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及 其 改 进 形 式 ( 洛 索
生 产 函数模 型)6 -∞进行 研究 ,C D模 型 的缺 陷 [( 1 ] -
在 于假定 投入 要 素替代 弹性不 变 ,这 一点 与经 济现 实不 符[ ( 7 ] 。二 是样本 数 据 的选 取不 够 精 准 。例 如 :丰雷 (0 8 2 0 )在估算 土地要 素 的贡献 率时仅 选
中图 分 类 号 :F 2 . 3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1 9 2 1 ) 10 6 — 5 6 10 6 ( 0 0 0 — 0素 对全 国及 地方经 济增长 有 明显 贡献 。但 是这
些研 究存 在 一些 不足之 处 :一 是 已有 文献 大多 采用 柯 布 一道格 拉 斯 生 产 函数 模 型 ( 以下 简称 C D 模 —
中的 中国并 不适 用 。当今 中 国正 处在 由马尔 萨斯增
未考 虑其 他建设 用 地 ( 如交通运 输用 地和水 利设 施 用地 ) 的投入 ,这样 得 出的研究 结论 ,无 疑低估 了
土地 要 素的贡献 率 。另外 ,已有 文献 采用 的样本 数 据大 多截 至 2 0 0 4年 底 ,其 研 究结 果难 以解 释 2 0 04
我 国 经 济增 长 的 贡献 率 达 到 了 2 % ~ 3 。本 文 认 为 随 着 我 国城 市 化 和 工 业 化 的逐 步 实 现 ,年 新 增 建 O O 设 用 地 将 不 断减 少 ,土地 要 素 对 于 经 济 增 长 的贡 献 率 也 将 逐 渐 降低 。
关 键 词 :经 济增 长 ;土地 要 素 ;超 越 对 数 生 产 函数 ;岭 回归
第 1 O卷 第 1 期
21 0 0年 1 月
中 国 地质 大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靳相 木
民经济 的真实产 出国民生产 总值 来衡 量城市经济总量 ,并根 据 模型需要对数据进行适当的计算。 2建模 数据的计算 。 . ( 资本存量 的计算 。 1) 资本指在 国民生产创造 过程中 , 际 实
治 、文化等各项活动 的载体 ,更是成为影 响经济增长 的重要 因 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 的加快 , 市规模越来 越大 , 城 准确衡量 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 中所做 的贡献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 的
问题 。本文尝试运用杭州 市区 1 9 9 3年到 2 0 0 5年度 的投入产 出 数据 ,采用非参数生产 函数 的方法对杭州市 区城市土地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进行 实证 研究 ,以期为科学研究城市土地要素对经
发挥作用的资本量 ,资本数据经 济学 界一般采用资本存量 的方
式进行 量化。 由于我国不存 在资本存量 的总量统计 数据 , 故本文
4 经济论坛 2 ・5 2 ∞● 1
个重要 的解释变 量 ,遗漏这一 重要解
释变量将导致计量模 型的设定失误 。 由于中国正在 和其他 发展 中国家竞
提高利用外资效率 , 促进我国的经济发
展。
争全球 的 F I应该 大力 完善人民币汇率 D,
的形成机制 , 进一 步参考一揽 子货币 、 有
位, 避免错估 , 更好地 调节 F I D 流入量 和
对 于 中国来说 ,汇率 错位对 F I D 流 入有显著影响 ,汇率 错位幅度越大抑制 FI D 流入 的作用越 明显 。 回归方程 的汇率 错位 的估计 系数为负 ,并且在 01 . %的显 著性 水平 上通过 了检验 ,因此 ,在估计
一
式 中 和 I 1 分别是 t 的资本 存量 和当年投 资 , 卜为 t1 期 K, - 期 的资本存量 , 8是几何折旧率。 选择 当年 固定资产投资为当年 投资 , 几何折 旧率设定为 8= .%, 9 6 基期资本 存量按 国际 常用方
城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

0 0 24 [ 罗 默 ( o r 认 为 城 乡 土 地 过 量 供 . 0 ;3 4 R me)
应 是美 国经 济 大萧 条 的一 个 重 要原 因 。5 l ( )随机 前沿 函数模 型 一 由于超 越对 数生 产 函数能够 有效 弱化 预设 的 函
我 国学者 针对 土地要 素 与经济 增长关 系的理论
21 0 2年第 机 前沿 生产 函数 方 法 ,将 土 地 投 入 纳入 生 产 函数 , 计 算全 国 2 6 城市 的土地 投入 产 出弹性 ,进 而得 6个
式 内生增 长 模 型 ,认 为 只要 技 术 与 研 发 部 门 足 够 的持 续 产 出 ,长 期 的正 向经 济 增 长 是 可 能 的 春 人 , 东北 师范大 学经济 学院 副院长 ,教 授 ,博士 生导 师 ,经济 学博 士 。
感 谢 匿 名 评 审 人 提 出的 修 改 建 议 ,笔 者 已做 了 相应 修 改 ,本 文 文 责 自负 。
城市土地利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岭回归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20 0 9年 6月
社 会科 学家
S oCI AL S CⅡ n ST
J n,0 9 u . 0 2
( 6 , 第 期 总第 16 ) 4期
【 经济新视野 】
( o6Ge ea o1 6 N . nrl . ) , N 4
城市土地利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岭回归分析
以广 东 省 为例
入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3 式两边取 对( ) 自然对 数 , 各要 素 与 经济 增长 之 间 的关 系 转换 为 线 将 1 . 模 型 理 性关系。 lY lA n =n +入件 IK+llL n n J n +TIS B () 4 由于柯 布 一道 格拉 斯 ( ob D uls生 产 函数是 C b— ag ) a 对 ( ) 两边 同时取 t 4式 的导 数 , 得 : 可 投入产出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测度规模效率的工具 , × =入+仪 × × +1 × 1 × 3 具有能够反映边际产量递减 、 际替代递减 、 边 规模报 酬不变这些重要的经济特性 ,因而获得 了广泛 的应 + × x () 5 Ot 用 。所以, 本文也选用 C b— ag s ob D ul 生产函数来测度 ’ a 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经典的 C b — ag s ob D ul 生 a 该模型表明, 经济增长率等于科技贡献率、 资本贡献 产 函数表 达式 为 : 率、 劳动力贡献率与土地贡献率之和。@ AY × =I y A np 中 , ;KL 其 A≠O > , > , 0J 0 B () 1
中图分类号 :2 3 F9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34 【0 90 - 12O 10 — 20 2 0 )6 0 2 -4
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浅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第32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18期Serial No.418No.32袁2019经济研究导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其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任务之一。
十九大为什么要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在报告当中提出呢?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推动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尤其是对于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中国经济而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那么,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德里克在研究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首次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一国的总产出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之比。
肯德里克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说明生产要素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才进行的研究。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总产量的增加或人均收入的提高,一般用人均GDP 来进行衡量。
一国的产量如何增加?有经济学家认为,不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会带来一国经济产出的增长。
传统意义上,生产要素包括三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
最初,经济学家们认为,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多少,相应的经济产出也会同比例增加多少。
比如劳动生产率,它指的就是劳动要素投入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产出的同比例的增长。
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衡量的是劳动的利用效率。
比如资本生产率就是资本要素投入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产出的同比例的增长。
同样,资本生产率衡量的是资本的利用效率。
用每亩地的粮食产量衡量耕地利用效率,用每亩地上的工业产值衡量工业中土地的利用效率。
但是,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还是土地生产率,衡量的都只是某一种要素投入的效率,无法衡量生产效率的整体变化;而且,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要素投入衡量出的结果又是相互矛盾的。
我国城市化集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

四 、数据 说 明与计 量分 析
本 文 收集 并 整理 了我 国 2 0 ~20 年 05 07 期间 2 7 8 个地级以上 ( 含地级 ) 城市的相 关 资 料 ( 料 来源 :国家 统计 局 2 0 ~2 0 资 06 0 8 年的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构建计量模 )
型分析
了十分深刻 的影响。特别是在 中国经济发 展 较快 的 地 区 ,土 地 要 素 的 “ 度 性短 缺 ” 制 已对 其 进 一 步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的 发展 构成 了严重的制约。 因此 , 了解 中国转型时期工 业 化和 城 市 化 在 土 地要 素 配 置方 面 所 面 临 的主要约束 ,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制度性约 束对城 乡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对 不变的量 ,所 以很少有研究土地供 给对 经 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发展 战略的制定和 济增长贡献 的文献 ,大多数实证研 究探讨 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固定不变 的土地要素对经济增 长的制约程 度。 实证 分析 的理 论基础 对 中国 经济 增 长研 究 多 为 2 世 纪 8 年 0 0 集聚效益是 由于集聚效应的存在而带 代后开始 的,由于所用数据及处理 方法 或 来 的外部性收益 ,而集聚效应的存在 是理 模型构建的不同, 研究结论有很大差别。 黄 解城市 出现和发展 的核心 ,其实质就 是指 裕婕 (0 0 2 0 )等对福建各市土地生产率 与 通过人 口和产业在空间上 的集 中可 以获得 土地利用关系进行了检验 。王爱 民 (0 5 20 ) 外部性 规模经济 从而实现 规模报酬递 增 。 等用二 次函数 的形式研究了深圳市 土地投 国外 的 大 量研 究 已证 实 了城 市 确 实 存 在 集 入 总量 与 经济 总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发 现 深 圳 聚经济效益 , 而且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 产 市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l .%。李 66 业范围、 地理维度和 时间维度 。 以追求最大 明月 (0 5 2 0 )等研究了土地要素投入对上 利润为 目标的厂商和追求最高效用的居 民, 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得 出土地对上海经
供给侧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

D01:10.13546/j.rnki.tjyjr.2020.20.025供给侧要素对中国经济増长贡献率的实证杨新荣,唐靖廷,杨勇军,黄大乾(广东白云学院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州510450)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其目的在于调整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供给侧要素的投入结构,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由于土地相对固定,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资 本可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且人力资本较为活跃,难以测度;因此,文章从人力资本的测度入手,通过对我 国1994一 2017年人力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等相关要素的分析,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设计经济增长模型,探索上述供给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0)20-0119-05〇引言国外关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研究一直处于前沿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增长理论”代表Paul Romer和Robert Lucas再次突破其 理论研究瓶颈,jonas等(2009)1"研究了瑞典1870—2000 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并认为人力资本存量 是导致1975年以前瑞典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 在1975年之后,人力资本存量没有跟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 Aurora等(2014)121研究认为,罗伯特•!《•索洛的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w与内生增长理论(e i ul〇gen〇US grmvlh theory)相比,更易于对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通 过对葡萄牙1%〇—2001年的经济变化的时间序列进行协 整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并认 为葡萄牙有必要保持高库存的人力资本存量,以使国家获 得由自主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

年和
19 9 9
建设 用地 扩 张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献 与响应 :
分 析 思 路与方 法
2 006
.
年 全 国 居 民 点 工 矿 和 交 通 等 城 乡 建 设 分 别 占用 耕
、
地 1 9r7 3 万 h m2 和
10 2 7
.
万 h m2 亟 需 降低 工 业 化 城 市 化
, 、
1 1
将建设用地看作与资本、 劳动力 、 技术进步相互独立 的要 素 引入第二、 6, 三产业的生产函数 :
,
。
*
国 家杰 出青 年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编 号
。
:
70 4250 02
) 教 育部哲 学社会 科 学 研 究 重 大 课 题 攻 关 项 目 ( 编 号 :~
,
D0 0 0 8
) 南 京农 业 大学 人 文社 会
,
科学 基 金 项 目( S K 0 8 0 0 9 ) 70
姜 海等 : 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
用 技 术 效 率 来 测 度 地 区 增 长 方式 分 析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对 建
,
,
需求 和 压 力
。
经 济 增长方 式 是 指 经 济增 长 的途径 或 手 段
,
、
增 长 的机 制 生 产 要 素 的 使 用 和 配 置 方 式 可 以 划 分 为 粗
、
设用地 扩张的影响
。
在此基 础 上 对我 国耕 地 保 护 的前 景
外迁 移 。在不 同地 区 , 长 方 式 随 着人 力 资 本 质 量 、 场 增 市
化程度、 对外开放程度等波动 , 集中体现于地区间技术效 率( en a eiee, E 的差别 。增长方式越集约 , t hi lfc ny T ) e c i 所付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应用

估算对模型进行经验验证 , 并将验证结论与现有相关文献 的结论作 比较 , 进而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的视
角给 出一个 对 中 国经 济增 长 的土地 经济 学解 释 。
・
大厦 2 3层 , 邮编 : 5 3 0 0 0 3 。本文得到教 育部 重点研 究基地重大项 目“ 长三 角土地制度创 新与土地利 用效 率关 系研 究( 项目
编号 : 0 8 J J D 7 9 0 1 2 0 ) ” 和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规 划基金 项 目“ 开放 条件 下 中国经济增 长 的需 求约 束及 突破机 制研 究 ( 项 目编号 : 1 1 Y J A 7 9 0 0 5 8 ) ” 的支持 。感谢 匿名审稿人的意见 , 文责 自负。 ① 现有 文献 中关于“ 尾效” 、 “ 增 长阻尼 ” 和“ 增长阻力” 三个说 法其 实是一样 的 , 都是表 示 g r o w t h d r a g , 只是 翻译的 不 同。本 文余 下部 分的 内容( 引用除 外) , 统一 沿用“ 增长 阻力” 来表 示。
南亏f j } 济 2 0 1 3 年 第4 期
土地 利 用结 构 变化 与 中国经 济增 长 : 模型及应用
岑树 田 李晔
摘要 :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 了研究, 给 出一个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土地经济学解释。理论模 型表 明, 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取决于土 地利 用结 构 变化产 生 的推动 力 、 土地 经 济供给 增 加 产 生 的推 动 力及 传 统 的 “ 增 长 阻力 ” 这 三种
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 以上 思 路 , 建包 含 土 地 资 源 的二 级 三要 构 素 C S生产 函数 : E
作者简介 : 杨杨 (9 7 ) 女 , 南 新 乡人 , 江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士研 究 生 , 17 , 河 浙 博 主要 从 事 土 地 经 济 及 土 地 管 理 研 究 ; 次 吴
地 资 源 约束 的情 形 下 降低 了 0 4 , 美 国 的 1 9 .6 是 . 1倍 , 地 资 源“ 源 ” “ 流 ” 土 开 与 节 同举 并 重 成 为 保 证 中 国 经 济 继 续
技
O
稳 态增 长 的现 实 选择 。
关 键 词 : 级 三 要 素 C S生 产 函数 ; 长 阻 尼 ; 地 资 源 ; 济 增 长 ; 国 二 E 增 土 经 中
杨 杨 ,吴 次 芳 ,郑 娟 尔
( 江 大 学 1 浙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2 .东 南土 地 管理 学 院 ,杭 州 3 0 2 ) 1 0 9
摘 要 : 个 国 家都 不 可避 免 会 受 到 土 地 资 源 约 束 对 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 。 已有研 究 是 基 于 要 素 替 代 弹 性 为 1的 c— 每 D 生 产 函数 , 假 设 并 不 符合 现 实经 济 世 界 中要 素 替 代 弹性 各 不相 同 的 事 实 , 文 选择 二级 三 要 素 C S生 产 函 数 作 该 本 E 为基 础 模 型 , 量 可 能 更 符 合 中 国 土地 资 源特 点 的 “ 长 阻尼 ” 度 增 。计 量 结 果 表 明 , 国 每 年 的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比 没 有 土 中
收 稿 日期 : 0 7 6 3 2 0 —0 —0
基金项 目: 国家 重 点 社 科 基 金 资助 项 目( 3 Y0 3 0 AJ 0 )
土地要素投入对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

发展 的相互关 系进行量化研 究 , 以期衡量土地对 经济发展 的贡 献, 为政 府部门宏观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和决 策依 据
二、 理论 方 法及 模 型选 择
( ) 板数据模型 一 面
经典计量 经济学模 型中所 利用的数据 ,即样 本观测 值 , 往 往 只选取 时 间序列 数 据 (mesr s , 者 只利 用 了截 面数据 t ei )或 i e (rs sco ) cos et n 。而在处理 实际问题时经常遇到在 同一时 间包 含 i 不 同截面成 员信息 的数据 , 或在若 干时间 区间观测到相关 的一 些截面成员的数据。这些数 据即称 为面板数据 (a edt) 8l pnl a 。1 a 1 g 基本 面板数据模 型的一 般形式为 :
【 键 词 】 土地 经济 ; 量分 析;D 关 计 C 生产 函数 ; 数据 ; 面板 土地投 入; 经济增长 【 中图分类 号 】 I1 【 F2 3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 编号 】 0426 (0 10 — 140 10 —782 1)90
其 中 , i ,Y , , 一 是 t 维 被 解 释 向 量 , 即 凶 变 Y=F , … , 1 X 也
量向量。 是 tk维 的解 释变量 矩阵 , 魁包含个体成员 的各 . x Y和 经济指标时 间序 列 ,例如个体 成员代表 的是各 不 同的地 区 , 则 和 瓤的各个分 量代表 i 区各类经 济指标值 的时 间序列 , 地 例
土地供 给与经济发展 的相互关 系进 行量 化研 究, 以期衡量土地 对经济发 展 的贡 献, 为政府部 门宏观调控 提供理论 参考 和决策依据。研 究表明, 土地 、 资本和劳 动力 三要素对我 国 3 个 大中城 市二三产业发展 的弹性 系数分别 为 O4 6050 5 .l 、.2 和 01 4 即建设用 地面 积每 增加 1 , 其他 因素不变 的条 件下 可拉 动二 三产业产值 增长 O4 6 , .1 , %在 .1 % 全社 会 固定 资产投 资 和 劳 动 力要 素每 增加 1 可分 别 拉 动 二 三 产 业 产 值 增 长 050 和 O1 4 ; 现 阶 段 对 二 三 产 业 经 济 起 最 主要 作 用 的还 名 .2 % .1 % 是 资 本 要 素 , 土 地 的推 动作 用 也 不容 忽 视 。 但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要素贡献、潜力空间与提升路径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要素贡献、潜力空间与提升路径作者:何明洋陈曦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22年第11期[摘要]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结合H-P滤波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法,分析近年来我国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情景测算2021—2035年我国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潜力空间,研究发现:2012—202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源于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明显回落,二者对于经济潜在增长率回落幅度的贡献率分别高达60%和30%,同期劳动力、土地要素的贡献率仅分别约为5%;2021—2035年期间,针对基准、乐观、悲观等不同情景组合,测算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位于3-92%~5-19%区间之内;劳动力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拖累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资本、全要素生产率两要素仍具有较大潜力空间,基准情景下二者对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年均贡献率可分别达到45%和55%左右,成为推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源泉。
[关键词]经济潜在增长率;要素贡献;经济增长潜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函数模型;H-P滤波[中图分类号] F061-2;F1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2)11-0015-09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必须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口期,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综合优势显著,具备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诸多有利条件。
但是,也要注意到,在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要素供给条件正在发生边际性、结构性、趋势性变化,在规模增速放缓的同时,不同要素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贡献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劳动力等要素的支撑作用有所減弱,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与经济增长

理论研究
土地 与经 济增长
支 纪元
( 南京 大学 商学 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3 )
摘 要: 推动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 土地因袁常被忽略。本文从
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了土地因素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并探 讨 了这一 因素作为我国维持经济持续 高速增长 的一大源泉的充要性 。
,
只注重农业生产 , “ 却归根到底实际上妨碍 了他们所爱护 的农业 ” ;
第二, 轻视工商业 、 手工业 ; 第三 , 法律 和意识 的限制 , 而前 两点实际上 就是土地 的因素 。 近代 以来 , 土地因素又被重新 认识 、 研究 。已有的研究将土地因素
增长 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 合理 的土地政策助力经济 的增长 。
然而 , 经济学界在经历了 1 9世纪 7 0年代的边际革命以后 . 对土地 因素在经济增长 中的作用的看法发生 了改变——随之兴起 的新古典经
家之列。 但是 日 本经济学家野 口 悠纪雄在《 土地经济学》 中认为 , 日本在 高速发展时期 , 受制于其狭小的 国土 面积 , 城 市化进程受挫 , 一 方面导
题, 减 缓了经济 的稳定发展。 其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行产业结构增长 中的关键因素 , 土地可以
被更多 的资本投人所替代 ,更有 经济学家认为技术的进步可以抵消刚
产业转移区域的土地资源存量 , 而产业转出区域进行结构转变和升级 ,
国目前的经济形态分布类似于西进运动前 的美 国, 因此 。 我们有理 由对
未来的经济形势感 到乐观——我国西部地 区地广人稀 、 资源丰富 . 还有 很大的经济增长的潜力 。 然而 ,土地 的总供给是刚性 的。我 国还有各种硬性的政策性规定
基于新古典理论的我国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

理论基 础。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和完善 的
国家,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主要包括财政 、 货 币政策 , 而我 国土地政策参 与宏观 调控 , 则 是特殊 时期 、特 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我
6 . 为折 旧率 , 6 为由于制度 变迁而 消耗的资本 比例 ,从 ( 2) 式 中可 以看到 ,
( f ) : ( f ) 一 一 ‘ ( … 2)
具有代表 性的学者 主要有贺菊煌 ( 1 9 9 2) 、
Z F J J \ 鲁和樊纲 ( 2 0 0 0) 、 宋海岩等 ( 2 0 0 3) 以及 张军 等 ( 2 0 0 3) ,之后的研究学 者则 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继续测 度后 面若 干年 的资本存 量 ,本文所需资本存量 数据的获
为本 文实证所需 ,上海财 经大学张学 良博
士使 用张 军的方法将中国资本存量数据更 新至 2 0 0 5年 ,其余年份则按照 K = ( 1 .6 )
.
国城市土地国有以及政府对农村土地的实
际控制 ,为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 供可能 性。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
不容 忽视的 ,同技术进步一样 ,制度通过
要保持 K的增 长率不变 ,Y / K必定是 不变 的, 则要求 y 与 的增长率相等。对 ( 1】 式
十 , t 进行 推算。
两边 同时取对数 , 并对时间取 导数 , 可得:
g ( ) = a g ( , ) + ( f ) + ( 1 一 一 ) ( g )( 3)
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 ,是否存在新的经济
关 键 词 :经 济增 长 土 地要 素 面板
数 据
2 0世纪 9 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飞速 发 展 ,工业化 、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 ,与此
土地要素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土地要素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土地要素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土地要素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成学界共识[1],而且地方政府也热衷于通过以地谋发展的模式来推动地方经济增长[2]。
但土地是稀缺资源,在经济起步阶段,土地开发程度低,土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高,地方经济可从土地红利中获得更多的增长动能,但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不如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大。
实际上,过分依赖土地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弊端近年来已经显现,例如建设用地大量侵占农业耕地,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低水平开发、土地供给紧张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利局面。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目前的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一、土地要素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对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有多种方法,大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再结合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虽然结果较为精确,但不够直观,采用新古典理论进行分析[3],不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结论一样令人信服,现将其分析结果介绍如下。
1.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在土地要素中的分配与它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关系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工业化驱动并不完全吻合,虽然我国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因素不容忽视多年前我国就被赋以世界工厂之名,然而近些年来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更为强劲。
人们已经注意到,相对于农业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建设用地的贡献明显增加,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是地方政府为获取高额土地收入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很多地方政府为推动工业化高速发展,大量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并创建工业园区,而对商住用地的高价垄断性出让才是撬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杠杆。
也有人认为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与房地产过热和农村地区快速工业化有关。
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在中国农村经济中的应用

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在中国农村经济中的应用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而在这个过程中,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的应用也日益得到重视。
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是一种经济学模型,旨在探究各种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程度,以分析生产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更好的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在中国,农村经济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的方面。
因此,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通常包括三个要素:劳动力、土地和资本。
这三个要素在农业生产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其中土地和劳动力的贡献程度更为显著。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而劳动力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生产要素。
在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中,通过比较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个因素对农业生产产出的贡献,可以有效地探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针对农村经济来说,分析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对农业生产产出的贡献,可以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地进行。
对于出现较大资源浪费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贡献程度,调整相应的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的生产模式。
同时,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更多地依赖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程度,为农村经济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水平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在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中,每个生产要素的贡献程度都是可以进行量化的。
这种量化方式可以在分析过程中得到展示和验证,而这正是农村经济在生产模式和技术水平上需要的精准指导。
在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的应用过程中,技术水平和成本效益等因素也需要被考虑。
在中国,经济规模和资源投资率的提高,也需要在多因素生产函数模型中得到相应的表现。
这种表现需要包括各个要素的贡献比重、成本效益、供应供求等方面的运用。
解析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解析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者:李文仁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01期【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与土地是息息相关的,目前土地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有巨大影响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离不开土地的使用。
本文就探讨的就是土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增长土地要素贡献一、从古典到新古典:土地的理论重要性下降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学派认为,一方面,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即“财富之母”。
另一方面,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供给总量固定的土地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后,新古典经济学取代了古典学派,认为资本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土地不仅可以为资本所替代,而且技术进步足以抵消固定不变的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舒尔茨提出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更是将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强调到极致。
他认为,“人类的未来是开放的,并不为空间、能源及土地所决定”;美国的国民收人中只有5%来自于自然资源的贡献,20%来自于可再生资本,而劳动的贡献占75%。
因此,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可减少对诸如土地等稀缺性资源的依赖程度。
二、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外关于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有两个特点:一是大多从理论上探讨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平衡增长路径、动态无效率等问题。
由于将土地供给视为固定不变的量,所以很少有研究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文献,大多数实证研究探讨固定不变的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程度。
二是有关研究结论远未达成一致。
例如,Metzemakers和Louw认为,土地与劳动一样是国民经济增长的要素,产业用地的短缺将限制经济发展,同时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社会福利。
Harvey等却认为,土地流量变化相对于其庞大的存量很小,因此新增土地供应对价格及产出影响很小。
Kiyotaki和West建立了一个包含土地的生产函数,其中土地与资本的替代弹性固定,对地价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的关系并不显著。
我国土地制度对房价与经济的影响

一
、
引 言
房价与地价一直都是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与之联 系在一起的还是对 当前 中国经济单一的增长模式报 以担忧 。在房价、地价 持续上涨的背景 下 ,关于房价与地价关系的争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 ,对于 房 价 与地价 的看 法主要 有 以下 三 种宏 观 的看法 :成本 推 动论 、需 求 引 致论 、 互为因果论。而二者之间的本质问题 ,还是我 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问题 。 本文从分析现行土地制度对住宅市场的影响人手 ,进而探讨房价与 地价关系的三种理论 ,从而发现从短期上看 ,地价和房价互相作用产生 影响 ;从 长期上看 ,房 价水平 决定 地价水 平 ,地价 对房价 的影 响不显 著。本文还对上述分析作出了总结与政策建议 。 二 、 现 行 土地 制度 对 住 宅 市 场 的 影 晌 我国人 多地少 ,土地资源有限 ,制约了住房的供给 。随着经济 的发 展 ,城市化的推进 ,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 ,农村大量富余 劳动 力涌入城市 ,导致对购房 的需求上升。在现行 土地制度下 ,一方面 ,土 地及其相关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另一方 面 , 农 地的取 得成本低 ,而转 为城市用地 的预期收益又很高 , 导致各城市政府谋 求土 地收益的最大化。同时 ,土地也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 的重要 手段 ,地方 政府一般以 “ 成本价 ” 向企业供地 。结果使仅有 占 1 5 %~ 2 0 %的商业 、 房地产等经营性 用地 以 “ 招 、拍 、挂” 方式 出让 ,使得地 方政府 采用 “ 饥饿式” 供地等方式千方百计抬高这部分土地 的出让价格 ,从 而推动 了住宅成本的上升。并 且我国法律规定 ,城镇土地属 于全民所有 ,采取 国有或者说政府形式 ,由于城镇土地资源有限 ,地方政府 为了增加财政 收 入 ,千 方 百 计 提 高 出让 土地 使 用权 的价 格 。 三 、房 价 与 地 价 关 系 的 三 种 视角
经济发展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中心城市为例

住 宅平 均地价 I 最 高地价
l_ 低 地 价 I ¨
q 、 布 市 集 宁 _ 371 察 x 彦 淖 - 临河 l 89 5 市 x 6
M M 臀 盟 刚 扭 善 左 旗 9 31
奠定 了基 础。本文是在 内蒙古 自治区范 嗣 内选 取部分盟 ( ) 市 中心城市 , 各城市 的 将 基准地价统一 到同一时点 ,以该时点的地 价水平 和经济水平 为依 据 ,研究地价与经 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 2 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分析 .
展 ,土地的价格高低对于一个 城市来说 至
变化 都做 了深 入 的研究 日 为我 们研 究 中 1 , 国城市地价与地区区位差异之间的关 系提
求增大 ,房地产业发展是 经济发展 的重要
标志 , 也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直接体现 , 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会加速和影 响城 市建设 用地的扩展口 城市建设 用地的扩展表 明土 , 地需求增大 , 土地的价格也会 随着增长 。 一 个城市 的地价是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一致 ,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
《 天地l 论文 躐
源
16 8
从这里了解西部资源 从速里了解西部经济
经济发展对土地价格 的影 响
以内蒙古 自治区部分盟 ( ) 市 中心城市为例
张 芬 张裕 凤
内蒙古师范 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02 10 0
摘要 : 基准地价是政府法定的公示地价之一 , 以反映一个地 区的地价水平 。基准地价不仅受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的影响 , 可 同时也受规 划发展方 向、 土地需求 、 相关部 门对土地市场活跃程度的认识等 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 自治 区部分盟 ( ) 市 中心城市 的基准地价为例 ,
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_增长尾效_分析_谢书玲

=βn/( 1- α)
( 12)
因此, 经济增长的水资源“尾效”就与水资源弹
性 β、劳 动 增 长 率 n 及 资 本 弹 性 α有 关 , 并 随 之 增
长。从( 12) 式我们可以看出, 水资源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不论科技发展到哪一种程度,
水资源“尾效”总是存在的。实际情况中, 科技的 进
α>0, β>0, γ>0, α+β+γ<1
其中, R 表示生产中可利用的资源, T 表示土
地数量( Romer,2001) 。
薛 俊 波 、王 铮 等 将 该 模 型 进 行 了 简 化 , 仅 仅 分
析了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计算了中国经济
的“增长尾效”( 薛俊波等, 2004) 。显然这个分析是
拥 有 土 地 资 源 量 保 持 不 变 。由 于 地 球 上 的 水 资 源 作
为一种资源禀赋, 在不考虑全球变化的情况下, 它
的数量是固定的, 即长期内总的水资源数量不会改
变。因此, 我们假设:
.
W( t) =0
( 6)
即总的水资源 量 的 增 长 率 为 零 。将 W、T、A、L
的增长率 0、n、g 和 n 带入到公式( 5) 中可以得到简
本文根据这里的问题, 从水土资源对中国经济 产生的“增长尾效”开展分析。这 个 分 析 的目的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
二、模型
索洛模型是由 Solow( 1956) 和 Swan( 1956) 发展的。它关注 4 个变量, 即产出 ( Y) 、资本
*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批准号: 40371007) 资助。
境因素。但是, 自从马尔萨斯提出了他的经典论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作者:李文仁
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01期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与土地是息息相关的,目前土地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有巨大影响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离不开土地的使用。
本文就探讨的就是土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增长土地要素贡献
一、从古典到新古典:土地的理论重要性下降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学派认为,一方面,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即“财富之母”。
另一方面,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供给总量固定的土地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后,新古典经济学取代了古典学派,认为资本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土地不仅可以为资本所替代,而且技术进步足以抵消固定不变的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舒尔茨提出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更是将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强调到极致。
他认为,“人类的未来是开放的,并不为空间、能源及土地所决定”;美国的国民收人中只有5%来自于自然资源的贡献,20%来自于可再生资本,而劳动的贡献占75%。
因此,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可减少对诸如土地等稀缺性资源的依赖程度。
二、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外关于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有两个特点:一是大多从理论上探讨包含土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平衡增长路径、动态无效率等问题。
由于将土地供给视为固定不变的量,所以很少有研究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文献,大多数实证研究探讨固定不变的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程度。
二是有关研究结论远未达成一致。
例如,Metzemakers和Louw认为,土地与劳动一样是国民经济增长的要素,产业用地的短缺将限制经济发展,同时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社会福利。
Harvey等却认为,土地流量变化相对于其庞大的存量很小,因此新增土地供应对价格及产出影响很小。
Kiyotaki和West建立了一个包含土地的生产函数,其中土地与资本的替代弹性固定,对地价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的关系并不显著。
在政策分析方面,Barbier强调资源利用和管理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自然资源是一种重要资产(即自然资本),提供独特的服务,滞后的政策和无效率的管理将阻碍经济增长。
zhang的分析则表明,土地市场结构对长期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
对中国经济增长研究多为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的,由于所用数据及处理方法或模型构建的不同,研究结论有很大差别。
邹至庄、王文博、黄国华以及汪伟等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贡献大于其他要素,资本贡献率大于50%。
马承需和岳林、詹锋以及任志娟等则认为,劳动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也有研究认为,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50%,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其他因素的贡献更大。
此外,许多学者还分析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
一些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了土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实证分析则表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此外,一些研究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土地和信贷政策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角度,探讨了土地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三、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土地宏观调控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是各种因素的合作,如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等等,这些构成要素主导者经济发展的速度。
地球上的土地面积是基本不变的,但是土地的价值却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面积的耕地被开发利用,城市土地开发价值逐渐升高。
我国的经济在最近几十年的增长速度很大,GDP增长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使土地开发经济过热现象的趋势,从2003年开始,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在对土地的开发上,对土地的开发严格把关,并且在关于土地开发的贷款方面也是严格审批,这使土地的开发利用开始降温。
尽管主流经济学并未提供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但是中国城市土地国有以及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实际控制,使得中央政府具有采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可能性,并扩大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可选择集。
我国的土地的开发利用在2000年左右有着明显的变化,在这之前,我国的土地利用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主要以农耕为主,在这之后,因为国家开发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开发利用的正策,对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规模较大的土地利用方向,推进工业化建设步伐,从而使我国的土地要素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承载物,土地对国家经济在增长贡献明显提高。
但是目前为止土地要素对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作用反而没有一开始的作用大了。
其实着更符合现实,呈现两种情况第一,土地的利用率是快速增高城市GDP的有效手段,所以有些城市为了这个目的,在土地的开发过程中,不惜以政府出钱补贴的方式进行,所以土地要素对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下降。
第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土地具有更高的价值,对其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四、经济增长与土地要素研究结论
理论分析表明,引入土地要素后扩展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平衡增长路径,只是在建设用地不增加或增速低于劳动增速时,必须技术进步足够快才能保证人均产出的平衡正增长。
实证分析则表明,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并且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不同,东部地区更多地来源于资本的贡献,中部地区的土地贡献突出,西部地区劳动的贡献显著。
对土地要素的利用要恰当的政策,土地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土地,所以要建立相应的土地政策,以此来保障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中国的面积比较广大,所以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在不同的地区土地资源的差
异较大,要因地制宜地出台符合当地要求的土地政策是很必要的,不能用同样的政策施加在不同的地区,比如在西部的土地价值不可能等同与沿海地区的土地价值,这是地域不同导致的。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应着重于长期而非短期,即可进一步将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明确为主要保障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
将土地供应政策作为土地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尽量减少价格政策和行政手段的运用,长期来看则可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
在完善土地市场机制的同时,努力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应加快各地《城市土地年度供应计划》的编制进程,加强供地计划相关制度的研究,并将《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制定提上议事日程。
五、结语
土地要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我国的早期经济发展中占有大的比重,但是随着国家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地的要素对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在明显的降低。
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时代变化正确看待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术魁,饶映雪,朱祥波.土地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2]李名峰.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