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必修一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超详细)

高中物理实验(超详细)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超详细的高中物理实验指南,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
实验1: 马赫-朗伯仪器测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马赫-朗伯仪器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实验器材- 马赫-朗伯仪器- 运动物体实验步骤1. 准备马赫-朗伯仪器和物体。
2. 将物体放在仪器底座上,并调整光线,使之通过物体底部的夹角最小。
3. 开始测速,记录仪器上显示的速度值。
实验结论通过马赫-朗伯仪器,可以准确地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实验2: 牛顿冷却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牛顿冷却定律,并了解物体的冷却过程。
实验器材- 试管装置- 温度计- 热水源- 冷却水源实验步骤1. 准备试管装置,并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
2. 将热水源中的水倒入试管中,记录初始温度。
3. 启动计时器,观察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将冷却水源中的水倒入试管中,继续观察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冷却定律,即物体的冷却速度与温度差成正比。
实验3: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 光源- 介质实验步骤1. 准备光具和光源,并将光源固定在适当位置。
2. 在介质中装入不同介质,如水和玻璃。
3. 点亮光源,观察通过不同介质后光线的折射情况。
4. 记录观察结果并比较不同介质的折射角度。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以上是三个简单的高中物理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实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物理概念和定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实验汇总(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实验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1 -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 8 - 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 13 -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20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平行:纸带和细线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小车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纸带选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
6.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1.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
2.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
3.纸带运动时打点不稳定引起测量误差。
4.用作图法作出的v-t图线并不是一条直线。
5.木板的粗糙程度并非完全相同,这样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只能是所测量段的平均加速度。
高一物理常见实验总结

高一物理常见实验总结高一物理常见实验总结一、基本物理实验归类实验内容1.游标卡尺的使用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说明测量原理、使用方法;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读数等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正确读数等实验的等效思想;作图法等应用性试验验证性实验测量性试验探究性实验二、实验涉及的方法:1.等效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2.转换法:(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等)3.留迹法:(打点计时器,用描迹法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4.累积法:(把细金属丝绕在圆柱体上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测一张薄纸的厚度时,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测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的总时间除以全振动的次数)5.控制变量法:(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与加速度和力的关系验证)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1.列表法:列表的要求(1)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2)必须交代清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3)表中数据应是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2.平均值法:现行教材中只介绍了算术平均值,即把测定的数据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的次数.必须注意的是,求平均值时应该按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决定应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3.图象法: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广泛应用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图象法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简便.在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由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变化趋势,由此建立经验公式.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自由落体进行验证;使用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等5.单摆测定重力及速度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实验操作要求等研究性试验6.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明确实验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用刻度尺测量、分析所打的纸带来计算加速度等7.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平抛实验器进行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描绘平抛轨迹;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等8.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实验结论的描述与表达形式等例题例1新式游标卡尺的刻度线看起来很“稀疏”,使读数显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图7-2就是一个“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图7-2(1)它的准确度是__________mm.(2)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6-1所示,正确的读数是__________cm.[答案](1)0.05(2)3.030【解析】此题考查实验器材的基本读法以及正确使用,此题是20分度的游标卡尺,分度值是0.05,第六格对齐,所以是0.05*6=0.30,后面的0不可省略。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篇一:高中必修一物理实验专题高一物理实验专题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6V以下的交流电。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点间隔为0.02s3、根据纸带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算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法做出V—t图实验:1、先开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0.1s数据处理: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T 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1)瞬时速度 V?VF(2)求加速度:a、理想纸带((来自: 小龙文档网: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即ΔX相等):a ??XT2(X?X?X)?(X?X?X)b、不理想纸带(即ΔX不相等):用逐差法a?45621239T注意化单位数据处理:图象法: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1.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 实验原理:(1)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使像皮绳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相同)长度。
(2)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F1、F2的合力F,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与F。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与F相同,就验证了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
4. 实验条件:为使橡皮绳有较明显的伸长,同时弹簧测力计有较大的示数,两测力计所拉线绳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和过小,一般在60°~120°之间较合适。
高中物理必修1实验及仪器列表 序号 实验名称 类别 仪器 1 用打点计时器

超重与失重
演示实验
弹簧测力计、重物
高中物理必修2实验及仪器列表
序号
实验名称
类别
仪器
1
研究曲线运动的条件
演示实验
水平纸面、磁铁、钢球
2
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演示实验
演示仪(课本示意图)
3
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
演示实验
扭秤实验装置
4
研究平抛运动
学生实验
平抛运动演示仪、频闪照相机
5
受迫振动耦合摆
演示实验
受迫振动耦合摆
13
横波的产生
演示实验
横波演示仪
14
纵波产生
演示实验
纵波演示仪
15
水波的反射
演示实验
水槽、振动发生器
16
水波的干涉、衍射
演示实验
水槽、振动发生器、挡板
17
光的干涉、全反射
演示实验
半圆形玻璃砖、激光
18
单色光的干涉、衍射
演示实验
单缝、双缝、激光
19
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观察光的干涉、衍射
6
观察电压(电流)变化图像
演示实验
电压(电流)传感器
7
演示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演示实验
直流(交流)电源,电容器,线圈,小灯泡
8
传感器及应用
演示实验
光敏电阻,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74LS14集成块,发光二极管
高中物理选修3—4实验及仪器列表
序号
实验名称
类别
实验器材
1
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电源、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不同材料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的金属导体
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

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
实验一:测量木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木块的密度,学生可以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并掌握密度计算的方法。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木块和一个测量密度的;
2. 用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
3. 将木块放入中,记录的初始体积;
4. 添加一定量的水到中,记录的末尾体积;
5. 使用公式计算木块的密度。
实验二: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学生可以了解力学中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并研究如何计算加速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小车和一条光滑的倾斜面;
2. 将小车放在倾斜面上,并确保它处于静止状态;
3. 用尺子测量小车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4. 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学生可以了解电压的概念,并掌握如何使用电动势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电池和一个电动势计;
2. 将电动势计的正负极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3. 读取电动势计上的电动势数值。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角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光的折射角,学生可以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掌握如何使用折射仪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折射仪和一束光源;
2. 将光源对准折射仪,使光线通过折射仪的入口面;
3. 通过观察刻度盘上的指示,测量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以此类推,列出所有的高中物理课本实验)
以上是一份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的简要列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1. 空气漏斗2. 球与滑板3. 滑轮组4. 原子固定架5. 简易望远镜6. 雾化器7. 弹簧振动测试8. 分光镜的运用9. 电动力加速器的使用10. 三种物质的密度比较11. 谐振12. 弹簧时间13. 波浪模拟14. 半导体15. 反射16. 超声波测量17. 重量轻轻地挥舞18. 火箭运动19. 角动量20. 热能转换21. 热传递实验22. 锡箔船23. 电线组织24. 透镜实验25. 摆动测量26. 半导体激光器27. 电动泵实验28. 音叉测量实验29. 波浪干涉30. 摩擦力测量实验31. 万有引力32. 声音测量实验33. 运动实验34. 电流实验35. 弹性实验36. 机械势能转换实验37. 热能实验38. 动量实验39. 电流测量实验40. 摩擦力实验41. 活塞和压缩气体42. 棒和弹簧43. 摩擦系数实验44. 反向吹气构造45. 弹簧实验46. 单摆实验47. 声波实验48. 热传导实验49. 磁力实验50. 强制指向实验51. 热容量实验52. 动量定律实验53. 麦克斯韦轮轨道分析实验54. 电学实验55. 凸透镜实验56. 热辐射实验57. 光波实验58. 测压实验59. 摆实验60. 电动力实验61. 光的折射实验62. 热扩散实验63. 磁场实验64. 引力和重力实验65. 投影机实验66. 磁感线实验67. 波速实验68. 压强测量实验69. 摆杆实验70. 电磁感应实验71. 自由落体实验72. 闪光灯实验73. 散热实验74. 两个电场实验75. 摩擦力学实验76. 磁性物质实验77. 动态平衡实验78. 棒实验79. 感应实验80. 火焰根据实验81. 摩擦抵抗实验82. 声速实验83. 混合气体实验84. 滚动摆实验85. 磁通量实验86. 力和能量实验87. 静电实验88. 磁场力和电场力实验89. 爆炸实验90. 磁扭矩实验91. 压力实验92. 电光源实验93. 光的干涉实验94. 海绵实验95. 高阻抗检测实验96. 引力对质量的影响实验97. 地声波实验98. 磁光效应实验99. 自然光的偏振实验100. 地球磁场实验。
高一知识点物理实验大全

高一知识点物理实验大全一、引言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系列适合高一学生的物理实验,涵盖了高一物理的各个知识点。
二、力的实验1. 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原理:胡克定律。
实验步骤:(略)2. 摩擦力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不同物体、不同施加力的关系。
实验原理: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的概念。
实验步骤:(略)3. 动量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步骤:(略)三、能量的实验1. 弹性势能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的关系。
实验原理:弹簧的弹性能。
实验步骤:(略)2. 重力势能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重力势能的定义、计算公式。
实验步骤:(略)3. 动能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动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动能守恒定律的概念。
实验步骤:(略)四、电磁学实验1.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电压的关系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电压的关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实验步骤:(略)2. 磁场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磁铁的磁场分布。
实验原理:磁场的概念。
实验步骤:(略)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步骤:(略)五、光学实验1. 光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的反射现象。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步骤:(略)2.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步骤:(略)3. 球面反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球面反射现象。
实验原理:球面反射定律。
实验步骤:(略)六、声学实验1. 声波传播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实验原理:声波的传播速度公式。
实验步骤:(略)2. 声音的共振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声音的共振现象。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有许多实验,以下是其中 18 个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列表:
1. 平方反比定律实验:证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单摆实验:证明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外力愈大,振动愈短促。
3. 振动实验:证明物体振动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与外力
有关。
4. 碰撞实验:证明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5.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为止。
6.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证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
加速度的乘积,即 F=ma。
7.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证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反作用力,且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静电场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9. 直流电路实验:证明欧姆定律。
10. 波动实验:证明波的发生和传播依赖于介质。
11. 光的本性实验: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提出“波粒二象性”理论。
12. 棱镜色散实验:证明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振幅和频率决定的。
13. 光合作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14. 浮力实验:证明物体沉浮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
15. 杠杆原理实验:证明杠杆的平衡条件。
16. 功和能的实验:证明功等于能量转化的量。
17. 温度实验:证明热胀冷缩规律,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18. 万有引力实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它们证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必修一物理实验专题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4-6V 的交流电。
复写纸要在纸带上面。
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打点不清晰: ○1振针过高 ○2电压低,振幅小 ○3复写纸用久了 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打出短线而非点: ○1振针过低 ○2电压太高,振幅过大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打出双点:振针松动了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 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打点间隔为0.02s 。
T=1/f实验步骤: ○1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并接好电源。
○2 把一条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量钩码。
○3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有卡子的一端,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 实验开始时,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5 纸带打完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 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研究。
注意事项: ○1 实验之前,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 实验开始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3 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 =0.1s数据处理: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T 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 (1)瞬时速度(2)求加速度: a 、理想纸带(即ΔX 相等): b 、不理想纸带(即ΔX 不相等):用逐差法 数据处理:图象法: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例、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纸带上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1)根据纸带上记录的数据判断小车是做________运动.(2)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3)小车在计数点3所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 =________.T XX V V EG F 265+==2T Xa ∆=23216549)()(T X X X X X X a ++-++=例、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 1=1.40 cm ,x 2=1.90 cm ,x 3=2.38 cm ,x 4=2.88 cm ,x 5=3.39 cm ,x 6=3.87 cm.那么:(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1=________cm/s ,v 2=________cm/s ,v 3=________cm/s ,v 4=________cm/s ,v 5=________cm/s.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3)加速度a=________。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1.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一一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2.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C) 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3.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 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4.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超全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总结,实用!

超全⾼中物理必修⼀实验总结,实⽤!//⽤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电⽕花计时器(1)构造:(2)原理: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花放电(3)⼯作电压:交流 220V2.打点计时器的作⽤(1)测时间电源频率50Hz,每隔 0.02 s秒打⼀个点(2)测位移(3)研究纸带→研究物体运动3.练习使⽤打点计时器1、操作步骤(1)固定计时器(2)穿纸带(3)启动电源,拉纸带,随后⽴即关电源2、纸带的简单处理 ——测平均速度(1)需测量的量:(2)关系式:数据处理:⽬的是研究纸带或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状况。
设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纸带上相邻两个点所表⽰的时间间隔就是T。
如果数出纸带上⼀系列点的总数为N,则打这些点所⽤的总时间为 t=(N-1)T。
如果测出这N个点之间的总距离▲X ,则t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原则:准确性可⾏性4.⽤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5.注意事项①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下振针距复写纸⽚的⾼度使之增⼤⼀点。
②使⽤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②使⽤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③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④使⽤电⽕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
//探究⼩车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的//学会打点计时器的使⽤、纸带数据处理、测瞬时速度以及速度-时间图象的基础上,运⽤这些知识和技能探究⼩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1.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低压电源,⼩车,细绳,⼀端附有滑轮的长⽊板,刻度尺,钩码,两根导线。
2.实验过程1. 把⼀端附有滑轮的长⽊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板上远离滑轮的⼀端,连接好电路2. 把⼀条细绳拴在⼩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启动电源,然后放开⼩车,让⼩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条后,关闭电源3. 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三次3.注意事项1.在安装仪器时,要注意让滑轮伸出桌⾯外;细绳应与⽊板平⾏;打点计时器应与低压电源4~6V交流输出连接;如果⽤电⽕花计时器,不再需要使⽤低压电源;实验时要注意保护⼩车及滑轮,要避免它们被碰坏或跌坏。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简单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来计算密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二: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从而深入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现象这个实验主要让我们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等概念。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深入理解振动的特性。
实验四: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实验四,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重力的理解,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结论。
实验五: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个实验让我们研究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并理解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实验六:探究压强与面积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压强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平台的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实验七:验证牛顿定律这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实验八:探究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位移,计算所做的功,从而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实验九:研究波的传播性质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波的基本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波的传播现象,加深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实验十: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加深对光学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实验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在只有重力作用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机械能守恒。
方法(1):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借助打点计时器,测出重物某时刻的下落高度h和该时刻的瞬时速度v,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方法(2):任意找两点A、B,分别测出两点的速度大小v A、v B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d。
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应有。
测定第n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第n点的相邻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距离S n和S n+1,由公式,或由算出。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夹子);纸带数条;复写纸片;导线;毫米刻度尺。
除了上述器材外,还必须有电源。
【实验步骤】1、按图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计时器与学生电源连接好。
2、把纸带的一端在重锤上用夹子固定好,另一端穿过计时器限位孔,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
4、重复几次,得到3~5条打好点的纸带。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以后各依次标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1、h2、h3、……。
6、应用公式计算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减少量mgh和动能的增加量,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拉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实验时,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后才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以保证第一个点是一个清晰的小点。
3、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点迹清晰的纸带。
4、测量下落高度时,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搞错,为了减小测量h时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一些,纸带也不宜过长,有效长度可在60cm~80cm以内。
高一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实验与示范

高一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实验与示范在高一物理学习中,实验与示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和示范,学生可以亲自观察、操作和实践,从中获得对物理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提高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高一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实验与示范。
一、万有引力实验万有引力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并通过测量物体质量、距离等参数,验证万有引力定律。
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引力的大小,通过改变物体质量或距离等条件,观察引力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万有引力的强弱与物体质量和距离的关系,并加深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示范之一。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物体受力情况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到的恒力,通过改变物体质量和受力大小,观察物体的加速度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掌握运用该定律解决物体运动问题的能力。
三、波的反射和折射实验波的反射和折射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波动性质和光学原理的重要示范之一。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波在反射和折射过程中的改变,并探究与光的介质相关的现象和规律。
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使用光源、反射镜和折射器等器材,观察反射和折射光的方向、角度及路径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并掌握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光学问题的能力。
四、电路实验电路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电学原理和电路基本知识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电流的流动方式、电压的变化和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使用电池、导线和电阻等器材,搭建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并观察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和计算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概念实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概念实验本文档旨在介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程中的重点概念实验。
实验一:光的传播方向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方向与材料折射率的关系。
实验原理:在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光线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现象遵循斯涅尔定律,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出光的传播方向与材料折射率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和一束光线。
2. 将光线垂直照射到玻璃板上。
3. 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板后的传播方向。
4. 分别更换材料并重复实验,比较不同材料对光线传播方向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导致光线传播方向的改变。
实验二:牛顿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并通过牛顿环实验观察干涉环的变化。
实验原理:光的干涉是指光波的叠加现象。
牛顿环实验是通过透明薄片和反射镜的干涉现象展示的。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平凸透镜和一束白光。
2. 将透镜与光源相接近。
3. 观察透镜上形成的牛顿环。
4. 调整光源与透镜的距离,观察牛顿环的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透镜和光源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牛顿环的大小和形状。
实验三: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通过简单电路实验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实验原理: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电压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源、导线和几个电阻器。
2.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
3. 调整电阻器的阻值,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4. 更换电源电压并重复实验,比较不同电压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电阻的增加会导致电流的减小,而电压的改变会影响电流和电阻的变化。
以上为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重点概念实验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的相关概念。
高一必修一物理实验总结(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实验总结(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重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量。
通过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我们可以看到指示的刻度值,从而确定物体的重量。
这个实验使我们了解了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并且掌握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重量的方法。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
我们使用了一种常见的方法——水位法。
首先,我们将水倒入一个,并记录中的初始水位。
然后,将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水位的变化,并记录最终的水位。
最后,通过减去初始水位和最终水位,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
我们使用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密度瓶法。
首先,我们用称量器测量了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们将这个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密度瓶中,并记录下新的刻度值。
最后,通过将测得的质量除以体积,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并掌握了一种测量密度的简单方法。
实验四: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我们通过在不同表面上放置物体,并用力将其推动,观察并记录了不同表面的摩擦力大小。
我们发现,摩擦力与物体的重量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重物体和粗糙的表面会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了滑动摩擦力的原理。
实验五:测量金属杆的线胀系数本实验中,我们测量了金属杆的线胀系数。
首先,我们测量了金属杆的初始长度和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们将金属杆加热,并再次测量了它的长度和温度。
最后,通过计算温度变化引起的长度变化,我们可以求得金属杆的线胀系数。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了解了物体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性质,并学会了测量线胀系数的方法。
实验六:测定物体的热容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定了物体的热容量。
我们通过给一个物体加热一定时间,并测量它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物体的热容量。
物理必修一实验大全

高一物理实验目录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二: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三:用打点计时器测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四:研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五: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六: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实验七: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2.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3.学会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二、实验器材电时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三、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
(2)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交流电源相连。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4~6 V。
)(3)打开电源开关,按实验需要使纸带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4)取下纸带,根据具体情况选出计数点,按实验要求进行测量计算。
(5)整理实验器材四、?打点计时器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它的工作电压为4V—6V,频率为50Hz,如果电压过高会烧毁计时器线圈,如果电压过低,会出现不打点或打点不清的情况。
至于交流电的频率,我国工农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都是50Hz,周期是,比较稳定,一般都满足要求。
(2)为使打点的频率比较稳定,要求打点计时器的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也是50Hz,使之发生共振现象,振动片的长度可在一定范围调节,通过改变振动片的长度来调节它的固有频率。
(3)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清晰情况,必要时应调整振针的高度,振针过高时打不上点,过低时会打出短线,还会对纸带产生过大的阻力;振动片和振针要固定好,不能让它松动,否则会出现漏点或双点。
(4)所用纸带要平整,如果纸带不平整,可能出现点迹不清,漏点或点间距离不准(在纸带有褶皱时两点间间隔和展平后两点间间隔不等)等现象,一般来说使用的是专用纸带,比较平整,个别有褶皱的纸带不要用或熨平后再用。
复写纸应安装在纸带的上面,专用复写纸只有一面有复印油墨的一面应朝下和纸带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实验目录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二: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三:用打点计时器测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四:研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五: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六: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实验七: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2.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3.学会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二、实验器材电时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三、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
(2)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交流电源相连。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4~6 V。
)(3)打开电源开关,按实验需要使纸带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4)取下纸带,根据具体情况选出计数点,按实验要求进行测量计算。
(5)整理实验器材四、?打点计时器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它的工作电压为4V—6V,频率为50Hz,如果电压过高会烧毁计时器线圈,如果电压过低,会出现不打点或打点不清的情况。
至于交流电的频率,我国工农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都是50Hz,周期是,比较稳定,一般都满足要求。
(2)为使打点的频率比较稳定,要求打点计时器的振动片的固有频率也是50Hz,使之发生共振现象,振动片的长度可在一定范围调节,通过改变振动片的长度来调节它的固有频率。
(3)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清晰情况,必要时应调整振针的高度,振针过高时打不上点,过低时会打出短线,还会对纸带产生过大的阻力;振动片和振针要固定好,不能让它松动,否则会出现漏点或双点。
(4)所用纸带要平整,如果纸带不平整,可能出现点迹不清,漏点或点间距离不准(在纸带有褶皱时两点间间隔和展平后两点间间隔不等)等现象,一般来说使用的是专用纸带,比较平整,个别有褶皱的纸带不要用或熨平后再用。
复写纸应安装在纸带的上面,专用复写纸只有一面有复印油墨的一面应朝下和纸带接触。
(5)在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是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实验前首先要放正打点计时器的位置,使纸带在移动过程中不与限位孔的侧壁相碰。
(6)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时,再放开纸带;打点计时器属于间歇性工作仪器,每打完一条纸带,应及时切断电源,并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片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7)选择记时点时,不一定从运动开始打下的第一个点算起,往往要排除初段密。
在数据的处理,往往为了计算的方便会采取计算点而不是计时点。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目的: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 —t 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实验要求: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3.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4.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实验器材: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25 g 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桌上(不许松动),(是电磁式还是电火花式)连接电源(通电检查)。
2、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压在纸带上(纸带在下复写纸在上!试拉检查!)。
3、先通电等待1~2s,后拖动或释放物体(先通电后拉动!控制快慢!)。
4、先切断电源,后取下纸带(先断电后取带!)。
5、再取2~3条纸带,重复2~4步2~3次.。
6、选取纸带(点迹清晰?漏点拖点?),测量点编号(注意先后!写下序号!),数点计时(点数不等于间隔数!)。
7、用刻度尺测量距离(最小分度?有效数字?),记录数据(忠实地记录原始数据!),保留纸带(不能丢失!)。
8、整理实验器材(不要忘记!)。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 纸带的选取:2、 采集数据的方法:v123△x 0△x 1△x 2△x 3图1小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位置编号 0 123456789时间t/s3、在坐标纸上画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目的:测定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仪器:方座支架,电磁打点计时器,直尺,重锤,夹子,学生电源步骤:1.将方座支架放于水平桌的边沿,打点计时器固定于支架的下端并位于竖直平面内。
支架底座上放一重物以保持支架的稳定。
打点纸带上端穿过计时器的限位孔,并用夹子固定起来,下端通过夹子悬挂一重锤,2.接上电源,闭合开关。
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上面的夹子让重锤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这时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点。
重复实验,可得几条打点纸带。
3.在纸带上选取5-6个点,分别求出打点计时器在打这几个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及对应的时刻,把乘出的结果在坐标纸上以t 为横坐标,以v 为纵坐标,画出各点。
再根据这些点画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利用该纸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然后利用另外几条纸带分别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后求出这些重力加速度值的平均值,即为该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1.如图1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 ,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 ,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 ,在 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 、F )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j 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 四、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 0,即原长.2.如图2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 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 1,记录m 1和l 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 2、m 3、m 4、m 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 2、l 3、l 4、l 5,并得出每次弹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钩码质量m弹力F0 l 0=1l 1=x 1=l 1-l 0m 1=F 1=2l2=x2=l2-l0m2=F2=3l3=x3=l3-l0m3=F3=?????五、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的误差来源之一是由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造成的,因此,使弹簧的悬挂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2.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所以,应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3.在F-x图象上描点、作图不准确.七、注意事项1.每次增减钩码测量有关长度时,均需保证弹簧及钩码不上下振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否则,弹簧弹力将可能与钩码重力不相等.2.弹簧下端增加钩码时,注意不要超过弹簧的限度.3.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4.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5.描线的原则是,尽量使各点落在描出的线上,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6.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二、实验原理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都相同,若相同,则说明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四、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3.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1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4.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图1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5.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五、数据处理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时的拉力F′的图示.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六、误差分析1.读数误差减小读数误差的方法:选择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并调整好零刻度;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2.作图误差减小作图误差的方法:作图时要画准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测力计的方向.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的误差ΔF就越大,所以实验时不要把F1、F2间的夹角取得太大;作图比例要恰当.七、注意事项1.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2.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在60°~90°之间为宜.3.读数时应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并使细绳套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和弹簧测力计的限位孔之间有摩擦.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在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的前提下,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去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接,即可确定力的方向.5.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记忆口诀结点位置O确定,两绳夹角要适中.力秤木板要平行,眼睛读数垂直秤.细绳套应适当长,铅笔两点定方向.画力标度要适当,不然误差要粗放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原理]1、控制变量法:⑴保持m一定时,改变物体受力F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研究a与F关系⑵保持F一定时,改变物体质量m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研究a与m关系2、物理量的测量:(1)小车质量的测量:天平(2)合外力的测量:小车受四个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绳子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