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青铜时代——夏商周汇编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史第二章 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史第二章 青铜时代

❖ 三代的青铜冶炼及铸造完全由官府控制,其技艺已达到相当 高的水平。成文于战国的《周礼·考工记》,对商周以降的 青铜冶炼技术作出概括:
❖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 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 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 商代文明是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典型。但殷墟文化 显然已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成熟的文明形态,在其之 前必有肇始。中国古代文明的初现,至少不晚于公 元前20世纪,约相当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
中华文明是多元的
❖ 夏朝不是中国境内跨入文明门槛的唯一中心。 ❖ 两种文明发生的一元论(又称单境论)。
❖ 现代考古学揭示出,中国境内的人种、文字、葬俗 葬式、彩陶和青铜等方面都独具系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递明确, “中国文明西来说” 已不攻自破。
❖ 夏代镶嵌绿松石腰牌。二里 头文化是同时期中国最发达 的青铜文化,文明的各个要 素已经具备。此类铜牌饰共 出土3件,均作长圆形,中 间作成一面略凸的镂孔,两 侧各附两个半环钮,以不同 的绿松石片镶嵌排列成精巧 的兽面纹。
2.城市的初现
❖ 宫殿基址、陵墓、居住及手工业 遗址等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 因素。早于殷墟的商代城址有偃 师尸乡沟、郑州、湖北盘龙城等 处。再向前追溯,在公元前3000 年至前2000年的黄河、长江流域 及其他地区,都发现有用夯土或 石头筑成的城邑遗址,已具城市 雏形,如龙山文化的登封王城岗、 淮阳平粮台、章丘城子崖、寿光 边线王等遗址。
❖ 从《诗经》和《史记》的相关记载可知,西周文王建都于丰,武王建都 于镐,后者又称宗周。武王克商后,又在东方洛阳营建都城,此即成周。 目前关于丰、镐的具体所在,考古发掘中尚无确指,但是在今天陕西沣 河东、西两岸约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发现了系列的西周遗址,出 土有墓葬、车马坑、水井、手工作坊和大量陶器、铜器。沣东普渡村一 座西周墓中出土的青铜盉上,有铭文“穆王在下国居”的字样。

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总结归纳

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总结归纳

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总结归纳一知识导引(一)表解知识点1.国家的产生2.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3.社会的变革4.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剖析重难点1.国家的“产生”和“形成”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传说夏启之前,尧舜禹时代,社会的公共管理机构已经有了一定发展。

夏朝建立虽然被认为是国家产生的标志,但它的机构十分简陋。

到了商代,有了一定进步,但仍然不能说是完备的。

周代实行分封制,虽然又前进了一步,但国家体制中仍存在着浓厚的血缘色彩,与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概念还有很大差距。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以后,国家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已经具备,可以说中国的国家制度已经完全形成了。

2.夏、商、西周的几个重要人物①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国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

最后失去民心,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打败,夏朝灭亡。

②商汤:商朝的开国国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他任用有才干的伊尹,要求大臣勤恳办事,“有功于民”。

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③商纣:商朝最后一个国王,也是个有名的暴君,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他施用炮烙之刑,镇压人民。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向商纣进攻,双方在牧野大战。

结果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④周文王:姬昌,周国国君,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国力逐步强大起来,为周国灭商打下了基础。

⑤周武王:姬发,周文王的儿子,继承文王遗愿,决心乘商朝政治混乱,伐纣灭商。

他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于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3.西周的分封制西周最重要的制度是分封制。

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把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大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义务。

艺术史论文 浅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制作的变化特征

艺术史论文 浅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制作的变化特征

浅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制作的变化特征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考古学上将这段时间成为“青铜时代”。

而我将在这篇文章结合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征,从青铜器的品种和用途、制作工艺、艺术特征等方面论述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的变化及各自特征。

一、品种和用途夏代青铜制品主要是为数不多的礼器、武器和工具,相对商周来说种类和数量较少,但在青铜礼器的出现在铸造史上已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爵、斝、戈、钺、铃,以及兽面纹牌饰等。

另外,相传禹在位时,收集全国的青铜,铸鼎九只,象征九州,号称九鼎——这也被视为王权的标志。

下左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夏代青铜礼器,爵。

到了商代,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品种已是相当丰富。

商人尊神,敬鬼,信巫,淫祀。

祭祀活动频繁并且隆重。

因此在商代,出现了大量青铜礼器,分为食器,酒器,乐器和兵器。

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

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上右图为著名的司母戊方鼎。

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

此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

它以超重,超大,超强的体量感,表现出雄伟庄严之美,从而成为最高统治者证权与神权合一的象征。

周代青铜器与商有联系也有区别。

西周注重礼教,统治者实行将政治权利、土地和奴隶讽刺诸侯的分封制度,于是青铜礼器不只用来祭祀,还用来维护和体现这种等级制度。

而到了春秋战国,“尊神重鬼”观念日益淡薄,各自为政的诸侯越来越追求“钟鸣鼎食”的享乐生活,青铜器中的生活用器逐渐增多。

二、制作工艺青铜器铸造铸造要经过采矿、冶炼、浇铸、成型等工序。

其技术要比制陶复杂的多,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夏代青铜制品的器类很少,主要以小件的器具和兵器为主。

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之前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型制朴拙,充满着浓厚的原始气息。

而商周时,随着社会进步和造型艺术的提高,则到了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辉煌时期,陶制块范铸造的方式得以被使用。

2中华历史五千年之青铜时代 (1)

2中华历史五千年之青铜时代 (1)

二、青铜时代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阶段是伟大的青铜时代,这是一个史诗性的时代。

部落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使人类产生了最早的国家。

青铜时代的标志,是青铜的使用。

青铜,是铜、铅、锡的合金,它的冶炼需要较高的技术,这标志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的青铜时代,就是历史上的奴隶时代,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三代”时期,即中国最早的三个王朝,夏、商、周。

青铜时代,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

中国文明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正是治水英雄禹的儿子启建立的。

由于禹的功劳,他的家族声名显赫,为以后的禹传子,“家天下”奠定了基础。

于是,启成了夏的第一代国王,国家诞生了。

中国天子的位子从此一直传到了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

中国进入了有阶级社会,黄河中游的夏族,率先进入文明时代。

夏族的族姓后来成了汉民族的代称——“中夏”,就是指中原,可以泛指中国。

然后夏实在太遥远了,一千多年以后的诗人屈原,就在他的诗歌《天问》中提出疑问。

近代的许多学者也都怀疑夏的存在。

1958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的发现,终于为我们证实了夏的存在。

二里头遗址中夏朝的都城和宫殿结构复杂、规模宏大。

宫殿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里头最重要的发现,是青铜器和青铜作坊。

其中的一个铜爵,是用四块以上的范合起来做成,过程相当复杂。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载物候的重要著作,记录了夏代已经积累起来的“观天察候”的知识。

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候和相应的农作,正式被称作“夏历”。

夏朝维持了500年,传说那时东方有穷氏的部落首领后羿曾一度夺取了夏的政权,后羿的妻子,就是有名的嫦娥。

到夏朝末年,先是伊、洛二水的枯竭,其次是国王桀凶残无道,最终使夏朝灭亡的,是在东方崛起的商族。

经“鸣条之战”,夏彻底完结了。

商,本比夏要落后,后来受到了夏文化的影响,也迅速进入了奴隶社会的文明阶段。

到了商汤任首领的时候,商族已经战胜周围的各部族,成了夏的劲敌。

第二章:青铜时代

第二章:青铜时代

中国文明的多源性
可以看出,文明因素的孕育、出现和 发展,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基本 上是同时的。尤其是长江流域,其文化发 达程度令人惊叹,完全堪与同一时期的黄 河流域相媲美。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文明的 起源是多源的,并不存在一个中心。只是 在龙山时代过后,中原独树一帜,在二里 头文化中,文明才终于出现。
二、夏商周断代工程
•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的一项文化 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 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 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 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 合攻关的系统工程。该工程作为“九 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 月16日正式启动,到2000年9月15日 通过国家验收。
(2)商人尊神(信仰上帝神、祖先 神、自然神。)
• 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问神占卜, 把鬼神看作是支配自然和社会的绝对神秘 力量,无条件地加以服从。
(3)周人尊礼 (轻天重民)
周人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 要性,提出了“顺天应人”【既顺应天意,也注 重人的力量】的思想。人们开始认为,单靠虔诚 地祭天崇祖是无济于事的,关键还在于统治政策 是否“宜民宜人”。作为统治者,除要“敬天”, 又要“保民”。强调人伦关系。制定“五礼”以 维护社会秩序,即吉礼(祭祀天神、地神、人鬼, 祈求吉祥)、凶礼(吊慰家国忧患的礼仪活 动 )、宾礼(接待宾客之礼 )、军礼(军队征 战、操练之礼 )、嘉礼(和合人际,联络感情 之礼 )。
青铜器的主要种类
• 饪食器:如鼎【器具】、鬲【li饮具】、甗【yan器具】、簋 【gui祭祀器具】、盨【xu器皿】、簠【fu器皿】、敦【dui 器具】、俎【zu祭祀器具】、豆【器具】等。司母戊大方鼎 重875公斤,为青铜礼器【各种礼仪活动的器具】的代表。 • 酒器和水器:如爵【酒具】、斝【jia酒具】、瓢【piao酒 具】、觯[zhi酒具】、卣【you酒具】、尊【酒具】、盉 【he温酒器具】、盘、匜【yi舀水器具】、壶、鉴【大型盛 水器】、缶【fou盛水器】等。 • 兵器:如戈、矛、钺、刀、戚【像斧子】、戟、镞、剑、盾、 胄等。 • 生产工具:如耒【lei类似木叉】、耜【si锹】、锄、铲、斧、 刀、钻、凿、锥、锯、挫等。 • 乐器:如钟、铙、钲【军中打击乐器】、镈【bo大钟】、 錞于【乐器】、鼓等。湖北随州出土的青铜编钟65件,重达 5000斤,为世界乐器史上的奇观。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青铜器与甲骨文

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
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
,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
,由此,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后来
,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
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
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
的甲骨,所以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甲 骨文记 事
”。
A、甲骨文形成背景 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时代
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起源于 (
) A.甲骨文 C.小篆
B.金文 D.隶书
答案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 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A。
6. 如图甲骨文“人”字是采用了哪 种造字方法 ( ) A.假借 B.形声 C.会意 D.象形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
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 因为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王室贵族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大盂鼎
答案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 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故选A。
3.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 ) A.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商代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青铜方斝[jiǎ]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商朝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1、种类繁多;

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

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对夏商周青铜器造型纹饰的影响一、人类艺术的启蒙早期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

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成某种猛兽,刻画半人半兽的形制、纹饰。

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这时青铜器纹饰饕餮面常常构成全部纹饰的中心,令人望而生畏。

狰狞恐怖的纹饰是对命运的恐怖心理在器物装饰上的投射,对异族是恐怖的化身,对自己氏族则是战胜恐惧的符号。

我国的青铜时代开始于夏代。

夏代青铜器以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夏代文明,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中的酒器爵、斝、角、盉,饪食器鼎,兵器中的戈、钺、镞,乐器中的铃,以及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残存的圈足器等,从而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要形制的造型格局。

夏代青铜制品的器类很少,主要以小件的工具和兵器为主。

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充满着浓厚的原始初创气息,仅就青铜爵而言,大体上有两种造型,一类是原始型的,样式基本上是模仿陶爵,它的外形和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手制陶爵有着相似的特征,细腰、平底、短足,呈荷叶状的边口部和流从口部的延伸不甚规整,外观颇像用手捏成的陶器。

另一类造型是比较精致型的,器壁匀薄流狭长而线条优美精细,虽然同是细腰平底,显然是在陶范上事先作过细致修整的,三足细长而微呈曲线形。

这种从原始型到精致型的变化体现了从早期到晚期夏代青铜器造型由简单向复杂多样,由粗放向精致演变的审美历程,为商代青铜器物新颖造型的设计开创了先河。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一般没有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两排圆钉状纹饰,一些器物上也出现了简朴的云纹、弦纹和网纹。

除此以外,值得重视的就是镶嵌绿松石的牌饰了,牌上的兽面纹除两眼之外,其他部分都是抽象而不写实的。

它也是目前已知的青铜器上最早的兽面纹。

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没有见到动物形纹饰,但是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内部已经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此不能排除此时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

青铜时代夏、商、周美术

青铜时代夏、商、周美术

青铜时代夏、商、周美术一、概述(一)农业与手工业分工,私有制出现,国家机器奴隶制阶级社会产生。

(二)周武王灭商纣王,建立周朝,他自称天子,周朝制度是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等级制。

即周天子子继承。

天子的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也由诸侯的嫡长子继承。

他们形成一种宗法体系,掌握着政治,经济《齐语》:“士之子恒为土,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

”这种位次尊卑的等级制度,服饰、器物、宫室、车马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僭越,否则严惩。

这种森严的国家制度(等周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以极大影响。

(三)夏商周时期的美术:最具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是青铜器艺术,它是我国古代美术继彩艺之后又一辉煌成就,因此,这一时期又称“青铜时代”,青铜文明在三代的突出功能在于制造与政治权力“左传”解释这种文明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三代青铜的考古收获相对集中在祭祀礼器及军事兵器上二、青铜艺术青铜指用天然红铜加入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青铜器造型多仿自陶器。

(一)青铜器制作:分炼矿,制范,熔铸,装饰等几个过程。

《荀子》“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载说明青铜制作的条件,其中“制范”是一个重要方面。

有陶范法,蜡模法二种方法:①陶范法:先用泥土塑模,再将泥模烘干,用过滤过的细泥制成泥片,附在胎外面,使呈器形并显外范。

外范中心还要制一个内范,内外范的空间距离,就是器壁的厚度,加固泥范后浇注铜液便成器形。

②蜡模法:又称失蜡法,以蜡制成模型,内外用泥填充和包紧后,灌注铜液,有蜡处即为器形。

此种极为精细或镂空的造型和装饰。

(二)青铜器的品种:据其用途分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除实用还作仪仗、陪葬品。

(1)烹饪器:即蒸煮器,鼎、甗、鬲①鼎:煮肉器,多圆体,三足,双耳,亦有方体四足者如司母戌鼎,它不仅是实用生活用品,还是的象征,传说禹制九鼎以象九州:天子用九鼎,诸候(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至一鼎。

中国文化史之《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史之《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史”《中国青铜时代》之商周饮食文化数学与统计学院1213410001陈徐骏《中国青铜时代》之商周饮食文化中国古史上的夏商周时代,一直到春秋战国之交为止,在物质文化上都以青铜礼乐器与兵器为显著的特征,在中国历史上又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从十三个不同角度讲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与社会,企求阐发这个时代文化与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的联系与其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并且从这种观点上试求说明青铜器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青铜器能够作为一个古史时代的代表。

本书也是全世界第一本探讨这问题的专著,封技术史、工艺史、考古学、古史上都有重要的贡献。

这些讨论所代表的研究方法和使用的材料是比较广泛的,可以作为治古史、考古、古代美术和古代人类学者的参考。

书中的十三部分如下:一、中国青铜时代二、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三、殷商文明起源研究上的一个关系四、殷周关系的再检讨五、中原考古学上的聚落形能——一个青铜时代的例子六、古代贸易研究是经济学还是生态学?七、商王庙号新考八、谈王亥与伊尹的祭日并再论殷商王制九、殷礼中的二分现象十、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饮食具十一、商周神话之分类十二、商周神话与美术中所见人与动物关系之演变十三、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方式属于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一个范畴,它与文明与文化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

所以我想要在本书的十三个部分中重点挑出“十、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饮食具”来阐明我的观点!书中所提及的商周饮食文化是当时士大夫阶级的一件重要的资历。

在《诗经》与《楚辞》中也有许多对宴饮和食物生产情况的生动描述,而且食物和饮食在《论语》、《孟子》和《墨子》的许多有深刻意义的谈话里占显著地位。

这些严肃的经书里几乎没有一页没有提及在祭祀中所使用的食物和就的种类和数量。

甚至连商汤和宰相伊尹都是厨子出身!可见饮食在当时的重要性!再看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殷商时期,人们对谷物的加工一直比较原始简单。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中国青铜器艺术鉴--夏商周

二、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特点
从造型艺术的观点看,许多青铜器源自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代青铜器 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 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形成独特的体系。从青铜器的纹饰上看, 有饕餮纹、雷纹、弦纹、鱼纹、鸟纹、龟纹等。
1、例:《司母戊方鼎》、《大盂鼎》这两件青铜器造型与装饰上在口 端、顶盖、边沿也多铸造有神态生动的造型,动物凌厉的角和爪、 卷曲的翅和尾、圆瞪的目、尖锐的牙等又常常被有意地加以突出表 现。更多的则是以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 个正面饕餮,同样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龇牙咧嘴、利瓜大张 的状态。在众多造型中,饕餮的形象是最为恐怖的,这种造型多见, 而且都刻在尊贵庄重的礼器上。久而久之,饕餮便被提炼成一个综 合的奇形怪状的兽面。可见兽面纹的确是一种神圣王权的象征。君 主掌握了兽面神器,就意味着人神合一,至尊高贵,即拥有神的权 力,也成了神之子及其化身。



青 铜 器 分 类
闻名铜器的欣赏
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 米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 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 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 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 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 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 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 “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 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 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 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 标志。

青铜器的分期

青铜器的育成期:商代盘庚迁殷以前 青铜器的鼎盛期:殷墟期至西周昭王(商代后期-西周中期 ),青铜 艺术的第一次高潮 青铜的的转变期:西周中期以后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的转变抽象时 期 青铜器的更新期:春秋中期至战国、秦,青铜艺术的更新时期,即又 一次高潮 青铜器的衰退期:两汉时期青铜器在发明之初,是为人所用的,而后, 经历了从神化、礼化再到人化的功能演变。青铜器功能内容的演变, 制约并推动着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以及工艺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__青铜时代

第二章__青铜时代

成都 金沙 遗址 出土 的太 阳神 鸟
四、文字创制
(一)文字的起源 应从陶符开始。
仰韶彩陶文化期 出现了陶器刻划符 号。西安半坡遗址 出土的陶钵口沿上, 有二十七种刻划符 号,最常见的是一 竖划,其次是“z” 形,显然是一种抽 象的记事符号。
陶器刻划符号
更复杂的图形符 号发现于大汶口晚 期文化遗址,距今 4500年。其中最复 杂的一个如右图所 示:上部表示太阳, 中部可能为火或云 气,下部为山峰, 与后来甲骨文和金 文的“旦”字很相 似。
二、文明的初现
文明出现的标志:文字的使用、城市的 出现、青铜器的使用、阶级与国家的建 立、宗教性礼仪中心的筑成等。其中的 一项或几项出现可被看做文明出现的标 志。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近晚期的一些文化遗 址中,普遍发现了标志着文明初现的多 种征象。
1.青铜器的使用(二里头文化,4000年) 2.城市的初现(宫殿基址、陵墓、居住及手 工业遗址是中国城市出现的标志) 3.宗教性的礼仪中心 4.文字的使用
中国早期文明独有的特征如宗法血缘组织 的连续性、血缘组织与地缘组织合一的特点、 极其重视礼制活动等,都不是西方学者所能 理解的,也不是西方的文明理论所能概括的。
中国文明出现的决定性标志是夏朝的首次 完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阶 级分
化明显,国家体系完整。其地点主要集中 在豫西和晋南地区。
可以说汉字是由原始社会晚期已经普 遍存在于陶器上的具有明显表意功能的 抽象符号和概括式图形符号分化、质变、 创新而产生出来。
但符号的本质是记事,它尚未与语言 中的具体词相结合。距今4000余年的龙 山文化晚期,与口语中的具体的词意相 对应的刻划文字“共”,出现在河南阳 城出土的陶器上。阳城是夏代的都城, 那么,中国最早的成形文字出现在夏代 初期。

初中历史 必修1 夏商周历史 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历史 必修1 夏商周历史 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历史必修1 夏商周历史知识点全面
总结
1. 介绍夏商周三代: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2. 夏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存在了约四百年的时间,夏朝是奴隶社会。

3. 夏朝社会:夏朝的社会组织是封建制度,分为上等人(贵族)和下等人(平民、奴隶)两个等级。

夏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
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4. 商朝:商朝的建立者是汤,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存在了约六百年的时间。

5. 商朝的政治: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国家由诸侯联盟组成。

商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分封给予贵族。

6. 商朝的经济: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商业和手工
业的发展。

商朝使用青铜器具,青铜器是商朝的象征。

7. 商朝的社会:商朝的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和庶民,庶民包括臣
民和奴隶。

商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城市和农村的
差异。

8. 周朝: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
王朝,存在了约八百年的时间。

9. 周朝的政治: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国家由诸侯联盟组成。

周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

10. 周朝的社会:周朝的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和庶民,庶民包括
农民和工匠。

周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人口增长,土地兼并加剧。

以上是初中历史必修1关于夏商周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青铜时代——夏商周

青铜时代——夏商周

第二讲 青铜时代——夏商周
• 中国的青铜时代,就是历史上奴隶时代, 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三代时期,即中国最早 的三个王朝——夏商周。从公元前21世纪 到公元前476年,前后经历了约1600年。 青铜时代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
第一节 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一、夏王朝的建立
• 2.青铜器工艺高度发展
• 青铜是铜、锡、铅三种金属按比例炼成的合金,这种合金 浇铸的工艺水平要求相当高。 • 纹饰:饕餮(tao tie.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 特点就是能吃)、夔、蝉、云雷纹等。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方座簋(guǐ)—盛食器
饕 餮 纹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司 母 戊 大 方 鼎 商 朝 青 铜 礼 器 四 羊 方 尊
• 【禹传子家天下】
• 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种“家天下”的 世袭制一直延续了四千年之久,直到1912年2月 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 •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 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一、夏王朝的建立
夏 朝 的 建 立 者 启
夏朝,是由治水英雄禹的儿 子启建立的。禹年老的时候, 准备效法尧舜,将王位禅让给 伯益,但此时禹的儿子已经掌 握了很大实权,杀了伯益,继 承了禹的位置,成了夏的第一 代国王。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商汤革命
商 汤 像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3.盘庚迁殷
• • • • 在盘庚之前,殷商又有五次迁移: A、仲丁自亳迁于隞( áo)或嚣(河南荥阳)。 B、河亶(dǎn)甲自嚣迁于相(河南内黄)。 C、祖乙迁于邢(一作耿,又作庇,有说为河南温 县东,有说为河北邢台)。 • D、南庚自邢迁于奄(山东曲阜)。 • E、盘庚自奄迁殷(河南安阳)。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史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史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距今48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古文献上已经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自夏、商、西周起中国开始了周而复始的朝代更替。

夏商两代均设有管理手工业的官职和王室贵族直接控制的手工业。

统治者所需的礼器、祭器、武器和贵重的生活用品多是官府手工业部门制造的。

青铜器是商代工艺的重要品种。

商代青铜器品类齐全、造型多样装饰图案或中心对称或呈单独纹样神秘庄严。

由于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制作十分发达。

青铜器成本高只能为统治者所用。

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同玉器时代一样约经历了15个世纪。

青铜器的出现促使玉雕技术与陶塑技术合而为一应用在青铜器的塑造方面在此基础上铸造工艺发展起来。

传说中夏铸九鼎开启了华下文明的青铜时代。

实际上在塑鼎这种复杂的工艺之前青铜器必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由简到繁的发展阶段。

此时的艺术风格由原始时期陶器造型、纹饰呈现的活泼愉快走向神秘威严失去了原始艺术的质朴风格和生活趣味。

而青铜图案同彩陶一样成为古代工艺形式美的瑰丽景观二者的抽象与逻辑演变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凝结着无数经验与智慧它嬗变成一种心灵的艺术脱尽了向自然模仿的痕迹那原初的具象已被遗忘在意象的升华中。

中国的青铜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铜器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凝聚着历史的秘密天子的威严、诸侯的荣宠、大夫的勤谨以及工匠艺人的殚精竭虑。

统治集团利用青铜器“明贵贱别上下”其狰狞、神秘显示着奴隶主们的权势和威仪。

它们是奴隶主狞厉的政治宣言是奴隶望而生威的神物是当时生产力与科技水平的实物证据更是植根于这块神奇土地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

艺术上或浑厚凝重气势磅礴或工艺高超精妙绝伦或铸刻铭文俨然一卷史书无论繁缛简朴、狞厉祥和都给人以历史的沉思与启迪艺术的审美与人性的观照。

夏、商、西周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仁胜砖厂土坑墓中出土的玉锥形器,具 有分布于长江下游及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 玉锥形器的风格。良渚文化的年代大约在 距今5000年?200年之间,三星堆出土的玉 锥形器的年代估计在距今4000年左右,说 明在龙山或二里头早期,三星堆早期的居 民不但与中原地区有较为密切的文化交往, 甚至与远至长江下游或太湖地区的居民也 有文化方面的交往,这些重要发现使我们 对认识三星堆文化的视野由巴蜀地区拓宽 到中原地区乃至长江下游和
(一) 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
奴隶主生活极端奢侈,生前住在高大的宫殿里,并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 准备死后继续享受。盘庚迁都后270年,商都再未迁移。长久建都的地方很容 易集中大量文物。商都殷在武王伐纣以后遭到破坏,逐渐成为废墟,故称殷 墟。这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一个都城,对研究商朝后期奴 隶制社会的历史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把它称为商朝的“历史博物馆”是很有 道理的。殷墟从1928年开始发掘到现在,出土文物不计其数,成为国家考古 发掘的重点地区,中心在河南安阳西北少屯村一带,面积达24平方公里。内 有宫殿区、王室墓地、手工业作坊、平民墓地和奴隶的殉葬坑等遗址。发掘 出的11座王陵,规模巨大,有的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1976年挖掘的商 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中,就出土了400余件青铜器和玉石器,品种繁多,有 许多物品是前所未见的艺术珍品,造型美观、体态生动、文饰精美。图画上 的玉龙和象牙杯,集中反映了商朝的工艺水平,玉龙栩栩如生,象牙杯玲珑 剔透。墓葬情况既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奢侈生活,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巧夺天 工的创造才能。
奴隶制王朝中奴隶的悲惨生活(三)

图画《商朝带枷的奴隶俑》,是1937年在殷墟出土的。女的双手伽在胸前, 男奴双手伽在背后,从中可见奴隶生活之悲惨,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河南安 阳武官村商王大墓是万恶的殉葬制的一个罪证。这一带王陵区先后发掘出11 座巨大的王陵和1200多座奴隶杀殉坑。这一座墓是其中之一,并不是最大的, 其规模之大,于此可见一斑。该墓形状像一个“中”字,墓室南北长14米, 东西宽12米,深8米多,加上南北两个墓道,南北共长45米,总面积为340平 方米,这座大墓里殉葬的有79人之多。另一个大墓,陪葬奴隶多达400人。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1000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男女。 无论是“人牲”,还是“人殉”,根据他们的尸骨情况可以判断,他们死得 很惨,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活埋,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有的被推入坑 中用锤砸死。请同学们思考:“人牲”和“人殉”这个残酷的事实说明什么? 也就是说奴隶主为什么敢于肆无忌惮地屠杀奴隶?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指出,在万恶的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奴隶的全部劳动果实,而且还占 有奴隶本身,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有权买 卖甚至杀害奴隶。这也正是奴隶社会的反动性所在。

夏商周青铜文化

夏商周青铜文化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前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帜而达到高峰。

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上,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所产生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

中国青铜器鼎盛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

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

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

随后发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

书中对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

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青铜器还有一特点,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肖像。

不少的青铜器用人的面形作为装饰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钺等,但这些人面都不是什么特定人物的面容。

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体形象。

商周青铜器中数以万计的铜器留有铭文,这些文字,现在一般叫金文。

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

礼乐重器我们常说“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等,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人们在尊崇鼎的价值的时候,常常忘记了它本来的用途,其实它是一件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

因此,商代的王,是全国一位最高宗教领袖。 占卜内容被选出来,刻在甲骨上的用意,目的是为了显示 占卜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和神圣性,借以加强王权。
.
25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国家结构:内外服制
《战国策 ·齐策四》:“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尚书 ·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 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 工越百姓里居(君)。”
.
6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虎食人卣
四羊方尊
.
7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左传》:“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中国青铜时 代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 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 离不开的。换言之,青铜 便是政治的权力。
——张光直
.
8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左传 ·宣公三年》: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 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第二讲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一、商代青铜文化 二、西周礼乐文明 三、夏商周之关系
.
1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共传十七世、三十王,历时六百年左右。在 商朝,早期华夏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其主要代表是青铜 文化和甲骨文。
商朝在国土结构上很明显地存在着中央地区与地 方区域的划分。
.
26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地区,即 “王畿”,由商王直接治理。 在商朝的中后期,这个地区大致位于 安阳至淇县一线,西南至沁阳。其最 大范围可能包括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 一些地区。
内服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即“四土”,属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1.玄鸟生商——商族的兴起 • 【玄鸟生商】商族是从有娀(读“Sōng”)氏分出
来的一个宗族而发展起来的。契封于商,赐姓子 氏,“商”是这个宗族的居住地,因而成为宗族 的名称,号称商族,子是这个宗族成员共同的姓 。
娀 Sōng 古国名 [Song state]。即有娀氏,在今山西 运城一带。如:娀简(娀妃,即简狄。旧传为有娀氏之女,帝 喾之妃,殷始祖契之母)
• 【夏桀亡国】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叫夏桀,又名癸。 著名的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据《竹书纪 年》中记载,夏桀“筑寝宫,饰瑶台,作琼室, 立玉门”。不仅如此,他还造酒池糟堤取乐。
• 《诗经》中记载:“时日竭丧,予及汝皆亡”。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 夏桀:名癸,履癸,夏朝第17 代君主。
• 传说中的著名暴君,淫无度, 暴虐无道 。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 【少康中兴】太康在失国后,弟弟仲康带领一部 分族人在斟寻建立了一个小朝廷,这个小朝廷到 了仲康的儿子相时,取得了不小的发展。这一切引 起了寒浞的注意,寒浞(zhuó)派人杀了相,相 的妻子缗(mín)已身怀有孕,从墙洞里逃脱才 得以幸免。她后来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 下了儿子,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 所以,取名少康。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商汤革命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3.盘庚迁殷
• 在盘庚之前,殷商又有五次迁移: • A、仲丁自亳迁于隞( áo)或嚣(河南荥阳)。 • B、河亶(dǎn)甲自嚣迁于相(河南内黄)。 • C、祖乙迁于邢(一作耿,又作庇,有说为河南
温县东,有说为河北邢台)。 • D、南庚自邢迁于奄(山东曲阜)。 • E、盘庚自奄迁殷(河南安阳)。
• 屡迁的原因(有两种主要说法) • A、躲避水患;B、王位争夺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诗 经 》 :
都 城 遗 址 底
极 。 ”
“ 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邑 翼
部 的 排 水





最早的城市——商都亳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 1.农业是主要的生产事业
• 生产工具:以石、骨、蚌等材料器为多,以耒耜为主。 • 产品种类:有稻,谷禾(小米)、黍(大黄米)、粟(小
——
一、夏王朝的建立
夏 朝 的 建 立 者 启
夏朝,是由治水英雄禹的儿子 启建立的。禹年老的时候,准 备效法尧舜,将王位禅让给伯 益,但此时禹的儿子已经掌握 了很大实权,杀了伯益,继承 了禹的位置,成了夏的第一代 国王。
伯 益
一、夏王朝的建立
一、夏王朝的建立
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夏代年表(公元前2070——前1600年):
青铜时代——夏商周
第一节 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一、夏王朝的建立
• 【禹传子家天下】
• 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种“家天下”的 世袭制一直延续了四千年之久,直到1912年2月 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
•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 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 《竹书纪年》中记载: “筑 寝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 门”。
• 夏桀自比为太阳,认为自己 可以和太阳一样,永世长存。 《诗经》中有一句话,叫“时 日竭丧,予及汝皆亡”,就是 老百姓诅咒他的话。
• 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 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 告灭亡。
夏桀的奢靡生活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启→ 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 泄→不降→扃(jiōng )→孔甲→皋→发→ 癸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 从启开始,夏国家建立起来了。但夏的政权并不 是很稳固。《墨子》称夏启晚年,生活日益腐化。 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后, 其子太康继位。
• 【太康失国】太康昏庸无道,沉湎于田猎,不恤 民事,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 四夷背叛。东夷族有酋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 部矛盾重重,趁着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 乘机带领族人攻入夏都,掌握了夏的政权,并把 太康驱逐出国,太康在流亡中死去,最终他的弟 弟仲康即位。这就是“太康失国”。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学术界终于得到基本共识,即在 文献中夏人集中活动的豫西、晋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 以及“东下冯类型”和“陶寺类型”,可以确定为属于夏 王朝时期的的文化。有关夏文化的探索仍在继续深化之中。 但由于二里头文化没有发现文字,目前还不能完全断定这 种文化就是夏文化。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夏桀宠妃 妹喜
三、夏文化的探索
• 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 南部一带;它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 16世纪。据此推断,在上述地区和纪年之内发现的考古文 化,就有可能是夏朝遗留下来的。
• 从1958年开始,考古学界即在豫西一带展开了夏文化的 探索工作,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其分布范围在夏朝的 中心区域,年代也在夏朝的纪年之内,文化内涵亦与夏代 奴隶社会的情况相符合。
黄米)、麦(大麦)等。 • 数量增多:统治阶级嗜酒成风(酒池肉林),反映了粮食
生产较为丰盛。
• 2.青铜器工艺高度发展
• 青铜是铜、锡、铅三种金属按比例炼成的合金,这种合金 浇铸的工艺水平要求相当高。
• 纹饰:饕餮(tao tie.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 特点就是能吃)、夔、蝉、云雷纹等。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方座簋(guǐ)—盛食器
饕餮纹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司 母 戊 大 方
朝 青 铜 礼 器

——
四 羊 方 尊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 3.甲骨文是商代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2.成汤灭夏——商朝的建立
• 商汤(唐、成唐、成汤),发展势力,为夏的忌 讳,囚于夏台,放出后,任用有莘氏媵臣伊尹、 车正奚仲后裔仲虺(读“huǐ”,)为相,聚集人 才,实施灭夏策略。
• 当商汤率领大军进攻夏朝时,失去人心的夏朝立 刻土崩瓦解。经鸣条一战,统治了五百多年的夏 朝彻底完结了。商朝取代夏朝成为新的中原王朝, 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南部为统治中 心,起初以亳为都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