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截图及结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2抛硬币实验的随机模拟实验报告

《
实验名称
实验2:抛硬币实验的随机模拟
编号
姓名
班级
学号
同组人姓名
同组人学号
4.部分实验截图
四、实验中的问题、建议及体会(实验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研究对象都是随机事件,所以产生的数必须是随机数数,而且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才能统计出实验结果,所以随机数应尽量大一些,实实验数组也该多一些才能得到相对正确的答案。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批改日期
long double c,g,ave ;
for(i=0;i<a;i++)
{
m=rand();
n=m%2;
b+=n ;
}
f=a-b;
c=(double)a;
g=(double)b;
ave=g/c;
printf("\n 试验的总次数为 %ld \n 其中正面向上的次数为 %ld \n 反面向上的次数为 %ld \n 正面出现的频率为 %20.15f \n ",a,b,f,ave);
任课教师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课外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
(2)理解掌握随机模拟的方法.
(3)体会频率的稳定性.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背景
对于一枚均匀的硬币,每次投掷出现正面与反面的机会是均等的。于是我们可以用数字1代表出现的是正面,数字0代表出现的是反面。而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可能的产生0和1这两个随机数。于是,计算机每次产生一个随机数0或1,代表一次投硬币实验。这样,就可以用计算机快速模拟大量投硬币实验的结果。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库运维》形考作业-实验2:MySQL数据库对象管理

实验2 MySQL数据库对象管理1. 实验目的理解数据字典、表、索引、视图的作用,掌握数据字典的操纵方式,掌握库、表、索引、视图的操作方法。
2. 实验内容【实验2-1】查看INFORMATION_SCHEMA.SCHEMATA 表中的信息。
【实验2-2】查看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表中的信息。
【实验2-3】查看INFORMATION_SCHEMA.COLUMNS 表中的信息。
【实验2-4】查看INFORMATION_SCHEMA.STATISTICS 表中的信息。
【实验2-5】查看INFORMATION_SCHEMA.CHARACTER_SETS 表中的信息。
【实验2-6】查看INFORMATION_SCHEMA.COLLATIONS表中的信息。
【实验2-7】使用CREATE DABASE语句创建school数据库。
【实验2-8】将school数据库的字符集设为utf-8。
【实验2-9】在school数据库下创建stu_info表,包括stuno varchar(10)、stuname varchar(8)、stubir date、stuage int;创建表course,包括courno varchar(3)、courname varchar(10)、schyear date、credit int;创建stuandcour 表,包括stuno varchar(10)、courno varchar(3)、grade int。
【实验2-10】使用SHOW、DESCRIBE语句查看所建的表。
【实验2-11】使用ALTER TABLE语句将stuinfo表的表名改为stuinfo,并且增加stugender varchar(4)字段,将course表中courno字段的类型改为varchar(5)。
【实验2-12】将前边建的表复制到test数据库中,如果没有test数据库就新建一个。
实验二-使用wireshark分析arp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年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实验二:利用Wireshark分析ARP协议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ARP协议学习与分析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计算机网络三、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1.学习ARP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ARP分组格式;2.学习使用WireShark对ARP协议进行分析。
实验要求:实验结果分析报告名称:实验一 ARP协议实验结果分析_姓名.doc四、实验原理Wireshark介绍Wireshark 是网络包分析工具。
网络包分析工具的主要作用是尝试捕获网络包,并尝试显示包的尽可能详细的情况。
网络包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测量有什么东西从网线上进出的测量工具,Wireshark 是最好的开源网络分析软件。
Wireshark的主要应用如下:(1)网络管理员用来解决网络问题(2)网络安全工程师用来检测安全隐患(3)开发人员用来测试协议执行情况(4)用来学习网络协议(5)除了上面提到的,Wireshark还可以用在其它许多场合。
Wireshark的主要特性(1)支持UNIX和Windows平台(2)在接口实时捕捉包(3)能详细显示包的详细协议信息(4)可以打开/保存捕捉的包(5)可以导入导出其他捕捉程序支持的包数据格式(6)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过滤包(7)多种方式查找包(8)通过过滤以多种色彩显示包(9)创建多种统计分析五、实验内容1.了解数据包分析软件Wireshark的基本情况;2.安装数据包分析软件Wireshark;3.配置分析软件Wireshark;4.对本机网卡抓数据包;5.分析各种数据包。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1.Wireshark的安装及界面(1)Wireshark的安装(2)Wireshark的界面启动Wireshark之后,主界面如图:主菜单项:主菜单包括以下几个项目:File包括打开、合并捕捉文件,save/保存,Print/打印,Export/导出捕捉文件的全部或部分。
实验小组2结果汇报

实验原理 • 果胶酶可以水解果胶 • 果胶溶于水而不溶于无水乙醇
材料用具
15 mL离心管、移液器、无水乙醇、1%果胶酶溶液、 2%果胶溶液、超纯水
实验步骤 1、取2支离心管,分别记为A和B;
实验步骤 2、分别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支离心管中加入8 mL果胶溶液;
实验结果分析
• 本实验采用了空白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2种分组思路 • A管在反应前后溶液的澄清度发生了改变,而B管没
有,我们推测果胶酶发挥了作用; • 将A、B管的反应液与无水乙醇混合后的结果则确认
了上述推测
存在问题
在本实验中,果胶不溶于乙醇进一步得到了确认, 但不溶物既不是絮状沉淀,也不是白色沉淀,而是凝 胶状的物质,这可能与果胶溶液的浓度,反应液与无 水乙醇的配比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实验步骤
3、向A管中加入2 mL果胶酶溶液,向B管中加入等量 的超纯水;
实验步骤 4、振荡,静置并观察现象; 5、从A、B管中吸取2 mL反应液,分别加入到2支已 含有2 mL无水乙醇的离心管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
反应一段时间后, A管变澄清, B管和反应前相比没有改变
实验结果
A管的反应液加入无水乙醇后没 有不溶物产生; B管的反应液加入无水乙醇后出 现不溶物;
实验2:图像增强

实验内容
1.
考虑使用右图所示的门形灰度映射函数, 其作用是可将某个灰度值范围(这里为s1到 s2间)变得比较突出(较高的灰度值t2),而将 其余灰度值变为某个低灰度值(t1)。
(1)用门形灰度映射函数对给定输入图像进行增强。如果同时增加 s1和s2的值,或同时减小s1和s2的值,指出两种情况下输出图 像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用门形灰度映射函数对给定输入图像进行增强。如果增加s1而 减小s2的值,或减小s1而增加s2的值,指出两种情况下输出图 像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7.
实验内容
2.
设有一幅图像有如图所示直方图,请用 手工方法列表计算该直方图的均衡化直 方图。
实验内容
3.
收集10幅灰度图像,包括过亮、过暗、 对比度暗淡等图像,使用MATLAB的直 方图均衡方法对其进行直方图均衡。依 次显示原图、原图直方图、均衡后的图 像及其直方图,尝试总结一下直方图均 衡方法对什么样的图像改善效果较好。
实验内容
5.
下图是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滤波模板,其中(a)图的滤波 运算如下式,请参照给出图(b)、(c)两个模板的滤波运 算式。
实验内容
6.
分别使用锐化滤波和高频提升滤波对一幅图像(自备) 进行锐化。分别显示原图像、平滑后的图像、锐化滤 波图像、高频提升滤波图像,以及最后锐化后的增强 图像。 右图是一幅受到噪声污染的图 像(原始图像见本实验素材), 请使用非线性滤波改善其视觉 效果。
实验内容
4.
编程先将一幅灰度图像用3×3平均滤波器平滑一次,再进行如下 增强:
G[ f ( x, y)] G[ f ( x, y)] T g ( x, y) 其它 f ( x, y)
其中,G[f(x,y)]是f(x,y)在(x,y)处的梯度;T是非负阈值。 (1)比较原始图像和增强图像,看哪些地方得到了增强; (2)改变阈值T的数值,看对增强效果有哪些影响。 提示: G[ f (i, j)] | dx(i, j) | | dy(i, j) |; dx(i,j)可用sobel垂直梯度模板,dy(i,j)可用sobel水平梯度模板 (见冈萨雷斯教材表2.5)。 对图像计算出所有点处的dx和dy,然后再通过求两幅滤波后图 像的绝对值的和,可得相应G[f(x,y)]。
《探究案例二》实验结果和结论参考

《探究案例二》实验结果和结论参考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先在50 mL、30 mL、10 mL蒸馏水中分别放同种品牌的半支香烟的烟丝,浸泡相同的时刻(1天以上)。
2.实验共用3只同等大小的成年水蚤,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
3.实验时,先在显微镜下找到水蚤的心脏,在规定时刻内(如10s)测水蚤在不同的烟草浸出液中心跳次数的平均值,记录在课前差不多设计好的表格中,附表如下:
水蚤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的心率
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其促进作用越强。
兔子截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兔子截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兔子截屏实验,探究兔子视觉系统的响应特性,以及对不同光线、物体和背景的适应性。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器材:1. 视觉刺激系统(包括显示屏、光源调节装置等)2. 兔子实验笼3. 记录设备(摄像机、电脑等)4. 光学测量仪器5. 实验用兔子(健康成年兔,数量:3只)实验方法:1. 实验准备:将兔子放入实验笼中,确保其适应环境。
同时,调整视觉刺激系统的参数,包括屏幕亮度、对比度、颜色等。
2. 刺激条件设定:设置不同的刺激条件,包括不同亮度、不同颜色的光栅图案、不同形状的物体等。
3. 实验步骤:a. 将兔子置于实验笼中,调整其视线与屏幕中心对齐。
b. 打开视觉刺激系统,开始实验。
c. 观察兔子的眼睛反应,记录其瞳孔变化、眨眼频率等生理指标。
d. 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刺激条件,重复实验步骤。
4. 数据记录:使用摄像机记录兔子的眼睛反应,并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实验结果:1. 光线适应性:在低亮度条件下,兔子的瞳孔明显扩大,适应暗环境。
在高亮度条件下,瞳孔缩小,适应明环境。
2. 颜色敏感性:兔子对不同颜色的光栅图案反应不同,对绿色和蓝色光栅图案的反应最为明显。
3. 物体形状识别:兔子对不同形状的物体反应不同,对圆形物体的反应最为明显。
4. 生理指标变化:在视觉刺激过程中,兔子的眨眼频率增加,瞳孔大小变化明显。
实验分析:1. 视觉系统适应性:兔子视觉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光线和物体形状进行调节。
2. 颜色敏感性:兔子的视觉系统对绿色和蓝色较为敏感,这可能与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需求有关。
3. 生理指标变化:实验过程中,兔子的生理指标变化表明其视觉系统在刺激条件下发生了相应的生理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兔子截屏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兔子视觉系统的响应特性,以及对不同光线、物体和背景的适应性。
实验结果表明,兔子的视觉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刺激条件进行调节。
《探究案例二》实验步骤与结论

《探究案例二》实验步骤与结论
实验步骤
1.将生长状态差不多相同的两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将两盆天竺葵分别和两个小烧杯用玻璃罩罩起来,一个小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小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清水,将两盆天竺葵
都放在阳光处。
3.几小时以后,分别摘下两盆天竺葵的叶子各1片。
4.将这2片叶子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两片叶子分别放到培养皿里,在叶片上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看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
1.实验现象
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中的天竺葵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
未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
2.实验结果
说明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中没有产生淀粉,也确实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3.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北邮通信网性能分析实验二MM排队系统实验报告

北邮通信网性能分析实验二M M排队系统实验报告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二:二次排队问题——M/M/1排队系统的级联一、实验目的M/M/1是最简单的排队系统,其假设到达过程是一个参数为λ的Poisson过程,服务时间是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只有一个服务窗口,等待的位置有无穷多个,排队的方式是FIFO。
M/M/1排队系统的稳态分布、平均队列长度,等待时间的分布以及平均等待时间,可通过泊松过程、负指数分布、生灭过程以及Little公式等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求解。
本次实验的目标有两个:实现M/M/1单窗口无限排队系统的系统仿真,利用事件调度法实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并统计平均队列长度以及平均等待时间等值,以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仿真两个M/M/1级联所组成的排队网络,统计各个队列的平均队列长度与平均系统时间等值,验证Kleinrock有关数据包在从一个交换机出来后,进入下一个交换机时,随机按负指数分布取一个新的长度的假设的合理性。
二、实验原理1、M/M/1排队系统根据排队论的知识我们知道,排队系统的分类是根据该系统中的顾客到达模式、服务模式、服务员数量以及服务规则等因素决定的。
设到达过程是一个参数为λ的Poisson过程,则长度为t的时间内到达k个呼叫的概率)(tPk服从Poisson分布,即()()!ktktP tkeλλ-=,⋅⋅⋅⋅⋅⋅⋅⋅⋅=,2,1,0k,其中λ>0为一常数,表示了平均到达率或Poisson呼叫流的强度。
设每个呼叫的持续时间为iτ,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即其分布函数为{}1,0tP X t e tμ-<=-≥.服务规则采用先进先服务的规则(FIFO)。
在该M/M/1系统中,设λρμ=,则稳态时的平均队长为[]1E N ρρ=-,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T μλ=-。
2、 二次排队网络由两个M/M/1排队系统所组成的级联网络,顾客以参数为λ的泊松过程到达第一个排队系统A ,服务时间为参数为1μ的负指数分布;从A 出来后直接进入第二个排队系统B ,B 的服务时间为参数为2μ的负指数分布,且与A 的服务时间相互独立。
实验2:液位单闭环控制

实验二:液位单闭环实验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构成
(2) 构成单回路液位控制系统,并应用衰减曲线法整定PID参数
(3) 熟悉PID参数对控制系统质量指标的影响,用调节器仪表进行PID参数的自整定和自动控制的投运。
实验仪器:
水泵、变频器、压力变送器、调节器(708型)、主回路调节阀、上水箱、中水箱、液位变送器、调节器(818型)、牛顿模块(输入、输出)
实验内容:
1)单容液位控制
调节器控制实验系统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1:上水箱单闭环实验(调节器控制)流程
图2:上水箱单闭环实验(调节器控制)系统框图
图3:液位单闭环实验(调节器)接线图
2)双容液位控制
图1:上中水箱单闭环实验(调节器控制)流程
图2:上中水箱单闭环实验(调节器控制)系统框图
图3:双容液位单闭环实验(调节器)接线图
实验步骤
1、将液位单闭环实验所用的设备,按系统框图接好实验线路。
2、接通总电源,各仪表电源。
3、整定参数值的计算,设过渡过程的衰减比为4:1,参数值可由下表确定:
4、按计算所得的PID参数,进行设置。
5、使水泵Ⅰ在恒压供水状态下工作。
观察计算机上液位曲线的变化。
6、待系统稳定后,给定加个阶跃信号,观察其液位变化曲线。
7、再等系统稳定后,给系统加个干扰信号,观察液位变化曲线。
8、对实验的记录曲线分别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结果记录于下表:
9
实验报告:
根据试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并根据K、T、τ平均值写出广义的传递函数。
实验二 安全Ad hoc无线网络组建

实验二安全Ad Hoc无线网络组建学号:姓名:王磊【实验题目】安全Ad Hoc无线网络组建【实验类别】设计性【实验目的】(1)掌握小型Ad Hoc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其安全设置;(2)了解无线网络的安全机制,理解以WEP算法为基础的身份验证服务和加密服务。
【实验原理】无线对等网,即Ad Hoc,也称为无线自组织网,是指不需要固定设备支持,各节点即用户终端自行组网,通信时,由其他用户节点进行数据的转发。
通过在windows系统下给台式PC安装无线网络接口卡,可以实现台式PC的无线数据传输,从而实现无AP的PC无线对等网的组建。
【实验环境描述】四台安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已安装有无线网卡。
【实验步骤】(1)SSID和WEP设置1)在安装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上,从“控制面板”中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如图2-6所示。
2)右击“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复选框,如图2-7所示。
3)单击“首选网络”选项组中的“添加”按钮,显示“无线网络属性”对话框,如图2-8所示。
该对话框用来设置网络。
①在“网络名(SSID)”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名称,如“hotspot”、“cy”等,无线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需要使用该网络名进行连接②在“网络身份验证”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网络验证的方式,建议选择“开放式”。
③在“数据加密”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是否启用加密,建议选择“WEP”加密方式。
(在“自动为我提供此密钥”处,可选或不选-若不选,则可以自主设置密钥)。
图2-6 “网络连接窗口”(截图仅供参考)图2-7 “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对话框4)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所添加的网络显示在“首选网络”选项组中。
5)单击“高级”按钮,打开“高级”对话框,如图2-9所示。
选中“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单选按钮。
图2-8 “无线网络属性”对话框图2-9 “高级”对话框6)单击“关闭”按钮返回,再“确定”按钮关闭。
【设置】圆角设置盒子模型Asp

border:1pxblackdoubl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title{
font-size:30px;
font-style:italic;
font-weight:bold;
border:1pxdouble;}
</div>
<divid="content">
<divclass="style1"style="float:left"><strong>H</strong></div>TML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这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中文译为“超文本标签语言”。HTML是Web上广泛使用的标签语言,主要用于定义Web网页。
2.四个div块显示的圆角图片顺序和位置必须与图3-3一致,才能正确显示出圆角框。
3.最外层的div块的背景色设置成与圆角图片颜色一致。这样就实现了圆角框高度和宽度的自动延伸。
三、实验过程(步骤、实现代码)
实验1:
一、实验步骤:
1.在Visual Web Developer中新创建一个网站。
2.向网站中添加一个新的HTML网页。
2.向网站中添加一个新的HTML网页,从提供的纯文本文件“HTML_XML.txt”中复制文章内容到网页上。在每个段落前后加上<p>和</p>以实现换行。
3.根据要完成的最终成品,设计出网页的逻辑结构,然后使用<div>块元素给文章分块,参看以下网页框架:
生化实验二报告

实验二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沉淀反应实验人:刘彦汶学号:20100331024 班级:针外2010七同组人:曲畅试验日期:2012年3月15日指导老师:路雪雅一.实验目的1.了解蛋白质的性质。
2.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3.理解蛋白质呈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原理。
二.实验内容1.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2.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三.实验器材水浴锅(100摄氏度),试管(若干),烧杯,一次性滴管,酒精灯,漏斗,火柴,滤纸四.实验试剂1.1:10鸡蛋白溶液 2.10%NaOH 3.1%硫酸铜 4.尿素 5.0.1%茚三酮乙醇液 6.0.25%丙氨酸溶液 7.饱和硫酸铵溶液 8.固体硫酸铵 9.0.5%NaOH 10.0.5%硫酸锌 11.10%磺基水杨酸 12.10%Hcl 13.1%HAc 14.10%HAc 15.无离子水五.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一)蛋白质的呈色反应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特殊基团与一定的化学试剂作用而呈现的各种颜色反应,可作为检查蛋白质是否存在的参考。
另外,不同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各不相同,而在某些蛋白质内还可能缺乏呈某种颜色反应的氨基酸。
因此不但不同蛋白质呈色反应的强度不同,而且某些呈色反应在某种蛋白质可能不存在。
本实验操作两种呈色反应:双缩脲反应与茚三酮反应,用以比较和鉴别不同的蛋白质。
1.双缩脲反应【实验原理】在浓碱液中,双缩脲能与硫酸铜结合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复合物,这一呈色反应为双缩脲反应,凡含有两个及多个肽键(酰胺键)的化合物都可能发生此反应,故蛋白质及二肽以上的物质都有此反应,但除肽键外,有些基团如—CSNH—,—C(NH2)NH—等也有双缩脲反应,因此,一切蛋白质或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操作】(1)取小试管一支,加1:10鸡蛋白液2滴,10%NaOH溶液5滴及1%硫酸铜溶液2滴,混匀,可见溶液变成紫色。
(2)另取一小试管,加一小匙尿素(绿豆大小),小火加热至熔,嗅其气味为(臭鸡蛋味)。
人工智能实验1-2

试验1:用谓词表示猴子摘香蕉问题实验内容:利用一阶谓词逻辑求解猴子摘香蕉问题:房内有一个猴子,一个箱子,天花板上挂了一串香蕉,其位置如图所示,猴子为了拿到香蕉,它必须把箱子搬到香蕉下面,然后再爬到箱子上。
请定义必要的谓词,列出问题的初始化状态(即下图所示状态),目标状态(猴子拿到了香蕉,站在箱子上,箱子位于位置b)。
写出所用谓词的定义,并给出每个谓词的功能及变量的个体域,然后编程实现。
实验目的:通过此实验加深对谓词逻辑和谓词知识表示的理解。
实验报告要求:所撰写的实验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 所用谓词的定义以及每个谓词的功能及变量的个体域;2. 实验结果;(可截图)3. 提供全部源程序及软件的可执行程序。
(打印)实验2:八数码问题实验内容:八数码问题:在3×3的方格棋盘上,摆放着1到8这八个数码,有1个方格是空的,其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要求对空格执行空格左移、空格右移、空格上移和空格下移这四个操作使得棋盘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
2 5 4 1 2 33 7 8 41 8 6 7 6 5(a) 初始状态(b) 目标状态请任选一种盲目搜索算法(深度优先搜索或宽度优先搜索)或任选一种启发式搜索方法(A 算法或A* 算法)编程求解八数码问题(初始状态任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实验目的:1. 熟悉人工智能系统中的问题求解过程;2. 熟悉状态空间的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算法的应用;3. 熟悉对八数码问题的建模、求解及编程语言的应用。
实验报告要求所撰写的实验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 算法基本原理和流程框图;2. 基本数据结构分析和实现;3. 编写程序的各个子模块,按模块编写文档,含每个模块的建立时间、功能、输入输出参数意义和与其它模块联系等;4. 程序运行结果,含使用的搜索算法及搜索路径等;5. 实验结果分析;6. 结论;7. 提供全部源程序及软件的可执行程序。
2。
实验二__两级交流放大电路

13机械一班杨基琎21306071049两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
2.学会放大电路频率特性测试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失真及消除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发生器,三、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多级放大电路内容及频率响应特性测量方法。
2.分析图2.1两级交流放大电路。
初步估计测试内容的变化范围。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见图2.1图2.1 两级交流放大电路1.设置静态工作点(1)按图接线,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2)静态工作点设置:要求第二级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前提下幅值尽量大,第一级为增加信噪比,工作点尽可能低。
(3)在输入A端接入频率为IKHz幅度为lOOmv的交流信号(一般采用实验箱上加衰减的办法,即信号源用一个较大的信号。
例如lOOmV,在实验板上经100:1衰减电阻衰减,降为1mV),使Vi1为lmV,调整工作点使输出信号不失真。
注意:如发现有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①新布线,尽可能走短线。
②可在三极管eb间加几P到几百P的电容。
③信号源与放大电路用屏蔽线连接,2.按表2.1要求测量并计算,注意测静态工作点时应断开输入信号。
表2.1静态工作点输入/输出电压电压放大倍数第一级第二级(mv) 第l级第2级整体Vcl Vbl Vel Vc2 Vb2 Ve2 Vi V ol Vo2 Avl Av2 Av 空载11.83V0.686V 0V 3.17V 3.78V 2.97V 1 19.47 2.68V 19.47 2.68 52.18 负载11.83V0.686V 0V 3.17V 3.78V 2.97V 1 19.518 1.34V 19.518 1.34 26.15测量数据的截图如下:空载负载输出电压3.接入负载电阻RL = 3K,按表2.1测量并计算,比较实验内容2,3的结果。
4.测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将放大器负载断开,先将输入信号频率调到1KHz,幅度调到使输出幅度最大而不失真。
实验2—BCD码相乘

实验2—BCD码相乘一、实验目的掌握码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及乘法运算二、实验内容实现BCD码的乘法,要求被乘数和乘数(0~99)以压缩BCD码形式存放,各占1个字节内存单元。
乘积存放在另外2个字节内存单元中。
三、流程图将暂存的结果复制到待输出字符串调用DOS功能输出运算结果四、参考程序DATAS SEGMENTDATA1 DB 10HDATA2 DB 75HDECI DB 0AHPRODUCT DW ?COUNT DB 0STORE DB 4 DUP('0') ;因不明确乘积为几位数,故结果暂存于此DIS DB 'RESULT:$$$$$'DATAS ENDSCODES SEGMENTASSUME DS:DATAS,CS:CODESMULTIPLY:MOV AX,DATASMOV DS,AXDATA1_BCD_H:MOV CH,DATA1AND CH,0FH ;CH保存DATA1个位数MOV CL,4SHR DATA1,CL ;右移得DATA1十位数MOV AL,DATA1MUL DECIADD AL,CHMOV DL,AL ;转换完毕,放入DL暂存DATA2_BCD_H:MOV DH,DATA2AND DH,0FH ;DH保存DATA2个位数SHR DATA2,CL ;右移得DATA2十位数MOV AL,DATA2MUL DECIADD AL,DH ;转换完毕,放入AL暂存,等待相乘MUL DLMOV PRODUCT,AXMOV SI,0MOV CX,4TRANSFER: ;将十六进制结果转换为十进制结果存入STORE DIV DECICMP AL,0JZ QUIT ;各位数字均已找出,退出循环ADD STORE[SI],AHMOV AH,0INC SILOOP TRANSFERQUIT:ADD STORE[SI],AH ;最高位复制进待输出字符串INC SIMOV CX,SIMOV DI,0COPY:MOV AL,STORE[SI-1]MOV DIS[7+DI],ALINC DIDEC SILOOP COPY ;运算结果复制到待输出字符串DISPLAY:LEA DX,DISMOV AH,09HINT 21HMOV AH,4CHINT 21HCODES ENDSEND MULTIPLY五、DEBUG截图:进制转换前,DATA1、DATA2中内容如下:进制转换后DATA1的转换结果存在DL中,为0A,而DATA2的转换结果存在AL中,为4B:相乘后乘积存在PRODUCT中,如下,为02EEH。
中南大学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实验2ac)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实验2AC)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环境 (3)四、实验原理和实现进程(算法描述) (3)A题型 (3)C题型 (4)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7)A题型 (7)B题型 (9)六、源程序清单 (11)A题型 (11)B题型 (12)七、其他收成及体会 (18)一、实验目的把握关系的概念与性质,大体的关系运算,关系的各类闭包的求法。
明白得等价类的概念,把握等价类的求解方式。
二、实验内容1. 求有限集上给定关系的自反、对称和传递闭包。
(有两种求解方式,只做一种为A,两种都做为B)2. 求有限集上等价关系的数量。
(有两种求解方式,只做一种为A,两种都做为B)3. 求解商集,输入集合和等价关系,求相应的商集。
(C)三、实验环境C或C++语言编程环境实现。
四、实验原理和实现进程(算法描述)A题型求有限集上等价关系的数量。
集合上的等价关系与该集合的划分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等价关系对应一个划分,一个划分也对应一个等价关系。
咱们把n个元素的集合划分成k 块的方式数叫第二类Stirling数,表示为S(n,k)。
给定S(n,n) = S(n,1) = 1,有递归关系:S(n,k) = S(n − 1,k − 1) + kS(n − 1,k)集合上所有等价类的个数即为k从1到n,所有S(n,k)之和。
那个问题的算法比较简单,仅需两步就可完成,第一依照上式,概念一个递归函数S(n,k),然后对k从1到n,求取sum=∑S(n,k),sum的值确实是给定n元集合上的等价关系数量,最后将其输出即可。
A题型的流程图如下所示:C题型求解商集,输入集合和等价关系,求相应的商集商集即等价类组成的集合,要求商集,第一需要判定输入的关系是不是为等价关系,不然没有商集。
判定输入的关系是不是为等价关系的算法如下:(1)将输入的关系转换为关系矩阵,那个地址概念了一个函数translate(),转换的方式为:依次查找输入的关系中的二元组的两个元素在集合中的位置,例如<a,b>,假设a在集合A中的位置为i,b在集合A中的位置为j,就令寄存关系矩阵的二维数组M[i][j]=1,如此就将输入的关系R转换为关系矩阵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输入示例程序1:
示例程序1计算数据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0.00e+000 + 1.00e+001i -6.12e-017 1.00e+001 0.00e+000 - 1.00e+001i -6.12e-017 1.00e+001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2.50e+000 + 9.68e+000i 2.50e-001 1.00e+001 -2.50e+000 - 9.68e+000i 2.50e-001 1.00e+001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5.00e+000 + 8.66e+000i 5.00e-001 1.00e+001 -5.00e+000 - 8.66e+000i 5.00e-001 1.00e+001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7.50e+000 + 6.61e+000i 7.50e-001 1.00e+001 -7.50e+000 - 6.61e+000i 7.50e-001 1.00e+001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1.00e+001 1.00e+000 1.00e+001 -1.00e+001 1.00e+000 1.00e+001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5.00e+000 1.00e+000 5.00e+000 -2.00e+001 1.00e+000 2.00e+001
要求:输入示例程序2:
要求:<2>求系统G(s)=10/(s2+2s+10)的特征根、闭环极点和单位阶跃响应。
分别改变系统阻尼比和自振角频率,观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变化规律。
程序:
num=10; i=0;
for sigma=0: 0.25: 1.25
den=[1 2*sigma*sqrt(10) 10];
damp(den)
sys=tf(num, den);
i=i+1;
step(sys,2)
hold on
end
grid
hold off
title('阻尼比不同时阶跃响应曲线')
lab1='ζ=0'; text(0.3,0.9,lab1),
lab2='ζ=0.25'; text(0.3,1.5,lab2),
lab3='ζ=0.5'; text(0.3,1.2,lab3),
lab4='ζ=0.75'; text(0.3,1.05,lab4),
lab5='ζ=1'; text(0.35,0.9,lab5),
lab6='ζ=1.25'; text(0.35,0.8,lab6)
程序图像:
程序计算数据: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0.00e+000 + 3.16e+000i -6.12e-017 3.16e+000 0.00e+000 - 3.16e+000i -6.12e-017 3.16e+000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7.91e-001 + 3.06e+000i 2.50e-001 3.16e+000
-7.91e-001 - 3.06e+000i 2.50e-001 3.16e+000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1.58e+000 + 2.74e+000i 5.00e-001 3.16e+000 -1.58e+000 - 2.74e+000i 5.00e-001 3.16e+000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2.37e+000 + 2.09e+000i 7.50e-001 3.16e+000 -2.37e+000 - 2.09e+000i 7.50e-001 3.16e+000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3.16e+000 1.00e+000 3.16e+000
-3.16e+000 1.00e+000 3.16e+000
Eigenvalue Damping Freq. (rad/s)
-1.58e+000 1.00e+000 1.58e+000
-6.32e+000 1.00e+000 6.32e+000
要求:<3>已知系统结构如图,使用梅森公式和SIMULINK结构图模型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将系统结构图存为smg.mdl文件,可以下面程序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
[A,B,C,D]=linmod(‘smg’); %将结果图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
[num,den]=ss2tf(A, B, C, D); %将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多项式模型
printsys(num, den, ‘s’) %输出传递函数
程序:
程序计算结果:
num/den =
-1 s^4 - 10 s^3 - 23 s^2 + 10 s + 24 ---------------------------------------------
s^5 + 15 s^4 + 85 s^3 + 269 s^2 + 598 s +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