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实验三)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摘要本次实验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采用了自由回忆法和组内设计的实验设计类型。
共17名被试,每个被试分别记忆17个位置上的不同汉字。
根据每个位置再现的正确率,得到了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好,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不好,最后几个项目再现得也很好的结论。
验证了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关键词自由回忆法两种过程记忆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1前言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
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两种过程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
系列位置效应的结果,以系列位置为x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为y轴,则可形成一个U形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曲线。
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一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
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
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
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被心理学家们叫做“系列位置曲线”,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系列位置效应”。
持两重记忆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实验中词表系列开始部分有较多的复述机会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是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刚刚学习过还来不及复述,是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仍保持在人当前意识中,因此,更易于再现;记忆效果最差不在正中,而在中间稍偏右。
弗勾尔脱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间偏右的项目受前面来的抑制较多,所以联系已经很弱了,从而更易受后面来的抑制的影响所造成。
本次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位置序列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位置序列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SPE)是指记忆材料在序列中的位置对其记忆效果的影响。
在心理学研究中,位置序列效应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基本规律是:序列开始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较好,而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差。
本研究旨在验证这一现象,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验证位置序列效应现象;2. 探讨位置序列效应的影响因素;3. 分析不同记忆策略对位置序列效应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随机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实验材料为100个无意义音节,分为5组,每组20个音节。
2. 实验设计:采用2(记忆策略:复述、不复述)×2(位置序列:开头、末尾)的混合实验设计。
3. 实验步骤:(1)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复述策略,另一组不采用复述策略;(2)将被试分成5组,每组被试依次接受开头、末尾、开头、末尾、开头、末尾、开头、末尾、开头、末尾的音节序列,每组音节序列呈现时间为2秒;(3)音节序列呈现后,要求被试立即回忆出所听到的音节;(4)实验结束后,记录被试回忆的正确率。
四、实验结果1. 复述策略组和不复述策略组的被试在开头和末尾音节序列的正确率均高于中间音节序列,存在显著的位置序列效应;2. 复述策略组的被试在开头和末尾音节序列的正确率高于不采用复述策略组的被试,表明复述策略可以提高位置序列效应;3. 在不同位置序列中,复述策略组的被试在开头和末尾音节序列的正确率均高于不采用复述策略组的被试,表明复述策略在不同位置序列中均能提高位置序列效应。
五、讨论1. 实验结果验证了位置序列效应现象,即序列开始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较好,而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差;2. 实验结果表明,复述策略可以提高位置序列效应,说明复述策略在提高记忆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3.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位置序列效应在不同位置序列中均存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验证自由回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验证自由回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摘要(略)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两重记忆理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自由回忆法。
1导言记忆研究一直是心理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最早由艾宾浩斯开创了用实验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他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数量化分析,从中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
此后众多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此类研究。
长期以来心理学界一直把记忆看成是某种单一的东西,相信只存在一种长时记忆系统。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事和工业工程技术的需要,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认知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和进展。
开始重视另一种记忆现象,即短时记忆。
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记忆的双系统论学说,该学说认为记忆不是单一的,它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只有回忆任务的实验,该测验是逐一的把刺激项目呈现给被试者后,要求他们以任何顺序写下他们记得的项目,由于要求对各项目的回忆顺序可以不拘泥于原来刺激物的呈现顺序,而是可以由被试者自己安排,所以称作自由回忆法。
用自由回忆法进行实验,可以是个别的也可是集体进行。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于1890年提出了记忆分初级和次级的二重学说。
其中,初级记忆指短时记忆;次级记忆指长时记忆。
然而短时记忆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记忆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实验证据的支持。
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陆续从实验和临床事例中得到证实。
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Mur.dock)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一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均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两头高中间低曲线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曲线。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摘要本次实验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采用了自由回忆法和组内设计的实验设计类型。
共17名被试,每个被试分别记忆17个位置上的不同汉字。
根据每个位置再现的正确率,得到了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好,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不好,最后几个项目再现得也很好的结论。
验证了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关键词自由回忆法两种过程记忆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1前言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
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两种过程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
系列位置效应的结果,以系列位置为x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为y轴,则可形成一个U形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曲线。
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一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
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
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
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被心理学家们叫做“系列位置曲线”,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系列位置效应”。
持两重记忆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实验中词表系列开始部分有较多的复述机会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是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刚刚学习过还来不及复述,是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仍保持在人当前意识中,因此,更易于再现;记忆效果最差不在正中,而在中间稍偏右。
弗勾尔脱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间偏右的项目受前面来的抑制较多,所以联系已经很弱了,从而更易受后面来的抑制的影响所造成。
本次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验证记忆中系列位置效应现象12345
验证记忆中系列位置效应现象摘要:本实验采用自由回忆法通过对汉字的回忆验证了系列位置效应。
17名北大心理系自考生随机分配到以拉丁方排序的不同自变量变化水平上,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17个项目,然后让他们做自由回忆,把再现的结果按系列位置登记、统计、处理后,便可得到系列位置曲线。
本次实验的曲线末端成下降趋势,而不是预期的上升趋势,本实验作者对该现象进行了合理分析。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两种记忆理论;自由回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1.前言1.1.1系列位置效应: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其中,对记忆材料表开始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回忆率高,这一现象称为首因效应;对记忆材料末尾部分的记忆效果比中间部分要好,更易于回忆,这一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
如果以项目在呈现系列中的位置为横坐标,以回忆成绩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叫做系列位置曲线。
自由回忆是指学习时通常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单字一次,然后让被试以他们愿意的顺序再现出来。
再现就是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记住的材料写下来或说出来。
两种过程记忆理论记忆是人脑积累知识经验的一种功能,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按信息存留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种。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者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正在工作活动着的记忆,信息保持的很短,记忆容量是7±2,通过复述可转到长时记忆中。
长时记忆是指存取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1] 1.2.1最早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他于1885年出版了记忆一书,开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研究。
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准考证号:姓名:实验题目: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摘要:本实验采用自由回忆法通过对数字的回忆验证了系列位置效应。
11名北大心理系自考生随机分配到以拉丁方排序的不同自变量变化水平上,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11个数字,然后让他们做自由回忆,把再现的结果按系列位置登记、统计、处理后,基本得到系列位置曲线。
关键词:拉丁方、系列位置效应、自由回忆1.前言1.1 解释术语:系列位置效应:记忆的效果与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1.2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然后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
实验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与字词在原呈现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均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
1.3实验意义:验证课堂教学实验2.方法2.1 被试:北大心理学系自考生共11名,被试的背景涉及行政、学生、销售、老师、旅游,年龄在21岁至35岁,9名女生,2名男生,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无记忆障碍。
2.2实验材料:11组双位数字,数字之间的联想值很低,11组数字分别是:19 26 94 31 82 47 52 75 79 63 682.3实验设计:自变量:主试向被试呈现的数字的位置因变量:被试做自由回忆时,对数字的正确再现率。
控制变量:呈现方式、呈现时间、呈现距离。
2.4试验程序:2.4.1指示语:您好,下面我将为您呈现一组数字,当我说完毕时,您将开始回忆,并将所回忆的数字记录在纸上,回忆无顺序要求,一直到您不能写出为止,然后把记录纸交给我。
2.4.2主试将11个数字随机排列,然后将数字按拉丁方的顺序向每个被试单独呈现数字,拉丁方顺序见下图。
2.4.3让被试坐下,并给被试指导语:您好,下面我将为您呈现一组数字,当我说完毕时,您将开始回忆,并将所回忆的数字记录在纸上,回忆无顺序要求,一直到您不能写出为止,然后把记录纸交给我。
记忆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记忆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SPE)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首因效应(First-effect)和近因效应(Last-effect),即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记忆效果较好,而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差。
本实验旨在验证记忆位置效应现象,并探讨其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验证记忆位置效应现象的存在。
2. 探讨记忆位置效应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3. 分析不同记忆材料在记忆位置效应中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被试选取6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年龄在18-22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20个无意义音节,分为三组,每组包含6个音节。
音节随机排列,每组音节的首尾音节均相同。
3. 实验程序(1)实验前,向被试说明实验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将被试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组:学习音节,然后进行自由回忆。
B组:学习音节,然后进行延迟回忆(延迟时间分别为30秒、1分钟和3分钟)。
C组:仅对音节进行简单感知,不进行学习。
(3)实验结束后,收集被试的回忆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实验结果显示,A组和B组被试对首尾音节的回忆率均高于中间音节,验证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存在。
2. 记忆位置效应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B组被试在不同延迟时间下的回忆率均高于C组,说明记忆位置效应对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
3. 不同记忆材料在记忆位置效应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A组和B组被试对首尾音节的回忆率均高于C组,说明记忆位置效应在不同记忆材料中均存在。
五、讨论1. 本实验验证了记忆位置效应现象的存在,证实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存在。
2. 记忆位置效应对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记忆效果较好。
3. 不同记忆材料在记忆位置效应中的作用相似,均表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记忆位置效应对记忆效果有显著影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记忆效果较好。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系列位置效应对人类记忆的影响。
通过实验设计,对参与者进行了不同顺序的呈现一系列信息的任务,然后通过测试参与者的记忆能力,分析不同位置对信息记忆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系列位置效应对信息记忆有显著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该效应的存在。
这一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记忆的特点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一系列信息中,人们对于不同位置上的信息的记忆能力不同。
根据经典的系列位置效应理论,人们在记忆一系列信息时,对于最早和最晚呈现的信息记忆较好,而对于中间位置的信息记忆较差。
这一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比如记忆电话号码时容易记住开头和结尾的数字,而对于中间的数字记忆较差。
方法:参与者:本实验共招募了30名大学生作为参与者。
材料:实验使用了一系列单词作为信息刺激,共30个单词。
每个单词均为3个字母,且长度相似。
实验设计: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正序呈现任务,另一组进行逆序呈现任务。
在正序呈现任务中,参与者按照单词序列的顺序记忆单词;在逆序呈现任务中,参与者按照单词序列的逆序记忆单词。
每个任务均有5秒的记忆时间。
测试:在记忆任务结束后,参与者被要求以任意顺序回忆所记忆的单词。
研究人员记录参与者回忆的单词,并统计正确回忆的数量。
结果:在正序呈现任务中,参与者平均正确回忆的单词数量为18个,而在逆序呈现任务中,参与者平均正确回忆的单词数量为12个。
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正序呈现任务组与逆序呈现任务组在单词回忆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t(29) = 4.21, p < 0.001)。
这表明参与者在正序呈现任务中的记忆能力明显优于逆序呈现任务。
讨论:本实验结果支持了系列位置效应的存在。
正序呈现任务中,参与者对于最早和最晚呈现的信息记忆较好,而对于中间位置的信息记忆较差。
这一结果与经典的系列位置效应理论一致。
这可能是因为最早呈现的信息容易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和存储,而最晚呈现的信息则在长时记忆中得到加工和存储。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与汉字呈现时间、延缓回忆Xxx(作者)(xx大学 xxxx学院应用心理学2班学号xxxxxxxx)摘要本实验以中国汉字为材料,考察汉字呈现时间、是否延缓回忆和汉字在系列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三个因素对自由回忆效果的影响。
此次实验采用对同一个被试做不同处理得出的实验结果做比较的方法来进行。
结果表明,系列位置对回忆效果有显著影响,得到三条系列位置曲线;呈现时间的增加对系列位置的中间部分和末尾部分回忆正确率影响较大;是否延迟回忆对系列位置影响不大。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前摄抑制后摄抑制自由回忆1 引言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在自由回忆时,系列开始部分和末位部分的项目的记忆效果较好——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而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差。
以项目在呈现系列中的位置为横坐标,以回忆成绩为纵坐标,可以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系列位置曲线。
本实验采用的是回忆法中的自由回忆,自由回忆任务的程序恨简单,先呈现一系列项目让被试尽可能地记住。
与系列回忆不同的是,在这里被试无须回忆呈现顺序,只要能够回忆出呈现过的材料即可。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被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或阶段(见参考文献[1]),进入各种感觉器官的大量信息,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里。
感觉记忆的时间大约为0.5~3秒,感觉记忆的内容引起注意后会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十几秒到一分钟左右,且容量有限,约为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内容经过加工会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存时间在一分钟以上,最长可以是终身的记忆,且容量无限。
对于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有一种说法是位于首位的部分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复述,所以进入了长时记忆,而近因部分因为尚处于短时记忆,所以回忆效果也较好。
前摄抑制作用是指前面学习的项目对后面学习的项目的保持产生的抑制作用。
而倒摄抑制作用是指后来学习的项目对前面学过的项目的保持产生抑制作用。
序列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序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SPE)是指记忆材料在序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首因效应(First-Effect)和近因效应(Last-Effect),即最先呈现的材料和最后呈现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更容易被回忆起来。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序列位置效应现象,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验证序列位置效应现象的存在。
2. 探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程度。
3. 分析不同实验条件对序列位置效应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2(实验条件:1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 2(位置:前面、后面)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2. 被试:选取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3位新生作为被试。
3. 实验材料:随机选取100个汉字作为实验材料,分为5组,每组20个汉字。
4. 实验步骤:a. 被试随机分成5组,每组接受不同的实验条件。
b. 实验材料在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每个汉字呈现时间为1秒。
c. 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立即回忆和延迟1秒回忆所有汉字,并记录正确回忆的汉字数量。
四、实验结果1. 首因效应:在所有实验条件下,最先呈现的汉字组(前面)的正确回忆量均高于中间和最后呈现的汉字组(后面)。
2. 近因效应:在所有实验条件下,最后呈现的汉字组(后面)的正确回忆量均高于中间和最先呈现的汉字组(前面)。
3. 实验条件:在延迟回忆条件下,前面和后面汉字组的正确回忆量均高于立即回忆条件。
五、分析与讨论1. 序列位置效应现象在实验中得到验证,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均存在。
2. 延迟回忆条件下,序列位置效应更为明显,可能与被试在回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更深入的加工有关。
3. 实验结果提示,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序列位置效应的影响,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结论本研究验证了序列位置效应现象的存在,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序列位置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位置系列效应实验报告
位置系列效应实验报告位置系列效应实验报告引言:位置系列效应是指人们在记忆或识别一系列刺激时,对于序列中不同位置的刺激的记忆和识别能力存在差异。
本实验旨在探究位置系列效应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随机控制组设计,共有100名被试参与。
实验材料为一系列数字,共有10个数字(1-10)。
每个数字以黑色字体呈现在白色背景上,字号为24号。
实验过程中,被试需要记忆并识别数字的出现顺序。
实验过程: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
学习阶段:被试被要求在屏幕上依次记住数字的出现顺序。
每个数字的呈现时间为1秒,数字之间的间隔时间为0.5秒。
一共有10个数字,每个数字呈现一次。
被试需要在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一次回忆测试,以检查他们对数字序列的记忆程度。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分为两个部分:位置一致测试和位置不一致测试。
位置一致测试:在位置一致测试中,被试需要在屏幕上出现的数字序列中,选择出现在学习阶段中相同位置的数字。
每个数字的呈现时间为2秒,数字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秒。
被试需要在屏幕上选择相应的数字,然后点击“确认”按钮。
位置不一致测试:在位置不一致测试中,被试需要在屏幕上出现的数字序列中,选择出现在学习阶段中不同位置的数字。
每个数字的呈现时间为2秒,数字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秒。
被试需要在屏幕上选择相应的数字,然后点击“确认”按钮。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被试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位置系列效应的存在。
在位置一致测试中,被试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位置不一致测试。
这表明被试在记忆和识别数字序列时,对于位置信息的处理会影响其记忆和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位置系列效应的程度与数字的位置距离有关。
在位置一致测试中,被试对于相邻位置的数字记忆和识别的准确性更高,而对于较远位置的数字则准确性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相邻位置的数字在视觉上更容易形成连续的序列,被试更容易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
此外,被试的年龄和性别对位置系列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
这种效应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较为常见,对于深入理解人类的记忆机制和优化学习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系列位置效应对记忆的具体影响,包括首因效应(系列开头部分的材料记忆效果较好)和近因效应(系列结尾部分的材料记忆效果较好),以及中间部分材料的记忆情况。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选取了_____名年龄在_____岁之间的大学生作为被试,他们的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记忆障碍或精神疾病史。
(二)实验材料准备了一组包含 20 个无意义单词的列表,每个单词由 5-8 个字母组成。
(三)实验设计采用自由回忆的实验范式。
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先学习单词列表然后立即进行回忆,另一组先学习单词列表,然后进行 30 秒的分心任务(计算简单数学题)后再进行回忆。
(四)实验程序1、向被试介绍实验目的和流程,确保被试理解实验要求。
2、呈现单词列表,每个单词呈现 2 秒钟,列表呈现完毕后,根据分组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
3、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所呈现的单词,并记录回忆的顺序和内容。
四、实验结果(一)立即回忆组1、首因效应明显,前几个单词的回忆正确率较高。
2、近因效应也存在,最后几个单词的回忆正确率相对较高。
3、中间部分单词的回忆正确率较低。
(二)延迟回忆组1、首因效应仍然存在,但程度较立即回忆组有所减弱。
2、近因效应消失,最后几个单词的回忆正确率与中间部分相近。
五、结果分析(一)首因效应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在学习系列开头的材料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复述和编码,从而加深了记忆痕迹。
(二)近因效应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系列结尾的材料仍保留在短时记忆中,尚未受到干扰,所以容易被回忆出来。
(三)在延迟回忆组中,近因效应消失,是因为经过 30 秒的分心任务,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已经消退。
六、实验讨论(一)本实验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系列位置效应的存在。
实验验证:系列位置效应
实验验证:系列位置效应耿芊(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 北京100084)摘要:本实验采用2ⅹ2ⅹ20混合设计,采用44名大学生被试,以中国汉字为学习项目,考察1s和2s两种刺激呈现时间,立即自由回忆和延迟自由回忆两种回忆方式以及20个系列位置对被试正确记忆百分比的影响,以考察组合而成的4种实验条件对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系列位置对回忆成绩有显著影响,4种实验条件下都产生了系列位置曲线;刺激呈现时间延长显著提高了首位部分和渐近部分的回忆成绩,但不影响近因部分;回忆方式会影响近因部分,在立即自由回忆中出现了明显的近因效应,而在延迟自由回忆中,近因效应消失,但回忆方式不影响首位部分和渐近部分。
关键词: 系列位置效应; 短时/长时记忆; 前摄/倒摄干扰; 区辨理论; 绝对/联想记忆1.导言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用自由回忆法进行实验时,被试对字表中的头几个字回忆得很好(首位效应),字表中部的项目再现得不好,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很好(近因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最早由Nipher (1878)报告,而且,系列位置效应可能是实验室研究的第一种记忆现象。
系列位置效应可以在不同方法的实验中,不同种系、不同年龄,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吴艳红& 朱滢, 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1997)。
本世纪60年代,系列位置效应引起了心理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理论关注,并成为当时心理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
Atkinson和Shiffrin (196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提出形态模型(the modal model)解释系列位置效应,认为对系列前面几个项目复述次数较多,这些项目转化到长时记忆中,因此回忆的准确性较高,出现首位效应;系列中间的项目,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复述时,就被后面的项目替换掉,因此这些项目无法从短时记忆转化到长时记忆;系列最后几个项目虽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复述,而且没有转化到长时记忆中,但是这些项目仍然保留在短时记忆中,因此对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较好,形成近因效应。
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经验 交 流
验 证记 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 象
Ve i c to n t esre flc t n e fc h n m e o m o y rf a in o h e so o a i -fe tp e o n n i me r i i o n
周玉来 ,严 凤 ,江锦 荣 ( 警8 0 医 精神 理 生 天 01 ) 武 6 部队 院 心 卫 科, 津3 6 3 01
表 l 系列位置与保存量关 系表
位置 1 2 4 5 6 8 9 O 1 2 1 4 1 1 3 7 l 11 3 1 5 6
1 个双位数 字 ,要 求数 字为低联 想值数 字 ,不能采 用 6 重叠数字 、带 “ ”数字 、节假 日、纪念 日等 。具 体 的双位 0
数字 是 :5 、4 、2 、4 、7 、6 、5 、9 、3 、2 、7 、 3 8 1 2 9 4 7 4 7 6 3
4 、8 、9 、6 6 5 1 2、 8 。 7
保存量 的个数 l 4 4 2 3 3 1 3 6 O 4 3 2 2 3 5 5
sz s z sz s s … s s
B C D
A
论
C D A
B
D A B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系列位置效应 是 指用 自由回忆法 记忆 系列 的材 料 ,结
果说明记忆 的效 果与 材料 在系列 中的位 置有关 :被试 对字 单 中的头几 个 字再 现 得很 好 ,字单 中部 的项 目再 现 不 好 ,
最后几个项 目再 现得 也很 好 ] 。如果 以数字 在呈 现系列 中
7 O
12 1 实 验设 计 :采 用组 内实验 设计 。 自变 量 :1 .. 6个位
生理心理学实验报告:回忆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记忆: 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一)实验问题检验短时记忆中字符识记和保持是否存在相应的系列位置效应, 以及这类系列位置效应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假设H0: 如果一名普通被试按顺序以1秒1个的速度将卡片上的三排12个字符念出, 那么在进行回忆的口头报告时, 被试呈现出的不同位置字母正确回忆率并无显著差异。
H1:如果一名普通被试按顺序以1秒1个的速度将卡片上的三排12个字符念出, 那么在进行回忆的口头报告时, 被试呈现出的不同位置字母正确回忆率存在显著差异。
(三)实验预期H1: 如果一名普通被试按顺序以1秒1个的速度将卡片上的三排12个字符念出, 那么在进行回忆的口头报告时, 被试呈现出的不同位置字母正确回忆率存在显著差异。
(四)实验方法①被试信息本次实验共有大学生被试33名, 其中男生8名, 女生25名, 年龄在19~22岁之间。
②变量自变量: 卡片放置字符的不同位置, 被试已进行的实验次数。
因变量: 被试对不同位置字符的回忆正确个数。
控制变量:每张卡片的字符数与字符位置, 每个被试接受实验的次数, 被试念出字符的速度, 可供被试回忆的时间, 不同内容的卡片数量, 实验环境的安静程度等。
③实验设计多因素混合设计④实验任务和流程1.将最先接受测试的被试数据标为A组。
主试放入卡片后, 被试先以每秒一个的节奏按照顺序念出卡片上的字母和数字;念完后, 报告“完毕”。
2.在30s中, 被试尽可能多地回忆出刚才看到的字符, 并进行口头报告, 不必考虑原先的顺序。
3、实验共三组, 每组十个试次。
三组全部做完后, 主试被试互换角色, 后接受测试的被试数据标为B组(五)实验结果①单个被试的数据分析从表中可知, 被试在2.10trial的正确回忆率最高, 1.3.11trial正确回忆率次之, 而4-9的正确回忆率均偏低, 基本呈现出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②全组被试的数据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12个位置中全组正确率呈现出先波动下降后上升的变化, 其标准差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 之后又出现下降的变化。
心理学实验:用自由回忆方法绘制系列位置曲线
实验题目:用自由回忆方法绘制系列位置曲线姓名:准考证号: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自由回忆的方法,被试通过对听到的阿拉伯双位数的回忆,验证系列位置效应的现象。
实验方法:1被试:北大心理系自考广州辅导站学员10名,被试的背景涉及教师、学生、医生等,男女比例为1:4。
本人所在组基本情况:被试年龄覆盖在25-35岁,听力及书写能力正常,无表面躯体性疾病现象。
10名被试分别单独参加实验。
2 材料:15个双位阿拉伯双位数:按第一被试排列是:27;31;19;41;73;39;62;28;79;26;97;42;47;16;713实验设计自变量:主试向被试诵读双位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因变量:被试做自由回忆时,对双位数的正确再现率。
无关变量的控制:本实验采用组内设计,为了排除实验顺序给实验带来的麻烦;为了减弱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我们采用拉丁方的方法使15个双位数出现在实验顺序的每一个位置上的机会都一样多。
这样听到的双位数避免了实验顺序对实验自变量的影响。
4 实验程序1)主试将15个双位数随机排列,然后将双位数按拉丁方的顺序向每个被试单独诵读,拉丁方顺序见附录一2)让被试坐下,开始准备诵读双位数,并给被试指导语:下面,我依次向你读出15个双位阿拉伯数,当读完后,请你立即在纸上写下你所能回忆出的双位数,顺序随意,一直到你不能写出为止。
然后把记录纸交给我。
3)在宣读完指导语并确保被试完全明白实验过程后,按附录一表中拉丁方呈现顺序向每个被试诵读双位数,语调平和,语速均匀。
一个被试一个顺序,每次1秒,间隔1秒。
4)当15个双位数诵读完毕后,立即让被试按自由回忆法尽可能回忆刚才听到的双位数,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当被试回忆不出双位数时,结束该被试的实验并记录回忆出的双位数的位置。
每个被试回忆时间要差不多长。
5)换下一个被试,重复以上实验,一直到10个被试都做完为止。
6)统计以上数据,整理出全部双位数的位置,并计算出系列位置与保存量的关系,绘出回忆双位数正确率的系列位置示意图。
位置系列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位置系列效应(Series Position Effect),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这种现象称为首因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为了验证位置系列效应的存在,我们设计了一项实验,探讨不同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验证位置系列效应的存在。
2. 探讨不同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程度。
3. 分析影响位置系列效应的因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随机选取20个单词作为实验材料,每个单词均包含4个字母,难度相当。
3. 实验设计:采用2(位置:开头、中间)×2(条件:无干扰、干扰)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4. 实验步骤:(1)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无干扰条件,另一组接受干扰条件。
(2)每组被试分别进行以下步骤:① 学习阶段:向被试呈现20个单词,每个单词呈现3秒,单词之间间隔1秒。
② 干扰阶段:对无干扰条件的被试进行无关干扰,对干扰条件的被试进行相关干扰。
③ 回忆阶段: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所有单词,不限时间。
5. 数据收集:记录被试回忆出的单词数量,作为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1. 首因效应:开头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显著高于中间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t=2.56,p<0.05)。
2. 近因效应:结尾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显著高于中间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t=2.35,p<0.05)。
3. 无干扰条件与干扰条件比较:无干扰条件下,开头和结尾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均显著高于中间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t=2.56,p<0.05;t=2.35,p<0.05);干扰条件下,开头和结尾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均显著高于中间位置的单词回忆数量(t=2.39,p<0.05;t=2.28,p<0.05)。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1引言根据信息被编码处理方式及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间隔不同,可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系统。
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在头脑中储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
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甚至持续终身的记忆,是短时记忆经过加工和重复的结果。
三个系统的流程如下: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形成感觉记忆;若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若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及时复述,便会遗忘,若复述便转入长时记忆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取出来。
人们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即顺序学习一组材料,其中每个项目学会的快慢以及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
系列位置效应是短时记忆存在的重要证据之一。
以识记量为纵坐标,以项目所在位置为横坐标,可绘出系列位置曲线。
2 方法2.1 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一名,20岁,男生,矫正视力正常。
编号:201104021219 性别:男年龄:20姓名:刘一玉学历:出生日期:1992-10-20所属:职业:测试日期:2013-06-14 10:47:522.2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计算机,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版实验材料: 100个汉字2.3 程序本实验可以研究单字学习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共100个汉字,从低频到高频均有,分为五组,每组20个。
从第一组到第五组,每组汉字笔画逐渐增多。
实验分2种情况,即2秒立即回忆, 2秒延迟回忆。
2秒是指识记时每个汉字的呈现时间;立即与延迟是指识记完一组后,是立即自由回忆还是进行一会儿倒减3分心干扰后再回忆,可选择其中一种。
被试学完每一组汉字后,按要求回忆,输入到对应的输入框中。
3 结果2秒立即回忆2秒延迟回忆4 讨论实验结果证明记忆的效果与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但波动较大。
这可能是因为实验室环境嘈杂,导致被试注意力不能始终如一的集中。
(考试实验三)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考试实验三)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实验报告(实验三)实验名称: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姓名:郭波准考证号:010*********组别:第9组主试:第9组组长合作者: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班第9组同学日期:2014年8月31日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被试对高频汉子的自由回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并用两种记忆理论来说明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将13个汉字按拉丁方的方法排列,并随机快速呈现给13名被试,呈现完毕后立即让被试做自由回忆, 把回忆出的汉子按系列位置登记、处理,即可得到系列位置曲线。
结果显示,此次实验的系列位置曲线的末端成下降趋势,而没有得到典型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所谓的U型,本实验作者对该现象进行了合理分析。
关键词:自由回忆;系列位置效应;两种记忆理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1•前言所谓自由回忆,是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顺序,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学习的内容再现出来。
系列位置效应,则是指当人们在学习一些新的内容后,让他们以自由回忆的形式进行再现,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和学习的内容在呈现系列中所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位置的单词比中间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出来。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成为系列位置效应。
其中,近因效应指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最好;首因效应指系列中开头几个项目回忆的较好。
系列位置效应一般是在自由回忆中才出现。
如果以学习内容在呈现系列中的位置为横坐标,以被试的自由回忆成绩为纵坐标绘出一条曲线,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就叫做系列位置曲线。
两种记忆理论是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记忆容量是7土2, 一般最多只能够保持1分钟,随后便被遗忘或者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一般是指存取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它的信息记忆容最是无限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13位被试对快速呈现汉字的自由回忆和再现,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并尝试用两种记忆理论进行解释。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实验报告
系列位置效应实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选67名同学作为被试,来研究系列位置效应。
其目的是通过对汉字学习材料的识记,验证系列位置效应、比较延迟时间对系列位置效应有无影响。
学习绘制不同形式的各种曲线。
且从实验结果得出,两次实验中延迟回忆与立即回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自由回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短时记忆系列位置曲线1.引言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识记一系列项目时,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在自由回忆时,系列开始部分和末位部分的项目的记忆效果较好——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而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差。
以项目在呈现系列中的位置为横坐标,以回忆成绩为纵坐标,可以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系列位置曲线。
本实验采用的是回忆法中的自由回忆,自由回忆任务的程序恨简单,先呈现一系列项目让被试尽可能地记住。
与系列回忆不同的是,在这里被试无须回忆呈现顺序,只要能够回忆出呈现过的材料即可。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信息可以被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或阶段,进入各种感觉器官的大量信息,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里。
感觉记忆的时间大约为0.5~3秒,感觉记忆的内容引起注意后会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十几秒到一分钟左右,且容量有限,约为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内容经过加工会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存时间在一分钟以上,最长可以是终身的记忆,且容量无限。
对于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有一种说法是位于首位的部分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复述,所以进入了长时记忆,而近因部分因为尚处于短时记忆,所以回忆效果也较好。
前摄抑制作用是指前面学习的项目对后面学习的项目的保持产生的抑制作用。
而倒摄抑制作用是指后来学习的项目对前面学过的项目的保持产生抑制作用。
从前摄倒摄的观点来解释,首因部分和近因部分都分别只受到倒摄和前摄抑制,而渐近线部分同时受到倒摄和前摄抑制,因此回忆效果在三者之中最差。
本实验以中国汉字为材料,考察汉字呈现时间、是否延缓回忆和汉字在系列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三个因素对自由回忆效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
自学考试实验报告
(实验三)
实验名称: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姓名:邬波
准考证号:010*********
组别:第9组
主试:第9组组长
合作者: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班第9组同学
日期: 2014年8月31日
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被试对高频汉子的自由回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并用两种记忆理论来说明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将13个汉字按拉丁方的方法排列,并随机快速呈现给13名被试,呈现完毕后立即让被试做自由回忆,把回忆出的汉子按系列位置登记、处理,即可得到系列位置曲线。
结果显示,此次实验的系列位置曲线的末端成下降趋势,而没有得到典型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所谓的U型,本实验作者对该现象进行了合理分析。
关键词:自由回忆;系列位置效应;两种记忆理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1.前言
所谓自由回忆,是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顺序,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学习的内容再现出来。
系列位置效应,则是指当人们在学习一些新的内容后,让他们以自由回忆的形式进行再现,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和学习的内容在呈现系列中所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位置的单词比中间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出来。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成为系列位置效应。
其中,近因效应指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最好;首因效应指系列中开头几个项目回忆的较好。
系列位置效应一般是在自由回忆中才出现。
如果以学习内容在呈现系列中的位置为横坐标,以被试的自由回忆成绩为纵坐标绘出一条曲线,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就叫做系列位置曲线。
两种记忆理论是指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记忆容量是7±2,一般最多只能够保持1分钟,随后便被遗忘或者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一般是指存取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它的信息记忆容量是无限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13位被试对快速呈现汉字的自由回忆和再现,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并尝试用两种记忆理论进行解释。
2.方法
2.1被试
北京大学心理系第9组自考生13名;男性10名;女性3名;年龄在21-66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记忆障碍;被试以前没有实验经历;每个被试都是单独进行实验。
2.2实验材料
纸、笔;
13个5.6×7.0cm高频汉字的卡片,笔画在5-9之间,字与字的低联想值;
13个汉字分别是“则、呈、沉、枯、持、纪、引、括、务、应、切、拔、别”。
2.3实验设计:
本次试验采用组内设计;
自变量为单个汉字的系列位置;
因变量为汉字的正确再现率(百分比);
额外控制变量为呈现方式、材料呈现时间、材料呈现的时间间隔、自由回忆的时间、呈现距离;
材料呈现的时间和间隔时间均为1秒;主试与被试的距离为80cm。
材料采用拉丁方顺序呈现,以消除顺序误差,不同被试采用不同顺序。
由主试按照顺序手动呈现完毕后让被试按照自由回忆方法立即写出回忆的内容。
被试采取单独实验,避免不同被试之间的相互干扰。
2.4 实验程序
2.4.1将13个汉字按拉丁方顺序排列好,然后将被试随机编号并分配到不同的文字系列。
例如:
被试1:张同学被试2:陈同学被试3:赵同学被试4:王同学被试5:周同学
排列如下:被试1 : A B C D E
被试2 : B C D E A
被试3 : C D E A B
被试4 : D E A B C
被试5 : E A B C D
2.4.2 让被试摆好纸笔,并在指定位置坐好后,给被试指导语:“下面我将向您出示一组汉字卡片,在我出示结束后,请尽可能多的写下看到的汉字,顺序不限。
”
2.4.3主试在确认被试对指示语明白无疑后,主试手持汉字卡片,按事先排列好的拉丁方汉字顺序逐一呈现给被试,一个被试一个汉字顺序。
每个汉字呈现时间1秒,间隔1秒后呈现下一个汉字,直到13个汉字呈现完毕,然后立即让被试用自由回忆法将刚刚呈现过的汉字,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当被试第一时间回忆不出时结束实验,每个被试回忆的时间长短应该差不多。
2.4.4第一个被试完成后,换下一个被试,重复实验程序2和3,直到13个被试都做完为止。
2.4.5主试将13名被试的实验数据汇总出来,并整理出全部汉字的位置,然后画出回忆汉字正确率的系列位置示意图。
3结果
3.1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的图表如下:
3.2系列位置效应曲线图
单字位置
该实验曲线为一个前边高中间和后边偏低的曲线,实验中的系列位置曲线的首端同前人所做的结果是一致的,出现了首因效应;但是曲线的末端没有明显翘起,说明近因效应不明显。
4 分析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分析
4.1.1 从(表1)可以看到,系列位置1的保存量最多,数量是12,系列位置8
的保存量最少,数量是1,这说明记住系列位置1的汉字,已经从短时记忆进入了长时记忆,这也验证了两种过程的记忆理论的合理性。
4.1.2 从本次实验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图可以看出,被试对排在前面的几个汉字回忆的正确率都比较高,中间和尾部位置回忆效果不太好,该曲线前边高,中间和尾部低,这与前人实验得到的“U”型曲线不太相符,因此,说明本次实验未能验证典型的系列位置效应
4.2 实验结果讨论
通过对原始数据分析,以及对被试的询问中发现影响实验结果、造成该实验系列位置效应曲线与前人得出的结果不太相符有以下几点:
4.2.1样本选取存在问题:从被试基本情况看,13名被试年龄差距和男女比例都相差太大,因为被试的年龄和性别不同,其记忆的效果和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样本的数量仅为13个,属于小样本,所以无论样本的分布情况还是样本大小都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导致实验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实验信度较低。
4.2.2被试的回忆方式:通过对13名被试回忆顺序的询问发现,超过半数的人都是从前往后回忆,只有只有少部分人是采用自由回忆的方式进行再现,这就导致了被试在回忆前边汉字时,后边的汉字就无法回忆了,所以导致了前边位置的回忆效果好,后面位置的回忆效果差,从而只出现了首位效应而没有出现新近效应。
4.2.3额外变量控制不好:实验学习课堂的环境毕竟与标准的实验条件相比要差很多,无关人员的走动,以及说话等嘈杂之声不断,加上有些被试因为希望早点结束实验回家,从而心情焦急等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干扰到了被试的实验效果。
5结论
本次实验所得出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是一个前边高中间和后边低的曲线,和前人所得出的曲线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上验证了系列位置效应以及两种记忆理论。
参考文献
<1>《实验心理》;作者:学朱滢,焦书兰;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思考题:
你认为当熟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或电话号码时,每个系列不得超过多少个才能避免系列位置的影响,提高记忆效果?
答:从短时记忆的特点我们知道,它的记忆容量为7±2个,因此,当我们想要熟记外语单词或电话号码时,为了避免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提高记忆效果,外语单词或者电话号码的系列长度最好不要超过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