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课件新版沪科版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dbaa06fcaf45b307e97197a5.png)
实验结果
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 的加热时间更长,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多。
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 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
探究点二 比热容
经过科学测定,发现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 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物质的这种性质,用物理量比热容来表示。
吸收的热量
=4.2×103 J/(kg·℃)×0.4 kg×(70 ℃-20 ℃)
=8.4×104 J
提炼公式
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Q吸= cm(t1-t0)
Q放= cm(t0-t1)
当堂练习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0.46×103 J/(kg·℃)×0.25 kg×(560 ℃-20 ℃) =6.21×104 J
4.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 <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
的热量( B )
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课堂练习 5 .问:冰的比热容是多大?
答:冰的比热是 2.1×103J/(kg·℃)。
6.问: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了什么? 答: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 容不同。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
探究点一 关于比热容的计算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你能 根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 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 种物质的比热容。
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课件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课件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cfd8a166bd97f192379e907.png)
?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吗
白天在游泳池
凉快
热
晚上到游泳池
热 凉快
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海 水 却傍 还晚 很, 温沙 暖子 。变 凉 了 而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 温度不一样?
猜想:
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 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
活动二:猜想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跟物体的 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还跟哪些因素 有关?
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
3、有关比热容的计算:
如果知道某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 温度变化为△t,则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计算 出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cm △ t
令:t1为物体初温,t2为物体末温 则,1)当物体吸热升温: △ t = t2-t1 2)当物体放热降温: △ t = t1-t2
a.取一定质量的水和煤油装入两容器中, 安装好实验器材。 b.记录液体加热前的温度t1。 c. 给电加热器通电一段时间后断电,同 时上下拉动搅拌棒,等温度平衡后记 录液体的温度t2
证据记录
液体名称
质量 m/g
初温 t 1 /℃
末温 t 2 /℃
升高的温 度 Δ t /℃
通电时间 T/s
水
煤油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 吸收的热量是 ;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 吸收的热量是 ,
2、甲物体的比热容大于乙物体的比热容,若(
)
A.甲、乙质量相等,则甲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乙升高的温度一定 多 C.甲、乙质量相等,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 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D.甲、乙质量相等,它们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则 甲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教案 第13章 第3节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教案 第13章 第3节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592266b3c1ec5da50e270d0.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教案第13章第3节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比热容的应用能够利用比热容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热量的计算会进行简单的吸热计算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1:想一想: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耍的时候,脚踩在沙子上有什么感觉?踩在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阅读P13页图13.3-3的图片与相关内容,想一下怎么回答。
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砂石和海水受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砂石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
故感觉砂石烫,海水不那么烫。
活动2:让学生阅读“想想议议”,然后思考:在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利用了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同学家中有小汽车,打开小汽车的前盖,会看到一个大水箱,水箱起什么作用?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装这种液体?如果是在北方,在冬天很冷的情况下,能否只装这种液体,如果不能,应该怎么解决?学生交流得出答案:水的比较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热量,水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致冷效果好。
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较好。
归纳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很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来取暖。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气温。
知识拓宽:我们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海边,白天与夜晚的风向是否相同,请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归纳总结:因为陆地基本上是沙石构成的,比热容小于水,白天温度升得快,热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海洋上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十三章 内 能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十三章 内 能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411f3c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5.png)
3.(邵阳中考)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 J/(kg·℃)]( C ) A.4.2×104 J B.1.26×104 J C.8.4×104 J
D.8.4×107 J
4.一杯水由80 ℃降至20 ℃放出的热量为Q1, 它由30 ℃升高到70 ℃吸收的热量为Q2,则(B )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
7.(青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00 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 象,前10 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 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10 min 升高的温度:
Δt=50 ℃-20 ℃=30 ℃,
由 Q 吸=cmΔt 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c=mQΔ吸 t
=0.17.k2g××13003
12.(易错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40 ℃,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 5.46×105 J的热量,水的温度会升高到[c水=4.2×103 J/(kg·℃)](B ) A.105 ℃ B.100 ℃ C.65 ℃ D.60 ℃ 13.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的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 升高1 ℃,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 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为___3_0J0/0( kg·℃); 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比热容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c_甲_>__c_乙_>__c_丙。
所以 m2=c2(tQ02放-t) =
12 500 J 4.2×103 J/(kg·℃)×(100 ℃-35 ℃)
≈0.045 8 kg
5.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比热容之比是1∶2,当它们升高的温 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 A.1∶3 B.3∶1 C.3∶4 D.4∶3 6.(泰安中考)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 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_2_0℃[c水=4.2×103 J/(kg·℃)]。
人教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十三章 第三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
![人教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十三章 第三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1fd15856bd97f192379e996.png)
的热量是_25_00 __J。[c水=4.2×103
J/(kg·℃)]
0.46×103
钢、铁
5.(3分)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 沙石 铝
0.92×103 0.88×103
水银 铜
0.14×103 0.39×103
4.2×107 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 钢、铁 0.46×103 铅 0.13×103
J/(kg·℃),c钢=0.46×103 J/(kg·℃),结
果保留两位小数]
8
9
一、选择题(4×6分=24分) 10.小华设计了B 一种夹层内可装热水的背
心,冬天,将夹层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
起到保暖作用。这种水暖背心的设计原理 是( )
A.水资源比较丰富 B
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 C.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大 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10适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三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
1
2
1.比热容的应用大:由于水的比热容较 多
____,那么一定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 的温度时Q,吸=c吸m(t-收t0) (或放出)的热量较___剂或散热剂。
2.热量的计算: (1)吸热公式:____; (2)放热公式:____。
Q
吸=c
水
m
水Δt
水得,Δt
水=
t-t0
= c
Q
水
吸
m
=
水
(2)若用这些热量给30 ℃、0.5 kg的水加 Q放 = c 水 m 水 4.2×103
6.21×104 J J/(kg·℃)×0.5
≈29.57 kg
℃,水的末温 t=Δt 水+t0=29.57
第2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2e483d7daf45b307e8719779.png)
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
4.当一种液体温度达到t2时,记录该液体加热的最终时刻,计算 该液体加热的时间t。对另一液体作同样的观察、操作和记录。当热
源相同时,两液体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的液体从
热源吸热越多。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1/℃
①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 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物质吸热能 力的强弱。
②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 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质吸热能力 的强弱。
41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按图13-10组装
实验器材。
2.观察并记录加热前两液体的初温度t1,预先设定好液体加热的 末温度t2。
分析与论证
将各组的实验数据公布交流,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发现:
1.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其吸收的热量几乎是相
同的,用煤油做的实验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2.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比
煤油
。
更多的实验可以使我们得出结论;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液体末盟2/℃
加热时间/min
液体吸热情况 “多”成“少 ”
实验说明: (6)数据记录与图像。
液体名称
水 煤油
质量/g
200 200
初温t1/℃
末温t2/℃
液体吸热情况 加热时间/min “多”成“少
”
25
40
13.5
多
25
40
6.5
少
温度t/℃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探究物质的比热容](https://img.taocdn.com/s3/m/c4f4e49725c52cc58ad6be82.png)
A.a的比热容大,是水 B.a的比热容大,是酒精(jiǔjīng) C.b的比热容大,是水 D.b的比热容大,是酒精
12/12/2021
第九页,共十六页。
综合能力提升练
1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 min,它 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tú xiàn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12/12/2021
第七页,共十六页。
综合能力提升练
9.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pànduàn)正确的是( D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 kg·℃ )]
水
4.2×103 铝 0.88×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0.84×103 砂石 0.92×103 铜 0.39×103
到如下数据:
烧杯号
物质
质量
m/g
初温
t1/℃
末温
t2/℃
加热时间 t/min
1
水 300 20
30
12.3
2
水 15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 1 )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比较 加热时间 来反映(fǎnyìng)的; ( 2 )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物质 ,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 的热量不同; ( 3 )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质量 有关。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特性的应用 热量的计算)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特性的应用 热量的计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b87e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f.png)
【阅读课本P14,完成以下问题】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 质量 、 比热容 、
升高的温度 有关.
2.根据水的比热容我们可知,1 kg的水温度每升高1 ℃需要 吸收4.2×103 J热量.那么5 kg的水温度每升高 2 ℃需要吸收 多少热量?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解:Q=cmΔt=4.2×103 J/(kg·℃)×5 kg×2 ℃=4.2×104 J 答:略.
3.要使质量为100 g,温度为10 ℃的铁块温度升高30 ℃,需 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c铁=0.46×103J/(kg·℃)] 解:铁块吸收的热量Q吸=cmΔt=0.46×103 J/(kg·℃)×0.1 kg×30 ℃=1 380 J. 答:铁块吸收的热量是1 380 J.
4.(教材母题变式)质量为4 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30 ℃升高到 40 ℃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 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
【归纳总结】(1)相同质量的水与比热容小的物质相比,吸 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可以用于调节气 温;相同质量的水与比热容小的物质相比,升高(或降低)相 同温度时,水吸热(或放热)多,可以用水作为冷却剂或取暖. (2)在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 温度,使人感到凉爽,即蒸发吸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的特点.
【变式训练4】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c铁>c铜),吸收相同 的热量后,将它们互相接触,则( D ) A.热量将由铁块传给铜块 B.由于吸收相同热量,所以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热量将由铜块传给铁块 D.无法确定
【重难易错】(跨学科·日常生活)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 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 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A )
错因分析: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掌握不够透彻,跨学科 整合题,涉及海陆风的形成.
13.2物质比热容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
![13.2物质比热容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43e2d943767f5acfa0c7cd07.png)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二)过程与方法根据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
教学重点:1、物质比热容2、物体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教学难点:1、制定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2、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教学用具:准备好所需器材:(每实验小组)烧杯2只、温度计2支、搅拌器2个、电加热器2副、盖板2块、水、煤油、停钟(或记时秒表)1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将一壶水烧开与烧开半壶水相比,谁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2、将一壶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将一壶水烧开比烧开半壶水吸收的热量多,将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吸收的热量多。
由此可见,水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也和温度升高的程度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
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学习物质的比热容。
二、新课教学(一)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不一样。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准确记录数据。
●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上海科技版物理九年级上10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详案
![上海科技版物理九年级上10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c4e83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6e.png)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反思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反映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物理量,知道比热容的单位J/(kg·℃)及其读法、含义。
2.会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
3.会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这一特点,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联系实际,分析与比热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养成探索、思考物质世界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和科学的感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2.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1.理应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物理问题。
2.了解不同物质吸、放热性能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和讨论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功率电热器2个(同规格)、一杯水、一杯煤油、500mL 烧杯2只、搅拌器2只、温度计2支、秒表、托盘天平和砝码等。
授课时数2课时第1课时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朗的天,碧蓝的海,人们漫步海滨,感受到海风迎面吹拂,会觉得十分舒畅。
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
![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a7cc0a168884868662d637.png)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时候, 为了防止霜冻,夜晚降温时,由于水比热容较大, 放出一定热量时,温度降低得少,对秧苗起了保温 作用。
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 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较大,当气温 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 了2℃,放出了 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 为___kg.[已知c=4.2×103J/(kg⋅℃)].
(3)此实验表明____比____的比热容小些.
解析:本题中用气球膨胀的大小表示煤油和水温度上
升的大小,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反映了煤油和水上方
气球内气体的温度相同,即煤油和水升高的温度,乙瓶
加热时间长一些,表明水吸收的热量多一些,即Δ t油
=Δ t水,Q水吸>Q油吸,而m油=m水,由
可知c煤
油<c水.
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 通过比较Δ t的大小判断c的大小
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 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 以看出( )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比热容相同
D.开始加热时,甲和 乙的比热容为零
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一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水的比热较大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1.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调节气候
“朝穿皮袄午披纱,怀抱火炉吃西瓜”这是沙漠地 区早晚气温反差较大的写照,你能说出是什么道理吗?
沙漠地区多砂石,而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夜间砂 石散热,温度降低较多,因而早晨气温较低。午间在 阳光的照射下砂石吸热,温度上升很快,气温迅速上 升。这样就出现了早、午气温差别较大的奇特现象
13.3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3.3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ea7f8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4.png)
第3节 比热容
1 知识管理
2 A 基础题
3 B 中档题
4 C 拓展题
吸收
1.如果吸 代表物体______的热量,代表物质的比热容,代表物体
的质量, 和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那么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
吸 = −
为_________________。
放出
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对它们的质量大小进行
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甲比乙的质量小
B. 甲比乙的质量大
C. 甲、乙的质量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由甲传给乙
【变式】 加热相同时间后,将两液体混合在一起,热量____________
(填“由甲传给乙”“由乙传给甲”或“不传递”)。
则这种液体的比热容:
液 =
吸
液 液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2023·泰安)质量均为.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
出的热量相等,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
热容水 = . × / ⋅ ℃ ,水 > 液 。下列说法中(
①甲物质是水
②~ 乙温度降低了 ℃
③~ 甲放出了. × 的热量
④乙物质的比热容为. × / ⋅ ℃
1
2
3
4
5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课件+---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课件+---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e2d62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3.png)
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大 。
3. 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
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
比热容之比为 7∶4 。
4. A、B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2∶1,用这两种物质
做成等质量的甲和乙物体,吸收相同热量后,甲、乙的
热量的损失,求它们达到热平衡后共同的温度。
解:设达到热平衡后共同的温度是t共,因为不计热量的
损失,Q吸=Q放,
Q吸=c水m水(t共-t水),Q放=c金m金(t金-t共),
所以c水m水(t共-t水)=c金m金(t金-t共),
即4.2×103 J/(kg·℃)×0.1 kg×(t共-30 ℃)=
0.42×103 J/(kg·℃)×0.05 kg×(1 080 ℃-t共)
温度升高量之比为 1∶2 。此时将二者接触,则热传
递方向是 无法判断 (选填“从甲到乙”“从乙到
甲”“不传递”或“无法判断”)。
5. 质量为5 kg的某种金属块,温度从40 ℃升高到70 ℃
时吸收了1.95×104 J热量,这种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
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1
-1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 ·℃ )
式改变酒的内能;酒盏里质量为100 g的酒在漂流过程
中,温度从30 ℃降低至25 ℃,会放出 1 700 J的热
量。[c酒=3.4×103 J/(kg·℃)]
(第1题)
2. (2023·牡丹江)小明家的热水器装有50 kg水,将水
6
8.4×10
由20 ℃加热到60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2
![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2](https://img.taocdn.com/s3/m/6ed2c50bb52acfc789ebc924.png)
4、质量为200克的铝壶中盛满温度为20℃的水后, 进行加热,当壶中的水吸收了5.04×105J的热量后, 水温升高到80℃。此过程中铝壶吸收了多少热量? 壶中所装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已知铝的比热容为 0.88×103 J/(kg. ℃)
解(1):Q壶吸=c铝m铝Δ t升 =0.88×103 J/(kg. ℃) × 0.2kg ×(80-20) ℃ =1.06 × 104J
2 问: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 两 段,哪段铁丝的比热容大些? 答: 比热容一样大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大小、温
度改变的多少、形状、体积无关,仅 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同一物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相 同。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现象与应用
强 水的吸热能力比别的物质__(强,弱) 慢 水吸热升温比别的物质___(快,慢) (1)、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2)、暖水袋 (3)、中午,沙子很烫而水不烫;
Q放=cm(t0-t)=cmΔt
课堂练习
1、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昼夜
温差大? 答: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而砂石和泥土的比热容 比较小。在同样受热或 遇冷时,水的温度变化 比砂石的小。所以,沿 海地区的气温变化不像 内陆的气温变化那样显 著。
3、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 的种类有关的是( B ) (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 的热量不同 (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 的热量一般不同 (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 的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 的热量一般不同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综合应用PPT课件(人教版)
![1比热容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综合应用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7785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f.png)
A.cA>cB时,mA=mB
B.cA<cB时,mA<mB
C.cA>cB时,mA>mB
D.cA<cB时,mA>mB
1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热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
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B )
A.0.9×103 J/(kg·℃) C.3.6×103 J/(kg·℃)
解:Q 放=c 钢 m 钢 Δt 钢=0.46×103 J/(kg·℃)×0.25 kg×(560-20) ℃=6.21×104 J,钢刀放出
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Q
吸=c
水
m
水
Δt
水,∴Δt
水=t-t0=c水Qm吸水=4.2×103
6.21×104 J J/(kg·℃)×0.5
kg
≈29.57 ℃,t=Δt 水+t0=29.57 ℃+30 ℃=59.57 ℃
c(tQ-吸t0)=4.2×103
1.26×107 J J/(kg·℃)×(80-20)
℃=50
kg
一、选择题(5×6分=30分)
9.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
迅速投入水中后,它们的内能变化正确的是( B )
A.铜块的内能减小,水的内能增大
B.铜块的内能增大,水的内能减小
16.东坡米线是黄州特色小吃。制作的第一步就是熬汤:在锅 中放入水和鸡,用大火将水煮至沸腾,然后转用小火烹煮,再将
以下食料一起上桌: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
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 入米线。现有以下资料:汤的质量是1.4 kg,初温是97 ℃,比热 容是4.2×103 J/(kg·℃);肉的初温是22 ℃,比热容是3.5×103 J/(kg· ℃)。基于健康缘故,肉必须至少加热至82 ℃,则在汤中最多可 以放入______0k.4g2的肉。(不计热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沙漠地区温度变化大。同理,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新疆有句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你现在能说出它的道理吗? 这是对沙漠气候的生动
描述。白天,当太阳照射到 沙漠时,由于砂石的比热容 较小,砂石吸收热量后,其 温度会迅速升高;而到傍晚, 砂石要放出热量,由于砂石 的比热容较小,砂石的温度 会下降的很低,所以沙漠气 候温差变化很大。
4、质量是0.5 kg的铝壶里装了2kg 水,从20℃ 加热至 沸腾,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解: 2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 ×2kg×(100℃-20℃) =6.72×105J
0.5kg的铝壶吸收的热量: Q吸=c·m·△t
=0.88×103J/(kg·℃) ×0.5kg×(100℃-20℃) =0.352×105J
算式呢?
物质的比热
铝块吸收的热量=0.88×103J/(kg ·℃) ×2㎏×(100℃-30 ℃)=1.232×105J
物体的质量 物体升高的温度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物质的比热×物
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
字母表示:
Q吸=cm(t-t0)
思考
小结:
如果一个质量为2㎏得铝块,温 度从100℃降低到30℃,铝块放出 的热量是多少?
随堂练习
1、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0g,温度是900℃, 若它的温度降低到40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c=0.46×103J/(kg·℃) ]
解:铁钉放出的热量 Q=c·m·△t = 0.46×103J/(kg·℃) ×0.02kg×(900℃-400℃) =4.6×103J
答:铁钉放出的热量是4.6×103J。
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6.72×105J+0.352×105J
=7.0772 ×105J 答: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是7.0772 ×105J。
5、下面是小明在题为《能源的利用》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 的有关太阳能的资料:
太阳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源,它无污染、免费,还 可以再生,这种能源的使用期和太阳本身寿命一样长。当太 阳光照射地面时,1m2地面在1s内平均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 1.0×103J。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目 前它已经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恰好,小明同学家 最近想买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参考了以上资料后,他又在 网上下载了某型号太阳能热水器的宣传广告:
容积(V) 100 L 集热管的采光面积 (S) 1.5m2
效率(n) 40℅ 使用年限(r)
15年
(1)小明家每天大约需要100kg 热水,用这种热水器将这些水 从25℃加热至45℃需要多长时间? (2)对比效率为80℅的电热水器,小明家每天可节约多少电能?
即Q吸=Q放
例题*
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 ℃,至少
需供给多少热量?
已知:c=4.2×103J/(kg·℃),m=2kg, t1=20℃,t2=100℃。
求:Q吸 解:Q吸=cm(t1-t2)=4.2×103J/(kg·℃) ×
2kg×(100℃-20℃) =6.72×105J。 答:至少需供给6.72×105J的热量。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及应用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1、人们选择用冷水给发动机冷却,用 热水取暖,这是为什么?
2、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而沿海地 区昼夜温差不大,这又是什么原因?
例如:人们通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用热 水取就暖是,利这用是水因的为比水热的容_大_!_______大。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等质量的水比其他物质升高
比热容 的温度从低比,热所容以表用可冷以水看冷出却,发各动种机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
味着因,为在同质样量受相热等或、冷温却度的降情低况也下相,同水的的水温比度其变他化物要质小放些出。的热量多,所
以用热由水于取海暖水。的比热容大,砂石比热容小,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条件 相同时,海水比砂石的温度升高的要小些,所以白天沿海地区比沙
2、质量为3 kg ,温度为70℃ 的水,放出了 6.3×105J的热量,水温将降低到多少℃?
解:水温降低了: △t=Q/c·m = 6.3×105J/4.2×103J/(kg·℃)×3kg =50℃
水温降低到: t=t0-△t =70℃-50℃ =20℃
答:水温将降低到20℃。
3、把100g 、 80℃的热水跟250g 、10℃的冷水 相混合,混合后的温度为28℃,求热水放出的 热量和冷水吸收的热量?
课堂提问
新课导入
水的比热值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知道了物质的比热相当于知道了什么?
小结: 相当于知道了1㎏的这种物质温度
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思考
如果物体的质量不是1㎏,升高或降低 的温度不是1℃,那么物体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该怎样计算呢?
典例解析
例1 把质量为2㎏、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
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⑴查表知:c铝=0.88×103 J/(kg ·℃)
⑵2㎏铝块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 0.88×103J×2=1.76×103J
⑶2 ㎏铝块温度升高100℃-30 ℃=70 ℃ 所吸收的热量是: 1.76×103J×70=1.232×105J
问 :
上面的计算过程能否写成一个综合
铝块放出的热量=铝块的比热×铝块 的质量×铝块降低的温度
字母表示:
Q放=cm(t0-t)
小结
物体的吸放热公式为: Q吸=cm(t-t0) Q放=cm(t0-t)
Q=cm t
Q吸=cm t升 Q放=cm t降
知识反馈
热平衡方程: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
计热损失,则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和高 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
解:热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t =4.2×103J/(kg·℃) ×0.1kg×(80℃-28℃) =2.184×104J
冷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 ×0.25kg×(28℃-10℃) =1.89×104J 答:热水放出的热量是2.184×104J, 冷水吸收的热量是1.89×10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