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产决策分析(管理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吴晓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3
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
设Q=f(L,k),当L、K分别增加λ 倍时,即: hQ=f(λ L,λ K) 若h>λ ,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增; h=λ ,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 h<λ ,表明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减。 ★对于齐次生产函数: hQ=f(λ L,λ K)=λ nf(L,K) 若 n>1, 说明规模收益递增(h>k); n=1,说明规模收益不变(h=k); n<1,说明规模收益递减(h<k)。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5)
总结: 1、MP是TP曲线的各点切线的斜率; 2、AP是TP曲线的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3、当MP>AP时,AP必然上升;(
dAP 0 ) dL dAP 0 dL
当MP=AP时,AP达到最大值,与MP相 交; 当MP<AP时,AP必然下降。( )
4.2.2
d ( AP) d (TP / L) 1 d (TP) 1 2 TP 0 dL dL L dL L
1 d (TP) TP [ ]0 L dL L
0 Q MP AP 0 A TP B C
L1 L2
L3
L
d (TP ) TP dL L
L1 L2
即:MP=AP
L3
L
4.2.1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3)
3.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AP:Average product):
AP表示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即:
TP AP L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4)
AP曲线与MP曲线的关系
AP极大的必要条件是:
d ( AP) 0 dL
第4章 生产决策分析
4.1
生产函数
1、劳动: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时在体力和智力方
4.1.1 生产要素:经济资源
面的能力消耗。
2、土地:可以理解为生产活动能够利用的稀缺性自 然资源。
3、资本:它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人们过去劳动 的产物。
4、企业家才能:它是指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和创新 的能力。
4.1.2
4.2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过程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
1.总产量曲线(TP:Total product) :
TP = Q =f(L,K0)=f(L)
假定:固定要素K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分性。所谓不 可分性是指固定要素是以整体的形式投入生产过程的。
TP的变化规律是:先递增地增加,接着递减地增加, 在劳动投入达到某一水平时达到最大,然后下降。
4.1.2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续1)
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产出则假定为一 种产品,可得到: 短期生产函数: Q=f(l,k0)或 Q=f(l) 它表示在短期,资本K的投入量不变(即生产规模既 定),而劳动L投入量可变,产量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变动而 变动。 长期生产函数 : Q=f(l,k) 它表示在长期,资本K的投入量与劳动L的投入量均可变 (即生产规模可调整),产量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变动而变动。
C PL
0 L
4.3.3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
1、图解法: 1)总成本一定,使产量最大; 2)总产量一定,使总成本为最小。
K C K C3 C2 A Q3 C1 K*
两曲线的切点
K*
A
Q
Q1 0
L*
Q2
L 0
L*
L
4.3.3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
MPx1 MPx 2 MPx 3 MPxn Px1 Px 2 Px 3 Pxn
K Q Q
Q
2.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3.中立型(中性)技术进 步
0
L
4.4 规模收益
4.4.1 规模收益的三种类型(Returns to scale):
规模收益问题要探讨的是 : 若L+K→Q ,那么aL+aK→? aL+ak=bQ 1.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b>a,即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2.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 b=a,即产量增加的倍数等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3.规模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 to scale) : b<a,即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第一阶段(0~L2):TP↑,AP↑,MP先升后降。 AFC↓,AVC↓,AC↓。 第二阶段(L2~L3):TP↑, AP↓且0<MP<AP。 AFC↓,AVC↑,AC先↓后↑。 第三阶段(L3~∞): MP<0,AP、TP递减。 AFC↑,AVC↑,AC↑。
TFC TVC TC AC AFC AVC Q Q TFC TFC P P TVC PL L AFC AVC L L Q TP Q Q Q / L APL
KA
A
KB 0
B
K MPK L MPL
故 MRTS
K MPL L MPK
即 k MPL L MPK
LA
LB
L
4.3.1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K
Q2
(续4)
3、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证明:若Q1、Q2相交, ∵A、B同在Q1上 故 同理 QA=QB。 QA=QC。
复习思考题
解:
(续1)
1)MPL=400(瓶),MPK=1200 (瓶) 2)MPL/MPK=400/1200=1/3 3)∵MPL/PL=400/35=80/7, MPK/PK=1200/400=3,
∴MPL/PL>MPK/PK
∴ 不是最佳状态,应增加L的投入量。
复习思考题
(续2)
8、永泰石材有限公司生产一种建筑用的石材,其产量 是投入的劳动数量的函数,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Q=6L+0.03L2-0.0006L3 式中:Q为每周产量(m3),L为投入的劳动量 (人)。已知该种石材的市场价格为90/m3,工人的工 资标准为240/周。 1)为了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应使用多少工人?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
(续1)
2、规模收益不变: 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上,大规模生产的 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扩大规模已不能使规 模收益进一步提高。
4.4.2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
(续2)
3、规模收益递减: 过分专业化就会抑制工人的生产效率; 提高运输成本; 管理技能与一个过大企业不相适应; 某些生产类型最好是小型化。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 企业扩大经营时,由此而带来的某些问题造成了单位 成本的上升。
0
K
L0
L
不能互相替代,即具有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0
Q1 Q0 L
4.3.2
等成本曲线(isocost curve):
等成本曲线表示,在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花费一定量总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 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K
生产的总成本:
C PK
C=Pk· K+PL· L
C一定,可化为: C PL K L PK PK
4.3 多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组合
4.3.1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1.概念: 假设:要素L、K在一定范围 内具有替代性 。 等产量曲线:就是在技术水
K Q KA
A
B C
平一定的条件下,使产量不变的 两种要素投入的各种可能组合的 点的轨迹。
Fra Baidu bibliotek
KD 0
D
LA
LD
L
4.3.1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4.4.2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
1、规模收益递增:
劳动分工以及机械和设备的专业化分工;
厂房、仓库的大型化; 生产的多样化; 大企业可以在储备和库存方面节约成本。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企业扩
大经营规模时单位成本下降,因而使效率提高及总成 本下降。
4.4.2
Q1
A B Q2 Q1
C L
0 K
则
而
QC=QB。
QC>QB,矛盾。
0
∴ Q1、Q2不相交。
L
4.3.1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K K0 Q0
(续5)
4、两种特殊的等产量曲线 1)直线型等产量曲线: 投入要素之间可以 完全互相替代,即MRTS 为常数。 2)直角型等产量曲线: 投入要素之间完全
(续1)
2、一般原理:
证明:假设只有K、L两种投入要素,A为切点,是最优 投入要素组合。 MPL PL A在Q上的斜率= A在C上的斜率= MP P
K K
MPL P L MPK PK
MPL MPL PL PK
K
以此类推:
MPx1 MPx 2 MPx 3 MPxn Px1 Px 2 Px 3 Pxn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
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 的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 使产量递减。 在理解这个规律时,要注意两个重要的限制条件:
1、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 2、技术水平不变。
4.2.3
生产的三个阶段:
L3
L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2)
2.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MP:marginal product):
MP表示当劳动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总产量的增 加量,即: TP MP L 假设劳动的投入变动非常小,则边际产量为:
TP d (TP) MP lim L o L dL
4.2.3
生产的三个阶段:
一 二
(续1)
三 C
TP,AP,MP
B
TP
A
AP 0
L2
L3
MP
L
4.2.4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
MRPL=MCL
MRPL——边际产量收入。指在可变投入要素L一定 投入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量会使企业的 总收入增加多少。 MCL——边际支出。指在可变投入要素L一定投入量 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量会使企业的总成本 增加多少。 MRPL=MPL×PQ, MCL=PL 故:MPL×PQ=PL
A Q L 0
4.3.4
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
假设:C、PK
不变,而PL变小, 则: 最优组合点下移, K0减小为K1,
K
K0 K1 Q1 Q0 0 L0 L1 L
L0增加为L1。
结论: 优先使用价格便宜的
要素。
4.3.5
技术进步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
技术进步的类型 :
1.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k A
k L
(续1)
1、在有效生产范围内等产 量曲线向下倾斜。 2、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即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 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B
D C 0 L
4.3.1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续2)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 加一个单位的基本要素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要素投 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与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 单一产品:Q=f(x1,x2,…,xn) 多种产品:Q(y1,y2,…,yn)= f(x1,x2,…,xn)
式中:Q
——产量;
xi ——各种投入的生产要素; yi ——各种产品。 注意: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指的是最大产量,假定所有的 投入要素均得到有效利用,无丝毫浪费和闲置。
复习思考题
7、佼佼啤酒公司的生产管理部门估计在目前的生产状 态下增加一个工人可以增加400瓶的产量,如果不增加 工人而增加一台设备则每天可以增加1200瓶的产量。设 备每天的租金为400元,工人的每天工资为35元。 1)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各为多少?
2)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多少?
3)目前劳动与资本的组合是否达到最佳状态?如 果不是,应该怎样进行调整?
marginal ratio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从A→B: 劳动投入量增加了(OLB-OLA), 被替代的资本量为(OKA-OKB)。
4.3.1
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
K
(续3)
设资本的边际产量为: Q MPK K 设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Q MPL L 则 Q K MPK L MPL 0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续1)
总产量曲线
OA段( O~L1) : TP呈递增趋势增加 ;
C B TP
AC段(L1~L3 ):
TP呈递减趋势增加 ; C点以后(L3~∞): TP呈递减趋势。 原因:变动要素的投入 数量与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 之间不同的组合关系。
0 A
L1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