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
行为经济学应用研究
CO-OPERATIVE ECONOMY&SCIENCE《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7月号下(总第373期)提要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兴领域,由于其转变了传统理论的完全以理论假设,它综合考察人的复杂动机、态度及其原因,充分考虑行为心理对经济学的影响,把行为心理和经济学进行完美结合。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行为经济学中所涉及的消费心理以及决策行为来细化研究,并探讨其在投资、广告、储蓄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应用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所谓行为经济学,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试验对人的各种经济行为研究分析的经济理论,它抛弃人的行为统一模式假定,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完全以理性假设,考察各种非理性行为及其原因和人的复杂动机、态度及成因,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传统主流经济学在对人类行为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把人类行为简单化、机械化、空壳化,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只是着眼于对资本、资源、市场、价格、利息和失业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而忽视对经济现象中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作用的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卡尼曼教授指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嫉妒等。
但这些因素在传统经济学中被有意无意地抽象掉了,因此现实中存在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许多“反常”现象,同时经济预测也常常出现较大误差。
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发现牵动经济现象的活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理论便脱颖而出。
在这种思想认识下,又正值传统经济学困难重重,行为分析以空前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使得行为经济学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二、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就关注过人的欲望在经济行为中的重要性。
后来,亚当·斯密也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关注过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行为经济学实验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行为经济学实验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经济学领域中,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它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经济学的研究中,试图解释人们在经济决策中那些看似“非理性”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理解行为经济学的原理和应用,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验例题来深入探讨,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例题(一)禀赋效应实验实验设计: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的参与者每人得到一个咖啡杯,而 B 组的参与者没有。
然后,研究者询问 A 组的参与者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他们手中的咖啡杯,同时询问 B 组的参与者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同样的咖啡杯。
实验结果:A 组的参与者给出的出售价格往往显著高于 B 组的参与者给出的购买价格。
知识点:这一实验结果体现了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拥有某个物品后,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往往会高于未拥有时。
在这个例子中,拥有咖啡杯的 A 组参与者由于对杯子产生了“拥有感”,从而高估了其价值。
(二)损失厌恶实验实验设计:参与者面临两个选择。
选择 A 是确定获得 50 元;选择B 是有 50%的机会获得 100 元,5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大部分参与者选择了 A,即确定获得 50 元。
然后,再给出另外两个选择。
选择 C 是确定损失 50 元;选择 D 是有 50%的机会损失 100 元,50%的机会没有损失。
实验结果:大部分参与者选择了 D,即宁愿冒险也不愿意接受确定的损失。
知识点:这一实验揭示了损失厌恶的心理。
人们对损失的感受往往比获得更强烈。
在面对获得时,人们更倾向于规避风险,选择确定的收益;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们更愿意冒险,试图避免确定的损失。
(三)锚定效应实验实验设计:研究者让参与者估计一个未知的数值,比如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
在给出问题之前,先向参与者展示一个随机的、但明显过高或过低的数字(称为“锚”)。
实验结果:参与者的估计值往往会受到所给定的“锚”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与应用
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与应用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与传统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将重点放在解释和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而不仅仅是基于经济理性的假设。
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与应用在解决经济问题、改进政策制定、提升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1. 心理学实验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常常依靠心理学实验来探索人们的行为模式。
通过设计实验情境,观察人们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人们的偏好、决策失误以及遵循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行为模式。
2. 经验数据分析行为经济学也经常利用经验数据来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的实际数据,研究者可以揭示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行为规律与心理偏差。
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决策、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等数据,可以发现和解释人们的非理性行为。
3. 实地观察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者常常进行实地观察。
他们通过观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收集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人们的行为模式。
这种实地观察的方法能够提供更真实和客观的行为数据,有助于更准确地研究和理解人们的决策规律。
二、行为经济学的应用1. 政策制定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通过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偏差,政府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干预市场行为,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例如,在环保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根据行为经济学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的人类行为偏好和决策模式来设计更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促使人们更积极地参与环保行动。
2. 企业管理行为经济学的应用也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通过研究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动机,企业可以设计更合理的激励机制,并根据员工的心理特征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同时,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从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3. 金融决策在金融领域,行为经济学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为经济学研究
行为经济学研究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经济学和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人的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
通过研究人们在面对各种选择时的行为模式,行为经济学试图揭示人们决策的启发点和决策中的有限理性行为。
行为经济学起源于对标准经济学理论的质疑。
标准经济学假设个体在面对决策时是理性的、全知全能的,并将其行为建模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
然而,实际上,人们的行为常常会受到情感、社会影响和认知偏差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行为经济学采用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和实证数据。
通过实验、调查和建模等方法,行为经济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行为模式和决策偏差。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1. 选择偏好:人们的选择并不总是基于效用的最大化,他们的决策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例如,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收益,即损失厌恶。
2. 近期偏好:人们往往更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利益。
这种偏好可能导致人们做出不理性的决策,例如过度消费和推迟储蓄。
3. 社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期望。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如羊群行为和社会规范在行为经济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4. 决策偏差: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和偏差。
例如,盲从效应使得人们过于依赖他人的意见,而忽视自己的信息和判断。
5. 行为改变:行为经济学研究还探索了如何通过针对特定的心理机制进行设计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这种方法在政策制定和社会营销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经济学并不否定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而是试图通过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引入经济学的框架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解释。
通过对个体行为的深入研究,行为经济学可以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关决策的重要见解。
总结起来,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以人类行为和决策为中心的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点,揭示了人们在做出决策时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偏差。
经济实验报告格式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1. 实验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行为、资源配置、政策调控等经济现象越来越复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经济实验作为一种模拟真实经济环境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市场交易过程,探讨价格机制、供需关系以及市场效率等问题。
2. 实验目的(1)验证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分析供需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变动的影响。
(3)探讨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现象。
二、实验方法与过程1.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模拟市场交易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中,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买家、卖家、市场管理者等,通过模拟交易过程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现象。
2. 实验过程(1)实验准备:设置实验场景,包括市场类型、商品种类、初始价格、初始库存等参数。
(2)实验实施:参与者根据自身角色进行市场交易,包括报价、出价、议价、成交等环节。
(3)数据收集:记录每次交易的成交价格、成交量、市场剩余库存等数据。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价格、价格波动、供需弹性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市场价格逐渐趋于稳定,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
(2)供需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变动有显著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3)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现象并存。
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中,价格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而在垄断或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价格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市场真实情况,导致资源浪费或市场失灵。
2. 实验分析(1)价格机制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竞争市场中,价格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这验证了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2)供需关系的影响:实验中,供需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变动的影响与经济学理论相符,进一步证实了供需关系的基本原理。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搭车甲乙丙
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搭车甲乙丙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进而探究人们的决策行为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实验设计在行为经济学中的应用,并以搭车甲乙丙的案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一、实验设计在行为经济学中的应用1.1 实验方法论实验方法论是行为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实验对象、样本大小、实验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地减少干扰因素。
1.2 实验场景设计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设置不同的场景和情境。
例如,在研究消费者购买决策时,可以设置购物场景;在研究公共物品提供时,可以设置社区公共设施使用场景等。
1.3 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衡量实验有效性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
二、搭车甲乙丙案例分析2.1 实验场景设计搭车甲乙丙是一个经典的行为经济学实验,其场景设计如下:三个人(甲、乙、丙)需要一起去某个地方,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开车或者搭别人的车。
如果他们选择自己开车,每个人需要支付10元的油费;如果他们选择搭别人的车,每个人需要支付8元的乘车费。
在这个场景中,存在两种决策方案:合作和不合作。
2.2 实验对象和样本大小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对象为三个人(甲、乙、丙),样本大小为3。
2.3 实验方法论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实验对象应该具有代表性,即能够代表整体群体。
2)实验环境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情境。
3)实验过程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干扰因素的干扰。
4)实验结果应该进行可靠性检测和数据分析。
2.4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在这个实验中,存在两种决策方案:合作和不合作。
如果三人都选择合作,他们每个人只需要支付8元的乘车费,总共花费24元。
如果其中一人选择不合作,他可以自己开车,但需要支付10元的油费,而其他两人需要支付8元的乘车费,总共花费26元。
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3篇)
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3篇)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 11、太阳下影子变化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__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__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__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经济学弹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弹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弹性分析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领域,对于理解市场供需关系、制定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理解弹性理论,我们开展了本次经济学弹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弹性的概念及其应用;2. 掌握计算弹性系数的方法;3. 分析不同弹性类型对市场的影响;4. 提高运用弹性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验(1)实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数据。
(2)实验步骤:a.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商品名称、价格、购买意愿等;b. 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收集有效数据;c.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3)实验结果与分析:a. 计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b. 分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c. 探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对商品定价策略的影响。
2. 供给的价格弹性实验(1)实验方法:采用市场调查法,收集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量数据。
(2)实验步骤:a.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商品名称、价格、供给量等;b. 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收集有效数据;c.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
(3)实验结果与分析:a. 计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b. 分析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与商品供给量的关系;c. 探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对商品生产策略的影响。
3. 需求的收入弹性实验(1)实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消费者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需求量数据。
(2)实验步骤:a. 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消费者收入、商品需求量等;b. 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收集有效数据;c.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3)实验结果与分析:a. 计算出不同收入水平下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b. 分析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与商品需求量的关系;c. 探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对商品消费策略的影响。
经济学中的实验研究与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中的实验研究与行为经济学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通过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研究,旨在了解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作出决策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经济行为和决策过程,经济学家们逐渐引入实验研究的方法,并结合行为经济学的理论,逐步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偏好和行为规律。
一、实验研究方法的引入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可以控制变量、精确测量和观察,以一定的程序重复并验证研究结果。
经济学家们开始在经济领域应用实验研究方法,旨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来验证和衡量经济学理论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二、实验研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1.决策行为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之一是研究决策行为。
经济学家通过构建实验场景,观察参与者在面对不同的经济决策时的选择和行为。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决策任务,来观察参与者面对风险时的风险偏好程度,以及他们对于不确定性的反应。
通过实验研究,经济学家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决策行为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2.市场机制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在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研究市场机制。
经济学家通过构建具有市场属性的实验环境,观察参与者在该市场环境下的交互行为和市场结果。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来探索拍卖市场的竞争行为和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
实验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发现市场中的各种机制和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三、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理解和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行为假设和理论模型,从而对经济学传统理论的某些假设进行了修正和拓展。
1.有限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存在有限理性的倾向,即人们在面对复杂的决策情境时,常常使用简单的启发式和规则来进行决策。
有限理性假设对传统经济学中关于理性决策的假设进行了修正,更加符合人们在真实决策中的行为。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信任博弈(Trust Game)信任博弈为二人博弈。
第一博弈人获得$10 收益,他可以决定从中有多少给第二博弈人($0‐$10)。
第二博弈人得到钱后,所得到的钱将被乘以M(M=3)倍并成为第二博弈人的收益,这时第二博弈人可以决定返给第一博弈人多少钱。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在信任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决定给决策者返还多少或者不返还,作为理性人的响应者,在得到决策者分给他的钱之后,是不会再返还给决策者的。
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10,而此时他们两人收益的和最小;但若将所有的钱都给响应者,他们的总收益将为最大,即30,但决策者的收益会最小,即为0 。
故决策者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响应者分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决策者和响应者的决策都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
在本实验中,从“给出量比较”图可以看出,决策者分给响应者的量基本在6左右,即给响应者所分的量已经超过自己拥有量的60%;从“决策者、响应者与平均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信任博弈的博弈结果并不像理论分析的那样,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的平均收益虽然不是15(即两人收益的和最大且平分了该收益),但是他们的平均收益并没有偏离这个值太多,是在这个值的上下浮动的;从“平均收益比较”图和“总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响应者的总收益是略高于决策者的总收益的,但差距并不很大,且决策者的平均收益均在10上下徘徊。
从“决策者与响应者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大多数组都基本实现了利益均分,即决策者和响应者获利相同。
因此,从“信任博弈”中可以看出,现实中的人并不是简单的理性人,他的决策还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他们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响应者”以使双方利益都增多,实现共赢;而响应者也并未选择将所有得益据为己有,而是给决策者分了不少的一部分利益,从而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行为经济学》读书报告
读《行为经济学》——浅谈对行为经济学的几点认识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的现代经济学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它通过可控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参与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的本质。
其最大特色是推翻了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提出了一个更加符合人类本性的、决定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动机,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选择会系统偏理理性。
行为经济学中最主要的前景理论描述了人们“实际上是如何做的”,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做出判断和决策时,认知心理学和经济学两方面的内容才正真走到了一起。
行为经济学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它的发展对传统经济学不仅仅提出来挑战,更重要的贡献是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补充和拓展。
阅读过薛求知先生的《行为经济学》之后,我还深入思考了以下几点内容:一、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和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科学。
经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对经济活动的研究。
就经济学而言,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经济学概念的解释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研究人的学问。
”Simon 对效用理论中的最大化假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揭示了决策者必须面临的信息不完全等问题,指出有限理性将可以更好地描述实际选择行为: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将致力于达到满意解,而非最优解。
有限理性理论直接触及作为正统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微观心理假设——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突出了感知、认识和学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直接将决策研究者引向了信息处理的心理过程。
谈及心理学问题时往往牵涉经济因素,彼此之间并不存在与生俱来的矛盾、互斥和对立;而讨论经济问题是常常涉及心理因素,如研究消费、交换、生产和分配等经济学范畴,都必须首先考虑人的因素影响。
权威整理,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6篇)
权威整理,经济学模拟实验报告(6篇)一、试验内容: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讨论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1、试验目的:把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根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2、试验要求:(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3)独立完成试验建模和试验报告。
二、试验报告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1、问题的提出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安康的增长。
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
依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 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
假如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当也会增加。
本次试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讨论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
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1)凯恩斯的肯定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肯定量。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四周消费水准来打算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打算的。
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1)利率。
一般状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削减消费。
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2)价格指数。
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转变消费。
(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
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专制者博弈(Dictator Game)这是一个两人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被告知该决策。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专制者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而给决策响应者分的数额为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做到了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100全部留给自己;大局部决策者都给决策响应者分了一少局部的钱。
这说明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是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影响他们决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最后通牒博弈类似于专制者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承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R eject)。
如果Reject,那么双方的收益都为0。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对决策拒绝,如果断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0,所以决策者必须将利益分给决策响应者一局部;同时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决策者又必须给决策响应者尽可能少分。
消费现象中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报告
消费现象中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报告作者:李海洋来源:《商情》2017年第09期【摘要】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会以尽可能少的付出,想方设法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然而,人是非理性的,人的消费行为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中无关的情绪以及其他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这些行为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是有规律可循、成系统且可以预测的。
因此,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消费者行为并能对其进行预测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促进消费者的决策。
【关键词】消费行为经济学研究报告一、诱饵效应案例:《经济学人》杂志征订征订套餐一:订阅结果:电子版:59美元/年电子版:16%印刷版: 125美元/年印刷版:0%电子版+印刷版:125美元/年电子版+印刷版:84%征订套餐二:订阅结果:电子版:59美元/年电子版:68%电子版+印刷版:125美元/年电子版+印刷版:32%套餐一仅仅比套餐二增加了一个选择,就使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
分析:对于杂志来说,电子版和印刷版的功用是相同的,两者形式上的差别并不会影响实际阅读,但印刷版的杂志往往能给杂志社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当推出订阅套餐二时,电子版+印刷版的价格比只有电子版多了一倍左右,巨大的价格差异使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只订阅电子版。
当推出套餐一时,与套餐二相比多了一个只有印刷版的价格参照,当只有印刷版和电子版+印刷版价格相同时,84%消费者选择了订阅电子版和印刷版,比套餐二中订阅数增加了52%,而实际上套餐一和套餐二对于电子版+印刷版的定价是完全相同的。
区别在于多了印刷版的价格参照,使更多消费者认为订阅电子版+印刷版更实惠,仿佛占了商家的小便宜,从而滋生出更大的心理满足感,在成就自己消费的心理满足感基础上忽略了巨大的价格差异和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印刷版杂志。
应用:我们的预期目标是B,当消费者在A和B之间很难做出决策时,给用消费者一个B-参照方案(B-参照方案与B具有共性,但比B更实惠),对消费者进行心理干预,认为B比A更加实惠,从而直接影响消费者更倾向选择B。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这是一个两人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者(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被告知该决策。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独裁者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而给决策响应者分的数额为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各决策者都或多或少会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只有极少数的决策者做到了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将$100全部留给自己;大部分决策者都给决策响应者分了一少部分的钱。
这说明人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不是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影响他们决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二、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最后通牒博弈类似于独裁者博弈,其中一人为决策提出(Proposer),另一人为决策响应者(Responder)。
Proposer 决定如何在两个人之间分$100,即决定“Amount for You”及“Amount for Other”。
决策制定后,Responder 可以接受该决策(A ccept),或者拒绝(R eject)。
如果Reject,则双方的收益都为0。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应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对决策拒绝,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0,所以决策者必须将利益分给决策响应者一部分;同时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决策者又必须给决策响应者尽可能少分。
因此,决策者此时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决策响应者分一单位的钱,其余的都留给自己。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4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4一、一价拍卖(First Price Auction)参与实验的所有人构成一个拍卖市场,拍卖物的价值(Prize Value) 对每个人不同,是随机分配的,平均分布于[$0, $10]。
每一个人都可以出价竞标(Bid),竞标价格不得超过$20。
出价最高的人获得拍卖物,其收益为拍卖物的价值减去其竞标出价。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在一价拍卖博弈中,由于所有的博弈人都在竞拍同一个拍卖物,但拍卖物对每个人来说其价值不尽相同。
而只要博弈人的出价不高于该拍卖物对博弈人而言的价值,他竞拍到该拍卖物后就是有收益的;而为了在与其他的博弈方的博弈中能拍到该拍卖物,理性的博弈人则会给出自己所能接受的最高出价,以便能拍到该拍卖物,从而获取收益。
因此,作为理性的博弈人,各博弈方均会以该拍卖物对自己的价值作为竞拍叫价,最终的结果则应是拍卖物对其价值最高的竞拍者最终拍到拍卖物。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决策者和响应者的决策都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
在本实验中,六轮实验中只有一轮实验拍卖物对最终拍到的拍卖者的价值是最高的,这只占实验总轮数的17% ,这个结果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完全不一致。
但从竞拍者的预期收益图不难看出,总体的趋势是竞拍者越来越理性了,他们的预期收益越老越少了。
而从最终拍到拍卖物的竞拍者的收益来看,也基本符合这个趋势。
因此,从“一价拍卖”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实中的博弈者并不像传统经济学假设中的理性人那样完全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他们的行为也在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二、二价拍卖(Second Price Auction)与一价拍卖基本相同,只是这时出价最高的人只需支付第2 高的价格,即获胜人的收益为拍卖物的价值减去第2 高出价。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3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为与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们会冒著的倒闭与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角色:行博弈人(Row Player)、列博弈人(Column Player)决策:行博弈人选择上(Top)、下(Bottom)列博弈人选择左(Left)、右(Right)收益:角色所对应的颜色显示(行博弈人为蓝色,列博弈人为红色)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top/left ; 2=bottom/right)1 2 3 4 5 6 7 12345每轮1出现的个数(图二)每轮1出现的个数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均为理性人,他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囚徒困境中,他们若是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跟对方博弈人合作,以使双方收益最优,则对方博弈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这样才能是他自身利益最大化;若是对方博弈人选择合作,则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应是选择不合作。
因此,通过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可以推知,各博弈方的理性选择均是选择不信任对方博弈人,即选择不合作。
这样形成纳什均衡。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本“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各博弈方并不都是完全的理性人。
从图一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博弈中各博弈方都能做出理性的决策,但仍有17%的博弈中,有博弈方选择了与对方合作;从实验二中可以看出,在每轮博弈中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的人越来越少,但却始终有人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即选择合作;从图三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决策问题,各博弈人所做的决策却不尽相同,各博弈者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的次数不全一致。
行为经济学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行为经济学一、信任博弈(Trust Game)信任博弈为二人博弈。
第一博弈人获得$10 收益,他可以决定从中有多少给第二博弈人($0‐$10)。
第二博弈人得到钱后,所得到的钱将被乘以M(M=3)倍并成为第二博弈人的收益,这时第二博弈人可以决定返给第一博弈人多少钱。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都是理性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在信任博弈中,由于决策响应者有权决定给决策者返还多少或者不返还,作为理性人的响应者,在得到决策者分给他的钱之后,是不会再返还给决策者的。
如果决策者将所有的钱都据为己有,决策者所能得到的收益将为10,而此时他们两人收益的和最小;但若将所有的钱都给响应者,他们的总收益将为最大,即30,但决策者的收益会最小,即为0 。
故决策者的最优决策应为给响应者分0 。
2、根据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大部分决策者和响应者的决策都偏离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
在本实验中,从“给出量比较”图可以看出,决策者分给响应者的量基本在6左右,即给响应者所分的量已经超过自己拥有量的60%;从“决策者、响应者与平均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信任博弈的博弈结果并不像理论分析的那样,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的平均收益虽然不是15(即两人收益的和最大且平分了该收益),但是他们的平均收益并没有偏离这个值太多,是在这个值的上下浮动的;从“平均收益比较”图和“总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响应者的总收益是略高于决策者的总收益的,但差距并不很大,且决策者的平均收益均在10上下徘徊。
从“决策者与响应者收益比较”图可以看出,大多数组都基本实现了利益均分,即决策者和响应者获利相同。
因此,从“信任博弈”中可以看出,现实中的人并不是简单的理性人,他的决策还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他们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响应者”以使双方利益都增多,实现共赢;而响应者也并未选择将所有得益据为己有,而是给决策者分了不少的一部分利益,从而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实验经济学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理解人类经济行为和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探究个体在市场交易中的行为规律,本实验设计了一项基于拍卖机制的实验,旨在分析个体在拍卖过程中的出价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拍卖机制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
2. 分析个体在拍卖过程中的出价策略。
3. 探究影响个体出价行为的因素。
4. 为现实中的拍卖活动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拍卖物品(如手机、耳机等),拍卖规则、实验指导手册等。
3. 实验流程:(1)向实验对象介绍实验目的、拍卖机制和实验规则;(2)实验对象分组,每组5人;(3)实验对象进行模拟拍卖,每组拍卖3次;(4)收集实验数据,包括拍卖物品的起始价、最高出价、最终成交价等;(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拍卖物品的起始价对最终成交价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拍卖物品的起始价与最终成交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起始价越高,最终成交价也越高。
这表明拍卖物品的起始价对个体出价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2. 个体出价策略分析(1)个体出价行为受风险偏好影响。
实验中发现,风险偏好较低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出价较低,而风险偏好较高的个体则出价较高。
(2)个体出价行为受预期收益影响。
实验中发现,个体对拍卖物品的预期收益越高,出价也越高。
(3)个体出价行为受竞争程度影响。
实验中发现,竞争程度较高的拍卖中,个体出价行为更加谨慎,出价较低。
3. 影响个体出价行为的因素分析(1)个体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较强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识别拍卖物品的价值,从而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2)个体情绪。
情绪稳定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更容易保持理性,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3)个体经验。
经验丰富的个体在拍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出价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行为经济学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悖论是一个非零和游戏,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行
为和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
能带来长期的错误的情况。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他的
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麽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
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参赛者是一个“利己
主义者”。
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他
们会冒著的倒闭和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於一个囚徒来说,合作在利己主义者之间是
否可以形成:也就是,一个只对自己利益感兴趣的人,在经过一段
时间的学习后可否意识到他们的利益通过合作可以得到更多。
角色:行博弈人(Row Player)、列博弈人(Column Player)
决策:行博弈人选择上(Top)、下(Bottom)
列博弈人选择左(Left)、右(Right)
收益:角色所对应的颜色显示(行博弈人为蓝色,列博弈人为红色)
实验数据统计图如下所示:(1=top/left ; 2=bottom/right)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决策者均为理性人,
17%
83%
选择1、2的比例比较(图一)
12
12345671
2
3
4
5
每轮1出现的个数(图二)
每轮1出现的个数
0.511.522.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每个用户选择相信对方的次数(图三)
1出现的次数
他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囚徒困境中,他们若是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跟对方博弈人合作,以使双方收益最优,则对方博弈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这样才能是他自身利益最大化;若是对方博弈人选择合作,则自己的最优选择也应是选择不合作。
因此,通过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可以推知,各博弈方的理性选择均是选择不信任对方博弈人,即选择不合作。
这样形成纳什均衡。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本“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各博弈方并不都是完全的理性人。
从图一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博弈中各博弈方都能做出理性的决策,但仍有17%的博弈中,有博弈方选择了和对方合作;从实验二中可以看出,在每轮博弈中选择信任对方博弈人的人越来越少,但却始终有人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即选择合作;从图三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决策问题,各博弈人所做的决策却不尽相同,各博弈者选择相信对方博弈人的次数不全一致。
综上所述,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各博弈人的决策虽然跟理性人的决策很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完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现实中的社会人的行为却还会收到很多其他的各类因素的影响。
这说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虽然在很多时候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进行研究;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理想化了,从而使得研究的结果和现实中的人的行为不完全一致;这也再次证明了人是复杂人,其行为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双向拍卖:
所有参和实验的人构成一个市场,市场上有卖家(Seller)和买家(Buyer)。
买家提出出价(Bid Price)购买某商品,卖家提出要价(Ask Price)出售商品。
每个卖家有3 个商品出售,每个买家可购买3 个商品。
当买家接受某个卖家的要价,或者当卖家接受某个买家的出价,这是可以完成商品的交易。
实验程序可以显示当前的最高出价和最
低要价(Bid‐Ask Spread)。
卖家的要价,不应低于当前最高的出价;
买家的出价,不应高于当前最低的要价。
对于卖家,每件商品有不
同的成本(Cost);对于买家,每件商品有不同的价值(Value)
对实验数据进行着整理,得到如下数据:
交易数据
Val ue Buyer ID Pri ce Sel l er ID Cost 976130
96 5.2101
85 5.5102
965152
915141
926106
96 4.590
875142
75 4.5133 1045134
914122
51 4.8113
65 4.2123
63 4.1124
47480
交易数据
Val ue Buyer ID Pri ce Sel l er ID Cost 105690 92491
86 4.592
93 4.5151
914132 644140 854152 974111
76 4.2100
924112
81 4.1143
974133 554144 97482
66 4.4134
53 4.582
Val ue Buyer ID
Pri ce
Sel l er ID
Cost 9159291 4.88194 4.510065 4.5142106 4.29293 4.51339249391410186 4.210287 4.214393 4.111053 3.612177 3.78254 3.615082415354 3.612256 4.11446
7
4.2
154
交易数据
2468
1012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
价值
VPC 比较图(图一)
Value Price Cost
1、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在双向拍卖博弈中,各博弈方均为理性决策者,他们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卖方则应该尽量抬高售价,而买方则应尽量压低买价,从而使得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
而由于各买者的Value 不一样,各卖者的Cost 也不完全一样,故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推知,最早成交的组合应该是Cost 最少的卖方和Value 最高的买方。
2、根据实验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实际的实验结果和传统的经济理论分析结果不尽相同。
从图一可以看出,买卖双方在每次成交时双方所获收益基本相同。
而从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买卖双方的收益值成正相关,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卖方的收益随买方收益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且从后两图可以看出,买方的收益在大多数博弈中都稍多于卖方的收益。
并且从原始数据可以得知,虽然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最早成交的组合应该是Cost 最少的卖方和Value 最高的买方,但我们却从实验数据发现,实际中的博弈者的行为要复杂得多,风险厌恶程度高的人可能只要能获得一点收益
12345671
3
5
7
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
买方卖方收益比较图(图二)
Buyer Seller
12345671
3
5
7
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454749
收益
买方卖方收益比较图(图三)
Buyer Seller
就会选择出售;风险厌恶程度低的人可能会等到有较高的收益是才会出售,因此,导致成本最低的人却不是最早出售出去的人,Value 最高的人却可能不是最早买到的人。
这和传统经济学分析的结果不同,也进一步说明了现实中人的复杂性,其行为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想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