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67533
完整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完整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33ea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8.png)
完整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1.了解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2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幅图片让学生思考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问题;2)讲授:介绍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阶段;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我认知的方法和技巧,并展示自己的成果;4)案例分析: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5)小结: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1.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不足,同时激发他们的自我潜能,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
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鼓舞人心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
2)分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并让学生思考如何缩小这个差距。
3)讲解如何树立自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并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
4)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价,帮助他们更好的和他人。
5)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的自我评价和未来发展的文章。
2.教学过程:1)通过故事《桃花木心》引出主题:“阳光总在风雨后”。
2)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讨论:遇到挫折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挫折的方法和心态。
4)介绍不同类型的挫折和产生原因,并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挫折对心理产生的影响。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4cda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c.png)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案例分析法:分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探讨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报告:学生分组讨论并提交报告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的概念和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和管理的重要性常见情绪问题和应对策略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的概念和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情绪问题和应对策略实践演练法: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实践演练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实践演练报告:学生提交情绪管理的实践演练报告第三章:压力应对3.1 教学目标了解压力的概念和应对的重要性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3.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和应对的重要性常见压力源和应对策略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压力的概念和应对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压力源和应对策略小组讨论法:探讨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小组讨论报告:学生分组讨论并提交报告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4.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角色扮演法:学生进行沟通实践演练小组讨论法:探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4.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角色扮演报告:学生提交沟通实践演练报告第五章:自我认知与自尊5.1 教学目标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自尊的重要性掌握提高自我认知和自尊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自尊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提高自我认知和自尊的方法和技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自我反思法: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分享小组讨论法:探讨提高自尊的方法和技巧5.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自我反思报告:学生提交自我反思报告第六章: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6.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概念及其区别掌握识别和应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方法6.2 教学内容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分类心理疾病的定义和症状识别和应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理解小组讨论法:探讨应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方法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分组讨论并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第七章: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7.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方法7.2 教学内容心理辅导的定义和形式心理咨询的定义和过程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角色扮演法: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实践演练小组讨论法:探讨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方法7.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角色扮演报告:学生提交心理咨询实践演练报告第八章:心理素质与心理训练8.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素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心理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实践演练法: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实践小组讨论法:探讨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技巧8.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实践演练报告:学生提交心理训练实践报告第九章: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9.1 教学目标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9.2 教学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心理调适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法: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9.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分组讨论并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第十章: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10.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成瘾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网络成瘾的定义和症状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的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成瘾的基本概念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小组讨论法:探讨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的方法实践演练法:学生进行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的实践演练10.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实践演练报告:学生提交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的实践演练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心理健康概述难点解析: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c8fa1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2.png)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意义及重要性;2.掌握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处理技巧和预防措施;3.培养中职生合理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4.引导中职生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改善校园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与意义;–认识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危害;–掌握心理问题预防与保护的措施。
2.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处理技巧–学习、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常见心理问题对中职生的影响;–情感压力与疏解的处理技巧;–有效沟通与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
3.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关注学生日常心理健康,建立学生档案;–组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主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意义及掌握常见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心理保健措施。
2.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多种情境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错误的情绪及行为,如何正确地处理情感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3.互动式授课法:课程中设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自主交流,以激发学生自己的想象、思考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掌握常见心理问题防治方法,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
2.教学难点:如何创设各类情境案例,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行为实践的表现等。
2.采用笔试、口试、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六、教学实施1.教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2.时间安排:每周2个课时,共16周;3.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意义及重要性;讲授法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处理技巧掌握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处理技巧和预防措施;情景教学法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引导中职生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改善校园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0691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3.png)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明确心理健康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心理健康对学习与发展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小组讨论法:探讨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心理健康对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影响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方法2.2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的定义与意义情绪的识别与表达情绪调节与管理的方法2.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情绪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绪小组讨论法:探讨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方法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情绪调节和管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情绪管理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情绪管理方法的能力第三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3.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3.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的定义与意义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小组讨论法:探讨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沟通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人际交往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沟通技巧的能力第四章: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4.1 教学目标:了解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合理规划和安排时间掌握设定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的定义与意义合理规划和安排时间的方法设定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小组讨论法:探讨合理规划和安排时间的方法目标设定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设定和实现目标4.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目标实现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的能力第五章:自我认知与自尊建立5.1 教学目标:了解自我认知和自尊建立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掌握建立自尊的方法和技巧5.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和自尊建立的定义与意义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方法建立自尊的方法和技巧5.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自我认知和自尊建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认识自己小组讨论法:探讨建立自尊的方法5.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自我反思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自尊建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自尊建立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自尊建立的能力第六章:压力与应对策略6.1 教学目标:了解压力和应对策略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识别和理解压力源掌握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和技巧6.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与影响压力源的识别与理解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压力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压力体验活动:通过模拟压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压力感受小组讨论法:探讨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6.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压力体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应对压力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压力应对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应对压力技巧的能力第七章:心理障碍与求助途径7.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障碍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学会识别和理解心理障碍的症状掌握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和方法7.2 教学内容:心理障碍的定义与常见类型心理障碍症状的识别与理解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和方法7.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心理障碍的症状小组讨论法:探讨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和方法7.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心理障碍和求助途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心理求助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寻求心理帮助的能力第八章:积极心态与心理素质培养8.1 教学目标:了解积极心态和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培养积极心态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掌握应对挑战和困难的策略8.2 教学内容:积极心态和心理素质的定义与意义培养积极心态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应对挑战和困难的策略8.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积极心态和心理素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心态和提高心理素质小组讨论法:探讨应对挑战和困难的策略8.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积极心态和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应对挑战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应对挑战和困难策略的能力第九章:网络心理与自我保护9.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心理的概念和影响学会识别和理解网络心理问题掌握网络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网络心理的定义与影响网络心理问题的识别与理解网络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9.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网络心理的基本概念和影响网络心理体验活动:通过模拟网络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心理问题小组讨论法:探讨网络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9.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网络心理体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网络心理问题和自我保护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网络自我保护实践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网络自我保护的能力第十章: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进行自我职业分析和职业选择掌握制定职业规划和实现生涯发展的方法和技巧10.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的定义与意义自我职业分析与职业选择的方法制定职业规划和实现生涯发展的方法和技巧10.3 教学方法:讲座法:讲解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基本概念和方法自我职业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职业分析和职业选择小组讨论法:探讨制定职业规划和实现生涯发展的方法和技巧10.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讲座和自我职业分析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实践评估: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压力与应对策略重点环节:1. 压力体验活动:通过模拟压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压力感受难点解析:压力情境的创设需要真实可信,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压力感受。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5b94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3.png)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1.2 课程性质:公共课1.3 授课对象:职业学校学生1.4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习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2.1 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与标准;(2)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3)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4)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5)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2 教学重点:(1)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与标准;(2)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3)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标准、心理问题及原因等;(2)案例分析法:分析职业学校学生典型的心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互动交流;(4)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2)纸质教材: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3)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文章,拓展学生学习视野;(4)心理测试工具:评估学生心理状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共2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4.2 教学进度安排:(1)第1-4课时: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与标准;(2)第5-8课时: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3)第9-12课时: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4)第13-16课时: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5)第17-20课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五、教学评价5.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与表达,评价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5.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心理测试等手段,评估学生对心理调适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情况;5.3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7c3399680203d8ce2f24ae.png)
观看Flash动画
由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讲授
先简单了解心理分析疗法的理论知识
为了使同学们理解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展示两张冰山的图片
相同事件A不同认知B(观念)不同情绪C
合理想法言积极情绪
4.分析实例:在路上,碰到朋友,但他没有理我。“我”会有哪些想法产生?哪个是合理的?
5.下面这些想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情绪?要怎样改变呢?
三、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由学生讨论完成
简单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对照标准看看自己是不是健康
由对健康知识的
古代医圣华佗说:“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毕淑敏说:“一个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求,这是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是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
二、思考苑——心理辅导等级划分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人群是所有大众,侧重于预防,从时间上而言,是个体终生的课题。
心理咨询面向的人群是有一些轻微的,涉及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绪的、自我认识的、人际交往的、学习的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援助的人。
心理治疗主要面向一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群,其心理问题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消极的影响。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心灵故事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与贾姆讷的故事。
这个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心海导航
1.自我评价种种
(1)自我评价过高。(2)自我评价过低。
(3)自我评价利己化。(4)自我评价相对客观。
你习惯的自我评价方式是什么?
2.他人评价
什么是健康?
中职心理健康教案_完整版
![中职心理健康教案_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6bc93c647d27284b7351f2.png)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讨论,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难点: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分析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第2课心理健康哆唻咪【课题】心理健康哆唻咪【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对健康概念的了解,引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最后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难点: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流动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什么是健康?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课题】心理发展你我他【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63a8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d.png)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等。
2. 积极心态的培养: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等。
3. 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放松训练、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共同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2. 案例库或实际案例。
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积极心态的培养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共同学习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小组活动等,以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心理调适方法的运用等。
3. 学生反馈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拓展1.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来校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2. 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适能力。
3. 心理健康资源推荐:向学生推荐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网站或APP,帮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八、教学反思1. 课程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中职《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中职《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6ab24c8e9951e79b892756.png)
中职《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教育目标: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 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2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
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
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教育目标: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
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的体会健康的含义。
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
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a3c8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5.png)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经验。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思考。
讲座: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经验,并分享给全班。
第二章:情绪管理与调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有效管理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调节的策略与方法。
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和方法。
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思考。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和方法,并讨论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第三章:压力管理与应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有效管理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与分类。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压力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压力的基本概念和影响,以及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压力经验和应对策略。
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引入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压力管理的思考。
讲座:讲解压力的基本概念和影响,以及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压力经验和应对策略,并讨论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a27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8.png)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态度,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等。
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学习效率的关系等。
3. 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情绪调节、压力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展开讨论,分享经验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 课件:制作课件,以便于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3. 案例:收集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5. 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话题的兴趣和热情。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维护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4856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6.png)
3.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
〔1察知幸福〔2体验幸福〔3追求幸福
心理体验
一、讨论会
1.读完吕晓雯的故事,请和同桌同学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请学生回答,引出心理健康教育话题
教师讲解
进行讨论分析
2.请和小组同学讨论:希望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教具:
计算机
难点
认识到只要积极行动起来,中职生也可以有美好未来。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导入新课
我是一个中职校学生。每天的生活平平淡淡。中考失败让父母很失望。都说十六七岁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可我却没有体会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三、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由学生讨论完成
简单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对照标准看看自己是不是健康
由对健康知识的
古代医圣华佗说:"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毕淑敏说:"一个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求,这是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是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
观看Flash动画
由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讲授
先简单了解心理分析疗法的理论知识
为了使同学们理解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展示两张冰山的图片
相同事件A不同认知B〔观念不同情绪C
合理想法言积极情绪
4.分析实例:在路上,碰到朋友,但他没有理我。"我"会有哪些想法产生?哪个是合理的?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5dc927ee06eff9aef807ae.png)
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 年月日备课日期2013年月日上课时间2013 年月日课题第26课在实践中学习总第26 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意义本课第 1 课时2、多参加相关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课型:新授3、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重点理解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教具: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难点投身到实践中去,开辟学习的另一片广阔天地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心灵有约师生问候!口号: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心灵故事一、小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在课堂中的学习才是学习,在实践中的学习不是学习,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二、看王文志的故事想一想:他的这段经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心海导航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第一,在实践中学习是由学习目的决定的。
第二,在实践中学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在实践中学习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体验请同学准备一张纸,按照教材上的折纸图学习折小企鹅。
第一种方法:由老师先讲原理,再看课件上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试着叠;第二种方法:学生们拿纸,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强调要领。
在折纸游戏中,你认为看图纸学习和实际操作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受?成长工作坊看看下面的图片心情放松,面带微笑由学生讨论完成播放动画教师讲授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然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使学生们懂得技能是需要训练的,要在实践中获得,从而得出实践的重要性展示这些专业学习想一想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你动手实践的能力怎么样?你曾经参与过哪些实践工作,感受如何?与大家分享。
接着看下面的图片:说一说你参加过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吗?谈谈你的收获。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概述教案(详案)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概述教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d366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0.png)
***
职称
助讲
教龄
5
科目
德育
班级
体育12班
时间
2021年4月
课时
2
课题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教学目的
要求
1、了解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
2、掌握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难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课型及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板书提纲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什么是健康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学进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时间分配)
【案例导入】
中国心理第九届年会2013年9月20日在武汉举行。会上,一项题为“中职生危险行为的家庭形响因素”的学术报告引起各方关注。研究报告表明各类危险行为在中职生中普遍存在,总发生率达16%,该调查报告显示,式汉中职生危险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6%,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3.7%,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率为49%,吸烟饮酒行为的发生率为33%,不良饮食和缺乏体有运动
行为的发生率为7.8%6。
教学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db61b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3.png)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关推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
情感目标: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行为目标: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
活动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优缺点,接纳自我。
活动难点: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活动准备:一把小镜子,《相信自己》光碟一张。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品小明拿着刚发下来的考试卷子,背者书包垂头丧气地说:“又是不及格!”这时小强从后面追上来,冲他一笑:“听说要开运动会了,你这个体育健将可要多报几项啊!”小明却无精打采地说:“那有什么用,跑得再快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2、思考引发动机,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1)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2)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3)通过这个小品你能明白什么?3、师:偶尔一两次考试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活动主体1、小品《照镜子》大致内容:两位同学按要求闭上眼睛,老师用染红的手指点一位学生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鼻子”。
接着再点另一位同学的额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额头”。
学生回答的同时,颜色已染到他们的鼻子或额头上了,他们却全然不知。
然后让他们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最后老师把小镜子递到他们手里,他们这才发现真相。
(1)、思考:刚才的小品对你有什么启发?(2)、师:脸上的脏东西,别人看得清,自己却看不见,用小镜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让同学当一当这把小镜子,你会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dbbd5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8.png)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第一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1.1 心理健康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区别1.2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探讨个体因素(如性格、气质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等)对心理健康的作用1.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强调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讨论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的作用第二章:情绪管理与调节2.1 情绪的类型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情绪及其特点(如快乐、悲伤、愤怒等)探讨情绪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2.2 情绪调节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表达和放松训练等方法调节情绪分析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3 情绪管理与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管理情绪讨论情绪管理对学业、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压力应对与心理弹性3.1 压力的定义与影响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不同类型的压力源及其对个体的影响3.2 压力应对策略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时间管理、社交支持和自我照顾等策略应对压力强调有效应对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3 心理弹性的培养介绍心理弹性的概念及其对个体适应困境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积极心态、社交支持和自我发展等途径培养心理弹性第四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人际关系的类型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如亲密关系、友谊等)及其特点分析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2 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和非暴力沟通等强调沟通技巧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讨论良好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和社交适应的影响第五章:自我认知与个人发展5.1 自我认知的定义与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分析自我认知对心理健康的作用5.2 增强自我认知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提升等方法增强自我认知强调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5.3 个人发展规划引导学生如何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讨论个人发展对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影响第六章:心理障碍与求助途径6.1 心理障碍的类型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及其特点分析心理障碍对个体生活和学业的影响6.2 识别心理障碍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6.3 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接触专业的心理帮助资源,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讨论寻求心理帮助的意义和作用第七章: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7.1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网络成瘾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网络成瘾的常见表现和危害7.2 网络成瘾的应对策略教授学生如何克服网络成瘾,如时间管理、替代活动等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支持在应对网络成瘾中的重要性7.3 保持健康的网络使用引导学生如何保持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讨论健康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和生活的影响第八章: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8.1 性别角色的定义与影响让学生了解性别角色的概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性别角色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的作用8.2 性别角色的认同与调适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认同和调适性别角色强调性别角色认同与调适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8.3 性别平等与心理健康引导学生理解性别平等的意义讨论性别平等对心理健康和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第九章: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9.1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对心理健康的作用9.2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如自我评估、目标设定等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9.3 职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相结合讨论终身学习对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的影响第十章:心理素质与全面发展10.1 心理素质的定义与作用让学生了解心理素质的概念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分析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和适应性的作用10.2 提升心理素质的途径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调适、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等途径提升心理素质强调提升心理素质对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0.3 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如何实现全面发展,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讨论全面发展对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解析:理解心理健康不仅受个体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这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认识心理健康的视角。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7ed88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d.png)
第一讲与学生共同拟定本学期的授课要点教育目标: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学生对教材目录第一章至第八章有所了解;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中职生普遍关心的亲情、友情、爱情话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根据自我需求,想在本学期里和同学们共同探究:怎样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使自己更好的适应学生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预防和矫正不良的个性品质。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
得出本讲的主题“本学期的授课要点”。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困扰你学习的主要障碍?(4)通过学生的讨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本学期的主要授课内容。
(5)针对教材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课后作业——如何向他人隆重推荐自己。
第一章绪论教育目标: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2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教育目标: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2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
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4)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
(5)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教育目标: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
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的体会健康的含义。
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2)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
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并对心理问题进行说明。
(3)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及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4)对教材中王佳瑶的故事进行总结;(5)布置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教育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并分析自己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2.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并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掌握相应的发展策略。
2.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把握自身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能够有意识的做到扬长避短,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分析比较现在的心理状况与小学时候的区别,并通过举例子来说明心理的变化,引导出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2)小组讨论:“周彦为什么成功?哪些心理特点帮助了他?”(3)总结: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符合自己特质的心理潜能,只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激发出我们自身的潜能,创造成功。
(4)讲解人的九种潜能。
(5)布置作业: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第4课心理调适ABC教育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分析心理困扰的原因;2.掌握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拥有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中的自我认知改变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该方法来调节自己。
2.教学难点:把认知改变法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换位思考。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3.教学过程:(1)借用教材中的情境分析“渔民救人的故事”,得出助人自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出自我调适的重要性。
(2)总结归纳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并举例讲解方法原理。
(3)提问:生活中不开心的时候,你怎么办?通常喜欢怎么样发泄?(4)讲解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说明现实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学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应对环境的不适。
(5)布置作业:自画像第5课天生我材必有用教育目标:1.使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2.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自我认识的途径、方法,学会悦纳自我。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习惯;学会遇事善于观察和反思,善于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不断超越。
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2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准备折叠的道具3.教学过程:(1)活动引出主题,讲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出处(2)“认识自己”,讲述苏格拉底格言的意义(3)活动一:比较手指长短,讨论对比的感受(4)团体心理咨询:戴高帽子。
分小组做游戏,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就让小组成员夸赞戴帽子的人优点,大家轮流戴帽子。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他人评价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产生愉快的情绪,产生自信;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
(5)布置作业:设想自己未来的梦想第6课我的未来不是梦教育目标:1.树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意义;2.学会根据自身条件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并掌握分阶段逐步实现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树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意义;学习制定适合长期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2.教学难点: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并能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评估、不断的修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案例3.教学过程:(1)提问与讨论:面对失败怎么样应对的?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出话题“目标确立的策略”与“目标成功与否”关系。
(2)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来强调树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性(3)学会分解目标,把目标变成阶段性的合适目标,变成具体的行为和事件,确定实现目标的一套策略。
(4)提问与讨论: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目标呢?怎么样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呢?(5)布置作业:填写教材中自我剖析的表格第7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挫折的类型及含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普遍存在性,以及对人成长的积极作用;能正确看待人生中遭遇的各种挫折,并学会去积极面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及类型,进而培养其应变、生存的能力;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挫折所带来的消极情绪的能力。
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过程:(1)通过故事《桃花木心》引出主题:阳光总在风雨后(2)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3)讨论:生活中遇到挫折怎么办?(4)挫折的类型:学习型挫折、交往性挫折、志趣型挫折、自尊型挫折。
挫折产生的原因:客观性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主观内在原因(如思想水平、自我修养、道德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生理等)(5)学生行为挫折的表现:愤怒的攻击、不安、冷漠。
第8课给真我一面旗帜教育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信、自尊、自强的含义,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是立足社会的基础,更是使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引导学生懂得接纳自己的不足,在挫折与逆境中,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自信心,改变不良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深入内心深处去真切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如何选择一种合理的方式去改变不良的特征。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体验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案例3.教学过程:(1)通过心灵故事引出良好品质的内涵(2)讨论跳蚤实验(3)根据问题,审视自己的性格特征,找出不良的和良好的特征,并说说不良性格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4)提出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现象,究其原因进行讨论。
第9课青春的秘密教育目标:1.了解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变现,清除青少年对性生理、性心理的种种错误认知及其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形成健康的性心理;2.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及其变现;了解自己在性心理以及性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形成正确的性态度和性观念。
2.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态度;运用这些性观念和性态度,指导自己的异性交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反省法。
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针对中职生的性心理问题,准备几道关于性观念和性态度的是非判断题。
案例3.教学过程:(1)利用案例来引出问题(2)进行讨论之后,对青少年的性心理及其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3)结合教材“集思广益”和前面学习的内容,写出你在性方面(生理上、心理上、异性交往等)的烦恼和痛苦(不署名),然后进行交流和解答,进一步让学生消除性心理上的困扰,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第10课敏感的性话题教育目标:1.让学生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自觉的调节和克制性冲动,认识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性行为的原因及危害;掌握调节性冲动的主要方法。
2.教学难点:对性行为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在异性交往中自觉克制性冲动。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过程:(1)提问与讨论:从课本上心灵故事,引导本课的话题,进行总结。
(2)对讨论进行总结:青少年的性冲动的外界原因分析;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心理原因;婚前性行为对女生的影响;婚前性行为对男生的影响;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主要社会原因;青少年调节和控制性冲动的主要方法。
(3)借用教材中的明辨是非,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行为。
(4)提问:为了调控性冲动,你打算怎么办?第11课做情绪的主人教育目标: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特性和成因,学会合理表达情绪;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是可以选择的,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3.掌握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认识负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教学难点:面对自己的负情绪状态;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分享交流教学设计:1.教学时间:1课时2.教学准备:准备轻音乐放松3.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得出主题:做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