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

桂溪小学张进

一、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耐力等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另一大因素。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学生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日益疏远和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差。

二、原因:

1、会经济发展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电视、电脑进入普通家庭,使得大部分学生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过长,占用了活动时间;现代人出门坐汽车、上楼乘电梯,大大减少了活动量;缺乏营养知识教育,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太多;城市化小区生活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

2、家庭和学生个人原因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畸形“呵护”,家长怕子女受伤,不愿意让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独生子女自身意志薄弱,不愿运动,害怕吃苦。

3、教育存在的问题

①不良的传统教育观念导致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得不到

重视。

②应试教育影响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首先,教育使学生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大大增加。其次,繁重的课余学习挤占了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时间和睡眠时间。

③目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

三、改善对策:

1、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早在1999年6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摒弃传统思想中“重文轻武”的思想,树立全面的人才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将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使我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2、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保证学生睡眠与体育锻炼时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

示》(1993年3号)中明文规定:作业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天的课外作业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生不超过1.5小时。《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意见》(1994年24号)指出:保证高中生每天8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每天9小时以上睡眠,小学生10小时以上睡眠。各级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

3、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肩负重任

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加强体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应站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高度去理解“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将之始终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发挥体育综合性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体育的强身健体的基本功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②改革学校体育的教学时间、内容、手段、评价与考核方法。

进一步重视对体育对于促进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适当增加体育课的课时数,使体育课真正能起到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在体育教材中应加大体能类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段体育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材实用性如增加多媒体教材,解决教师和学生上体育课时教材携带不方便的问题从而提高体育教材的利用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③加大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开放体育活动场地学校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并免费向学生开放,尽量避免被非法占用,搞创收的要在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的前提下再对外开放。体育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和创造,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与周围社区、企事业单位共享体育场地器材。

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体育课是学生生涯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门课,但大部分学生离开校园后就不愿意锻炼,还有很多学生走上社会后不知该怎么锻炼。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体质、传授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和意识,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身体锻炼的方法,使其能在离开校园后仍能坚持锻炼和会锻炼,为其以后能健康地工作、生活,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⑤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和体育课的管理要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对体

育课堂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将制定的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⑥继续积极推进学生大课间活动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在全国中小学中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质健康促进模式,安排学生以街道、社区、小区、家庭为单位小组的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4、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学生的疾病防治、生理卫生和营养健康方面的教育。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制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见病预防知识、营养健康知识、生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制度,使青少年学生至少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注意培养独生子女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沟通和合作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改正不良的习惯,为其将来的社会化和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打下基础。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根据新时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咨询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