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变形理论
塑性理论课件-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3、如果從初始狀態先加純剪應力通過 屈服點B到達D點,這時的應力和應變見表 5.1的第3行。
4、如同樣經後繼屈服軌跡裏面的任意 路線變載到F點,則應力應變見表5.1第4行。
5、如果從初始狀態沿真線OF`F到達F 點,則應力和應變見表5.1第5行,這時主軸 重合。
下一頁 返回
上述的第1、3、5種加載路線就是簡單加載。 由表中可看出,同樣的一種應力狀態σf、τf,由於 加載路線不同,就有好幾種應變狀態(如C、D點 應變);同樣,一種應變狀態(如εc),也可有 幾種應力狀態(如C、F點應力),而且應力應變 主軸不一定重合。從上述簡單的例子中,我們可 以看到,離開加載路線來建立應力與全量塑性應 變之間的普遍關係是不可能的。因此,一般情況 下只能建立起應力和應變增量之間的關係爭然後 根據具體的加載路線,具休分析。另一方面,我 們從上述例子中也看到,在簡單加載的條件下, 應力和應變的主軸重合,而且它們之間有對應關 係,因此可以建立全量理論。
下一頁 返回
另一方面,從工程角度來看,對於一 些繁雜的問題,那怕是能給出定性結果也 很可貴,具體的定量問題可以從實驗中進 一步探索(由於如摩擦條件等數學模型還 未給出,要精確計算也很難辦到)。鑒於 壓力加工理論中關於成形規律闡述上存在 的一些問題,吸取了增量理論及全量理論 的共同點,提出了應力應變順序對應規律, 並使該規律的闡述逐漸簡明和便於應用。 現簡述如下:
返回
5.2增量理論(流動理論) 一、列維-密席斯方程 二、普朗特-勞斯方程
返回
一、列維-密席斯方程
列維-密席斯方程適用條件:
(1)材料是理想剛塑性材料,即彈性應變增 量為零,塑性應變增量就是總應變增量;
(2)材料符合密席斯屈服準則,即 s
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位错理论
E螺=
Gb2
4
ln
R r0
E刃=
Gb2 ln R
4 (1 ) r0
则 E刃=
1
1
E螺,一般取0.3,
2
所以 E 螺= 3 混合位错
E混=
Gb 2
4 (1 )
E刃 (1-cos2)ln
R r0
• 汇集一点的位错线,它们的柏氏矢量和 为零;
• 一根位错线不能终止在晶体内部,只能 终止在晶体表面。
位错环 b
1.2.3 位错密度——描述位错多少的参数 (1) 定义:单位体积中位错的总长度。
V = L cm/cm3
(2) 位错的形成——液态结晶时形成。晶体 经过塑性变形回复和再结晶及其它热处 理,位错的密度变化。
体的一边贯通到另一边,而是有时终止 在晶体的中部。
1934年,提出了位错的概念,
1947年低碳钢的屈服效应,位错理论得到 了很大发展,
1950年以后,用电镜直接观察到位错。至 此,位错的存在才最终得到间接证明。 从此以后,位错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它 是一门很重要的基本理论。
1.2 位错模型和柏氏矢量 1.2.1 位错的分类:
如1-2图所示,若位错线上的原子沿切 应力方向移动不到一个原子间距,周围其 它原子稍作调整,多余半原子面和位错线 就可以向前移动一个原子间距。可见位 错移动具有易动性。
• 图1-2示出了位错由晶体的一端扫到另一端
(2)螺位错的滑移运动 如图所示位错线上的原子只需在切应
力作用下向前移动一个原子间距的分数倍 的距离,位错线可以向左移动一个原子间 距。
设m= b
化简得
工程力学中的塑性变形如何分析?
工程力学中的塑性变形如何分析?在工程力学的领域中,塑性变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影响着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还在各种工程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塑性变形进行分析呢?要理解塑性变形的分析方法,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塑性变形。
简单来说,塑性变形指的是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变形。
与弹性变形不同,弹性变形在去除外力后材料能恢复原状,而塑性变形一旦发生,即使外力消失,材料也无法回到初始的形态。
对于塑性变形的分析,我们通常从材料的本构关系入手。
本构关系描述了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在塑性变形的情况下,这种关系变得较为复杂,因为材料的行为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屈服准则是分析塑性变形的重要工具之一。
常见的屈服准则有Tresca屈服准则和von Mises屈服准则。
Tresca屈服准则认为,当材料中的最大剪应力达到一定值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而von Mises屈服准则则基于八面体剪应力的概念,当八面体剪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材料进入塑性状态。
在实际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加载路径和加载历史。
加载路径指的是外力施加的方式和顺序,而加载历史则包括了之前所经历的加载过程。
这些因素都会对材料的塑性变形产生影响。
例如,在复杂的加载条件下,材料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塑性行为。
实验研究也是分析塑性变形不可或缺的手段。
通过拉伸实验、压缩实验等,可以直接获取材料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应力应变数据。
这些实验数据不仅可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还能为建立更准确的本构模型提供依据。
在数值模拟方面,有限元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塑性变形的分析。
通过将结构离散成有限个单元,并结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和边界条件,可以预测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塑性变形分布和发展趋势。
这对于复杂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多晶体材料中的塑性变形分析也是一个难点。
由于多晶体材料由众多晶粒组成,每个晶粒的取向和性能都有所不同,这使得塑性变形的分析更加复杂。
塑性变形理论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
塑性变形理论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在工程力学领域中,塑性变形理论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它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以及相关的力学性质。
塑性变形理论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工程领域,如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等。
本文将探讨塑性变形理论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际案例。
首先,塑性变形理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例如,在大型桥梁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桥梁在受到车辆荷载时的变形情况。
通过塑性变形理论的研究,可以预测桥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情况,从而确保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在土木工程中,塑性变形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土壤的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其次,塑性变形理论在航空航天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的塑性变形特性。
例如,在喷气发动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叶片在高温和高速气流中的变形情况。
通过塑性变形理论的研究,可以预测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情况,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塑性变形理论还可以应用于飞机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和飞行器的振动控制等方面。
最后,塑性变形理论在机械工程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特性。
例如,在机械零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零件在受到外部载荷时的变形情况。
通过塑性变形理论的研究,可以预测零件在不同负载下的变形情况,从而优化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此外,在机械工程中,塑性变形理论还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等方面。
综上所述,塑性变形理论在工程力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还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塑性变形理论,可以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航空航天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优化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微观塑性变形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微观塑性变形理论及其应用研究1. 前言微观塑性变形理论是固体力学中最基础和重要的理论之一,对于材料工程、力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塑性变形与微观结构紧密相关,在材料的应用过程中,了解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和机理,能够为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基础和帮助。
因此,本文将对微观塑性变形理论及其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讨论未来微观塑性变形理论研究的方向和关注点。
2. 微观塑性变形理论基础2.1 晶体塑性变形理论在晶体的塑性变形学中,晶体中的位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位错是由晶体缺陷引起的,具有与原子间距相同的长度缺陷。
沿着位错线,原子序列存在错位,形成了一条“面包屑”状的结构。
晶体中的位错主要分为线状和面状。
线状位错是指在晶体中不同方向晶粒的交界处,相邻晶体原子序列错位所构成的一条线状缺陷;面状位错是指晶体中沿晶面错位的缺陷。
位错在晶体中具有以下作用:1)可以容许晶体变形,2)能够造成宏观形变,3)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
2.2 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本构关系是描述材料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模型。
对于塑性材料来说,塑性变形就是材料产生塑性应变的实现过程,也是弹塑性本构关系的一部分。
弹塑性本构关系是由弹性和塑性两个本构模型组合起来的。
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通常用流动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流动应力是材料中的力,可以表征材料抵抗变形所需要的力;应变速率则是材料中变形的速度,可以反映材料变形的程度。
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就是通过流动应力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塑性变形。
3. 微观塑性变形理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3.1 新型材料的精细化设计微观塑性变形理论是实现新型材料精细化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对材料微观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为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和帮助。
以金属材料为例,对于新型金属材料的设计,可以采用纳米晶技术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纳米晶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粒度和晶界能来实现材料性能的优化。
弹性和塑性的变形
1、弹性理论计算法计算粱、板的内力,实际上是将钢筋混凝土粱、板作为匀质弹性材料梁来考虑的,完全不考虑材料的塑性性质,这在受荷载较小,混凝土开裂的初始阶段是适用的随着荷载的增加,由于混凝土受拉区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受压区混凝土的塑性变形特别是受拉钢筋屈服后的塑性变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与荷载的关系已不再是线形的,而是非线性的,连续梁的内力发生重分布,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理论计算方法就是从实际出发,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来计算构件的内力。
塑性法相对弹性法能够节省10%~30%的钢筋用量。
2、塑性理论计算法的适用范围塑性计算法由于是按构件能出现塑性铰的情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计算方法,采用此法设计时,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和挠度一般较大。
因此,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采用塑性计算法。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按弹性理论计算方法进行设计:
(1)直接承受可动荷载或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
(2)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构件。
(3)采用无明显屈服台阶钢材配筋的构件。
(4)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的结构。
楼板中的连续板和次梁,无特殊要求,一般可采用塑性计算。
但主梁是楼盖中的重要构件,为了使其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储备,一般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而仍按弹性计算法计算。
塑性变形理论基础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NO.1第1章冷冲压变形基本知识1.1塑性变形理论基础1.2冷冲压材料本章主要内容金属塑性与塑性变形概念,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加工硬化与硬化曲线,冲压成形中的变形趋向性及其控制,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
本章学习目的要求熟悉金属塑性变形的性质、影响因素、变形规律及冲压变形趋向性的控制,初步掌握冲压材料的成形性能、性能试验方法、冲压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及材料的选用原则。
本章重点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硬化与卸载规律,变形趋向性控制,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及选用1.1塑性变形理论基础1.1.1金属塑性变形概述1.1.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与应变1.1.3加工硬化与硬化曲线1.1.4 冲压成形中的变形趋向性及其控制1.1.1金属塑性变形概述1.塑性变形、塑性与变形抗力的概念塑性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去除以后,物体并不能完全恢复自己的原有形状和尺寸的变形。
塑性:物体具有塑性变形的能力。
变形抗力:在一定的变形条件(加载状况、变形温度及速度)下,引起物体塑性变形的单位变形力。
注意:1)变形抗力反映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2)塑性不仅与物体材料的种类有关,还与变形方式和变形条件有关。
3)金属塑性的高低通常用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衡量。
1.1.1金属塑性变形概述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形成了纤维组织当变形程度很大时,多晶体晶粒便显著地沿变形方向被拉长。
形成的纤维组织会使变形抗力增加,且会产生明显的各向异性。
(2)形成了亚组织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一些位错互相纠缠在一起,密集的位错纠结在晶粒内围成细小的粒状组织。
亚组织的形成使得位错运动更加困难,导致变形抗力的增加。
(3)产生了内应力由于变形不均,会在材料内部产生内应力,变形后作为残余应力保留在材料内部。
内应力的存在,将导致金属的开裂和变形抗力的增加。
(4)产生了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
2010塑性变形机制 第二章
滑移带示意图
滑移
定义: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 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产生相对位 移,且不破坏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性的塑变方式。 滑移的机制就是位错在滑移面内的运动。 滑移时,滑移矢量与柏氏矢量平行。 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滑移后, 滑移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关系未发生变化。 滑移分别集中在某些晶面上,变形具有不均匀性。
A0
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S
A
S cos cos cos
滑移面上的正应力:
n S cos cos2 s c
外力在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
c s cos cos c s cos cos
只有 c一定时 与 s
c
三种常用金属的临界分切应力随温度的变化
化学成分和温度对纯铜 的临界分切应力的影响
镉速率的关系单晶的临 界切应力与温度和应变
(X比+应变速率大100倍)
2.1.4滑移时晶体的转动(Rotation of Crystal)
实际变形中滑移总要受到限制,晶体不会自由无限 制滑移下去,因此滑移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1. 位向和晶面的变化
单晶体的圆柱试样表面抛光后拉伸,试样表面就会出现一 系列平行的变形痕迹。光镜观察,晶体表面上形成的浮凸, 称为滑移带。
在300℃ 拉伸的锌单晶体
工业纯铁压缩变形——滑移线(电镜下)
滑移线(Slip Line):滑移带中的细线.滑移线是滑移面两侧 晶体相对滑动所造成的。滑移带和滑移线间的晶体片层并未 发生塑性变形,仅仅发生了相对滑动。 滑移层(Slip Lamina):相邻滑移线间的晶体片层. 滑移量( Slippage):每条滑移线所产生的台阶高度.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pptx
• 实现最佳的加工条件
研究创造最佳的工艺条件和使工艺内容定量化以及把能实现这种条件的新技术用于新加工机械设计和老 设备的挖潜改造上,并进行最优控制。
2024/10/8
43
第454页/共64页
课下练习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加工?塑性加工有何特点? 2、试述塑性加工的一般分类。
2024/10/8
• 做好课堂笔记,本课程中将有部分补充内容, 要求大家记笔记。
• 要求上课前预习,本课程内容较难,且内容 多,信息量较大,要求大家自觉预习。
• 遵守课堂纪律,本课程不允许迟到早退。
3
第54页/共64页
本课程主要内容
• 金属微观变形机理与宏观性能 • 金属变形过程的力学分析 • 变形体力学的求解方法
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先进控制技术应用 于传统加工技术
➢ 提高生产效率
高速、全自动、无人化
➢ 扩大产品范围 ➢ 形状、尺寸的精确控制
2024/10/8
46
第487页/共64页
2024/10/8
铝合金镜面板
超小型精密挤压型材
47
第498页/共64页
发展先进成形加工技术
➢ 目的 ➢ 高附加值材料、难加工材料的加工 ➢ 实现组织性能的精确控制
44
第465页/共64页
补充材料
材料加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1)高效化、高精度化 (2)发展先进成形加工技术 (3)材料设计、制备与成形加工一体化 (4)开发新型成形加工技术,发展新材料 (5)计算机模拟与过程仿真技术 (6)智能制备与加工技术
2024/10/8
45
第476页/共64页
传统技术的高效化与高精度化 ➢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
工程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理论模型构建
工程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理论模型构建工程材料塑性变形规律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发生可逆性永久形变的现象。
塑性变形规律的研究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材料性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工程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理论模型构建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工程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
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内部的离子和原子发生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晶体结构,从而产生永久形变。
而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与其晶体结构、组织成分以及外力应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经验模型的方法来构建工程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理论模型。
经验模型是一种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的经验公式或者规律,能够预测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塑性变形行为。
最常见的经验模型包括Hollomon模型、Ludwik模型和Voce模型等。
Hollomon模型是描述材料应力与塑性应变之间关系的一种经验公式。
它假设材料的变形是由位错的运动和聚集引起的,公式如下:σ = Kε^n其中,σ表示应力,ε表示应变,K表示抗力强度系数,n表示材料的硬化指数。
通过实验可以确定K和n的具体数值。
Ludwik模型是一种描述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经验公式,公式如下:σ = σy + kε^n其中,σy表示屈服强度,k和n表示材料的强化指数。
通过实验测得σy、k和n的值,就可以根据该模型预测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
Voce模型是描述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一种经验公式,公式如下:σ = σy + A(1-exp(-Bε))其中,σ表示应力,ε表示应变,σy表示屈服强度,A表示材料的强化指数,B表示材料的软化指数。
通过实验测得σy、A和B的值,就可以根据该模型预测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
除了经验模型外,还有一些基于微观机制的理论模型可以用于工程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研究。
比如,塑性流动理论将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看作液体的流动,通过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来描述材料的变形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晶体学和位错理论的模型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塑性变形规律。
塑性变形理论及其应用
塑性变形理论及其应用在材料科学中,塑性变形理论是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何产生塑性变形的学科。
它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质的重要理论基础,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塑性变形理论的基础是塑性力学,它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和力学性质。
在塑性力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材料的应力和应变不是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极限值之前,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极限值之后就会保持不变。
这种非线性变形关系被称为材料的流变曲线。
根据流变曲线,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来描述材料的力学性质。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材料参数,如韧性、脆性、断裂韧性等,它们也与材料的塑性变形有关。
塑性变形理论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广泛的是在工程领域中。
在这个领域中,塑性变形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选择、设计、制造和使用。
在制造领域中,工程师需要设计出适当材料的产品,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在这方面,塑性变形理论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可以描述材料的流变曲线,进而预测材料的强度、韧性、疲劳寿命等特性。
这种预测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在使用领域中,塑性变形理论也至关重要。
例如,在建筑领域中,建筑师需要考虑风荷载、地震等外力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些外力会导致建筑物发生扭曲、弯曲、拉伸等塑性变形,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
同样,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工作机器的外力和材料的塑性变形,以确保机器在工作中稳定运行并避免损坏。
此外,塑性变形理论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应用,例如在材料改性和微纳米加工中。
在材料改性方面,塑性变形理论可以指导制造商如何通过加工和处理来改变材料的性质。
在微纳米加工领域中,塑性变形理论则可以指导制造厂商如何在微小尺度下控制材料的流变曲线,以实现微机电系统、纳米机器人等微小产品的制造。
总之,塑性变形理论是现代材料科学的基础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它将进一步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贡献。
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
一、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可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
根据变形的特点,固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当外力小于某一限值〔通常称之为弹性极限荷载〕时,在引起变形的外力卸除后,固体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固体只产生弹性变形的阶段称为弹性阶段;当外力一旦超过弹性极限荷载时,这时再卸除荷载,固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其中有一局部不能消失的变形被保存下来,这种保存下来的永久变形就称为塑性变形,这一阶段称为塑性阶段。
根据上述固体受力变形的特点,所谓弹性,就定义为固体在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而所谓塑性,那么定义为在去掉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弹性[Elasticity]"和“塑性〔Plasticity〕〃是可变形固体的根本属性,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变形是否可恢复:弹性变形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即弹性变形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塑性变形那么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2〕应力和应变之间是否一一对应:在弹性阶段,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单值函数关系,而且通常还假设是线性关系;在塑性阶段,应力和应变之间通常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是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称为物理非线性〕。
工程中,常把脆性和韧性也作为一对概念来讲,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破坏时的变形大小,假设变形很小就破坏,这种性质称为脆性;能够经受很大变形才破坏的,称为韧性或延性。
通常,脆性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差,而韧性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强。
二、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简化模型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由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组成。
弹性理论研究理想弹性体在弹性阶段的力学问题,塑性理论研究经过抽象处理后的可变形固体在塑性阶段的力学问题。
因此,弹塑性力学就是研究经过抽象化的可变形固体,从弹性阶段到塑性阶段、直至最后破坏的整个过程的力学问题。
构成实际固体的材料种类很多,它们的性质各有差异,为便于研究,往往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质做出某些假设,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将它抽象为理想的“模型〞。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第23讲主应力及主切应力
主应力计算
主应力计算公式
主应力计算注意事项
主应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材料力学中的 应力状态方程求解,也可以通过实验 测量获得。
在计算主应力时,需要注意力的方向 和参考平面的选择,以及应力的正负 号规定。
主应力计算步骤
首先确定受力物体的受力状态,然后 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平面,将作用在 该平面上的正应力进行比较,最后找 出其中的最大和最小值。
THANKS
主切应力计算
主切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 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
测量和计算。
在实验方面,常用的方法有 应力应变曲线测量、金相显 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等。
在数值模拟方面,有限元分析、 有限差分法等数值计算方法可 以用来计算主切应力的大小和
方向。
主切应力对材料变形的影响
主切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材料的变形 行为和变形机制有重要影响。
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与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变化密切相关,而主切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则与材料的性质、变形历史和外力路径有关。
主应力和主切应力的变化规律是材料力学和塑 性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理解材料的变形 行为和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主应力与主切应力的应用场景
在金属加工中,主应力和主切应力的分析有助 于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
01
主应力是物体受力状态下的主要应力分量,而主切 应力是与主应力相垂直的应力分量。
02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主应力和主切应力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它们共同决定了材料的变形行为。
03
主应力对主切应力的产生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而 主切应力也对主应力的分布和大小产生影响。
主应力与主切应力的变化规律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外力的增加或减小, 主应力和主切应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第8讲变形不均匀概念
变形不均匀性的影响
变形不均匀性对金属的塑性变形行为、力学性 能和加工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变形不均匀性可能导致应力集中、应变集中和 局部过载等问题,从而影响金属的塑性变形能 力、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变形不均匀性还可能导致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的 不均匀变化,如晶粒大小、相组成和织构等, 进一步影响金属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03
变形不均匀性的原因
材料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性
晶体结构差异
微观缺陷
金属材料由无数的晶粒组成,每个晶 粒的晶体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塑 性变形时不同晶粒的变形行为不均匀。
金属材料内部存在的如空洞、裂纹等 微观缺陷,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可能成 为变形的薄弱区域,引发变形不均匀。
相分布不均
金属材料中可能存在不同相,如固溶 体、化合物等,各相的塑性变形特性 不同,导致整体变形的不均匀性。
理解变形不均匀的概念及 其来源。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和模拟 方法研究变形不均匀。
Hale Waihona Puke 掌握变形不均匀对材料性 能的影响。
了解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 数和材料组织来改善材料 的变形不均匀性。
02
变形不均匀的基本概念
变形不均匀性的定义
变形不均匀性是指金属在塑性变形过 程中,由于变形条件、组织结构和物 理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变形在不 同区域表现出不均匀的特征。
02 03
变形不均匀的来源
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材料内部晶粒大小、形状、取向和分布的不 均匀性,以及材料内部存在的各种缺陷和应力集中区域,导致各部分之 间变形的不均匀分布。
变形不均匀的影响
变形不均匀会导致材料内部应力状态复杂,影响材料的变形行为和性能, 如材料的屈服强度、流动应力、硬化行为等。
理论力学中的塑性变形如何分析?
理论力学中的塑性变形如何分析?在理论力学的广阔领域中,塑性变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在材料科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对于理解和设计各种结构与机械系统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其进行分析呢?要理解塑性变形,首先得明确它与弹性变形的区别。
弹性变形就像是一根弹簧,当施加的外力消失时,它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
而塑性变形则不同,一旦发生,即使外力去除,材料也无法完全恢复原状,会留下永久的变形。
在分析塑性变形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这就像是材料的“个性画像”,清晰地展示了它在受力过程中的行为。
在应力较小时,材料通常表现出弹性行为,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但当应力超过一定的屈服点后,材料开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此时应力的增加相对应变的增加变得较为缓慢。
屈服准则在塑性变形的分析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常用的屈服准则有屈雷斯加(Tresca)屈服准则和米塞斯(Von Mises)屈服准则。
屈雷斯加屈服准则认为,当材料中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开始屈服。
米塞斯屈服准则则基于能量的观点,认为当材料的畸变能达到一定值时,材料屈服。
塑性本构关系描述了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这可不像弹性阶段那么简单直接,它通常更为复杂,需要考虑诸如应变硬化、应变率效应等因素。
应变硬化意味着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应变的增加,抵抗变形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而应变率效应则反映了变形速度对材料塑性行为的影响。
在实际的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边界条件和加载路径。
边界条件决定了物体在受力时的约束情况,不同的边界条件会导致不同的变形结果。
加载路径则描述了外力是如何随时间变化而施加到物体上的。
例如,是单调加载还是循环加载,这对塑性变形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另外,数值方法在塑性变形的分析中也被广泛应用。
有限元法就是其中一种强大的工具。
它将物体离散成许多小单元,通过求解每个单元的力学平衡方程,来近似得到整个物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性方程物性方程又称本构方程,是εσ-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弹性变形阶段有广义Hooke 定律,而塑性变形则较为复杂。
在单向受力状态下,可由实验测定εσ-曲线来确定塑性本构关系。
但在复杂受力情况下实验测定困难,因此只能在一定的实验结果基础上,通过假设、推理,建立塑性本构方程。
为了建立塑性本构方程,首先需弄清楚塑性变形的开始条件——屈服,以及进入塑性变形后的加载路径等问题。
§2.1 金属塑性变形过程和力学特点2.1.1 变形过程与特点以单向拉伸为例说明塑性变形过程与特点,如图2-1所示。
金属变形分为弹性、均匀塑性变形、破裂三个阶段。
塑性力学视s σ为弹塑性变形的分界点。
当s σσ<时,σ与ε存在统一的关系,即εσE =。
当s σσ≥以后,变形视作塑性阶段。
εσ-是非线性关系。
当应力达到b σ之后,变形转为不均匀塑性变形,呈不稳定状态。
bσ点的力学条件为0d =σ或d P =0。
经短暂的不稳定变形,试样以断裂告终。
若在均匀塑性变形阶段出现卸载现象,一部分变形得以恢复,另一部分则成为永久变形。
卸载阶段εσ-呈线性关系。
这说明了塑性变形时,弹性变形依然存在。
弹塑性共存与加载卸载过程不同的εσ-关系是塑性变形的两个基本特征。
由于加载、卸载规律不同,导致εσ-关系不唯一。
只有知道变形历史,才能得到一一对应的εσ-关系,即塑性变形与变形历史或路径有关。
这是第3个重要特征。
事实上,s σσ>以后的点都可以看成是重新加载时的屈服点。
以g 点为例,若卸载则εσ-关系为弹性。
卸载后再加载,只要g σσ<点,εσ-关系仍为弹性。
一旦超过g 点,εσ-呈非线性关系,即g 点也是弹塑性变形的交界点,视作继续屈服点。
一般有s g σσ>,这一现象为硬化或强化,是塑性变形的第4个显著特点。
在简单压缩下,忽略摩擦影响,得到的压缩s σ与拉伸s σ基本相同。
但是若将拉伸屈服后的试样经卸载并反向加载至屈服,反向屈服一般低于初始屈服。
同理,先压后拉也有类似现象。
这种正向变形强化导致后继反向变形软化的现象称作Bauschinger 效应。
这是金属微观组织变化所致。
一般塑性理论分析不考虑Bauschinger 效应。
Bridgman 等人在不同的静水压力容器中做单向拉伸试验。
结果表明:静水压力只引起图2-1 应力应变曲线物体的体积弹性变形,在静水压力不很大的情况下(与屈服极限同数量级)所得拉伸曲线与简单拉伸几乎一致,说明静水压力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
2.1.2 基本假设(1)材料为均匀连续,且各向同性。
(2)体积变化为弹性的。
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
(3)静水压力不影响塑性变形,只引起体积弹性变化。
(4)不考虑时间因素,认为变形为准静态。
(5)不考虑Banschinger 效应。
§2.2 塑性条件方程塑性条件是塑性变形的起始力学条件。
2.2.1 屈服准则单向拉伸时,材料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时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应力或屈服极限,它是初始弹塑性状态的分界点。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怎样表示?一般说来,它可以用下列式表示:,,,,(T t f ij ij εσS )=0其中ij σ为应力张量,ij ε为应变张量,t 为时间,T 为变形温度,S 为变形材料的组织(Structure )特性。
对于同一种材料,在不考虑时间效应及接近常温的情形下,t 与T 对塑性状态没多大影响。
另外,当材料初始屈服以前是处于弹性状态,ij σ与ij ε有一一对应关系。
因此屈服条件可以表示成为0)(=ij f σ或0),,(321=I I I f 或0),,(321=σσσf若以ij σ空间来描述,则f (ij σ)=0表示一个包围原点的曲面,称作屈服曲面。
当应力点ij σ位于此曲面之内时,即0)(<ij f σ,材料处于弹性状态;当ij σ点位于此曲面上时,即0)(=ij f σ,材料开始屈服。
另外,根据静水压力不影响塑性变形之假设,f 只与应力偏量有关,即:0)','(32=I I f由于应力偏量满足0''''3211≡++=σσσI ,)','(32I I f 总是处在应力π平面上。
这样屈服条件就可以用π平面上的封闭曲线来表示。
若ij σ点落在该曲线上,表示ij σ满足屈服准则。
若在这个应力状态上再迭加一个静水压力,这时在三维主应力空间中,相当于沿着等倾线移动的π面平行面,而应力点仍满足屈服准则。
因此,在三维主应力空间中,屈服曲面是一等截面柱体。
它的母线与直线321σσσ==平行。
0)(=ij f σ曲面到底是什么形状?不同的推理过程和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曲面形状。
其中最为常用的是Tresca 屈服准则和Von Mises 屈服准则。
2. 2. 2 Tresca 屈服准则最早的屈服准则是1864年Tresca 根据库伦在土力学中的研究结果,并从他自己做的金属挤压试验中提出以下假设:当最大切应力达到某一极限k 时,材料发生屈服。
即:k =max τ (2. 1)用主应力表示时,则有:[]k 2 , ,max 133221=---σσσσσσ (2. 2)当有321σσσ≥≥约定时,则有:k 231=-σσ (2. 3)在主应力空间中,式(2. 2)是一个正六棱柱;在π平面上,Tresca 条件是一正六边形(见图2-2)。
(a ) 主应力空间的屈服表面 (b )π平面上的屈服轨迹图2-2 屈服准则的图示k 值由实验确定。
若做单向拉伸试验,0,321===σσσσs ,则由式(2. 3)有2/s k σ=。
若做纯剪试验,则有s s τσστσ-===321,0,,则可得s k τ=。
比较后,若Tresca 屈服条件正确,则应有:k s s 22==τσ (2. 4)对多数材料,此关系只能近似成立。
在材料力学中,Tresca 屈服准则对应第三强度理论。
在一般应力状态下,应用Tresca 准则较为繁琐。
只有当主应力已知的前提下,使用Tresca 屈服准则较为方便。
2. 2. 3 Von Mises 屈服准则Tresca 屈服准则不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另外当应力处在两个屈服面的交线上时,数学处理将遇到一些困难;在主应力未知时,Tresca 准则计算十分复杂。
因此Von Mises 在1913年研究了实验结果后,提出了某一屈服准则,即当:C I =2' (2. 5)时材料就进入屈服,其中C 为常数。
由于2'I 与g τ,e σ以及材料的弹性形状改变能2'21I GU e D =有关,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常数C 由实验来定。
单拉时,s σσ=1,032==σσ代入式(2. 5)有3/2s C σ=;薄壁管纯扭时,0,231==-=σσσk ,代入式(2. 5),有2k C =,所以Von Mists 塑性条件可表示成:k s e 3==σσ (2. 6)对于多数材料,实验结果接近上式。
在主应力空间中,Von Mises 屈服准则为一圆柱柱面。
在π平面上,Von Mises 屈服准则为一个圆。
若用单拉实验确定常数,两种屈服准则此时重合,则Tresca 六边形将内接接近于Mises 圆,并有:⎭⎬⎫==T resca ,2/Mises ,max 对对s s e στσσ (2. 7) 若用纯剪实验确定常数,两种屈服准则此时也重合,则Tresca 六边形将外接于Mises 圆,并有:⎪⎭⎪⎬⎫==T resca Mises Von 3max 对对k k e τσ (2. 8) 在材料力学中,V on Mises 屈服条件为第四强度理论。
2. 2. 4 两种屈服条件的实验验证以上两种屈服条件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中间主应力是否有影响。
以下介绍的两个实验结果均表明Von Mises 条件比Tresca 条件更接近于实际。
Lode 在1925年分别对铁、铜和镍薄壁圆筒进行拉伸与内压力联合作用。
用Lode 参数σμ来反映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即:312132)()(σσσσσσμσ----= (2. 9) 其变化范围为11≤≤-σμ结果见图2. 3。
纵坐标为s σσσ/)(21-,并规定在单拉时两个屈服条件重合。
这时采用式(2. 7)。
对Tresca 有1/)(31=-s σσσ;而对Von Mists ,有23132/)(σμσσσ+=-s ,实验点接近Von Mises 。
Taylor-Quinney 在1931年分别对铜、铝、软钢做成的薄壁圆筒施加拉扭组合应力。
同样规 定单拉时两个屈服条件重合。
有:⎪⎪⎭⎪⎪⎬⎫=⎪⎪⎭⎫ ⎝⎛+⎪⎪⎭⎫ ⎝⎛=⎪⎪⎭⎫ ⎝⎛+⎪⎪⎭⎫ ⎝⎛ Mises Von 13T resca 1422x 22s xy s s xy sx στσσστσσ 比较理论曲线与实验结果(图2-4)也可看出实验点更接近Von Mises 屈服条件。
对金属材料而言,实验点多数落在这两个屈服条件所包围的范围之内。
从图2-3可以看到,在平面应变状态下,即σμ=0时,两种屈服条件相差最大,为15.5%。
2. 2. 5 硬化材料的屈服条件从单向拉伸曲线可以看到,进入塑性变形以后的应力都可以视作屈服点,称作后继屈服点,而且其值总是大于初始屈服点s σ。
对于三维应力空间,初始屈服条件为一曲面。
对于硬化材料,是否也可类推出后继屈服面?该曲面形状如何?大小如何?实验表明,硬化材料确实存在后继屈服曲面,也称加载曲面。
但其形状、大小不容易用实验方法完全确定,尤其是随着塑性变形的增长,材料变形的各向异性效应愈益显著,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因此,为了便于应用,不得不对强化条件进行若干简化假设,其中最简单的模型为等向强图2-3 Lode 实验结果图2-4 屈服条件验证—拉扭试验化模型。
该模型要点为:后继屈服曲面或加载曲面在应力空间中作形状相似地扩大,且中心位置不变。
在π平面上,加载曲面变为曲线,它与初始屈服曲线相似。
等向强化模型忽略了由于塑性变形引起的各向异性。
在变形不是很大,应力偏量之间相互比例改变不大时,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因此,Tresca 准则的加载曲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六棱柱面,Von Mises 准则的加载曲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圆柱面。
若初始屈服曲面为0),(=s ij f σσ,则等向强化的加载曲面应为0),(=T ij f σσ,其中)(P ij T T εσσ=为流动应力。
也就是将初始屈服条件中的常数s σ用变数T σ来置换即可。
当塑性变形很大时,特别是应力有反复变化时,等向强化模型与实验结果不相符合。
这时可采用随动强化模型。
§2. 3 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2. 3. 1 加载与卸载准则从单拉实验可以看到,进入塑性变形以后,加载则有新的塑性变形产生;卸载的εσ-关系为弹性关系,那么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加载与卸载怎样表示?可以从等效应力、加载曲面方面加以阐述(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