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合集下载

请谈谈在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请谈谈在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请谈谈在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在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存在一些本质的区别。

以下是一些区别的要点:1.科学观点与空想构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将社会主义视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们的理论基于现实社会的实践和经验,并试图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比之下,空想社会主义者倾向于基于自己的理想和幻想构想理想社会,但不具备科学的分析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依据。

2.阶级斗争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阶级斗争的存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中产阶级斗争产生的结果,是由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所必然产生的。

相反,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够关注社会阶级矛盾的存在和阶级斗争的关键作用,他们更多地将社会改革的推动寄托于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观点。

3.实践导向与抽象构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理论要联系实际并服务于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推动社会的实际转变。

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倾向于从抽象的层面构想理想社会,缺乏对实践的深入分析和考虑。

4.革命实践与改良政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通过革命实践来推动社会变革,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体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相反,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多地倾向于通过改良政策和渐进的变革来实现理想社会,他们相信通过改良制度和政策的方式可以解决社会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对于社会主义的推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启发,但他们还没有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和阐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在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并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贡献过文献的人。

创立时期,包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后来的发展时期,包括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

这些人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共产主义社会是在保障了人民生存条件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文明生活条件方式的社会。

在这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有序发展互为条件。

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依然是以人为本,宗旨是各方面都建设成非常和谐的社会;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最科学和谐阶段的社会;是一个人人有尊严,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互相尊重包容团结协作,内解矛盾外抗侵略,共同生存发展的思想与智慧;是共产阶级实践真理,科学组织分工分配以及控制调度资源权利,建设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学说。

共产阶级的愿景是建成人们有秩序,有组织,人性化,尽其所能,按需分配索得的社会状态。

我国古代设想的“大同”社会也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绘。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对未来社会的基本轮廓做了科学的预测,认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由全体社会成员支配;一切生产部门将由社会全体成员参加的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来管理。

第二,消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述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述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述评一、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共产党宣言》以此定义“社会主义的内涵。

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从本质上区别开,一再强调的是废除私有制。

重在扬弃人的异化,利在突出人自身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在叙述党的最高纲领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道路上,要以其奋斗终生的革命主题。

(二)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与归宿———实现绝大多数人利益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产党宣言》斟酌出无产阶级的状况与其历史使命,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在此提到的“绝大多数人”,指的就是那些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广大群众。

我们不难断定,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正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若想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那就必须始终遵循这一根本原则。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必须建立社会主义。

这并非是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量。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人们共同富裕的程度正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决定了人们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获得权利与自由。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就是体现在社会主义生产力比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更快、更高、更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内容

共9页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

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呢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用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能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吸收科学前沿的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弥补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从而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无产阶级革命史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地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时代特点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

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飞跃。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共9页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的特征,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共产主义是一种信仰【最新】

共产主义是一种信仰【最新】

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信仰问题是人们颇为关注的理论问题,尤其是苏东社会剧变、冷战结束和中国自觉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在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危机。

反思过去,我们的确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问题上出现过失误,但却不能据此而否定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当前在揭批“法轮功”的斗争中,总结教训,我们应更为科学地或正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用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反思我们过去的失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上,主要是没有坚持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相统一的思维方式:要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纯粹真理体系或知识体系,只主张对其进行所谓的“学术性”的研究,只强调对其从科学认识或学理层面上进行深刻的理解或正确的认识,质言之,只把它诉诸于理论领域或层面,反对把它上升为一种信仰,作为一种信仰的对象;要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纯粹的信仰体系,甚至作为一种像圣经一样的宗教信仰体系,只主张对其加以崇拜,加以朴素的、盲目的、甚至一种本能式的相信(迷信)。

这样的结果是二者殊途同归:使我们实际上失去了马克思主义。

所以,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从认识和信仰的关系上阐明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思维方式。

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的学说,其本身就是科学认识的和科学信仰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思维意识领域一个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理性和信仰的矛盾。

人类总是用自己拥有的理性世界去规范、去掌握信仰世界。

这个矛盾自人类具有自我意识时就开始了,马克思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说来,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思想社会主义的设想一、未来社会发展道路或实现方式(共产主义革命方式理论)共产主义革命方式理论(一)暴力革命方式和和平变革方式1、暴力革命1)共同胜利论: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基础上,以西欧发达国家为起点的世界革命互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使得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体系,一个国家人民受到另一国家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贸易自由以及市场的建立使得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消失,所有文明国家形成两大对抗阶级,无产阶级的革命舞台成为世界性的;单独的国家革命是不可能的,只有首先在工业文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同时发生,并且迅速影响世界其他国家,最后汇聚成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

在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还有发展余地时实现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危机,必须用新的生产关系来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饿夺取国家政权,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在战争和危机引发革命基础上,以落后国家为起点世界视野内的革命互动论。

由于落后国家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很自然会出现更多危机,革命形势容易发展;而国家之间的战争更激化了矛盾和危机,孕妇这革命的种子。

包含三个递进性的层次:第一,以西欧落后国家为导火线的西欧革命互动。

1848-1850年德国成为欧洲矛盾的焦点,他们寄希望德国首先爆发革命,法国成为欧洲解放的决定力量,英国成为最后保证。

第二,以落后殖民地国家革命为导火线,引发西欧革命的炸药包。

由于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导致东方非文明落后国家如中国印度革命性因素诞生,再翻过来促进西方世界危机爆发,构建互动的革命链条。

这也包含着爱尔兰民族问题上。

第三,已落后的俄国革命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相互补充。

专题十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专题十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不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肯定,并不是把它作为一种永恒 的社会制度来称赞,而仅仅是把它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因为资本主义内在的主要矛盾必将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基本逻辑: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解决危机 的两种做法:销毁产品和扩大市场(全球殖民侵略和扩张)—— 前一种破坏生产力,后一种具有有限性——“两个必然”:资本 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 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假定,都是
一种科学预测,是对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 质的规定性的理论概括,是对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特征的超前研究。 由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逻辑与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的分析在逻辑起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 我们在现实的逻辑起点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 方法,对社会主义做出新的理解和概括。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从探讨社 会主义特征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逻辑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 克思的思想及其贡献,作出了深刻的概括: 认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即“发现 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 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即唯物史观和揭示剩 余价值的秘密。并认为,以此为基础,社会主 义才由空想变为科学。 这也成为我们理解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社会主义逻辑的依据。
专题十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
社会主义的理解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 义的构想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要论断,奠定了我国教育方针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基调。

这与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最初所设想的那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的理想目标相比,具有本土化、世俗化和制度化的鲜明特征。

1995年《教育法》颁布后,更成为国家意志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

“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的制度化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级各类学校都明确了诸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并据此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订考核标准、落实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二是建立了指导诸育工作的党政组织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各育工作的重要政策;三是形成了教育科学的分类标准和基本框架,完善了以“德育论”、“教学沦”、“体育论”、“美育论”等为基础的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

《七一讲话》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这是一条重要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预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只要不断促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是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为最终实现理想目标奠定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七一讲话》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也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正确诠释和全面发展。

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 第6章 完整版

马克思 第6章 完整版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 1、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 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 2、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 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 家政权。 • 3、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 4、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 政,
2、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 暴力与和平 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暴力与和平
•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 种形式, • 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暴力革命
• 列宁说:“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 政权问题”,【《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
社1995年版,第19页】
• 马克思所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 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3)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 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 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1、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 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 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 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 级统治的革命。 •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 动。 •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3、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 • • • • • •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在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过; 巴黎公社、 苏维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面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进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实践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的精神实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成果的实践价值,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的文化意蕴。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的革命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的理论前提,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实质;时代特征;思想路线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并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论述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邓小平,他们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问题有很多观点鲜明的论断,显示出各自富有时代特征的市场经济思想。

同时也表明了社会主义从否认市场经济到逐渐承认市场经济,再到必须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一段历史进程。

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与开放性特征的,不是僵死的教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存在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著书立说来对未来的社会进行专门的描绘,只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偶尔勾画一下未来社会的轮廓。

马克思曾明确表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市场经济的思想,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说设想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

在那里,鲁滨逊的劳动的一切规定又重演了,不过不是在个人身上,而是在社会范围内重演。

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

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

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

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

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又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这个时候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者各种劳动只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

没有了商品货币关系,也没有市场存在的必要,自然也就没有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必要。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观点一致,在《反杜林论》中,他写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

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摘要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做出了设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实行按需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

这些思想阐述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和方向,成为后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朝着马克思所设想的目标前进,同时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字面上的论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与之前其它模式不同而又生机盎然的景象。

下面将就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分别进行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设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联系一、两者之间的正确联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曾一度遭人置疑;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也被极少数人说成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笔者反对这两种说法,并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科学的,完全符合世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尊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选择,是向着马克思设想的正确道路的“回归”。

“回归”,也就是科学地认识到并建立起两者间的正确联系。

这种正确联系即:在充分了解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将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下面将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巨大差别及差别的原因,并由此进行论述。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情况建国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我国以较快的速度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从而使社会性质转变为社会主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主要效仿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事实上当时也没有其它模式可循):在所有制上实行“一大二公三高四纯”;在社会资源配置上采取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在分配模式上采取平均主义;在政治上搞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搞群众运动式的社会主义民主;在思想上采取集体主义。

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发展_彭升

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发展_彭升

第12卷第1期2006年2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C ENT.SOUTH UNIV.(SOCIAL SC IENCE)Vol.12No11Feb.2006论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发展彭升,罗雪中(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湘谭大学马列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我党三代领导人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毛泽东主张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把按劳分配与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邓小平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主张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江泽民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实现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他们的这些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按劳分配理论。

关键词:按劳分配;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创新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06)01-0019-06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模式所提出的一种设想,它是与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

但后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许多客观经济条件与马克思的设想有较大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在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产品还不太丰富的国家,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按劳分配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怎样坚持按劳分配的问题,有一个实践、探索和发展的认识过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党的三代领导人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实行按劳分配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理论。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继承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基本原理的同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只有极其原则的设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将分为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关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问题,不应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经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正式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定名为“共产主义社会”。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十分强调要研究革命发展的阶段问题,但当时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需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问题,而来不及探索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有哪些发展阶段。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深入分析本国的具体国情,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

他去世以后,苏共领导人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暂阶段的观念。

相反,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进一步宣布,“二十年内我们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超越阶段的冒进,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我国,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也产生错误的估计,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大刮“共产风”,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种超阶段的冒进遭到严重挫折后,才逐渐认识到需要对社会主义社会划分阶段。

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字》教课书时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者简介:刘良军,湖北荆门人,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王凤芹,山东东阿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理论创新研究.2018年第20卷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Yinchuan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摘要:党的十九大缜密思考、冷静分析,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台背景,也直接决定了下一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攻方向与战略目标。

新时代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要求在深入认识新时代的同时,不断适应、引领新时代,续写中国社会主义新篇章,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刘良军1王凤芹2(1.中共荆门市委党校湖北荆门448000; 2.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

其不仅对于下一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关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稳致远、梦想成真,某种程度上,也关乎未来世界发展与全球治理,关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前途命运。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尤其习近平同志所作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以党的十九大为分水岭,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必将对今后中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全面深入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深邃哲理,进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懈怠、永不停滞,勇于奋斗、敢于抗争,不断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华章,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强劲活力。

如何理解公平正义

如何理解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正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从内涵看,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方面;从外延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公平;从实质看,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范畴看,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

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理解公平正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何理解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描绘过一种没有剥削压迫、社会实行公平正义的图画。

但由于历史局限,他们无法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但其社会制度天然制造贫富分化,必须通过社会革命加以改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主张。

马克思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无论是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还是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基本原则都是公平正义和人的解放。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发展成就基础上必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领域改革的推进,民生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但也必须看到,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譬如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收入差距过大;一些地方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中暴力执法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房价高昂,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社会公正这个根本问题。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1 复习笔记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①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出现。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②18世纪以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发展,代表人物有巴贝夫、摩莱里、马布利等。

③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④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①无产阶级革命a.无产阶级革命的内涵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b.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分为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③马克思主义者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认识a.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使不是在全世界同时进行,也要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可能成功;b.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①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三个阶段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面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进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实践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相结合的精神实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成果的实践价值,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的文化意蕴。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的革命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的理论前提,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实质;时代特征;思想路线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并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模式”从“一”到“多”的嬗变

“社会主义模式”从“一”到“多”的嬗变

“社会主义模式”从“一”到“多”的嬗变“社会主义模式”是指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在社会中已经达成共识的社会主义体制——包括有本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体制的总称,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

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是一个关系着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否在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战后,伴随着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各国共产党人纷纷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他们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走了不少的弯路、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不过正是这些经验与教训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模式”问题有了突破性的认识飞跃,推进着各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向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方向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多样化”的设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没有做出具体的描述,但是他们的论著中却暗含着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及其建设基础做出的“多样化”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早年设想社会主义革命会首先在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并且指出:社会主义胜利必须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比较发达的基础之上,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预想社会主义“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胜利”。

到了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对俄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特殊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认为东方国家早晚将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并且最终由资本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不过,到了19世纪70、80年代,马克思对东方国家必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论述进行了修正,反对将西欧发展模式搬到东方,而且初步设想了东方社会超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可能性。

针对当时俄国还是一个封建军事专制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刚刚起步这样的情况,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于1881年写信给马克思,请教马克思是否各国都必须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这样认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思想社会主义的设想一、未来社会发展道路或实现方式(共产主义革命方式理论)共产主义革命方式理论(一)暴力革命方式和和平变革方式1、暴力革命1)共同胜利论: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基础上,以西欧发达国家为起点的世界革命互动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使得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体系,一个国家人民受到另一国家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贸易自由以及市场的建立使得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消失,所有文明国家形成两大对抗阶级,无产阶级的革命舞台成为世界性的;单独的国家革命是不可能的,只有首先在工业文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同时发生,并且迅速影响世界其他国家,最后汇聚成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

在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还有发展余地时实现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危机,必须用新的生产关系来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饿夺取国家政权,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在战争和危机引发革命基础上,以落后国家为起点世界视野内的革命互动论。

由于落后国家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很自然会出现更多危机,革命形势容易发展;而国家之间的战争更激化了矛盾和危机,孕妇这革命的种子。

包含三个递进性的层次:第一,以西欧落后国家为导火线的西欧革命互动。

1848-1850年德国成为欧洲矛盾的焦点,他们寄希望德国首先爆发革命,法国成为欧洲解放的决定力量,英国成为最后保证。

第二,以落后殖民地国家革命为导火线,引发西欧革命的炸药包。

由于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导致东方非文明落后国家如中国印度革命性因素诞生,再翻过来促进西方世界危机爆发,构建互动的革命链条。

这也包含着爱尔兰民族问题上。

第三,已落后的俄国革命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相互补充。

热切期盼俄国革命的爆发,并引发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二者相互补充,推进社会革命进程。

从暴力革命理论提出到19世纪70年代初,欧洲出现了两次实践的机会,一是1848年欧洲革命,尤其是法国六月起义,一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

原因:第一,历史背景看,十八九世纪是一个变动革命的时代;第二,从暴力革命与共产主义社会革命的关系来看,共产主义实践伴随着暴力革命;第三,从欧洲各国政府对共产主义态度来看,共产主义和欧洲政府是最激进的矛盾,一开始就遭到了政府残酷镇压,正常选择是暴力革命;第四,年轻人特有的革命热情及其人道主义情怀促使他们以暴制暴方式解决问题;第五,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来看,资本积累处于原始或半原始阶段,剥削掠夺极不人道,诱发工人极端方式。

2、和平变革或和平斗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同时马恩根据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并不排斥和平方法达到同样目的。

认为,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用和平的不流血的手段来完成目标。

反复论述和平夺取政权的问题。

基本要点在于:1)在诸如德国等政治相对比较落后,工业相对不发达,农村人口相对比较多而又有自己特点的国家,,在城市要开展追求普法权和议会席位的和平革命;同时关注农村,到农村寻找同盟军发动农民,聚集革命力量;在军队里,要使军队社会主义化,为防止敌人发动暴力法革命积聚力量,等到最后决战时刻。

2)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由于人民代议机关的强大,有可能和平常入社会主义。

侧重和平斗争但不放弃暴力革命的策略。

原因:第一,共产主义理论和事件本身有和平手段的因素;第二,法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资产阶级统治手段的调整使得和平斗争取得成就成为可能;第三,无产阶级觉悟不断提高,斗争方式日趋理性化,成立正当开展选举活动,并取得越来越大的趁热高就。

3、马恩论述了英法美等民主共和国有可能实现社会和平变革第一,社会体制变革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使得现实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第二,原发动力:科学技术和资本的互动: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促使资本的内在矛盾尖锐化第三,根源:资本和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属性,资本社会性质完全体现的要求推动了信用制度成为社会邮寄变革的杠杆第四,方式:股份制公司或工人的合作工厂,股份公司和工人合作工厂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扬弃,成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渡点第五,主体:单纯的管理层的知识型工人阶级:科学技术和资本使得资产阶级和传统无产阶级在生产中都成为多余的人并产生社会变革的新型主体力量。

新生的工人阶级倾向于和平变革方式。

(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和东方社会发展理论1.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即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经过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2.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开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跨越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处在资本主义以前阶段的国家,在先进国家的带动和帮助下,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上在社会主义道路。

二、未来社会的阶段划分在马恩著作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时加以区分(不同阶段不同作用)有时不加以区分。

1875年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一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二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列宁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

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氛围三个阶段,一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二是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共产主义社会。

同时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将经历若干个发展阶段的思想, 如“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完备形式”和“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提法。

毛泽东指出, 社会主义本身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三、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或基本规定性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分工消失,三大差别消灭,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国家消亡,成为自由人联合体。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性:1.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创造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社会高于资本主义社会, 首先表现在它具有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社会优于资本主义社会, 则集中表现为它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3. 社会生产有计划地进行,不存在商品生产,货币交换和市场。

4.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分配方式,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所以在消费资料的分配上必然实行按劳分配。

在5. 消灭了阶级、一切差别和旧式分工。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 城乡工农差别,脑体差别都消灭, 消除了奴隶般的社会分工。

6.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开始消亡,国家失去政治职能, 只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共产主义社会的规定性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3.消灭了工农城乡脑体差别,旧式分工不复存在,代之以更合理的自觉分工4.国家完全消亡,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

5.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6.人民具有高尚的道德风尚和共产主义觉悟,高度的技术文化水平。

四、现实社会主义与未来社会的区别与联系1.现实社会主义不是马恩设想的未来社会资本主义走到尽头时的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的社会主义。

2.现实社会主义仍是马恩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阐述:首先, 他们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提出来的, 而不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自己头脑的想象中来描绘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见是一种科学预见。

其次,由于是预见,而且她们的思想和认识必然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只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成果,而不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终成果,所以至于未来社会主义事实上将是什么样子, 还有待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

不能奢求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更不能用设想来剪裁活生生的实践,而应当用实践来检验、修正、发展理论。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见, 是根据19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固有矛盾和发展趋势做的设想和预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以欧美“文明国家”的革命同时发生为条件,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为前提的。

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当年所分析的那种发达水平。

至于有人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 误认为是在经济文化还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实现的目标, 从而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这不应当归咎于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见,只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抽象,是概括的社会主义一般,不是哪一个具体国家的具体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因此,需要使之具体化,民族化。

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领导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由于这种实践还很短暂, 列宁不可能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深刻的揭示。

他认为只有未来的建设者才能具体描述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 并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

他赞同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两阶段论, 同时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将经历若干个发展阶段的思想, 如“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完备形式”和“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提法。

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提出过许多宝贵的见解。

1959 年毛泽东指出, 社会主义本身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建设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毛泽东是第一个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出明确阐述的思想家。

他指出, 在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认为,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最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上层建筑的特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

斯大林模式,在斯大林领导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以苏联1936年宪法为标志,最终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