面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
后两种纹饰有时另多两人,一位是肩扛桃枝或手捧寿桃的东方朔,另一位是高颅顶的老寿星。
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明晚期·青花瓷八仙葫芦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顺治乙未年制”四字篆书款青花八仙祝寿图盘,高5.1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9.4厘米清康熙矾红彩八仙祝寿纹碗-北京故宫藏②和合二仙传说中的两位神仙,又称和合二圣,各代表一位高僧(名叫寒山,拾得),是传统的象征性神名。
画面上,两位胖和尚,一位手持捧盒,另一位拿一柄莲花,笑容可掬,取和谐和好之意,故在民间举行婚礼时喜欢陈列和合像,以求吉利。
有时,捧盒半开,飘出的云气中圈着五只蝙蝠,意为五福。
清康熙斗彩合和二仙纹六棱菱花口花盆,高约33厘米口部尺寸约42x58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绿地粉彩和合二仙香插,台北故宫博物院藏③福禄寿三星画面多作苍松下三、四位老者相聚。
一位是鹤发童颜的老寿星(面前往往加绘东方朔献桃),一位后随一只鹿,取鹿的谐音,寓'禄'之意。
另一位是福的化身,有时还绘有蝙蝠相衬,以寓'福'意。
明嘉靖青花福禄捧寿纹葫芦瓶清雍正粉彩福禄寿观音瓶④四妃十六子传说中帝王的四位妃子与她们的十六个儿子,有时仅绘十六子。
中国历代瓷器纹饰特征
中国历代瓷器纹饰特征唐代瓷器纹饰特征:唐代瓷器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三彩瓷器。
唐代的瓷器纹饰以自然景物、人物图像为主题,奇特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充分展现了唐代的艺术风貌。
纹饰常用的图案有云纹、雷纹、水波纹等。
宋代瓷器纹饰特征:宋代是中国瓷器的繁盛时期,特别是南宋的青瓷和定窑瓷器。
青瓷器以薄胎、青绿釉和淡雅纹饰为其特点,纹饰多为植物、花卉和花鸟等图案,形式简洁大方。
定窑瓷器的特点是采用白地青花纹饰,纹饰细腻,图案清晰,常以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
元代瓷器纹饰特征:元代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主。
元代青花瓷器的特点是纹饰线条流畅,造型简洁,纹样繁密。
纹样通常以花鸟、人物图像为主题,背后常配以树纹或云纹。
元代也有少量的铁尖纹瓷器,纹饰线条勾勒出尖形,给人以粗犷的感觉。
明代瓷器纹饰特征:明代的瓷器纹饰丰富多样。
明代的青花瓷器纹饰以纤细的线条描绘出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细腻而清晰。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大量的釉下彩瓷器,其纹饰更加丰富多彩,颜色鲜明。
釉下彩瓷器的图案常以花卉、瑞兽、龙凤等为主题,极富装饰性。
清代瓷器纹饰特征:清代的瓷器纹饰以青花瓷器和釉下彩瓷器为主。
青花瓷器的纹饰特点是传统的花鸟、人物等图案基本不变,但线条更加流畅,纹饰更加细腻。
釉下彩瓷器的纹饰呈现出更多的西洋风格,实现了中国传统瓷器艺术与西方工艺的结合。
此外,清代还有大量的粉彩瓷器,纹饰以精细的花卉、人物、山水等图案为主。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瓷器纹饰特征丰富多样,虽然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特点,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技艺的精湛。
这些瓷器的纹饰不仅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展现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了解中国2000年来传统瓷器中常用的24种纹饰
了解中国2000年来传统瓷器中常用的24种纹饰鱼纹广义上可包含由鱼纹和其他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如鱼藻纹、鱼鸟纹等;狭义上仅指纯粹的鱼纹或以鱼纹为主体的纹饰。
鱼纹的表现手法有深刻、彩绘、模印、塑贴等。
鱼水组合的画面称为海水鱼纹或水波游鱼纹。
如耀州窑青釉花口碗内壁上的海水鱼纹,以篦状工具左旋右转刻划细密的水波纹,以粗健的线条勾勒出游鱼,动态真切自然。
鱼与莲组成的画面,称为鱼莲纹或莲池游鱼纹;鱼与水藻相配称为鱼藻纹。
磁州窑的鱼藻纹最为生动,水藻飘动,鱼儿浮游,水藻飘指显示水的流向,令人感受到鱼逆流而上的动态。
元、明、清瓷器中鱼藻纹饰更为普遍,多用青花、釉里红、五彩表现单尾或双尾鱼纹,鲭、鲢、鲤、鳜或鲭、鲐、鲤、鲫鱼四鱼与水草组成的寓意纹饰。
明宣德蓝釉鱼藻纹盘,以晶莹艳丽的宝石蓝色釉托起洁白如玉的鱼藻,清丽动人。
鱼藻纹“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
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陶瓷装饰图案。
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鱼纹盘相融。
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
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摩羯纹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公元4世纪末传入中国。
经隋唐,摩羯形象融入龙首的特征。
宋代瓷器上的摩羯纹多见于耀州窑瓷器。
往往在青瓷碗的内壁刻划头上长角、鼻子长而上卷、鱼体鱼尾的鱼形摩羯,或在碗心的莲池中盘旋,或在碗壁的碧波中对游。
摩羯纹有的作为主题纹饰出现,也有作辅助纹饰的,与水波、莲荷、荷叶等组成带状纹,衬托婴戏主题纹饰。
鸟纹广义上可包含鸟纹与其他内容组合的纹饰,如花鸟纹;狭义上仅指纯粹鸟纹或以鸟纹为主体的纹饰。
神话性质的凤纹或其他瑞禽纹也归在鸟纹类属。
鸟纹的表现技法有刻划、彩绘、模印、塑贴等。
唐宋以后,受中国画影响的鸟纹多与花卉纹相配为饰,习称花鸟纹。
【中国古陶瓷纹样】——云纹
【中国古陶瓷纹样】——云纹
云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
⽤云朵纹饰象征⾼升和如意。
云纹多与龙、凤、蝙蝠等相配,有时也单独使⽤。
战国⾄汉魏时代的⽡当上流⾏云纹装饰。
浙江临安晚唐⽔邱⽒墓出⼟的越窑青瓷罂和熏⾹炉上,均描绘褐彩云纹。
宋代定窑印花或刻花云龙纹瓷器、元代磁州窑⽩底⿊花云龙纹瓷器及景德镇青花、釉⾥红、红釉、卵⽩釉等瓷器上,均有云纹装饰。
明、清景德镇及其他地⽅窑陶瓷上普遍装饰云纹,且形式多样,如灵芝形云、蝌蚪形云、如意头形云、风带如意云、“壬”字形云、“卍”字形云等。
有的云纹时代特征鲜明,如明代洪武时期的云纹多作风带如意形,其云头如意形不像元代如意云那样规整,云脚较粗,并向⼀侧弯曲。
中国瓷器纹饰大全
鹿纹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
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
定瓷双鹿盘,盘面两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丛,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
磁州窑瓷枕的鹿纹更多,描绘了小鹿的种种形态,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均极秀美生动。
吉州窑小鹿衔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
青花松鹿纹花瓶花鸟纹花鸟纹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
如磁州窑残荷秋叶纹枕,枕面画野塘芦鸦、残荷败草,大雁南飞,呈现一派深秋景色。
格调与此相反的竹雀图,只是草草几笔,便描绘了白头鸟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摇颤, 充满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机。
其余,小鸟琢果、鹊噪枝头,以及双系瓶上的草花飞燕等等,都各具特色。
面师们抓住了瞬间的动态,意到笔随,情景交融,颇为佳作。
五彩花鸟纹盘鱼藻纹“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
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
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
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青花鱼藻纹大罐缠枝纹明代或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
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
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
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广。
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青花缠枝纹大盘牡丹纹牡丹,自唐以来,被人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并把它作为装饰题材广泛应用在各种工艺品上。
宋瓷中的瓶、罐、盘、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构图多样的牡丹纹。
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
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
陶瓷纹饰的种类及其含义
陶瓷纹饰的种类及其含义陶瓷纹饰的种类可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说到陶瓷,大家肯定想到那些色彩斑斓、花样繁多的瓷器,没错,这里面的纹饰可是大有讲究的哦。
每一款陶瓷上的花纹都像是它的“身份证”,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背后藏着许多故事和文化的含义。
比如,大家常见的青花瓷,蓝白相间,清新脱俗,代表着高洁和优雅,简直就像是“人中龙凤”。
再比如,粉彩瓷,那粉嫩的颜色看着让人心情大好,象征着吉祥如意,尤其在春节的时候,送人最合适不过。
再说说那些动物纹饰,真的是活灵活现。
龙、凤、鱼、鹤,各种动物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龙,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常常被用在皇家的器皿上,感觉就像是贵族的专属标配。
凤呢,代表着美好和和谐,是那种“吉祥的象征”,在婚礼上最受欢迎,能让人想起“百年好合”的美好愿景。
至于鱼,代表着富裕和丰收,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仿佛在告诉你“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陶瓷的花卉纹饰也让人爱不释手,牡丹、莲花、菊花、梅花,各种花朵的象征意义可真是丰富。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代表着富贵和繁华,家里有这么一件牡丹花纹的瓷器,绝对能让客人眼前一亮。
莲花呢,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和高尚,常常出现在一些佛教题材的瓷器上,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洗礼。
菊花和梅花也是不甘示弱,菊花寓意着坚韧和长寿,梅花则代表着傲雪斗霜的勇气,简直就像是人生的写照。
如果说这些花纹都是美的代表,那么那些几何图案就是另一种风格的魅力。
简单的线条、方块、圆圈,组合起来就像是艺术家的画布,给人一种现代感。
这种设计也代表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摒弃繁琐,追求一种质朴的美。
你看,古往今来,陶瓷纹饰真是个宝藏,里面蕴含的文化和哲理,简直让人想要深入了解。
陶瓷上的民俗纹饰,比如那些描绘生活场景的图案,简直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农耕、捕鱼、饮酒作乐,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看到这些图案,仿佛能感受到那种亲切和温暖,简直像是坐在火炉旁,和家人唠嗑,讲述着那些年发生的小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雍正粉彩折枝牡丹纹
清乾隆斗彩八吉祥如意花卉纹
清嘉庆黄地粉彩勾莲纹
杂宝纹
元龙泉窑内刻杂宝纹青瓷碗之方胜
清雍正斗彩八宝纹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杂宝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杂宝
寓言故事纹
明空白期青花“空城计之孔明”
清康熙“西厢记”之张生
清康熙张果老
清嘉庆“刘海戏金蟾”之刘海
清嘉庆“麻姑献寿”之麻姑
陶瓷纹释
人物纹
明嘉靖青花婴戏图
明嘉靖青花婴戏图
顺治五彩十八罗汉图
清雍正美人
清雍正美人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笔筒
清光绪粉彩人物
பைடு நூலகம்
动物纹
明嘉靖青花“蝠鹿同寿图”
清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
清嘉庆粉彩花卉蝴蝶纹
明万历五彩云龙戏珠纹
山水花鸟纹
清康熙五彩花果纹
清康熙五彩开光花鸟人物纹大笔海花鸟纹
同治麒麟送子纹
文字诗画纹
唐长沙窑诗文
宋磁州窑文字
金磁州窑文字
清康熙 景德镇官窑青花“醉翁亭记”笔筒
清康熙五彩开光花鸟人物纹大笔海诗文
清雍正外胭脂红釉内粉彩“万寿无疆”字
清雍正万寿图
清嘉庆诗文
清咸丰粉彩青花篆书款纹
清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