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 想诱yòu 惑喧xuān 腾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幻想(shùn)瞬间(níng)凝成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 泣纳罕hǎn 峭qìao 壁目眩xuàn颤chàn 抖闷mēn 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诫瘦骨(lín xún)嶙峋小心(yìyì)翼翼(sǒng)耸立3.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 地糟蹋zāo tà庸碌lù 小憩qì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骚扰(gū)辜负3.解词。

(1)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基础知识1.词语辨析: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病句修改等2.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词义再认等3.词的分类:实词、虚词、词性、词类等4.词的运用: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形变化等5.句子结构: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表结构等6.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7.段落结构:引子、主体、结论等二、语法知识1.名词:名词的种类、数量、格、专有名词等2.代词:人称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3.动词: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等4.形容词:形容词的基本用法、比较级、最高级等5.副词:副词的基本用法、修饰范围、程度、方式等6.介词:介词的基本用法、构成短语等7.连词: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条件连词等8.动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9.动词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等10.句子的基本结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三、阅读技巧1.提取信息:理解文本主旨、提取文中关键信息等3.细节理解:理解文中细节、解释词句含义等4.排除干扰:排除掉不相关的信息、消除迷惑等5.归纳总结:归纳文章中的观点、总结文章内容等6.分析比较:分析文本中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等四、写作技巧1.写作表达:写作主题、内容布局、语言表达等2.修辞手法: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等3.句式变化:句型转换、句子衔接等4.篇章结构:段落结构、句子过渡等5.写作策略:确定角度、选材分类等五、修辞语言1.比喻: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比较来形容、说明事物特点2.拟人:把无生命物品、动物等赋予人的行为、感情等3.夸张:以夸张手法突出其中一种特征或情感4.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事物,揭示和阐述更大的道理5.省略:在表达中对部分内容省略不说,而使其意思可以得到理解6.余音绕梁:让人的话或文章给人以深深的印象,长时间回味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包括基础知识、语法知识、阅读技巧、写作技巧以及修辞语言。

基础知识包括词语辨析、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运用、句子结构和段落结构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第一单元复习一、作家作品:1.《在山的另一边》,王家欣著。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的作者Xiao Si是香港作家。

习慕容,贝壳的作者,是台湾的一位画家和作家。

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

5.《通衢》选自清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

二、重点字词:幻想(CH)秘密(mì)浓缩成诱惑(YòU)噪音(Xu)ān即时(SHùn)警告(Jièn)坚固(xèn)哭泣(chu242)nahan(H)ǎn)高耸(s)绕道(Y)汇聚(LI)ǎn)嘈杂(GU)宽恕(shù)卑微(bēi)零落(líng)迸溅(bèng)繁密(mì)伫立(zhù)伶仃(dīng)瘦弱的(Línxún)神经兮兮的(y)头晕的(y)头晕的(y)仔细的(yì)翅膀细致的(包括U)忍不住笑了(J)īn)仙露琼(Qión)等离子蜂围绕着蝴蝶阵(zhèn)、潘秋(Qiú)、卧龙鹤(Lì)和云端仪(yè)三、课文内容把握1.《山外》中“山”和“海”的含义:童年时,“山”和“海”指现实生活中的山和海。

长大后,“山”指的是困难和障碍,“海”指的是信念和理想。

告诉我们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艰难险阻。

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的境界终将实现。

2.迈出一步,再迈出一步:包含哲学:不管它有多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小步骤,它就会变得不那么困难。

3.《短文两篇》蝉的中心句:“无论是90年还是90天,你都要过上美好的生活。

这是全文的重点。

这是从抑制到提升的关键原因,也是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真理。

它提醒我们,无论生命多么短暂,我们都应该好好生活,给人们一种兴奋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6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6单元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1- 6单元学问点归纳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1-6单元学问点归纳第一单元:阅读与表达1. 文言文基础学问- 文言文的特点和用途: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文字。

-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注释、疑问、解义。

2. 表达:- 字音和字义的关系:字音是字的读音,字义是字的意思。

- 文言修辞手法:夸张、对比、比方、借代、排比、反复、省略、插入等。

- 阅读文言文时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

3. 读书与观赏- 通过阅读名著,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培育审美和艺术修养。

其次单元:我的学校1. 篆、隶、楷三种字体的生疏:篆书是古代书法中较早的一种字体,楷书是现代书法中常用的字体,隶书是从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字体。

2. 书法基本笔画分类:长、短、点、捺、提、勾、弯、折、挑、撇、捺、抹、提、点等。

3. 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和特点,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学校的宠爱和骄傲。

第三单元:父亲1. 了解父亲的成长经受和奋斗历程,生疏到父亲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2. 学习父亲的为人和做事的态度,从父亲身上吸取正能量。

3. 学会感恩,体验父爱的宏大和无私。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四单元:我的幻想1. 了解什么是幻想,生疏到幻想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制订目标和方案,努力追求幻想。

3. 了解成功的条件和原则,学习从失败中吸取阅历。

第五单元:学校生活1. 适应学校生活的转变:从学校到学校的过渡期,学会与同学相互支持和挂念。

2. 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与人沟通和协商、查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等。

3.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

第六单元:母爱1. 了解母亲的辛勤付出和爱的宏大,感恩母亲的哺育之恩。

2. 借助母爱的榜样,培育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3. 学会与母亲沟通和沟通,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以上是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1-6单元的主要学问点归纳,期望对你有挂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

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4、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例如: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5、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二)《秋天的怀念》1、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

202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202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6课抱负】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脊jǐ粱船舶bó 载zài 着倔强jué jiàng鬓bìn 发洗濯zhuó寂寥liáo 玷diàn 污扒pá 窃2.解释下列词语。

(1)玷污;弄脏(多用于比方)。

(2)可望不可即:只可以望见不可以接近。

3.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二、重点句子饥寒的年代里,抱负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抱负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抱负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抱负是繁荣。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抱负》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抱负》是哲理诗。

【第7课短文两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烟囱cōng柚yòu 子树沉甸diàn 甸霎shà 时间剔tī 透结实累léi 累点拨:“累”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对的渎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uò)堕落牙(yín)龈贪(lán)婪(chú)雏形苦(áo)熬3.解释下列词语。

(1)点缀:加以烘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低回:留恋。

(5)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有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7)回味无穷:比方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故意思。

(8)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4.行道树是一列哀愁而快乐的树,在行道树身上,体现了无私奉献(或以苦为乐)的精神。

二、重点句子1.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快乐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大全
一、阅读理解
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 掌握推理判断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法
4. 能够辨别事实和观点,并能提取文章的要点
二、作文写作
1. 掌握常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2. 研究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段落
3. 提高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作文的内容
三、词汇与语法
1. 增加词汇量,并能运用到语境中
2. 熟悉基本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
3. 学会使用常用词汇和短语
4. 理解并正确运用常见的语法规则和语言表达
四、诗词赏析
1. 熟悉古代文化和经典诗词
2. 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艺术特点
3. 掌握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4. 提高对文学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五、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
1. 增强阅读的速度和流畅度
2. 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3. 学会快速找到文章的重点和关键信息
4. 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六、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1. 研究和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掌握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进行写作
3. 丰富语言表达,提高写作品质和感染力
4. 辨别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在文章中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一、篇章阅读1. 篇章结构:引出、展开、归纳2. 文章标题:简洁准确,概括主题3. 文章开头:引出主题,激发读者兴趣4. 文章结尾:总结归纳,留下深刻印象二、词语运用1. 词义辨析: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2. 词语搭配:准确运用固定搭配3. 词语拓展:丰富词汇表达能力三、句子理解1. 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形式一致2. 定语从句:修饰名词的从句3. 状语从句:修饰谓语的从句4. 引导词辨析:选择合适的引导词四、作文写作1. 规范用词:准确、美观、通顺2. 考虑观点:明确立意,展开论述3. 逻辑关联:使用连接词使文章层次清晰4. 表达技巧:比喻、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法五、阅读理解1. 题目分析:仔细阅读题干与选项2. 标题归纳:提炼文章核心信息3. 细节理解:寻找文章关键信息4. 推理判断:运用推理能力回答问题六、语法知识1. 语句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2. 词性辨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3. 时态语态:正确使用动词时态和语态4. 语法短语:介词短语、副词短语等七、默写训练1. 词语拼写:准确拼写生词与短语2. 句型转换:运用不同句型转换表达方式3. 短文默写:准确还原短文内容八、思维拓展1. 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2. 阅读感悟:理解作者意图与情感表达3. 反思思考:思考自己的阅读习惯与方法4. 接受挑战:尝试阅读难度较高的文章九、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独立学习2. 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与任务3. 多样学习:善于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4. 反复复习:巩固知识点,提高记忆效果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1—3单元课文梳理1.《散步》作者莫怀戚。

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A\\\'我<A\\\'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

作者张之路。

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4.《散文诗两首》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

作者泰戈尔。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

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主要是讲述古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并介绍了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生活情感,展示了古代诗人在充实自己内心世界、抒发情感的过程中的创作风采。

以下是第三单元知识点的整理:一、古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1.古代诗歌一般由诗句组成,每句中的字数是有规定的,称为诗句的“字数”。

常见的有五言和七言,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2.古代诗歌重视“押韵”,同一句诗的末字或词的末字用相同的声母或韵母,称为“押韵”。

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平仄押韵、通文押韵等。

3.古代诗歌追求简练、形象,善于使用象征和借景抒发情感。

二、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生活情感1.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古代诗歌创作主要在诗人身处的环境、景物和事件中展开,如《登鹳雀楼》中的楼台所见、所感。

2.古代诗歌的生活情感:古代诗歌大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疑惑和追求。

三、古代诗歌的创作形式1.“咏物诗”:对自然界的景物进行赞美和描写,如《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3.“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以及人们在其间生活的乐趣,如《山行》、《春晓》等。

4.“抒情诗”:表达个人的情感、愿望等,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静夜思》等。

四、古代诗歌的创作技巧1.“形象”的运用:通过描写细节,创造生动形象,使读者对作品产生直观的感受。

2.“联想”的使用:使用“象征”和“借景”等手法,通过一个形象暗示或引申出另一个形象。

3.“意境”的营造:通过描写、比喻、联想等手法,让读者产生深沉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五、古代诗歌对后世的影响1.古代诗歌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范本和启示。

2.古代诗歌的创作理念和技巧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创作,如诗歌的韵律、形式和表达方式等。

以上是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的整理,包括古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创作背景和生活情感、创作形式、创作技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代诗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知识点一、重点字词例如:分歧(qí)、蹲(dūn)下、瘫痪(tān huàn)、侍(shì)养、诀(jué)别、憔悴(qiáo cuì)、仿膳(shàn)、豌豆(wān dòu)、匿(nì)笑、嗅(xiù)、膝(xī)、犄(jī)角、怦(pēng)、寒颤(zhàn)、攥(zuàn)等。

二、文学常识1.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2.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3. 《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4.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5.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6.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7.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9.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10.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三、古诗词名句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概述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概述
- 研究语文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 语文的表达功能和交际功能
- 语文知识的三个层次:语音、词汇和句子语篇
- 语文研究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第二单元:现代诗歌的魅力
- 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的区别
- 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 精选现代诗歌作品的赏析和欣赏
第三单元:记叙文的魅力
-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 精选记叙文的阅读和解析
第四单元:古代文学的瑰宝
- 古代文学的分类与特点
- 名句名篇的赏析和欣赏
-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第五单元:了解古诗词
- 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
-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流派
- 经典古诗词作品的赏析和欣赏
第六单元:修辞与默契
-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 修辞手法在语文表达中的应用
- 精选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解读
第七单元:古代文言文的魅力
- 古代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
- 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 阅读古代文言文的典型作品的解析和理解
第八单元:小说的魅力
- 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 小说的结构和要素
- 精选小说作品的阅读和解读
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现代诗歌、记叙文、古代文学、古诗词、修辞手法、古代文言文和小说等。

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单元知识点 (2)第二单元知识点 (5)第三单元知识点 (9)第四单元知识点 (12)第五单元知识点 (15)第六单元知识点 (18)第一单元知识点一、重点字词(加粗字听写,常规字了解):1.《散步》莫怀戚(qī)嫩芽分歧(qí)取决诀别熬拆散折断(zhé)折(shé)本折(zhē)腾粼粼一霎(shà)时刹(chà)那间刹(shā)车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好的结果。

例句:妈妈在跳舞,爸爸看电视,爷爷听广播,大家各得其所。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瘫痪暴怒饶恕捶打烂漫暴躁干燥憎(zēng)恨憔悴荟萃萃取纯粹纳粹鞠躬尽瘁心力交瘁宿(sù)舍星宿(xiù)一宿(xiǔ)絮叨(dāo)叨(dáo)咕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例句: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3.《羚羊木雕》张之路攥脸颊反馈犄(jī)角逮(dǎi)着玩羚羊抹(mǒ)泪抹(mā)布拐弯抹(mò)角自作主(zuò)张作(zuō)坊4.《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4.《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趣事)。

三、文言文翻译(核对)《咏雪》: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召开家庭聚会,他与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太傅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飞起。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就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这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你很久,你没有来,他已经离开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6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6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6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6单元知识点归纳 1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知识点归类第一单元复习一、作家作品: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方抱负,用群山比方重重艰巨,用爬山比方艰辛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抱负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绝不屈服地坚持奋斗,抱负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艰巨分化为小艰巨,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艰巨,终将战胜巨大的艰巨,赢得最后的胜利。

3、《蝉》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原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

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

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浮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

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

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伴侣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需好好活着。

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罢了。

结尾作者写本身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

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

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贝壳》席慕容(1943年-),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分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

和《蝉》的写法分歧,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式,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斑纹中间有着色泽。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2024 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学问点作家作品:1、《在ft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

《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

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一、在ft的那边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字面意思外的深层含义。

例: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ft”蕴含着什么意思?“海”指志向的境界,“ft”指抵达之路上的重重险阻,“爬ft”隐喻艰苦奋斗,克服一路上的困难。

本诗表达了要经受千辛万苦,百折不挠,方才可实现自我的人生志向。

2、品尝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悟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说明作者对ft外世界的痴迷与憧憬(2)f t那边的ft啊,铁青着脸(这是写ft的颜色吗?)――拟人化,表达心情懊丧时的心理感受(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ft顶(“ft顶”的诱惑力在哪里?)――以为可以望见大海(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形容对志向的渴求。

二、走一走,再走一步1、词语识记训诫屹立迂回注视抽泣纳罕瘦骨嶙峋胆战心惊头晕目眩当心翼翼2、了解课文中的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作(记叙)手法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长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

3、分析记叙文中的铺垫与照应(1)铺垫的作用衬托行将来临的事物;渲染气氛。

(2)照应①为了使文章内容连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支配设计叫做“照应”。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朗润.(rùn)卖弄.(nong) 嫩.绿(nèn)窠.巢(kē)应和.(hè)薄.烟(bó) 喉咙.(lóng) 嘹.亮(liáo)黄晕.(yùn)抖擞.(sǒu)响.晴(xiǎng)安适.(shì)着.落(zhuó)贮.蓄(zhù)澄.清(chéng)萌.发(méng)衣裳.(shang)凄.冷(qī)草垛.(duò)浆.汁(jiāng)诱惑.(huò)驱.走(qū)粗犷.(guǎng)娇媚.(mèi)干涩.(sè)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蓑笠..(lìn..(suō lì)吝啬sè)酝酿..(yùn niàng)绿茵.茵(yīn)彩棱.镜(léng)咄.咄逼人(duō)淅.淅沥.沥(xī)(lì)二、重点词语烘托健壮地毯宽敞花苞铃铛屋檐化妆睫毛掩饰风筝胳膊狭窄瓢泼水藻三、重点释义(1)朗润:明亮滋润。

朗,明亮。

润,滋润、润泽。

(2)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窠巢:鸟兽昆虫的窝。

(4)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本是贬义词,文中是贬词褒用。

(5)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6)黄晕:昏黄,不明亮。

明辨易错花枝招展(7)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8)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9)舒活:舒展、活动(手脚等)。

(10)抖擞:振作。

(11)响晴:晴朗无云。

(12)温晴:温暖晴朗。

(13)安适:安静而舒适。

(14)名手:因文笔、技艺等高超而著名的人。

(15)贮蓄:储存,积聚。

(16)澄清:清亮。

(17)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18)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全)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最新)第一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

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

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

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

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4、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例如: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5、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二)《秋天的怀念》1、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

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2、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作具体分析。

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5.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设题意图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体会描写母亲的精彩语句,感受母亲对“我”的深沉母爱。

1.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

“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

“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3.“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

即使是“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4.仅仅因为“我”勉强同意出游,母亲就“喜出望外”,展开话题,提起“我”儿时的趣闻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暂时忘记了眼前的烦恼,直到她突然意识到犯了“禁忌”,才从“梦”中惊醒。

5.母亲“忽然不说了”,她意识到她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

“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

3、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这句话,有什么深意?本题意在提醒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以及母亲“好好活儿”这句话的含意和分量。

课文最后一段详写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4、阅读下面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比较一下:同样是写母亲,这段文字的写法与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一段文字,写“我”因为突然返回,得以从一个客观的视角观察母亲凝思伫立的神情,从而意识到母亲的精神压力绝不在“我”之下,她一定是为“我”熬过了不知多少个“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并作深层反思,阐发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的道理。

《秋天的怀念》以叙事为主,有一定的象征意味;这段文字以议论为主,多有联想和想象。

(三)《世说新语》两则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称,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没有失礼,客人“无信”“无礼”,陈元方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

没有失礼,陈元方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再者,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该求全责备。

失礼,因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况且客人也是长辈,而元方“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所以也算无礼二、重点课文重点问题(一)《我的老师》一、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所写的七件小事,然后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一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第二件事蔡老师教我们跳舞第三件事蔡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第四件事蔡老师教我们读诗第五件事“我们”喜欢、亲近蔡老师第六件事蔡老师排除“我”和伙伴之间的小纠纷第七件事“我”睡梦里寻蔡老师二、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

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文章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句开头,引出对蔡老师的回忆。

接着,文章列举有关蔡老师的七件小事,不仅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更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深深依恋,“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最后,文章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等,直接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浓厚的感情贯穿全文,使文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本文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

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边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老师真的要打“我”吗?大家为什么都笑了?)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呢?)3、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感情?)4、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1.这句话中,“好像”和“轻轻”两个词语,把蔡老师假装发怒的情形形象地写出来,而“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的“处罚”结果更是把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师生间的亲密友善充分表现出来。

2.“狡猾”本是贬义词,这里作者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儿童的”,这样它就具有了“调皮”“淘气”的意思。

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我”与蔡老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

3.学生对老师的爱首先体现在学习、模仿上。

“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依恋之情。

4.使用第二人称更便于直接抒情。

行文至此,文章改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蔡老师,可见,记忆唤醒了“我”对蔡老师的强烈的思念,一个“你”字,把作者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二)《再塑生命的人》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课外再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是因为(1)在莎莉文老师的爱护和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总之,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也是“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小姐以她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

“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二、读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铺垫的内容:先总写“我”的感受,强调莎莉文老师到来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接着写家里人的活动、“我”的期待,春天的阳光和花朵等;再用设问、比喻进行烘托,用呼告表达自己的渴望。

在这样层层铺垫下,莎莉文老师出场了。

好处:(1)用层层铺垫烘托出莎莉文老师对于“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开头所说的“最重要的一天”的分量;(2)给读者留有阅读期待,让我们急于了解莎莉文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文中有不少描写“我”学有收获后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找出这些语句,体味“我”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文中这样的语句很多,例如:“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这一句有心理活动,有动作行为,把“我”获得新知的喜悦、激动以及急于与人分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他语句如: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