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学习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a136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3.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及教案【原文】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一一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一一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一一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223df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0.png)
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搜集资料,了解作者1.《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国籍)的童话作家。
2.你还知道他的哪些童话作品?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3.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圈出来,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4.读出下列词语。
破旧饥饿卷发挣钱几乎燃烧奶奶蜡烛富贵明晃晃划着喷香强烈5.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1)他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想去工地挣.()钱。
(2)树上的这几.()个果子几.()乎都被鸟啄光了。
(3)蜡烛的火焰一直在晃.()动,有点儿晃.()眼。
(4)水池里的喷.()泉不停地喷.()射着,橱窗里摆着喷.()香的烤鹅。
6.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乖巧】【暖烘烘】【精致】【明晃晃】【闪烁】【慈爱】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慈爱——精致——强烈——暖烘烘——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飞快——精致——慈爱——强烈——奇异——暖烘烘——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9.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提示填空。
课文讲述了在旧年的最后一夜,又冷又黑,一个()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
小女孩()次擦然火柴看到的种种幻想。
最后,小女孩()。
参考答案:1.丹麦安徒生2.《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等。
5.(1)他挣(zhēng)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想去工地挣(zhèng)钱。
(2)树上的这几(jǐ)个果子几(jī)乎都被鸟啄光了。
(3)蜡烛的火焰一直在晃(huàng)动,有点儿晃(huǎng)眼。
(4)水池里的喷(pēn)泉不停地喷(pēn)射着,橱窗里摆着喷(pèn)香的烤鹅。
6.【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暖烘烘】形容温暖宜人。
【精致】轻巧细致。
【明晃晃】光亮闪烁。
【闪烁】动摇不定,忽明忽暗【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
7.奇异——奇特慈爱——慈祥精致——精美强烈——猛烈暖烘烘——暖融融8.飞快——缓慢精致——粗糙慈爱——凶恶强烈——微弱奇异——普通暖烘烘——冷冰冰9.课文讲述了在旧年的最后一夜,又冷又黑,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4.卖火柴的小女孩](https://img.taocdn.com/s3/m/1eb7dea4284ac850ad024273.png)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字词: (一)字词: 1.重点字: 重点字: 重点字 (1)查字典 ) “魂”查“鬼”部 (2)注意下带点字的读音: )注意下带点字的读音: (4)易错易混字: )易错易混字: 蜷缩) 暖烘烘) 蜷(蜷缩)烘(暖烘烘) 火柴梗) 疲倦) 梗(火柴梗) 倦(疲倦) 供给) 哽咽) 供(供给)哽(哽咽) 蹒跚) 橱窗) 跚(蹒跚)橱(橱窗) 冻僵) 摇篮) 僵(冻僵)篮(摇篮) 栅栏) 厨房) 栅(栅栏)厨(厨房) 边疆) 蓝天) 疆(边疆)蓝(蓝天)
教案: 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 童年生活贫困不堪。 童年生活贫困不堪。 1835年开始写作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 年开始写作童话, 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 年开始写作童话 年 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 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 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 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 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 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 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 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 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 安徒生说: 妈妈告诉我, 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 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 手伸到水里去, 手伸到水里去, 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 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 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这幅图, 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 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儿是安徒生的母亲。 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儿是安徒生的母亲。 因为安徒生非常贫苦,他的母亲60岁就死了 岁就死了, 因为安徒生非常贫苦,他的母亲 岁就死了,导致他无法感到 更多的母爱,就是这样,安徒生70岁时也死了 岁时也死了。 更多的母爱,就是这样,安徒生 岁时也死了。
小学语文_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e2296c3968011ca2009137.png)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课前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你愿意把你最好的状态表现给大家吗?我们应该怎样表现呢?(认真听课,积极发言)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内容,小女孩有个怎样的结局,读课文11、12段。
小女孩如此悲惨,作者为什么连用了两个“幸福”?曾经的“幸福”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是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幻觉的那一刻)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擦燃火柴部分。
二、研读课文1.学生分组读第5—10自然段,完成学习单,先填好学习单,后小组交流,后代表汇报。
2.学生交流汇报。
(一次汇报完)3.教师指导要点。
第一次幻象——强化现实的“寒冷”。
①烧的火柴在女孩眼里是蜡烛和温暖的火炉,说明了什么?(小女孩眼前产生了幻象)虚实结合:实写和虚写交替进行,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凸显了小女孩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
②感情地朗读。
男女分脚色读虚写,实写。
4、请同学们从6-10段中选择喜欢的内容找找虚实结合的写法。
学生交流,虚写与实写。
5、学用结合。
同学们,你们知道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你能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段话吗,这里老师给同学预设了一个情景,你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来写一写。
小女孩又擦燃了一个火柴,她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来到了我们身边,我看到小女孩:我对她说:,我把----- 送给她,让她感到快乐和幸福。
三、品读领悟: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咱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听了你们的表达,老师感觉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关心别人,多帮助别人,让我们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
同学们,前面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两个幸福,到底是什么?四、总结拓展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小女孩的五次幻象,及虚实结合的写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
卖火柴的小女孩 预习单
![卖火柴的小女孩 预习单](https://img.taocdn.com/s3/m/a9916c243968011ca30091b3.png)
学案
【学习目标】
1.自学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认真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硬币裂缝橱窗生锈蜷缩衣兜圣诞树
二、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她在一座房子墙角里坐下来,蜷(juǎn quán)着腿,缩成一团。
2.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tián tiān)满了苹果和梅子的香气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3.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huó hu o)的火炉,喷( pēn pèn )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三、查字典填空。
1.用部首查字法查“乖”字,先查()部,再查()画,便能知道它的读音是()。
2.用音序查字法查“兜”字,先查字母(),再查音节(),在课文中的词语是()。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蜷缩:
礼拜:
四、比一比,组词。
焰()烘()梗()橱()蜷()烁()
馅()拱()硬()厨()倦()栎()
五、课文链接。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著名童话家。
他的童话作品还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本文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共擦燃了次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分别是、、、和。
六、预习了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赶紧记录下来吧!
七、我还读过其他知名作家的童话,请选择喜欢的写下来。
《》作者:()《》作者:()
《》作者:()。
部编小学语文三上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三上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5f7c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e.png)
部编小学语文三上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
学习主题:童话王国。
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学习情境:童话故事传讲人学习目标:1.理解:在变与不变中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
2.知道: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丰富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反复的结构和美好的人物形象可以让童话的想象变得丰富;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
3.感悟:从小女孩五次划燃火柴产生的幻象中,感受想象的奇特;借助“要是……那一定会很好”句段,感受童话结构的反复;通过红头和青头的对话,感受童话情节的曲折;从蚂蚁队长细致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中,感受童话中美好的人物形象。
4.能力:梳理出文中变与不变的相关内容,发现让童话想象丰富的方法 (变与不变);能够根据生活情境,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好。
设计思路:三上第三单元以 “”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两篇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习作、“快乐读书吧”等,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作家、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童话故事的阅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阅读的乐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此基础上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关系如下图:根据以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及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创设情境任务“童年节之童话岛——童话故事传讲人”,开展相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与表达中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学习框架:学习过程:前置性学习任务经典童话知多少?1.你知道的童话作家、故事、童话人物有哪些?2.推荐你最喜欢的童话片段。
3.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等童话书籍。
(备注:可通过制作童话阅读分享单、童话故事推荐卡、阅读计划等进行前置性学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5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34ec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c.png)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5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语。
(3)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4)写一写自己对小姑娘的心里话,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西方的圣诞节,及西方人的信仰。
(2)通过研读重点句子,品味语言,想象画面,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的形象,体会作者对弱小穷苦的同情,对苦难人生的关注,对美好追求的赞颂的真挚情感。
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教学生如何批注,超越既往的咬文嚼字,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读出文字背后的思考,从而从多种角度读出故事的不同味道。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弱小穷苦的同情,对苦难人生的关注,对美好追求的赞颂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研读重点句子,品味语言,想象画面,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的形象,体会作者对弱小穷苦的同情,对苦难人生的关注,对美好追求的赞颂的真挚情感。
2、教学难点:从童话创作的角度,深入体会经典创作的内涵。
通过对小女孩的“小”,发觉对应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一个个的“大”,以及内心包蕴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追求的“大”,从而体会童话永恒的魅力。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小女孩的形象,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人文的熏陶。
2、使用朗读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采用自主、合作、评价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2、资源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圣诞节”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词句,解读小女孩儿的不幸,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做批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新课。
1、(师生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任务单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d0eef4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d.png)
《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分析小女孩的形象,感受她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渴望。
3、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烘托氛围的写作技巧。
4、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爱之心,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象与现实的对比,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难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探讨造成小女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引发对社会现实中类似问题的思考,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小女孩的情感变化。
2、分析法仔细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3、讨论法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
4、拓展阅读法阅读作者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以及同类主题的文学作品,加深对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认识。
四、学习过程1、预习阶段通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标注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其含义。
思考: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她的生活是怎样的?2、课堂学习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贫困儿童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从而引出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安徒生的生平以及这篇童话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初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语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找出小女孩卖火柴的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
概括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经过和看到的幻象。
人物分析分析小女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她的可怜与无助。
探讨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和梦想。
写作手法探究研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如烘托出的悲惨氛围。
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幻象与现实的对比,突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主题探讨小组讨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是谁造成的?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任务单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b4dee97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1.png)
《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主题,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培养同情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分析小女孩在困境中展现的美好品质,如坚强、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氛围的写作技巧。
4、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并进行简单的文学评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小女孩五次点燃火柴所看到的幻象与现实的对比,体会小女孩的内心渴望。
分析故事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和烘托人物命运的作用。
2、难点理解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思考造成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层原因。
体会作者以童话形式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对人性美好的呼唤。
三、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认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文,圈点勾画重要词句,记录阅读中的疑问和感受。
2、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讨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互相启发。
3、写作练习:根据学习所得,进行故事复述、读后感写作或模仿创作,巩固学习成果。
四、学习过程1、预习阶段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查阅作者安徒生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创作风格和背景。
2、课堂学习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贫困儿童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从而引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初读感知: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小女孩的遭遇。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
精读分析分组讨论小女孩五次点燃火柴所看到的幻象,分析幻象与现实的差异,探讨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研究故事中的环境描写,如天气的寒冷、街道的冷清等,讨论这些描写如何烘托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分析小女孩的人物形象,探讨她在困境中所展现的品质。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如贫富差距、社会冷漠等,以及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写作技巧学习:总结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技巧。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小女孩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卖火柴的小女孩》预习学案(精选13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预习学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f091c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a.png)
《卖火柴的小女孩》预习学案(精选13篇)《卖火柴的小女孩》预习学案(精选13篇)《卖火柴的小女孩》预习学案篇1预习目标:1.能够读准课文中生字的读音;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预习内容:一、我会读蜷着火焰捏着橱窗哆哆嗦嗦闪烁灵魂哧暖烘烘火柴梗二、我会填一()火柴一()马车一()香味一()灯一()蜡烛一()火光一()星星一()墙三、我知道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国家)作家(谁)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2.在课文中小女孩次擦燃火柴,她分别看到了、、、。
四、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小组合作探究:1.五次划燃火柴分别说明了什么?小女孩想得到什么?哪一次划火柴最使你感动?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2.读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你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中三个没有是怎样想的?对文末两个幸福是怎样认识的?请和同组同学讨论一下。
三、深入探究: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或者对人物命运的感受。
四、积累提高:了解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请你写几句话送给她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检测一、我会写duōsuō chuacute; chuang wēi quacute;n dōu zhe yigrave;nɡ bigrave;() ()( ) () ( )二、我会填《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点写了小女孩____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了____次幻想。
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三次看到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第四次看到了________,说明小女孩当时__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d8a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e.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姑娘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作者以凄美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小女孩的悲惨境遇。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精选教案一一、知识教学目标:1、生字:烤、灌、焰、烘、填。
2、新词:烤鹅、灌进来、火焰、填满、暖烘烘。
3、理解重点句:(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构思剧本的方法。
3、展开合理想象,学会演绎童话,评价同学演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演绎童话,进一步地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受压迫的穷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合理想象是课文的重点。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课文的难点。
重点采用当导演、演绎童话、自己想办法感情朗读来深化理解。
难点则采用四人学习小组来讨论、与CAI课件进行人机交流来突破。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1、分段,归纳段意,抓重点编写剧本。
2、当导演,去演绎童话。
3、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演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朗读课文。
5、写一个片断作文,实际运用展开合理想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 CAI课件,演绎童话的道具。
2、搜集有关如何当导演、如何扮演角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抓住课文的脉络层次,构思出演绎的剧本。
3、自由演绎,演绎中领会并掌握破折号的用法。
【新课标】三语上8《卖火柴的小女孩》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新课标】三语上8《卖火柴的小女孩》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09df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5.png)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新课标】三语上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8.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单元阅读主题:童话世界二、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三、本课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针对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谈感受。
思维能力: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审美创造: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通过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所产生的幻想,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一、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1.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huǒ chái wéi qún kělián jīhūnǎpànuǎn huo huǒyàn làzhúgào sùlíqùwēn hégǎn jǐn hán lěng tòng kǔqīng chénxīn jiùfùyǒu yòu lěng yòu è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挣.钱(zhēng zhèng) 几.个(jī jǐ) 摇晃.(huǎng huàng)挣.扎(zhēng zhèng) 茶几.(jī jǐ) 晃.眼(huǎng huàng)喷.香(pēn pèn) 划.火柴(huáhuà)明晃晃..(huǎng huàng)喷.泉(pēn pèn) 计划.(huáhuà)旧.围裙(rìjiù)可怜.(líng lián)蜡烛.(zúzhú)富.有(fùtián)点燃.(rán lán)火焰.(yèyàn)打成卷.(juǎn juàn)火柴.(cái chái)暖和.(héhuo)蜷.着(quán juǎn)3.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d62e7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遭遇的同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像的表达方法,能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像与悲惨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动情描述,引出新课1.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卖火柴小女孩的画面,用动情的语言进行描述,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出新课。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相机提问:“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全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结合课文读准字音、体会字义。
3.自主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三、再读全文,汇报交流1.课文的主要讲的是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四、教师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女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细读探究(一)阅读第一部分(1~4自然段),体会小女孩所处的恶劣环境。
1.读后讨论。
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抓住两点来引导: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2.说说体会。
从这里,你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怎么样?(小女孩冻了一天,饿了一天,没有人关心她,回去还要挨打,真可怜。
)3.感情朗读。
要把阅读中体会到的小女孩的可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阅读第二部分(5~11自然段),探究小女孩的理想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
1.自读感悟。
说说小女孩的理想与需求是什么?你是从那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小女孩的理想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追溯原因。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236eec03d8ce2f0166239d.png)
三年级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正文】教学目标: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等四个多音字,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通过朗读、品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4.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2.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清单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单:第一课时初读课文1.读一读。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一圈。
边读边在文中圈出生字,并注音。
3.画一画。
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4.标一标。
标出自然段。
找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
第二课时1.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完成表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
解决阅读中因年代久远或国情不同产生的疑问。
理清文章脉络。
3.品读交流课文第1-4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谈话导入,学习课题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首先我们把课本翻到第27页,请大家一起朗读第三单元篇章页中的小诗: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
童话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一起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爷爷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3.学习课题字理识字:柴。
“”字,本意是边吃边烧火,旁边放了一捆木柴。
我们可以用拆一拆的方法来记这个字,树木(圈“木”)停止生长了(圈“止”),我们就用刀(圈“匕”)把它砍了带回家当柴火烧。
这个字为上下结构,上下宽窄相当,大家写的时候注意横要长,在横中线稍稍靠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af45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0.png)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能够通过理解重点句体会小女孩的不幸(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
2.难点:让学生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辛酸。
四、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师生合作读这是当年九岁的刘倩倩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
今天,让我们也来读这个故事,(板书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全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静场,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汇报。
)2、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汇报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小女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卖火柴的呢?⑴指名读。
文中说到了大年夜,告诉老师在大年夜你都做些什么呢?咱们再来看看美丽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呢?⑵出示课件,谈体会。
(小女孩卖火柴的录像片段。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想想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呢?)2、在这样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呢?⑴指名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8.卖火柴的小女孩学习单](https://img.taocdn.com/s3/m/8b87f54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d.png)
班级:_________ _姓名:__________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8.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意思。
2.初步学会缩写句子
3.感受同情穷苦人民孩子的悲惨遭遇和仇恨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
该作爱憎清楚,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
一、自主预习
1. 请将课文读3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我把课文读给〔〕听,打〔〕星。
2.先读准课后生字的读音,再用“√〞选择正确读音。
挣.(zhēng zhèng)到喷.(pēn pèn)香
3.你能写好这些字吗?
二、自主质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主探究
朗读课文,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然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四、自主应用
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那双拖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自主开展
自主阅读《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童话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前学习课前学习单1.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以前认为她是一个的女孩。
2.请你默读课文,快速搜索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我认为这个词语可以作为课文的。
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分别看到什么幻象?说明什么?她渴望什么?根据课文填表。
1.我推荐给同学们的精彩句子:1.2.2.通过学习,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完小女孩故事产生了怎样的感受?的孩子,我。
过程:一、小组交流学习单1.分小组交流个人学习的成果,互评互改。
2.班级现场展示,说出填写的理由。
填写:的孩子(选择词语写在黑板上)预设:穷苦可怜美丽乖巧挨冻受饿缺少关爱……过渡:我听到了“穷苦可怜美丽乖巧挨冻受饿缺少关爱……”这些语词。
这(-------)全由“火柴”而起,故事也因火柴而发生,发展,走向高潮。
火柴成为了这个故事的线索,我们应该循着这个线索,带着你们刚才说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
3.小组展示讲解“第二板块”学习单。
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评价。
过渡: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是火柴。
预设:出示:(依次出示)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思考:为什么安徒生却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呢?(这样写不仅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4. 小组展示讲解“第三板块”学习单。
教师评价。
预设:①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这是故事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大年夜。
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
故事接下来却是一个小女孩的悲惨故事。
快乐的节日氛围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②“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这段话不光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还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预示了在下一次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将是奶奶,作者这样写是颇有用心的。
③“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如果说,整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幻象能了解小女孩的内心渴望,那么这几句小女孩的内心独白加深了我们的感受。
见到亲爱的奶奶,她急迫地叫起来,她知道奶奶也会在火柴熄灭时很快不见,所以恳求奶奶把她带走,她向奶奶表达自己此时痛苦的心情。
小女孩的话中四次出现了感叹号,表达了小女孩的渴盼。
④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
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⑤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我们要注意到句子里的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
曾经,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
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教师点拨: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课件出示:这一整天,小女孩,小女孩。
不是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吗?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从女孩的角度来写?(更加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再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可以说小女孩从头冷到脚,从外冷到内,从身体冷到内心!)我们再看“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这还仅仅是天气寒冷,人心的冷漠吗?(亲情的冷漠)通过学习,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完小女孩故事产生了怎样的感受?的孩子,我。
过渡:你们读到这么多,正是因为在阅读文字后面,还藏着你们那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
本篇课文是根据作家叶君健翻译的原文改编的。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原文看看我们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二、对比阅读,提升认识1.阅读原文对比课文,或用符号,或用词语,或用句子做批注。
2.汇报交流。
出示原文:卖火柴的小女孩○1天气冷得可怕。
正在下雪,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
这是这年最后的一夜——新年的前夕。
在这样的寒冷和黑暗中,有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正在街上走着。
是的,她离开家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那又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非常大的拖鞋——那么大,最近她妈妈一直在穿着。
当她匆忙地越过街道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奔着闯过来,弄得小姑娘把鞋跑落了。
有一只她怎样也寻不到,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子捡起来,拿着逃走了。
男孩子还说,等他将来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摇篮来使用。
○2现在小姑娘只好赤着一双小脚走。
小脚已经冻得发红发青了。
她有许多火柴包在一个旧围裙里;她手中还拿着一扎。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向她买过一根;谁也没有给她一个铜板。
○3可怜的小姑娘!她又饿又冻地向前走,简直是一幅愁苦的画面。
雪花落到她金黄的长头发上——它卷曲地散落在她的肩上,看上去非常美丽。
不过她并没有想到自己漂亮。
所有的窗子都射出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肉的香味。
的确,这是除夕。
她在想这件事情。
○4那儿有两座房子,其中一座房子比另一座更向街心伸出一点,她便在这个墙角里坐下来,缩作一团。
她把一双小脚也缩进来,不过她感到更冷。
她不敢回家里去,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赚到一个铜板。
她的父亲一定会打她,而且家里也是很冷的,因为他们头上只有一个可以灌进风来的屋顶,虽然最大的裂口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
○5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唉!哪怕一根小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只要她敢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着了,就可以暖暖手!最后她抽出一根来了。
哧!它燃起来了,冒出火光来了!当她把手覆在上面的时候,它便变成了一朵温暖、光明的火焰,像是一根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美丽的小光!小姑娘觉得真像坐在一个铁火炉旁边一样:它有光亮的黄铜圆捏手和黄铜炉身,火烧得那么欢,那么暖,那么美!唉,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当小姑娘刚刚伸出一双脚,打算暖一暖脚的时候,火焰就忽然熄灭了!火炉也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中只有烧过了的火柴。
○6她又擦了一根。
它燃起来了,发出光来了。
墙上有亮光照着的那块地方,现在变得透明,像一片薄纱;她可以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有精致的碗盘,填满了梅子和苹果的、冒着香气的烤鹅。
更美妙的事情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了,背上插着刀叉,蹒跚地在地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姑娘面前走来。
这时火柴就熄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7她点了另一根火柴。
现在她是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面。
上次圣诞节时,她透过玻璃门,看到一个富有商人家里的一株圣诞树;可是现在这一株比那株还要大,还要美。
它的绿枝上燃着几千支蜡烛;彩色的图画,跟橱窗里挂着的那些一样美丽,在向她眨眼。
这个小姑娘把两只手伸过去。
于是火柴就熄灭了。
圣诞节的烛光越升越高。
她看到它们现在变成了明亮的星星。
这些星星有一颗落下来了,在天上划出一条长长的光线。
○8“现在又有一个什么人死去了。
”小姑娘说,因为她的老祖母曾经说过:天上落下一颗星,地上就有一个灵魂升到了上帝那儿去。
老祖母是唯一对她好的人,但是现在已经死了。
○9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
它把四周都照亮了;在这光亮中老祖母出现了。
她显得那么光明,那么温柔,那么和蔼。
“祖母!”小姑娘叫起来。
“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这火柴一灭掉,你就会不见了,你就会像那个温暖的火炉、那只美丽的烤鹅、那棵幸福的圣诞树一样地不见了!”○10于是她急忙把整束火柴中剩下的火柴都擦亮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这些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芒,照得比大白天还要明朗。
祖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美丽和高大。
她把小姑娘抱起来,搂到怀里。
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11不过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这个小姑娘却坐在一个墙角里;她的双颊通红,嘴唇发出微笑,她已经死了——在旧年的除夕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着她小小的尸体!她坐在那儿,手中还捏着火柴——其中有一扎差不多都烧光了。
○12“她想把自己暖和一下。
”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3.教师指导评价。
过渡: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出示: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批注过这样的一句话——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
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
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
”过渡: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安徒生,在他的心中离上帝最近的人,或许不是——(指投影)小结:一句和上帝在一起,定格于对苦难的承受,定格于对清贫的满足,定格于对梦想的渴望,定格于幸福的天堂。
我们觉得这时的小女孩是幸福的,我们读到了女孩的幸福。
过渡:大家已经读到了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因为有了这份背景,小女孩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最终他们来到的是上帝身边。
正因为是这种力量,故事读来就不再凄惨而是凄美在心中。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安徒生这样写到-----(出示课件)生读: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过渡:那些冷漠的人,他们只看到小女孩的尸体,却不曾看到她的灵魂,不知道她是幸福的。
但我们却知道——(出示,学生朗读。
)“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过渡:读着读着,我们发现,面对现实的世界,我们可以去创造一个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
这正是童话故事的永恒魅力,安徒生的博大也正在这里。
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我们已经学到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
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
你们有怎样的想法?(学生回答)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
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天气冷人心冷亲情冷渴望幸福课前学习单1.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以前认为她是一个的女孩。
2.请你默读课文,快速搜索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