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守信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提出口号:“教育即解放”。

《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提要

邓守信

〇、引言

0.1 哲学对自然语言的语境分类

西方哲学将自然语言的语境((situation)划分为四个类型,即活动(activity ),完结(accomplishment),达成(achievement)及状态((state)。

0.2 语言学研究语境与语法现象之间的关系

语言学家在这基础上更广泛地研究这四种语境与语法现象的关系,注意到语境与时态的直接关系,对时与态有了更深入更系统化的认识。

最主要的贡献在于认清态的结构牵涉到整个句子,而不能仅在动词本身的结构作出明确的分析。

0.3 本文目的

(一)本文从时间结构的角度探讨四种不同的语境在汉语语法的表现方式,从而定出汉语谓语本身所含的时间结构特点。

(二)本文并提出论点证明唯有在整句的范围内(即语境),才能有系统的将汉语的时间结构加以规范化。只从动词本身来研讨时间结构是不够的,并且,本文认为汉语的语境必需划分为西方哲学所提的四种;戴浩一论文中(1984)认为汉语不需“完结”语境是不正确的。

(三)本文希望能为分析汉语态的结构作最基本的基础工作。

(四)文中提到汉语的态,但不对“态”作明确的定义。

1.四种语境/情状(situation)

1.1 语境与句子

语境——指人际语言交往的最小的完整情况,一般可由一个单句代表。

Vendler (1967)提出将语境分为四类:

(一)活动(activity)(1) a.他去年学法语。 b.张老师在美国教汉语。

(二)完结(accomplishment)(2) a.他学会法语了。 b.张老师教错一个汉字。

(三)达成(achievement)(3)a.小李病了。 b.老王丢了一只表。

(四)状态(state)(4) a.我们都知道他的名字。 b.他不喜欢北方菜。

1.2 语境与谓语

不同的语境基本上是句子谓语的分类,而非动词本身的分类。

语境分类与动词分类有着相当程度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活动与状态两类语境中出现的动词迥然不同。

(二)同一个动词既可出现在活动亦可出现在完结中(如“学”)。

1.3 对语境的定义

(一)活动——表明纯粹的动作过程,如“走路”。这类动作在原则上从开始以后动作本身便是它的目标,别无其他的目标,即走路本身并不需要走到一个特定的地点,走到一个地方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二)完结——表明达到了动作的目标,如“走到学校”。这类情况在达到目标之前并不存在,即是说,在走到学校之前这情况还未实现,而且实现的发生在瞬刻之间。到达学校便是原先动作的目标。拿例(1)与例(2)比较,我们可以说,“他去年学习法语”,则在去年某一段时间内之任何一点学习法语这动作都存在,但在“他学了两年的法语”中,如果学习未达两年,这情况便不存在。

(三)达成——不牵涉到动作而只表明某种情况的出现,如“干了”,达成之异于完结不但在缺少动作的层次而且更无目标的存在,但在‘实现的发生”这点上是与完结相同的。“干”这个现象在“干了”之前是不存在的,而且“干了”也不是某个动作的目标。概括地说‘干了”只是一个状态的发生,或者说一个状态的转变。

(四)状态——只表明一个情况的存在,如“快乐”,在人际交往中,状态代表在某种程度上恒久不变的现象,而活动则有它自然的起始点以及终结点。

2.语境与动词

2.1 语境分类与格语法的动词分类

二者在活动及完结中出现的动词皆为动作动词(action):在达成中出现的则为变化动词(process),而在状态中出现的即为状态动词(state)。

很明显,这两种分类法有着极高的相同性,在不及物动词中尤其显著。绝大部分的变化动词及状态动词皆为不及物动词。

戴浩一(1984)主张:语境的分类基本上就是动词分类,只不过将动作动词再分为活动及完结动词。他将汉语动词分为以下三类:

戴文的主要根据汉语活动动词并不包含结果(attainment)。戴文指出在下列例句中:

(5)a.我昨天画了一张画,可是没画完。

b.I painted a picture yesterday,but I didn't finish it.

(5a)在汉语是可以成立的语境,但相对的英语句不合语法。

他认为,这表示在英语一个动作动词(如paint)有了宾语便包含了结果,而在汉语中并没有类似的含义,认为(5a)是合语法的句子。但事实上,(5b)不合语法,(ba)也同样不合汉语的语法。一个语境并不单指句中的动词,而完结语境也不单指结果的产生。Vendler的分类是根据整句的时间结构,与戴文的出发点相关并不很深。

语境与动词的分类原则上是两个不同的角度。

以下本文便从时间结构的论点,说明四种语境的不同,认为Vendler的理论可以较清楚地对汉语的态的结构作出明确的分析。

3.时间的结构

3.1 时间结构

与本文有关的时间结构分为起点(inception),终点(termination),这两点之间的过程(duration),以及这过程上的任何一点称分点(subinterval)。过程为时段(period),其他三种为时点(point),重复出现的时段或时点称时频(frequency)。

3.2 汉语时间词、短语、分句的分类

(6)a.时段:一小时、三天、整年、一会儿、马上、一下、三小时之内

b.时点:那个时候、刚才、五分钟前、昨天、客人到的时候

c.时频:三次、很少、常、每月、老

4.活动(语境)的时间结构

4.1 时段

时段出现在活动中代表活动持续范围,即注明活动的起点以至终点的长度,如:

(7) a.罚你煮三天饭! b.我(每天)走三个小时。

这只是一般的情况。有些时间副词指明活动开始的时候,如:

(8) a.我马上就写信。 b.他一会儿就上街。

“马上”指说话时间到动作(写信)开始这期间短暂的时段,就是说“马上”或“一会儿”标明活动的起点,但不指明活动持续多久,与此类似的副词,如“一下”其时间结构便有不同。试比较:

(9) a.*我一下就做饭。 b.*我一下就看书! c.我一下就吃完了。

(a)与(b)句表示“一下”不适用于指明活动的开始,而只能指明说话时间到完结时间的时段,如(c)句所示。我们可以说“马上”之类的时间副词是“向起点”(inception-oriented)而“一下”之类的是“向终点”(termination-orient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