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合集下载

内蒙古地貌类型及成因

内蒙古地貌类型及成因

山地地貌:
北部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因沿新华夏 方向多次断块倾斜降起而形成。外貌形态特 征为山顶平齐、浑圆。主体为火成岩,以花 岗岩、玄武岩分布面积最广,海拔1200~ 1600米。南部的七老图山和努鲁儿虎山由中 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形成,山项呈浑圆状, 冲蚀沟壑自上而下呈鸡爪状遍布山体,海拔 600~1000米
高平原地貌:

西部高平原地质构造属于锡林郭勒凹陷 带,主要由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岩、玄武 岩组成。其地表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 海拔1200~腾旗与郊区交会处,分布有中生 代新老熔岩台地,由第三纪后火山喷发形 成。台地以火成岩、玄武岩为主,海拔 1000-1800米。特征是以火山锥丛为中心的 放射状沟谷,地表为第四纪黄土。
黄土丘陵:
主要分布在七老图山以东、努鲁儿虎山以
北、科尔沁沙地以南的广大地区,地势以 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 黄土覆盖厚度在 3~15米之间。土丘呈峁梁 状,起伏和缓,相对高度只有几十米。黄 土多为垂直解理。抗蚀能力差,加之植被 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沟壑密布、地 形破碎
欢迎大家到赤峰玩儿~~
谢谢 ~
低山丘陵:

翁牛特旗南部、郊区喀喇沁旗东部、元 宝山区、宁城县敖汉旗大部,为中生带陆 相地层,特征是山势低缓、起伏绵延,立 体冲沟密布。
沙地平原:

翁牛特旗东部是科尔沁沙地边缘。特点 是沙丘密布,高3~30米,丘间洼地多为甸 子草场和积水湖。克什克腾旗西南部,是 浑善达克沙地的东缘,沙地多为灌丛覆盖 ,植被较好,流动沙丘仅占沙地面积的 0.85%。
内蒙古赤峰市
地貌类型及成因

资环 1302


内蒙古赤峰市
地处自治区东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 处。 地理坐标:北纬41°17′10″~45°24′15″

内蒙地层特征

内蒙地层特征

白音查干凹陷地层特征简表白音查干凹陷是二连盆地西缘的一个中生界残留凹陷,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约15~28Km,面积约3200Km2,凹陷由差异明显的两部分组成,西部受塔拉边界断层控制形成北断南超的箕状洼陷,是凹陷沉积、生烃主体。

凹陷的基本构造格局可分为塔拉断裂构造带(北部斜坡带)、西部洼陷带、白音断裂构造带(南部斜坡带)、东部洼陷带和白音查干超覆带五个斜列展布的二级构造带。

西部洼陷的塔拉断裂带(北部斜坡带)受边界塔拉断层控制,形成具有同生性质的逆牵引背斜构造以及断鼻构造,具有圈闭发育早,面积较大,距油源近等特点。

白音断裂带(南部斜坡带)受白音断层及其规模较小的三、四级断层作用形成了以断块、断鼻为主的储油构造。

圈闭特点是断层多、断块破碎,虽然具有大的鼻状构造背景,但被断层切割成许多断块圈闭。

每一断块都是一个独立的聚油单元。

由于沉积特征的差异,且断层多、断块破碎,各个构造带形成的了不同的沉积特征和岩性特征,也形成了不同的岩电关系。

白音查干凹陷生油岩在纵向上有三套,即阿尔善组二段、腾格尔组下部和都红木组的二三段。

从有机质丰度指标来看,这三套烃源岩质量均较好,为好~较好烃源岩,从烃源成熟度来看,都二三段烃源岩属于未成熟烃源岩,未进入生烃状态,而阿尔善二段、腾格组下部的烃源岩在都红木组~赛汉塔拉组沉积时期,进入成熟阶段,逐渐开始了生烃高峰时期,成为了白音查干凹陷的主力烃源岩。

平面上,都红木组、腾格尔组烃源岩在桑合地区厚度较大,在翁特、达尔其地区较薄。

阿尔善二段烃源岩在翁特地区最厚、桑合地区次之、达尔其地区最薄。

在西部次凹的南北斜坡带上,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致使储集层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在北部斜坡带(即塔拉断裂带)受塔拉断层影响,地势高差大,陡斜坡,近物源,形成了多期扇三角洲沉积。

由于颗粒粗细混杂,搬运距离短,且快速堆积,使得碎屑颗粒分选差,储集层的物性变化大,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阿尔善组一段,腾格尔组上部和都红木组一段,从阿尔善组到都红木组砂体类型有辫状河道砂、水下河道砂、前缘席状砂等。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

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地构造单元 建造类型 生物特征 构造演化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

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1.1 地理环境1.1.1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

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

西起97º12´E,东至126º04´E,横跨经度28º52´,直线距离2400km;南起37º24´N,北至53º23´N,纵占纬度15º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1.18×10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21km(图1.1)。

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则深居内陆。

从东向西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由冷到热的纬度地带性与由湿到干的经度地带性的纵横交织,相互作用,结合地貌条件,形成了内蒙古三大景观类型——草原景观、森林景观和荒漠景观。

三大景观类型中,以草原占优势,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最冷最湿的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基地。

西部荒漠地带辽阔,戈壁和沙漠分布很广,气候异常干旱。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图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因此具有温带高原半干旱、干旱气候的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热,春温骤升,秋温剧降。

冬春多大风,降水稀少;夏秋多雨;年、日温差大等。

内蒙古地区大小河流很多,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等,其余多为流量不大的山川沟溪和季节性河流。

黄河由宁夏的惠农进大内蒙古境内,经拉僧庙、磴口、包头、托克托至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呈“几”字型。

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古利牙山山麓,河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且全部在内蒙古境内,至嵯岗西边折向东北流去,至大司洛夫卡河口这一段称为额尔古纳河。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

6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祁永恒,罗 岩(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30)摘 要:文章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例,对其地质构造特征及区域成矿条件进行梳理,大兴安岭地区为我国北疆重要的成矿带,地质构造事件复杂,成矿条件极好。

本文以区域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希望为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兴安岭;地质构造;成矿条件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064-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祁永恒,男,生于1990年,蒙古族,青海乐都人,地矿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1 区域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按板块构造划分,研究区前中生代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陆缘增生带,属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以来,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制约,属滨太平洋构造域。

按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对研究区大地构造的划分,研究区整体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之大兴安岭弧盆系,前中生代隶属于额尔古纳岛弧,南邻海拉尔—呼玛弧后盆地。

从构造演化阶段来看,研究区晚元古代-早古生代阶段具有复杂的地质演化史;晚古生代由于受古亚洲构造域的影响,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构造景观,并对晚古生代的构造格局进行改造;中生代遭受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双重叠加改造,属于大兴安岭岩浆弧,额尔古纳火山-侵入岩带。

1.1 地质构造事件根据研究区地层的属性及彼此间接触关系,分析构造之间切割关系,以及岩浆活动、变质事件、构造样式组合,构造形迹间复合关系,变形场特征等因素,研究区共经历12个地质事件和7个地质年代跨度。

D 1-D 2:晚元古代-早寒武世界洋盆裂解、扩张与岛弧-弧后盆地沉积: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在伸展背景下接受浅海相沉积,并伴随弱的火山喷发,形成倭勒根岩群大网子岩组陆源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早寒武世的早加里东构造运动使形成的倭勒岩群大网子岩组地层遭受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改造,经历拉张剪切、褶皱作用,板理、片理化发育,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局部形成韧性剪切带。

内蒙古东乌旗宝力格地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内蒙古东乌旗宝力格地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内蒙古东乌旗宝力格地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赫跃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3勘探队,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宝力格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一级)、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古生代增生带(二级)、东乌旗—扎兰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三级)。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多、矿床类型多样。

区内划分多个火山机构,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导矿通道、赋存条件。

同时根据有利的物化探条件,系统总结和研究区内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的基础上,进行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研究。

关键词:东乌旗;宝力格;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1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9)07—0022—02宝力格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北东缘,大兴安岭北西麓低山丘陵区。

隶属额济纳旗—兴安岭元古代华力西燕山期铜、铅、锌、金、银、铬、铌成矿区(Ⅱ级),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铁、锌、钨、金、铅成矿带(Ⅲ级),博克图—朝布楞钨、铁、锌、铅成矿带(Ⅳ级),朝布楞—查干敖包铁、锌、铅成矿带(Ⅴ级),该带基本呈北东向展布。

1地质概况研究区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一级)、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古生代增生带(二级)、东乌旗—扎兰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型被动陆缘(三级);二连—贺根山深大断裂北侧,内蒙古大兴安岭造山带西坡。

1.1地层泥盆纪沉积了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建造。

在古生代晚期,本区褶皱回返成陆,沉积了陆相火山岩夹碎屑岩建造,并伴随有强烈的断裂、褶皱作用和酸性岩浆活动。

中生代时期,由于差异性升降形成一系列北东向断陷盆地。

三叠纪地壳隆升,未接受沉积;中侏罗世喷发-沉积形成陆相基性—酸性火山岩夹沉积岩建造;晚侏罗世喷发形成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建造,并伴随有酸性浅成侵入活动。

1.2岩浆岩侵入体分布比较集中,方向性明显。

总体呈北东向出露于工作区北西部挤压构造带内。

岩体明显受北东向构造体系的控制;岩石类型亦简单,以花岗岩、正长斑岩等酸性侵入岩为主。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大地构造单元属天山-内蒙中部-兴安地槽褶皱系(Ⅰ级),东乌珠穆沁旗早华力西地槽褶皱带(Ⅱ级),五叉沟复向斜南翼近核部(Ⅲ级)。

区域内古生代地层区划为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兴安地层区,东乌-呼玛地层分区。

中、新生代地层区划为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博克图-二连浩特地层小区。

区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古生界泥盆系下统前坤头沟组(D1q)、中统下大民山组(D2x);石炭系中统酒局子组(C2jj)、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哲斯组(P1zs)、二叠系上统林西组(P2l);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组(J3m)、玛尼吐组(J3mn)、白音高老组(J3by)、梅勒图组(J3ml);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五叉沟组(N2w)及第四系全新统(Q4)。

区域上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为二连-贺根山深大断裂和大兴安岭主脊断裂带。

二连-贺根山深大断裂超岩石圈断裂走向北东,东段被北北东向大兴安岭主脊断裂所截;大兴安岭主脊断裂带沿大兴安岭主峰及其两侧呈北北东向展布,断裂总体向东倾斜,倾角60~80°。

区域上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频繁而剧烈,形成的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ηγ53)、石英正长岩(ξ53)、黑云母斜长花岗岩(γ5)。

是形成矿体的主要热源。

2、矿区地质特征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为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第三系五叉沟组及第四系。

白音高老组上部安山质凝灰岩段为赋矿层位。

区内发育北东向、近南北向、近东西、北西向四组断裂。

侵入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

发现的矿体与物探异常特征相吻合。

3、矿体地质特征巴根黑格其尔铁铅锌矿赋存于安山质凝灰岩中,其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构造控制,围岩为安山质凝灰岩,矿体与围岩界限不清。

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萤石化。

矿体整体呈北东向展布,倾角40°~71°,矿体特征下表。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地质特征本区位于恩格尔乌苏Ⅰ级构造单元分界深大断裂带及高家窑-乌拉特后旗-化德-赤峰Ⅱ级构造单元分界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华北陆块北缘西段,根据《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报告》,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区(Ⅰ级)-阿拉善陆块(Ⅱ级)-龙首山基底杂岩带(Ⅲ级)。

本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性及多时代性,并且发育较强的变质变形作用。

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地层勘查区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晋冀鲁豫地层区(Ⅴ4),阴山地层分区(Ⅴ3 4),阿拉善右旗地层小区(Ⅴ3-1 4),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Ar2W.pg)、深色片麻岩组(Ar2W.0g),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见图3-1B,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阿拉善地层区(2),潮水地层分区(22),见图3-1A。

区域地层划分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等为依据。

出露地层有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深色片麻岩组(Ar2W.og)、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Ar2W.pg)、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下白垩统庙沟组(K1mg)及第四系(Q)地层,见下图表1-1。

现就区域地层分布情况及岩石学特征分述如下:图3-1 区域地层分区图表1-1 岩石地层一览表界系统群组段代号岩性组合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p alp砾石层、砂土、亚砂土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庙沟组二段K1mg2紫红色、砖红色及青灰色泥岩、细-粗粒砂岩为主,少量泥质粉砂岩,局部相变为不同颜色泥岩互层或泥岩砂岩互层,局部含少量砾石,泥岩中见钙质结核>1173.48一段K1mg1砖红色细-粗砾岩、砖红色粗砂岩,局部相变为砾岩夹粗砂岩、粗砂岩夹砾岩或砾岩粗砂岩互层,夹少量细砂岩、泥岩,局部见钙质结核及石膏>586.55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黑灰色红柱石(堇青石)斑点板岩、钙质板岩、砂板岩、结晶灰岩夹硅质板岩。

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与地层区划对比, 与地层区划对比,华北板块相当于华北地 层大区,华北地块相当于晋冀鲁豫地层区, 层大区,华北地块相当于晋冀鲁豫地层区,华 北北部陆缘增生带相当于内蒙古草原地层区, 北北部陆缘增生带相当于内蒙古草原地层区, 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锡林 宝音图 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锡林 浩特—盘石地层分区 镶黄旗—赤峰非火山型 盘石地层分区, 浩特 盘石地层分区,镶黄旗 赤峰非火山型 被动陆缘相当于赤峰地层分区; 被动陆缘相当于赤峰地层分区;西伯利亚板块 东南陆缘增生带相当于兴安地层区, 东南陆缘增生带相当于兴安地层区,额尔古纳 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额尔古纳地层分区, 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额尔古纳地层分区, 乌尔其汉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达来—兴隆地 乌尔其汉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达来 兴隆地 层分区,东乌珠穆沁旗—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 层分区,东乌珠穆沁旗 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 缘相当于东乌—呼玛地层分区 呼玛地层分区; 缘相当于东乌 呼玛地层分区;哈萨克斯坦 准葛尔) (准葛尔)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相当于觉罗塔 黑鹰山地层分区, 格—黑鹰山地层分区,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 黑鹰山地层分区 生带相当于中天山—马鬃山地层分区 马鬃山地层分区. 生带相当于中天山 马鬃山地层分区.
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在二级构造单元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建造类型, 在二级构造单元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建造类型,总 体构造特点的不同, 体构造特点的不同,陆缘增生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火山 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华北地块划分为阴山隆起和鄂 尔多斯坳陷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尔多斯坳陷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其中华北板块北部陆 缘增生带划分为宝音图 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 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 缘增生带划分为宝音图 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镶 黄旗—赤峰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赤峰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黄旗 赤峰非火山型被动陆缘.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 增生带可划分为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增生带可划分为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乌尔其汉火 山型被动陆缘, 东乌珠穆沁旗—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 山型被动陆缘, 东乌珠穆沁旗 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 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 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和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 增生带未能进一步划分. 增生带未能进一步划分.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寿山沟组废弃青凤山组大石寨组废弃西里庙组斑布加拉嘎组包特格组三段包特格组哲斯组废弃义和乌苏组西乌旗组黄岗梁组吴家屯组查干楚鲁组林西组废弃铁营子组邵总将其置于p3铁营子组染房地组赤峰地区
陆地壳:由几个主要陆核经过漫长
地质历史时期的发展
演化
拼接 改造
形成
中国大陆的基本构造单元: 陆块为代表的稳定区
Ⅲ级:Ⅲ-11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华力西、印支、燕山期 金、银、铅、锌、铜、锰、(铁、钼、钛)成矿带;
Ⅲ-12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元古宙、古生代、燕山期 铅、锌、铜、银、金、(铁、稀土)成矿带;
Ⅱ-4华北地台金、铜、铅、锌、铝土、金刚石、 (铁、钼)成矿区;
Ⅲ级:Ⅲ-21桌子山-贺兰山印支-燕山期金成矿带; Ⅲ-22龙首山元古宙铜、镍成矿带;
①号,额尔古纳断裂带;
⒁号,阿拉善北缘断裂带;
②号,额尔齐斯-德尔布干断裂带; ⒂号,华北陆块北缘断裂带;
④号,伊利克得-加格达奇断裂带; ⒃号,集宁-凌源断裂带;
⑤号,克拉麦里-二连断裂带;
⒅号,且末-北山断裂带;
⑥号,锡林浩特北缘断裂带;
⒆号,若羌-敦煌断裂带;
⑦号,扎鲁特断裂带;
⒇号,阿尔金断裂带;
(一)、全国导向固体矿产 Ⅰ、Ⅱ、Ⅲ级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Ⅰ级:成矿域:Ⅰ-1滨(西)太平洋成矿域; Ⅰ-2古亚洲成矿域; Ⅰ-3秦-祁-昆成矿域; Ⅰ-4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
Ⅱ级:Ⅱ-2内蒙古-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 铜、锌、铅、金、银、锡、铬、(钼)成矿区;
Ⅲ级:Ⅲ-5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喜马拉雅期 金、银、铜、铅、锌成矿带;
采用
侏拉扎嘎毛道组
海生哈拉组
巴音西别组
塔克林敖包组

最新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最新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最新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主要包括蒙西地块、蒙东地块、蒙鄂地块和蒙南地块。

首先,蒙西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地块。

它由阿尔泰山脉和大兴安岭两个地质单元构成,其特征如下:1.阿尔泰山脉是蒙西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是中国北方最高的山脉之一、它由多条东西向的褶皱带组成,形成了壮丽的山脉景观。

阿尔泰山脉还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金属矿藏聚集区之一2.大兴安岭是蒙西地块的次要构造单元,位于东北部。

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火山岩地带之一,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火山岩和金属矿产资源。

其次,蒙东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中国北方的另一个大型地块。

它由华北克拉通和锡林布拉格构造单元组成,其特征如下:1.华北克拉通是蒙东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稳定地块之一、它几乎没有发生过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华北克拉通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2.锡林布拉格是蒙东地块的次要构造单元,位于西南部。

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古生代花岗岩地带之一,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石墨资源区。

第三,蒙鄂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河北省北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较小地块。

它由吉林延边和燕山两个地质单元组成,其特征如下:1.吉林延边是蒙鄂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位于东北部。

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火山岩地带之一,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火山岩和金属矿产资源。

2.燕山是蒙鄂地块的次要构造单元,位于西南部。

它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造山带之一,形成了许多东西向的褶皱和逆断层。

燕山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和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最后,蒙南地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和山西省北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较小地块。

它由华北克拉通和大宁岭两个地质单元组成,其特征如下:1.华北克拉通是蒙南地块的主要构造单元,与蒙东地块相连。

它几乎没有发生过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华北克拉通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最新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最新内蒙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据下部火山岩岩石化学的研究,反映出被 动火山陆缘的特征。 北大徐备教授在该地区开展1:5万区调时 于下岩组绿片岩中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
1511±76Ma,于上岩组获得Sm-Nd等时线
年龄为820.8±80.8Ma。
▪白乃庙群
仅分布于白乃庙一带,为一套绿泥片岩、石 英片岩、长英片岩、绢云片岩组合,为火山—复 理石建造。据其火山岩岩石化学研究,属典型的 岛弧型基性火岩熔岩,产有岛弧背景下特有的斑 岩型铜矿,即著名的白乃庙铜矿。
占可扫面积的95.75%。 1:20万区域重力调查:截止2008年底,完成97个1:
20万标准图幅,面积约57.83万km2。占全区可做面积的
50.98%。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当 低,与内地和周边省区相比,形成了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 在地层、侵入岩的划分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确切的时代 依据,多数是通过岩性组合、建造特征的对比划分,再加之 露头普遍较差,这样就难免造成一些地质单元的归属错误、 划分不妥的问题。对一些重要地质构造及构造活动演化的认 识缺乏有说服力资料依据。这是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 不很清楚,那么在找矿方面,对一个成矿带或一个矿集区的 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控矿因素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认 识,所以,直接影响着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
代为中志留世。
▪晒乌苏组
分布于翁牛特旗一带,岩性主要为结晶灰岩、 礁灰岩及泥灰岩、钙质板岩夹粉砂质板岩,其上 为流纹斑岩及酸性凝灰岩,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将 其单独划出称为八当山火山岩。灰岩中含丰富 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 珊瑚有Halysites-Mucophyllum组合带。 腕足有Conchidium-Kirkidium组合带,并伴生有三 叶虫、层孔虫等化石。未见顶底。其时代为中 志留世。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1、区域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横亘于祖国北疆,横跨西伯利亚陆块、塔里木-华北陆块和华北板块,经历了太古宙-中新生代漫长的演化历史,铸就了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类型。

具有山盆耦合、多块体多缝合带镶嵌的大地构造格局;陆块规模小于现代大陆板块,陆间洋盆小于现代大洋;地壳经历了多旋回的造山和增生;加里东期的碰撞造山作用具有多岛海特征;块体的拼贴、旋转、走滑过程极其复杂,其造山机制与安提斯造山带和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形成差距较大,难以简单套用后者的模式。

我区造山带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地质特征,指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复杂,除包容了安提斯式的洋陆俯冲和阿尔卑斯式的陆--陆碰撞之外,尚有大规模的块体旋转、走滑、压剪、拉分以及广泛的裂解、残留等独特的现象,已有的造山模型难以全面概括北方造山作用。

既有十分典型的前寒武系古陆块,又有规模宏大的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中晚元古代还发育了十分独特的白云鄂博-渣尔泰裂谷或裂陷槽以及温都尔庙-白乃庙拼贴陆缘增生带,初露板块构造端倪。

中生代陆内造山运动显著,既有推覆机制,又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令人瞩目的北北东向大兴安岭火山岩区斜跨于近东西向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之上,呈现立交桥式交叉结构。

新生代以来差异升降显著,尚有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溢。

北山褶皱带:位于内蒙古西北角北山地区,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与甘肃省相邻。

处于华北陆块与塔里木陆块的交汇部位,大体属于塔里木陆块北东缘增生带。

古生代地层发育齐全,除寒武系为海相碎屑岩-碳酸岩系外,其余均为海相火山-碎屑岩系,其中以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最为发育。

中生界盖层以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为主,少量的侏罗系碎屑岩系。

侵入岩以华力西中期酸性岩为主,规模较大。

华北陆块:基底岩系:由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变质岩组成。

主要建造单位有兴和岩群、集宁岩群、乌拉山岩群以及大量的变质深成体。

变质相达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

色尔腾山岩群为绿片岩系。

盖层:中元古界发育有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均为浅变质的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岩层变形强烈,属准盖层性质。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

答:内蒙古地形以高原为主,即为内蒙古高原,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起东经126度29分,西至东经97度10分,北起北纬53度20分,南至北纬37度20分,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为1700多公里。

内蒙古东部与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国界线长达4221公里。

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2、3%。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如下:一、自治区地貌形态受大地构造格架严格控制,其形迹是大地构造的外部反映。

河套平原、阴山山地、内蒙古高原呈现由南而北的带状排列主要是受东西向构造带的控制,而大兴安岭山地和松辽平原的排列。

主要是受北北东向构造带的控制。

二、在地貌形态方面,由于东西向气候分带的原因,地貌形态自东向西亦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大兴安岭山地、燕山山地,由于降水量较丰富,相对、绝对湿度大,因而侵蚀地形发育,山地分布着较多的山沟和冲沟、河水携带着大量碎屑物质而下,在河谷出山口处堆积成山前冲洪积扇群。

中部高原上,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又大,则以剥蚀作用为主,地貌多呈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平原。

向西至阿拉善高原、降雨极少,仅几十毫米、气候极其干燥、外营力以风蚀、剥蚀为主,从而使这一地区遍布沙漠或岩漠,为典型的荒漠景观。

三、干旱、半干旱内陆小盆地占有一定的地位。

阴山山地北侧和西部北山山地,发育着多个以构造剥蚀为主的山间盆地,其间广布着第三纪、白垩纪地层,而第四纪地层多以残坡积出露,冲洪积仅在局部沟谷中分布,而且厚度较薄。

四、自治区地貌表现为缓慢上升型为主,纵观全区地形多处于长期缓慢上升阶段,而外营力以构造剥蚀为主。

表现在第四纪地层以残坡积为主,堆积厚度薄,高平原呈现的是阶梯状分布的三至五个阶地。

其间河流稀少,而且短小,下游河床不明显,多为旱谷或盲尾河。

专业知识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专业知识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地理【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

经纬度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

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地质地貌】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

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

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

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

内蒙古存在着两个全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

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

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地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地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地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大的分支。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地理学的重点知识点。

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和区划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辖区面积达到118.3万平方公里。

该区地处亚洲大陆的中部东北,北濒渤海、辽宁和绥芬河,东与吉林、黑龙江和蒙古接壤,南与河北、山西、宁夏等省区相连,西与新疆、甘肃毗邻。

2. 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特征独特,包括草原、沙漠、湖泊、山脉等多种自然景观。

草原是内蒙古最为典型的地理景观,广袤的大草原被誉为“蓝天白云绿地毯”。

而沙漠则是内蒙古的另一重要地理特征,包括鄂尔多斯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等。

3. 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特点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短暂而温暖。

区内的气候分布存在明显的纬度、海拔和地形影响,由于其广袤的地域面积,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多样化的气候类型。

4.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特点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和草原资源。

这些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与城市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众多,其中包括蒙古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发展迅速,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城市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吸引着人口和资金的流入。

6. 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了保护这些资源,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也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7. 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发展规划为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自治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规划。

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攻略)

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攻略)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一、概述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一)华北板块(二)西伯利亚板块(三)塔里木板块(四)哈萨克斯坦板块三、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四、几个重要地质问题的讨论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粗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进一步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邵积东1998)、(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北山地区划为塔里木板块。

但均未划分出哈萨克斯坦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我们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提出新的意见,划分出了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对一些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及华北大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成果。

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并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群系特征、不同块体的构造及其边界构造(蛇绿岩带)特征,将内蒙古中新元古代—古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并根据构造活动性质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华北地块、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和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内蒙区域地层

内蒙区域地层

2区域地质背景2.1 区域地层研究区域出露的地层有中元古代白云鄂博群、上志留统地层、上石炭统阿木山组、下二叠统三面井组和额里图组、上侏罗统张家口组、下白垩统巴彦花组、第三系上新统和第四系。

现将地层系统列于表2-1,并按照由新到老的顺序分述于后。

表2-1 区域地层表Table 2-1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1)第四系①中—下更新统:主要为灰白色砂砾层及浅黄绿色细砂层,厚度15m左右。

上界被全新统覆盖,下界与上新统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地貌上形成高平台。

②全新统:沉积类型分为冲积、风积、湖积、冲洪积、残坡积五种成因类型。

主要为砂砾层、砂层、淤泥层、含砾细砂层等。

厚度常在数米至10余米,闪电河的冲积层最厚可达150m左右。

(2)新近系上新统分布于大面积的低洼地,仅在冲沟和井下才能见到露头。

岩性主要为砖红色含钙质结核的泥岩及粘土岩,可见古脊椎动物化石。

与下伏巴彦花组不整合接触,厚度小于150m。

(3)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地表未见出露,据钻探资料,在闪电河断陷和哈毕嘎凹陷的深部均有此地层。

上段主要为粉砂岩夹七个煤组,含植物、叶肢蚧和鱼类化石。

下段主要为砂砾岩、页岩夹三个煤组,厚度大于220m,与张家口组呈不整合接触。

(4)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分布于宝昌火山断陷盆地及其它大小不等的盆地中。

下部主要为流纹岩、粗面岩及凝灰角砾岩,中部主要为玄武岩和粗安岩。

上部主要为流纹岩、珍珠岩及凝灰岩、凝灰角砾岩。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2217m。

(5)二叠系下统三面井组和额里图组出露于矿区以北约10km的额里图牧场附近,岩性主要为不等粒岩屑砂岩、含砾中粗粒砂岩夹灰岩透镜体、岩屑晶屑凝灰岩及粉砂质凝灰岩等,含蜓类、珊瑚、腕足、双壳类及植物化石。

厚度大于1846m。

(6)石炭系上统阿木山组出露在矿区以北约50km的正镶白旗大西庙附近及矿区以东约40km的正蓝旗五七军马场附近。

主要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上部夹灰岩,产丰富的腕足及蜓化石。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段先乐,田粉英,薛鹏远,刘广(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河北 廊坊 065000)摘 要: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兴蒙造山系(Ⅰ),二级构造单元位于苏尼特左旗-林西弧盆系。

该地区长期、多阶段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从太古代到晚古代都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区域变质矿系分布。

将其矿层特征、地质特征、矿石类型、矿石质量进行总结,对当前的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锡林浩特;同位素;矿层特征中图分类号:P61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7-0103-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of Xilinhaote area, Inner MongoliaDUAN Xian-le, TIAN Fen-ying, XUE Peng-yuan, LIU Guang(Hebei Provincial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Langfang 065000,China)Abstract: The tectonic units in Xilinhaote area, Inner Mongolia belong to the Xingmeng orogenic system (Ⅰ), and the secondary tectonic units are located in the Sunita Zuo Banner-Linxi arc basin system. The crustal tectonic movement in this area is of long-term and multi-stage strong. From Archean to late ancient times, there are different scales and types of metamorphic ore ser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ed, geological features, ore types and ore quality are summarized, which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present prospecting work, and also has a great prospect of prospecting.Keywords: Xilinhot; Isotope; Ore characteristics 收稿时间:2018-03作者简介:段先乐,生于1984年,汉族,湖南冷水江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

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建造类型生物特征构造演化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

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

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并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群系特征、不同块体的构造及其边界构造(蛇绿岩带)特征,将内蒙古中新元古代―古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并根据构造活动性质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华北地块、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和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在二级构造单元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建造类型、总体构造特点的不同,陆缘增生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华北地块划分为阴山隆起和鄂尔多斯拗陷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其中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划分为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镶黄旗―赤峰非火山型被动陆缘。

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可划分为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乌尔其汉火山型被动陆缘, 东乌珠穆沁旗―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

哈萨克斯坦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和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未能进一步划分。

四个一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分别由两条板块构造拼合带和一条深大断裂构成。

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分界线位于二连―贺根山一线,即著名的贺根山蛇绿岩带;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分界线为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北部梭梭头―乌兰套海―恩格尔乌苏一线,向北东延入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位于甜水井―黑鹰山―额济纳旗―雅干一带,为一条深大断裂,目前正在甜水井开展的10幅1:5万矿调分别于绿条山组和白山组中识别出了规模较大的蛇绿混杂岩带,进一步证实了该断裂带的存在。

二级构造单元,华北地块与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的分界,也就是槽台界线,位于巴彦乌拉山北―乌拉特后旗―达茂旗北―化德县―赤峰南一线,为一规模巨大的深大断裂带。

其它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也均由深大断裂构成。

与地层区划对比,华北板块相当于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块相当于晋冀鲁豫地层区,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相当于内蒙古草原地层区,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锡林浩特―盘石地层分区,镶黄旗―赤峰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赤峰地层分区;西伯利亚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相当于兴安地层区,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额尔古纳地层分区,乌尔其汉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达来―兴隆地层分区,东乌珠穆沁旗―扎兰屯火山型被动陆缘相当于东乌―呼玛地层分区;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东南陆缘增生带相当于觉罗塔格―黑鹰山地层分区,塔里木板块东部陆缘增生带相当于中天山―马鬃山地层分区。

2. 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2.1华北地块分为鄂尔多斯拗陷和阴山隆起两个构造单元。

前者属陆块内的稳定沉积,地层系统与华北地区一致,没有发生构造运动的改造;后者为基底陆壳出露区,可分为太古宙古陆核,晚太古宙晚期―早元古宙增生陆壳,中、晚元古宙裂谷沉积,古生代为滨浅海碎屑岩及碳酸岩沉积,生物组合与华北地区基本一致。

2.1.1太古宙古陆核由太古代兴和岩群、集宁岩群和乌拉山岩群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的变质表壳岩和ttg 岩系组成。

采用不同方法获得2521―3108ma等一批同位素年龄。

其构造特点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大青山以北地区表现为大型穹状构造,代表原始基地的特点;另一种为乌拉山、大青山地区表现为大规模的条带状构造,表明其经受了强平行化的变形变质作用改造。

2.1.2晚太古宙晚期―早元古宙增生陆壳由色尔腾山岩群和二道洼群构成,色尔腾山岩群为一套角闪质绿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组合。

原岩为拉斑玄武岩、钙碱质中基性火山岩―硅铁质岩、泥砂质―碳酸盐建造,属绿岩带性质。

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

该群获得25亿年左右的年龄值较多。

二道洼群为一套滨浅海相以陆源碎屑及砂泥质为主夹中基性火山岩及碳酸盐沉积建造,构成一套中压、富铝的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片岩组合。

变质相以高绿片岩相为主,局部达低角闪岩相。

在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中零星分布的宝音图群,与二道洼群相当,我们认为这套地层,应为古元古代末期从华北地块分离出去的小陆块,呈岛链状分布于中元古―古生代以来的大洋中。

上述两个群已有大量18-23亿年的同位素年龄资料。

2.1.3中、晚元古宙裂谷沉积中晚元古时期,有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巨厚的浅变质的沉积岩系,均不整合于太古代老地层之上。

阿拉善地区的原巴音诺尔公群沉积建造与之相当,考虑大地构造位置将其一并划入渣尔泰山群。

两个群均获得了大量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白云鄂博群多在1350-1728 ma间,渣尔泰山群在1037-1675 ma间。

上述两个群在华北地块北部边缘呈狭长带状分布,分别构成平行排列的南北两个带。

应为古元古末―中晚元古时期在华北陆块北部边缘由于拉张作用形成的两条巨大裂谷带。

2、2华北地块北部陆缘增生带2.2.1 中、晚元古宙地质特征在古元古代末期由于拉张作用,使的华北陆块边缘裂解、分离,形成宝音图群微陆块,中、晚元古时期,从华北地块分离出去的宝音图群微陆块与华北地块之间形成了大洋,沉积了温都尔庙群、白乃庙群,与华北地块北部边缘拉裂未被分离形成边缘裂谷,接受巨厚沉积的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属同期不同环境的产物,形成截然不同的两套建造。

温都尔庙群:下部为原岩以拉斑玄武岩系等基性火山岩为主的绿片岩组合,夹硅铁质岩、碳酸盐岩及辉长岩等。

尚恒胜等于辉长岩中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1642ma①。

上部为各种片岩及石英岩、含铁石英岩夹大理岩透镜体。

温都尔庙铁矿即产于该组中。

据下部火山岩岩石化学的研究,反映出被动火山陆缘的特征。

徐备等于下组绿片岩中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1511±76ma,于上岩组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820.8±80.8ma。

白乃庙群:为一套绿泥片岩、石英片岩、绢云片岩组合,为火山―复理石建造。

据其火山岩岩石化学研究,属典型的岛弧型基性火岩熔岩,产有岛弧背景下特有的斑岩型铜矿,即著名的白乃庙铜矿。

(聂凤军等,1991,1994,1995)于该组中采集绿片岩做锆石u-pb谐和年龄1130.513±16.012ma,sm-nd等时线年龄为1107ma和810ma。

2.2.2早古生代地质特征有早奥陶世包尔汉图群、中晚志留世徐尼乌苏组、晒乌苏组和西别河组。

包尔汉图群:为一套海相中基性火山岩、硅质岩夹变质砂岩及大理岩。

基性熔岩底部具枕状构造。

玄武岩据其岩石化学研究为初始洋壳。

上部沉积夹层中含笔石。

徐尼乌苏组: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岩及火山岩组合。

含珊瑚化石。

晒乌苏组:为碳酸岩夹碎屑岩组合,灰岩中含丰富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时代为中志留世。

西别河组: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灰岩及生物礁。

含丰富的珊瑚、腕足等生物化石,其不整合于早中志留世徐尼乌苏组之上。

上述中晚志留世三个组均为浅海相沉积,生物化石完全属介壳相动物群。

中志留世有火山活动,在白乃庙一带形成复理石建造。

晚志留世为氧化环境下的滨浅海相类磨拉石建造,局部为碳酸盐台地,呈角度不整合覆于奥陶纪和中志留世地层之上,构成华北北部大陆边缘增生陆壳上的盖层沉积。

标志着加里东期洋壳的消亡和俯冲作用的结束。

2.2.3晚古生代地质特征晚泥盆世―二迭纪,这一阶段,以西拉木伦河断裂为界,南北两侧同时代形成明显不同的两套地层系统。

泥盆纪晚期―早石炭世:北部区出露为色日巴彦敖包组,为一套海相碎屑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及薄层灰岩。

含珊瑚、腕足、苔藓虫等化石,属滨浅海环境的类复理石建造。

而南部区则出现早石炭世的朝吐沟组、白家店组、石咀子组。

朝吐沟组由变质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中酸性熔岩夹绢云片岩及少量石英岩组成,为海相火山―复理石建造;白家店组为一套碳酸岩夹砂岩及板岩组合,含丰富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上部板岩夹层中含cordaites sp.等植物化石,属欧美植物群。

晚石炭世:北部区有本巴图组、阿木山组。

本巴图组为杂砂岩、粉砂岩夹安山岩及灰岩透镜体的一套海相地层。

含丰富的?类、珊瑚及腕足化石。

阿木山组为生物灰岩夹钙质砂岩、粉砂岩等。

含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

其中?类、腕足均建立了化石带,属于特提斯型腕足动物群。

而南部区则为酒局子组,为中细粒长石砂岩、杂砂岩、板岩夹煤层的一套陆相地层。

产丰富的植物化石,主体体现了华夏植物群的特点。

早中二叠世:北部区有寿山沟组、大石寨组、哲斯组,南部区为三面井组、额里图组、于家北沟组。

北部区寿山沟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

大石寨组为位于哲斯组和寿山沟组之间的一套海相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在达茂旗北部、西乌旗和大石寨一带底部出现细碧岩和角斑岩,反映了深水相的环境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