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案例12建筑基线案例教学示范

合集下载

建筑测量实训案例()要点教学文稿

建筑测量实训案例()要点教学文稿

建筑工程施工题目:建筑测量实训案例2011年建筑测量实训案例案例一:课题:水准仪操作和水准路线观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DS3型水准仪的操作方法以及水准路线的实测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水准仪操作授课方法:讲授、实际操作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掌握良好。

学生基本会操作。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一、仪器和工具一.水准仪的使用二.水准点(Bench Mark)三.水准路线(leveling line)四.水准测量的实施(外业)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一、仪器和工具(一)水准仪(level)1.望远镜(telescope)——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2.水准器(bubble)有两种:圆水准器(circular 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

水准管(bubble tube)——精度高,用于精平。

特性: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

3.基座(tribrach)(二)水准尺(leveling staff)——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1.尺面分划为1cm,每10cm处(E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2.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一把为4687mm,另一把为4787mm。

(三)尺垫(staff plate)放置在转点上,为防止观测过程中水准尺下沉。

二、水准仪的使用操作程序: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一)粗平——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1.方法:对向转动脚螺旋1、2——使气泡移至1、2方向的中间——转动脚螺旋3,使气泡居中。

2.规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二)瞄准1.方法:先用准星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2.视差概念: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

产生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方法:仔细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

(二)精平1、方法:如图所示微倾式水准仪(tilt level),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成像抛物线符合。

《工程测量案例》课件

《工程测量案例》课件

测量目的
通过地形测量,了解地面的高低变化, 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貌信息。
测量步骤
确定测量范围,设置测量网,使用全站 仪进行地面高程测量,最后生成高程图。
案例二:建筑物测量
测量目的
通过建筑物测量,获取建筑物的尺寸和结构信息, 为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
测量方法
采用激光测距仪、平板测图等工具进行室内外测量, 结合照片记录建筑物细节。
测量步骤
确定测量范围,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尺寸测量,记 录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布局。
测量数据处理
利用测量数据生成建筑物平面图和立面图,进行结 构分析和改造设计。
案例三:道路工程测量
测量目的
通过道路工程测量,确定道路设计的水平曲线、 坡度等参数,保证道路的安全和通行性。
测量方法
采用全站仪和GPS测量仪器,结合道路工程标准, 进行路线和地形的测量。
《工程测量案例》PPT课 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工程测量的四个实例,包括地形测量、建筑物测量、道路工 程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通过这些案例,您将深入了解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地形测量
1
测量方法
2
采用全站仪等先进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同时结合地形特点选择不同的测量技术。
3
测量数据处理
4
利用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和数字 模型的建立,进行地形分析和工程规划。
合作与共享
工程测量涉及多个领域和专业,通过合作和共 享,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工程测量问题。
感谢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本次课程对您的工程测 量知识有所补充,祝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 大的成就。
测量目的
通过水利工程测量,了解水域的水位、 流量和水质等信息,为水利管理和防洪 排涝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案例

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案例

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案例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是指在建筑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对建筑场地、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工作。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看一下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的应用。

案例一:某某大厦的地基工程测量
某某大厦是一座高层建筑,施工前需要进行地基工程测量。

测量工程师首先对建筑场地进行了详细的测量,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基的土质情况。

通过地基工程测量,工程师发现某些地方的土质较软,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同时发现部分地基承载能力较高,可以减少基础的尺寸,降低建筑成本。

施工过程中,测量工程师进行了建筑结构的测量,确保建筑结构的精准度和稳固性。

通过测量,发现某些柱子的位置存在偏差,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避免了建筑结构的不稳定性。

在竣工验收时,测量工程师对建筑的整体造型进行测量,确保建筑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测量,发现某些墙面存在倾斜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使建筑整体更加完美。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精准的测量,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建筑工程测量不仅需要技术过硬的测量工程师,还
需要先进的测量设备和严格的施工流程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和高质量的完成。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是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在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验收时进行周密的测量工作。

希望大家
在建筑工程中充分重视工程测量的作用,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安全。

谢谢!。

建筑工程测量(5篇范例)

建筑工程测量(5篇范例)

建筑工程测量(5篇范例)第一篇:建筑工程测量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是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水准管LL是一条水平直线。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即LL//VV。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即十字丝横丝水平。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即LL//CC。

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直面内,某一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测量上又称倾斜角,或简称竖角,用α表示。

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1)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LL⊥VV。

(2)望远镜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仪器横轴HH。

(3)视准轴应垂直于仪器横轴,即CC⊥HH。

(4)仪器横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HH⊥VV。

盘左、盘右可以消除的误差:(1)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2)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观测误差按照对观测成果影响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

偶然误差具有以下特性:(1)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2)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4)偶然误差的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趋于零。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选点、测角、量边。

选点定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以便于测角和测边。

(2)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

(3)视野开阔,便于碎部测量和加密。

(4)各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尽量避免相邻边长相差悬殊。

(5)导线点应有足够密度,分布均匀,以便能控制整个测区。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fβ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将闭合差反符号后,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小三角测量是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

即在侧区内布设边长较短的小三角网,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各内角,丈量1 ~2条边的长度(基线),用近似方法对角度进行调整,不考虑地球曲率,应用正弦定律计算各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已知三角巷的坐标方位角和已知点坐标(或假定坐标)推算个三角点的坐标。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1)测量概述(2)测量坐标系与基准(3)测量误差与精度2. 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及其使用(2)经纬仪及其使用(3)全站仪及其使用(4)测量工具的维护与保养3. 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1)水平距离测量(2)垂直距离测量(3)角度测量(4)直线测量与曲线测量4. 工程测量实例分析(1)地形测量(2)建筑施工测量(3)道路工程测量(4)隧道工程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1)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2)工程测量实例分析;(3)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工程测量实例分析。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测量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程:第1课时: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课时:测量仪器与工具第3课时: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第4课时:工程测量实例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包括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王晓明(修订)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王晓明(修订)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16 学分: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考核方式:过程和成果考核相结合开课单位:土木工程系编写时间:2014年6月审定时间:2014年7月本课程实验与课程理论教学相配合,适用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等本科专业学生。

一、教学目的工程测量实验是《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测绘仪器和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使用技能,而后结合工程测量综合实习教学,使学生掌握地形测绘、施工放样与线路测量的基本方法,同时熟悉地形图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业后的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1.总体要求学生实验前,要认真学习课程实验指导书和教科书的相关内容,了解与实验相关的原理、观测程序、操作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实验时认真操作,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并认真规范完成实验报告。

测量是协作式工作,实验小组成员要团结合作,应特别注意轮换工种,注重重复性练习。

爱护测绘仪器和工具。

2.先修课程工程测量实验,先修课程有:(1)高等数学方面,具备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

(2)物理学方面,具备几何光学、电学及电工学、激光等基本知识。

(3)工程制图学方面,具备投影制图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计算机技术方面,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3.本课程已开出12个实验对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应做13个实验,其中综合型实验11个,设计型实验1个,演示型实验1个。

4.实验分组:4~6人/组。

三、实验实施计划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版)王晓明,殷耀国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082.《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版)王国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083.《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岳建平,陈伟清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074.《土木工程测量》(第一版)郭宗河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 2011.035.《土木工程测量》(第二版)白会人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02大纲制定人:王晓明大纲审定人:宋建夏。

《土木工程测量》教案课件

《土木工程测量》教案课件

《土木工程测量》教案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内容 第9章 第二节 建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 其中:本节内容1课时课程类别 必修课( √ ) 选修课( ) 公共课( ) 专业课( √ )授课教师教师简介授课对象 土木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教 学 目 标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为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地形资料。

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则是按照设计人员的意图,将建造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各工序间的衔接,监测施工质量。

本节课主要介绍建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及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测设方法。

知识目标:熟悉施工测量的目的、特点、精度及组织原则;掌握建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测设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建造施工测量的组织设计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建造施工测量基本方法及现状的了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投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

教学 方 法本节课教学方法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仪器操作实训,培养起学生对土木工程测量的学习兴趣,切实感到专业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仪器操作实训 教学 重 点 难 点教学重点:点的平面位置的放样;极坐标法放样平面点位。

教学难点:多测回角度放样教 学 策 略 设 计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示、引导学生主动思量,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鼓励为主,激发其学习兴趣。

1、多媒体教学设计建造施工测量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为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应在课程开始及过程中插入丰富的工程现场照片或者现场施工短片,营造丰富逼真的现场感。

同时,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可穿插仪器操作演示,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案例12建筑基线案例教学示范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案例12建筑基线案例教学示范

建筑基线⑴建筑基线的布设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①主轴线位于场所中央,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定位点≥3,以便相互检核。

②基线点位应通视优异、不易被破坏、设置成永久性控制点。

⑵建筑基线的放样方法①依照建筑红线或中线放样(如图DAP 定 P点过B点作 AB 垂线量取DAQ 得2点DAQ 定Q点边 P3 和 Q2 直线交出 1 点,1、2、 3点即为基线点,角为直角≤± 20″过 C 点作AC垂线量取DAP 得3点②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周边已有测量控制点的坐标,依照极坐标放样方法计算出放样数据(β和 D),尔后放样。

(如图 10-3)测量坐标经常不一致,在计算放样数据时,应将放样数据一致到同一坐标系中。

10-2)若将 P 点的施工坐标转变成测图坐标,换算公式为:x p x Q A p cos B p siny p y Q A p sin B p cos若将 P 点的测图坐标转变成施工坐标,换算公式为:A p (x p x Q ) cos ( y p y Q ) sinB p ( x px Q ) sin ( y p y Q ) cos以“一”字形建筑基线为例,说明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建筑基线点的方法。

图10-4 所示, A 、B 为周边已有的测量控制点,1、 2、 3 为选定的建筑基线点。

(如图 10-4)第一,将1、 2、3 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再依照其坐标反算放样数据β1、β 2、β 3 和 D1、 D2 、 D3( 式 6-9、 6-10);尔后,用经纬仪和钢尺按极坐标法放样1、 2、3 点。

1A1AB2360 -A1 A 23A3A2由于测量误差不可以防备,放样的基线点经常不在同素来线上,且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不完好切合。

需精确测出已放样直线的折角β’和距离 D’,并与设计值对照较。

± 15″),则对付 1′、2′、 3′点在横向进行等量调整,图10-5若Δβ =β ’-180°超限 (>所示。

土木工程测量技术 - 教案

土木工程测量技术 - 教案

土木工程测量技术教案一、引言1.1土木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1.1.1古代土木工程测量技术1.1.1.1古埃及的金字塔建设1.1.1.2古罗马的道路和桥梁建设1.1.2近现代土木工程测量技术1.1.2.116世纪欧洲的地图绘制1.1.2.220世纪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1.2土木工程测量技术的重要性1.2.1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1.2.1.1确定工程位置和尺寸1.2.1.2评估地形和地貌1.2.2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1.2.2.1施工放样和定位1.2.2.2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1.3土木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1.3.1建筑工程测量1.3.1.1建筑物的定位和布局1.3.1.2建筑物的高度和角度测量1.3.2道路工程测量1.3.2.1道路线形的设计和施工1.3.2.2道路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二、知识点讲解2.1测量基本概念2.1.1测量基准面和基准点2.1.1.1测量基准面的定义和作用2.1.1.2测量基准点的建立和标定2.1.2测量单位和坐标系2.1.2.1国际单位制在测量中的应用2.1.2.2常用坐标系的类型和转换2.2测量仪器和工具2.2.1水准仪和经纬仪2.2.1.1水准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1.2经纬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2全站仪和GPS接收机2.2.2.1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和应用2.2.2.2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和应用2.3测量数据处理2.3.1测量误差理论2.3.1.1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2.3.1.2测量误差的处理和评定2.3.2测量数据平差2.3.2.1测量数据平差的方法和原理2.3.2.2测量数据平差软件的应用三、教学内容3.1测量基本技能训练3.1.1水准仪的使用和校准3.1.1.1水准仪的组装和调整3.1.1.2水准仪的测量和记录3.1.2经纬仪的使用和校准3.1.2.1经纬仪的组装和调整3.1.2.2经纬仪的测量和记录3.2测量综合技能训练3.2.1控制测量3.2.1.1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3.2.1.2控制点的高程和坐标计算3.2.2施工测量3.2.2.1施工放样的方法和步骤3.2.2.2施工监测的数据处理和分析3.3测量新技术应用3.3.1激光扫描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3.3.1.1激光扫描仪的原理和结构3.3.1.2激光扫描数据的处理和应用3.3.2卫星导航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3.3.2.1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原理3.3.2.2卫星导航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案例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掌握测量基本概念和原理4.1.1.1理解测量基准面和基准点的概念4.1.1.2掌握测量单位和坐标系的转换方法4.1.2熟悉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4.1.2.1了解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1.2.2掌握全站仪和GPS接收机的操作方法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水准仪和经纬仪6.1.1.1准备不同型号的水准仪和经纬仪,以便展示其结构和操作方法6.1.1.2准备教学用模拟水准仪和经纬仪,供学生实际操作练习6.1.2全站仪和GPS接收机6.1.2.1准备全站仪和GPS接收机,用于演示测量原理和实际应用6.1.2.2准备教学用模拟全站仪和GPS接收机,供学生实际操作练习6.2学具准备6.2.1测量工具和仪器6.2.1.1准备卷尺、测距仪等基本测量工具,供学生进行实地测量6.2.1.2准备测量记录表格和计算器,供学生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6.2.2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6.2.2.1提供测量技术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和查阅6.2.2.2准备测量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6.3实验与实习准备6.3.1实验室设备准备6.3.1.1准备实验室内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如激光扫描仪、卫星导航系统等6.3.1.2准备实验用测量基准点和控制点,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6.3.2实习场地准备6.3.2.1选择合适的实习场地,如建筑工地或道路施工现场6.3.2.2准备实习所需的测量工具和仪器,供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实习操作七、教学过程7.1引入和导入7.1.1引入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7.1.1.1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古代和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7.1.1.2引导学生思考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7.1.2导入本次课程的主题和目标7.1.2.1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7.1.2.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7.2知识讲解和示范7.2.1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和原理7.2.1.1通过图表和示例讲解测量基准面和基准点的概念7.2.1.2通过示范和实验演示测量单位和坐标系的转换方法7.2.2讲解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7.2.2.1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讲解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2.2.2通过示范和实验演示全站仪和GPS接收机的操作方法7.3实践和练习7.3.1进行测量基本技能训练7.3.1.1组织学生进行水准仪和经纬仪的使用和校准练习7.3.1.2引导学生进行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实践操作7.3.2进行测量综合技能训练7.3.2.1组织学生进行激光扫描和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实践7.3.2.2引导学生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练习八、板书设计8.1板书和目录8.1.1板书土木工程测量技术8.1.1.1使用大号字体和醒目的颜色书写8.1.1.2在下方列出本次课程的目录和教学内容8.1.2板书目录:测量基本概念、测量仪器和工具、测量数据处理8.1.2.1使用中等号字体和清晰的字体书写目录8.1.2.2在目录下方留出空白区域,用于记录重要知识点和关键步骤8.2板书内容和图表8.2.1测量基本概念8.2.1.1使用图表和示例讲解测量基准面和基准点的概念8.2.1.2使用图表和示例讲解测量单位和坐标系的转换方法8.2.2测量仪器和工具8.2.2.1使用实物图片和示意图展示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2.2.2使用实物图片和示意图展示全站仪和GPS接收机的操作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土木工程测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环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包括测量基本概念的讲解、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测量数据处理以及实践和练习环节。

土木工程测量案例

土木工程测量案例

土木工程测量案例咱就说之前学校要改造操场那事儿,这可就离不开土木工程测量了。

我和我的测量小团队一接到这个任务,那真是既兴奋又有点头疼。

兴奋是因为这是个能让学校大变样的大工程,头疼呢,是因为这操场可不小,而且要求还挺多。

一到操场,我们就先开始定控制点。

这就好比是给操场这个大画布先画上几个关键的定位点。

我拿着全站仪,就像端着一个超级精确的大枪一样,在操场的几个角上和中间比较关键的地方选定位置。

我的小伙伴呢,就在旁边拿着棱镜,像个听话的小跟班一样,按照我的指挥站到指定地点。

这时候就有个小插曲,有个同学路过,还以为我们在玩什么超酷的未来游戏呢,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定好控制点之后,我们就要测量操场的地形了。

这操场看起来平平坦坦的,但是实际上有不少小起伏。

我们拿着水准仪,就像一群寻找宝藏的探险家,从操场这头跑到那头,测量各个点的高程。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操场上有些地方被学生踩得坑坑洼洼的,每次架水准仪的脚架都得找半天才找到个平稳的地儿。

而且啊,那天太阳还特别大,我们几个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跑来跑去的,汗水直淌,感觉自己都快被晒成干儿了。

有一次,我们测量到操场中间的时候,发现数据有点奇怪。

按照常理,这个区域应该是比较平整的,但是测量出来的高程差有点大。

我们就开始怀疑是不是仪器出问题了。

我就像个医生一样,仔细检查全站仪和水准仪,看看是不是哪个零件松了或者被撞歪了。

结果发现啊,原来是之前有个同学不小心踢到了一个控制点的标志,导致位置有了一点点偏差。

这可真是个小失误引起的大麻烦啊。

不过还好我们及时发现并纠正了,不然这操场改造完了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歪歪扭扭的奇怪形状了。

然后我们还得测量操场的长度和宽度。

这就简单多了,拿着钢尺,从这头拉到那头。

不过这钢尺可沉得很,拉着拉着就感觉手要断了。

而且风一吹,钢尺还会晃悠,这时候就需要两个人配合得特别好,一个人拉着,一个人盯着尺子的刻度,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怕读错了数。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建筑工程测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常用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 地形测量和平面测量4. 建筑测量和土木测量设计5. GPS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部分采用讲授、讨论和互动解答的形式进行,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环节,加深学生对测量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流程1. 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概念和原理(2课时)a. 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目的b. 了解建筑测量的原理和常见误差及其影响2. 常用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课时)a. 介绍常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经纬仪等b. 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地形测量和平面测量(3课时)a. 介绍地形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b. 讲解平面测量的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4. 建筑测量和土木测量设计(4课时)a. 讲解建筑测量的步骤和技术要点b. 介绍土木测量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5. GPS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课时)a. 了解GPS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b. 讲解GPS定位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20%)2.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报告(30%)3. 期末考试(50%)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籍:建筑工程测量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 仪器设备:全站仪、经纬仪等七、教学延伸1. 学生可参加实地考察和实践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推荐学生参与相关建筑工程测量角色扮演或实习活动,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八、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可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加强实践操作训练环节,提供更多案例和实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木工程测量教案课件

土木工程测量教案课件
1) 草图法: 在野外利用全站仪或电子手簿采集并记录外业数据或坐标,
同时手工勾绘现场地物属性关系草图,返回室内后,下载记录数据到计算机内,将 外业观测的碎部点坐标读入数字化测图系统直接展点,
根据现场绘制的地物属性关系草图在显示屏幕上连线成图,经编辑和注记后成图。
2) 电子平板法:在野外用安装了数字化测图软件的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直接与 全站仪相连,
(1) 人员组织
1) 观测员1人:负责操作全站仪,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当全站仪无内存或PC卡时, 必须加配电子手簿,此时观测员还负责操作电子手簿并记录观测数据。观测中应注 意经常检查零方向,与领图员核对点号。
2) 领图员1人:负责指挥跑尺员,现场勾绘草图,要求熟悉地形图图式,以保证草 图的简洁、正确,应注意经常与观测员对点号(一般每测50个点就要与观测员对一 次点号)。
现场测点,电脑实时展绘所测点位,作业员根据实地情况,现场直接连线、编辑和 加注记成图。
与传统的白纸测图方法比较,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方法创建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图 具有如下特点:
1) 白纸测图方法是采用视距法测距,测距相对误差只有约1/300,而数字测图方法 是采用EDM测距,测距相对误差小于1/40000,几百米的距离测量误差均在1cm左 右。在通视良好、定向边较长的情况下,地形点到测站的距离可以比常规测图法长, 具体见表9-6。
在“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 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CASS自动为其加上扩展名 dat)。上述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都可以单击“选择文件”按钮,在弹出的标准文 件选择对话框中输入。单击“转换”按钮,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5) 展碎部点
5) 数字地形图便于修测。由于数字地图的碎部点精度较高且分布均匀,重要地物 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小于5cm,所以当数字地图需要修测而图内大部分 控制点已遭破坏时,可以自由设站,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水准测量课程教案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水准测量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一水准测量原理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主要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及流体静力水准测量和GPS高程测量等。

一、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如图2-1所示, A、B两点间高差hAB为(2-1)设水准测量是由A向B进行的,则A点为后视点,A点尺上的读数a称为后视读数;B点为前视点,B点尺上的读数b称为前视读数。

因此,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二、计算未知点高程1.高差法测得A、B两点间高差hAB后,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HB为:(2-2)这种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B高程的方法,称为高差法。

2.视线高法如图2-1所示,B点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2-3)这种利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B点高程的方法,称为视线高法。

在施工测量中,有时安置一次仪器,需测定多个地面点的高程,采用视线高法就比较方便。

任务二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新课引入: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有水准尺和尺垫。

国产水准仪按其精度分,有DS05,DS1,DS3及DS10等几种型号。

05、1、3和10表示水准仪精度等级。

一、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DS3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组成。

1.望远镜望远镜是用来精确瞄准远处目标并对水准尺进行读数的。

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对光透镜和十字丝分划板组成。

十字丝分划板是为了瞄准目标和读数用的。

(2)物镜和目镜物镜和目镜多采用复合透镜组,目标AB经过物镜成像后形成一个倒立而缩小的实像ab,移动对光透镜,可使不同距离的目标均能清晰地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

再通过目镜的作用,便可看清同时放大了的十字丝和目标影象a′b′。

(3)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CC。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设计案例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设计案例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设计案例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测量。

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3.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

4. 课时安排: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2学时,实习课12学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学会进行角度、距离、高差等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2. 能力目标。

具备独立进行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能力。

能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定位、放线等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测量这一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测量仪器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测量误差的来源、分类及消减方法。

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的原理和实施步骤。

2. 教学难点。

测量误差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复杂地形条件下测量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对于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

例如在讲解测量坐标系的时候,通过在黑板上画图,详细介绍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等不同坐标系的构成、特点和相互转换关系。

在讲授过程中,结合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工程实例,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比如讲述测量学的发展历程时,提到古埃及人如何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建造金字塔,让学生感受到测量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演示法。

测量仪器的操作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在课堂上,将水准仪、经纬仪搬到教室,一边讲解仪器的各个部件名称和功能,一边进行操作演示,如水准仪的粗平、精平操作,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操作步骤。

演示过程中,故意设置一些小错误,如水准仪气泡没有完全居中就读数,然后让学生指出错误,加深他们对正确操作步骤的印象。

从典型事例中看《建筑工程测量放线》课程设计

从典型事例中看《建筑工程测量放线》课程设计


要: 建 筑工程测量是 工程 建设顺利进行 的根 本保证 , 使之 培养 中职 学生具备使 用 工程 测量相 关仪 器、 锻 炼工程施 工 中
的能力 , 和从事本 专业岗位 需求的基本技 能。本 文从 一个典型工作事例 , 阐述 了怎样 实现建筑工程测量一体化课 程设计 。
关键 词 : 典型工作任务 ; 建筑工程测量放线 ; 课 程 设 计 课 程 定 位
的思路 、 向教师汇报 自己的思路 , 小 组与小组之 间也会交 流与
合作, 从而在学 习中形成 了能力 。 基 于工作任务制定 的各 学 习任务 的教学 设计 改革 , 加 强 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 能 的培 养 , 在 教学 过程 中强调 “ 教、 学、 做” 一体 , 理 实~ 体 。学 生 通过 工作 任 务 的引导 , 自我 尝 试、 自我学习 ; 教 师则 通过 提问 、 演示 , 引导学生 观察 、 思考 , 让
问及项 目之下各模块之 中 , 并通过工作任务 的分析与完成 , 全
面而合理地覆盖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领域所 涉 及的理论 知识 与
动参 与 , 从尝试人手 , 从 实践开始 , 调动学 生学 习的主动性 、 创
造性 、 积极性 等 , 学 生唱 “ 主 角” , 而老 师转 为“ 配角” , 实现 了 教 师角 色的换位 , 有利于加强学生关键 能力 的培养 。同时 , 学 生是分小组进行 学习的 , 在小组 团队学 习过程 中, 小组成 员之 间必 然会进 行合作和相互交 流 沟通 , 会 向别 的成 员表 达 自己
实践知识 。通过技 能 的学 习过程 , 来 获取必 需 用 的知识 。依
据_ T作 任务 完成 的需 要 , 中等职 业学 校学 生的学 习特 点和 职

第12章--线路工程定线测量《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课件

第12章--线路工程定线测量《土木工程测量》教学课件

与半径方向一致,也可以认为它是切线上与曲线上的高程
差,所以
(R yj )2 R2 x2j
,则
2Ry j
x
2 j
y
2 j
。又因在等
式右边y2j与x2j相比较,y2j很小可略去不计,故有2Ryj=x2j,
因此
yj
x
2 j
2R
(12-11)
12.4 竖曲线的测设
当求得坡道上任意一点j的高程H′j和其对应的yj(称为 高程改正数)后就可以求出竖曲线上各点的高程Hj,即
为1∶m,则中心桩距左右边角桩的距离为
D1
D2
d 2
a
d 2
mh
(12-1)
平坦地面路堤的测设
12.2 路基的测设
从路线中心桩向左、右各量水平距离d/2即可定出路肩E、 F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E′和F′。从路线中心桩向左、右各量水 平距离D1即可定出路堤坡脚桩A、B的位置。
为了便于施工,可在O、E′、F′等点上竖立标杆,在高度 等于填土高度h的位置用绳索连接,视为EF坡顶线,同时由E、 F点用绳索连接到边坡桩A、B,即可表示出路堤填土的边坡 线;也可用特制的边坡板表示路堤填土的边坡线。
(7) 各高程钉检查无误后,将相邻各桩的高程钉用小线连接 起来,它既控制了路面纵坡和路面中心各点的高程,也控制了中线 的位置。当地形复杂或障碍物较多时,可在每一个高程桩上注明自 桩顶至路中心设计高程的改正数,施工人员可按此改正数进行施工。
12.3 施工边桩上纵坡设计线的测设
12.4 竖曲线的测设
12.2 路基的测设
12.2.2 路堑的测设
路堑是指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成的路基形式, 即挖方路基。进行路堑测设时,首先必须找出路 边坡与地面的交点(边坡桩)。路堑的横断面是 根据路堑中的路基宽度、挖土深度、边沟的大小 和边坡来决定的。路堑的测设分为平坦地面路堑 的测设和倾斜地面路堑的测设。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课程教案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课程教案

在A、B两点间的直线上定出C、D等分段点。

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

(1)定线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甲立于A点测杆后面约1~2m处,用眼睛自A点测杆后面瞄准B点测杆。

(2)乙持另一测杆沿BA方向走到离B点大约一尺段长的C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直到测杆位于AB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定出C点。

(3)乙又带着测杆走到D点处,同法在AB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定出D点,依此类推。

这种从直线远端B 走向近端A的定线方法,称为走近定线。

直线定线一般应采用“走近定线”。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1.平坦地面上的量距方法此方法为量距的基本方法。

丈量前,先将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用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标志出来,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一般由两人在两点间边定线边丈量,具体作法如下:(1)如图4-6所示,量距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或测钎),标定直线方向,然后,后尺手持钢尺的零端位于A点,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束测钎,沿AB方向前进,至一尺段长处停下,两人都蹲下。

(2)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直线方向上;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A点,两人同时将钢尺拉紧、拉平、拉稳后,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准确对准A点,并喊“好”,前尺手随即将测钎对准钢尺末端刻划竖直插入地面(在坚硬地面处,可用铅笔在地面划线作标记),得1点。

这样便完成了第一尺段A1的丈量工作。

(3)接着后尺手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进,后尺手走到1点时,即喊“停”。

同法丈量第二尺段,然后后尺手拔起1点上的测钎。

如此继续丈量下去,直至最后量出不足一整尺的余长q。

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4-1)式中—整尺段数(即在A、B两点之间所拔测钎数);—钢尺长度(m);q—不足一整尺的余长(m)。

为了防止丈量错误和提高精度,一般还应由B点量至A 点进行返测,返测时应重新进行定线。

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直线AB最终的水平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基线
⑴建筑基线的布设
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
①主轴线位于场地中央,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定位点≥3,以便相互检核。

②基线点位应通视良好、不易被破坏、设置成永久性控制点。

①根据建筑红线或中线放样(如图10-2)
②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
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测量控制点的坐标,按照极坐标放样方法计算出放样数据(β和D ),然后放样。

(如图10-3)
测量坐标往往不一致,在计算放样数据时,应将放样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中。

DAP 定P 点 过C 点作AC 垂线量取
DAP 得3点
边P3和Q2直线交出1点,1、2、3
点即为基线点,角为直角≤±20″
过B 点作AB 垂线量
取DAQ 得2点
DAQ 定Q 点
若将P 点的施工坐标转化为测图坐标,换算公式为: 若将
P 点的测图坐标转化为施工坐标,换算公式为: 以“一”字形建筑基线为例,说明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建筑基线点的方法。

图10-4所示,A 、B 为附近已有的测量控制点,1、2、3为选定的建筑基线点。

(如图10-4)
首先,将1、2、3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再根据其坐标反算放样数据β1、β2、β3和D1、D2、D3(式6-9、6-10);然后,用经纬仪和钢尺按极坐标法放样1、2、3点。

由于测量误差不可避免,放样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不完全相符。

ααα
αcos sin sin cos p p Q p p p Q p B A y y B A x x ++=-+= ααα
αcos )(sin )(sin )(cos )(Q p Q p p Q p Q p p y y x x B y y x x A -+--=-+-=2332
1211-360A A A A AB
A ααβααβααβ-=+︒=-=
需精确测出已放样直线的折角β’和距离D ’,并与设计值相比较。

若Δβ=β’-180°超限(>±15″),则应对1′、2′、3′点在横向进行等量调整,图10-5所示。

调整量按下式计算:
若放样距离超限,则以2点为准,按设计长度在纵向调整1′、3′点。

ρδρδδβρδρδ
ρδρδ)(2)22(-18022(22
ab b a b a r u b
r a u r u b a +=+=+=︒====角均很小,故
、因
ρβδ2∆⋅+=b a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