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藏的聚集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藏的聚集关系

【摘要】河控三角洲是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易于保存和识别,所以对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章通过阐述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并引用实例来论证其与油气藏的聚集关系。

【关键词】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油气藏

0.概述

三角洲是由河流作用沉积在水体(海、湖)中的陆上和水下连续的沉积体。根据河流作用与海洋作用强弱,三角洲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其中,河控三角洲中河流作用是建造三角洲体系的主要因素。由于海洋的改造能力弱,河流注入的沉积物超过了海水的搬运与改造三角洲的能力,当河流水量稳定并具有较高的悬浮负载时,河流迅速向海方向进积,如此可形成鸟足状三角洲;当水流不稳定且又具高的底负载时,可形成朵状三角洲。

1.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三角洲是一个包括多种沉积环境的沉积体系。无论从平面上或是从剖面上来看, 一个河控三角洲都可以划分为四个亚相。在平面上由陆向海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三角洲间湾。

1.1三角洲平原沉积

三角洲平原是三角洲陆上低平的地带,主要是由活动的河道和废弃的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天然堤和决口扇等沉积组成。

分流河道又叫分支河道。沉积具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 即单向水流、以砂质沉积为主, 以及向上逐渐变细的层序特征。但它们比中、上游河流沉积的粒度细, 分选好。一般底部为中一细粒砂, 常含泥砾、植物干茎等残留沉积物。向上变为粉砂、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等。砂质层具有槽状或板状交锗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 而且其规模向上变小: 其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冲刷接触。

天然堤沉积是由洪水满溢在近河道外侧形成的沉积,且近河道粗而坡度陡,远河道细而缓,以粉砂质沉积为主。

决口扇沉积在河控三角洲体系中较为常见,建设三角洲的陆上部分有着明显的作用,特别是下三角洲平原地带,由于分流河道的天然堤发育不完全,因此决口扇更易出现。三角洲平原上的决口扇可发育到相当大的范围,在决口扇冲入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时,便形成一个新的三角朵体。

1.2 三角洲前缘沉积

三角洲前缘沉积是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前缘部分,分布于三角洲平原的向海一侧。它是河流与海洋作用最活动的地带,在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沉积速度最快。由于海水波浪的簸选,沉积的砂质最纯,含重矿物最多。三角洲前缘沉积中,主要由分流河口砂坝及前缘席状砂构成。

1.2.1 分流河口砂坝

分流河口砂坝也称为河口砂坝, 是由于河流带来的矽泥称质在河口处因流速降低堆积而成。其岩性主要由砂和粉砂组成, 一般分选较好, 质较纯净。砂般呈中层至厚层状, 发育有楔形交锗层理或“s”形前积纹理和水平纹理。其前积纹层的倾向多变, 反映水流方向的变化。偶见水流波痕和波浪波痕等层面构造。砂层中化石稀少, 但有时可见到由其他环境搬运来的介壳。介壳集中在砂坝上部和顶上, 这主要发生在砂坝废弃时期, 这时坝顶上也可能被生物所掘穴。歪曲纹理较少, 但却是判定标志。当河口砂坝向海推进时, 它就压在具有高度可压缩性的前三角洲泥上。埋藏后, 泥中的有机质腐烂并释放气体, 气体向上运移到上覆的砂坝沉积中。这些特征在高建设性生长三角洲发育最好。

1.2.2 前缘席状砂

前缘席状砂是由于三角洲前缘的河口砂坝经海水冲刷作用使之再分布于其侧其而形成的薄而面积大的砂层。这种砂层分选好, 质较纯净, 可成为粉好的储集层。其沉积构造常见有平行纹理和水流线理。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由于纯净和分选良好, 而且临近有富含有机质的潜在生油层, 这就使其成为三角洲体系中最好的油气储集层。

1.3 前三角洲沉积及三角洲间湾沉积

前三角洲沉积主要由暗色含有机质的泥质组成,具水平层理,它是三角洲体系中最均匀且分布最广泛的沉积,可含海生动物化石,但门类稀少;从前三角洲平缓地向外延展,可过渡到陆棚沉积。

三角洲间湾沉积是大型三角洲朵体间微咸水或近正常海水环境下的沉积。沉积物以泥质为主,可夹有石灰岩层或透镜体,含海相或微咸水化石。

2.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油气藏的聚集关系

地域辽阔的三角洲环境是河、海、湖交汇的地带,气候潮湿,生物的繁衍速度是极快的,由于沉积物源的丰盛、海岸线和构造沉降环境的持续,就为古代油气的形成、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场所。本文以温吉桑油气聚集规律为例论述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油气藏的聚集关系。

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温吉桑油气藏的聚集关系:

温吉桑油气聚集带受生油凹陷、古构造、油源断裂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的联合控制,它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构成了多种油气藏类型共存、轻质油气和凝析油气同聚的压扭背斜型复式油气聚集带,因此,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本区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

台北凹陷自侏罗纪以来一直处于较稳定的持续沉降环境,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厚度大,埋藏较探,古地温梯度较高,热演化条件好,生油条件优越。位于台北凹陷丘东次凹的温吉桑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可优先得到油气的供应,具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同时还可得到西部胜北次凹生烃中心的支援,油源充足。

本区的主要储集砂体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这种砂体经过南部斜坡带较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和磨圆较好,碎屑中稳定组分较高,同时砂体分布稳定,多期叠置,层数多,厚度大,裂缝发育,溶蚀孔隙多,储层孔隙结构级别较高,储集性能较好。温西3井西山窑组三、四段储层孔隙度平均13.2%,渗透率平均7.32mD,台参1井西山窑组三、四段储层孔隙度平均lO.5%,渗透率平均9.5mD;三间房组砂体储层孔隙度平均l4.4%,渗透率平均51.3mD;七克台组砂体,孔隙度一般为8_8%~28.9%,渗透率为0.1mD~973mD。由于砂体逐渐向北减薄尖灭,因而物性在平面上由南向北逐渐变差。

温吉桑辫状河三角洲储集砂体之上发育上侏罗统良好的盖层,主要由棕红色泥岩组成,厚度较大,孔隙度多小于8%,渗透率很低,属于理想的盖层。盖层的吸附效率较高,绝大多数在30%以上,扩散系数普遍较小,说明其封闭性好。盖层的突破压力平均值在5~10MPa之间,高于大中型气藏的最小突破压力,说明具备封闭大中型气田的能力。

3.结术语

河控三角洲是三角洲沉积的主要组成都分, 它能形成厚度大、面积广的大型三角洲, 故称之为建设性三角洲;并且河控三角洲是一个包括多种沉积环境的沉积体系。无论从平面上或是从剖面上来看, 一个河控三角洲都可以划分为四个亚相。在平面上由陆向海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三角洲间湾。

地域辽阔的三角洲环境是河、海、湖交汇的地带,气候潮湿,生物的繁衍速度是极快的,由于沉积物源的丰盛、海岸线和构造沉降环境的持续,就为古代油气的形成、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场所。

【参考文献】

[1]曾允孚,夏文杰.沉积岩石学[M].地质出版社,1986.

[2]陈景山,陈昌明译.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勘探[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3]王振奇,何贞铭,等. 三角洲前缘露头储层层次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