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的制备方法
第2章 合成气
![第2章 合成气](https://img.taocdn.com/s3/m/3fc3b2c73186bceb19e8bb12.png)
3、脱碳方法的选择
氨加工的品种
取决于
气化所用原料和方法 后继气体精炼方法 各脱碳方法的经济性
2.2.4.原料气的精炼(CO、CO2、O2、水等)
1、铜氨溶液吸收法 氯化铜氨液 吸 蚁酸铜氨液 收 碳酸铜氨液 液 醋酸铜氨液 (1)、铜液的组成
总量≤10ppm
铜离子浓度(铜比) 氨含量 醋酸浓度 残余CO、CO2(再生液)
3、甲烷化法
互逆 甲烷蒸汽转化 机理分析:
甲烷蒸汽转化机理
CH4 + [ ] ? [CH 2 ]
[CO] [ ] + CO
甲烷化机理
CO + [ ] [CO]
H2
[CH2 ] + H2O [CO] + 2H2
[CO] + [ ] [C ] + [O]
[C] + H2 ? [CH2 ] H2 揪快? CH4 [ ]
CH 4 + H 2O CO + 3H 2
H2O + [ ] [O] + H 2
[O] + H2 ? H2O [ ]
CO2 + [ ] ? [CO2 ]
[CO2 ] + [ ] [CO] + [O* ]
CO + [O] [ ] + CO2
CO + H 2O CO2 + H 2
利用催化剂使CO、CO2加氢生成CH4使气体 精炼的方法,可使CO、CO2&度增加都会造成扩散系数下降
5.活性系数与催化剂用量
活性系数指真实工业条件下的使用活性与标准条件下的比值 催化剂用量:
VK
yCO ,2 dy G CO = r òyCO ,1 xA k
制备乙炔和合成气的方法
![制备乙炔和合成气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1564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a.png)
制备乙炔和合成气的方法乙炔(C2H2)和合成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能源领域。
本文将介绍制备乙炔和合成气的主要方法。
乙炔的制备方法:乙炔一般通过加热碳酸钙(CaCO3)与沸石或石英砂等材料的混合物来制备。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将碳酸钙与沸石或石英砂等混合物放置在加热炉中,并加热到1500°C左右。
2.加热过程中,碳酸钙会分解为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CO2)。
3.然后,将高温下生成的氧化钙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
4.氢氧化钙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炔和水。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2H2+H2O乙炔的制备方法还有其他途径,例如电解乙酸钠溶液、加热乙醇的脱水反应等。
但是,以上方法较少应用于大规模乙炔的生产,因为它们的成本较高或工艺条件较为复杂。
合成气的制备方法:合成气是一种含有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的混合气体,可由多种原料制备,包括天然气、石油、煤炭和生物质。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制备合成气的方法:1.煤炭气化法:将煤炭在高温、高压和缺氧或少氧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
该过程被称为煤气化,可通过煤气化炉来完成。
煤炭气化法是最常用的制备合成气的方法之一2.天然气重整法:将天然气通过催化剂,在高温下进行重整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
该方法适用于富含甲烷的天然气。
3.生物质气化法:将生物质(例如木材、秸秆等)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加热,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
该方法利用可再生资源,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4.煤制油气化法:煤制油气化联产是在煤炭气化过程中不仅产生合成气,同时可以产生液体燃料(如石化原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煤炭转化为石油化工原料,并充分利用煤炭资源。
以上是制备乙炔和合成气的主要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对于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天然气制备合成气
![天然气制备合成气](https://img.taocdn.com/s3/m/1a247ec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d.png)
天然气制备合成气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环境友好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环境友好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制合成气是间接利用天然气的重要步骤,也是天然气制氢的基础,充分了解天然气制合成气的工艺与催化剂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天然气的利用将有很大帮助。
天然气中甲烷含量一般大于90%,其余为小量的乙烷、丙烷等气态烷烃,有些还含有少量氮和硫化物。
其他含甲烷等气态烃的气体,如炼厂气、焦炉气、油田气和煤层气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
目前工业上有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技术主要有蒸汽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
本文主要对蒸汽转化法进行具体的描述,并具体介绍此工艺的发展趋势。
蒸气转化法蒸气转化法是目前天然气制备合成气的主要途径。
蒸汽转化法是在催化剂存在及高温条件下,使甲烷等烃类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等混合气,其主反应为:CH + H O = CO + 3H,A H © 298 = 206KJ / mol该反应是强吸热的,需要外界供热。
因为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0%以上,而甲烷在烷烃中热力学最稳定,其他烃类较易反应,因此在讨论天然气转化过程时,只需考虑甲烷与水蒸气的反应。
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和化学平衡甲烷水蒸气转化过程的主要反应有:CH4+ H2O o CO + 3H2,A H © 298 = 206KJ / molCH4+ 2 H2O o CO 2 + 4 H 2,A H © 298 = 165KJ /molCO + H 2 O o CO 2 + H2,A H © 298 = 74.9 KJ /mol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是析碳反应,它们是:CH4 o C + 2H2,A H©298 = 74.9KJ /mol2CO o C + CO2,AH © 298 = -172.5 KJ /molCO + H 2 o C + H 2 O,A H © 298 = -131.4KJ /mol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必须在催化剂存在下才有足够的反应速率。
煤制合成气
![煤制合成气](https://img.taocdn.com/s3/m/feb1475b2e3f5727a5e9629b.png)
(2)间接供热:
(3)利用气化反应供热:
பைடு நூலகம்
3.按反应器类型分类:移动床、流化床、气 化床、熔融床
煤气化的主要生产方法及设备 ●固定床间歇气化法: ★优点:只用空气而不用纯氧,成本和投资费用低 ★ 缺点:非制气时间较长,生产强度低,阀门开关频繁易 损坏,工艺较落后
●固定床连续制气法: ★优点:①可控制和调节炉中温度,生产能力强 ②因无氮气存在,不需放空,故可连续制气, 生产强度较高,而且煤气质量也稳定 ③操作管理简单 ★缺点:所制水煤气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而一 氧化碳含量较低,在碳一化工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适用于城市煤气
•
•
煤为原料制合成气
•
张凤申
㈠合成气 以氢气和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有机合成的一 种原料气。
合成气是有机合成原料之一,也是氢气 和一氧化碳的来源,在化学工业中有着重要 作用。 制备合成气的原料:天然气、煤、石油、油田 气、焦炉煤气炼厂气、石脑油、重油
㈡煤气化
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或 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 发应把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 的过程。
• ●气流床连续式气化法 • ★优点:气化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单炉生产 能力大,煤种适应性广,蒸汽用量低,煤气中不含焦 油和烟尘,有效成分含量高 • ★缺点:操作能耗大,耗氧量高,投资大
意义:
★清洁能源; ★高效转化; ★替代石油; ★下游产品灵活多样,延伸了煤化工产业链,提高 了煤炭转化利用的经济效益。
发展历程:
•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世界上就出现了常压固定床 煤气发生炉,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到五十年代,用于煤气 化的加压固定床鲁奇炉常压 流化床温克勒炉和常压气流 床K-T炉先后实现了工业化, 这批煤气化炉型一般称为第 一代煤气化技术 • 第二代煤气化技术开发于二 十世纪六十年代,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煤气化新技术迅 速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开发的煤气化新技术,有的 实现了工业化,有的完成了 示范试验,具有代表性的炉 型有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 炉、熔渣鲁奇炉、高温温克 勒炉及谢尔干粉煤加压气化 炉等。
合成气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合成气的制备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68f7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6.png)
合成气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概述合成气是由一定比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能源领域和合成化学等领域,因此,合成气的制备和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二、合成气的制备技术1. 煤制气煤制气是最早用于制备合成气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煤通过高温气化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气体。
2. 天然气重整天然气重整是一种在高温和高压下,将天然气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气体的技术。
该技术需要大量的热量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3. 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化是一种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合成气的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生物质通过高温和压力下的气化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气体。
4. 液化石油气重整液化石油气重整是一种以液化石油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的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与天然气重整相似,在高温和高压下将液化石油气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气体。
三、合成气的应用1. 化工行业合成气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化学品,例如甲醇、合成氨、丙烯、乙二醇等。
2. 能源行业由于合成气可以被用作燃料,因此它被广泛地用于供热和发电等领域。
3. 合成化学合成气可以被用于合成化学品,例如合成蜡、合成尼龙、合成橡胶等。
4. 煤化工行业煤是制备合成气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合成气被广泛应用于煤化工行业。
例如,合成气可以被用于生产合成天然气、合成油等。
四、合成气的发展趋势目前,合成气在化学工业、能源领域和合成化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合成气的制备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对煤、天然气等非化石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合成气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总之,合成气的制备和应用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合成气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合成气体的制备方法
![合成气体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e671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1.png)
合成气体的制备方法合成气体是一种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合成气体的制备方法众多,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工艺,可以分为煤气化法、蒸汽重整法、焦炉煤气法、部分氧化法等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煤气化法是一种将固体煤转化为合成气体的常用方法。
在这一工艺中,煤炭经过煤气化炉高温、高压条件下与氧、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合成气体。
煤气化法的优点是原料资源丰富,适用于许多地区。
但是,煤气化法存在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环境问题等缺点。
蒸汽重整法是一种通过将烃类物质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合成气体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烃类物质与加热后的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水蒸气重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蒸汽重整法制备合成气体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多种烃类原料,生成的合成气体品质稳定,适用于多种化工工艺。
焦炉煤气法是指利用高炉、焦炉等工业设施产生的煤气,通过净化、除尘等工艺处理后,得到合成气体。
焦炉煤气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能够充分利用冶金工业废气,减少环境污染。
但是,焦炉煤气法的煤气组分相对不稳定,需要经过复杂的净化工艺。
部分氧化法是一种将烃类物质通过与氧气部分燃烧的方法,生成合成气体的制备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烃类物质部分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烃类分子发生裂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部分氧化法的优点是工艺相对简单,催化剂使用量较少,能够利用多种烃类原料。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制备合成气体,如气化法、电解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业领域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是确保合成气体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合成气体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甲醇、合成油等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工艺学 第 2 章 合成气
![化学工艺学 第 2 章 合成气](https://img.taocdn.com/s3/m/c3955bce84254b35eefd34bf.png)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5 转化反应工艺流程及转化炉
燃料用天然气 11
8 9 过 热 蒸 汽
5
2
1 3
一段转化
4
二段转化
对流段
7 10 蒸汽 空气 原料天然气 锅炉给水 转化气去变换 6
氢氮气来自合成
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流程
1、钴钼加氢反应器;2、氧化锌脱硫槽;3、对流段;4、辐射段(一段炉);5、二段转化炉;6、第一废热锅炉;7、批二废热 锅炉;8、汽包;9、辅助锅炉;10、排风机;11、烟囱
图解法或迭代法求解x,y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水碳比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1.1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c.影响甲烷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组成的因素
温度增加,甲烷平衡含量下降,反应温度每降低 10℃,甲烷平衡含量约增加1.0%-1.3%;
增加压力,甲烷平衡含量随之增大;
增加水碳比,对甲烷转化有利; 甲烷蒸汽转化在高温、高水碳比和低压下进行有利
立式圆筒,内径约3米,高约13米;壳体材质 为碳钢,内衬不含硅的耐火材料,炉壳外保温。
上部有燃烧空间的固定床绝热式催化反应器。
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设计
![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43cc4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5.png)
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设计在当今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需要发展出更加环保和能够有效利用化石资源的技术来满足各种能源需求。
其中,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被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从工艺步骤、工艺原理和工艺优点三方面来阐述这种技术。
一、工艺步骤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步骤如下:1. 气体造气与净化:二氧化碳和甲烷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合成气体,然后将其通过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为后续工艺步骤提供优质的燃料。
2. 加热反应:将净化后的合成气体经过加热反应,让化学反应得以充分发挥,生成更多的氢气和一氧化碳。
3. 调节气体比例:对于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的工业应用需求。
4. 后续工艺:根据实际需求,对合成气体进行后续处理,包括将其储存、运输或将其进一步加工为二甲醚等其他化学品。
二、工艺原理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的原理基于废弃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再利用。
在化学反应中,这两种废弃原料会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更加有价值的化学品。
具体来讲,二氧化碳和甲烷会先发生水煤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之后,这些反应产物又会进行甲烷重整反应,生成更多的氢气和一氧化碳。
最终,我们得到了一种成分比例可以得到调控的合成气体,可以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工艺中不会产生任何尾气或者废水,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切实起到了节约化石资源和环保的作用。
三、工艺优点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节约资源:这种工艺利用废弃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减少了原料成本,也避免了废弃物的浪费。
2. 环保:这种工艺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尾气或者废水,对环境无负面影响。
3. 应用广泛:这种合成气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替代传统燃料,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二氧化碳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工艺是一种既节约资源又环保的技术,由于其应用广泛,已经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采用。
合成气的制备与利用技术研究
![合成气的制备与利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638c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0.png)
合成气的制备与利用技术研究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它由一定比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
这种燃气可用于工业生产、能源转换和化学品合成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合成气的制备与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合成气的制备技术包括煤制气、天然气重整和生物质转化等多种方式。
其中,煤制气是一种传统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煤转化为气体的过程产生合成气。
这种方法具有原料丰富、投资成本低等优势,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天然气重整是一种利用天然气为原料的制备方式,该方法具有高效、低污染的特点,但天然气资源有限。
生物质转化是一种绿色的制备方式,通过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合成气,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等优势,但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次,合成气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合成气汽车、化学品合成和发电等方面。
在交通领域,合成气汽车是一种可替代传统燃油的新型交通工具。
合成气汽车采用合成气作为燃料,具有低排放、高效能等优点。
在化学品合成方面,合成气可作为重要的中间体用于制备合成油、甲醇、氨等化学品,对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合成气还可用于发电领域,通过合成气发电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合成气的制备与利用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中国在煤制气技术上拥有世界领先的地位,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应加大对煤制气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应积极推进天然气重整和生物质转化等清洁能源制备合成气的技术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合成气利用技术方面,应进一步推广合成气汽车的应用。
合成气汽车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加氢站建设的不足、燃料成本的高昂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加氢站建设,降低燃料成本,提高合成气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此外,还应强化合成气在化学品合成和发电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新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合成气的制备方法
![合成气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e36e657e21af45b307a8b4.png)
二甲醚原料----合成气合成气的主要组分为CO和H2,可作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亦可作为制氢气和发电的原料。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以天然气、煤为原料的合成气制备工艺已很成熟,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含氧化物、烃类及碳一化工生产技术均已投入商业运行。
清洁高效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成功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合成气制备技术的发展。
合成气的用途广泛,廉价、清洁的合成气制备过程是实现绿色化工、合成液体燃料和优质冶金产品的基础。
1合成气的制备工艺根据所用原料和设备的不同,合成气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大多数合成气制备工艺是以处理天然气和煤这2种原料的工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1.1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气制备工艺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其主要的反应包括天然气的蒸汽转化反应(1)、部分氧化反应(2)、完全燃烧反应(3)、一氧化碳变换反应(4)和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5)。
CH4+H2O CO+3H2+206 kJ/mol (1)CH4+0·5O2CO+2H2-36 kJ/mol (2)CH4+2O2CO2+2H2O -802 kJ/mol (3)CO+H2O CO2+H2-41 kJ/mol (4)CH4+CO22CO+2H2+247 kJ/mol (5)这几个主要反应的不同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和生产装置,形成了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多种工艺。
从工艺特征上来讲,目前成熟的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工艺可分为管式炉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和两者的组合方法等三大类。
1.1.1甲烷蒸汽转化甲烷蒸汽转化的代表反应式为(1)。
工业上使用以Ni为活性组分,载体可用硅铝酸钙、铝酸钙以及难熔的耐火氧化物为催化剂,生成的合成气中H2/CO体积比约为3:0,适合于制备合成氨和氢气为主产品的工艺。
此工艺能耗高,燃料天然气约占天然气总用量的1/3,高温下催化剂易失活,设备庞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1.1.2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的代表反应式为(2)。
第五章 合成气的生成方法
![第五章 合成气的生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c522886529647d272852d4.png)
第五章合成气的生成方法5.1概述一概述合成气,是以氢气、一氧化碳为主要组分供化学合成用的一种原料气。
由含碳矿物质如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焦炉煤气、炼厂气等转化而得。
按合成气的不同来源、组成和用途,它们也可称为煤气、合成氨原料气、甲醇合成气(见甲醇)等。
合成气的原料范围极广,生产方法甚多,用途不一,组成(体积%)有很大差别:H2 32~67、CO 10~57、CO22~28、CH4 0.1~14、N2 0.6~23。
制造合成气的原料含有不同的H/C摩尔比:对煤来说约为1:1;石脑油约为2.4:1;天然气最高,为4:1。
由这些原料所制得的合成气,其组成比例也各不相同,通常不能直接满足合成产品的需要。
例如:作为合成氨的原料气,要求H2/N2=3,需将空气中的氮引入合成气中(见合成氨原料气);生产甲醇的合成气要求H2/CO≈2或(H2-CO2)/(CO+CO2)≈2;用羰基合成法生产醇类时,则要求H2/CO≈1;生产甲酸、草酸、醋酸和光气等则仅需要一氧化碳。
为此,在合成气制得后,尚需调整其组成,调整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水煤气反应(变换反应):CO+H2O=CO2+H2。
以降低一氧化碳,提高氢气的含量。
二历史沿革合成气的生产和应用在化学工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早在1913年已开始从合成气生产氨,现在氨已成为最大吨位的化工产品。
从合成气生产的甲醇,也是一个重要的大吨位有机化工产品。
1939年,德国开发的乙炔氢羧化工艺曾是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的重要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日本曾建立了十多座以煤为原料用费托合成从合成气生产液体燃料(见煤间接液化)的工厂,战后由于有廉价的原油,这些厂先后关闭。
1945年,德国鲁尔化学公司用羰基合成(即氢甲酰化)法生产高级脂肪醛和醇开发成功,此项工艺技术发展很快。
60年代,在传统费托合成的基础上,南非开发了SASOL工艺,生产液体燃料并联产乙烯等化工产品,以适应当地的特殊情况。
1960年,联邦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的甲醇羰基化生产醋酸工艺工业化;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对此法作了重大改进,使之成为生产醋酸的主要方法,进而带动了有关领域的许多研究。
co2制备合成气方程式
![co2制备合成气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304b4f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4.png)
co2制备合成气方程式CO2制备合成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通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产物,可用于制备多种有机化学品和燃料。
本文将介绍CO2制备合成气的反应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解释和描述。
CO2制备合成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O2 + H2O → CO + H2在这个反应中,CO2和H2O是反应的物质,CO和H2是反应的产物。
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常用于工业过程和能源消耗中。
H2O 是水的化学式,是一种常见的液体,也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CO2和H2O反应生成CO和H2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1. 蒸汽重整(Steam Reforming):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甲烷(CH4)和水蒸气(H2O)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氢气(H2)和二氧化碳(CO2)。
这个过程是CO2制备合成气的关键步骤之一。
CH4 + H2O → CO + 3H2CH4 + CO2 → 2CO + 2H22. 反向水气变换(Reverse Water-Gas Shift):在反向水气变换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这个反应的目的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从而提高合成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O + H2O → CO2 + H2通过这两个步骤,CO2和H2O可以转化为CO和H2,从而实现CO2制备合成气的目的。
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和能源领域。
CO2制备合成气的反应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反应条件:CO2制备合成气的反应通常在高温和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高温可以促进反应速率,而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2. 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镍(Ni)、钴(Co)、铁(Fe)等。
这些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3. 反应平衡:CO2制备合成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需要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和控制来促使反应向所需产物的方向进行。
合成气的生产过程
![合成气的生产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6ffdd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3.png)
合成气的生产过程合成气(Synthesis gas,简称syngas)是一种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可用于许多重要的工业过程,如制氢、化学合成和能源生产。
合成气的主要生产过程有煤气化、蒸汽重整和部分氧化三种方法。
以下是对这三种方法的详细介绍。
1.煤气化:煤气化是通过将固体煤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它是合成气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
煤气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干煤气化和水煤气化。
首先,干煤气化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或氧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
煤被加热至高温(约700-1400℃)并通过供气管注入少量的氧气或空气,从而引发煤的部分燃烧和热裂解。
在这个过程中,煤中的可燃物质将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产生煤气化渣滓。
然后,水煤气化是在干煤气化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
煤气化渣滓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在水煤气化中,煤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更多的一氧化碳和氢气。
该反应通常在较低的温度(约200-350℃)和较高的压力(约20-50个大气压)下进行。
整个煤气化过程产生的合成气可以根据不同用途进一步处理,例如通过净化去除杂质,或进行酸碱平衡调整以满足特定的化学反应要求。
2.蒸汽重整:蒸汽重整是一种将天然气、石油或重质烃类转化为合成气的方法。
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制备合成氨、合成甲醇和合成烃等化学品。
首先,通过部分燃烧天然气或石油产生的混合燃料与空气混合并通过催化剂床,使其部分氧化。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
然后,将得到的混合气体与过量的水蒸气反应,通过蒸汽重整反应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和氢气。
该反应在高温(700–1100℃)和中等压力(10-30个大气压)条件下进行。
最后,合成气经过净化、升压和其他处理,以满足特定的产品要求。
3.部分氧化:部分氧化是通过将碳氢化合物(如天然气、石油或液化石油气)与氧气反应产生合成气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的生产。
首先,将碳氢化合物与过量的氧气在高温(约1300–1500℃)和高压(20-30个大气压)条件下反应。
合成气易燃易爆气体
![合成气易燃易爆气体](https://img.taocdn.com/s3/m/c507ab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1.png)
合成气易燃易爆气体合成气是一种由一定比例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而成的气体。
该气体在工业领域内被广泛使用,但其易燃易爆特性也常常给工业生产过程中带来危害。
合成气的制备合成气主要是通过煤焦化和天然气加氧反应制备的。
其中,煤焦化经过过程中,热解渣产生的气体被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合成气。
另外,天然气加氧反应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合成气。
合成气的成分合成气的成分主要由氢气和一氧化碳组成,其中氢气含量一般在15%45%之间,一氧35%之间,其余为甲烷和其他气体。
化碳含量则在25%合成气的应用合成气可以作为工业领域内的燃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加氢反应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被应用于燃烧锅炉和工业喷气机等等场合。
合成气的危害然而,合成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其潜在的危害并不能被忽视。
一旦涉及到不当的储存和使用,就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为了减少合成气的危害,需要提高对合成气的认识,加大相关防范措施。
合成气的预防措施在工作现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合成气所带来的风险:1.加强通风措施,确保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的正常流通。
2.禁止在存储容器内进行焊接和切割等作业。
3.燃气储存设备应策略加强,放置位置要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加强火灾控制。
4.避免复合容器与硝酸铵、硫酸、硝酸等物质产生接触。
5.不要在靠近储罐的地方进行机械设备安装、起重机械操作等。
6.不要进行轻浮的移动或撞击容器,以免造成意外。
总结合成气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燃料,其对于生产和人员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凸显。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合成气的防护力度,避免其意外风险造成的损失。
合成气的制备方法
![合成气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6b53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a.png)
合成气的制备方法合成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组成,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和能源转化。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气制备方法:1.煤气化法:煤气化法是一种以煤作为原料,通过煤的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的方法。
煤气化反应可以使用氧、水蒸汽或二氧化碳等作为氧化剂,在高温(1000~1300℃)和高压(10~30MPa)条件下进行。
氧化剂与煤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同时伴随生成一些其他气体和固体产物。
该方法具有原料丰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2.重油催化裂解法:重油催化裂解法是一种以石油重质馏分为原料,通过催化反应生成合成气的方法。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重油中的大分子化合物被裂解为轻质烃类,并在高温(600~800℃)和中等压力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该方法具有操作灵活、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由于原料资源较为有限,所以在生产规模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3.天然气重整法:天然气重整法是一种以天然气为原料,通过催化反应生成合成气的方法。
首先将天然气中的烷烃类通过催化剂催化反应重整为较小分子量的烃类,然后在高温(700~900℃)和中等压力条件下通过水蒸汽重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该方法具有废气少、纯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和移动式装置。
4.生物质气化法:生物质气化法是一种以生物质(如木材、秸秆等)为原料,通过热解反应生成合成气的方法。
生物质在高温(600~900℃)和缺氧条件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其中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
该方法具有可再生、环保、资源丰富的优点,但由于原料质量不一、成分复杂,所以需要进行前处理,以提高合成气的纯度。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经济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合成气的制备。
同时,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新型合成气制备方法。
甲醇制合成气工艺流程设计与收率提高
![甲醇制合成气工艺流程设计与收率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b8425c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b.png)
甲醇制合成气工艺流程设计与收率提高工艺流程设计是甲醇制合成气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合成气工艺流程中有效提高甲醇的收率对于提高生产效益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甲醇制合成气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提高甲醇的收率。
一、甲醇制合成气的基本工艺流程甲醇制合成气是通过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经过合成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
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气体净化、合成气制备、甲醇合成和甲醇提纯。
1. 气体净化合成气的制备需要对原料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常见的净化设备包括除尘器、脱硫器、脱氨器等,确保净化后的原料气体符合合成气的要求。
2. 合成气制备合成气的制备是甲醇合成的前提。
合成气通常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其摩尔比例影响到甲醇的合成效果。
通过适当的空气与气化剂的配比,控制合成气的合成比例,可以优化甲醇的产率。
3. 甲醇合成甲醇合成是合成气转化为甲醇的核心步骤。
常见的甲醇合成反应器是低温低压的合成塔。
在合成塔中,通过催化剂催化反应,将合成气转化为甲醇。
合成塔的设计和运行参数的合理选择对提高甲醇的收率至关重要。
4. 甲醇提纯合成反应生成的甲醇还存在着一些杂质,需要进行提纯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甲醇产品。
通常采用蒸馏、萃取等工艺进行甲醇的提纯。
二、甲醇制合成气工艺流程的优化1. 催化剂的选择甲醇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对反应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选选择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的合成效率和选择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
2.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合适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甲醇合成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较低的温度和适中的压力有利于提高甲醇的选择性和收率。
3. 供料比例的控制合成气的供料比例对甲醇的合成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当调整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例,可以改善甲醇的选择性和产率。
4. 废气回收利用在甲醇制合成气的过程中,废气的回收利用是一种有效的能量利用方式。
通过对废气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440e7c6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c.png)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一、引言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
其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氢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
本文将从合成气的定义、制备方法以及主要成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合成气的定义合成气是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通常以CO/H2比例表示。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制备,如煤炭或天然气的部分氧化、水蒸汽重整或生物质的热解等。
三、制备方法1. 煤炭或天然气部分氧化法:该方法将煤炭或天然气在高温下与空气或纯氧反应,产生一定比例的CO和H2。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2. 水蒸汽重整法:该方法将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与水蒸汽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CO和H2。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3. 生物质热解法:该方法利用生物质材料在高温下分解,产生CO和H2等气体。
这种方法具有资源丰富、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四、主要成分1. 一氧化碳: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化学式为CO。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合成化学品和燃料制备等领域。
2. 氢气: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之二,其化学式为H2。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氨、加氢裂化等反应。
3. 二氧化碳:合成气中含量较少,其化学式为CO2。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制造、石油开采等领域。
4. 甲烷:合成气中含量较少,其化学式为CH4。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加工和燃料制备等领域。
五、应用领域合成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
其中,化工领域主要用于制备氨、甲醇、乙烯等化学品;冶金领域主要用于铁合金和铸造等生产过程中的还原剂;能源领域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和合成液体燃料等方面。
六、结论综上所述,合成气是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氢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
co2制合成气 综述
![co2制合成气 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6e4f0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7.png)
co2制合成气综述CO2制合成气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CO2)作为原料制备合成气(Syngas)的技术。
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工制备燃料、化学品和材料。
CO2制合成气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可以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因此CO2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CO2制合成气技术依靠催化剂将CO2与水蒸气一起加热,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实现碳循环经济。
CO2制合成气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反应器和催化剂选择。
反应器的选择是关键,常见的反应器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微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的优点,但在高温和高压下容易堵塞。
流化床反应器具有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性能,但对催化剂的选择要求较高。
微反应器由于其小尺寸和高表面积,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催化剂的选择也是影响CO2制合成气效果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和有机催化剂。
研究表明,催化剂的种类和反应条件对CO2制合成气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但选择合适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一个挑战。
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但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较高。
有机催化剂由于其结构多样性和可调性,在CO2制合成气中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除了反应器和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也是影响CO2制合成气效果的重要因素。
反应温度、压力和水蒸气与CO2的摩尔比对反应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但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和设备成本。
适当的水蒸气与CO2的摩尔比可以调控CO和H2的比例,对进一步利用合成气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CO2制合成气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醚原料----合成气
合成气的主要组分为CO和H2,可作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亦可作为制氢气和发电的原料。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以天然气、煤为原料的合成气制备工艺已很成熟,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含氧化物、烃类及碳一化工生产技术均已投入商业运行。
清洁高效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成功开发,进一步促进了合成气制备技术的发展。
合成气的用途广泛,廉价、清洁的合成气制备过程是实现绿色化工、合成液体燃料和优质冶金
产品的基础。
1合成气的制备工艺
根据所用原料和设备的不同,合成气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大多数合成气制备工艺是以处理天然气和煤这2种原料的工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气制备工艺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其主要的反应包括天然气的蒸汽转化反应(1)、部分氧化反应(2)、完全燃烧反应(3)、一氧化碳变换反应(4)和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5)。
CH4+H2O CO+3H2 +206 kJ/mol (1)
CH4+0·5O2 CO+2H2 -36 kJ/mol (2)
CH4+2O2 CO2+2H2O -802 kJ/mol (3)
CO+H2O CO2+H2 -41 kJ/mol (4)
CH4+CO2 2CO+2H2 +247 kJ/mol (5)
这几个主要反应的不同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和生产装置,形成了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多种工艺。
从工艺特征上来讲,目前成熟的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的工艺可分为管式炉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和两者的组合方法等三大类。
甲烷蒸汽转化
甲烷蒸汽转化的代表反应式为(1)。
工业上使用以Ni为活性组分,载体可用硅铝酸钙、铝酸钙以及难熔的耐火氧化物为催化剂,生成的合成气中H2/CO体积比约为3:0,适合于制备合成氨和氢气为主产品的工艺。
此工艺能耗高,燃料天然气约占天然气总用量的1/3,高温下催化剂易失活,设备庞大,投资和操作费用高。
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
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的代表反应式为(2)。
CH4与O2的混合气体在1 000~1 500℃下反应,伴有燃烧反应进行,生产的合成气中H2/CO体积比约为2:0,适合于甲醇、F-T合成生产。
此工艺对反应器材质要求苛刻,耐高温金属管的投资高,需要复杂的热回收和除尘装置。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的代表反应式为(2)。
以活性组分Ni、Rh和Pt等为主的负载型催化剂在750~800℃下进行反应,转化率可达90%以上,且无伴生燃烧反应发生;生产的合成气中H2/CO体积比约为2:0,同样适合于甲醇、
F-T合成生产。
目前该工艺尚处于试验开发阶段,英国Amoco、美国TRW、英国DavyMckee等公司进行了中试研究。
甲烷自热转化
甲烷自热转化的代表反应式为(1)和(2)。
反应温度一般在850~1 050℃,H2/CO体积比可在1:0~3:0的范围内调节;虽然尚未工业化,但其发展前景良好,其工艺特点是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结构简单,设备费用低,但由于反应温度高,对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反应器材质要求很高。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工艺,其主要特点是流程短、CO2排放量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但天然气转化制备合成气工艺过程存在投资高,对天然气价格敏感、催化剂昂贵和高温易失活等缺点。
当前技术开发的主要方向是节能降耗、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和灵活调节合成气的H2/CO体积比,以适应化工合成的需要。
此外,以CO2为天然气转化原料的合成气制备工艺的研究开发也备受重视。
煤气化工艺
煤气化工艺反应可分为2种类型:非均相的气-固反应和均相的气-气反应,对于自热式的煤气化反应系统来说,一般考虑如下几个主要反应:
C+O2 CO2 -394 kJ/mol (6)
C+0·5O2 CO -110·5 kJ/mol (7)
C+CO2 2CO +173 kJ/mol (8)
C+H2O CO+H2+124·5 kJ/mol (9)
C+2H2 CH4 -87 kJ/mol (10)
煤气化工艺经过200多年的开发实践形成了100余种技术,根据气化炉内气流和燃料床层的运动特点,煤气化技术可分为气流床、流化床、移动床和熔融床等4类,前3种煤气化工艺已工业化或已建成示范装置,熔融床煤气化则处于中试阶段。
流化床煤气化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是碎煤气化的主要方法,其主要特点为:气化剂从底部鼓入炉内,炉内的煤粒被气化剂流化起来,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煤的气化反应。
流化床气化过程易于控制,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但由于流化床煤气化过程偏低的操作温度和较多的粉尘含量、灰渣含碳量,其仅适用于活性高的褐煤、年轻的烟煤。
另外,为了回收利用飞灰和灰渣,还需要建立辅助的沸腾燃烧炉,设备复杂。
气流床煤气化
气流床煤气化是指在固体燃料气化过程中,粉煤与气化剂均匀混合,通过特殊的喷嘴进入反应器,瞬间着火,直接发生燃烧反应,火焰区温度高达2 000℃,形成液态炉渣。
粉煤和气化剂在火焰中作并流运动,粉煤急速通过高温区,来不及熔结而迅速气化,反应时间极短。
在高温下,所有干馏产物都迅速分解,转变为水煤气反应的组分,因而生成的煤气中只含有很少的CH4。
气流床气化的最大特点是消除了燃料的粘结性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与其他煤气化的工艺相比,气化床气化的工艺有如下特点:煤在气流床中的停留时间短,单台设备处理能力大;煤种适应性强,原则上各种煤均可使用;出炉煤气不含焦油、酚类及重烃化合物,无污染物的排放;缺点是飞灰带出量大,需采用循环回炉的方法提高碳转化率,出炉煤气温度高,显热损失大。
移动床煤气化
移动床煤气化工艺是一逆流反应过程,煤由气化炉顶部加入,气化剂由炉底送入。
气化过程进行比较完全,灰渣中残炭少,气化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气化方式。
在燃烧区,尚未完全气化的碳在O2的作用下,发生燃烧反应生成CO2和CO,这些高温气体作为载体向上面各反应区提供热量并参与反应。
气化过程中煤在气化炉中的运动、参与的反应以及作用与高炉炼铁的焦炭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