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本心·善性的本体同一与直觉体悟——兼谈宋明诸儒解读孟子“性善论”的方法论启示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孟子性善论评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性善论”,即认为人性本善。
本文将对孟子性善论进行评析,探讨其观点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来解读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良的倾向,人天生具备的是一种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们天生具备四种良知,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中的天赋能力。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发扬这种天赋能力,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就能够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然而,孟子的性善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人性本善的观点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
他们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才能得以发展,否则人们容易被贪婪和自私的欲望所驱使。
对于这一争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人性的善良倾向。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具备共情和合作的能力,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天生具备的“仁义礼智”等良知,使得人们有意愿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追求公正和道德。
这种善良的倾向在人类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实践。
其次,孟子的性善论并不否认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
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扬天赋的善良倾向。
因此,孟子并没有忽视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而是强调了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善良倾向的重要性。
此外,孟子的性善论对于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个人利益,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孟子的性善论提醒我们,人性中存在着善良的倾向,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这种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追求公正和道德。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进步的社会。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强调了培养和发展人性中善良倾向的重要性。
尽管这一观点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它对于解释人性的善良倾向以及指导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2008-10-05 19:17:50| 分类:儒家文化阅读57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心、四端、不忍人之心、仁义礼智性善论,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恶论”相对,由孟子首先提出。
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给人的本性。
人的为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性善论” 作为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它大体包括以下这样的内容:1、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
孟子不仅把心限定在善良和道德范围内,而且认为这个“心”是人人固有的。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
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当谈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无疑是其巅峰之作。
这两种思想学说各自独特,然又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本文将简要探讨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异同点。
孟子心学,以孟子思想为基础,强调心性之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这种善源自人的本心。
他主张通过内省、体悟,返归本心,以发挥人的善良本性。
孟子心学强调"尽心知性",即通过深入挖掘自我内在的心灵世界,达到对道德伦理的深刻理解。
与此同时,宋明理学应运而生。
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因盛行于宋代、明代而得名。
其源头可追溯到唐朝的韩愈、李翱等哲学家,但真正意义上的宋明理学是在宋朝形成的,其代表人物包括程颐、程颢、朱熹等。
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并主张通过内省、实践等方式来认知天理。
宋明理学家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这种善性需要通过不断的修炼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
因此,他们提倡通过深入反思自我、探究万物之理来发掘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
对比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的研究对象、思想体系和论证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异同点。
首先,在研究对象上,孟子心学主要个体的心性修养,而宋明理学则更侧重于探究万物之理与天人关系。
其次,在思想体系上,孟子心学强调内心世界的挖掘与道德伦理的实践,而宋明理学则更注重通过内省、实践等方式来认识天理。
最后,在论证方式上,孟子心学主要依赖于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而宋明理学则更多地借助于道家、佛家等思想资源。
总的来说,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虽然在研究对象、思想体系和论证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个体内在的修养与实践,并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方法。
这些思想学说对当今的思想和生活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在宋明理学中,理学和心学有着不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使这种善良的本性得以发扬光大。
以下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详细总结。
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是因为人性中具备了仁爱、善良、公正、义理等美好的品质。
他对人性的理解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即人性具备了亲和、合作和关爱的倾向。
孟子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现象,提炼出了人性善良的思想。
二、善良的本性需要教育和修养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自发地得以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教育和修养的熏陶下得以显露。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塑造的,而人的心灵和意识则需要通过修养来提升。
孟子提出的修养方法主要包括“道”,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的道德准则来提升自我。
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刻苦的修养,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完善和发扬光大。
三、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孟子所倡导的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当人们的本性得到发扬时,他们的行为将会追求善良、公正和正义。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恪守道德准则,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还提出了“爱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心和爱护,通过行为和言论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反对君子应该追求个人私利,而应该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整体福祉。
四、善良的本性与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善良和正义,那么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稳固。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孟子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己的本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且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扬光大,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公正和平等。
五、善良的本性与政治和治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政治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主张君子应该具备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通过以德治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重点解读孟子在文中提出的性善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善心,这种善心使得人们具备了爱、仁、义、礼等品质。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且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观点来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思熟虑。
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不幸时,会产生同情心和善良的行为。
他相信,这种善良的本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抹灭的。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是基于人类的感情和良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
二、性善的教育价值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把善的本性发展壮大,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教化”、“学习”和“修养”等概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能力。
首先,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德性的完善,引导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其次,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人们通过教育来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他提出了“养气”、“养心”、“养性”等概念,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能量和潜力,以及通过教育来开发和发掘这些能量和潜力。
最后,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更是一种实践理念。
他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性善的存在和发展,他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自己和改善社会。
这种实践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当代意义和启示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孟 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
孟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是一个贯穿古今、备受关注和争论的哲学命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的性善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并非是一种凭空的臆想,而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之上。
他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四心就是人性中善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之端。
恻隐之心,是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内心自然产生的怜悯和同情。
比如看到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泣,我们会本能地想要去关心、询问,这种本能的反应就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羞恶之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羞耻,什么是丑恶,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做那些违背道德的事情。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时,会感到羞愧,这就是羞恶之心在发挥作用。
恭敬之心,使我们对长辈、对他人保持尊重和礼貌,懂得谦逊和敬畏。
是非之心,则让我们能够分辨善恶、对错,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孟子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普遍心理反应,来论证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说,一个人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即将掉进井里,都会本能地产生惊恐和同情,想要去救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想要借此与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获得好名声,更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出于内心深处那份自然而然的善良和同情。
这种瞬间的、不假思索的反应,正是人性本善的有力证明。
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恶呢?孟子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人性本身是恶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使得人们原本善良的本性被蒙蔽或扭曲了。
就像一块璞玉,如果长期被尘土覆盖,就会失去它原本的光泽;一颗种子,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就难以茁壮成长。
在社会层面,孟子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如果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引导,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
论王阳明“心体论”对孟子“本心”思想的发展
论王阳明“心体论”对孟子“本心”思想的发展肖阿如【摘要】孟子强调人性本善,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本心”思想,使性善具有了形上之义.王阳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心之本体”,得出人心至善的结论,既肯定了人性本善,并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又强调了心体的无滞性及其所追求的本然的自得之乐,而这一思想的形成则与其丰富多变的为学经历和坎坷不平的入仕经历紧密相关.【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0)002【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本心”;“心之本体”;性善;至善【作者】肖阿如【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8.2;B222.5心性之学是儒家论人之基础,孟子对其具有奠基之功。
在孟子的生活时代,思想家们多论人性之善恶,而他在人性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心”思想,将人们的视野扩充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张岱年先生就曾指出:“孔墨老都没有论心的话;第一个注重心的哲学家,当说是孟子。
”[4]233他即心言性,由人心本善自然生发出人性本善,并以具有形上意义之“本心”赋予其立论根据。
所谓的“本心”即是心之本然的善的状态,是人人所固有的。
孟子的这一思想在王阳明处得到了极大地回应与发展。
宋明理学家们多即性言理,以朱熹为代表,往往具有“支离之病”,而王阳明则力图打破这一思想桎梏,在陆象山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心学”的体系,一切从“心”出发,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曾点明这一点:“先生以圣人之学,心学也”[2]1544。
王阳明在孟子“本心”思想的基础上详细地论述了“心之本体”思想,并将心与性在本体意义上归于一体,阐明了“本心”思想的深刻内涵,即由孟子所提的善发展到“至善”。
一、“本心”与“心之本体”“本心”一词在《孟子》中仅出现一次,《孟子·告子上》中有“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242,可见,在孟子看来,这是人先天所具有的一种共性。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行和道德行为的。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孟子性善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天赋养育记性的作用。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潜能,只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开发和实现。
孟子提出了“养气教性”的思想,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气质和品德来培养和发挥个人的道德能力。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意味着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善良本性的发展与实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活动和道德意识的觉醒。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上,还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来实现。
他提出了“天下之达道,可道也,不可道也”,意思是善良的本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需要展示或者宣称。
他强调道德的实践,追求善的行为,并将这种行为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中。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理性的正义和善良的真实反映。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其善良本性的价值。
他提出了“恻隐之心”,主张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他人的痛苦和苦难,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他说:“故君子有终始之道,无穷尽之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指人们的安乐与和谐,“攘攘”指人们的纷争与敌视。
这说明了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和谐与爱心为目标,追求共同的利益和道德。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道德的修养和教化。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需要修养和教化的,通过教育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他的教育理念包括了立志、修身、治学、行道等方面,提出了“弟子规”“为政篇”等学问方法和内容。
他强调了品德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思想要贯穿于个体的行为中。
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孟子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追求善良行为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倾向,并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实现和发挥。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四端”、“五常”、性善论等理论。
其中,性善论是孟子最为核心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学说。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所有人都有内在的善心和良知,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一、人性本善孟子以“天性”或“心性”为名,指代人的本性,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就带有天赋的道德本性,这种本性具有“好善,恶恶”的基本特征。
人们都有善心,渴望做好事,与此同时,也有偏离本性的邪恶行为。
但是,人性中的善性远大于恶性,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和发扬善性,消除恶性。
二、善性需培养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他也认为,善性需要通过社会化学习和自我修炼来得到发扬,这就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
孟子主张,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实行“父慈子孝、父严子敬”的教育方式,既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又能教导他们道德规范,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使人们的善性得以得到培养和表现。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入则孝,出则悌,谦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五常”理论,强调了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社会中得到认同,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善性,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一直坚持对他人的亲爱和助益,从而达到人性的善化。
三、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孟子在性善论中还提出了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应该依循的原则。
他说道:“爱人者人恒爱之,饮食者人恒为之,养亲者人恒养之”,这个结论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信和互相帮助的基础之上。
人们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对于天下万民的福祉,所有人都有责任。
因为人道的本质是团结合作,唯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谐。
人是众多个体组成的集合,各人在群体中应该有自己的定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应该考虑团队的贡献,让集体一起前进。
只有使得每个人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达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充分体现人性本善的特点。
总的来说,孟子性善论认为,人类是具备善性的,这种善性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与社会化学习来得到充分发扬、表达和培养。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作者:高香香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20期摘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极为深刻。
其性善论思想体系内在地涵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性本善;其二,从修养论的角度提出“存其本心”、“求其放心”的向善之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及其言论的分析,挖掘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的内涵以及它的内在逻辑结构,从而能使我们对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孟子人性性善论作者简介:高香香,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07.149一、孟子时代关于人性的论辩孟子所处的时代,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不同的思想家们各执己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下三种人性观:即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言性恶,孟子言性善。
(一)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告子指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在他看来,人性,亦即人的自然生理本能或欲望,“饮食、男女皆性也”。
所以,在他那里,人之本性实质上无异于动物之性,因而人性也就不具备任何的道德属性,当然也就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
(二)荀子:人性恶对于人的本性的善恶,荀子主张“人性恶”,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在这里,他所谓的“性”是指人自然禀赋的性情,“伪”即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天然所禀赋的性情是恶的,至于后天的善言善行,是由于后天个人的努力、环境的熏陶、教育的感化而造就的。
(三)孟子:人性善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作出了异于前人的解释,他批驳了告子“生之谓性”的主张,认为人性异于兽之性,人性亦即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
孟子认为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并不是人的本质特性,仅凭这些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只有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及以心思维的能力,才可谓物类之分,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亦即人的本性。
性善-一种引导性的概念——孟子性善论的哲学意蕴与方法内涵
性善:一种引导性的概念——孟子性善论的哲学意蕴与方法内涵《孟子·滕文公上》云:“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性善就是孟子对人性的理解。
但是,孟子所说的性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人们倾向于认为,孟子的性善论表达的是一种对于人性的先验性理解。
但是,先验与经验的分判在很大程度上是认识论的思考框架,换言之,只有对于认知性的哲学而言,才可能出现先验与经验的分判。
所谓“先验”,也就是“验前”或“先于经验”,但它又是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
只有在对于经验认识的认识论分析中,我们才能获得先验的概念。
从哲学史上看,先验与经验作为普遍性的哲学范畴,是在认识论领域使用的,这一对范畴的推广与哲学的认知性特征的获得密切相关。
就此而言,先验与经验的分判是历史的,它并非对于哲学的一切层面或者对于一切类型的哲学都是一对有效的架构。
而把孟子性善论理解为先验性的概念,其实也就是把孟子哲学理解为认知性的哲学。
一旦在这个畛域理解,那么,善就是人性中有待认识的一种现成/现实的状况,不管我们是否理解,人性都已经并仍然将是善的。
本文将表明:这样一种流行的观点,究竟在什么意义上偏离了孟子哲学的真正关切,我还将表明,孟子的性善观念,不是一种认知性的哲学概念,而是一种引导性的哲学概念,而且,孟子的性善论就建立在对于认知性的人性论的批判的基础上。
一、孟子时代三种流行的人性论在《孟子·告子上》中,公都子向孟子叙述了当时流行的三种人性论,并且问孟子:这三种人性论都不主张性善,与孟子的性善论都不相同,难道它们全无是处吗?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可以看到,在孟子时代,对于人性的流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这学期上了这门叫“先秦诸子导读”的课,通过对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对我在修身养性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有益的启示。
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下我对孟子的性善修养的认识。
我将按照存心、养心、尽心三方面来理解孟子的性善修养。
一、存心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存心”,存心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善心。
孟子认为,能否保持自己的善心,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孟子的这句话我认为说的非常对,可以说善心就是一个分割点,具有善心了,就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没有了善心,就加入了小人的行列,可以说保持善心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
其实,“性善”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一颗善心,并且要把这一善心保持下去,就像《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样,人从出生开始都有一颗善心,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能否保持这种善心,不被利益、名声、金钱所诱惑,不再这大千世界中所迷失是十分重要的。
人只有不断保持的保持这种善心,才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能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二、养心养心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善心。
孟子说过“养心莫过于寡欲”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修养品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
我认为养心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说实话,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个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面对的机会、诱惑太多,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来如何养心的呢?其实“养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今天你不随意乱扔废纸,明天不乱扔果皮,后天不乱扔空水瓶,以此类推,久而久之,你就不会在乱扔垃圾,你就是一个环保的人。
养心也一样,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善”的层次,今天可以做半件好事,少百分一直的欲望,明天做一件好事,少百分之二的欲望和杂念,时间长了,我们的内心欲望、杂念就会不断地减少,从而让善心占据我们心中更大的位置,也就达到了“养心”的目的。
【优质】孟子“性善论”的要点-实用word文档 (1页)
【优质】孟子“性善论”的要点-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TAG:孟子性善论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春秋时期,思想活跃,铸就一代大师孟子,他以“性善论”享誉天下,发展了
孔子“仁”的儒家思想。
孟子“性善论”要点:
一、“善”是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
二、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
”
三、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富岁子弟多赖、懒。
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
四、本性也需要“养”。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Mencius)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言“人之性善”可以说是他的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
我们来看看孟子对于“性善”的定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用“心之善”、“罔之恶”来描述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本能的善良和正直,但这种善良也需要在后天的修养和培养中得到发展。
孟子强调人的善良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需要经过特殊条件才能拥有的,这与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人的自我修养和人的社会责任。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本性,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他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心性,弘扬仁爱之道,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善行。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人既然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就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道德的行为影响着他人,使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仁爱之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孟子看来,如果以人性恶劣为基础来进行政治统治,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衰亡,因此他主张用“性善”来治理国家,即建立仁政,通过仁政来影响人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主张君子要“善为国”,即善于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
从教育理念上来说,孟子主张育人为本,提倡以仁爱之道来教育后人,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分理想化了人的善良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孟子“性善论”思想探究
孟子“性善论”思想探究复旦大学法学院:郑飞李存山先生曾说:“人性是人生的起点,是天道与人道交接的枢纽;人性奠定了人将怎么生活或应该怎么生活的基础”。
从古迄今人性之善恶都是争论的焦点,儒家孟子由仁入心,以心论性,从人自身寻找善的依据,并以人的道德实践作为论证,首创性善至论,内涵大智慧、与大彻悟值得我们探索与反思。
孟子所谓性善,是指人内在地拥有善的禀赋与可能,是“可以为善”。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论证,主要是普遍的“生命体验”来加以验证。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任何人在看见一个刚会走路的孩童快要掉入井中,都会不自觉地惊慌与同情,当我们体悟到了自己的善良之心,自然会相信善良之心原本固有。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但“四端”仅是善根,是为善的可能性,如何将善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呢?孟子认为善的动力在于人性本身,性善不仅仅是不虑而知的“良知”,而且是一种不学而能的“良能”。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能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因此人不仅有性善之可能,而且还有向善之能力,促使其突破耳目之欲的局限,追求仁义礼智,使善潜能变成现实。
性善论是为人成就道德而创立的。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性善是一种潜在而非实在,是可能而非现实,是一个有待于展开的过程而非已经达到的结果。
孟子对于如何扩充善有其必要的原则:首先是“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只要反求,就可以得到自己的良心,即“自得”。
其次是“先立其大”。
大体即道德的要求,小体即体欲的要求,“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摘要]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性善论”为重要内容的思想体系。
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从“同类意识”、“心”、“性”、“天”的统一性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在指出人之善端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同时,更提出要“扩充善端”、“滋养善性”的心性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端一、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
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孟子提出“性善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孟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
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
孟子的性善论除了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其性善论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孟子否定吿子的性无善恶的辩论中成型的。
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
”①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②人的天性特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
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③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么?难道不是水往地处流么?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
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谁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
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
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
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不是人的天性。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
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1、导语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5、总评1、导语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
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
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
《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
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
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
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论述百练: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
论述百练: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段文字常被学者看作是孟子对性善的证明,此乃大误。
人性善是对人性的全称判断,是说人性的全部内容及表现都是善的,这显然是不能靠有限的举例来证明的。
若要举人性可以为善之例来证明性善,同样也可举人性可以为不善之例来证明性恶。
你若举雷锋助人为乐证明人性为善,别人也可举盗贼偷人财物证明人性为恶;你若举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忠贞不渝,别人也可举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毒害亲夫证明人性为恶。
这样的举例可以是无限的,对于证明性善实际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孟子只是要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人皆有善性,而这与人性是善虽有联系,但所指显然不同。
人皆有善性是说人性中皆有善的品质和禀赋,皆有为善的能力,但不排除人性中还有其他内容,所以即使为不善,也不能否认善性的存在。
人皆有善性当然也不可通过有限的举例来证明,但由于它近乎一种事实,实际上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孟子只需举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一特殊事例,就可说明人确有本心或善性的存在。
(摘编自梁涛《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材料二:真正从“趋向之性”出发,认真解释孟子性善论的是傅佩荣、信广来和张祥龙等人。
傅佩荣在一系列论著中表示,孟子不可能幼稚地认为人性因为有善端就是善的,所以孟子事实上从未主张过“性本善”。
孟子的真正意思是,人心有向善的动力或萌芽,只要顺着这一动力或萌芽的要求去做自然会实现善。
傅佩荣说:“心就是'不断发出要求的动力状态’,也就是显示为人性向善的'向’字。
依此了解的本性是什么呢?是向善。
如果追问这种向善的本性之根源,则答案是'天’。
换言之,是天给了人向善之本性。
”这种“人性向善论”,注意到了孟子所说的善性主要是指善端,而善端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故认为孟子不是主张“性本善”,而是“性向善”。
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如果说“性向善”,那就等于承认“善”不在性之中,而在性之外了,这实际是孟子所批判的“义外”说,与孟子自己主张的“义内”说正好相反。
人心向善与人性本善——孟子心性论的伦理诠释
【作 者】陈永革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性本善非向善或者可善--再论孟子的性善论 [J], 李栅栅;何善蒙
2.人心向善:中华民族的信仰追求——《孟子》思想研读 [J], 徐小跃
3.性善:本善与向善——孟子性善论的两种诠释进路及其当代省察 [J], 张新;黄玉顺
4."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 [J], 云龙
5.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诠释中的心性论问题 [J], 李健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心向永革
【期刊名称】《中国哲学史》
【年(卷),期】1996(000)004
【摘 要】<正>儒家人学的理论基础是心性论,儒家心性论自孟子始具规模.孟子心性论不仅是其性善论的义理根据,而且还由此开出了宋明新儒家的心性之学.对于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大体上有二种理解:其一是“人性本善论”,其二是“人性向善论”.“人性本善论”者的主要理据,从根本上说,在于把性善还原为心善,然后进一步把心还原为理义之心,具有道德自觉的本然之善心;“人性向善论”者虽然同样把性善还原为心,但认为善只是人心的一种倾向,性善只是心善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实然存在.由此可见,对于孟子性善论的不同理解,源自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这三者是难以一致起来的,如所说“善端”就与“性已善”难以统一起来。他进而从“性
未善”、“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性待教而后为善”等观点出发,对孟子的性善论 做了否定性的价值评判,其所使用的方法则是与孟子相悖的。孟子是通过生命的内在体验将
子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心性论体系的核心,孟子的性善论正是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得以阐发
的。故研究孟子的人性论,不能脱离这一思想体系而就性言性。孟子以人性善立论,其思考
的起点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在
孟子看来,人不同于动物的那点“几希”的类特性,就是“不忍人之心”。“不忍”,即不忍
呈现即为善性,这一善性得之于天、存之于心,性心一体,天人合一,本来如此。只是“君
子存之,小人去之”而已,故孟子所言心性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总之,必须在天人合一的心性论体系中来把握其性善论。对这个体系的把握,也只能以 生命体验的方法来进行。那种试图寻找孟子建立性善论的思维逻辑或通过探寻其思维逻辑的 “缺陷”而否证性善论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哲学重直觉、轻逻辑以及天人不 二、形上与形下未严格界分的思维特征。
心、性、天的关系打通了,主张心性同一、天人合一,以为天是善的价值之源,性得之天而
存之于心,性已善而不待教,性全善而不具恶,只要经过切己自反、“求放心”的内省工夫 就可成就道德、完善人格,走的是内圣之学的进路。而董氏则将天人分隔,并采取外在正名 的逻辑方法,强调的是外在的王者教化之路。他以善与米相比于性与禾的关系,说“性比于 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只有通过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即“性”是从材质上说的。在他看来,既然性是指材质,也就不会有性善与性恶的道德指向
性规定,至多可以说有可善或可恶的潜在质性。他说:“今万民之性,有其质而未善质,而未可谓善,与目之瞑而觉,一概之比 也。”(同上)意即民之性“未觉”时只能说有“善质”,这种质“教之然后善”,故不能
22l
国际儒学论坛・2009
其一,孟子所说的人异于禽兽的“几希”,非如有人所理解的人生来仅有其“善端”。“几
希”,赵歧注:“几希,无几也。知义与不知义之间耳。”孙爽疏:“所谓异于禽兽之心者, 即仁义是也。”都是说人与动物差别无几,只是人有道德理性即善性而动物不具有罢了。如 上孟子也确实由“四心”而说到“四端”,赵歧注:“端者,首也。人皆有仁义礼智之首, 可引用之。”是说由“不忍人之心”而拓展出的“四心”,是“四德”之端首,即此道德观 念是人本有的良心之呈现,是人心一开始即具有的,而不是指道德之“发端”,这与孟子所 说“仁义礼智根于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的说法相一致。体现善性的“四德”生来 即具,人要做的只是“引用之”,即付诸实践。孙爽疏引{:正义》日:“盖仁、义、礼、智根 于心,是性本同有而为天所赋也。尽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则是知仁、义、礼、智 之性。知吾性固有此者,则知天实赋之者也。”(《孟子注疏、告子上》)这里所尽之心,是 “道德本心”,所知之性,是人的本性(善性):人的心性构成人的本质特征。心性同一、心 善与性善同一,天作为善性的赋予者和越超性根据而与人性合一,是孟子人性论的重要特征。 显然,孟子肯定“心”(四心或本心)、“性”(善性)、“德”(四德)、“天”处于同一层面, 从而构建了其天人合一的体系。 其二,孟子是性本善论者。孟子并非说人仅有“善端”,而由此“扩而充之”发展出善 性。在孟子看来,善性是圆满具足的,人的作用在于发现它、保持它、在生活中实践和光大 它。孟子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四端”生来本有,如果不能行善,是“自贼”。赵歧注:“自谓不能为善,自贼害其性,使 不为善也。”这显然说的是后天实践的问题。故他接着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 之矣。”“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所说的“扩充”,不是 将“善端”发展为善性,而是强调在生活中努力“践行”善。可见“本善”之“本”有二义: 一是生来固有,本来如此;二是有本体之义,善性圆满自足,不是自“端”发展而出。 其三,孟子将善性溯源于既超越又不失感性色彩的天,是建立在生命体验基础上的形上 预设。孟子说:“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 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1:孟子・万 章上》)有善心、有道德的人,乃是天之所为,非人力所为而为,非人力所致而至。孟子得 出人性本善,并不是出自形式逻辑的归纳,也不是辩证逻辑的矛盾分析,而突出的是“尽心 知性知天”的生命体验和直觉了悟。当然不排除,孟子在解释生活中不善者存在的经验事实 时,也确实运用了分析的方法,指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 非才之罪也。”(1:告子上》)赵歧注: “若,顺也。能顺其情使之善者,真所谓善也。” “才”指才质。意即顺着天赋的质性而不戕害,就可成为善人。如果不能行善,并非是才性 本质造成的,而是因其在后天“陷溺其心”而放逸掉本心的缘故。可见善心即本心,本心的
害人。不忍害人之心即“善心”,亦即道德“本心”。这一“善心”或“本心”从何而来?孟
子认为此“天之所与我者”(<告子上》)。进而孟子以“不忍人之心”为基点拓展出“四心”,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
这就是道德理性,孟子把这称为“本心”。本心,朱注:“谓羞恶之心”,也就是道德良心。
孟子认为这与“天之所与我者”之善是本性同一的。如果一个人不能经受万钟厚禄、“宫室 之美”、“妻妾之奉”的诱惑而放弃礼义,就是“失其本心”。可见,孟子是从人本有善心、
本心这一预设出发,引出“四心”、“四端”、“四德”的,然后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
系?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许更有助于我们对孟子的人性论的把握。愚以为,在这方面,宋明诸 儒对孟子性善论的解读很有启示性。本文试就此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孟子性善说之理路及其思维特征
孟子言人性善,始见于‘孟子、滕文公上》,谓滕文公为世子时见孟子,“孟子道性善,
言必称尧舜。”此说后详具于《告子篇》。不过在I:孟子》七篇中,性善的观念则贯彻始终, 甚至在孟子思想中居于中心的位置。2以心、性、天为一,主张“尽心一知性一知天”,是孟
端”,这个善端是指“善于禽兽”的那个“几希”。而圣人的善与此不同,圣人的善是以循
伦理,讲忠信博爱,好礼义为特征的。他认为,这种“善于禽兽”的那点“几希”之质,并 未达于圣人之善。他称自己的主张为“性未善”,说:“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日性已 善;吾上质于圣人之所为,故谓性未善”(卷十I:深察名号》)。再次,他从天道之阴阳来 分析人性,指出天有阴与阳,人就有性与情,“情亦性也”,故“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 阴阳也。”“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桩,与天道一也。”天有阴阳之施,人身亦有“贪仁之 性”。由此他反问,如“谓性已善,奈其情何?”即恶的情难道也是善的了吗?并以此否定 孟子的性善论。其实,孟子的性是不包括情的,并认为情欲是不好的。他把情欲视为“小体”, 将其与善的道德理性(“大体”)对立起来,谓“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可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善心・本心・善性的本体同一与直觉体悟
——兼谈宋明诸儒解读孟子“性善论"的方法论启示
刘学智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先秦以来有关人性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且不说对人性善、恶的争论
旷日持久,就是对孟子“性善”论本身的相关问题其争论也一直绵延不断,而且近年来又被 学者们一再提起。其争论不仅涉及到孟子所说“人性善”其“善”的界定,也涉及孟子性善 说立论的逻辑根据、思维路径等问题,由此也引出孟子所说的“善”是“本善”还是“向善”, 抑或“心有善端可以为善”,等问题。应该说,这些讨论对于深化孟子人性论的研究很有意 义。不过笔者以为,研究孟子的人性论需要先解决一个方法论问题,即孟子是沿着怎样的思 维路向、以何种思维方式来为人性善立论的?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思维特征有无联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是说假如有一竹筐饭、 一木盆羹就可以使人活命,而没有它就可能死亡的情况下,有人极不尊重地呼叱着给他,或 者用脚踢着给他,即使乞丐也不会理睬的。在孟子看来,人人本有一种超越生命意义的东西,
说“性已善”。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说指“性已善”是不对的。其次,他对“善”也做了 正名。指出人们所以主张“性已善”,或主张“性未善”,主要是“所谓善者,各异意也。一
即对善的理解不同。他认为,孟子所说的“善”与圣人所说的善是不同的:“性有善端,动
之爱父母,善于禽兽,则谓之善,此孟子之善。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 厚而好礼,乃可谓善,此圣人之善也。”他认为,孟子所说的“性已善”之“善”是指“善
其性,则知天矣”的心性体验,将心、性、天之间完全贯通,良心、本心、善性与天命在本
体论上是同一的。从上述孟子心性论的思路,我们是否可以有如下的推论:
l傅佩荣认为,善可定义为。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如此界说的‘善’当然不可能与生具有. 因此小宜说人性本善,只宜说人性向善。”参看‘儒家哲学新论'。台湾业强fB版社1993年版,188~189、 193页.杨泽波认为,孟子是“心有善端可以为善论”.见‘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版,第192贞。 2朱熹注:“孟予之言性善,始见于此,而详具于告子之篇.然默识而旁通之.则七篇之中,无非此理.其 所以扩前圣之朱发。而有功于圣人之门。程子之言信矣.”
品人性而遗其上、下二品,说:“孟子之言性日: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日:人之性恶。扬
子之言性日:人之性善恶混。夫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 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原性》)故宋杨简谓“韩子不究其所以,遂列为三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