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神经-脑干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副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桥脑 和延髓的副神经通路出脑。
分布
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支配这两块肌 肉的运动。
功能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运动,参与头部 和颈部的姿势维持和转动。
舌下神经
概述
舌下神经是躯体运动性脑神经之一,负责支配舌肌运动。
起源
起源于延髓的舌下神经元,发出纤维经由延髓的舌下神经通路出脑。Biblioteka 皮肤感觉神经总结词
皮肤感觉神经是感觉性脑神经之一,负责传递皮肤感觉信息 。
详细描述
皮肤感觉神经起始于皮肤表面的感受器,将触觉、痛觉、温 度等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能够感知皮肤刺激。皮肤感 觉神经对于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非常重要。
03
运动性脑神经
动眼神经
概述
动眼神经是第三对脑神 经,负责控制眼球运动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脑神经
目录
• 脑神经概述 • 感觉性脑神经 • 运动性脑神经 • 混合性脑神经 • 脑神经损伤与疾病
01
脑神经概述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共由31对神经组成,其中10 对为颅神经,12对为脊神经,其余9 对为脑干神经。
脊神经包括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 和骶神经。
颅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 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面神经、听神经和舌咽神经。
与其他神经关系
三叉神经与面神经和下颌神经 等其他脑神经有复杂的交互作
用。
展神经
概述
展神经是第六对脑神经,负责控制眼球的外 展运动。
损伤影响
展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眼球内收障碍,出现复 视。
功能
展神经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向外侧转动。
与其他神经关系
展神经与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协同工作,维 持双眼视觉。
人体解剖学 脑干汇总
脑 干 的 外 形 ( 侧 面 观 )
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分布规律
见下图
下一页
脑神经含有七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感觉柱 特殊内脏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 特殊躯体感觉柱
注:所谓“一般”是指脊髓和 脑干 共有的核团柱,它们之间 相互延续;“特殊”则是 指仅 见于脑干,与特殊感觉器 和鳃弓衍化物有关的核 说明:一般内脏和特殊内脏感 柱。 觉柱实际是同一核团柱, 即孤束核,其上端接受味 觉纤维,余部接受一般内 脏感觉纤维。故脑干仅有 六种脑神经核团柱。
脑 brain
脑位于颅腔内,成人平均重量 约1400g,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 1、端脑 前脑 2、间脑 3、中脑 脑桥和小脑 4、后脑 菱脑 5、延髓 通常把中脑、脑桥、延髓称为脑干
脑 干 brain stem
一、脑干组成及位置:
(一)组成:中脑、脑桥、延髓 (二)位置:位于颅后窝的斜坡处, 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 之间的室腔为第四脑室,向下与延髓 和脊髓中央管相续,向上与中脑水管 相通。
脑干的位置
见下图
脑 干 的 外 形 ( 腹 面 观 )
脑 干 的 外 形 ( 背 面 观 )
见下图
脑干背面脑神经除I和II对外,III~XII
对脑神经均出入脑干。故脑神经核就成为 脑干诸多神经核团中的重要部分。脑神经 核可粗劣分为二大类:接受脑神经传入纤 维的核团成为脑神经感觉核,发出传出性 纤维经脑神经支配效应器的称脑神经运动 核。
外展神经核(VI)
舌下神核(XII)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V)
面神经核(VII) 疑核(IX、X、XI) 副神经核(XI)
最新局部解剖学 脑干-PPT文档
脑干背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平内侧丘系交叉)
下橄榄核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位置:位于延髓橄榄深面 功能:可能与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
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脑干腹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红核 Red nucleus
脑干背侧面
延髓水平切面(经锥体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上部)
脑桥水平切面(经面神经丘)
脑桥水平切面(经脑桥中上部)
中脑水平切面(经下丘)
中脑水平切面(经上丘)
躯体运动核 2、对侧舌下神经核、
面神经核(下半部)
名称 起始
终止
脑
内侧丘系 薄束核
丘脑
干
楔束核
的
脊髓丘系 脊髓
丘脑
主
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丘脑
要
三叉神经脊束核
纤
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 后丘脑
维
皮质脊髓束 大脑 皮质核束 皮质
束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脑干四个丘系简表
丘系名称 起始核 脊髓丘系 对侧后角固有
与大脑的纤维联系,构成网状上行激动系统, 使大脑皮质保持适度的意识和清醒。
与脊髓的纤维联系,发挥调节躯体运动的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呼 吸、心跳、血压调节及呕吐中枢等),参与内 脏活动的调节。
参与睡眠的发生,抑制痛觉传递。如中缝核群 中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发出纤维上行抑制大 脑皮质,产生睡眠作用;下行至脊髓后角和胸 段侧角,参与痛觉和心血管运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_脑干_人体解剖学_系统解剖学
■ 薄束核、楔束核:
接受薄束和楔束的上行 纤维,在中央管腹侧的 中线上左右交叉称内侧 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 维组成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交叉平面
精选ppt课件
11
神经系统--脑干 Whttepb:/Z/2IP216.2.03.28.192198.83/jpkc/rtjp/kechen/newppt/Brain stem.files/slide0099.htm
七面八听九舌咽
Ⅶ 面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 迷副舌下十二全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精选ppt课件
4
神经系统--脑干 Whttepb:/Z/2IP216.2.03.28.192198.83/jpkc/rtjp/kechen/newppt/Brain stem.files/slide0106.htm
Whttepb:/Z/2IP216.2.03.28.192198.83/jpkc/rtjp/kechen/newppt/Brain stem.files/slide0097.htm
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脑干
精选ppt课件
1
神经系统--脑干 Whttepb:/Z/2IP216.2.03.28.192198.83/jpkc/rtjp/kechen/newppt/Brain stem.files/slide0081.htm
■ 下橄榄:核
发出橄榄小脑纤维经小脑 下脚至对侧小脑皮质;该 核接受脊髓和脑干的感觉 性传入纤维,也接受大脑 皮质、丘脑、基底核、红 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下 行纤维,参与修饰小脑对 运动的控制;对运动学习 的记忆等
下橄榄核 下橄榄核中部平面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1、脑干
❖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 背侧丘脑 ❖ 上丘脑 ❖ 下丘脑 ❖ 后丘脑 ❖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 后丘脑 metathalamus: ❖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
颞叶
❖ 颞上沟、颞下沟 ❖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2、大脑半球内侧面
内侧面
❖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 延续部分
❖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
叶后端 ❖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 连通: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4、端 脑 The Telencephalon 五 叶
❖ 额叶 frontal lobe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
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
(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
脑干
2)非脑神经核(包括中继核和网状核) )非脑神经核(包括中继核和网状核) 中继核 位于背侧和感觉有关,位于腹侧和运动有关 中继核—位于背侧和感觉有关 位于背侧和感觉有关, ① 薄束核及楔束核: 薄束核及楔束核: 位置: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面。 位置: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面。 传入纤维:接受同侧薄束和楔束的纤维终止。 传入纤维:接受同侧薄束和楔束的纤维终止。 传出纤维:发出纤维—中央管腹侧交叉 内侧丘系交叉) 中央管腹侧交叉( 传出纤维:发出纤维 中央管腹侧交叉(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功能:中继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功能:中继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脑桥核: 延髓腹侧的橄榄深面有下橄榄核与脑桥核类似 延髓腹侧的橄榄深面有下橄榄核与脑桥核类似) ② 脑桥核:(延髓腹侧的橄榄深面有下橄榄核与脑桥核类似 位置:脑桥基底部散在的神经元。 位置:脑桥基底部散在的神经元。 传入纤维:接受同侧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下行纤维( 传入纤维:接受同侧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下行纤维(皮质脑 桥纤维) 桥纤维) 传出纤维:发出脑桥小脑纤维—交叉 小脑中脚—小脑 交叉—小脑中脚 传出纤维:发出脑桥小脑纤维 交叉 小脑中脚 小脑 功能:传递大脑皮质运动信息进入小脑的中继站( 功能:传递大脑皮质运动信息进入小脑的中继站(锥体外系 的组成部分) 的组成部分)
⑤ 红核: 红核: 位置:中脑上丘高度,中央灰质腹侧,黑质背侧。 位置:中脑上丘高度,中央灰质腹侧,黑质背侧。 纤维联系:主要接受小脑齿状核发出经小脑上脚的纤维,还 纤维联系:主要接受小脑齿状核发出经小脑上脚的纤维, 接受来自大脑皮质运动区和感觉区的纤维;发出纤 接受来自大脑皮质运动区和感觉区的纤维; 维向下形成红核脊髓束投射至颈髓中间带和前角。 维向下形成红核脊髓束投射至颈髓中间带和前角。 功能:是锥体外系中大脑皮质和小脑与脊髓间联系的重要中 功能: 继站,参与完成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继站,参与完成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⑥ 黑质: 黑质: 位置:位于中脑的大脑脚底和被盖之间。 位置:位于中脑的大脑脚底和被盖之间。 纤维联系:发纤维(含多巴胺)至新纹状体。 纤维联系:发纤维(含多巴胺)至新纹状体。 功能:调节纹状体的功能,参与对随意运动的调节。 功能:调节纹状体的功能,参与对随意运动的调节。 3)网状核群:中缝核、脚间核、中缝背核、臂旁核、蓝斑核等 网状核群:中缝核、脚间核、中缝背核、臂旁核、 网状核群
人体解剖学脑干-PPT
等处发出的纤维,后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小脑皮质。在小 脑对运动的控制特别是对运动的学习和记忆起重要作用。
下页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内部结构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3)脑桥核: 居脑桥基底部的纤维束之间,由若干群细胞构成, 为大脑皮质与小脑皮质之间的中继站。 (4)红核:
脑干功能 居上丘平面的被盖部,呈圆柱状。主要接受来自小 脑及大脑皮质的传入纤维,并发出红核脊髓束。与 躯体运动(屈肌的运动)有关。
系统解剖: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脑干、
脑干外形
内容提要
脑干内部结构 一、脑干(brain stem):
脑干功能 (一)外形:
(二)内部结构:
(三)功能:
脑的分部
脑 端脑
的 区
间脑
分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一、脑干的位置和外形
位于颅后窝,脊髓 和间脑之间,小脑腹侧。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蜗神经核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与脑相连的脑神经部位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端脑—Ⅰ 间脑—Ⅱ 中脑 —Ⅲ、Ⅳ 脑桥—Ⅴ、Ⅵ、Ⅶ、Ⅷ 延髓—Ⅸ、Ⅹ、Ⅺ、Ⅻ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作为人体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中枢。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1.大脑结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分为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
脑干负责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血压调节。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的运动。
大脑半球是大脑最大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们负责感知、思维、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
2.脊髓结构脊髓位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连接器。
脊髓通过传递神经信号实现大脑与周围各个部位的交流。
它也负责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腿部的踢蹬。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它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1.脑神经脑神经是从大脑和脑干发出的一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颈部。
它们负责控制头部和颈部的感觉和运动,如面部表情、咀嚼和眼球运动等。
2.脊神经脊神经是从脊髓发出的一组神经,分布在全身。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都与脊髓的一个节段相连。
它们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其中,8对颈神经连接到颈部和上肢,12对胸神经连接到胸部,5对腰神经连接到腰部和下肢,5对骶神经连接到骨盆和下肢,还有1对尾神经连接到骶骨上。
三、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具有感受、传导和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
它们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1.细胞体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要部分,包含核和细胞器。
它负责合成和储存大量神经递质,以传递信号。
2.树突树突是细胞体的突出部分,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
3.轴突轴突是神经元的延伸部分,负责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如肌肉)。
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重新吸收来传递信号。
神经纤维是一组轴突的集合,根据直径和髓鞘的有无可分为不同类型。
脑干8人体解剖学
☐锥体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脑干下行纤维束:
锥体系
锥体外系
锥体束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锥体束
顶枕颞桥束
额桥束
锥体束
薄束核
楔束核 中央灰质 三叉神经脊束核 副神经核
锥体 锥体交叉 脊髓小脑前束 前庭橄榄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小脑后束 三叉神经脊束 薄束 楔束
前角
橄榄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顶盖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外侧丘系
视辐射 外侧膝状体
脊髓顶盖束
(被盖背侧交叉) (被盖腹侧交叉)
前庭脊髓束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内侧纵束
展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前庭脊髓束
副神经核
本节重点:
脑干内下性纤维束走行及交叉特点。
人体解剖学:Brain stem脑干
Cerebral peduncle
Optic n. Oculomotor n. Trochlear n. Pons Trigeminal n. Vestibulocochear n. Abducent n. Olive Pyramid Spinal root of accessory n. Medulla oblongata
Temporal lobe颞叶 Optic n.视神经
Oculomotor n.动眼神经 Trochlear n.滑车神经 Motor & sensory roots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运动和感觉根
Abducent n.展神经
Hypoglossal n.舌下神经
Cerebellum小脑
Inferior colliculus
Midbrain Trochlear nerve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Pons
Medullary stria Hypoglossal trigone
Vagal trigone Obex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Cuneate tubercle Medulla Gracile tubercle oblongata
Medullary stria髓纹 Vestibular area前庭区 Vagal trigone迷走三角
Gracile tubercle薄束结节
Pineal gland松果体 Trochlear n.滑车神经 Locus ceruleus蓝斑
4th ventricle第四脑室
Facial colliculus面丘 Hypoglossal trigone舌下三角
脑干9人体解剖学
脑干网状结构
在脑干中央区纤维纵横交错内有大量的神经元胞体共同组成脑干网状结构。
1.主要核团
☐中缝核团
☐内侧(中央)核群“效应区”☐外侧核群“感受区”
2、脑干网状结构的纤维联系及功能☐影响大脑皮质兴奋性:
通过上行网状激动系统(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影响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兴奋性,维持睡眠—觉醒状态。
☐调节脊髓牵张反射和肌张力:
通过网状脊髓束,易化或抑制γ和α神经元,调节脊髓牵张反射和肌张力,实现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网状上行投射系统
网状脊髓束:
2.脑干网状结构的纤维联系及功能
☐调节内脏活动:
通过网状结构内各种内脏活动中枢,调节内脏活动(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咳嗽、……..)。
☐抑制痛觉传入:
中缝核群的5-HT能神经元产生5-HT,可抑制痛觉的传入,具有镇痛作用。
中缝核纤维投射:
本节重点:
脑干内网状结构的核团及功能。
人体解剖学:脑干外形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
下脚
听结节 髓纹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楔束 薄束
蓝斑 面神经丘
界沟
前庭区 内侧隆起
舌下神经 三角 迷走神经 三角
菱形窝的上外侧界为小脑
上脚,下外侧界自内侧向外
基底部向后外逐渐变窄, 移行为小脑中脚,两者的分 界处为三叉神经根。
脑桥 基底部
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三叉神经
临床上称为脑桥小脑三角。此 基底沟
处的肿瘤可压迫小脑
小脑中脚
以及附近的面神经、前庭蜗 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等,
脑桥 延髓沟
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延髓
脊髓
前庭 蜗 面神神经
展经神经
中脑腹面的上界为间脑 的视束。
界沟
前庭区 内侧隆起
舌下神经 三角 迷走神经 三角
内侧隆起在髓纹上方有一
圆形隆突,称面神经丘,内
含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髓纹以下的内侧隆起可见 两个小三角区:内上方的称 舌下神经三角,内含舌下神 经核;外下方的称迷走神经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
下脚
三角,内含迷走神经背核。
听结节
界沟上端在新鲜标本上有
髓纹
脑干
Brain Stem
(一)脑干的外形 1. 腹面
锥体延的髓背下外端侧在的枕卵骨圆大形隆 起为孔橄,榄平,第内一含颈下神橄经榄根核处。
橄与榄脊和髓锥相体接之。间上的端沟与中脑有 舌下桥神以经脑根桥丝延。髓沟分界。
橄榄延的髓背前侧正,中可裂见两自侧上的而 下排纵列行的隆舌起咽为神锥经体、。迷锥走体神 经和内副的神皮经质根脊丝髓。束纤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状核
背侧丘脑 松果体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前庭区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2) 脑桥
腹面:
尾状核头
膨隆宽阔,称为基底部。 中线上有浅的基底沟。 视交叉
视束
大脑脚
脑神经:
脚间窝
三叉神经(Ⅴ) 展神经根(Ⅵ)
脑桥 面神经
面神经根(Ⅶ) 前庭蜗神经根(Ⅷ)
小脑中脚 锥体
舌下神经
橄榄
锥体交叉
视交叉
大脑脚 脚间窝 脑桥
面神经
小脑中脚
脑神经:动眼神经根(Ⅲ)
锥体 舌下神经
橄榄
锥体交叉
内囊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基底沟 展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前正中裂
(3) 中脑
背面:
四叠体 :
上丘--视觉皮质下 反射中枢
下丘--听觉皮质下 反射中枢
内囊
外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 滑车神经 正中沟
舌下神经 锥体交叉
内囊
视神经 垂体 灰结节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基底沟 展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锥体交叉
(1)延髓 内囊
背面:
外侧膝状体
第四脑室底的 下部、薄束结
内侧膝状体 滑车神经
节、楔束结节。
正中沟
面神经丘
菱形窝—即第四脑室 底呈菱形的凹陷。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1、脑干的位置
位于颅底内面的斜坡上, 上接间脑, 下续脊髓。
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 相连,三者之间的腔隙, 称为第四脑室。
2、脑干的外形
延髓
端脑 间脑
脑桥
中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小脑
Ⅰ 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Ⅲ 动眼神经 Ⅳ 滑车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Ⅵ 展神经
Ⅶ 面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脑干
位置: 外形: 内部结构:
功能
(1) 神经核 (2) 纤维束 (3) 网状结构
重点提示
㈠脑干
1、掌握脑干的位置和分部。 2、熟悉脑干的主要形态;脑神经核的分类,
主要脑神经核(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 经运动核、面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舌 下神经核)的位置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 核的位置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锥体束、脊髓丘系、内侧丘系、三叉丘 系)。
• 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运动核
• Nucleus of facial n.
面神经核
• Nucleus ambiguus
疑核
• Accessory nucleus
脑
端脑
间脑位置:颅腔内。
中脑 脑桥 延髓
小脑
分部:
延髓
脑桥 脑
脑
中脑 小脑
干
间脑
端脑
脑
大脑
底
面
间
观
脑 脑桥
中脑
延髓 小脑
Thalamus Hypothalamus
Regions of the Brain 2 Cerebral
Cerebrum
hemispheres
DIENCEPHALON
Midbrain
滑车神经核
• Nucleus of abducent n.
展神经核
• Nucleus of hypoglossal n.
舌下神经核
躯体运动核(特 殊内脏运动)
名 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区 三叉N 脑桥 三叉N 咀嚼肌 运动核 中部 面N核 脑桥 面N 表情肌
下部 疑核 延髓 IX, X 腭咽喉肌
面神经丘
脑神经:滑车神经根(IV)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薄束结节
尾状核
背侧丘脑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前庭区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脑干腹面观
中脑 脑桥
延髓
大脑脚 脚间窝 基底沟 小脑中脚 延髓脑桥沟 锥体 橄榄 锥体交叉
脑干腹面观
中脑 脑桥
延髓
III IV
V VI, VII, VIII
脑神经
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前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
(1)延髓 尾状核头
与脊髓外形相似,脊 髓所有纵沟都延伸到 延髓。
腹面:
锥体、锥体交叉、橄
视交叉
视束 大脑脚
脚间窝 脑桥
榄
面神经
小脑中脚
脑神经:
锥体
舌咽神经根丝(Ⅸ) 迷走神经根丝(Ⅹ) 副神经根丝(Ⅺ) 舌下神经( Ⅻ )
动眼N核 上丘 动眼N 5块
水平
眼外肌
滑车N核 下丘 滑车N 上斜肌
水平 展N核 面N丘 展N 外直肌
水平
舌下N核 舌下N 舌下N 舌肌
△深方
General somatic motor nuclei 一般躯体运动核
• Nucleus of oculomotor n.
动眼神经核
• Nucleus of trochlear n.
锥体
小脑下脚
X
锥体交叉 薄束结节
XI
橄榄
楔束结节 XII
3、脑干的内部结构
室管: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中央管
灰质:脑N核 非脑N核
白质:三系两束
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
脑干内部结构
灰质核团
脑神经核: 4个机能柱形成
前后
内侧 外侧
躯体运动核 内脏运动核 内脏感觉核 躯体感觉核
躯体运动核
名 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区
内囊
视神经 垂体
三叉神经
基底沟 展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前正中裂
(2)脑桥
背面 :
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上 部,此处的外侧缘为 左、右小脑上脚。
内囊
滑车神经 正中沟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薄束结节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3) 中脑
腹面: 大脑脚,脚间窝
Pons Medulla oblongata
BRAINSTEM
Cerebellum
7-12
脑de发生
胚胎早期,神经管前部首先分化为前脑、中 脑和菱脑。此后,前脑进一步发育为端脑和 间脑,中脑无明显的变化,菱脑则进一步发 育为后脑和末脑。随着胚胎的发育,后脑最 终演化为脑桥和小脑,而末脑则形成为延髓 。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平面与脊髓相连续。
XII IX,X,XI
脑干 背面观
中脑 上丘
下丘 脑桥 小脑上脚
菱形窝上半
延髓
菱形窝下半 小脑下脚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髓纹
脑干外形
中脑 脑桥 延髓中脚
上丘
III
下丘
IV
小脑上脚 V 、 VI 、
菱形窝上半 VII 、VIII
延髓脑桥沟 菱形窝下半 IX
上部 XI 副N核 颈髓 副N 胸锁乳突肌
1~6 X 斜方肌
上部
舌咽N
茎突咽肌
疑 中部 核
迷走N
软腭、咽骨骼肌、喉环 甲肌及食管上部骨骼肌
下部 副N 迷走N 喉返N 喉肌(环甲肌除外)
延髓部 副N脑根 迷走N
副神经核
脊髓部 副N脊髓根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Special visceral motor nuclei 躯体运动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