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修订版)【新版】

合集下载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1: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2:西康可以被看作是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鼻祖。

3:1958年美国教育学家柯尔克制订了第一个早期干预的教育大纲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念,朴永馨教授认为在特殊教育领域,早期干预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

通过帮助儿童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充分发展,使其能进入正常的教育系统和尽可能少的接受特殊教育。

5: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相关法律:1: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一九八四年颁布其中规定了特殊教育的实施分为学前教育阶段国民教育阶段和国民教育阶段完成之后的教育,进一步强调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规定身心障碍儿童的教育从三岁开始。

2:台湾地区是《身心障碍报告书》,1995年发表,提出要建立特殊儿童通报系统,并试办学前特殊幼儿评估中心和转介系统,试办三到五岁早期干预中心,两年内办理普及免费的五岁前特殊幼儿教育,并考虑向下延伸至三岁,有力推动了学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要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卫生保健机构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当注重对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卫生保健机构和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就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和早期教育提供咨询指导6: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的意义。

(1早期干预对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能较大程度降低成长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促进残障更好的发展,也能及早补偿残障,儿童的障碍缺陷。

对超常儿童而言早期干预也是相当重要的能够促进其天赋潜能得到最大发展。

(2)早期干预对儿童家庭的影响。

可以减少家庭的烦恼压力和负担,节省家长的时间,对于超常儿童来说一方面有助于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形成良好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积极和谐家庭。

(3)早期干于对社会的意义。

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也有利于前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压力要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7: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领域,既往研究的不足。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政策法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政策法规

• •
若无效,需要协调员寻求专业支持
第一节 国外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日本的相关政策法规

1、关于扩大和完善今后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 实施办法(1971)
将学前融合教育作为“特殊教育扩大计划”的重要环 节,在特教机构中设置教育工作实施纲要(1974)
4岁以上处于保育缺失状态的程度较轻的特殊儿童每天 入园;对特殊儿童保育机构增加人员和经费 《关于保育所招收学前特殊儿童》

第二节 台湾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台湾的相关政策法规

• • •
1、特殊教育法(1984)
对象:身心障碍及资优者 阶段:学前、国民阶段、国民之后 学前实施场所:医院、家庭、幼儿园、特殊幼儿园、特殊学校幼 稚部等 由政府办理,鼓励或委托民间办理 学前阶段在六年内向下延伸至3岁 医疗、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共同规划早期教育 学校、班级规模尽量减小 加强对早期干预教师的培训和训练

第一节 国外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 日本的相关政策法规


3、私立托幼机构补助振兴法(1975)
专门为接收有身心障碍的学前特殊儿童的私立幼儿园 提供补助的法案。


4、学校教育法(1947,2007)
特殊儿童需接受从学前到高中标准的教育并得到必要 的建议和帮助 建立了多种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机构
美国的相关政策法规

• • • • •
2、抢先起步项目修订案(1972)
Hand Start Amendments, PL94-424
2002、2003布什 政府每年6亿美 元的预算
对所有儿童,无论其经济条件、发展状况如何,都应该纳入抢先起步项目。 有发展障碍的儿童要占该项目儿童总数的10%。 1974,明确要为更多重度障碍儿童提供服务。 1996,新标准集中于早期儿童发展和健康服务、家庭与社区的参与性服务、 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等。 鼓励地方性的社区项目和地方性机构的合作,为发展障碍婴幼儿提供合适的 融合教育。

最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内容、评价模式

最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内容、评价模式


• • •
第二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模式——中国
小组作业: 请对中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模式等相 关研究进行综述。
要求: 1、按照学期论文的要求进行写作,遵守学术规范。 2、小组成果汇报:11月5日 小组论文提交:11月5日
第三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早期干预效果评价的 基本概念 •早期干预效果评价的 资料收集方法 •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应注意的问题
以家庭为依托的早期干预模式


通过家庭巡回教师的指导协助特殊儿童家长 或其监护人在家庭范围内对特殊儿童进行早 期干预 核心人物:父母、家庭顾问或家访教师 家庭支持式 提供资源
发放材料、传递 信息、提供情感 沟通策略
优缺点?
家庭访探式
定期、不定期访 视家长情况、对 家长培训、指导 直接干预训练
家庭托幼机构式
复习与思考:



• •
早期干预的内容? 早期干预的模式?特点? 干预效果评价的资料收集方法有哪些?各自的 优缺点? 特殊儿童测验误差的主要来源? 影响干预效果评价的因素?如何克服?
优缺点?
第三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5、活动产品分析
有目的地收集特殊儿童的活动产品,他们可以体现特殊儿童 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内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作息时间表、作业本、教科书、成绩单、课堂笔记、日记、 照片、录像等 优点? 直观显示进步情况

• •


促进干预人员与家长沟通 拓宽评价者的思考范围,扩展评价视角
攻击行为的 起因 被动 攻击
行为目的 工具 性攻 击 敌意 性攻 击
弱欺负 主动 强 攻击

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课件

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课件

第三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及时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孩子的残障
• 震惊、拒绝、绝望、内疚、接受
• 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 采用科学的干预训练,实现最佳效果
• 干预内容有针对性 • 语言清晰易懂,指令简单明了 • 善于发现进步,多鼓励表扬
• 整合各方干预力量(父母、成员言行一致;家园密切 联系)

3. 在孩子接受训练时,如能遵从这些指示,那么在日常生活
中也应该给予同样的指示。如指示说:“把鞋拿来”。开始时,你
让孩子拿鞋,你可以帮他拿。过几天,不断这样指示他之后,孩
子模仿着做了,你就可以少帮助他一些。等他自己会拿了,要表
扬他。

4. 选择5个指示,开始时只用其中的一个来指示孩子。如果孩
子能做好了,就追加一两个新的指示。
第六章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
1 第一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意义及条件 2 第二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内容 3 第三节2 特第殊二儿节童特家殊庭儿早童期的干早预期的发原现则和注意事项 4 第四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计划介绍
3 第三节 特殊儿童的早期诊断
第一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意义及条件
第四节 家庭早期干预计划介绍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
• 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修订案》,1986
• 内容
• 儿童在认知、社会、语言、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 平;
• 能促进儿童发展的家庭优势与需求; • 对儿童家庭的期望; • 评价进步的标准、程序与时间; • 个案管理员姓名; • 早期干预与学前教育方案的衔接
• 会议内容
• 提出转介的原因 • 解释评估工具的选择和评估过程以及资料的获得 • 讨论儿童的优缺点 • 将每天行为与测验项目连贯起来 • 理清各方面不同意见进而达成共识

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

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

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延迟发展的儿童。

早期干预是指在儿童出生后到6岁之间,通过专门设计的干预计划和服务,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发展。

早期干预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下面将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以及家长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早期干预的重要性1. 早期干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特殊需要儿童在早期接受干预,有助于发现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2. 早期干预有利于促进发展早期干预可以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3. 早期干预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早期干预,特殊需要儿童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和教育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增加幸福感和自信心。

二、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1. 早期干预的内容(1)康复训练: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教育训练:设计个性化的教育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学习成绩。

(3)心理支持: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2. 早期干预的方法(1)个性化服务:根据特殊需要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多学科合作:医生、康复师、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多个专业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早期干预工作,形成合力,实现全方位的服务。

(3)家庭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早期干预工作,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与专业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

三、家长在早期干预中的作用1. 家长是特殊需要儿童最重要的支持者和陪伴者,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重点整理资料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重点整理资料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概述1.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是为了各种不同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2.特殊需要儿童的类别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

3.a、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

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b、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

学前特殊儿童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短自已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C、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4.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SET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

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

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

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

C、整合教育的趋向: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下在进行。

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件 第6章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件 第6章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

第二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内容
二、 促进特殊儿童生活自理和独立技能的发展
3.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
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技能,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增强学习技能 的自信心,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来独立或半独立生活。个人卫生习惯与技能主要包括梳头、刷 牙、洗手、洗脸、洗澡、洗脚和剪指甲等行为。家长既可以借助每天的生活起居让孩子练 习这些行为,也可以专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教孩子洗脸,首先教孩子将毛巾打湿; 然后将毛巾用清水打湿,擦洗面部、眼部、耳后的污垢;最后教孩子拧干毛巾,擦干面部。
第一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意义和条件
一、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意义
1. 对特殊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根据有关理论,婴幼儿期是儿童情感依恋和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如安全依恋、信任、主 动性等。有研究发现,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父母在心理情感方面给予孩子的关爱行为越多, 孩子的自信水平越高,对自我的评价也越积极。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其面对 由残障带来的困难时尤为重要。因此,在家庭早期干预中,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残障而过度保 护他们或忽视他们,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积极地面对残障,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帮助孩子在困 难中磨炼意志以及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
第二节 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内容
一、 促进特殊儿童身体机能的康复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3. 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理康复训练
由于生理上的残障,特殊儿童一般会接受专业康复机构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是这些机构为其 提供的训练无论从时间长度还是内容广度来说,都无法完全满足其成长的需要,而且很多机构 也强调孩子在家里还要继续练习相应的训练内容。因此,家长一方面应该配合专业康复机构 的训练,多掌握有关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训练;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件 第2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件 第2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三、 关键期理论
在洛伦茨之后,人们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类各种行为(包括技能、知识掌握等行为)的关 键期的研究中,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各个关键期理论。具体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 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速度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 育或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 补,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三、 关键期理论
4. 器官致畸的敏感期 人体器官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某段时间内对某些影响因素尤为敏感,如婴幼儿听毛细胞对链霉素、 庆大霉素的敏感反应,即药物的致聋现象,这实际上就是指器官致畸的关键期。这一现象的揭示,对 于有效地预防各种残障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
三、 关键期理论
2.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的语言,尤其是口语的发展速度在生命的早期是很快的,一般在5—6岁,儿童就已掌握了其母 语的大部分内容。早在1岁左右,儿童就能由牙牙学语转到说出第一个字;到2岁时,大多数儿童开 始说简单的句子;到了3—5岁,儿童语言的发展变得非常复杂,不仅使用的语句长度增加了,词汇量 扩大了,而且句式也开始具有成人语句的特点。因此,一般认为,2—5岁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 这就为特殊儿童的早期语言训练,尤其是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语言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训 练等提供了有力的时间参考。
第二节 心理发展理论
一、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要么通过同化达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要么通过顺应达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低层次的平衡向高层次的平衡不断发展的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零岁至两岁)、前运算阶段(两岁至六七岁)、具体运算阶 段(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和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其中,感知运动阶段被认为是智力的 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初期,儿童通过动作和感知觉来区分自己与客体,知道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开始认识客体的永久性,动作之间开始协调并逐步发展为动作和感知觉之间的协调。到了这一阶段 末期,儿童逐渐将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具有象征性的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实战演练(习题+解析)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实战演练(习题+解析)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实战演练(习题+解析)一、单选题【例1·单选】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对象包括超常儿童和()。

A.智力障碍儿童B.感官障碍儿童C.情绪障碍儿童D.身心障碍儿童【答案】D【解析】考查儿童儿童早期干预的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儿童和超常儿童。

A、B、C都是身心障碍儿童的某一类。

【例2·单选】在普通幼儿园另设特殊班级属于()。

A.普通幼儿园B.普通幼儿园的特殊班级C.特殊儿童幼儿园D.超常幼儿园【答案】B【解析】普通幼儿园: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随园就读;普通幼儿园的特殊班级:在普通幼儿园另设特殊班级;特殊儿童幼儿园:专门招收特殊儿童的幼儿园;超常幼儿园:专门招收超常幼儿的幼儿园。

【例3·单选】为听力障碍儿童配备助听器属于()。

A.缺陷的矫治B.缺陷补偿训练C.早期认知能力训练D.早期行为训练【答案】B【解析】首先,题干中不涉及认知能力和行为训练,排除C、D项。

A项缺陷的矫治属于从医学上进行治疗,B项是医学干预和教育干预有机结合的任务,如配备医学器材并训练使用等等。

故选B。

【例4·单选】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说”,认为任何器官的比较频繁持续使用会增强这个器官的功能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皮亚杰C.拉马克D.查尔斯【答案】C【解析】“用进废退说”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的。

【例5·单选】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一般是在()。

A.出生至两岁左右B.2-7岁C.7-11岁D.12-15岁【答案】B【解析】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左右;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故选B。

【例6·单选】关于视力障碍的分类,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只有单眼视力低于0.3,可视为低视力。

B.最佳矫正视力在0.3,但视野半径<10°,可以视为低视力。

C.最佳矫正视力是指裸眼视力。

第一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概述

第一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概述

身心障碍儿童 采取的补偿性的补救措施,即以矫正或补偿其缺 陷为目的的内容;保证其健康发展,即身心尽可 能全面地发展的内容(认知、语言、行为、人 格);残障儿童的预防、诊断。 超常儿童 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和适合身心发展的最佳教育 条件

第一性缺陷:是器官或组织的损伤或功能 的缺失,这种损伤不仅在器官和组织水平 而且包括更为精细的一系列生物酶和生物 电活动甚至微量元素的异常。 第二性缺陷:一般是与第一性缺陷有某种 联系,或者是由第一性缺陷所导致的缺陷。

第三节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与展望

20年来,我国残疾人早期教育干预存在的 问题
– 早期教育的对象亟需扩大——降低或减少残障 发生率 – 家长的责任不到位 – 政府责任不到位
一、早期干预的意义

促进特殊儿童健康发展 –1.能降低残障儿童的出现率,有效地杜 绝一些残障儿童的发生; –2.能减轻残障儿童的程度,有效地阻止 残障的进一步发展; –3.能及早补偿残障儿童的功能缺陷; –4.为残障儿童融入社会主流做能力上的 准备;

二、残障儿童早期干预的途径(方 式)


(一)家庭干预途径
家庭式早期干预,一般是以家长在家中教育和训 练自己的孩子为主。家庭访问教师或巡回指导教 师定期到各个家庭,指导家长怎样训练特殊幼儿。 家访教师不但要指导家长有效地训练儿童,也可 直接帮助接受训练的儿童。 采用家庭干预模式时,需要在每个社区设立由各 学科专家组成的早期干预指导与咨询中心,负责 对家庭访问教师和家长进行咨询和培训,并定期 召集会议,及时解决家长训练儿童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 例如:波特奇计划:属于早期干预的一种。

让我们一起关爱特殊儿童,
谢谢!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二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二章

第二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对儿童自身、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一方面,早期干预能降低残障发生率,对已出现残障症状的儿童提供及时的治疗或补偿缺陷,防止残疾程度的加深,有效阻止残疾的进一步发展。

2.另一方面,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能调节家长绝望心理,减少家庭的烦恼、压力和负担,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减轻社会保障部门的压力,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

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刻不容缓。

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并非空中楼阁式的行为,而是有其理论依据所在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理论,可从跨领域的视角进行探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包括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教育学和法学等。

在此主要介绍生物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早期干预的生物学理论基础一、器官的用进废退说器官的用进废退说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marck,1808)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器官的发育完全及功能的完善离不开对其适度的使用,不用则退。

他在(动物学的哲学》一书中曾写道:“在不超越其发展界限的每一类动物中,任何器官的比较频繁持续使用会逐渐增强这个器官的功能,使它发达,扩大起来,并且给它一种跟它的使用期成正比的能力:相反的,任何器官经常不用,会逐渐使它衰弱,能力愈来愈低,最后导致它的消失。

”残障儿童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器官的损伤或功能的丧失所致,但就程度而言其并没有达到完全的丧失,通过早期干预训练这些器官的功能,以使它们残存的功能维持并发展。

二、器官的功能代偿说器官的功能代偿是生物所具有一种特性,它是指当机体的某一部位或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失常时,有机体通过新的条件联系的建立,可调动器官的残存能力或其他器官的能力对失去的功能进行补偿和代替。

三、器官发育的敏感期器官发育的敏感期是指器官在发育过程中对某些影响因素最为敏感的时期。

印刻现象提示的是视觉器官对可视对象的敏感期。

实际上,就人类而言,不仅对外在信息有感觉敏感期,而且对于内部刺激亦有。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九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九章

第九章超常儿童的早期干预从古至今,有许多光辉的人物用他们的才智装饰了科学和艺术的殿堂,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他们被称为天才,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对社会的进步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因此,对超常儿童的培养意义重大。

从个体来讲,针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和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

可以促进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国家角度讲对他们进行特殊培养超常儿童是国家的一笔财富,使他们成长成才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建立强大的人才储备库。

第一节超常儿童的概念一、超常儿童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和时代对那些智慧非凡或者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不同的称呼,这种不同反映了人们对这类儿童认识上的差别。

随着社会的进步、研究的深入以及认识的深化,这些定义有了变化和发展。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很重视这类儿童,他把智能特别优异的人称为金人,并主张教授金人以哲学、玄学和科学知识,把他们培养为社会领袖。

16世纪中叶,一些国家开始使用“天才”(genius)一词作为这类儿童的总称呼,但不同地区有所区别,如英美等国一般称之为天才儿童、日本称之为英才儿童,苏联称之为高天赋儿童,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称之为资优儿童。

一个世纪以来,天才儿童的概念不断发展,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说,从单一智力到多元智力,从只关注智力到重视智力与个性、创造力的相互作用,从个体内部拓展到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天才”的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充实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这类旷世奇才被看成是从天而降或者由神赐予,世人称为神童和圣童。

超常儿童:指智力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

首先,这些儿童的非凡表现并不是完全天生的。

也更加强调后天的培养和教育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次,超常儿童只是儿童群体的一部分,并不是完全独立与儿童群体之外。

最后,那些在儿童群体中智力和能力非常落的一部分儿童是低常,那些优秀非凡的儿童是“超常”,介于两者之间的绝大部分儿童是“常态”。

这三者是个连续的整体,这在钟形曲线上也能更好地反映出来。

早期干预方案【范本模板】

早期干预方案【范本模板】

早期干预的定义ﻫ早期干预是对发育偏离正常和/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儿童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教育训练手段,以便使这部分儿童的智力(或能力)有所提高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能。

2。

早期干预的对象ﻫ接受早期干预的特殊儿童有:智力障碍婴幼儿、听力障碍婴幼儿、视力障碍婴幼儿、自闭症婴幼儿、运动障碍婴幼儿、脑性瘫痪婴幼儿、感统失调婴幼儿、多动症婴幼儿、颜面损伤婴幼儿、多重障碍婴幼儿。

3。

早期干预的目的和目标ﻫ通过特殊的教育与训练方法,尽量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即职业的适应、社会的适应和个人的适应(指个人生活自理)。

ﻫ4 。

对发育落后儿早期干预的主要方法ﻫ1)视、听障碍ﻫﻫ①红色视觉刺激:注视红球不好的,每天多次用红光手电引导注视(注意需要眼科处理情况的早期发现)。

②图片刺激;③咯咯声听觉刺激;④音乐刺激。

2)头后仰ﻫﻫ①悬吊被单内左右側翻;②睡吊床抑制头后仰;③颈背部叩击;④拉坐训练;⑤抱球姿势;⑥头前屈运动;⑦坐位头前屈和左右运动;⑧正确抱姿、3)竖头差睡姿和进食姿势。

ﻫﻫﻫ①俯卧位抬头;②按柔风池穴;③按摩、捏脊、叩击背部;④俯卧转头运动;⑤4)上肢肌张力高ﻫ俯卧亲人胸部戏耍.ﻫﻫ5)手握持紧张①上肢按摩;②上肢体操;③上肢屈伸牵拉;④上肢支撑负重。

ﻫﻫ①叩击手背;②手部按摩;③手背屈牵拉;④手握粗玩具;⑤手绢捆绑;⑥伸手抓物。

ﻫ6)不会翻身ﻫ①悬吊翻身;②裹被翻身;③穴位刺激翻身;④腿拉式翻身;⑤臂拉式翻身;⑥玩具音引诱翻身。

用语言、玩具引不出翻身的加穴位刺激促进翻身。

扶成侧卧后如7)坐不稳ﻫﻫ①双腿分开;②头后仰压推双风池穴,否则按压上侧肩井或环跳穴.ﻫﻫ抱位双腿分开;③长坐足背屈压腿;④扶坐重心转换;⑤垫上扶坐重心转换;⑥扶坐支撑训练;⑦坐位躯干扭转;⑧腰背部按摩或叩击;⑨抱位髋关节屈伸。

ﻫ8)不会爬①推拉俯爬;②穴位刺激俯爬;③髋关节屈曲助爬;④三点支撑;⑤膝手支撑;⑥协助膝手爬;⑦推足爬.ﻫ9)尖足、剪刀步ﻫ①下肢按摩与分腿牵拉;②屈髋屈膝;③下肢屈伸牵拉;④小腿后侧肌群按摩;⑤扶蹲重心转换和斜坡板扶蹲重心转换;⑥足背屈牵拉;⑦分腿骑跨;⑧捆绑站立;⑨捆绑跨步站;⑩捆绑牵拉腿。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十章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讲义 第十章

第十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大纲早期干预大纲是实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效果的基础,家庭既是早期干预赖以实施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早期干预效果得以体现的强有力的支持来源,对早期干预影响甚深。

在以家庭干预方式为主的著名早期干预大纲中,有以父母辅导的干预方式,即主要由受训后的专业人员对特殊儿童的父母进行辅导,由父母对特殊儿童进行干预,专职人员定期从旁辅佐;也有以家长——教师为辅导的干预方式,即父母通过专业训练后,同时担任家长和教师的角色,直接在家庭中对特殊儿童进行的干预方式,而从早期干预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最初较成体系家庭中对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主要是针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因此这些早期著名的干预大纲是以智力落后儿童为干预对象展开的。

第一节以父母为主导的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大纲一、海勃尔的密尔瓦基大纲海勃尔的密尔瓦基大纲是最著名的早期干预大纲。

海勃尔等人认为,在美国的智力落后人群中,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智商在70到75分之间,这些人身体是没有缺陷的,被称为社会文化型的智力落后者,这种落后是由环境引起的。

二、波特奇计划波特奇(Portage)计划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早期干预计划,这是一项包括唐氏综合征儿童在内的干预大纲。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家庭为基础,着重发挥家长的作用。

1968年,美国制定了《残障儿童早期教育援助法》,最早有203个研究项目申请资助,结果只有21项申请得到批准,并从残障儿童教育局得到连续3 年的赞助经费,而Portage 计划就是其中的一项。

Portage计划又称《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法》,是1969年由美国残障教育局主持开发,于1972年正式问世的一套适用于0~6 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教材。

该教材不仅适合专业教师家访时对家长进行指导,其内容详细、具体。

而且更适合于家长直接参考自学,以对幼儿展开合适的训练活动。

在1976年经修订公开发行后已向世界40 多个国家推广。

1986年苗波新教授将该教材引入我国,经试用取得显著效。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复习资料【名词解释】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名词解释题复习资料知识桥良心出品第一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概述1【名词解释】(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

这些差异体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普通儿童的群体,也包括发展高于普通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

★2【名词解释】(狭义的)特殊儿童,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

★3【名词解释】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因而需要给予区别于一般帮助的特殊服务的儿童。

4【名词解释】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5【名词解释】身心障碍儿童是指由于生理或心理显著障碍而需要特殊教育或相关特殊教育服务措施的儿童。

6【名词解释】视觉障碍儿童:主要是由视觉系统的损伤或功能的丧失以及由此导致的行走困难、身体发育和视觉表象的缺失与贫乏等。

★7【名词解释】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系统的损伤或功能丧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听力丧失和言语方面的缺陷。

8【名词解释】肢体障碍儿童是指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9【名词解释】智力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大脑器质或功能性的损伤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障碍,在感知觉运动、语言、听力、视力、社会性能力和自理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10【名词解释】自闭症儿童是指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在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在学习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

★11【名词解释】言语障碍儿童是指由视、听、发音、书写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言语障碍,也可以是发育性的言语障碍,如口吃和发不出某些辅音等。

★12【名词解释】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长期情绪或行为反应显著异常,严重影响生活适应者;其障碍并非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的。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拟题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拟题

0087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拟题(1)(适用省份:湖南、贵州、云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儿童早期干预的对象不包括()。

A.身心障碍婴幼儿B.发育迟缓婴幼儿C.高危儿童D.特殊儿童的老师【答案】D【解析】早期干预的对象包括:(1)身心障碍婴幼儿;(2)发育迟缓婴幼儿;(3)高危儿童;(4)上述三类婴幼儿的家庭。

不包括教师,故本题选择D选项。

【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述/二、早期干预的对象2.提出儿童发展“成熟理论”的是()。

A.皮亚杰B.拉马克C.盖塞尔D.洛伦兹【答案】C【解析】盖塞尔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研究,成熟理论是其主要的观点。

【考核知识点】第二章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生物学理论/二、盖塞尔的成熟理论/3.最早对关键期进行研究的是()。

A.拉马克盖B.盖塞尔C.洛伦兹D.皮亚杰【答案】C【解析】最早对关键期进行研究的是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

【考核知识点】第二章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生物学理论/三、关键期理论/4.促成美国第一个针对残疾婴幼儿早期教育计划的法案是()。

A.《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援助法》B.《抢先起步项目修订案》C.《康复法案》D.《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答案】A【解析】美国于1968年颁布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援助法》是第一项针对年幼的特殊儿童以保护其权益的联邦法律,该法案直接促成了第一个针对残疾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计划的制定。

【考核知识点】第三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第一节国外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一、美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政策法规/5.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内容中,充分体现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医教结合”思想的是()。

A.早期智力开发B.早期人格培养C.特殊儿童家长指导D.早期缺陷补偿与功能训练【答案】D【解析】早期缺陷补偿与功能训练是医学干预和教育干预有机结合的整体,充分体现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医教结合”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早期针对性的缺陷补偿与干预训练恢复或重建特殊儿童的某些重要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2:西康可以被看作是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鼻祖。

3:1958年美国教育学家柯尔克制订了第一个早期干预的教育大纲4: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概念,朴永馨教授认为在特殊教育领域,早期干预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

通过帮助儿童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充分发展,使其能进入正常的教育系统和尽可能少的接受特殊教育。

5: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相关法律:1: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一九八四年颁布其中规定了特殊教育的实施分为学前教育阶段国民教育阶段和国民教育阶段完成之后的教育,进一步强调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规定身心障碍儿童的教育从三岁开始。

2:台湾地区是《身心障碍报告书》,1995年发表,提出要建立特殊儿童通报系统,并试办学前特殊幼儿评估中心和转介系统,试办三到五岁早期干预中心,两年内办理普及免费的五岁前特殊幼儿教育,并考虑向下延伸至三岁,有力推动了学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要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卫生保健机构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应当注重对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康复和早期教育,卫生保健机构和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就残疾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和早期教育提供咨询指导6: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的意义。

(1早期干预对儿童自身发展的影响,能较大程度降低成长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促进残障更好的发展,也能及早补偿残障,儿童的障碍缺陷。

对超常儿童而言早期干预也是相当重要的能够促进其天赋潜能得到最大发展。

(2)早期干预对儿童家庭的影响。

可以减少家庭的烦恼压力和负担,节省家长的时间,对于超常儿童来说一方面有助于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形成良好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积极和谐家庭。

(3)早期干于对社会的意义。

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也有利于前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压力要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7: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领域,既往研究的不足。

(1)早期干预的对象范围略见狭窄。

主要是视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以及一些自闭症儿童。

(2)政府的责任意识不够。

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和资金的支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显的步履维艰。

(3)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

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师资处于匮乏状态。

(4)家长的责任意识不强。

比如说有智力障碍孩子的家长'四处求医问药错过了孩子干预的关键期。

8:拉马克,法国生物学家,器官的用进废退说。

9: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

10:基本内容:(1)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我到六岁前是个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隔离智力发展水平在八岁前基本已确定。

(2):二到三岁是言语习得的的关键期。

(3)学前阶段是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关键期在此阶段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干预方法和处理有助于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0-1.5岁,大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1.5-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三到六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六到十二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十二岁到十八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感和克服角色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前三个阶段是早期干预的关键年龄所在。

12: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一级,无光感,小于0.02和视野半径小于五度二级,大于等于零点零二小于零点零五,视野半径小于十度。

三级,大于等于零点零五小于零点一四级,大于等于零点一小于零点三。

13: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其言以身一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14:一级,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91 dbHL,极重度损伤,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二级,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八十一到90dbHL'重度损伤,无助听设备帮助下理解和交流活动,重度受限,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三级,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60到八十dbHL,重度损伤,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面存在中度障碍。

四级,较好耳听力损失四十一到六十一 d b h 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1.婴幼儿适用方法。

零到三个月才用新生儿听力测定,用环境音和纯音检查出现在左侧反应的,最小的应强度。

三到六个月。

吃惊反映听力测听,用环境音和纯音测听引起吃惊的最小的音强度。

六到十二个月,寻声源即吃惊反应听力测听。

如将放音器藏在玩具箱中有了寻声原反应时配以灯光增强反应。

一到二岁制约声源听力测定。

二到四岁游戏听力测定。

四岁以上,纯音听力测定。

2.一级20以下,二级20...34,三级35...49',四级50.. (69)3.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鉴别的方法,观察法。

面容和体态,如眼距较宽,鼻梁塌,头颅呈圆形,步态不佳,步调不一致。

对外界的反应性,对外界反应性差,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反应较为迟钝。

情绪情感,情绪多出于平静状态,情感体验发展较晚且不丰富,面部表情单一木讷。

语言和动作的发展,较为缓慢。

4.筛查测验,阿普加评分~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丹佛发育筛选量表~格塞尔发展量表诊断性测量,比纳西蒙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盖泽尔发育量表5.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是起源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6.高功能自闭症,不低于平均智商一个标准范围内,大于等于85 中功能自闭症,低于平均值一到三个标准差,55到84 低功能自闭症,低于三个标准差,小于等于547.视力障碍儿童感觉发展特点。

残余视力的发展,很多视障儿童都有一定的残余视力,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发展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工作。

听觉发展的特点,听觉感受性高于正常同龄儿童,例如,听觉选择性强,听觉记忆力好。

但听觉损失率较高。

主要原因在于视障儿童无法躲避一些强烈的声音,导致听力受损。

嗅觉和触觉的发展特点,由于器官的代偿作用和后天的有意的补偿训练,他们的触摸觉明显好于普通儿童。

8.定向,又称方向辨别,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儿童利用各种感官确定自己与环境以及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位置及其关系的过程。

9.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

感觉~视觉~视觉发展速度落后于常态儿童,视觉范围狭窄,对颜色分辨能力差。

听觉~明显迟钝,听而不闻。

触觉~不敏感。

嗅觉和味觉~感受性,分辨能力差。

知觉~知觉速度缓慢,直觉容量小,知觉分化不够,缺少知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0.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中和谐有效的运作。

11.感觉统合失调是指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感知觉刺激无法再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机体不能和谐运作。

12.视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和言语能力的早期干预。

视力障碍儿童主要依靠听觉习得语言,语言学习较普通儿童困难,因为缺少视觉参与,仅靠听觉获得的词汇空洞,难以理解,看不到发音口型,长口吃。

语言词汇易于事物形象脱节~经验积累较慢,缺少视觉体验。

视力障碍儿童的非言语发展落后,易出现多语症。

不会运用表情手势体态语,因为在结束时无法即使获取对方的倾听效果,因而会出现多余症。

听力障碍儿童的听能训练听力训练就是针对听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听到声音和听懂声音的能力训练。

听能训练的方法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觉观察。

所谓听觉观察是指听觉系统对听觉刺激的感受能力。

(2)听觉注意。

听觉注意和听觉选择是联系在一起的,主要的训练方法是在背景嘈杂的环境下,让听力障碍儿童辨听加有干扰的录音带,培养他们的听觉注意力。

(3)听觉定位。

(4)听觉识别。

听觉识别是在听力障碍儿童熟悉声音的基础上,认识和识别各种声音代表的事物和意义。

(5)听觉记忆。

听觉记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利于听力障碍儿童听觉概念的建立。

(6)听觉反馈。

听觉反馈即在发音或者说话的时候,无意识地通过听觉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

(7)听觉概念。

听觉概念是听觉训练最高、最复杂的层次。

(8)听觉选择。

听觉选择就是在多种声音或是嘈杂环境中,选择性地听取某种声音。

听觉定位:指辨别声音的来源和定位,即在感知声音刺激后寻找声源方位。

听力障碍儿童听能训练的注意事项:1.给儿童聆听的时间,善于对待,不要在儿童还在思考的时候,就急于告诉他结果。

2.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干预目标,不能急于求成,期待儿童能立即听到声音。

3.进行听能训练时要注意与生活相结合。

如变换不同的方式发问。

4.在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时候引入玩具元素,要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声音或者话语。

5.利用熟悉的词,开展有兴趣的游戏活动。

智力障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1.记忆水平低,遗忘快,再现不准确。

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水平低,主要体现在记忆范围狭窄,记忆容量小,遗忘快和再现不准确。

2.记忆目的差且选择功能较弱。

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过程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能力差,甚至没有。

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了解)1.自闭症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

2.自闭症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3.自闭症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的早期干预(了解):1.自闭症儿童注意的训练。

注意持续时间短,容易分散是自闭症儿童的典型问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儿童注意正在进行的动作,还可以利用无意注意发展有意注意。

2.自闭症儿童记忆能力的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图形记忆比其他形式记忆的效果要好。

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学法,促进自闭症儿童产生形象记忆。

3.自闭症儿童思维能力的训练。

包括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训练可以从基本的生活常识入手,比如认识交通工具、洗漱用品、玩具等。

自闭症儿童社会性能力的发展特点:1.缺乏对社会交往信号的注意。

2.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

3.缺乏依恋感。

4.兴趣和行为异常,常伴有自伤和攻击行为。

5.与人沟通能力差,不能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自闭症儿童社会性能力早期干预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目光注视和对社会交往表达信号注意的训练。

2.自我意识的养成。

3.建立依恋感。

4.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

5.自伤和攻击行为的干预。

6.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促进儿童社会交往的意愿。

7.社会故事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8.地板时光。

超常儿童:指的是智力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

超常儿童认知的发展特点:1.感知觉敏锐。

2.注意力发展较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