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的性质

合集下载

双氧水碱性酸性条件

双氧水碱性酸性条件

双氧水碱性酸性条件
双氧水,也称为过氧化水,是一种具有强碱性和酸性性质的无色气体,可通过水解过程分解成氢氧化钙和氢氧化氯,即溶解氧和氢氧化钠,是一种比溶解氧更低活性的氧化剂,是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活性剂。

双氧水具有强碱性性质,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所以可以将酸性物质转化为碱性物质,这也是它作为强碱的重要用途之一。

此外,双氧水还可用于处理有污染物的供水系统,并可以将pH值回升到中性水平,从而让水变得清洁、安全。

双氧水具有酸性特性,其本质是由舍伍德重氮(-II)离子(H2NN-)组成,它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水解产物,即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它也可以溶解许多酸性物质,将其彻底分解,使酸性物质完全都变成碱性物质,从而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总之,双氧水具有强碱性和酸性特性,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能够有效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水变得安全可饮用。

双氧水产品

双氧水产品

双氧水一、双氧水的理化性质:双氧水,化学名称为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

粘性比水稍微高,化学性质不稳定,一般以30%或60%的水溶液形式存放。

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

英文名称:hydrogenperoxide水溶液名称:双氧水分子式:H2O2分子结构: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极性分子。

分子量:34.01主要成分:工业级分为27.5%、35%和50%。

外观与性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

熔点(℃):-2(无水)沸点(℃):158(无水)折射率:1.4067(25℃)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饱和蒸气压(kPa):0.13(15.3℃)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

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H-O-O-H没有手性,由于-O-O-中O不是最低氧化态,故不稳定,容易断开。

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而过氧根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会生成氢氧根离子,其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

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

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

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二、双氧水的用途1、消毒剂双氧水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医疗上常用3%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或中耳炎消毒。

当它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

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

杀灭细菌后剩余的物质是无任何毒害、无任何刺激作用的水。

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因此,双氧水是伤口消毒理想的消毒剂。

但不能用浓度大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以防灼伤皮肤及患处。

2、工业应用1)双氧水(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和脱氯剂。

能用于棉织物及其它织物、草、藤、竹、木制品的漂白、纸浆的漂白及脱墨、三废(特别是废水)处理等。

2)有机及高分子合成(用作氧化剂、催化剂、引发剂、环氧化剂、交联剂等)。

双氧水用途及生产工艺

双氧水用途及生产工艺

双氧水的应用及工业化生产工艺一、双氧水主要理化性质纯的过氧化氢(H2O2)是淡蓝色粘稠液体,其水溶液称为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工业规格为%、30%、35%、50%及70%。

35%浓度的双氧水在20℃时密度为ml。

过氧化氢(H2O2)的沸点为℃,相对分子量为,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苯和石油醚。

浓度大于65%的双氧水与有机物接触易引起爆炸。

PH是影响双氧水稳定性的一个因素,在酸性时比较稳定,PH4±时最稳定,一般使用磷酸作为稳定剂。

PH大于8时即剧烈分解。

双氧水遇大部分的金属杂质会剧烈分解,所以双氧水需使用塑料桶(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纯铝(纯度大于%)或不锈钢槽车运输。

且不适合长距离运输。

二、双氧水的应用领域我国双氧水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是造纸行业(用于纸浆漂白和废纸脱墨,在废纸再生循环利用中过氧化氢的氧化漂白作用可使废纸脱去油墨后达到与原始纸浆同样的白度),约占总消费量的37%。

此外印染行业(主要用作纤维的漂白剂,)约占19%,化工合成(主要用于环氧化物或过氧化物的生产)行业约占32%,污水处理行业约占6%,其他领域占6%。

造纸用双氧水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和华中一带。

印染行业用双氧水的市场大都集中在华东的江苏、浙江一带。

受环保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印染企业关停较多,印染行业用双氧水比例有所降低。

双氧水在化工合成行业的应用相对分散,而且大多数企业有自己配套的双氧水装置,主要合成产品有环氧大豆油、己内酰胺、环氧丙烷、二氧化硫脲、过碳酸钠、亚氯酸钠等。

随着丙烯价格的下降,环保要求的提高,双氧水作为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的原料应用,会成为今后双氧水应用增长的主要领域。

过氧化氢能处理有机物,脱去污水中的淀粉、糖、酚、甲醛,以及硫、氰等污染物,治理效果十分明显。

污水处理是近几年也开始大量应用双氧水的,主要是因为前期双氧水整体产能小,价格较高,使用成本高。

现产能提升,双氧水略显过剩,价格走低,污水处理企业才开始使用,后期将会有大幅增加用量的可能。

双氧水危化品基础知识

双氧水危化品基础知识

双氧水危化品基础知识双氧水(H2O2)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强氧化性和易燃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双氧水的定义和分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制造和生产、用途和消耗、储存和使用、危险性和健康影响、安全预防和措施以及废弃物处理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1.定义和分子结构双氧水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2。

它是一种弱酸,属于过氧化物类化学品。

2.物理性质双氧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微酸性气味。

其密度为1.46g/cm3,比水略高。

双氧水的黏度较低,呈微酸性,易溶于水,常温下易分解为氧气和水。

3.化学性质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更易分解,而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双氧水可以与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发生反应,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

4.制造和生产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电解法。

化学法是通过过氧化钠、过氧化钙等过氧化物的水解来制备;电解法则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通过电解水溶液制备。

工业上,双氧水主要用作氧化剂、漂白剂、杀菌剂等。

5.用途和消耗双氧水在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医学上,双氧水可用于伤口消毒、口腔溃疡等;在食品工业中,双氧水主要用于食品消毒、防腐等;在工业上,双氧水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等。

6.储存和使用双氧水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和还原剂。

使用双氧水时,应注意安全,穿戴防护用具,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其蒸气。

一旦使用过量或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危险性和健康影响双氧水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接触皮肤或吸入其蒸气可能导致皮肤灼伤、眼睛刺痛、咳嗽等症状。

双氧水在高温或光照条件下易分解为氧气,可能导致爆炸或引发其他危险。

因此,使用双氧水时应注意安全,避免与其接触或吸入其蒸气。

8.安全预防和措施为确保双氧水的安全使用,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储存双氧水时,应远离火源、还原剂和酸碱物质,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使用双氧水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双氧水的专业名词叫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化学物质,存在于空气和水中,光照、闪电和微生物均可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溶于水,就成了人们常说的双氧水.其实,早在十八世纪,人类就发现并开始使用双氧水,在食品工业中,过氧化氢主要用于软包装纸的消毒、罐头厂的消毒、奶和奶制品杀菌、面包发酵、食品纤维的脱色等,同时也用作生产加工助剂.此外,在饮用水处理、纺织品漂白、造纸工业、医学工业以及家用洗涤剂制造等领域,双氧水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氧化氢的使用依赖于过氧化氢的氧化性,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般药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美容用品中双氧水的浓度为6%%,试剂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0%%,食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5%%,浓度在90%%以上的双氧水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氧化剂,若90%%以上浓度的双氧水遇热或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双氧水还特别易分解,高纯度双氧水的基本形态是稳定的,当与其它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为氧气和水.当人们对双氧水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的时候;当人们得知双氧水存在于每个人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和水中的时候;当人们知晓双氧水从十八世纪以来就被人类广泛利用的时候;当人们明白双氧水早已经大量运用到食品工
业中的时候,才发觉原来双氧水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

双氧水的性质以及储存方法

双氧水的性质以及储存方法

双氧水的性质以及储存方法双氧水,又称过氧化氢,是一种简单的氧化剂,化学式为H2O2。

它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双氧水的性质和储存方法。

双氧水的性质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带有较强氧化性质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被还原为水和氧气。

在酸性条件下,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H2O2 → H2O + O2反应速率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物理性质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液体。

它的密度比水大,并且极易挥发。

在常温下,双氧水会不断分解,因此需要在黑暗中储存以减缓其分解速度。

生物性质双氧水对人体有毒性。

它可以氧化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导致皮肤灼伤、过敏等不良反应。

但是,双氧水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卫生领域。

它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被用于消毒、清洗和消炎。

双氧水的储存方法由于双氧水易挥发和分解,储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储存温度不能超过20℃。

在高温条件下,双氧水会加速分解产生氧气,增加其压力,使容器溢出,产生危险。

2.储存容器必须密封。

由于双氧水易挥发,不能使用开放式容器储存。

最好使用紫色或棕色的玻璃瓶储存,以防紫外线照射。

3.避免双氧水与其它物质接触。

双氧水可以与多种物质反应,包括铁、铜等金属龙、酸性氧化剂等。

储存时应避免与这些物质接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双氧水可以迅速氧化有机物质,产生大量的气体。

因此,在处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时,应逐步添加双氧水,并注意其反应产物是否能够处理掉。

结论双氧水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的化学物质,但是由于其氧化性质较强,储存时需要特别注意。

按照储存要求储存双氧水,并注意它的分解速率,以确保使用安全。

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

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

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双氧水化学名称为过氧化氢,是除水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一起来看看吧。

双氧水物理性质主要成分: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

气味: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

折射率:1.4067(25℃)饱和蒸气压(kPa):0.13(15.3℃)密度:1.13 (g/mL,20 °C)熔点:-11℃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

不溶于苯、石油醚。

1953年,杜邦公司采用蒽醌法制备,以烷基蒽醌如2-乙基蒽醌为媒介物,循环氧化还原制得。

现在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用这一技术。

双氧水化学性质过氧化氢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它和其他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势值列在右面,值越高代表氧化性越强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可自发分解歧化生成水和氧气:ΔHo为-98.2 kJ·mol-1 ,ΔGo为-119.2 kJ·mol-1 ,ΔS为70.5 J·mol-1 ·K-1 。

重金属离子Fe2+ 、Mn2+ 、Cu2+ 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

用波长为320~380nm的光照射会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故过氧化氢应盛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H2O2与Fe2+ 的混合溶液称为芬顿试剂(Fenton)。

某些离子如Fe2+ 、Ti3+ 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会生成自由基中间体HO·(羟基自由基)和HOO·。

一般使用的双氧水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稳定剂,以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

常用的稳定剂包括:锡酸钠、焦磷酸钠和有机亚磷酸酯。

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氢可在水溶液中氧化或还原很多无机离子。

用作还原剂时产物为氧气,用作氧化剂时产物为水。

例如酸性溶液中,过氧化氢可将Fe2+ 氧化为Fe3+ :与过氧化氢作用,亚硫酸根(SO32- )可被氧化为硫酸根(SO42- ),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会被还原为Mn2+ 。

过氧化氢基本知识

过氧化氢基本知识

过氧化氢基本知识编制技术组过氧化氢二OO四年六月全系统问答一、双氧水的主要性质是什么?双氧水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6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无味透明液体毒性:双氧水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灼烧作用。

沸点比水高;密度比水大;粘度比水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也能溶于醇、醚等.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

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参加分解、分子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双氧水具有较弱的二元酸性质,与某些碱反应可生成盐,由于它的分子内在结构关系及杂质的存在,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当双氧水接触到光、热、粗糙表面或混入重金属及其盐类、酵母菌、有机物、碱性物质、灰尘等杂质会引起分解。

分解成为氧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剧烈分解时可引起爆炸。

相反,磷酸及其盐类、硼酸盐、锡酸盐能使其分解减慢,故双氧水产品中需加入一定数量的磷酸或其盐类等作为稳定剂。

为防止阳光直射和落入污物引起分解,盛装双氧水的容器必须具有排气孔。

用双氧水浸渍过的纸张,织物容易引起自燃。

二、简述全系统短停步骤1、缓慢停氢气改氮气循环,维持固定床压力0.3MPa。

2、渐关工作液预热器蒸汽阀,缓慢降低固定床温度。

3、半小时后分析氢化效率≤0.5g/l。

4、逐渐减小进氧化塔空气量直至下塔气液分离器不出料为止,关停空压机。

5、关固定床进出料阀。

6、视氧化液受槽、工作液受槽、氢化液受槽液面情况停氧化液泵、工作液泵、氢化液泵。

7、关萃取塔、净化塔进出水阀,停纯水泵。

视情况关各冷却水阀。

8、氧化塔泄压至0.05MPa,保压。

9、视情况停蒸碱系统。

三、简述全系统短停后开车步骤1、了解调度了解水、电、气、汽具备开车条件。

2、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是否完好。

3、确认系统物料够用,配好纯水(酸度0.1~0.2g/l)。

4、分析氮气总管中氧含量≤0.3%。

5、固定床进氮气置换,取样分析氧含量≤0.5%,充压至0.27—0.3MPa(G)。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摘要:本文概述了双氧水性质、用途、主要生产方法及双氧水的生产现状,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业生产原理及工艺。

关键字:双氧水,蒽醌法,工艺1.1 双氧水性能、用途及常见的主要生产方法及生产现状1.1.1双氧水的性质一种二元弱,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是一种较好的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杂质。

可以用来制氧气、杀菌消毒。

氢和氧的化合物。

化学式H2O2,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

特征是分子中有过氧键-O-O-。

俗称双氧水。

在自然界中仅以微量存在于雨雪和某些植物的液汁中。

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

光照和铂、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

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

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1.1.2双氧水的用途双氧水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故被称为“清洁”的化工产品,其应用前景日趋看好。

最初双氧水仅用于医药和军工,逐步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纺织、造纸、环保、食品、医药、冶金和农业等广泛领域,市场需求日益扩大。

双氧水主要用于漂白、化学品合成和环境保护等三大领域。

并与相关产品相比,显示出绝对的优势。

例如:H2O2用于各类织物的漂白,不仅是因为对纤维强度的损伤小、织物不易返黄、手感适宜,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化学品合成方面,H2O2可制造多种无机过氧化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过硼酸钠和过碳酸钠,它们都是洗涤剂的添加剂,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用量很大。

H2O2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水,其中处理最多和最有效的是硫化物、氰化物和酚类化合物。

H2O2还可用于处理有毒废气,如SO2、NO和H2S等,处理的方式多样,效果良好;且用H2O2处理有毒污染物时,处理范围广、效果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在我国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业,而造纸业双氧水的消费比重比西欧、美国低得多;特别是环保行业,在国外双氧水的消费比重较高,而在我国却几乎是空白。

双氧水结构

双氧水结构

双氧水结构1. 引言双氧水(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由氢和氧组成,具有强氧化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双氧水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2. 双氧水的结构双氧水的分子式为H2O2,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它的分子量为34.01g/mol。

在双氧水分子中,两个氢原子与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

H|H--O--O--H|H双氧水分子呈现V字型结构,其中两个氢原子位于分子的两端,而两个氧原子则位于中间。

这种结构使得双氧水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反应能力。

3. 双氧水的性质3.1 物理性质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呈淡蓝色。

它具有高沸点(150.2°C)和高熔点(-0.43°C)。

另外,双氧水也是一种强酸性物质,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离子。

3.2 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可以与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和其他氧化剂反应,产生不同的产物。

双氧水的分解速度较快,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浓度下。

它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2 H2O2 -> 2 H2O + O2这个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产生的氧气会形成大量的泡沫。

因此,双氧水通常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4. 双氧水的应用4.1 消毒剂双氧水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消灭细菌、病毒和真菌。

它被广泛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和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4.2 漂白剂由于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它可以去除物体表面的污渍和色素。

因此,在纺织品、纸张和牙齿美白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4.3 化学反应试剂双氧水可以作为一种试剂,用于许多化学反应中。

它可以促进氧化反应、催化酶的活性和分解有机物。

4.4 火箭推进剂双氧水的分解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作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

在航天领域中,双氧水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和喷气推进系统。

5. 安全注意事项尽管双氧水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高浓度的双氧水会导致皮肤和眼睛灼伤,并且可能对呼吸道造成刺激。

双氧水制氧气知识点总结

双氧水制氧气知识点总结

双氧水制氧气知识点总结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在制氧气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双氧水的分解能够产生氧气和水,因此被广泛用于制备氧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双氧水制氧气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双氧水的性质、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一、双氧水的性质1.化学式:H2O22.分子量:34.01 g/mol3.外观:无色、无臭、呈淡蓝色的液体4.密度:1.11 g/cm³5.熔点:-0.43 ℃6.沸点:150.2 ℃7.易溶解于水,生成氧气和水8.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双氧水是一种具有很强氧化性和漂白性的化合物,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它的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水,因此在制备氧气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和便利性。

二、双氧水制氧气的原理双氧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比较松弛,容易与另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分子和水。

因此,双氧水被投入到合适的催化剂中,可以快速分解成氧气和水。

H2O2 → O2 + H2O这个反应是个自发放热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存在。

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加速双氧水的分解过程,制备出更多的氧气。

三、双氧水制氧气的方法1.化学分解法:即利用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产生氧气。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率较高。

2.电解法:以双氧水为电解质,在电解槽中通以电流,双氧水分子发生电解,产生氧气和水。

这种方法对电力的要求较高,但能够制备高纯度的氧气。

3.光解法: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双氧水,可以促使其分解生成氧气。

这种方法需要紫外光源,操作相对比较麻烦。

四、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双氧水、催化剂、容器、管道等。

2.将双氧水加入到容器中。

3.加入催化剂,催化剂能够提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4.观察双氧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5.收集氧气,通常将氧气通过水中,去除其中的水蒸气,得到纯净的氧气。

6.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产氧气的量、分解时间等。

五、双氧水制氧气的应用1. 化工生产:双氧水可以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漂白剂、消毒剂等。

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

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

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双氧水,也被称为氢过氧化物,是一种稳定的化学物质,由氢和氧组成。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医疗、消毒、美容等。

本文将探讨双氧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

1. 双氧水的分子结构双氧水的化学式为H2O2,它由两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于水分子的结构。

与水分子相比,双氧水分子中多了一个氧原子,使得它的化学性质与水有所不同。

2. 双氧水的物理性质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淡蓝色。

它具有比水更高的密度和比水更高的沸点。

双氧水在冰点以下可以形成固态结构,并且在低温下可以形成冰晶状的物质。

此外,双氧水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3. 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并且与许多物质反应。

它可以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双氧水还可以与有机物反应,产生氧气和水,并氧化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

这使得双氧水成为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

4. 双氧水的稳定性双氧水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在光照、高温和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容易分解。

因此,双氧水通常需要在阴凉、暗处保存,并避免与金属接触。

5. 双氧水的应用双氧水广泛应用于医疗、消毒、美容等领域。

它常用于创伤消毒、口腔卫生以及池水处理中。

双氧水还被用于漂白和去除污渍,它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并为物体恢复原本的颜色。

在美容领域,双氧水被用于脸部清洁、治疗痤疮和染发等。

总结:双氧水是一种稳定的化学物质,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金属和有机物反应。

双氧水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容易被光照和高温分解。

双氧水在医疗、消毒、美容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漂白作用。

双氧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它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双氧水的性质和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的优势,促进科学发展和人类福祉的提升。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

中文名:过氧化氢外文名:Hydrogen peroxide别名:双氧水化学式:H2O2相对分子质量:34.01化学品类别:无机物--过氧化物管制类型:过氧化氢(*)(易制爆)储存:用瓶口有微孔的塑料瓶装阴凉保存管制信息过氧化氢属于易制爆物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低浓度医用过氧化氢溶液不受管制。

[1]编码信息CAS号7722-84-1[1]EINECS号231-765-0InChI编码InChI=1/H2O2/c1-2/h1-2H [2]编辑本段物理性质球棍模型[3]EINECS登录号:231-765-0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分子结构:O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共价极性分子。

其立体结构像一本半展开的书一样,两个氧原子在书缝上,两个氢原子各占据书的两页纸。

过氧化氢立体结构H-O-O键角96度52分外观与性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纯过氧化氢是几乎无色(非常浅的蓝色)的液体。

主要成分: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

试剂级常分为30%、40%两种。

分子量:34.02熔点(℃):-0.89℃(无水)沸点(℃):152.1℃(无水)折射率:1.4067(25℃)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饱和蒸气压(kPa):0.13(15.3℃)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

不溶于苯、石油醚。

结构:H-O-O-H 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毒性LD50(mg/kg):大鼠皮下700mg/Kg[4]编辑本段化学性质酸碱H2O2是二元弱酸,具有酸性。

氧化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H2O2 + 2KI + 2HCl = 2KCl + I2+ 2H2O2Fe2+ + H2O2+ 2H+ = 2Fe3+ + 2H2OH2O2 + H2S = S↓+ 2H2OH2O2 + SO2 = H2SO4Cu + H2O2 + 2HCl = CuCl2+2H2O注:在酸性条件下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在中性或碱性条件其还原产物为氢氧化物。

双氧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双氧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双氧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双氧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它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消毒作用,在医疗、卫生、环保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双氧水也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人们在使用双氧水时的安全,以下是一份双氧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供大家参考。

1. 化学品名称:双氧水2. 主要成分:双氧水(H2O2)3. 物理性质: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呈透明状。

其密度为1.45克/毫升,沸点为150.2℃,熔点为-0.43℃。

4. 包装规格:液体双氧水的包装规格主要有500毫升、1升、5升等。

固体或稀释液体双氧水的包装规格,则有1千克、5千克等。

5. 使用方法(1) 双氧水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稀释后使用,如需稀释,一般是将双氧水和同等体积的水混合。

(2) 双氧水使用时需佩戴防护手套等防护措施,避免光线直射。

(3) 双氧水最好不要和有机物混合,如松香、油漆、染料等,以免引起爆炸。

6. 存储方法(1) 双氧水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2) 双氧水不能与有机物、金属、氧化剂等混合存放。

(3) 双氧水需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受热或暴晒。

7. 注意事项(1) 双氧水为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但也较易发生爆炸等意外情况。

因此,在使用双氧水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

(2) 双氧水需存放在有锁的防爆柜中,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测。

(3) 在使用双氧水时,应先进行小试验,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

(4) 使用双氧水时,应遵从供应商提供的使用说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稀释,并在操作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

(5) 双氧水手册须定期进行维护,确保其中的内容及时更新。

总之,在使用双氧水时,需认真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履行操作人员的职责,以确保人身安全,维护生产环保。

同时,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完善双氧水手册的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

双氧水理化性质

双氧水理化性质

双氧水理化性质双氧水(H2O2)是一种氧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双氧水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结构、分子量、密度、沸点、熔点、溶解度、反应性、稳定性等。

1. 化学结构双氧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结构式为H2O2。

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明亮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分子量双氧水的分子量为34.01 g/mol。

3. 密度双氧水的密度为1.11 g/cm³,比水略重。

4. 沸点双氧水的沸点为150.2°C,在室温下为液态。

5. 熔点双氧水的熔点为-0.43°C,在室温下为液态。

6. 溶解度双氧水可以水解为水和氧气,因此在水中溶解度很高。

在室温下,100 g水可以溶解至少160 g的双氧水。

双氧水也可以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如甲醇、乙醇、丙酮等。

7. 反应性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它的存在可以促进许多化学反应,如腐蚀金属、分解有机物等。

例如,双氧水可以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和锰酸钾。

这个反应式可以表示为:2H2O2 + MnO2 → O2 + 2H2O + K2MnO4双氧水还可以与铁离子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这个反应式可以表示为:2Fe2+ + H2O2 + 2H+ → 2Fe3+ + 2H2O此外,双氧水还可以被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

它可以被铁、铜、银、镍等金属催化分解,产生大量气体。

这个反应式可以表示为:2H2O2 → 2H2O + O28. 稳定性双氧水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线、催化剂等。

在常温下,双氧水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强光、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

当双氧水被暴露在光线下时,它会分解成水和氧气。

因此,双氧水要在避光的条件下储藏,以保持其稳定性。

总之,双氧水在化学实验、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双氧水的理化性质对于正确使用它具有重要意义。

双氧水性质

双氧水性质

双氧水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系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及醚,高浓度时有腐蚀性,放置时渐渐分解为氧及水。

30%双氧水密度为1.11g/㎝3,熔点-0.89 ,沸点为151.4 。

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

本品漂白和杀菌作用强,碱性条件下作用更强。

双氧水稳定性双氧水可被催化分解,分解是放热反应,同时产生气体。

2H2O2(液)—→2H2O(液)+ O2(气)2H2O2(气)—→2H2O(气)+ O2(气)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和催化杂质等。

1.温度:H2O2在较低温度和较高纯度时还是较稳定的。

纯H2O2如加热到153 。

C或更高温度时,便会发生猛烈爆炸性分解。

较低温度下分解作用平稳进行:2H2O2—→2H2O + O2↑ +46.94kcal。

2.PH:介质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酸性条件下H2O2性质稳定,进行氧化速度较慢;在碱性介质中,H2O2很不稳定,分解速度很快。

H2O2作为氧化剂的反应速度,通常在碱性溶液中快。

因此加热碱性溶液可很完全地破坏过量的H2O2。

3.杂质:杂质是影响H2O2分解的重要因素。

很多金属离子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H2O2分解。

工业级H2O2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较大量的稳定剂来抑制杂质的催化作用,其原理是还原和络合。

4.光:波长3200—3800A的光也能使H2O2分解速度加快。

为阻止H2O2的分解,必须对热、光、PH、金属离子四大因素提出措施。

双氧水贮存运输◆贮存H2O2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混存;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2O2的纯度,防止污染;如有容器破裂、渗漏,应用大量水冲洗。

本品在符合贮存、运输条件下,一年内浓度下降不超过原来浓度的3%。

◆运输本品按氧化剂运输规则运输,防止剧烈振摇;请勿直接用手接触,操作应配戴塑胶手套;若不慎接触或包装发生泄漏,请用水冲净。

双氧水 高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

双氧水 高锰酸钾 反应方程式

双氧水和高锰酸钾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往往会发生有趣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双氧水和高锰酸钾的反应方程式,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1. 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双氧水分子式为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比水更大的粘度和密度。

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许多物质,例如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双氧水在水溶液中是一个弱酸,能够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双氧水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在医疗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并且分解成水和氧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2. 高锰酸钾的化学性质高锰酸钾的分子式为KMnO4,是一种紫红色的结晶性固体。

高锰酸钾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的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并且因其氧化性和强烈的颜色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能够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

3. 双氧水和高锰酸钾的反应双氧水和高锰酸钾可以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它们之间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3H2O2 -> 2MnO2 + 2KOH + 2H2O + 3O2反应中高锰酸钾氧化双氧水,生成氧气、氧化性较小的MnO2和钾氢氧化物。

4. 反应机理该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机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分子被还原为Mn2+。

(2)双氧水分子被氧化为氧气分子。

(3)氧气分子在溶液中不断释放,同时Mn2+继续氧化双氧水分子。

(4)最终生成氧气、MnO2和KOH等产物。

5. 实际应用双氧水和高锰酸钾反应具有较大的热效应,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演示和实验教学中。

另外,该反应可以作为一种检测双氧水浓度的方法,利用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来确定双氧水的浓度。

双氧水和高锰酸钾反应也被应用在环境工程领域,作为处理工业废水和污水的一种方法。

它们能有效氧化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产物。

双氧水的结构

双氧水的结构

双氧水的结构摘要:一、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二、双氧水的应用领域三、双氧水的制备方法四、双氧水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双氧水(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结构为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结合。

在自然界中,双氧水广泛存在于大气、水体和生物体内。

本文将介绍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制备方法以及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一、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双氧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在常温下,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分子量为34.01。

双氧水的化学式表示为H2O2,其中两个氧原子之间存在一个共价键,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也存在共价键。

双氧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其pKa值为-1.95。

二、双氧水的应用领域1.医疗领域: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杀菌和治疗伤口。

在医疗实践中,双氧水可以有效地消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

2.工业领域:双氧水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纺织、食品等行业。

在工业上,双氧水常用于去除硫化物、脱氯、脱臭等。

3.环境保护:双氧水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水体净化、废气处理等。

4.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双氧水可用于清洗、消毒、除臭等。

三、双氧水的制备方法双氧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过氧化氢的合成,即将氢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二是通过电解水制备,即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然后将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双氧水。

四、双氧水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1.安全性: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酸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注意事项:使用双氧水时,应遵循适量、正确的使用方法。

过量使用双氧水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损害。

五、总结双氧水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学物质,其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制备方法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

在各个领域中,双氧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双氧水

双氧水

[1]
。双氧水能处理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几乎无所不能。重点用于有毒废水的处
理,其中处理最多和最有效的是硫化物、氰化物和酚类化合物等。双氧水可单独处
理工业废水,也可与其它方法(如活性类处理、生化处理、臭氧氧化、紫外线照射
等)联合处理。此外,双氧水还可处理有毒废气如SO2、NOX、H 2 S等,处理效果良好。
塑料薄膜)的消毒,已获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的批准。此外,无菌软包装也将耗用
双氧水
[2、7]

1.2.7电子工业方面
双氧水在电子工业中主要作为硅片清洗剂,用于印刷电路板的蚀刻过程,还用
于处理其它金属(铜、铜合金等)表面和半导体材料(镓、锗等)
[7]
。1.2.8农业废料加工方面
双氧水在处理农业废料(如谷类皮壳、玉米杆、麦秸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原料、各种方法制浆的漂白。如磨木浆、棉短绒浆、化学浆、化学机械浆及蔗渣碱
性化学浆等等方面
(2)废纸脱墨
用双氧水进行废纸脱墨不管是浮选法还是洗涤法都可。近年来我国造纸业也发
展相当快,为节约森林资源,在努力提高废纸回收率,回收率从往年的15%上升到
现在的25%。目前世界废纸回收率的平均值为32%,每年用于废纸脱墨的双氧水占
近年来还用双氧水净化被外泄的燃料油或被其它有机物污染的土壤。用双氧水处理
有毒污染物的优点,一是效果好,二是无二次污染(反应产物仅为水和氧),三是
处理过程简单
[1、9]
。1.2.5矿冶工业方面
双氧水可以用于去除金矿沥取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可用于铀的提取。在这方面
有三种应用,一是在现场从地下沉积物中沥取铀,二是在铁存在下将铀矿石与双氧
低氢化温度5~10度。研究发现,将66.8g四氢-2-乙基蒽醌和6.7g2-乙基蒽醌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氧水的性质
双氧水的性质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会逐渐分解,放出氧:
H2O2→ H2O + 1/2O2
受热和日光照射分解更快,H2O2是一种弱二元酸,可在水溶液中可按下式电离:
H2O2↔ H+ + HOO- K1=1.55⨯10-12
HOO-↔ H+ + O22- K2=1.0⨯10-25
但HOO-是不稳定的,按下式分解:
HOO-↔ OH- + (O)
HOO-又是一种亲核试剂,具有引发双氧水形成游离基的作用:
HOO-+H2O2↔ HOO•+HO•+OH-
双氧水也能发生下列分解:
HOOH →2HO•+ O2
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碱,能中和其中的H+,这样便会增加HOO
-存在,所以溶-的浓度,当pH>11.5时,过氧化氢分子大部分以H
2O
液的稳定性很差。

H2O2的分解能因催化作用而加速,除了某些金属如Cu、Fe、Mn和Ni离子等金属有催化作用外,其他如酶和极细小的有棱角的固体物质、容器器壁、乃至纤维和胶体等固体表面(特别是表面比较粗糙的物体)都具有加速H2O2分解的作用。

在有亚铁、高铁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以使H2O2迅速而复杂的分解,形成HO•、HOO•、HOO-、O2等。

亚铁离子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反应可表示如下:
Fe2+ + H2O2→ Fe3+ + HO• +OH-
Fe2+ + HO•→ Fe3+ + HO• +OH-
H2O2+ HO•→ HOO•+H2O
Fe2+ + HOO•→ Fe3+ + HOO-
Fe3+ + HOO•→ Fe2+ + H+ + O2
有高铁离子存在时,则可被还原成亚铁离子:
Fe3+ + HOO-→ Fe2+ + HOO•
铜和其他的重金属离子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2、双氧水的氧化漂白机理
关于双氧水漂白过程中起作用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有如下几种说法。

(1)最早的说法认为是双氧水分解产生的初生态氧:
H2O2→ H2O +(O)
现在确认(O)特别在强碱、高温下能氧化纤维素造成织物损伤,但对漂白有多大作用并无确凿证据。

(2)目前国内外广为引用的是德国彼特奈(Peter Nay)的论点:认为导致纤维漂白的物质是过氧化氢离子HOO-,而导致纤维素氧化的主要的物质是过氧化氢自由基HOO·,因此在漂白过程中要抑制HOO·,并使HOO-稳定以防止纤维素氧化,以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

这是由双氧水离解而产生HOO-
H2O2→ H+ + HOO-
水中的离解常数K20=1.78 ×10-12,从上式可以看出HOO-的量随溶液pH值增加而增加,而漂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

(3)20世纪50年代有人根据双氧水和其它过氧化物能生成游离基的可能性提出了游离基理论。

H2O2的均裂式为
H2O2→ 2HO-
均裂需要相当大的活化能[208.5KJ/mol],一般条件下很难进行,但碱及催化性物质都能导致游历基的产生:
H2O2+ HOO-→ HOO·+HO·+ HO-
H2O2+ Me → Me + HO·+ HO-
H2O2+ HO·→ HOO-+H2O
Me + HOO·→ Me + O2+H+
Me是供电子物质,可作为催化剂,使反应活化能降低,经链式反应加速双氧水分解,在分解过程中具有氧化性能的HO·及HOO·游离基,由于游离基极大的活泼性,一方面加速了氧化反应,易使纤维损伤,同时也加速了色素漂白作用。

目前,游离基理论已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人们都己知道在双氧水漂白过程中,纤维素或多或少会受到损伤,因此在漂白液中必须添加有效的稳定剂,以抑制由于催化分解产生过量的游离基,保持纤维最低的损伤,达到生产和应用上可接受的水平。

(4)在强碱介质中,双氧水的分解呈竞争反应,这一理论对指导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从反应动力学观点看,要获得理想的漂白效果,必要条件是要满足K2>K3,从而使K4相应降到最低水平,而欲使K2>K3,关键是稳定剂的结构和组成。

因为H2O2总消耗量=氧化漂白色素耗量+产生O2的耗量+氧化纤维素耗量。

从上述反应可知,过氧化氢离子HOO-是漂白织物的主要成分,与纤维色素起氧化作用,有去杂、消色及漂白作用。

从越大,则漂白氧化作用越完全,产品质量越趋于理想状态;而K3越减小,产生氧化纤维素的几率也越小。

当双氧水浓度增加或烧碱浓度增加时,则上述反应更有利于向正方向进行,则从K2、K3同步加速,因而为了使K2增加、K3降低,应加入稳定剂。

因为稳定剂的存在,有利于加速K2的反应速率,而K3反应速率就相应减慢,使氧化漂白达到满意的结果。

(5)近年来以色列卢文(Lewin )等又提出了另一种值得注意的论点。

双氧水是一种弱酸,在水中的离解常数K20=1.78× 10-12,H2O2→H++HOO-,pK20=11.75。

在碱性溶液中,随pH值的增大,双氧水分解速度增大,生成H2O及O2:
H2O2+ HOO- H2O+OH-+O2
从动力学角度看,在碱性介质中最大分解速率应是:[H2O2]/[HOO -]=1,即50%的H
离解,此时pH应等于pK20=11.75。

但与实测并不
2O2
相符,在高温时相差更远。

则上述反应式不能解释,因此可以认为在离子反应时,链式反应按下式进行:
H2O2 + Fe2+ → HO+OH- + Fe3+
HOO-+ Fe3+→ HOO•+Fe2+
HOO•→ H++•O2-
无催化剂存在时,亦可能产生另一种链式反应:
H2O2+ HOO-→ HO•+ H2O+•O2-
H2O2+•O2-→ HO•+ OH-+O2
HOO-+HO•→ H2O+•O2-
在上述反应中,链式反应由过氧自由基·O2-引发。

上述两种反应中都有氢氧自由基HO·形成,HO·很容易获得电子而被还原,被认为是起纤维素氧化和色素漂白的活性物质。

而·O2-很容易失掉电子被氧化,二者反应发生电子转移生成OH-和O2。

导致双氧水的最终分解:
HO•+•O2-→ OH-+O2
在较低温度时,甚至纤维素本身或其他糖类也能起催化双氧水的分解,在此过程中形成高浓度的HO·。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认为双氧水在有金属催化性物质存在或在强碱浴中发生的分解过程中,都有可能形成HO·,而HO·被认为是导致纤维素氧化和色素漂白的主要活性物质。

这有助于人们理解稳定剂加入的必要性,它可以抑制由金
属催化所形成的HO·,但并不能完全防止HO·的形成。

在双氧水漂白过程中,上述两类反应同时进行,因此纤维素的损伤难以避免,我们可以利用上述两类反应速率的差异,掌握适当的平衡条件,就可能减少纤维损伤而获得良好的白度和除杂效果。

3 。

双氧水分解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在自然放置状态下,双氧水分解最终产物为O2和H2O。

加入作用物原麻或织物后,双氧水可分解成三个部分:即O2、消耗于化学反应部分和残留部分(剩余H2O2和H2O)。

研究双氧水在不同条件下分解过程中三个部分比例的变化,对稳定剂的选用及其用量的选择,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其分解的一般规律如下所述:
(1)在一般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在反应过程(即漂白和去杂)消耗是很少的,而大部分分解为氧气而无效消耗。

(2)在低浓度碱液中漂白织物时,双氧水的分解率较低,其中参与反应部分也很少,这时双氧水的反应主要耗用于漂白。

(3)当碱液浓度提高到10-36g/l时,双氧水总的分解率提高并不很多,但其分解参与反应部分的比例却趋向增大,这可认为是耗用于糖类、木质素以及纤维素的氧化反应。

(4)当碱液浓度继续增高到50-60g/l时,分解率略有下降,而其中耗用于反应部分的却略有增高,这种现象可解释为:在漂液中均匀分散的重金属化合物,在高浓度碱液中重新溶解而使双氧水分解率下降。

(5)不同稳定剂在碱液介质漂白过程中,不仅分解率不同,而且分解成O2,和参与反应两部分的比例也不相同。

(6)稳定剂的用量不仅影响双氧水的分解率,也同时影响上述两部分的比例。

综上所述,H2O2的氧化漂白作用主要是靠煮漂液中双氧水分解出的过氧化氢阴离子HOO-的氧化作用,将木质素和其它杂质氧化后从纤维素中析出并最终溶解于碱液中,并且在H2O2溶液中由于有NaOH 的存在,增加了OH-离子的浓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H2O2的作用,使木质素能够更彻底地被去除。

此外,在氧漂助剂硫酸镁的保护下,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分解出的氧对木质素及其他杂质也会产生氧化漂白作用。

下图2.3为双氧水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的电离情况:
从图可以看出:温度愈高,在同样条件下的电离度愈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pH值小于9时,双氧水很少电离,pH值在9-13之间时,pH值愈高电离度愈大。

从双氧水电离OOH-离子的角度出发,pH值大些为好,但当pH超过10.5时双氧水漂白时将发生副反应,并导致过氧化氢的过度消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