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英文称Quantity of Substance,简称QoS,是指任何物质的比例关系和物质的量。
它是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的度量标准。
一般情况下,按照物质的单位质量来计算,它具有普遍的意义。
物质的量是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和制药中最重要的物质属性之一,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物质的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量的大小和物质的比例(量的数量和物质的量的比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物质的量可以用来决定调节或改变反应物质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物质的量来计算物质的数量和物质的比例,以便于量化地表示物质的量。
同时,物质的量在计算和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物质的量是用来决定反应物所需的量,以及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的量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数量,也可以应用于推测反应系统中物质的比例和反应结果的推测。
此外,在制药中,物质的量也是用来测量药物的数量,以及药物之间的比例,以及药物在药物组合中的比例,是确定药物组合的重要指标。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用于计算、测量和推算反应物的比例、反应物的分子量和溶解度等,它也可以用于一些物质的量计算,如采用物质的量计算溶液的浓度等。
另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热物理量,比如反应的反应热、反应前后的温度差、反应前后的比热等。
总而言之,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物、测量反应物比例、推算反应结果、计算溶解度、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
它在计算和测量反应物的数量、比例以及结果,计算溶液的浓度和计算反应热物理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化学计算中物质的量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属性,应受到重视。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 2、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_ 1.5 摩尔氨 分子_____ 1.5 摩尔氮原子,_____ 4.5 摩尔氢原 子,_____ 摩尔电子。 15 摩尔质子,______ 15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原因。 (1)、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标准状况下
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单位mol/L。
二、各物理量间的转化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NA
N
n
Vm V(气体)
V(溶液)
CB
三、应用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 均为22.4L
(2)、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溶液体积不是1L
中
(3)、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2.4L
H2O在标况下不是气体
• 4.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 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D ) • A、16g • C、64g/mol B、32g D、32g/mol
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A 、O 2 B、CH4
B
)
C、CO2 DSO2
• 8、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多少?
n(NaOH)=C(NaOH) ·V(NaOH) =0.1mol/L ·0.5L =0.05mol m(NaOH)= n(NaOH) ·M (NaOH)
• 1、物质的量: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5

一、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 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 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重要推论 (1)同T、同p 时, V与n关系 (2)同T、同p 时, ρ与M关系
(3)同T、同V 时, p与n关系 (4)同T、同p 、同V时, m与M关系
二、物质的量浓度
定性比较
①密度与浓度的关系:
对于密度大于1的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大。 对于密度小于1的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小。
常见溶液中,只有氨水、酒精的密度小于1。
②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相混合:
a.等质量混合,w(混) = (w1 + w2)/ 2
b.等体积混合:
1、溶液密度大于1 w(混) >(w1+w2)/ 2, 2、溶液密度小于1 w(混) <(w1+w2)/ 2
( ) BC
反应前: N2 H2 O2
反应后: N2 气体
A. 2:7 B. 7:2 C. 4:5 D.8:1
1) 基本运算
CB
nB V
◆ 标准状况下求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的计算
cB=
nB V(溶液)
,而
nB=
V(气体) Vm
V(溶液)=
④分析溶质时要注意有关的化学变化。如Na、Na2O、 Na2O2、NaH等投入水中均形成NaOH溶液。
⑤氨水中的溶质规定为NH3(而不是NH3·H2O),氨水的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溶质的摩尔质量即为17g·mol-1。
二、物质的量浓度
1、同一种溶液的c、ω、ρ之间的换算关系:
C 1000
M
m(溶液) ρ(溶液)
=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原理依据——公式法
误差分析的关键是抓住原理:
(NaOH)
cB= B,c(NaOH)=
=
(NaOH)
(NaOH)·
其中M不变,不规范的操作过程会导致m(NaOH)和V的值发生变
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
(2)具体分析(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
口玻璃塞;
②标志:温度、容积和刻度线;
③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④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
1.1 mol·L-1H2SO4溶液的含义是(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
中
解析:A项,应选用250 mL容量瓶;B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
器,应在烧杯中溶解;C项,应将溶解NaOH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
向容量瓶中转移;D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
(2)俯视刻度线(图2)。恰好相反,刻度线高于液面的实际读数,使
得加水量偏小,结果偏大。
思维建模
1.容量瓶的使用
(1)使用前一定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步骤是加水、倒立、
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更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固体试样必
须在烧杯中溶解后再转移。
c1·V1+c2·V2=c(混)·V(混)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用来描述物质的数量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摩尔(mol)作为单位。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是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的,而物质的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这种比例关系,从而在方程式计算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物质的量可以用来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
在化学反应中,不同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反应程度。
例如,在燃烧反应中,乙烯(C2H4)和氧气(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化学方程式为C2H4 + O2 → CO2 + 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乙烯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3,即每1摩尔的乙烯需要3摩尔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反应条件,使反应物能够以最佳的比例进行反应,提高反应的产率和效率。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确定反应产物的摩尔比。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的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是指在反应中数量少的反应物,它决定了反应的进行程度和产物的生成量。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预测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在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的反应中,根据化学方程式2HNO3 + Cu → Cu(NO3)2 + H2O + NO,可以知道硝酸和铜的摩尔比为2:1,即每2摩尔的硝酸需要1摩尔的铜才能完全反应。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和反应的限制因素,为实验操作提供依据。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可以反映它们之间的量的关系。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已知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可以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确定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计算出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体积或浓度等相关参数。
这对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质的量是什么有哪些应用

物质的量是什么有哪些应⽤
物质的量是表⽰含有⼀定数⽬粒⼦的集合体,符号是n,单位为摩尔(mol),它是衡量物质所含粒⼦数多少的⼀个物理量。
物质的量是什么
物质的量是⽤来描述微观粒⼦的,如分⼦、原⼦、离⼦、质⼦、中⼦、电⼦等。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
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包括:
长度,⽶(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热⼒学温度,开尔⽂(K)
物质的量,摩尔(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
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3)注意事项
选⽤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使⽤前必须检查是否漏⽔.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室温时再转移.
定容时,当液⾯离刻度线1―2cm时改⽤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液⾯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是描述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中物质数量的重要概念。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由摩尔数来表示,通常以化学式前的系数来表示。
物质的量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数、质量以及体积等。
在进行这些计算时,需要知道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
首先,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
例如,对于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2H₂+O₂→2H₂O该方程式表示,2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在反应中生成2摩尔的水。
这意味着摩尔比为2:1:2利用这个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物或产物的摩尔数、质量或体积。
例如,可以使用已知的摩尔数来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如果已知有3摩尔的氧气参与反应,根据摩尔比,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6摩尔的氢气来完全反应。
同样地,如果已知有5摩尔的水生成,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中消耗了10摩尔的氢气和5摩尔的氧气。
除了计算摩尔数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这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来完成。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g/mol)来表示。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原子质量表来确定。
例如,对于氢气(H₂),其摩尔质量为2.016 g/mol。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摩尔质量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有5摩尔的水,根据水的摩尔质量(18.015 g/mol),可以计算出水的质量为90.075 g。
类似地,物质的量也可以用于计算物质的体积。
对于气体,可以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计算其体积。
理想气体定律表示为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通过已知气体的摩尔数,可以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计算其体积。
例如,对于2摩尔的氢气,在已知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通过理想气体定律计算出氢气的体积。
总结起来,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3、36.5%浓盐酸密度为1.19g/mL,则盐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多少? 4、98%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则浓硫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为多少?
5、用30gNaOH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 为1.02g/ml,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转移 返回
为什么要用玻璃棒应将烧杯中 的NaCl溶液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注意玻璃 棒下端的位置在刻度线以下 ).
化学实验 实验1-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avi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思考:配制100mL 1.0mol·L的NaCl溶液,操作步骤 有哪些?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一、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
容量
玻
托盘天平
药匙 量筒
烧杯
璃 棒
胶 头 滴 管
配制100ml 0.1mol/L氯化钠溶液
1.容量瓶的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容量瓶瓶颈上有一道刻度线
D.25ml0.5mol/LHCl溶液
2、0.5L 1mol/L的FeCl3溶液与0.2L 1 mol/L的KCl溶
液中,Cl-浓度比为 C
A.15∶2 B.1∶1 C.3∶1 D.1∶3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0.5 L AlCl3溶液中Cl-为0.15mol,则AlCl3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 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符号:CB 3、表达式:物质的量浓度=
nB CB = V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人教版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作业
1、配制1.8 mol/L稀硫酸 500 ml,需置480mL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m(NaOH)= n(NaOH) • M(NaOH) = 0.05mol×40g/mol = 2g 答: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 质量是2克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CB = nB V nB = CB V V = nB CB
1:1LNaOH溶液里含有O. 5molNaOH,则氢氧 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 )
小结: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 视浓度偏高) 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 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 不是容器)
课堂练习一 :
250
烧杯 冷却
中 后将
mL的容量瓶中。
随堂检测一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 2~3 次,将冲洗液移入 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 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低 (高或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 1~2厘米 时,改 用 胶头滴管 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 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 偏 重新配制 ,应该 偏低 。 ⑤最后盖好瓶盖, 摇匀 ,将配好的溶液移入 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3. 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 准确的溶液 (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4.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常用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物质的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摩尔比和摩尔质量等方面,探讨物质的量在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大小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表示1克分子量、1千克分子量或1磅分子量的物质。
摩尔是一个基本单位,它与质量和粒子数之间建立了联系。
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反应中参与的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必须保持平衡。
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从而推算出反应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过程。
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是一定的,这种摩尔比可以通过方程式的系数来表示。
在平衡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保持平衡。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之间的摩尔比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来确定。
例如,对于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2:1,生成物水的摩尔比是2:1。
这意味着,在反应过程中,每2摩尔的氢气需要1摩尔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三、摩尔比的计算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通过摩尔比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关系。
摩尔比可以通过方程式的系数来确定,系数表示了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在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2:1。
这意味着,每2摩尔的氢气需要1摩尔的氧气才能完全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通过摩尔比的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摩尔量和生成物的摩尔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四、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每种物质的数量,这可以通过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数量的值来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反应的可能结果,以及反应的方程式的右边和左边的物质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成:2Fe2O3 + 3C → 4Fe + 3CO2。
其中,Fe2O3和C分别表示二氧化铁和碳,是反应物,而Fe和CO2分别表示铁和二氧化碳,是生成物。
可以看出,对于反应物而言,2个二氧化铁的量必须等于4个铁和3个碳的量,而对于生成物而言,4个铁的量必须等于2个二氧化铁和3个二氧化碳的量。
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的速率。
一般来说,反应的速率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总量成正比,因此,当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反应的速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物质的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反应的结果。
另外,物质的量还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某种反应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量。
物质的量反应系统的平衡常数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是不是可能发生,甚至可以用来计算反应
可能发生的速率。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反应可能的结果,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的速率,以及计算反应可能发生的速率。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讲)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溶液,溶液有浓、稀之分,我们常用浓度来定量区分溶液的浓和稀。
溶液的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大家初中所学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其中的一种表示方法。
(讲)要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必须要知道溶液的质量,而对于溶液来说,量取体积比称量溶液质量更方便。
因此引入另外一种表示浓度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一、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讲)根据定义,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溶液体积的单位常用L或m3,则CB的单位为mol·L-1或mol·m-3。
符号:C B单位:mol·L-1或mol·m-3[板书](讲)其中V为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用NaCl固体配制100mL 1.00mol·L-1 NaCl溶液。
[阅读P16面的内容,思考该实验中要用到哪些仪器][板书]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量筒。
(讲)称取固体时,应使用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
从中学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实验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
(展开并介绍容量瓶)容量瓶: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常用规格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等。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板书]容量瓶: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标有温度和容积。
注意事项:①检漏(讲)检漏方法: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
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3-2 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A.3:1
B.4:3
C.1:3
D.3:2
1、质量关系 2、生成氢气量的关系
知识精讲
(3)过量计算 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量,求解某产物的量。方法:按照化学
方程式中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哪一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的 物质的量进行求解。
对点训练
【牛刀小试】现有钠、镁、铁质量分别为2.3g、2.4 g、5.6g, 其分别与100 mL 0.5 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H2的质量
A.3:1
B.4:3
C.1:3
D.3:2
知识精讲
(3)过量计算 给出了两种反应物的量,求解某产物的量。方法:按照化学
方程式中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哪一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的 物质的量进行求解。
对点训练
【牛刀小试】现有钠、镁、铁质量分别为2.3g、2.4 g、5.6g, 其分别与100 mL 0.5 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H2的质量
质量守恒
得失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
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原子个数不变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 总数
对点训练
【牛刀小试】现有钠、镁、铁质量分别为2.3g、2.4 g、5.6g, 其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H2的质量关系正确的
是( D )
A.氢气的质量相同 B.铁放出氢气最多 C.钠放出氢气最多,铁最少 D.钠放出的氢气最少,镁、铁相同
知识精讲
【例】用0.1molCO还原Fe2O3,生成的 CO2通入澄清石灰 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高温==2Fe+3CO2,
CO2+Ca(OH)2 == CaCO3↓+H2O。 则关系式为3CO~3CO2 ~3CaCO3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4篇)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4篇)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教学过程一、投影: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异:1、溶质:以质量表示以物质的量表示溶液:以质量表示以体积表示2、单位:1 摩/升同: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过程:(1)准备工作:检漏(2)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三、误差分析依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
造成n的误差可由⑴称量⑵转移洗涤造成V的误差可由⑴俯视或仰视造成,⑵未冷却等例如: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称 NaOH固体时,把 NaOH放在纸上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未干燥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四、讨论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
例题:1、溶液配制: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仪器是()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干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g NaOH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浓度)

标准状况下,16g单质硫在40L 标准状况下,16g单质硫在40L 单质硫在 氧气中燃烧, 氧气中燃烧,燃烧后再恢复至 标准状况, 标准状况,所得气体的体积 为…( ) A.11.2L B.22.4L C.33.6L D.40L
过量计算 例题3 例题3:向100mL3mol/L的H2SO4溶 100mL3mol/L的 液投入一定量的锌粒, 液投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 溶液仍呈酸性。 后,溶液仍呈酸性。当向反应后 的溶液中再加入200mL1mol/L 200mL1mol/L的氢 的溶液中再加入200mL1mol/L的氢 氧化钠溶液时, 氧化钠溶液时,过量的酸恰好被 完全中和。 完全中和。试计算加入锌粒的质 量
2、用胆矾(CuSO4·5H2O)配制 用胆矾( 5H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 的硫酸铜溶液,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操作中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 ) 25g胆矾溶于1L水中 胆矾溶于1L A.取25g胆矾溶于1L水中 16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胆矾溶于水配成1L B.取16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25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胆矾溶于水配成1L C.取25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将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 D.将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再取无 水硫酸铜16g溶于1L 16g溶于1L水中 水硫酸铜16g溶于1L水中
常用单位:体积—L,物质的量 常用单位:体积 ,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 即:以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 溶液 液组成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情况。
2.确定反应物的比例关系: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这有助于我们确定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3.计算反应速率: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结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反应的速率和进程。
4.确定反应平衡: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通过测量各物质浓度的变化,结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5.计算反应热: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热。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反应的热效应和能量变化。
总之,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C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5. 与22g CO2所含分子数相等的水的质量为( A. 44g C. 18g B. 22g D. 9g
)
22g 解析:22g CO2 的 n(CO2)= -1=0.5mol,分子数 44g·mol 相等, 则要求 n(CO2)=n(H2O), 故 0.5mol H2O 的质量: m(H2O) =18g/mol×0.5mol=9g
14. 若 1g N2 中含有 x 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 A. mol 28
x
-1
B.
mol-1 14
x
C. 14xmol-1
D. 28xmol-1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解析:求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利用已知条件求 1mol N2 中 含有的原子个数 NA(NA 是未知数),应以物质的量为“桥梁”, N 用 NA= 求得解决。 n 因为 M(N2)=28g·mol-1,所以 1gN2 的物质的量为 1g 1 n(N2)= = mol, 28g·mol-1 28 1 n(N)=2n(N2)= mol, 14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的原子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B.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 g 6.02×1023 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18 g 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 64 g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答案:C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2. 相同物质的量的CO和N2,下列说法中:①它们所 含原子个数相等;②它们所含分子数相等;③它们的质量 相等。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解析: CO 和 N2 均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相对分子质量 均为28。 答案:D
3mol。D正确,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其符号为NA。 答案:CD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0. 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少的是(
)
A. 0.1 mol NH4Cl
B. 0.1 mol N2
C. 1.204×1022个CO(NH2)2
n=N/NA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3、单位:g/mol 4、数值: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5、特点:摩尔质量是定值,与物质多少无关 6、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
解析:因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的物质的量都是 1mol,所以三者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答案:A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2×1023个12C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 mol氧含6.02×1023个O2分子 C.1 mol CaCl2里含3mol离子 D.1 mol H+中含有的H+数为NA
D. 0.2 mol NH3·H2O 解析:统一按物质的量进行比较,然后分析化学式的 组成。 答案:C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1. 某元素+3价氧化物中,该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为7∶3,则它的摩尔质量为( A. 28g·mol-1 C. 56g·mol-1 )
答案:D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6. 含3.01×1023个分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 A. 5mol B. 0.5mol
)
C. 50mol
D. 0.2mol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6.下列物质中含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的是 ( ) A.1 mol N2 C.0.25 mol SO3 B.0.5 mol H2O D.0.5 mol Ne
解析:注意特指计算原子个数。
答案:C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n=m/M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课 堂 练 习
限时:20分钟
总分:50分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3. 2.16gX2O5 中含有 0.1mol 氧原子,则 X 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 A. 21.6 C. 14 ) B. 28 D. 31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B. 56g D. 28g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解析: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 R2O3,R 元素与氧 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7∶3,n(R)∶n(O)=2∶3,建立下 7 3 式 ∶ =2∶3,得 M(R)=56g·mol-1。 M(R) M(O)
0.3mol×5= 1.5 mol 。但由于 C 中 NaCl 为离子化合选项是 不正确的。答案为A。 答案:A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8. 1 mol H2O(l),H2O(g),H2O(s)中所含分子数( A. 相等 C. H2O(g)最多 B. H2O(1)最多 D. H2O(s)最多
0.1 解析:n(X2O5)= mol=0.02mol 5 2.16 m(X2O5)= =108g·mol-1, 即 X2O5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0.02mol 1 108,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6×5)× =14。 2
答案:C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解析:由粒子数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n N N 3.01×10 = 可知: 物质的量 n= = 23 -1= NA NA 6.02×10 mol 0.5mol,则正确答案为 B。
答案:B
23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7. 下列哪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2mol H3PO4所含原子 数相等 A. 0.4mol H2O2 C. 0.8mol NaCl B. 0.2mol H2SO4 D. 0.3mol HNO3
答案:A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 H2O的质量是18 g/mol
B.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 D.H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 g/mol 解析:本题考查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准确表达和描 述及其使用的情况。 答案:C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m m 解析:设质量均为 m,则 n(SO2)= mol,n(SO3)= mol,然后 64 80 根据分子式求 S,O 原子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关系。 m m 对于 B,m(S)1∶m(S)2= ×1×32∶ ×1×32=5∶4 64 80 m m 对于 C,m(O)1∶m(O)2= ×2×16∶ ×3×16=5∶6 64 80 故 B,C 正确,观察即可得出 A,D 不正确。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解析:A 中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中 1 mol O 的质量是 16 g,1 mol O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16 氧原子,因此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等于 23g;C 中水 6.02×10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而不是 18 g;D 中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
注意:“物质的量”是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摩尔 ①本质:物质的量的单位 ②符号:mol ③标准: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碳-12中 所含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④计量对象: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注意:用摩尔计量微观粒子时,一定要指明粒子种类, 尽量用化学式。不能用摩尔计量宏观物质。 3、阿伏伽德罗常数 ①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NA ②通常用6.02×1023mol-1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 ①本质: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描述对象:微观粒子集体(微观粒子:分子、原子、 离子、质子 、中字、电子等) ③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④意义: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 ⑤符号: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