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红外体温计论文

合集下载

红外体温计 毕业论文

红外体温计  毕业论文

题目:红外体温计2013年 6 月 9日红外体温计1、前言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 75~100μm 的红外线.红外测温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传统的接触式测温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因要与被测物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达到热平衡,存在着测温的延迟现象,故在连续生产质量检验中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

目前,红外温度仪因具有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广,可实现在线非接触连续测量等众多优点,正在逐步地得以推广应用。

2、黑体辐射与红外测温原理与特点2.1 黑体辐射与红外测温原理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黑体辐射定律: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其它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

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

由于黑体的光谱辐射功率Pb(λΤ)与绝对温度Τ 之间满足普朗克定理:()1ex p 251-=-T c c T P b λλλ (1)其中,Pb(λΤ)—黑体的辐射出射度;λ—波长;T —绝对温度; c 1、c 2—辐射常数。

5红外体温计研究资料

5红外体温计研究资料

研究资料(一)产品性能研究1.产品概述产品名称:红外体温计产品型号:红外体温计是通过红外测温传感器感知人体发出的红外热辐射,经过微处理芯片处理后,由显示屏显示出数值。

产品主要由红外测温传感器、主控电路、显示屏和外壳组件组成。

产品适用于测量人体额头的热辐射来显示被测对象的体温。

此红外体温计的操作简单卫生,测量快速准确;用户只需将探测头对准额头按测量键,1秒钟就能够快速精确测量出人体体温,供家庭和医疗机构测量人体体温使用。

2.产品性能研究及技术要求的编制说明鉴于红外体温计是市场成熟的产品,国内有许多厂家在生产和制造,因此我们对技术的研究,借鉴了市场上其他企业的红外体温计作为性能参考,做到同等于甚至更优。

我司在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方面,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及体温计相关的国标、行标要求进行设计开发的各项功能性能,以满足实际使用。

并根据《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9号通告)要求的格式编写制定了红外体温计的产品技术要求。

GB/T 14710—20093.产品指标符合性验证红外体温计()经____________ 检验公司进行检验,各指标项目均符合,检测结果详见检验报告(报告编号:)□(二)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本产品为非接触测量,无接触人体的应用部分,不需做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三)生物安全性研究产品属于含有同种异体材料、动物源性材料或生物活性物质等具有生物安全风险类的产品,不需进行生物安全性研究。

(四)灭菌/消毒工艺研究产品不属于灭菌产品,只需按照用户手册的说明用干净软布或棉棒粘少许医用洒精或水擦拭表面的脏污处即可。

(五)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1.有效期的确定本产品的使用有效期确定为5年,对 ___________ 红外体温计的有效期验证情况见2.1《红外体温计()有效期验证报告》。

2.包装研究本产品运输和储存的环境条件确定为:环境温度:-20〜+55°C;相对湿度:W95%;大气压力:70kPa〜106kPa°按GB/T 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的规定,选取上述环境条件进行运输试验,并在环境温度-20°C. +55°C.相对湿度95%的条件进行贮存试验,完成试验后对产品包装进行目视检查。

红外体温计设计

红外体温计设计
体温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传统的水银体温计存在测量温度时间 长、读数不便等特点,而且,玻璃制的水银温度计,不仅易碎,使有毒的水银外 泄,还可能由于使用时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感染。新型的体温计,如电子体温计, 通过热敏电阻测定体温,同样存在测温时间长等问题。因此,非接触式快速测温 的体温计就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比起传统的测温方法,红外体温计有着响应时 间快、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非常适合在海关,机场,火车站,商场, 影院,学校等地快速、准确、没有交叉感染地测定人体体温。
在其他国家,非接触式的红外体温计的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 1999 年开始,就有很多国家致力于该类型项目的开发和研究,至今已经有多个国家的 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类产品的应用也已经十分广泛,如: 美国早在本 世纪初就颁布了有关红外测温计的计量标准。而美国的雷泰公司所生产的该类产 品已经较为完善。基于相似的原理,还可以开发用于电器、供暖、运输等领域的 的红外测温设备。因此,它的前景是很光明的。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年 级 2007级
姓名
曾一夫
指导教师
王猛
2011 年 6 月 18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 号 3007204172
指导教师
王猛
职称
讲师
一、原始依据
五、可行性分析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自然界中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C)的物体 都无时无刻不在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自然也包括红外波段。辐射的能量密度 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符合 Plank 定律。人体主要辐射波长在 9-10μm 的红外波,通
过对人体自身所辐射的能量的测量,就可以准确测定人体体表温度。 本次设计,由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波,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由放大器放大

智能非接触式体温计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非接触式体温计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设计总说明 ....................................................................................................................... I II Introduction (V)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1 体温计发展 (1)1.1.2 红外测温技术发展 (2)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3)2 系统工作原理与方案设计 (5)2.1 系统工作原理 (5)2.2 系统方案选择 (6)2.3 主要器件选择 (8)2.3.1 红外测温传感器 (8)2.3.2 单片机控制单元 (9)2.4 整体方案确定 (10)3 硬件电路设计 (11)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11)3.1.1 最小系统电路 (11)3.1.2 晶振和复位电路 (12)3.2 传感器电路设计 (13)3.2.1 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介绍 (13)3.2.2 MLX90614传感器电路 (14)3.3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15)3.3.1 LCD液晶显示介绍 (15)3.3.2 LCD液晶显示电路 (15)3.4 ISD4004语音电路设计 (17)3.4.1 ISD4004语音芯片介绍 (17)3.4.2 音频功率放大器介绍 (18)3.4.2 ISD4004语音电路 (19)3.5 万年历电路设计 (21)3.5.1 DS1302时钟芯片介绍 (21)3.5.2 基于DS1302万年历电路 (21)3.6 人数统计电路设计 (22)3.7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23)3.8 基于MAX232的RS-232串口电路设计 (23)3.8.1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介绍 (24)3.8.2 MAX232串口电路 (24)3.9 电源电路设计 (25)4 系统软件设计 (27)4.1 红外测温模块设计 (28)4.2 显示模块设计 (29)4.3 语音模块设计 (32)4.4 时钟模块设计 (33)4.5 人数统计模块设计 (36)4.6 声光报警模块设计 (36)4.7 串口电路模块设计 (37)5 系统仿真与误差处理 (38)5.1 基于Proteus软件仿真 (38)5.2 系统误差处理 (40)6 总结与展望 (42)6.1 总结 (42)6.2 展望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4)附录.................................................................................................... 45峴扬斕滾澗辐滠兴渙藺。

人体红外测温仪 毕业设计论文

人体红外测温仪 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红外线测温仪的研发背景 . (1)1.1红外测温仪的实际应用 (1)1.2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 (1)第二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和特点 (2)2.1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理论依据 (2)2.2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2)2.3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3)2.4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 (5)第三章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硬件设计 (6)3.1总体设计 (6)3.1.1 整体框图设计 (6)3.1.2 电路设计 (7)3.2温度传感器 (8)3.3放大电路的设计 (8)3.4模数转换部分电路 (9)3.5LCD1602显示电路 (11)第四章软件设计 (14)5.1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17)5.2改进方案 (17)5.3推广及应用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0)附录1 PCB板图 (21)附录2 3D效果图 (22)附录3 程序 (23)人体红外测温仪摘要:为了克服传统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主要缺点——需要测量者与被测目标近距离接触和测量不方便。

在顾及仪器测量高精度前提下,以追求最低成本为原则,研制了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实现了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测量。

本文也设计了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

根据热释电原理,主要针对人体体温测量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开发,开发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程序和主机程序。

并利用设计出来的红外测温仪在环境温度30℃下对人体温度和水温进行了测量,对人体的温度测量的误差低于±0.1℃,提高了测量精度。

人体测温仪的设计主要为适应人体体温快速无接触测量的需要。

《智能测温仪》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测温仪》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测温仪》毕业设计论文智能测温仪是一种结合了智能技术和温度测量技术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家居等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智能测温仪的原型,实现对人体体温的快速、准确测量,并具备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功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本文将对智能测温仪的设计目的和功能进行阐述。

智能测温仪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靠、安全、精准测量人体体温的设备。

在功能方面,智能测温仪具备自动识别人体的能力,并可以通过非接触式测温方式快速测量体温。

同时,智能测温仪还具备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功能,可以将测得的体温数据存储并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其次,本文将对智能测温仪的硬件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智能测温仪的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显示屏和按键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主要用于感知周围的温度,通过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测温功能。

微控制器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控制整个设备的运行。

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结果和其他信息,按键则用于设备的操作控制。

然后,本文将对智能测温仪的软件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智能测温仪的软件主要包括测温算法、数据存储和分析算法以及用户界面设计。

测温算法是实现测量精准度的关键,需要考虑传感器的误差和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数据存储和分析算法主要用于将测得的体温数据存储在设备中,并提供数据分析的功能,以便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用户界面设计则需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设备。

最后,本文将对智能测温仪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

智能测温仪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家居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速、准确的体温测量服务。

在医疗领域,智能测温仪可以用于门诊、急诊等场所的体温监测;在工业领域,智能测温仪可以用于生产线体温监测,以确保员工健康和生产质量;在家居领域,智能测温仪可以用于家庭成员的日常体温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综上所述,智能测温仪是一种集成了智能技术和温度测量技术的设备,在多个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前景。

红外电子温度计的的设计

红外电子温度计的的设计

红外电子温度计的的设计摘要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红外技术的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该电子温度计由一个红外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微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通过对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热辐射进行信号放大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电子温度计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子温度计具有高精度、快速测量、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满足工业生产、医疗、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需求。

关键词:红外技术,电子温度计,红外传感器,数据处理,应用领域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of an electronic thermometer based on infrared technology. The electronic thermometer consists of an infrared sensor, a signal amplifier, a microcontroller, and other components. By amplifying the thermal radiation detected by the infrared sensor and processing the data, the electronic thermometer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measure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an obje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nic thermometer has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 fast measurement, and high reliability,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d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other fields.Keywords: infrared technology, electronic thermometer, infrared sensor,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 field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产、医疗、环境监测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温度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也越来越高。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温度监测仪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

然而,传统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在测量时往往受到距离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因此,研究并实现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研究该监测仪的原理、设计、实现及其实验结果。

二、相关工作与原理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红外温度监测的基本原理。

红外温度监测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然而,由于测量距离的变化,会导致红外辐射的接收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红外温度监测仪中加入距离传感器,实时获取测量距离信息。

然后,结合距离与红外辐射强度的关系,对测量结果进行自动修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1.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硬件设计包括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微处理器等部分的选型和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则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修正及显示等功能的实现。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选择了高灵敏度的红外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同时,采用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修正,以实现自动化的功能。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距离修正、温度计算和结果显示等模块。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功能和输入输出,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2. 实现过程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首先完成了硬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然后,根据系统设计的需求,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程序。

在程序编写过程中,我们采用了C语言作为主要编程语言,以实现对硬件的驱动和控制。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嵌入式系统技术,将程序烧写到微处理器中,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实时性。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我们进行了实验测试。

红外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文

红外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文

文献综述前言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在 2003 年的非典期间,这种需求达到了高峰。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不需要接触物体即可测得物体的温度,它的这个特点使得在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业进行测温成为最好的选择。

2003年的非典也使对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研制开发达到了顶峰。

由于需求量的增大,使得人们希望能有测温性能稳定,测温距离较远而价格又很便宜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投入市场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1.红外测温的原理红外测温系统是利用物体的辐射能量与温度有关的原理而组成测温的系统。

将普朗克公式在探测器工作波长范围内积分可以得出目标辐射率的大小与目标温度间存在着固定的对应关系,用红外探测器测出目标的热辐射功率,就能计算出目标的表面温度,这就为红外测温奠定了理论基础。

1.1普朗克定律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是波长和黑体温度的函数,即:()()51,2exp /1T c M c T λλλ-=- (1—1)式中:1c —第一辐射常数,()216212 3.74183310c hc W m π-==⨯ ; 2c —第二辐射常数,()22 1.43883210hc c m K K -==⨯ ;其中:K —玻耳兹曼常数;h —普朗克常数;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图1—1图1-1表示了不同温度下黑体辐射的频谱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黑体总的辐射能量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加,这是单波段测温仪的依据。

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峰所在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其规律符合维恩位移定律。

显然高温测温仪适用于较短的工作波长,低温测温仪宜选用较长的工作波段;短波长处辐射能量随温度增加比长波长处快,这意味着短波长处比长波长处测温灵敏度高。

1.2斯蒂芬一玻耳兹曼定律将普朗克公式1-1对所有波长积分,便可得到描述单位面积黑体辐射到半球空间的总辐射功率,即()4,0T T M M d T λλσ∞==⎰ (1—2) 式中,()8245.67010W m K σ--=⨯ ,称为斯蒂芬一玻耳兹曼常数。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快速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快速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题目: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快速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年月毕业设计中文摘要毕业设计外文摘要目录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 人体测温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2)1.3 研究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 (5)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6)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8)2.1 系统的理论基础 (8)2.2 影响红外测温因素 (10)2.3 系统整体方案 (10)3 系统硬件设计 (12)3.1 控制模块 (12)3.2 电源电路 (14)3.3 按键电路 (15)3.4 复位电路 (16)3.5 时钟电路 (16)3.6 报警电路 (17)3.7 液晶显示 (17)3.8 红外传感器 (19)3.9 语音模块 (20)4 系统软件设计 (21)4.1 主程序设计 (21)4.2 按键程序设计 (24)4.3 语音模块程序设计 (25)4.4 储存程序设计 (26)4.5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27)4.6 红外传感器程序设计 (28)结论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A 原理图 (37)附录B 程序 (38)1 引言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通过对一个人的体温进行检测的办法来判断他的身体是否健康,因此在医院、家庭等领域体温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能够更加精准方便测量人体的体温值,因此人们发明了温度计。

目前,国内常用的体温计主要有: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数字体温计及红外智能便携体温计等三种类型体温计。

其中,玻璃水银温度计是家庭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体温计,当给人体测量体温时,温度计中的汞感受到人体的温度后,它的体积就会因为受热而渐渐膨胀从而使体温计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发生变化[1]。

玻璃水银温度计的优点是测量结果较为稳定、价格低廉,缺点是体温计玻璃易碎并且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汞易挥发并且有毒,若处理不当,后果较为严重。

红外式人体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

红外式人体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

摘要传统的体温测量仪器大多是采用物理原理,大多数是根据水银等随温度升降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原理设计的,通过读取刻度值来判断温度值,这种方法操作起来不太方便,使用范围比较局限,而且测量所需要的时间较长【1】。

为了解决快速测量和高精度的问题,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案,本系统是由TS118-3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6位双信道串行A/D高精度放大器AD7705、STC89C52单片机、LCD1602液晶显示器、DS1302时钟电路和报警电路等构成,从而实现了非接触式红外快速测温的目的,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测量出人体的温度,当测得的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即自动启用报警电路进行超标报警,并且还能显示当前测温的时间。

运用比较方便,功能较多。

本文对该系统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讨论了红外线非接触式体温测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同时设计出了电路图和程序流程图并编写有程序控制。

由于利用了单片机及数字控制系统的优点,使得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红外线温度传感器;非接触测量;A/D转换器;STC89C52单片机A Design Of IR-style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Student:xxx Teacher:xxxAbstract:Most of the conven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sis the use of physical principles, most of the mercury with th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movements of the nature of thedesign principles, by reading the scale value to determine the temperature,this method is not very convenient to operate, use of more limited, and thelonger time required to measure【1】.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apid measurement and high precision, the design of a new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ogram,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s TS118-3, 16-bit dual-channel serial A / D precision amplifier AD7705,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 LCD1602 LCD monitor, DS1302 clock circuit and alarm circuits,etc., in order to achieve a rapid non-contact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urposes, it can be accurat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measure the body temperature, when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exceeds the setting range enabl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alarm circuit excessive alarm, and also displays thecurrent temperature of the time. The use of more convenient, more functions.This article made specific to the system design discussed non-contact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inciple, carried out the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Also designed the circuit and program flow chart and to preparea program control. The use of the MCU and the advantages of digital controlsystem makes all aspects of system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 non-contact measurement; A/D converter; STC89C52 MCU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1.绪论 (1)1.1引言 (1)1.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3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2)2. 红外测温原理 (3)2.1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理论依据 (3)2.2人体红外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4)2.3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 (4)2.4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 (6)3. 总体设计 (8)3.1设计方案与论证 (8)3.1.1 传感器的选择 (8)3.1.2 放大器的选择 (8)3.1.3 显示部分的选择 (8)3.2测量原理 (9)4.硬件电路的设计 (10)4.1设计思路 (10)4.2传感器 (11)4.2.1 红外传感器结构 (11)4.2.2 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11)4.2.3 环境温度补偿 (12)4.3测量电路 (12)4.3.1 AD7705简介和应用 (13)4.3.2 信号处理电路 (17)4.4时钟电路 (18)4.4.1 DS1302芯片介绍 (18)4.4.2 DS1302时钟信号设置模式 (19)4.4.3 DS1302与单片机之间的接口 (20)4.5控制电路 (20)4.5.1 STC89C52主要性能介绍 (20)4.5.2 最小系统电路 (22)4.5.3 外界时钟源电路 (22)4.5.4 复位电路 (23)4.6LCD1602液晶介绍 (23)4.6.1 端口的定义 (24)4.6.2 操作时序图 (25)4.6.3指令说明 (25)4.7报警电路 (28)5. 软件设计 (29)5.1设计思路 (29)5.2测量原理 (29)5.2.1 环境温度Tamb的计算 (29)5.2.2 目标温度Tobj的计算 (30)5.2.3 滤波程序的设计 (31)5.2.4数据格式转换 (32)5.2.5 时钟子程序 (34)5.3程序流程图 (35)6. 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 (36)6.1测试方法 (36)6.2.1硬件测试 (36)6.1.2软件测试 (36)6.2数据分析 (37)7. 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附录1 (41)附录2 (54)附录3 (55)附录4 (56)1.绪论1.1 引言在临床医学中,体温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生理参数。

智能红外体温计论文

智能红外体温计论文

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s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考试论文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所在班级:所在专业:论文题目: 智能红外体温计总评成绩:第一章绪论体温计的发展与现状体温计是一种测量人体温度、辅助疾病诊断的常用医疗器具,它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各式各样的体温计陆续出现,探测方式在不断改进。

人们熟悉的传统的体温计是水银(汞)体温计,它是根据汞受热膨胀的原理制成的。

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水银体积的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近几年来,智能体温计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行业:冶金、玻璃制造以及体温测量等领域。

许多医院也采用了智能体温计,虽然其性能暂不能与传统的体温计相比,但因其拥有快速、无需接触被测者等的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体温测试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传统的体温计也就是我们的水银体温计有其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测温时间长,读取结果不方便,体温计易被损坏并且其材料汞有毒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测量体温仪器,它优于传统的体温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测温时间相对较短,并且此智能红外体温计有自动播报体温、统计人数、显示日期及环境温度等功能。

解决了传统体温计读数不便、用途单一的问题,无汞害,灵敏度高,清晰播报,方便携带,寿命较长,台式设计使体温计放置时不会晃动,避免温计被损坏,尤其适用于小孩与老年人,其方便性大大超越水银式体温计。

红外测温技术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很多,水银、热电偶、热敏电阻、晶体管的PN结、液晶、石英晶体均可作为测温元件来制造体温计。

这些测温技术均属接触式测温,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并且当测温元件接触被测部位时,将影响其温度场的分布,对精度造成影响,而且响应时间也较长。

若采用非接触式测温的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缺点。

红外测温背景随着工农业、国防事业、医学的发展 ,对温度测量越来越迫切。

在某些场合 ,温度测量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 ,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温度监测仪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

然而,传统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在距离变化时,往往无法自动修正其测量结果,导致测量精度的下降。

因此,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实现方法。

二、红外温度监测仪的原理及现状红外温度监测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然而,传统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在面对不同距离的测量目标时,由于光学系统的放大效应和信号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测量精度的下降。

因此,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三、距离自动修正算法研究为了解决距离对红外温度监测仪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距离自动修正算法。

这些算法通常包括光学系统标定、信号处理算法以及软件校正等方法。

其中,光学系统标定是通过建立距离与测量结果之间的数学模型,实现对不同距离下的测量结果进行自动修正。

信号处理算法则是通过分析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实现对测量结果的自动修正。

而软件校正则是通过软件算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校正,以消除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实现方法与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系统标定的距离自动修正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实验中,我们首先对红外温度监测仪进行了光学系统标定,建立了距离与测量结果之间的数学模型。

然后,我们通过改变测量目标与红外温度监测仪之间的距离,观察其测量结果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应用我们的距离自动修正算法,可以在不同距离下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

五、应用前景与展望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在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用于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温度监控,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在医疗诊断中,可以用于对患者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测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对大气、水源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智能体温计设计论文

智能体温计设计论文

. -电子产品设计题目智能体温计电子产品设计——智能体温计摘要智能体温计采用AT89S52作为核心器件实现对系统的自动控制,采用双单片机串行处理结构。

外界温度经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变化转换为线性电压信号,再经由OP07构成高精度低温漂的放大电路处理后,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信号,由ADC0809完成A/D转换,得到8位的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1(AT89S52)。

单片机1将采集到温度值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来,也通过串口通信将温度信号传到单片2(AT89S52)。

此外温度预制,报警电路模块功能也由单片机1完成。

单片机2完成温度值的语音播放功能。

通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说明本设计方案切实可以,能够完成题目所要求的基本功能部分,并留有相应的接口,为完成扩展功能打下基础。

关键字:单片机AD590 ADC0809 ISD2560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Electronic thermometerAbstract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ter adopts AT89S52 as the core device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system, using the serial processing structure. Outside temperature by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acquisition, temperature conversion into the linear voltage signal, and then through the OP07 constitute high precision and low temperature drift of amplification circuits, as ADC0809 analog input signal, by the ADC0809 plete a / D conversion and get 8 bit digital signal into the microcontroller 1 (AT89S52). SCM 1 will be collected to the temperature value in the LED digital tube display, but also through the serial munication to the temperature signal to the monolithic 2 (AT89S52). In addition to the temperature, the alarm circuit module function is pleted by the MCU 1. SCM 2 to plete the temperature value of the voice player. Through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design can be realized, can plete the basic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title, and leave the corresponding interface, for the pletion of the extension funct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 word: single chip microputer ADC0809 ISD2560 AD590目录摘要1第1章绪论11.1背景11.2设计目的1第2章原理分析22.1设计总原理22.1.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22.1.2A/D转换器的选择32.1.3语音提示模块32.2原理分析32.3系统电路原理图4第3章主要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53.1电源电路模块53.2温度检测、放大模块63.2.1换成DS18B20温度模块怎么改63.2.2AD590简介63.2.3图5温度检测、放大电路原理83.3A/D转换模块83.4温度设制、显示及报警电路模块93.5串行通信模块103.6语音播放模块113.6.1录音、放音简介113.6.2ISD2560简介113.6.3芯片工作原理133.6.4硬件电路设计143.6.5本方法的特点14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154.1系统程序流程图15第5章系统测试165.1硬件测试165.1.1单元模块的测试165.1.2系统整体测试175.1.3软件测试175.1.4硬件与软件的联机测试18第6章利用的程序:18第7章参考文献37图目录图1系统框图2图2系统电路原理图4图3电源电路图5图4 AD590温度检测、放大电路图6图5 AD590包装与等效电路图8图6 A/D转换电路图9图7温度设制、显示及报警电路图10图8串行通信电路图10图9录音、放音电路图11图10 ISD2560管脚图12图11单片机1程序主流程图图12单片机2程序主流程图15图13单片机2的T0中断程序流程图16第1章绪论1.1背景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测量与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外线测温仪设计毕业论文

红外线测温仪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红外线测温仪以其响应速度快、准确、便捷、使用寿命较长等优势,在冶金、电子、石化、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故障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本课题是受某公司委托进行研究。

一方面揭示规律,另外建立实验系统。

通过课题研究锻炼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培养光、机、电综合能力。

铝的温度测量,注重研究红外测温的原理,红外传感器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制作温度测量仪。

温度测量仪分为信号采集,信号放大,信号处理,信号传输四个部分。

选用OTP-537F2红外探测器为系统的传感器;以STC12C5A60S2为主控芯片; RS232协议传输、显示测量结果;选用ICL7650和CD4051进行程控放大;选用OP07进行信号的放大。

关键词:红外辐射;发射率;中低温测量;信号放大AbstractExternally pressurized gas bear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aviation, semiconductor, weave, and measurement apparatu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 of high accuracy, little friction, low heat distortion, long life-span, and no pollution. In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ing……Keywords: keyword 1, keyword 2, keyword 3, ……, ……, keyword 6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关键词间用逗号相连。

(内容及关键词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字)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智能温度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智能温度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智能温度监测系统研究智能温度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创新设备,它能够精确测量目标体的表面温度,并实时监测目标体的温度变化。

本文将研究这种智能温度监测系统的原理、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

智能温度监测系统采用红外测温技术,通过感应目标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实现对目标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是根据物体的热辐射特性,通过红外传感器捕捉目标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温度信号。

该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精度的特点,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准确测温。

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医疗领域,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可以用于测量人体的体温,提供诊断和监护的数据支持。

其次,它也可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用于监测机器设备的工作温度,预测设备异常故障和优化生产效率。

另外,智能温度监测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用于测量土壤温度、植物表面温度,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管理。

相比传统的温度监测方法,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非接触测量目标体温度,避免了传统接触式温度测量可能引起的污染和损伤。

其次,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具备快速测温的能力,能够在瞬间完成大量温度数据的采集,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高精度的特点,可以测量细微温度变化,对于一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场景尤为重要。

最后,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准确分析,帮助用户做出即时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然而,智能温度监测系统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受限于传感器的分辨率和精度,目前的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继续优化和改进。

其次,系统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场景中的应用。

此外,智能温度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数据利用价值。

未来,智能温度监测系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温度监测仪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然而,传统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在距离目标物距离发生变化时,由于无法有效进行距离自动修正,导致其测量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

本文将对该仪器的研究与实现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的红外温度监测仪主要依靠非接触式测量原理,通过接收目标物辐射的红外线能量来测量其表面温度。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测量距离的变化,传统红外温度监测仪的测量结果往往存在较大误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应运而生。

该仪器通过引入距离传感器和算法修正技术,实现对目标物距离的自动检测和修正,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1. 系统架构本系统主要由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等部分组成。

其中,红外传感器负责接收目标物的红外辐射能量;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红外传感器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数据处理单元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实现距离自动修正功能;显示单元则用于将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展示。

2. 关键技术与算法本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距离自动修正算法的实现。

我们采用了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的算法,通过训练大量数据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具体实现过程中,我们首先利用距离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与红外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信息;然后,通过算法对距离信息进行计算和修正,以消除距离变化对红外温度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将修正后的结果通过显示单元进行展示。

3. 硬件实现在硬件实现方面,我们选用了高精度的红外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低功耗设计,以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此外,我们还对设备的外观和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更加便于携带和使用。

四、实验与测试为了验证本系统的性能和效果,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测试。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温度监测仪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更准确、更高效地监测目标温度,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论文主要针对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展开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来展示其效果和优越性。

二、红外温度监测仪的基本原理与现状红外温度监测仪是利用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来测量其表面温度的一种仪器。

这种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

然而,传统红外温度监测仪往往受环境因素和距离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因此,如何提高红外温度监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三、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设计思路为了解决传统红外温度监测仪的局限性,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距离自动修正功能的红外温度监测仪。

该仪器通过引入距离传感器和算法模型,实现对目标距离的自动检测和修正,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硬件设计该仪器主要由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显示模块等部分组成。

其中,红外传感器负责接收目标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则用于检测目标物体与仪器之间的距离;微处理器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输出结果;显示模块则用于将测量结果显示给用户。

(二)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算法模型来实现对目标距离的自动检测和修正。

该模型通过分析红外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的数据,实时计算目标物体的实际温度,并自动修正因距离变化引起的误差。

四、实验与实现为了验证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距离条件下均能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红外温度监测仪。

此外,我们还对该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展示,如在电力、石油等领域的现场应用情况。

五、结论本论文研究了具有距离自动修正的红外温度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s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考试论文报告论文题目:智能红外体温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所在班级:所在专业:总评成绩:第一章绪论1.1 体温计的发展与现状体温计是一种测量人体温度、辅助疾病诊断的常用医疗器具,它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各式各样的体温计陆续出现,探测方式在不断改进。

人们熟悉的传统的体温计是水银(汞)体温计,它是根据汞受热膨胀的原理制成的。

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水银体积的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近几年来,智能体温计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行业:冶金、玻璃制造以及体温测量等领域。

许多医院也采用了智能体温计,虽然其性能暂不能与传统的体温计相比,但因其拥有快速、无需接触被测者等的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体温测试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传统的体温计也就是我们的水银体温计有其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测温时间长,读取结果不方便,体温计易被损坏并且其材料汞有毒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测量体温仪器,它优于传统的体温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测温时间相对较短,并且此智能红外体温计有自动播报体温、统计人数、显示日期及环境温度等功能。

解决了传统体温计读数不便、用途单一的问题,无汞害,灵敏度高,清晰播报,方便携带,寿命较长,台式设计使体温计放置时不会晃动,避免温计被损坏,尤其适用于小孩与老年人,其方便性大大超越水银式体温计。

1.2红外测温技术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很多,水银、热电偶、热敏电阻、晶体管的PN 结、液晶、石英晶体均可作为测温元件来制造体温计。

这些测温技术均属接触式测温,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并且当测温元件接触被测部位时,将影响其温度场的分布,对精度造成影响,而且响应时间也较长。

若采用非接触式测温的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缺点。

1.2.1红外测温背景随着工农业、国防事业、医学的发展 ,对温度测量越来越迫切。

在某些场合 ,温度测量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 ,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例如: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生产设备等进行温度测量;在不能造成产品的污染或损坏的情况下对生产过程中或仓库里的产品温度进行测量;在医学领域内 ,为了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需对病人身体各个部分的温度进行安全的测量。

在这种背景下 ,使用方便、可快速对物体温度进行非接触、无损测量的红外测温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目前,红外测温技术在已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测量范围可从常温到达上千摄氏度。

国内外非接触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各国均研制出了具有有较高水平的用于各类场合的红外辐射式计,例如:美国RAYTEK公司的Ranynger系列、WAHL公司的DHS系列等。

国内生产红外测仪的厂家和研究所有上海自动化三厂、云南仪表厂以及中国科学自动化所等。

1.2.2红外测温原理红外测温法是指利用人体自身的红外辐射来测定其表面温度的一种测量温度的方法。

红外测温是非接触式测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它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汇集其视场内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以及位置决定。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仪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后可以经模数转换后,由微控制器按照内部的算法来计算目标的表面温度值。

图1.1智能红外体温计的测温原理是基于黑体辐射定律的,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全部地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任何波长的辐射能量,其表面吸引率为1。

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的规律,普朗克提出了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其表达式为:2521(,)1hckT hc M T e λπλλ=⋅- (式1-1)式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k 为波尔兹曼常数,由上式可出在温度T 时黑体在全部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出度为:40()(,)M T M T d T λλσ∞==⎰ (式1-2)由式1-2可知:黑体总的辐射出度与黑体的绝对温度T 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可能通过对物体辐射的测量进而求出物体的温度。

1.2.3 智能红外测温的优点传统的体温计如水银体温计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有许多的弊端:水银体温计遇热或安置不当,容易破裂;人体若接触水后会中毒,恶心、头痛、腹泻、脱发等随之而来,严重者会造成血液凝固;测温时间长等。

智能红外体温计则避免了上述的缺点,它有着如下的优点:✧ 测量不干扰被测温场,不影响温场分布,从而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

✧ 测温范围宽,在理论上无测量上限,可以测量相当高的温度。

✧ 探测器的响应时间短,反应速度快,易于快速与动态测量; ✧ 不必接触被测物体,操作方便;✧ 可以测量微小目标的温度;1.3整体方案概述本文旨在利用红外热释电温度传感器、MS51单片机以及其器件设计实现非接触式测温,使之达到响应时间最长不超过1s 、温度测量范围 34—42摄氏度,精度达到0.2摄氏度,即可手动测量,也可运行在自动模式下实时显示体温数据,有温度保持和清除功能,并能够向终端(计算机)发送测量到的数据以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扩展。

1.3.1系统结构框图系统所采用的是红外热释电温度传感器TPS434,人体辐射出的能量由TPS434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只有0.7~1.5mv)。

该电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后(包括前置放大和后级放大两个功能模块)送入ADC进行模数转换,进而可以由单片机识别来计算被测物体的表面温度。

在计算完被测物体表面的温度后,有两种方式向使用者提供温度信息:第一种方式是显示在图形点阵式LCD上;第二种方式是以语音的形式播放以告知使用者温度信息。

整体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图1.21.3.2核心器件简介在搭建实验板做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器件可以给系统设计带来方便。

本小节就系统设计中涉及关键模块的器件作以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其优点。

电源部分如图1-3所示, 本系统由220V交流电源供电,变压器变压后为6V交流电,经硅桥BRIDGE2整流(硅桥的1,3引脚接变压器的输出端,2,4引脚接78L05的输入端)后交流变为直流。

因单片机需要5V供电电源,故用78L05稳压后再给单片机供电。

对于语音芯片,接着用LM317进行直流—直流转换后,将输出的3V电压给4004供电。

液晶显示芯片也用5V电源直接供电。

对于稳压器件LM317, 由其应用公式(1-3):V0=1.25(1+R2), (1-3) 可知, 为了得到4004的3V供电电压, 应合理选取其外接电阻R1和R2的值. 这里取R2 为500欧,R1为240欧,可得从LM317的引脚2输出电压约为3V。

易知,滑阻R2可用来调节引脚2输出电压大小。

图1-3 电源供电部分8051单片机MCS51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好多品种,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

INTEL公司将MCS51的核心技术授权给了很多其它公司,很多公司在做以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STC系列单片机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由台湾的宏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和生产的,具有以下优点:✧超强抗干扰,轻松过 4KV 快速脉冲干扰(EFT)✧高抗静电(ESD),6KV静电可直接打在芯片管脚上✧客户的整机抗静电测试,8KV / 15KV 就太轻松了✧超低功耗,Power Down < 0.1uA, 可外部中断唤醒✧中断优先级可设置成4级(IP,IPH)✧LQFP-44,PLCC-44封装,有P4口(可以位寻址)✧6时钟/机器周期,12时钟/机器周期任意设置✧超强加密本系统中选用的单片机是STC89C51,它除了具有以上描述的优点以外,还具有普通51系列单片机所不具有的ISP功能,即在线编程功能。

用户可以将代码通过串口电路直接烧录进单片机内,而不需要专门的烧录工具。

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是实现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的关键器件,本系统中选用的是PerkinElmer Optoelectronics的TPS434红外热释电温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它由温差热电堆和热敏电阻丙部分构成,如图1.4所示:图1.4热电堆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和微机械电子工艺制造的,它由多个热电偶串联组成。

热电偶是由两种电子密度不同的导体相连接组成的,它有冷热两个端点。

在测量物体温度时,热端与被测物体接触,冷端与测量仪表接触。

热电偶的同种导体会因为存在温度梯度而产生汤姆孙电动热,两种金属的连接处会因为电子密度差而产生珀而粘电动热,会在热电偶的两个端产生温差电动势。

热电堆输出端的电压信号是反映热电偶冷热两端的温度差,也就是被测物体与热电堆冷端的温度差,而不是反映被测物体的真实温度。

因此,还需要环境温度补偿,也就是要测出热电堆冷端温度。

环境温度补偿是通过红外传感器中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完成的,它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中而降低,由此通过测量其阻值就可得知环境温度。

高精度运放本系统中所采用的前置运算放大器是ADI公司的仪用运算放大器AD620。

该器件是低功耗、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它只需一个外接电阻即可实现1到1000倍的增益。

AD620在内部噪声、功耗、输入偏置电压以及输入漂移电压等诸多方面有着出色的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微弱信号的放大。

AD转换器AD转换器又称ADC,它是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的器件,使控制器件可以通过判断模拟量的大小达到控制的目的。

按精度的高低,ADC 可分为8位,10位等以满足多种不同应用场合;按与微控制器的接口方式,ADC可分为并行和串行。

本系统所采用的是TLC0820AC系列的8位高速模数转换器,它是一款并行AD,拥有两种模式供用户使用:只读模式(Read Mode)和读写模式(Reand and Write)。

TLC0820AC内部拥有的Flash技术,内部的取样保持电路的采样窗口为100ns,最大转换时间为2.5us,可满足高速应用的场合。

语音芯片ISD系列语音芯片因其应用方便、接口电路简单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本系统采用的是ISD4003语音芯片,它有连续录音6分钟的能力,片内信息存于闪烁存贮器中,可在断电情况下保存100年(典型值),反复录音10万次。

芯片采用多电平直接模拟量存储技术, 每个采样值直接存贮在片内闪烁存贮器中,因此能够非常真实、自然地再现语音、音乐、音调和效果声,避免了一般固体录音电路因量化和压缩造成的量化噪声和"金属声",特别适用于移动电话及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