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汕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与2012年相比有20处变动)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结果既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一)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景”;注重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试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四)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确保试题的效度、信度,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杜绝有科学性错误的试题。

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以保证阅卷工作准确、公正、合理地进行。

三、考试依据广东省义务教育历史学科学业考试,是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际而制定。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删除了“元谋人”)2.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013年中考全面复习提纲

2013年中考全面复习提纲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上册)一、了解文艺复兴的史实,认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1、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思想文化运动。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扣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2、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最早发生于意大利,它的先驱是但丁,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二、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认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1、15——16世纪欧洲重大远洋航行是:①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到达好望角;②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大西洋先后到达过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最后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③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非洲,1498年到达印度;④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作环球航行。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用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但随之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三、了解《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1、《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内容:《权利法案》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兵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

影响: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四、了解《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评价华盛顿:1、《独立宣言》: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它倡导自由、平等、和平的原则。

201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综合类

201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综合类

201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综合类: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1)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2)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4)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3、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清朝晚期:《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中英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北洋政府时期:《二十一条》(1915年)、《俄蒙协议》(1912年)、《中俄声明》(1912年)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
《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整理而成
德赛》两部分。

《俄底浦斯王》,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重要的国际会议
★、重要的国际条约。

广东省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2013中考总复习版,直接打印)

广东省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2013中考总复习版,直接打印)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2013年中考考纲要求: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邓世昌和《马关条约》。

6.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结果: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广厦福宁上)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理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013汕尾中考历史考纲

2013汕尾中考历史考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河姆渡遗址2.半坡遗址3.禅让的传说(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011,选择题)2.春秋五霸3.战国七雄4.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012,和2009,选择题)(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2.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3.丝绸之路(2010,选择题)4.汉与朝鲜、日本、欧洲的来往(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三国鼎立2.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3.东晋南北时期南方的开发(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2.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和影响(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3.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中国4.元朝名族关系的发展(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清朝设置台湾府等史实、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3.“闭关锁国”的主要含义、表现和历史影响(2012,选择题)(2011,选择题)(2009,选择题)(八)科学技术1.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2.都江堰和秦长城3.《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资治通鉴》等重要著作4.“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九)思想文化、文学与宗教1.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2.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3.《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4.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2012,选择题)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二)近代史的起步1.洋务运动(2011,填空题)(2010,问答题)(2009,填空题)2.戊戌变法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及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2009,(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2010,选择题)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3.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4.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和红军的发展5.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2.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2009,选择题)3.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2012,选择题)4.南京大屠杀(2010,选择题)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重庆谈判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六)经济和社会生活1.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2.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社会生活的变化、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生活习俗(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科举制度的废除和近代教育的变革2.魏源、严复的著作和主要思想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011,选择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2012,简答题)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2009,选择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基本史实和评价(2012,简答题)5“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选择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10,填空题)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2010,选择题)邓小平的理论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我国实行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和少数民地区的发展(2010,填空题)“一国两制”的构想(2009,简答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2009,简答题)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2009,简答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1,简答题)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等史实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科技、教育与文化“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和航天技术(2010,简答题)“灿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063”计划的制定教育、文学、艺术社会生活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制度体系的建立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上古人类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011,选择题)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文明的冲撞与融合马可·波罗东游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阿基米德的科学成就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文艺复兴(2012,2010,填空题)新航路的开辟(2009,填空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权力法案》(2010,选择题,填空题)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2010,填空题)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2010,填空题)第一次工业革命(2010,简答题)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瓦特改进蒸汽机(2009,选择题)火车和轮船的出现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英国的殖民掠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林肯的主要历史贡献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作用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宪章运动(2010,选择题)《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历史意义(2011,填空题)(2009,选择题)巴黎公社的建立《国际歌》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2010,简答题)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012,选择题)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发明大王”爱迪生科学与思想文化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主要成就(2010,填空题)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2010,填空题)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等人的思想主张文学作品,绘画与音乐的辉煌第六部分世界近代史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苏联的建设与体制的弊端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2011,选择题)(2009,填空题)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2011,简答题)(2009,选择题)二战以后的西方经济发展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2012,简答题)走向联合的欧洲(2012,简答题)(2011,选择题)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2012,简答题)(2010,选择题)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东欧剧变(2010,选择题)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10,选择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009,简答题)(七)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2011,简答题)以科索沃战争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著名的文学作品传世的绘画音乐与电影。

2013中考历史全套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2013中考历史全套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历史基础知识整合要点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3、大约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主要的生产劳动为打猎、采集,过着群居生活,还有了简单的语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的生活: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在这里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壳,这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证据之一。

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还烧制黑色陶器,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居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2、半坡人的社会状况: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

这里出土了一些粟粒和菜籽,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中,很多是农业生产的工具,如石斧、石锄、石耒吕、石铲、石刀等。

半坡出土的陶器也很丰富,主要是生活用具。

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内容。

3、在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做氏族。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第3课神奇的远古传说1、炎帝、黄帝和蚩尤:传说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炎帝、黄帝、蚩尤。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

黄帝、炎帝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南逃,被黄帝擒杀。

黄炎联盟在打败蚩尤后,也走向破裂,结果炎帝被黄帝打败。

后来,黄帝和炎帝又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

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一)

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一)

2013年初中历史考试复习提纲 (一)中 国 古 代 史(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大思想家②政治主张: A.提出“仁”的学说B.主张“爱人”C. “为政以德”D .反对苛政和邢杀2、大教育家 ①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②编成《春秋》一书3、孔子的言行被其弟子记录在《论语》一书二.“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1、历史背景:2、根本原因:社会巨变3、表现:诸子百家一览表诸子百家互相争论,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营造了自由民主的学术研究气氛,使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我国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二)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一、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条件)①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强,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②战国以来,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人民也渴望结束战争,因此统一是大势所趋。

③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因此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④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

2、统一六国的过程: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统一六国的意义: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战乱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封建专制)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国家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③在地方是上,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②统一(长度、容量、重量)3、文化上:统一文字----- →隶书4、思想上:焚书坑儒(目的、焚书、坑儒、影响)5、军事上:修筑了长城(临洮→辽东),北击匈奴(蒙恬)6、开发南疆,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三、秦朝疆域:(四至)四、拓展1、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①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②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③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趋势(因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只是暂时的)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国际地位的提高2、秦朝建立的作用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战乱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时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13年汕头中考历史考试考纲

13年汕头中考历史考试考纲

中考历史大考纲中国古代史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七上P46-51,第9课)(07、08、10、13年)*孔子:1.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贡献:(1)政治思想:①.提出“仁”的学说;②主张“爱人”;③“为政以德”。

(2)其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因材施教”③谦虚好学4.温故知新。

3.影响: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是泛指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

(根本)2.政局分裂和社会变革,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4.私学的出现,使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思想流派。

“百家争鸣”的争论焦点:1.关于战争: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2.关于治国:孟子:要去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庄子: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百家争鸣中,哪一家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为什么?答:(1)法家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2)因为韩非主张:①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②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不必循古③要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④要实行“法治”结论:法家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国家的建立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七上P56,第10课)(07—13年)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总揽大权;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2013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2013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地点:浙江县河姆渡时间:距今约7000年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饲养家畜; ④住干栏式房子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 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陶器上刻有符号;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 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治水的传说: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 元谋人 山顶洞人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北京人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大文口遗址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远古的传说禅让的传说 夏朝 商朝 夏朝和商朝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1、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2、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3、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今银川),史称西夏4、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议,双方长期和平6、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九年级)2013-2014年度广东汕头潮南实验学校中考历史背诵资料

(九年级)2013-2014年度广东汕头潮南实验学校中考历史背诵资料

2014-2015年度广东汕头中考历史背诵资料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考纲要求:(一)上古人类文明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九上第2课)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九上第3课)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九上第3课)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史学界一般把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当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这标志着古埃及文明的诞生。

约从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国王(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金字塔附近的狮身人面像则被埃及人视为国王威严的象征。

3、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国力强盛,不断对外扩张,成为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大帝国。

两百多年后,古埃及盛极而衰,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所灭,古埃及文明彻底中断(注释: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公元前525年)。

4、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在地图上看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被称为“新月沃地”。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很多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奴隶制国家。

5、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目的),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地位)6、公元前538年,在波斯帝国的打击之下,古巴比伦文明覆灭。

7、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文明产生于南亚印度河流域。

后来,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古代印度,此后古代印度逐渐了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瓦尔那制度或婆罗门制度)”。

(注释:古印度文明又叫哈拉帕文明,因为古印度文明主要留下摩亨佐•达罗遗址和哈拉帕遗址。

2013汕头历史中考复习:七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2013汕头历史中考复习:七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2013汕头中考复习:七年级上册复习试卷考纲要求: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考纲要求: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一、选择题:1、“塞翁失马”成语故事体现了谁的思想?()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2、谁的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C、社会制度的变化D、新生地主阶级的产生4、下列人物对待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态度,相反的一组是()A、孔子和韩非B、墨子和孟子C、孟子和韩非D、墨子和孙武5、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最早的私人办学者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6、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A《道德经》 B.《论语》C.《韩非子》 D.《孙子兵法》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老子 B.孔子C.墨子 D.韩非8、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荀子9、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A.老子 B.孔子C.墨子 D.韩非子10、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一主张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墨子C.孟子 D.荀子1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孔子C.孟子D.荀子12、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的是()A.墨子 B.孟子C.荀子 D.韩非13、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A.孔子 B.墨子 C.孟子D.荀子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1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A.韩非 B.孟子C.孔子D.墨子16、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7、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A.儒家 B.道家C.法家D.兵家18、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是()A.孙武 B.孙膑C.孟子 D.管仲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时候建立的()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221年20.表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以后 B.马陵之战以后 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 D.长平之战以后21.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22.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章《追古溯源》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章《追古溯源》

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章《追古溯源》第一章追古溯源1、公元前214年,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潮汕地区属南海郡辖地。

公元前 111年西汉王朝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这是潮汕地区隶属中原王朝的最早政权建制。

隋唐时期称为潮州。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1 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

3、1981年11月以后,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4、潮汕地区最古老的居民是越族人。

最晚至战国时期,潮汕先民开始由石器时代缓慢的走进了金石并用时代,标志着潮汕地区已经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秦朝以后,中原人民陆续南迁潮汕。

在西晋和两宋时期分别形成了两次移民高潮。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南迁的中原人民与越族人民交流、融合,形成了潮汕先民。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有8个月但影响很大。

为纪念他的治潮功绩,潮州人民江山、河都改姓“韩”,如“韩山”、“韩江”;建造的“韩文公祠”也是为了纪念他。

6、在维护祖国主权的斗争中,明朝中后期,俞大猷及其领导的官兵和潮汕人民并肩作战进行抗倭斗争,造福百姓;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潮属各县实际上成为他筹饷兴军的根据地,南澳国姓井遗址、南澳总兵府遗址、“招兵树”、澄海外砂姓埔遗址等都是郑成功当年驻兵潮汕的历史见证。

7、战国秦汉时期,潮汕已有了铁制制农具;到唐代,潮汕农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两宋时期,潮汕人口急剧增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8、潮汕种植方法闻名全国,如,①在山坡上垦出梯田,缘山引水,种植水稻;②用农骨车汲水;③骑在秧马上插秧;等等。

南宋时,已有小麦种植。

随着优良品种占城稻的引进、推广,潮汕出现了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三熟。

9、潮汕手工业生产发展较早,门类繁多,各具特色,尤以陶瓷、潮绣最为著名。

10、唐宋时期,潮汕陶瓷烧制进入成熟阶段,也开始大量对外输出,远销东南亚、西亚各国。

11、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派系,属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一种。

2013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2013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2013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国古代史记忆歌诀: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古代史历史分期及其特点:(一)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秦朝、西汉、东汉;(二)、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朝、唐朝;(四)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五)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朝、清朝;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6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二、商朝第一个王是汤,最后一个王是纣。

盘庚在位时将都城迁到殷,因此又称殷朝,盛行野蛮的“人牲”和“人殉”制度。

(2013汕头历史专用)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集锦(世界现代史)

(2013汕头历史专用)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集锦(世界现代史)

22(2012·广东).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B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22(2012·汕头).列宁说:1921年春天,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这里失败的“尝试”是指(A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冷战政策C 、产业复兴法D 、马歇尔计划18(2012·河北).“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

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D )A .实施的背景B .实施的内容C .实施的过程D .实施的结果23(2012·恩施).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B)A .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B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C .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23(2012·淮安).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

”这一政策指的是(B )A .战时共产主义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D .社会主义工业化21(2012·盐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C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7(2012·泰州).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历史2013年中考考纲

历史2013年中考考纲

(一)中华文明地起源.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删除了”元谋人”).炎帝、黄帝和尧、舜、禹地传说.(二)国家地产生和社会变革.西周分封制地主要内容..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地社会变革.(三)统一国家地建立.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地意义..汉武帝大一统地主要史实.(新增内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地作用.(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地措施.(由“融合”改为“交融”)(五)繁荣与开放地社会.“贞观之治”地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地基本史实..隋唐科举制度地主要内容..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地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地发展.(六)经济重心地南移和民族关系地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地南移..宋代地都市生活.(由“社会”改成了“都市”)(七)统一地多民族国家地巩固和社会地危机.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地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地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地主要措施..“闭关锁国”地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八)科学技术.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地成就..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明珍和《本草钢目》等名医名著..《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地贡献.(九)思想文化.孔子,“百家争鸣”地主要史实..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地文学成就..《史记》、《资治通鉴》地作者和体例..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地智慧和创造力.(新增内容.删除了“以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张择端为例,了解古代书法、绘画地主要成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列强地侵略与中国人民地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地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地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地侵略史实..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基本史实..邓世昌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地史实;《辛丑条约》地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地影响.(二)近代化地起步.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地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地地位和作用.(新增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地影响..孙中山地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地历史意义..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地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地地位和作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地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地基本史实,“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地历史意义..黄埔军校地创建和北伐战争地胜利进军..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地意义..红军长征地基本史实及长征胜利地意义(新增内容,删除了“中国革命地艰难曲折”)(四)中华民族地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地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地历史作用..七七事变地史实,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地侵略本质..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地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地历史意义.(删除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地主要内容”)(五)人民解放战争地胜利.重庆谈判地有关史实..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地史实..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六)经济和社会生活.张謇“实业救国”地基本史实..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地变化.(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技方面地重要人物及其成就..魏源、严复等人地主要思想..科举制度地废除和京师大学堂地开办,近代新式教育发端地主要史实.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和巩固.开国大典地史实,新中国成立地历史意义..土地改革运动地主要内容.(新增内容,删除了西藏和平解放地基本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地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社会主义道路地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地基本任务..年颁布地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地标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地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地主要史实,“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地伟大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地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地作用和影响.(删除了:我国颁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地重大进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指导思想.(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主要史实..香港、澳门回归地史实,说明“一国两制”地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地基本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地史实,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发展地必然趋势.(五)外交成就(删除了“国防建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地史实..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从我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地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地作用.(新增内容)(六)科技、教育与文化“两弹一星”地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地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地普及、“科教兴国战略.”(新增内容,删除了:“”计划地制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七)社会生活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地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地影响.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一)上古人类文明.古代埃及地金字塔、古巴比伦地《汉漠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地种姓制度..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地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地发源地..罗马共和国地兴衰.(新增内容)(二)中古欧亚文明.大化改新地基本内容..西欧城市地兴起.(三)文明地冲撞与融合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地发明和传播,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地历史意义.(四)与思想文化(删除了“科学技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地产生与传播.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一)欧美主要国家地社会巨变.《神曲》,达·芬奇、哥伦布地主要活动,文艺复兴对人地思想解放地意义,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地产生所起地作用.(新增内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地基本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地历史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华盛顿、拿破仑地主要历史贡献.(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地史实,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地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地特点及意义.(新增内容,删除了:发明“旅行者” 号机车地基本史实,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地巨大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地抗争.“三角贸易”地基本内容,资本原始积累地野蛮性和残酷性..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疯狂掠夺,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地重要条件之一. (四)资产阶级统治地巩固与扩大.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地作用,林肯地主要历史贡献..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地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地历史作用..明治维新地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地作用.(五)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地诞生《共产党宣言》地历史意义.(六)第二次工业革命.列举电力广泛使用地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地特点..本茨和莱特兄弟地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地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地影响.(七)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地组成国及相关条约地主要史实..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地巨大灾难.(八)科学与思想文化.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地主要成就..伏尔泰等人地基本主张.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地探索.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地探索..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地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地严重弊端.(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地西方世界.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地基本内容.(删除了“了解”)2.以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地作用..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地法西斯暴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地实质和恶劣影响..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地主要事件. .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地建立及其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作用.(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地发展变化.战后美国经济地主要特征.(改动).欧洲联盟..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地主要史实.(五)社会主义国家地改革与演变.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新增内容).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地改革运动.(六)亚非拉国家地独立和振兴.印度独立地基本史实..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地斗争.(七)战后世界格局地演变.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地形成,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地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地趋向,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地复杂性..“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地多极化趋势.(新增内容,删除了“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八)科学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地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汕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考纲要求: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史实。

1.孔子:⑴历史地位:①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②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四想。

⑵政治上: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⑶教育上: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注意“因材施教”。

③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⑤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⑷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中。

2、百家争鸣:⑴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

⑵流派及思想主张:①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

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②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思想主张: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以“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能持续利用。

(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③道家:代表人物:庄子。

思想主张: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批评孔子在晋国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

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思想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⑤兵家:代表人物:孙武(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

思想主张:“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秦王扫六合——秦实现统一、巩固统一考纲要求: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一、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是“统一”: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维护统一国家。

二、实现统一1、统一原因:①社会基础:局部统一的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②经济(主要)商鞅改革后秦国成为最强大国家。

③主观(个人)嬴政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④历史趋势:人们渴望统一。

军事基础:秦灭六国关键战役:长平之战3、秦统一与秦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距清亡时间1912—(-221)﹣1=2132年)统一与建立者:嬴政;都城:咸阳。

4、秦朝统一的意义:①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②统一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以及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李白诗句的主题)5、划时代(开创新时代)的意义(历史地位):创建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三、巩固统一:(一)、政治:1、目的:适应新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制度名称: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首创)2、内容①君主专制: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始皇帝由来及首创性)②中央集权,设三公: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相互制约,皇帝决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

(起源于春秋战国,非首创创)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命,非世袭。

意义: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集权,奠定了2千多年封建社会制度基本格局,影响深远。

3、特征:皇权至上。

(二)经济:1、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半两钱)2、统一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三)思想文化:1、统一文字:标准文字:小篆(对文化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影响)。

2、焚书坑儒 ①起因:是否恢复分封制②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建议者:李斯.。

③过程:焚书:民间只留医药、占卜、种植的书籍。

坑儒:咸阳郊外活埋儒生。

④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手段野蛮粗暴,需批判。

(四)军事——维护统一1、北方①目的:安定北边,维护统一。

措施:积极防御的策略②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

③蒙恬监修了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南方:①统一东南、岭南,(前214,设南海郡,辖潮汕) ②修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

五、秦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其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再次,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六、疆域: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南到南海,北至长城。

七年级下册 科举制的创立考纲要求: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科举制诞生背景:魏晋以来,做官靠门第高低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考核对时事的看法。

科举制正式诞生 举子看榜图(金榜题名)(科举诞生的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完善内容──扩充国学规模,扩大考生来源,增加考试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一)科目的完善:进士、明经最重要。

(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第一个状元出现于623年,唐太宗626年即位)(二)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

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规模。

(国学:当时最高学府)(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说明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2、武则天:开始殿试,开设武举。

3、唐玄宗:诗赋成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8次殿试)三、科举制的影响:政治: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教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文学:科举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发展到明清时期,科举制走向了极端,成为摧残人才和为统治者培养忠实奴仆的工具。

1905年废除,共延续1300多年。

考纲要求:郑和下西洋的史实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条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明朝的国威(目的);①明成祖朱棣的支持;②明朝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根本原因);③造船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客观条件);④合适的航海人选郑和。

(条件)。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规模大。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③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5、郑和下西洋给我们的启示:①中国一定要走对外开放之路,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开放的精神、开阔的胸襟融入变革中的世界;②中国从来都是和平地走向世界,中国只给世界带来过文明与友谊,而从来没有像历史上的海上列强那样,给其他民族的人民带来战争和掠夺,中国走的是和平开放之路。

③国力强盛,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权。

考纲要求:“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1、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或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制、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③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3、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①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自出海贸易。

②只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③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4、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闭关锁国政策给我们的教训: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说明封建专制统治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而势必要被推翻;②闭关导致落后,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开放的精神、开阔的胸襟融入变革中的世界。

八年级上册 4、甲午中日战争考纲要求:邓世昌和《马关条约》一、甲午战争1、时间及得名原因:1894年旧历甲午年。

2、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3、过程:9月黄海海战(致远舰邓世昌)——辽东半岛战役黄海激战(旅顺屠杀)(时间、地点、民族英雄及图片、对联)(日军立碑目的)——威海卫战役(甲午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4民族英雄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主要事迹: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朝日舰撞去,后英勇殉国。

二、《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签字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2、内容及危害①割地:台、澎、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3、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三国干涉还辽:3千万赎辽费。

(俄国认为日本阻碍了其向东北扩张)5、台湾抗争:“人人战死而失台”的口号、徐骧“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6、日占台湾1895——1945(抗战胜利)共50年7、动脑筋: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割让给日本。

颐和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考纲要求: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近代化:经济工业化(洋务);政治民主化(戊戌、辛亥);思想自由化(新文化)近代化的特点:由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

二、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外交困。

23、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区别:对待外洋事务态度。

相同: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洋务派(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员):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可以剿法捻,可以勤远略4、时间: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

5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三、内容:①军事工业②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④创办新式学堂。

1军工:前期,口号“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最早创办,洋务运动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洋务派创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远东最大造船厂)2民用:后期,口号“求富”(师夷长技以求富)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例: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