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防范合同诈骗的意见和建议
防范合同诈骗的意见和建议8类合同诈骗方法及应对对策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实际上只要稍加留心、略作调查就能避免被骗。
增强风险意识审查签订合同首先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增强防骗能力。
企业应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就轻易与不了解的人订立合同,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
通报诈骗手法推行合同公证其次,司法机关应及时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有关情况,比如犯罪手法、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被害企业在工作、制度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
此外,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有关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完善合同内容与合同效力。
针对合同诈骗出现的新特点,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措施:应以是否超过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在与对方商谈合作项目前,详细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
如果对方在合作项目中的行为,超出其工商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则对方的行为至少是违法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
切忌脑子一热,一掷千金的行为。
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
一般而言,公证和见证的内容,只是可以证明双方在合同上的签名是真实的。
签名的真实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内容的真实。
因此,签订合同时应多留个心眼,不要轻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对于首次交易的对象,厂商们应通过查验身份证或前往工商局查询资料来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和单位行骗。
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虽然不法分子想出了不少较为隐蔽的诈骗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并非无迹可寻,这就需要商家们在交易过程中多几个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现象,例如几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货物时拖延时间、对方人员提供情况相互不符、频繁变换联系方式等等。
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人货分离的情况。
不法分子想骗取货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想方设法让送货人与货物分离,在拖住送货人的同时,其同伙将货物暂时藏匿。
诈骗技术分析与防范措施
诈骗技术分析与防范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诈骗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被骗的案例,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而不法分子也在利用这种现象不断地制造一些新的诈骗手法。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了解诈骗技术,积极防范,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被骗。
一、诈骗技术分析1.敲诈勒索类敲诈勒索是一种最常见的诈骗手段,主要是通过威胁、要挟等方式骗取财物。
通过网络进行敲诈勒索的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新的诈骗手段,很多人都会收到一些未知的邮件、电话等,要求向对方转账或者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以此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2.冒充类通过冒充他人或者假冒机构、公司等,骗取个人信息、密码等,或者以此来进行转账、交易等,从而骗取财物。
这种方式也是迄今为止较为常见的一种诈骗方式。
3.网络病毒类这种诈骗方式常常利用恶意的病毒、木马等方式攻击用户电脑,使其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弹出广告等。
而这些广告中往往会隐藏着骗子的陷阱,从而骗取用户的财产。
二、防范措施1.提高警惕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会收到来自陌生人的信息、邮件等,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尽可能的筛选在网上的信息,避免被骗。
2.保密个人信息避免将个人信息对外泄露,不要随便将个人信息输入一些未知的网站和平台中,保护自己的隐私。
3.确保账户安全定期更改密码、登录时确保网站是安全的,注意查看网站的证书是否正常等,防止自己的账户被盗用或者被骗。
4.警惕不实信息遇到不实消息或者未知来源的信息时要慎重对待,谨防上当受骗。
五、总结如果我们想要远离诈骗被骗,首先要明确的是,骗子的目的是骗取我们的财产,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信任。
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被骗。
如何应对合同诈骗
如何应对合同诈骗合同诈骗是一种常见的欺诈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对策,帮助我们应对合同诈骗。
1. 确保合同真实性在签署合同之前,务必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背景。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核实,比如查询公司的注册信息、查阅对方的信用记录以及与对方进行面对面的会议等。
此外,要注意核实合同中的具体内容,确保和之前的沟通、协商保持一致。
2. 注意合同的语言和细则合同诈骗往往利用合同细则中的漏洞和模糊的用语来达到欺诈的目的。
因此,在签署合同之前,仔细阅读每一条款,并确保对其中的术语和细则有明确的理解。
如果有任何不明之处,可以请专业人士提供帮助或寻求法律意见。
3. 确认交易双方的资质在涉及到大额交易或与陌生人签订合同时,确保对方具备相应的资质非常重要。
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等。
同时,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或相关部门进行核实,以确保对方的真实性。
4. 警惕高额利益诱惑合同诈骗常常通过承诺高额利润或回报来吸引受害人,从而使其掉入圈套。
因此,对于过分诱人的合同,要保持谨慎并仔细评估风险。
记住,如果某项交易过于美好以至于过于离谱,很可能是诈骗的迹象。
5. 密切关注合同条款的变动在签署合同之前,要仔细阅读合同中的每一条款,并与之前的协商内容作对比。
如果发现合同中的条款与之前的约定不符,或者有明显的篡改痕迹,应立即提出异议,并与对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不要被对方的解释所蒙骗,坚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确信自己遭遇了合同诈骗,可以立即寻求法律援助。
法律专业人士能够为我们提供有关法律程序和维权的相关建议,并指导我们应该如何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合理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自身的损失。
面对合同诈骗,我们需要保持警觉,并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核实对方身份、审慎阅读合同、仔细评估风险、寻求法律援助等方式,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并在遭遇合同诈骗时能够及时应对。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合同诈骗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得他人同意签署合同,进而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合同诈骗案件屡见不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确保合同交易的安全和信任,我们应该加强对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
本文将探讨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一、合同诈骗的预防策略1. 增强风险意识合同诈骗往往利用被害人的贪婪和粗心,因此增强风险意识是预防合同诈骗的第一步。
在签署合同之前,应该审慎考虑所有细节,并认真了解合同内容。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应立即与合作方或专业人士咨询。
2.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确保双方权益的法律依据。
在签署合同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中的所有条款,并确认自己对其中的每一项都有清晰的理解。
如果有任何不明确或引起疑虑的地方,应当与对方商讨修改。
3. 核实对方身份和信用在与对方进行合作之前,应了解对方的身份和信用情况。
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或第三方机构全面了解对方的背景信息,以减少与不良合作伙伴的风险。
此外,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推荐人以确保其真实性。
4. 签署合同前进行尽职调查在进行重要合同交易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可以通过物理实地考察、访问相关人员或机构、查阅资质证书和财务报表等多种方式进行。
这将有助于验证对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减少合同诈骗的风险。
5. 密切关注合同变更合同中的条款和约定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合同诈骗,应密切关注合同变更,并确保变更事项得到双方的明确同意和书面确认。
如果发现合同变更存在风险或不合法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合同的执行。
二、合同诈骗的应对策略1. 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发现合同诈骗,应立即采取行动并保留相关证据。
可以收集与该合同相关的电子邮件、短信、聊天记录、合同副本等证据,以便在追求法律责任时提供支持。
2. 寻求法律援助面对合同诈骗,及时寻求法律援助是重要的应对策略。
可以咨询律师或专业机构,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责任,同时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并追究诈骗方的责任。
合同欺诈的成因与对策
合同欺诈的成因与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合同签约已经成为商业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成为保障商家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工具。
但是在合同中,存在一些被称为“合同欺诈”的违法行为,让消费者和商家都可能受到损失。
本文将从合同欺诈的成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合同欺诈的成因1.信息不对称在合同签署时,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合同欺诈的主要成因之一。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商家在合同中故意隐瞒或歪曲商品信息,从而让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产生误解,最终签订了有利于商家的合同。
2.法律知识不足大多数消费者在签署合同时,由于自身法律知识不足,容易被商家说服,签署一些法律条款不利于自己的合同。
而商家则可以利用自身法律知识优势,设置一些晦涩难懂的条款,让消费者在签署合同时胡乱勾选,最终获得自己的利益。
3.价格不透明商家在合同中设置的价格不透明,是造成合同欺诈的另一个原因。
商家可能会在合同中故意设置一些不明确的收费项目,从而使得消费者在实际购买商品时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达到商家欺诈消费者的目的。
合同欺诈的对策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可以加强制定和完善有关合同的法律法规,同时严格执法,对于合同欺诈行为予以严惩,提高欺诈成本,保护消费者权益。
2.加强消费者法律素质教育政府可以加强对消费者法律素质的教育,让消费者更加了解自己在签署合同时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3.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商家应该建立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同时完善其售后服务制度,减少消费者投诉,增强商家的信誉度,避免进行合同欺诈行为。
4.使用证据确凿的合同商家在合同中应该使用证据确凿、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字,同时应该明确标注商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避免合同欺诈的出现。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合同欺诈的现象难免会出现。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合理的手段,使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合同签署变得更加透明、公正,提高整体的商业信誉度,从而实现各方面的共赢。
合同诈骗的防范对策
合同诈骗的防范对策
1、签订合同前,合同当事人要谨慎从事。
要通过法律顾问、律师、工商、银行等各种有效途径,摸清对方的主体资格、隶属关系、注册资金、经营状况、履约能力等,核准对方提供的有关文件、材料等情况,然后再确定是否签订合同。
排除因假合同、假身份、假货源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诈骗。
2、签订合同要细心、认真,严格尊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力求合同条款完备准确,不生歧义。
重大合同可以请律师帮助签订,签订合同时也可以请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3、在签订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缆等合同时,债权人为了保障其债权的实现,可以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通过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等方式设定担保。
4、合同当事人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另一方面要注意按照合同的规定行使权利,如对标的物的检查、验收,注意对对方交付的货单、票据等的辨别.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_调研报告_0.doc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
策_调研报告
于计划经济,旧的观念与体制根深蒂固,有的企业特别是老企业仍然依据传统观念办事,他们的思想,经商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其法律观念淡漠,而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作案手段更加高明,欺诈性更强、常常使人防不胜防。
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单位进行法制宣传和上课,使他们尽快转变观念。
提高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能力,揭穿诈骗犯罪分子的伎俩,及时了解犯罪分子新的行骗手段,在经济交往和活动中才能有效地防范各种骗局,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
(五)加强经侦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实战能力是侦破经济案件的根本保障。
一是加强政治建警,用邓小平同志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广大经侦干警的头脑,严格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使经侦队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政治方向,确保政令、警令畅通。
在加强廉政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民警抵制各种腐败和诱惑的能力。
二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包括短期培训班、脱产学习或请专家授课,把有关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讲授,做到简明易懂,学以致用,尽快培养出一批经侦工作的专家。
三是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执法水平,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办案。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合同诈骗是指以虚假名义或伪造的合同为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的行为。
在商业活动中,合同是双方约定交付、交付方式以及支付方式的法律依据。
然而,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合同制度的复杂性,合同诈骗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论述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一、预防合同诈骗的策略1. 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在进行商业合作时,各方应该在签订合同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了对对方的信誉度、资质以及过去的合作记录进行仔细调查和验证。
此外,尽可能与可靠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以确保诚信交易的进行。
2. 加强合同审查和审批程序在签订合同之前,各方应该仔细审查合同的条款,并确保合同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此外,合同的审批程序也需要更加严格,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3. 使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合同的安全性通过使用数字签名、加密技术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合同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数字签名可以确保合同的来源和完整性得到验证,从而避免了合同被篡改的风险。
加密技术可以提高合同数据的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而区块链技术则可以提供合同交易的去中心化验证,从而防止篡改和伪造。
4. 合理分配风险责任在合同中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权益和责任,在风险分配方面要合理并公平。
通过明确各方的责任,可以降低合同诈骗的风险,并保障各方的权益。
二、应对合同诈骗的策略1. 及时报案和采取法律措施一旦发现合同诈骗行为,被害方应该立即报案,并与警方合作。
同时,可以依法采取法律措施来追究合同诈骗者的责任,并寻求赔偿。
2. 配合调查并保留相关证据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并且保留与合同诈骗有关的一切证据。
这包括了通信记录、合同文件、银行转账记录等。
这些证据可以作为起诉合同诈骗者的依据,提高胜诉的概率。
3. 寻求专业法律咨询和支持合同诈骗案件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责任,因此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专业的律师能够帮助被害方了解法律程序并制定相应的合法策略。
合同中的诈骗防范
合同中的诈骗防范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件,旨在约定和明确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由于一些不法分子的存在,合同中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探讨合同中的诈骗防范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合同诈骗的形式与特点合同诈骗是指通过欺骗、隐瞒事实等手段,让对方在签订合同时受到经济损失的行为。
合同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方式及其特点。
1. 虚假宣传欺骗:合同一方在合同履行前夸大宣传产品或服务的好处,让对方产生错误的决策。
2. 虚假陈述:一方在合同中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对方在签订合同时受到误导。
3. 价格欺诈:一方故意提高或降低合同价格,让对方在签订合同时亏损或过度支付。
4. 虚构交易:通过虚构交易对象或虚假交易信息,实施合同欺骗。
5. 虚假索赔:一方在合同履行后虚构事实要求对方支付额外费用或赔偿。
合同诈骗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容易让被害人误以为是正常合同行为,因此在签订合同前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相应的风险。
二、合同中的诈骗防范方法1. 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仔细阅读和理解合同条款。
如果对某些条款存在疑问,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
2. 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综合考虑对方的信誉、资质以及过往经验。
通过对方的信用调查和背景核实,可以减少签订合同后发生诈骗的风险。
3. 合同审查与咨询:在签订大额合同或重要合同时,建议请律师进行专业审查。
律师可以帮助发现合同中的隐藏风险,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意见。
4. 警惕虚假宣传和承诺:不轻易相信合同对方的夸大宣传和承诺。
一些虚假的好处和承诺往往是诈骗的手段之一,需谨慎对待。
5. 留有证据:在谈判和签订合同过程中,应保留有效的书面证据。
这些证据可以防止对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临时改变条件或进行其他欺诈行为。
6. 定期复核合同: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应定期复核合同条款和条件,确保各方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义务。
三、应对合同诈骗的措施如果发现自己成为合同诈骗的受害者,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 保留相关证据:尽快将与合同诈骗有关的所有证据保存起来,包括合同文件、邮件、短信、通话记录等。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水平已呈蒸蒸日上的势态。
特别是当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各种经济方面机遇的不断扩大,为我们眼前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经济领域里的犯罪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合同诈骗犯罪近年来越演愈烈,且作案方法、手段不断翻新,案值也呈上升趋势,这必将对我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对其作案的手段、特点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犯罪尤为重要。
一、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特点:[找材料到 --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财物显示自己有履约能力达到骗取对方的信任。
在生意场上,生意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都比较谨慎,一般不见货物(钱)是不会轻易或发货的,但尽管如此,犯罪分子还是挖空心思,投其所好,以借他人的财物来显示自己的实力,达到骗取对方的信任。
今年我队办理的XX某公司经理袁某合同诈骗案中,袁某在与XX信用联社贷款过程中,其本人在无货物作抵押的情况下,采取借用他人物资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利用其代为XX机械厂保管的2400台“XX”牌摩托车作抵押,在XX市信用联社骗贷800万元,后更名潜逃。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证件,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
虚假的证件,是指伪造或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获得的证件,其对某项不享有权利的财产享有权利的证明文件,如伪造的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私刻公章伪造介绍信等。
一些犯罪分子为了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往往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虚假的证件作担保,以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订立合同,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如经侦部门XX年侦办的梁某合同诈骗一案中,梁某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协议能力的情况下,私刻XX 省一服装厂的公章,并以该厂业务员的身份与XX商业厅驻X 采购站签订联营经营出口俄罗斯服装生意。
最新-论合同欺诈及防范对策 精品
论合同欺诈及防范对策
论合同欺诈及防范对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合同成为企业进行经营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合同签订的规范程度和履约率不容乐观。
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业务的开展。
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钻法制不完备,体制不健全的空子,见利忘义,利用合同进行欺骗,以签订合同为幌子进行违法活动,具有很强的欺诈性、隐蔽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前合同欺诈的主要形式和手段1、伪造证件,瞒天过海。
一些不法分子为达到诈骗目的,不惜伪造营业执照、许可证、身份证、工作证和提货单等有关证单,骗取对方信任,进行诈骗。
2、欲擒故纵,先预后取。
一些不法之徒利用“钓鱼原理”,先签小额合同,认真履约,取得信任后,再签巨额合同行骗。
或先与企业签订大宗巨额合同,先付小额货款,旨在骗取大批货款。
3、设下陷阱,守株待兔。
在签订合同中,设置根本达不到的质量验收标准,或利用合同不定质量标准,验收时信口开河的手段,诈骗质保金。
4、定金诈骗。
利用先期付给对方大量定金和预付款,取得对方信任后,骗取远远超过定金或预付款的货物;或是利用“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的处罚规则,故意制造对方违约,或提出过高的履行条件,令对方事实上不可能履行合同,从而骗取双倍返还定金。
5、“回扣”诈骗。
“回扣”是不法分子以给对方经办任“好处费”的方式诱使对方签订合同,骗取货款和货物。
诈骗发生后经办人由于收了诈骗行为人的“好处费”,不积极报案或主动协助查处,从而使欺诈得逞。
2019年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水平已呈蒸蒸日上的势态。
特别是当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各种经济方面机遇的不断扩大,为我们眼前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经济领域里的犯罪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合同诈骗犯罪近年来越演愈烈,且作案方法、手段不断翻新,案值也呈上升趋势,这必将对我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对其作案的手段、特点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犯罪尤为重要。
一、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特点:、加强经侦协作力度,互相支持,互相沟通信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是侦破合同诈骗案件,打击经济犯罪的关键。
过去我们也经常遇到在办理经济案件中外地公安机关有的由于本位主义思想,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在协助案件中不积极,甚至持不合作的态度,给侦破合同诈骗案件带来及大困难,因此,必须加强经侦协作力度,改变过去的状态,对侦办合同诈骗案件尤为重要。
(四)、加强宣传力度,不断给企业“上课”。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法律知识也在增加,被骗意识普遍增强,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旧的观念与体制根深蒂固,有的企业特别是老企业仍然依据传统观念办事,他们的思想,经商意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其法律观念淡漠,而犯罪分子越来越狡猾,作案手段更加高明,欺诈性更强、常常使人防不胜防。
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单位进行法制宣传和上课,使他们尽快转变观念。
提高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能力,揭穿诈骗犯罪分子的伎俩,及时了解犯罪分子新的行骗手段,在经济交往和活动中才能有效地防范各种骗局,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
(五)加强经侦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实战能力是侦破经济案件的根本保障。
一是加强政治建警,用邓小平同志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广大经侦干警的头脑,严格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使经侦队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政治方向,确保政令、警令畅通。
合同诈骗的手段及案例分析论文
合同诈骗的手段及案例分析论文合同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手段,通过欺骗、伪造或者侵权等手段,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合同诈骗的手段以及一些案例分析。
合同诈骗的手段主要包括虚假陈述、伪造文件和操纵折扣等方式。
虚假陈述是指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欺骗对方获得对方同意的行为。
常见的做法包括夸大产品或服务的优势,隐瞒产品或服务的缺陷等。
伪造文件是指通过伪造证书、文件或者合同等,以假乱真,骗取对方的信任。
操纵折扣是指以捆绑销售、滥用职权或变相降价等方式,引诱对方签订不合理的合同。
以下是一些合同诈骗的案例分析:案例一:虚假承诺公司销售人员向客户承诺购买他们产品后可以获得70%的折扣,并且产品具有极高的性能和耐用度。
客户在听到这些承诺后,决定购买了该产品。
但客户发现产品既没有折扣,也没有宣传的性能优势。
该公司销售人员虚假陈述的承诺,就是一种合同诈骗手段。
案例二:伪造合同一名律师通过伪造合同,骗取客户的信任并收取高额的“合同费用”。
该律师伪造了多个案件的合同,包括涉及房产买卖、劳动合同和婚姻协议等。
当客户支付了费用后,他们发现这些合同都是伪造的。
这种伪造文件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合同诈骗。
案例三:操纵折扣一家商店为了提高销售量,宣布将在一些时间段内提供50%的折扣。
但事实上,商店却故意将商品的原价提高,然后再打折,以便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由于客户对商品的实际价值缺乏了解,他们相信自己得到了优惠,实际上却成了商店的受害者。
这种操纵折扣的行为也是一种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一种流行的犯罪手段,容易对个人和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防范合同诈骗,个人和企业应该保持谨慎,并仔细阅读和审查合同的细节。
任何涉嫌欺诈行为的合同都应该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加强对合同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
只有共同努力,合同诈骗才能得到有效遏制,保护个人和企业的权益。
合同类诈骗
合同类诈骗
合同类诈骗是指诈骗者利用假冒合同或虚假合同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这种诈
骗往往涉及到签订合同、购买商品、提供服务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类诈骗:
1. 假冒合同诈骗:诈骗者冒充他人身份或伪造合同文件,与被害人签订合同并索要定
金或全款,然后消失或以各种理由解除合同。
2. 虚假借贷合同诈骗:诈骗者以提供借贷服务的名义,与被害人签订虚假借贷合同,
要求被害人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或保证金,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放款或失去联系。
3. 虚假租赁合同诈骗:诈骗者以出租房屋或场地的名义,与被害人签订虚假租赁合同,索要一定的租金或押金,然后消失或不提供实际的租赁服务。
4. 虚假销售合同诈骗:诈骗者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或伪造商品信息,与被害人签订合同
并收取定金或全款,然后提供质量低劣的商品或根本不提供商品。
为了避免合同类诈骗,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留意合同内容和细节,尤其是注意合同的签订方身份和合同条款的合理性。
2. 谨慎对待远程交易或不熟悉的商业合作,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和可靠的交易平台。
3. 注意检查对方的信用记录和资质,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咨询相关机构或查阅公示
信息等方式。
4. 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相关机构报案。
合同欺诈行为的方式有哪些,如何防范合同欺诈
合同欺诈行为的方式有哪些,如何防范合同欺诈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合同诈骗的情况,合同欺诈简单的来说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履行合同或者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间,通过隐瞒真相、设定陷阱、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接下来由的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合同欺诈行为的方式有哪些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如何防范合同欺诈(一)、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欺诈及防范1、利用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进行的欺诈利用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进行欺诈是一种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
目前社会上许多企业管理混乱,为了扩大企业业务量,给许多业务员分发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由业务员根据情况签订合同。
而业务员签订的合同往往并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履约能力,给合同另一方造成损失。
另外有的业务员为达到个人目的,利用空白合同将业务拉到自己经营的企业或相熟的企业,使签约单位误以为是与加盖公章的企业订立的合同从而受到欺诈。
使用空白合同的欺诈人往往即实施了对合同签订方的欺诈也对加盖公章的企业进行了隐瞒。
这种合同欺诈一般方法简单,欺骗性大,但只要提高警惕,是很容易识破的。
2、对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欺诈的防范a对凡是未经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约而是由特定业务员仅持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订约的当事人应提高警惕。
必须核实对方的,对方业务员的授权,该单位联系方式,该单位是否继续存在,业务员订立的合同对该单位是否有约束力等。
具体方式可以是电话询问,传真、邮件、上门考察等方式,当然上门考察最为可靠。
b在用支票支付使,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不开“空白支票”给对方当事人,尤其对入账单位的名称,钱款数额要严格认真填写,不给对方以任何填上任何内容的机会。
这样能有效防止业务人员将钱款转入其他企业从中牟利。
c加盖公章的单位对合同应当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业务人员利用空白合同进行欺诈。
合同欺诈不仅对合同签订方造成损失而且使加盖公章的单位蒙受损失,至少是商业信誉上的损失,因此应当努力加强对合同的规范管理。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合同,诈骗完整篇.doc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合同,诈骗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金融界◆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肆宣传,以技术转让、包收产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收取技术转让费、预付款等实施诈骗,在回收时以质量不合格等为借口拒绝履行或直接携款逃匿。
◆利用空车配货专找漏洞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防范意识不强、配货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漏洞,使用伪造的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及车牌照,与受害人签订承运合同,将货物拉走变卖。
此类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呈多发趋势,侦破难度较大。
瞅准热门行业拣贵的骗近年来,骗子将目光集中在建筑材料、房屋租赁合同和贷款购车合同上,专拣贵的骗。
另外,骗子们签合同往往与伪造证件等犯罪联系紧密。
他们伪造虚构单位或实际存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公章,还有的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收入证明、财产证明、车辆登记证等。
◆假扮“大客户”设下对付那些经营较为正规或经验老到的厂商,不法分子利用厂商对“熟客”经常提供先货后款这一优惠政策的特点,假扮“大客户”,以“试货”“观察市场反应”等借口,与厂商签订几份数额较小的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予以履行。
待商家对不法分子有了足够的信任后,他们突然大幅度增加要货数量,并提出享受先货后款或支付预付款的要求。
鉴于之前双方的交易均顺利完成,许多厂商都会走进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血本无归。
◆律师支招和盛律师事务所胡晓勇律师认为,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实际上只要稍加留心、略作调查就能避免被骗。
增强风险意识审查签订合同首先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增强能力。
企业应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就轻易与不了解的人订立合同,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
通报诈骗手法推行合同公证其次,司法机关应及时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有关情况,比如犯罪手法、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被害企业在工作、制度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
此外,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有关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完善合同内容与合同效力。
签订合同中的常见陷阱与防范措施
签订合同中的常见陷阱与防范措施在商业和法律领域中,签订合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
然而,未经仔细审查和评估合同条款,很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陷阱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合同陷阱,并提供防范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合同事务。
一、模糊和歧义的合同条款模糊和歧义的合同条款往往会导致争议和法律纠纷。
这些条款可能给各方带来不同的解释,从而引发合同违约和纠纷。
为了避免这种陷阱,以下是一些建议措施:1.明确定义术语和定义在合同中明确定义一些关键术语和定义,以确保各方对其含义达成一致。
例如,如果合同涉及到“物品的交付”,则明确规定“交付”是指何种形式的行为。
2.避免使用模糊的语言在合同中尽量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语言,例如“尽合理努力”,而要具体明确要求各方应承担的义务。
3.明确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以避免双方对于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产生误解。
二、未充分考虑风险因素签订合同时,各方通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风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陷阱和防范措施:1.明确约定风险责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各方在风险承担方面的责任和范围,以减少争议和法律纠纷的可能性。
2.仔细评估合同条款对合同中的各个条款进行仔细评估,确保合同条款能够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妥善处理相关风险。
3.购买适当的保险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合同交易,各方应考虑购买适当的保险来减轻潜在的风险。
三、未考虑未来变更和终止的情况很多合同在签订时未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变更和终止情况,从而导致后续问题的产生。
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1.明确约定变更和终止的条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方在合同变更和终止方面的条件和程序,以避免争议和纠纷的发生。
2.建立灵活的变更机制为了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合同中可以建立灵活的变更机制,方便各方协商和调整合同条款。
3.明确约定违约和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各方违约和解除合同的条件和后果,以减少后续争议和法律纠纷。
四、未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和地区差异在跨境合同或涉及多个法律管辖区域的合同中,未充分考虑到法律法规和地区差异可能带来合同风险。
合同欺诈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合同欺诈的防范措施有哪些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必须要看合同中的内容是否是属于双⽅约定好了的避免出现欺诈⾏为,那么具体的防范合同欺诈的措施有哪些呢?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欺诈的防范措施有哪些合同欺诈防范,是指合同当事⼈在合同订⽴之前或履⾏过程中或遭遇欺诈时采取的各种防备、救济预案中的应对措施。
合同欺诈的防范措施有:1、加强对合同欺诈的宏观控制合同欺诈的宏观控制,是指国家从宏观⾓度出发,综合动⽤宣传教育、⽴法调整、⾏政执法、司法⼲预等⼿段进⾏有效地控制与预防的措施。
其内容包括: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公、检、法、司专门机关的职能作⽤、发挥⼯商⾏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功能、实施⾦信⼯程,建⽴健全企业信⽤监管体系、持久⼴泛深⼊地开展“重合同、守信⽤”活动。
2、采取预防合同欺诈的防范措施合同欺诈的防范,狭义上讲就是从企业和⽣产经营者的⾓度,寻求预防合同欺诈的对策和⽅法。
⾏之有效的措施包括:提⾼警惕、得道多助、完善制度、核审资信、慎签合同、供货反诈、购货反诈、项⽬反诈、引资反诈、租赁反诈、担保防诈。
3、遭遇合同欺诈时的应急预案经济活动中遭遇合同欺诈时应采取以下救济措施: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依法废约、请求⼯商⾏政管理部门和政法机关及时介⼊查处。
由于经济活动的领域、⾏业⽆限扩展,合同欺诈⾏为⽆孔不⼊,⽆隙不钻,欺诈与反欺诈的⽃争将是长期的,“此恨绵绵⽆绝期”。
本⽂仅就合同欺诈的典型特征、常见类型、常⽤⼿段、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向国家机关、合同监管部门和企业经营⼈员提个醒,依法经营和科学管理是企业的命脉,万万不可粗⼼⼤意。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如果要防范合同出现在欺诈的⾏为的话,那么⾃⼰必须要审查对⽅的主体以及对这个合同的相关内容要了如指掌,或者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定的利益损失,还应该签订合同存在欺诈的情况紧急预备处理⽅法,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找律师咨询的,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8类合同诈骗方法及应对对策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8类合同诈骗方法及应对对策合同履约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下降到目前的50%,在没有履行的合同中,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合同诈骗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由于此类案件增多,导致经济领域出现严重的合同信誉危机,那么最常见的合同诈骗形式有哪些?如何应对合同诈骗?又该如何防范合同诈骗呢?赢了网小编特意整理相关资讯,供大家参考。
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
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隐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划人因为极少直接与受骗者接触,从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
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可以减少行骗的风险,增加行骗手段的隐蔽性。
更有甚者,公司连自己招聘的员工都骗,情节十分恶劣。
如钟某某、梁某某合同诈骗一案,正是通过依法成立的某市某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名义行骗,而且为了“增加收入”,还在该市内成立多家分公司行骗,由于欺骗性大,连该公司的部分业务员甚至都上当受骗。
二、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行骗者多数是具有多次行骗劣迹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识破,便马上闻风而逃。
当他们认为风声不紧的时候,就会重操旧业。
因为他们对于行骗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时间内他们便可以迅速成立诈骗组织,实施诈骗行为,而且,为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有关部门查办造成困难。
例如郑某某合同诈骗一案,郑某某及同案人王某某等人案发前在某某生态农庄工作,该农庄被查处后,郑某某和王某某又到某市某贸易有限公司继续进行诈骗活动,正是由于熟悉“业务”,使得该公司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共骗取被害人人民币20多万元。
三、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在目前是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
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与预防
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与预防合同(或协议)是商品经济中最为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种法律文书,通过它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得于明确,各自的利益得以体现。
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诚实信用地履行合同,他们甚至往往通过合同这一形式诈骗他人财产,笔者就多次遇到众多当事人被诈骗后前来求助的情况,有的被骗的倾家荡产,有的被骗的负债累累,还有的国有单位的负责人因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不慎被骗,不但给国家造成损失,而且自己也被人民法院以“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判处有期徒刑。
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为了提高人们的防范能力,笔者现将多年从事工作中遇到的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一些常见的手法分几部分介绍给大家,以使人们能避免无谓的损失。
本期先介绍利用定金进行诈骗的一些常见手段。
一、定金中的文章定金是指合同(或协议)的一方当事人,为了担保合同的履行,而交付给合同另一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定金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合同的履行,它的保证作用是通过“定金罚则”来实现的。
所谓“定金罚则”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六条的表述为:“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可见,不履行合同就意味着失去一定的金钱,定金的担保作用由此而来。
然而,一些另有所图的人却利用法律规定中的漏洞,耍一些小小的花招,使得“定金罚则”无法实施。
下面结合一定的案例(以下均为真实案例,但为了避免侵犯他人秘密,这里只做简要介绍并隐去其真实身份。
)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在定金上所作的手脚。
(一)定金还是订金?人们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小问题”,即:定金的“定”字怎样写?大多数人都将“定金”写成了“订金”并且还认为同音不同字没什么要紧的,殊不知这一字之差却是谬以千里。
因为“订金”并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往往将“订金”认定为是预付款,这一下事情就发生质的变化了。
以A、B公司为例,A公司依据合同交付给B公司15万元的款项,如果双方在合同中将这15万元写为“定金”,则A公司不履行合同时,B公司就可以得到这15万元做为补偿,反之如果B公司不履行合同时,就要支付给A公司30万元做为补偿,“定金罚则”得以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水平已呈蒸蒸日上的势态。
特别是当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各种经济方面机遇的不断扩大,为我们眼前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经济领域里的犯罪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合同诈骗犯罪近年来越演愈烈,且作案方法、手段不断翻新,案值也呈上升趋势,这必将对我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对其作案的手段、特点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犯罪尤为重要。
一、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特点:(一)、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财物显示自己有履约能力达到骗取对方的信任。
在生意场上,生意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都比较谨慎,一般不见货物(钱)是不会轻易或发货的,但尽管如此,犯罪分子还是挖空心思,投其所好,以借他人的财物来显示自己的实力,达到骗取对方的信任。
今年我队办理的XX某公司经理袁某合同诈骗案中,袁某在与XX信用联社贷款过程中,其本人在无货物作抵押的情况下,采取借用他人物资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利用其代为XX机械厂保管的2400台“XX”牌摩托车作抵押,在XX市信用联社骗贷800万元,后更名潜逃。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证件,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
虚假的证件,是指伪造或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获得的证件,其对某项不享有权利的财产享有权利的证明文件,如伪造的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私刻公章伪造介绍信等。
一些犯罪分子为了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往往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虚假的证件作担保,以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订立合同,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如经侦部门XX年侦办的梁某合同诈骗一案中,梁某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协议能力的情况下,私刻XX省一服装厂的公章,并以该厂业务员的身份与XX商业厅驻X采购站签订联营经营出口俄罗斯服装生意。
协议规定由XX 商业厅驻X采购站出资50万元,款到帐后,梁某并未按合同履行,而是分几次提取全部现金占为己有,用于其家庭消费及个人挥霍,致使XX商业厅驻X采购站本来就要倒闭的单位又雪上加霜。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相骗,或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履行部分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行为人并无实际履行能力而与他人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后,为了取得对方当事人信任,先主动履行部分合同义务,从而使对方当事人确信其肯定会履行全部合同义务,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如经侦部门近期办理的汪某以信用证诈骗又变换招术,汪在没有注册资金的情况下,为了显示自己有大公司、有实力,在生意场上不引起别人怀疑。
因此,他通过中介公司花了10万元的价格注册资金为800万元的空头公司,1999年3月,汪以该公司与XX市某公司联营经销煤炭,并签订了联营协议,先双方各出资50万元,汪先主动履行部分合同义务从而骗取对方信任,后汪又以用于煤炭销售事宜的动作要求对方打入汪帐户上1000万元,款到手后便携款逃匿。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合同诈骗。
行为人在鉴定合同,收受了对方当事人所给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根本不想履行合同,而携款逃匿。
二、预防合同诈骗的对策(一)、强化创新意识,要集中时间、集中警力,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专项斗争,及时攻破影响大的案件,振慑犯罪,遏制合同诈骗犯罪案件的发生。
严厉打击经济诈骗犯罪是我们公安经侦部门的重要职责,而经济犯罪是一个新类型的犯罪,且犯罪手法不断多样化。
因此,我们要在认真分析合同诈骗犯罪的新手段、新特点的情况下,要适时把握合同犯罪发展变化趋势,吃透法条精神,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集中警力,确定时间,积极行动,在上级的领导下深入开展以打击合同诈骗犯罪为重点的专项斗争。
特别是对一些对社会经济秩序破坏严重的案件,要迎难而上,坚决予以突破。
对此,立案的案件和未报的现案,该立案的要立案,并迅速组织侦破。
工作中,要排除一切干扰,一查到底,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真正做到“打早打小遏制合同诈骗犯罪的滋生蔓延”。
(二)、加强基础业务和专门手段的建设,推动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工作的长期发展。
当前,合同诈骗案件犯罪分子仍需大量准备工作,如果情报资料、阵地控制、秘密力量等运用的好,就会及时掌握犯罪的动态,对及时侦破合同诈骗案件起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经侦协作力度,互相支持,互相沟通信息,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是侦破合同诈骗案件,打击经济犯罪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