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支出乘数:凯恩斯模型)【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三编 家庭的选择【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三编 家庭的选择【圣才出品】
1 / 5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者带来的满足或提供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单位。
二、判断题 1.某消费者根据他的预算约束使自己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某次价格变化使得他的情况 得到了改善,所以在原来价格水平下,相对于旧的消费束来说,新消费束要花费更多的收入。 () 【答案】√ 【解析】价格变化使得情况变好,那么可知,价格降低而不是提高。因此,消费者至少 能够购买更多的某一种商品。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消费量增加,因此新消费束要花费更多 的收入。
【答案】× 【解析】边际效用理论预测了商品需求量其价格的上涨而下降。
7.货币的边际效用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 【答案】√ 【解析】边际效用递减是一个普遍规律,货币边际效用也存在递减规律,但在货币变化
3 / 5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由效用函数 u x1, x2 2ln x1 x2 可知,消费者偏好为拟线性偏好。因为(10,
15)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那么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也会与(10, x2 )相切。商 品 1 具有“零收入效应”,即收入的变动不影响 x1 的消费量。
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答案】D 【解析】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仅是次序概念而非数量概念。在分析商品效用时,通 过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的大小,以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 效用大小之间可以比较。
数为:
MU
TU Q
Q
。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呈现出递减的规律。
2.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答: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 费者对某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 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有: (1)人的欲望虽然多种多样,永无止境,但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就每个具体的欲望满 足来说则是有限的。最初欲望最大,因而消费每一单位商品时得到的满足也最大,随着商品 消费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减少,从而感觉上的满足程度递减,以致当要满足的欲望消失时还 增加消费的话,反而会引起讨厌的感觉。 (2)设想物品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并且各种用途的重要程度不同,人们总会把它先用 于最重要的用途,也就是效用最大的地方,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故后一单位的物品给消费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导 论【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导 论【圣才出品】

第一编 导 论第1章 什么是经济学一、判断题1.只有穷人才面临稀缺性问题。

()【答案】×【解析】稀缺性存在的原因是人们的欲望超过了客观世界满足这些欲望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稀缺性对任何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真实存在的。

2.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一定要学会不考虑机会成本而进行决策。

()【答案】×【解析】任何选择都具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为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3.“如何生产”的问题所涉及到的一个实例就是:“一个国家如何决定谁得到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

”()【答案】×【解析】“如何生产”的问题是指如何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问题,而不是分配问题。

二、简答题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答: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一般是指厂商在组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为获取一定经济成果而支出的费用,它不仅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员工工资等费用,还包括资本的报酬—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

这样的成本也称生产费用。

机会成本则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的区别一般理解的成本,是生产活动中直接支出的生产费用,而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中直接支出的生产费用,而是要素用于其他用途的最大收益。

(2)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的联系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为了考察利润或者说经济活动的效益,在经济学中,考察一种经济活动既要考虑生产成本也要考虑其机会成本。

如果B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不变,生产A产品的成本上升从而获得的利润下降,则B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2.“将来,随着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我们最终会消除稀缺性。

在高新技术发展的未来,稀缺性将会消失。

”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解释你的看法以及稀缺性的含义。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5章 效率与公平【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5章 效率与公平【圣才出品】

图 5-2 生产者剩余
3.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答:无谓损失又称为社会净损失,是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而引起的社会成 本,也就是当偏离竞争均衡时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 社会净损失是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等因素引起的生产者、消费者 和政府都得不到的那部分,使资源得不到最佳限度的分配。例如,当垄断企业抬高价格时, 消费者将减少消费,这样将导致减少的数量中本来可以实现的消费者剩余都流失了,这种 社会性损失就是社会净损失。
【答案】√ 【解析】假设消费者消费 n 单位离散商品并为此支付了 pn 美元,设 R 代表使他完全放
弃消费该商品所需要的货币数量, v 为效用函数,则有: v 0 m R v n m pn ,简化 该式可得: R v n pn 。消费者剩余恰好为 v n pn ,因此消费者可以测度消费者放弃
【答案】√ 【解析】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 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实际支付量小于消费者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最高支付量 时,消费者剩余大于 0。
5.某消费者初始时消费 10 单位商品 x ,当商品 x 的价格下降 3 元时,则此人的净消 费者剩余至少增加了 30 元。( )
2 / 14
圣才电子书

二、判断题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1.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构成市场的总剩余,市场总剩余的量可以用以买者
支付意愿来衡量的买者对物品的总评价减去卖者生产这些物品的成本来表示。( )
【答案】√
【解析】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
图 5-1 消费者剩余
如图 5-1 所示,反需求函数 Pd f Q 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6章 公共品与公共资源【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6章 公共品与公共资源【圣才出品】

3.搭便车者(free rider) 答:搭便车者是指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支付的人。它的产生时由于外部 性的存在。市场机制本身通常不会生产出最优数量的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消费无排他
1 / 2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性,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因此这种公共物品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大于生产成本,但因为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16 章 公共品与公共资源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答: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指只要社会存在 一种产品和服务,就不能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或服务。非竞争性指对于 任意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 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看成外部影响造成市场失灵的特殊例子。由于公共产品既没有排 他性又没有竞用性,所以能够从公共产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产品付出费用,这称为 “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 “搭便车问题”意味着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7.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分析法通常在实践中难以直接应用,因为存在外溢作用的情况 下很难计算公共产品所带来的全部利益或成本。( )
【答案】√ 【解析】公共产品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因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收益增加,私人收益无法弥补私人成本,因此衡量全部利益和成本的 困难程度增加,从而导致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分析法难以直接应用。
8.在克拉克机制下,诚实是行为人的最佳选择。( )
3 / 23
圣才电子书

宏观经济学第9章 支出乘数:凯恩斯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9章 支出乘数:凯恩斯模型
25
固定价格水平下的实际GDP
实际支出、计划支出与实际GDP 计划总支出=计划的消费支出+计划的投资+计划的政 府支出+计划的出口-计划的进口 计划总支出曲线概括了计划总支出与实际GDP的关系
实际总支出= 实际GDP
计划总支出可能和实际总支出不同,因此不一定等于实 际GDP
26
固定价格水平下的实际GDP
39
乘数
DY = DN + DA 而
AE曲线的斜率 = DN ÷ DY 所以有
DN = (AE曲线的斜率 x DY) 对DN 进行替换,有
DY = (AE曲线的斜率 x DY) + DA
40
乘数
因为 DY = (AE曲线的斜率 x DY) + DA
整理,得 DA = (1-AE曲线的斜率) x DY
33
乘数
乘数的基本思想
1、投资增加(或其他自发支出的增加),增加了总支出和 实际GDP。
2、实际GDP的增加,使得可支配收入增加。在没有所得税 时,实际GDP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相同。
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导致消费支出(引致支出)的增加。
34
乘数
乘数的基本思想
3、增加的消费支出又会导致总支出的增加。实际GDP和可支 配收入会进一步增加,消费支出还会增加。
----要计算这一乘数,用均衡支出的变动量除以自发支出的变 动量得到
38
乘数
乘数和总支出曲线AE的斜率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总支出曲线AE 的 斜率。AE曲线越陡,乘数就越大
总支出与实际GDP变动,是因为引致 支出与自发支出变动
DY:实际GDP的变化量 DA:自发支出的变化量 DN:引致支出的变化量
DY = DN + DA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需求与供给)【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需求与供给)【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3章需求与供给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定律说明()。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答案】B【解析】需求定律说明,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商品销售量)增加。

2.如果某种商品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

A.需求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答案】D【解析】该商品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表明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其需求量减少。

而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需求的变动。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答案】C【解析】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是由除彩电的价格变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

同时彩电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其预期价格都成正比。

4.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答案】B【解析】需求量的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而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需求的变动。

公共汽车服务和出租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所以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使公共汽车服务的需求量增加,即对公共汽车服务的需求增加。

5.()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A.消费者的收入变化B.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变化C.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将上升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答案】D【解析】需求量的变化是需求曲线上点的上下移动,是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的变化是需求曲线的左右平行移动,是由除商品价格外的其他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引起的。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3~16章)【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3~16章)【圣才出品】
二、判断题 1.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和短期总供给曲线方程式在本质上代表了同样的宏观经济思 想,因此,经济学家也常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总供给。( ) 【答案】× 【解析】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在本质上代表了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即短期内 物价、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也会影响产量。但是菲利普斯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 取舍关系,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短期内价格与收入的关系,反映的内容不同,因此不 能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总供给。
2 / 14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水平降低,企业家与消费者的情绪悲观。这一时期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萧条持续时间的 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缩短或消除这种经济萧条。在萧条阶段,经济活 动远低于正常水平,企业和消费者有一个严重悲观情绪持续很长的时期,它紧接着在一个高 峰之后,以周期的低谷而告终。在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严重的萧条,一次发生在 1873~ 1879 年,一次发生在 1929~1933 年。为了应对这种萧条的发生,政府往往采取干预经济 的政策,其目的在于缩短或消除这种经济萧条。
2.如果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内有效,说明预期在长期内是无效的。( ) 【答案】√ 【解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预期是有效的,则菲利普斯曲线就是无效的。因此, 如果预期在长短期内均存在,则菲利普斯曲线在长短期内均不存在,也即在长短期内通货膨 胀与失业之间均不存在取舍关系。
3 / 14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凯恩斯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使用紧缩性经 济政策使失业率增加,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反之亦然。( )
【答案】√ 【解析】凯恩斯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典型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揭示了通货 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该学派认为经济中较少的失业总是通过承受较高的通货膨 胀率来实现的,通货膨胀总是以承受较多的失业为代价而下降。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8章 经济不平等【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8章 经济不平等【圣才出品】

第18章 经济不平等一、名词解释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答:人力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如下:①提高物质资本使用率。

较高的人力资本能更有效地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②产生余值增长率。

国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国民资源增长率的差距即为余值增长率,主要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增规律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产生的;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的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是为了提高劳动的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素质而投到劳动者身上的投资,是无形资本,它与物质资本(有形资本)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因素中的投资。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自身不仅能形成递增的收益还能使相关的劳动和资本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使得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二、判断题1.对不熟练劳动的需求小于对熟练劳动的需求。

()【答案】√【解析】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曲线(MRP)重合,因为低技能工人的边际收益产量低于高技能工人的边际收益产量,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也低于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

2.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较多的工作经验都会增加人力资本。

()【答案】√【解析】从总体来看,人力资本较高的工人获得的工资较高,因此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较多的工作经验能够使工人获得更高的工资。

3.政府的再分配使得收入分配更加平等了一些。

()【答案】√【解析】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计划增加了最贫困家庭的收入,也减少了最富有的家庭的收入。

4.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答案】×【解析】累进所得税下,边际税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5.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会降低就业水平。

()【答案】√【解析】个人所得的征收会降低就业水平,增加无谓损失。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国中,哪一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2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5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3【答案】A【解析】基尼系数位于0到1之间,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表示收入分配与不平等,基尼系数越接近0,收入分配越平等。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5~8章)【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5~8章)【圣才出品】
2.总投资和净投资 答: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由于 资本在不断地消耗折旧,因此在每年的总投资里,有部分额度需要用于弥补当年的资本折旧, 这部分投资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余下的部分,则称为净投资。净投资等 于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3.政府购买 答: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设 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可直接计入 GDP。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 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 GDP。
5.GDP 没有考虑闲暇和环境等因素。( ) 【答案】√ 【解析】GDP 只是对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衡量,但 GDP 并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不能反映一国居民的生活质 量的变化。
6.转移支付增加了,GDP 也会增加。( ) 【答案】×
4 / 145
GDP折算指数 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基期价格指数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 折算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 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 构因素的影响。
5.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 parity) 答:购买力平价指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的一种汇率理 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如果一国的货物相对便宜,那么人们就会购买该国货币 并在那里购买商品。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是一价定律,即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是相 同的。此外,购买力平价成立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条件:①经济的变动来自货币方面;②价格 水平与货币供给量成正比;③国内相对价格结构比较稳定;④经济中如技术、消费倾向等实 际因素不变,也不对经济结构产生实质影响。购买力平价存在两种形式:①绝对购买力平价, 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的比率;②相对购买力平价,指两国货币兑换比率 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水平变动的比率。但由于运输成本及关税等因素的存在,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实际上并不是总能成立的。此外,汇率并非由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贸易决定, 而是由外汇的供求、资本转移以及政府的汇率政策等决定的,因而真实汇率会经常背离购买 力平价,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也难以对不同国家选择一套合适的商品加以比较,并计算平衡价 格。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财政政策)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财政政策)

第14章财政政策一、名词解释1.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收,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

财政政策从其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和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

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和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

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答: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

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

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

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

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

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第13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圣才出品】

2.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答: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 字命名。 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 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中,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 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在纳什均衡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单独改变策略”。这是指任何一个参与 人在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策略。其他人也同时改变策略的情况不
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的著名例子,产生于被拘留并分别受审的罪犯的决策问题。假 设检察官认为他们有罪,但未获确切的证据。摆在两个罪犯面前的情况是:两个人都不招 供并不告发同谋犯,他们就会免受惩罚或判处轻刑;如果一个招供,而另一个拒绝招供, 则招供者会受到从轻发落,而不认罪者会受到严惩;如果两个人都招供,则他们都会判刑, 但没有只有一个人招供时判的那么重。本来“最好的”解是攻守同盟、拒不认罪,但从人 的理性出发,每个人都受到引诱招供而让其他人承担后果,然而,这一符合个人理性的后 果却导致了明显的不合集体理性的后果。“囚徒困境”对策适合于模拟各类冲突问题,如核 裁军会谈、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等。
4.用寡头企业的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可以预测到该企业只在极少的情况下才会改变 其产品的价格。( )
【答案】√ 【解析】移动边际成本曲线,但不要把该曲线移至边际收益曲线垂直部分的上方,这 种移动不会对企业产品的定价和产量产生影响。
5.如果寡头垄断企业可以保持产量的限制水平,即遵循提高价格的联合协议,则这 种企业的产出处在有效的水平上。( )
是否合作,这个囚犯在监狱中待的时间都会比较短,因此尽管合作更有利,但从个人的角
度来讲,合作是不理性的。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什么是经济学)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什么是经济学)

第1章什么是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答: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从而形成了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总之,宏观经济学研究国家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运行。

2.稀缺答: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等)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企业与市场 第12章~第13章【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企业与市场 第12章~第13章【圣才出品】

第12章垄断1.市场力量答:市场力量又称市场势力,是指市场的参加者(卖方或买方)影响与控制市场上产品价格和供给数量的能力,通过影响市场供给总量从而影响市场,特别是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垄断企业对市场上产品价格和供给数量的控制能力称为“垄断势力”。

如垄断企业具有将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

完全竞争企业没有市场势力,而垄断具有极其强大的市场势力。

2.垄断答:垄断是指只有一个供给者生产一种没有接近替代品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市场存在阻止新企业进入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垄断企业的产出即为整个市场的供给,这时企业的任何产出决策都会影响市场价格。

这与完全竞争的情况不一样。

垄断企业不再是价格接受者,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由垄断者决定。

垄断形成的条件是:在这个市场上只有惟一的出售者,对这个出售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直接的替代物;该市场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竞争,任何其他企业都不能进入这一行业。

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平衡情况下的生产不是在最低的平均成本下保持均衡,因而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在保持长期的均衡生产时,需求价格远远高于最低的平均成本,因为价格较高,有损消费者的利益。

3.进入壁垒答:进入壁垒又称“进入障碍”,是指市场内已有的企业对准备进入的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亦即准备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障碍。

一般来说,进入壁垒高的行业,卖方集中度高;而进入壁垒低的行业,卖方集中度低。

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有:(1)规模经济壁垒。

就规模经济很大的行业而言,现有企业都已采取大规模生产,新企业在进入初期难以获得与较大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市场份额,所以可能产生开工率不足导致亏损等现象。

(2)资本量壁垒。

在不同行业,进入市场所必需的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投资量(即必要资本量)因生产、技术、销售的基本特点不同而差异很大。

必要资本量越大,因筹资困难进入的难度也就越大。

(3)产品差别壁垒。

消费者对现有企业产品有强烈偏好,新企业为了获得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偏好,必须做出巨大努力,如支出巨额的促销费用,由此造成企业进入的困难。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就业与价格水平的监控)【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就业与价格水平的监控)【圣才出品】

三、简答题 1.简述劳工统计局衡量就业总量的两种方法。 答:当劳工统计局每月报告失业率时,它还同时汇报其他各种形容劳动市场状况的统计 数据。这些数据分为两类:一类如劳动参与率是从家庭现期人口调查中得来的;另一类统计 数据来自于一个对约 160000 个、共雇用了 4000 多万工人的营业处所的单独调查。 由于劳工统计局进行两种劳动市场状况的调查,所以它产生了两种就业总数的度量。从 家庭调查中,它得到人们说他们自己有工作的概数。从营业处所调查中,它得到了企业工资 名单上工人的概数。 虽然这两种度量正相关,但它们可能相互偏离,特别是在短期内。对这两种度量出现偏 差的部分解释是由于这两种调查测量了不同的东西。例如,一个人经营自己的生意是自雇,
CPI 当年A价格 基年A产量 当年B 价格 基年B 产量100% 基年A价格 基年A产量 基年B 价格 基年B 产量
GDP 消胀指数是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GDP消胀指数 名义GDP 100 实际GDP
当年A价格 当年A产量 基年A价格 当年A产量
当年B价格 当年 B产量 基年B价格 当年 B产量
2.请说明 CPI 与 GDP 消胀指数的区别(拉斯派尔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影响)。这两种价
格指数哪一个倾向于高估通胀,原因是什么?
答:(1)CPI 是消费者价格指数,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
价格指数。这一篮子商品通常包括食品、衣服、住房、燃油、交通运输、学费及其他日常生
活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指数的公式为:
1 / 17
圣才电子书

【答案】F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GDP 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 CPI 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GDP和经济增长的测量)【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GDP和经济增长的测量)【圣才出品】
16.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 ) 【答案】F 【解析】一方面,增加储蓄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消费支出的减少会 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储蓄增加又会使得投资增加,进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所以 很难说储蓄增加一定会使国民收入增加或是减少。
13.GDP 并不是衡量福利的完美指标的原因之一是 GDP 没有把几乎所有的市场之外 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 )
【答案】T 【解析】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而有些产品和劳务很难估价,因为它们 不在市场上交易,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 GDP 中。有些经济活动虽 然经过市场交换,但却无法统计,例如地下经济和黑市。在经济中可能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扭 曲或实物分配现象,从而使得所得到的 GDP 指标不能反映经济的真实情况。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GNP 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只要是本国或本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 本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 GNP。GDP 与 GNP 的关系式为:GNP=GDP+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所以, GDP 大于 GN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
11.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即便两国产出不变,其 GDP 亦不能与原来两国 GDP 之和相等。( )
【答案】F 【解析】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 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12.某国的 GDP 大于 GN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居民从该国获 得的收入。( )
【答案】F
3 / 28
2.新的房屋建设属于 GDP 中的消费。( ) 【答案】F 【解析】GDP 中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指 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名义GDP和实际GDP答: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物价不同,名义GDP一般和实际GDP会有些差异,差异越大,说明基期到现期的物价变动越大。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2.滞胀(stagflation)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

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发生。

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

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而且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3.奥肯定理(Okun's law)答: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

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y y a u u**-=--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

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潜在GDP答:潜在GDP是指当某一国家或地区所有的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都被充分利用时所生产出来的GDP。

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而充分就业几乎很难达到,因此潜在GDP常被用来描述长期GDP。

而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

增加潜在产量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技术进步。

2.周期性失业答: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这种失业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

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

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周期性失业是伴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在经济衰退时增加,而在经济扩张时减少。

周期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是整体经济水平的衰退,由于它是可以避免的,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失业状况不同,周期性失业的失业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是经济发展最严峻的局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所恢复,因而周期性失业也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就完全属于周期性失业。

3.实际汇率答:实际汇率有时被称为贸易条件,是剔除两国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

实际汇率表示按什么比率用一国的产品交换另一国的产品。

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的比率,()*/RER E P P=⨯。

如果实际汇率高,外国产品就相对便宜,而国内产品相对昂贵;如果实际汇率低,外国产品就相对昂贵,而国内产品相对便宜。

4.拉弗曲线答:拉弗曲线由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提出,它是反映税率与税收总额之间关系的曲线,是供给学派关于降低税率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宏观经济学》第8版章节题库
第12章支出乘数:凯恩斯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A.乘数作用
B.加速数作用
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
【答案】C
【解析】根据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周期的发生是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当投资增加,由于乘数和加速数作用,经济繁荣;当投资减少,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经济衰退。

2.当国民收入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趋于扩张时,其增加将因下列哪项因素而放慢?()
A.加速系数下降
B.边际消费倾向提高
C.失业的存在
D.充分就业
【答案】D
【解析】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社会没有剩余生产能力或剩余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时,此
时乘数和加速数作用减弱,国民收入的增加会逐渐放缓。

3.当国民收入在乘数和加速数的作用下趋于下降时,其减少将受到下述哪项因素而放慢?()
A.失业增加
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C.加速系数上升
D.总投资降为零
【答案】D
【解析】总投资为零时,此时乘数和加速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为零,国民收入的减少将放慢。

而失业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以及加速系数上升,都会加剧国民收入的减少。

4.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关系是()。

A.乘数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加速原理说明投资的决定
B.两者都说明投资的决定
C.乘数原理解释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加速原理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
D.只有乘数作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比乘数、加速数作用相结合时的变动要更大一些【答案】A
【解析】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都说明了投资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乘数原理是指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动,而加速原理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

前者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后者说明投资的决定。

5.下述哪一项说法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
A.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变动
B.消费支出随着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
C.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
D.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数倍变动
【答案】D
【解析】加速原理是指收入和消费的变动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而乘数原理是指投资的变动引起收入和消费数倍的变动。

这种变动是绝对数量的变动,而非增长率的变动。

6.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国民收入或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时
B.经济活动由衰退转向扩张时
C.社会上没有剩余生产能力时
D.任何时候均可
【答案】C
【解析】加速原理发生作用是以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且生产技术不变,从而资本-产量比固定不变为前提的。

7.在简单凯恩斯乘数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

A.投资函数的斜率
B.消费函数的斜率
C.实际货币供应量
D.实际利率
【答案】B
【解析】由投资乘数k i=1/(1-β)、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1/(1-β)、税收乘数k t =-β/(1-β)可知乘数的重要性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β,即消费函数的斜率。

8.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都减少,则均衡收入()。

A.必然增加
B.不变
C.必然减少
D.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减少,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减少;税收、进口减少,使得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由于不知道各个变量变化的具体数量,故不能确定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9.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是()。

A.使乘数变大
B.使乘数变小
C.乘数保持不变
D.与税收的种类有关
【答案】D
【解析】税收对投资乘数的影响取决于税收的种类。

如果征收的是定量税,投资乘数为
k i=1/(1-β)对投资乘数没有影响;如果征收的是比例税,投资乘数为k i=1/[1-β(1-t)],会使投资乘数变小。

10.封闭经济中,政府只征收总量税,且将新征税收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

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

A.该经济的GDP增加100亿美元
B.该经济GDP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数
C.GDP保持不变,因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额
D.不能判断GDP增加程度
【答案】A
【解析】平衡预算乘数理论表明,当政府将新征税收全部用于政府支出时,则国民收入增加量等于新征税收。

11.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A.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
C.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GD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答案】D
【解析】在凯恩斯模型中,投资支出的下降将导致GDP的下降,又由于乘数效应,GDP 下降的量大于投资的量。

二、简答题
1.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乘数理论怎样描述通过减税扩张财政的产出效应?并予以简要的说明。

答:考虑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三部门经济,社会的总需求等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之和,即总支出AE=c+i+g,其中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c=a+βy d,y d 表示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y d=y-t+tr,其中t表示税收,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因而可获得消费函数为c=α+β(y-t+tr)。

社会的总产出水平总是倾向于均衡水平,即总产出等于总需求:
y=AE=α+β(y-t-tr)+i+g
变形解得:
y=[α+i+g+β(-t+tr)]/(1-β)
由上述公式可知:Δy/Δt=-β/(1-β)
表明税收增加为Δt时,国民产出减少βΔt/(1-β)。

国民产出的变化与税收变化之比称为税收乘数,记为k T,说明税收的减少会引起乘数倍的国民产出的增加。

其作用机制是税收减少会使可支配收入相应增加,进而使消费支出增加,这会引起有效需求的扩张,从而促使由需求决定的国民产出水平的增加。

2.简述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及推导过程。

答: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也就是投资增加1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k=Δy/Δi。

(1)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
投资乘数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消费者都会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因此,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